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城市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城市报告范文1
1.1实习目的:
增进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发现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1.2实习时间以及内容:
时间:20*年*月*日
路线:从北大地学楼出发,沿着燕南园,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到蔚秀园,穿过承泽园到海淀公园,经六郎庄,直至*城市绿化隔离带,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到万寿山北坡。
沿途观察当地的建筑,植被,动物,土地以及人的活动,并向遇到的人展开一些调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1.3实习效果和教训:
1.3.1实习效果:
总结实习的所得,实习的主要目的都达到了。这次实习使我对于城市中人与环境,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有了感性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因此使得自己以后思考问题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
1.3.2实习教训:
但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实习经验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到了颐和园后,由于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并且有些累了,有些放松,所以遗漏了许多细节,使得这次实习并不是很圆满。同时这个教训也应该谨记,争取在下次实习时能做得更好!
2实习记录
本部分将以路线和我所见所闻为线索,详细的概括在实习中所见到的各个方面。
2.1燕南园:
燕南园是*大学的“世外桃源”,我们去时正好是在春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时候,燕南园一片绿色。其中的楼房大都建于*代,带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在一个垃圾周围,我们看到了一种叫做车前草的耐践踏的植物。在燕南园里我还看到了一片在这嘈杂的城市中难以见到的一片绿地,里面自然生长着的植物,说得出名的说不出得名的大概有十多种,这与我们在公园中所见到的人工的单一的草坪是截然不同的。而在这绿地中我还同时看到了蚯蚓粪。在园中,我访问了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女士。当问及对住在燕南园的感受时,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她说到:“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古树,这么多的植物,有时候还有许多小鸟,在哪找的到?!”同时她还表示在燕南与别墅中,她愿意选择燕南。也许别墅中也会有树,然而她认为那里的环境过于人工化远不及燕南的自然环境舒服。在离开燕南的时候,我回头看到这处于一片碧绿的楼房中有些的墙壁上爬满了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与这古香古色的建筑形成了对照,给人以一种古朴之感,这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
2.2静园及其附近:
静园的草还带有些黄色,静园原来是一片苹果园,因为修盖新图书馆而将这苹果园该成现在的样子,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静园中的人并不多,不大的静园反而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静园后面的园子到是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高大的雪松形成一片绿荫,给人一种与静园不同的感觉。然而很遗憾的是,由于是人工草坪所以不许践踏。在南北阁的屋檐下,我们发现了小鸟以及它们所筑造的窝。
2.3未名湖及其附近:
从静园出来,我们沿着小山坡间的路到未名湖。这条路很安静,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人在这静谧的山坡上大树下看书。未名湖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随风飘舞,给人以“杨柳依依”之美感。粉红的桃树也已经开花,夹杂于万绿之中。在未名湖旁,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在翻尾石鱼旁边的一块小沙滩,沙滩上有着许多小草,中间有一条路。这个沙滩与翻尾石鱼连成一体,是未名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老师告诉我们小沙滩上原有一块介绍翻尾石鱼的碑,是后来才移到沙滩前面。
2.4蔚秀园:
我们从西门出直接进入蔚秀园。进入蔚秀园,我看到的是有些萧条的景色,还有一个充满脏水的河,河边有些野草。在这小河旁边,我访问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还是喜欢住在这里面,虽然水很臭。在臭河的一边,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亭子。走上小山包,便看到了一幅在城市中及其难见到的画面,一群老太太在剪野菜,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亭子中是一对情侣在看书。此时大概已经9点半,太阳已经有些大了,然而,由于山包上的大树遮挡了阳光,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极好的乘凉之地。那两个小男孩告诉我,他们觉得挖野菜挺好玩的,觉得住在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山包,他们玩的东西玩的花样比其他人更为丰富。当我走近这些老太太时,却诧异地发现她们竟然是将这些野菜连根拔起,而她们并不认为这会对这小山包造成破坏。而矛盾的是,这些老太太告诉我们她们都很喜欢这个天然的而非人工的小山。
2.5万泉文化公园:
进入万泉文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以及其后的一片草地。因为是周末,玩的小朋友比较多。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地上玩。一对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经常带他们的孩子来这玩,因为这视野开阔,空间大,空气新鲜,而他们更为喜欢带孩子在草地上玩,因为游乐场的器械容易使孩子摔伤,而他们的孩子也更喜欢在草地上玩。但让他们不满意的是,广场中的树太少了,亭子也很少,在夏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乘凉的地方。告别了快乐的一家子,我却发现在离他们不远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践踏”四个大字。
接着,我到了公园的广场。从上向下望,广场并非很大,有着不少人在广场中滑冰。广场中央有一个喷水池但并不喷水。在广场的左边,设计师们刻意搁置了一些横放或者竖放的大石柱,让我觉得有些冷峻,石柱上坐着一些老人,其中有的用书遮挡着太阳。在广场的周边,等距放置着一些美观的圆球,广场的有着一弧形的比广场地面略低的“河道”,但其中并没有水。我访问了一对坐在广场右边的老年夫妇,他们觉得这个广场树太少,以致于没有一个乘凉纳荫的地方。在提及有人在草地上玩耍时他们认为那些在草地上玩耍的人素质太低,既然已经是不允许了,就不应该这样做;这种不遵守公共道德,应该给予指责。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讶。
2.6到颐和园的途中:
途中,我看到的是一幅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的建筑没有了城市的现代化和整洁,有些凌乱,肮脏,带有些乡土气息,应该是处于城乡过度带。同时还看到一片正在建设的工地,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著名的京西稻区。后来因为*缺水,而农业又是耗水最大的用户,所以将农田除去了,而代之以正在建设的绿化隔离带。
2.7颐和园:
在颐和园南如意门前,昆玉河的两旁是用水泥铸成的堤坝,看起来很干净,然而却没有了河流的弯曲美和自然美。在桥上,我们访问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告诉我原来昆玉河的两岸是自然的河堤,但是由于没人管理,很脏,而现在好多了,如果以前也有人管理的话,也如现在一样干净的话,他们还是更喜欢以前自然的河堤,有着自然美,不象现在显的有些生硬。
颐和园中有条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的。在西堤旁的湖中,我看到湖水有些儿脏,似乎是被污染了。然而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不是污染物,而是湖旁大树落下的枯枝败叶堆积而成。这枯枝败叶,对怎个湖泊生态系统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堆积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
顺着西堤向前走,在老师的指引下,我看到了昆明湖旁的湿地,据老师讲解,这片湿地是有芦苇和茭白所构成,生物产量很高,对净化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湿地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呢?
最后的一站是万寿山。老师带我们看了一个几百年前的保持水土的工程。这儿的山并非如其他一般呈一坡状,而是一层一层的呈阶梯状,感觉有点象梯田。这样做加强了雨水下渗,减缓了沙下流的速度,从而使得山坡上的水土得以有效的保持。在山的另一边,我们看到了侧柏。侧柏适应于碱性环境,耐干旱,能够自己生长无须人工管理,然而现在由于人工的干预,已经使的它的生长受到影响。
3讨论与分析:
本部分将对2中所描述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1人对自然的需求: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动物有着一种亲近自然的本性,这些自然环境带给人的愉悦之情是那些人工环境所不能替代的。环境心理学家们认为,“对自然环境的美好体验可以减轻人们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种美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体验”(1),因此在2.1部分对燕南园的采访中,如我们所料,被采访的女士对燕南园感到很满意。而作为修建于*代的燕南园,生活条件并不如条件极为现代化的公寓,有如此大的魅力也正是因为燕南园有着极其好的自然环境,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和悦耳的鸟鸣。而同样在万泉河文化公园,喜爱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也正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这自然的绿对人所产生的吸引力。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公园竟然剥夺的孩子的这种权利,在草地上打出了“请勿践踏”的牌子。2.2中的静园后的草地也是不许践踏的.也许,设计师们是出于保护植物的目的,才这样做的。然而,试问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是否又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需求呢?是否想到了公园的建造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仅仅追求美观,追求表层上的绿。对于人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绿是我们可以亲近的绿,而不是那可望不可即的绿。对于保护植物和满足人对绿的需求上的矛盾,这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耐践踏的植物来替代这种娇气的植物,如车前草。同时,我发现当我们在向自然亲近时,所受到的阻力不仅仅是设计师们的设计失误,还有来自人们观念的僵化以及人们错误思想的指导使得他们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2.5中最后的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人似乎早已经忘却了人亲近自然的本性,似乎已经麻木。由于社会长期的误导,在他们看来,这种本无可厚非的很美好的天性反而成了素质低下的表现,是应该收到谴责的。而在他们心里,这种天性已经泯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孩子们的这种天性也将被这种观念所扼杀。而在2.4中连根一起将野菜拔起的老太太们亲近了自然,却在以着另一种方式破坏着她们所喜欢的自然环境而全然不知,也许当她们发现的时候,她们再也没了这片可亲近的自然环境了,这不也是一种可悲吗?!所以,经过这次实习,我认为要让我们能与自然更近,除了设计的改进,还应该转变人的观念,应该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自然的亲近),什么是应该先考虑的(合理的人性的满足),什么是我们该做的?(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我们亲近的自然)。
3.2万泉河广场:
“要使我们的城市广场句要意义,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广场是‘人性场所’”。(2)从被访问人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广场设计的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它忽略了一点:人。尽管看上去广场很漂亮,但置身其别是夏天,并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因为广场的周围并没有给游人提供庇荫的大树和坐的地方,只有一些冰冷的石凳和一些设计师们认为具有艺术效果的同样冰冷的石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广场是“非人性的广场,缺乏对普通人的关怀”(3)。其次,广场中的喷水池几乎是不怎么用的,那么也就是这个喷水池只是为了特殊的几天来装点门面而用,这样岂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再者,这样的广场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溜冰的孩子如不小心碰到周边的石球是很容易受伤的,而喜欢到处乱跑的小孩也许一不注意就会不小心在铺设的“河道”与广场的交接处踩空从而受伤。而这些也正表明了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广场时还是主要以美观排场为标准,而对人的关怀反成了其次甚至不在考虑之范围!我认为应该在这个广场其周围种上大树,并给游人提供舒服的坐椅。至于喷水池和石球石柱,我认为应该做一个适当的改造,使得这些隐患能消失。
3.3水(河):
“每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4)*是一个缺水的城市,然而,在实习中,我却一次又一次的看到水体的污染。在蔚秀园中的臭水不仅影响了那里的环境
,更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威胁,在被采访的人中,没有一个人不对此感到不满和无奈。在去颐和园的途中,我看到了流着污水的万泉河。在颐和园门前,我看到了修了水泥堤坝的昆玉河.对于前面两个问题,我们经常接触,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而最后一个,在采访时,原来以为这样做只是会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然而回来后,查书,发现这样做的危害远远不止于此.原来自然的河堤,与水系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那里栖息着许多动物,生长着许多植物,它们不仅仅使得让我们感受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对水的自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水泥护堤建成后,这一切都遭到了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加剧.(4)知道了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我们在大声呐喊着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破坏着它,而可悲的是,我们有时却不知道自己是在破坏反而以为是在”保护”.看来,我们保护环境不能是盲目而为,应该去除那种盲目自大,不信科学自以为是的心理,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只能是加剧其恶化!
3.4湿地: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狭义的定义通常把湿地视为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土壤浸泡在水中,所以特征植物得以生长。我们在颐和园看到的湿地应该正是这种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度区域。湿地的功能除了对水质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外,还有有着以下功能:滞留营养物和沉积物,防止自然力的破坏(保护海岸线,防风,排除有毒物),流量调节,防止盐水的入侵。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湿地的这些功能,而不是去破坏它,因地制宜,那么湿地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很重要的是,世界上的许多湿地还是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的蓬湿地现已变成了鸟的世界,并仍有大量鸟群不断飞来,将此地视为远离污染的纯净天堂。而对于城市,一个人工痕迹很重的生态系统,湿地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我的周记六中曾提到的上海江湾湿地是上海最后一块自然湿地,现在却面临着被房地产开发的境地!很庆幸的是,颐和园的湿地还未受到开发商的威胁。
3.5一些未找到答案的问题:
3.5.1问题一:在2.8中提到的湖中的枯枝败叶的问题,试图去找找资料,然而却没找到。只是看到在森林系统中,森林及野生植物每年增加的有机物质,连同枯枝败叶,厚厚地盖着林地,腐烂以后成为优质肥料,呈现最好的水土保持,形成林地内有大量蓄水。我认为在湖泊中也同理,枯枝败叶被微生物分解腐烂后成为优质肥料,能够给湖里的生物提供养料,同时也为大树本身提供养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级消费者及生产者处于一个自己自足的状态,完全不需要人为活动的介入。如果我们认为枯枝败叶污染了湖水,而将其处理的话,反而会影响生态平衡,导致湖水环境的恶化。但,是否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矛盾:如果不加管理的话,枯枝败叶过多将会造成湖水的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湖水的生态?
3.5.2问题二:对于途中所看到绿化隔离带,它是以京郊稻田为代价的。那么就生态价值而言,这样做是否可取?
4实习心得:
生态城市报告范文2
关键词:护城河景观建设功能化生态化
引言
xx市护城河景观经过两年多来政府的不断投资改造,在绿化工作者的艰苦工作努力下,已经初具规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享受上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为了更加进一步的完善护城河的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追求更高层次的观赏和旅游价值;为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推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进程,护城河景观建设的进一步功能化与生态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会成为我们今后景观建设的重点。
一、xx市护城河的历史沿革与概况
xx市护城河是一条穿越市中心区的以灌溉为主的季节性河道,据最早记载“xx护城河”的《全辽志》称,护城河始建于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深一丈五尺(合4.67米),长18里,引太子河水绕城御敌。改造前,护城河景观建设没有纳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日程,护城河变成了堆满生活垃圾和其他各种废弃物品的“垃圾河”,雨天或冻土开化时,污水难当,夏季时,河里更是蚊蝇滋生,多次除淤治标不治本,严重影响了两岸居民的生活卫生环境,更影响到xx市市区的整体形象美观(如图1)。
2006年xx市政府顺应民意,不惜投入巨资,彻底的将护城河进行了全面改造。现护城河全长8.8公里,拥有水域面积达15万平米左右,船台18个,两岸植物品种繁多,其中乔木达3万多株,灌木在5.5万丛左右,有游园十一个,其中包括彩虹园、襄渠园、红园、城建园、爱民园、清真园(待建)、泰和园、新华园、喇嘛园(待建)等。如今,护城河景观美不胜收,往日的“臭水河、脏水河”已经成为xx市游人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于次此改造,市民们都大呼“值得”(如图2)。
二、xx市护城河景观功能化与生态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的功能不再是以单一的生产为主,而是多功能综合、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并存。受17世纪以来西方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机械世界观这些统治理念的影响,理性综合规划观逐渐成为指导城市规划的理念,功能分区理论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论,此时,人们期望以功能理性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城市的发展,并进而科学地指导和规划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同样也逐渐为功能主义所影响,以功能主义为指导,使公园成为城市结构中为市民生活服务的网络,创造出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为城市功能结构服务的城市景观系统,已经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和绿地被看作是城市居民身心再生的功能空间,出于对公园绿地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关系的认识,城市绿化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成为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成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功能化同样被认为应该是设计的起点,场地中各种功能理性的安排和分区成为设计考虑的首要目标,从而使城市景观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
随着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生态园林成为当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灾害为主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适地适栽,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生物链及相互关系,注重保护。生态原则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生态原则包括: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应该充分尊重自然,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原有的材料、元素重新布局,用现代的手法修复环境,在保育和开发的情况下找到平衡点。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而河道是水的仓库。自然山水是城市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城市选址的环境五因子之一就有水——河道。城市一般都依水而建,河道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与能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娱乐、休闲环境与场所.河道系统是城市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体系之一。同时,河道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的自然文化需求心理,他们对水的亲水、戏水等特性需求也离不开城市河道。城市河道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而且河道景观还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与心理感受,城市河道及其景观系统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xx市护城河穿越市中心,犹如一条绿色项链环绕着古城xx,串起了环水两岸散落着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文化悠远而绵长,我们应将其挖掘,展示出来,丰富xx文化内涵;护城河两岸聚集着约城内半数的居民住宅楼,是周围大部分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去处,每天光泰和园和新华园接待游客就达4万人次左右,这里已经成为那些中老年人组织的秧歌队、合唱团、交际舞队、太极剑队等等民间艺术团体和强身健体爱好者的主要活动场所。游人高峰期时,会出现一些场地拥挤的现象,为他们提供更开阔的活动空间将是护城河功能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护城河的水资源利用相对要不足些,目前仅有两条游船供游人游览护城河应景色,游船的利用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水景的可观赏性和娱乐性比较低,水上项目较少。护城河两岸的植被正在逐年的丰富中,但是缺少观花、观果等季节性突出的植被,水体植物缺乏。
三、关于护城河景观功能化与生态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科普文化教育宣传
1.建设介绍科普常识的科普示范区,让游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就可方便、快捷的了解到一些科普常识,提高市民的科学意识和文化素质。
2.定期开展一定规模的以环境为主题的文字、摄影、绘画展览,让人们在此过程中,主动的去了解生态城市建设,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3.制作有关护城河景观的宣传画册,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城市历史场所,找回失落的空间,重新唤起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实现城市现代化应与城市地域化、个性化相结合。让人们更详细的了解护城河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建设的过程.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二)增添体现xx历史的景观建设
用以xx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小品等建筑,以及不同时期的xx建设的相关图片,反映xx古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让历史在此沉淀,留下深深的烙印,让人们在游览护城河景色的同时即可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一份爱我中华、爱我xx、爱我护城河的美好情感。
(三)增加休闲娱乐项目
1.利用现有的大片水域形成水景,开展水上项目,如喷水、游艇、垂钓、采莲等。通过两年多改造,护城河水变清澈了,我们更可以充分发挥其水体资源优势,提高水体资源的利用率,让人们真正可以亲身体会到泛舟于护城河上,领略xx市美景的乐趣。
2.在护城河两岸护坡和栏杆上增添造型灯饰。闪烁的灯光在夜晚营造出绚丽、梦幻的护城河水上夜景,此举可为护城河夜间景观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
3.提高冬季护城河的利用率:冬日,15万平米的护城河水面,将变成一片冰雪的天地,我们可以利用北方的独有特点,在冰面上开展冰雕展示,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不光可以领略到雕塑艺术家们的热情还有了美的感受,也可为中华传统的节日增添一份乐趣;完善冬季滑冰场,使冬季的护城河成为更多市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建设生态环境区
1.充分利用护城河特有植物资源,开展生态化建设,可利用成片树林吸引野生鸟类,建造人工鸟巢,让鸟儿在护城河两岸“安家”。
2.多种植一些突出花果、色彩的效果的植物,突出季节性变化。
3.充分利用护城河的水系资源,开发水体植物的种植,建立小范围的水体植物群落,增加水系中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完善护城河水域的生态建设。
4.创建植物园,用以展示更多种类的植物,为中小学生了解植物习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五)完善护城河泰和园游人俱乐部的建设。
游人俱乐部的成立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通过文明示范的建设,实现了从“景观园”向“游乐园”的转变,从单纯的管理型向多功能型的转变,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游人的需求,不断提高游人文明行为,引导游人关心游园、爱护游园,做游园的主人,参与游园的管理,体现“群专结合”,做到以人为本,向和谐社会发展。
结束语
600多年前的xx护城河不仅为了灌溉土地,更为了保护城池、防御外敌而环绕在xx古城的周围。600多年后的今天,护城河卸掉原有的重任,我们赋予了她新的生命意义。其景观绿化带作为xx市大环境绿化规划中“六带”之一,位于市区中心,沿岸布满居民楼,穿越我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我们应该利用其独具特点的水风景资源,集中显示xx市的城市风貌特色,以接近自然、保护自然、城市与自然共存为原则,不仅建设出优美的风景,而且要供给城市居民游憩、放松的场所,从而成为城市中人性化的开放空间,更好地发挥她服务于城市生活的功能。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报告范文3
关键词:文化生态;武陵山区;城镇化建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一、文化生态与城镇化建设研究简述
(一)文化生态的基本涵义
文化生态是一个随着时展而产生的崭新概念。其涵义应该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体系。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的特征,文化体系作为类似于生态系统的一个体系而存在。就像任何一个生命体离不开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总是与其它生命体及各种生存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样。人类创造的每一种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交流互动中演化发展的[2]。
(二)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涵义
中国在城市化与城镇化并举的前提下,强调和突出了城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二元城镇化结构。因此,对城镇化的研究,有必要区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Urbanization”在字典里被直译为“城市化”、“都市化”,国内关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国外的城市化或者与大多数意义下的城市化不同,中国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凸显与外国的差异性,有一位学者把中国的“Urbanization”翻译为“城镇化”,中国的“城市化”称为“城镇化”且被官方采纳。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有效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能够带动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3]。
二、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总结
(一)文化生态认知度不高,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意识缺乏
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度,很多百姓只熟悉同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的文化。对于其它文化特色的认识度很小。原因分析:1.文化场所不足,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因本县图书馆规模小,可借用书目种类数量有限,所以文化知识普及度还不够,加上能提供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场所不足,文化活动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得以组织和施展。2.文化活动的形式缺乏多样性。村民集体活动意识也有所欠缺。娱乐休闲活动单一到仅仅只围绕打牌、上网或者看电视等进行。虽然有部分乡镇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但还是达不到城镇化建设水平后的预期要求,力度和辐射范围都很有限。3.宣传力度不足。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缺乏对文化生态融入力度的宣传,使得居民处于被动不积极的局面。
(二)文化生态工作开展缺乏专业人才
根据上述调查发现,五峰百姓成老年化趋势,即文化人才同样处于老年化趋势当中。百姓学历普遍偏低,可用人才队伍不够壮大。除了经费和设施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社区文化管理和组织人才队伍。社区文化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尤其是离退休居民在维持。社区文化管理和组织队伍人才匮乏,缺乏懂文化、有经验的社会文化工作者,缺乏整体策划安排,活动凌乱粗糙。
(三)文化生态下的城镇化建设参与力度不高
百姓对于文化生态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去的参与率较低,态度不够积极。原因主要是:1.政府宣传力度不强。积极的宣传可起到一个带动号召的作用,五峰县镇在新县城建设中恰恰忽视了对文化生态意识融入的宣传和动员,居民普遍缺乏主动投入性。2.奖励机制不够。人才成长缺失环境保障。单位奖励、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环境。在鼓励群众积极响应的同时,没有出台参与者劳动配合奖励管理机制,群众没有动力的激励,没有积极性。3.政策制度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活,需要的人由于没编制进不来,没有业务专长的人出不去,造成人才青黄不接,特别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需求矛盾突出[4]。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能够有效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领导还需加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制定。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规划力度,高度融入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意识
需要加大挖掘文化元素力度,把握其中标志性的特点,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整体在推进过程中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融合,构建文化生态氛围需要进行物质硬件文化的同时又要把我精神文化的建设,物质硬件设施如广场、民居民楼、图书馆、博物馆等都应将文化生态元素融其中,精神文化如培养居民道德意识、灌输文学艺术理念并深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一条针对对学校、图书馆等引进文献和相关书籍等教育资源。除此之外,在吸纳国内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摒弃糟粕的、不利的、具有威胁性的外来文化[5]。
(二)着力规划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
文化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宏观理清和梳理文化生态元素的同时,微观上具体的把握融入的可行性。根据上述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元素的相关梳理和整合,具体落入到实践提出以下建设意见:
1.建设文化生态园。茶文化的融入是新县城定位“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才能达到定位目标。比如:以渔洋河为城市生命轴线,打造生态走廊。河道边坡堤岸治理以休闲式、娱乐式为主题,涉及缓坡台阶堤岸边,两岸设计人行道、绿化带,部分区域设计车行道。
2.建设文化活动站。通过文化休闲,人的肉体和精神世界都能够彻底放松,将民俗文化融入加以渲染加工,打造成生动的、观赏性极强的文艺演出,编制带有民俗故事性的文艺汇演供人观赏,同样,作为旅游休闲,将可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3.挖掘文化元素开发旅游项目促进县城经济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既是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资源依托,更是为了让这些凝聚着少数民族智慧的资源得以传承。
(三)加强居民文化生态意识,提高城镇化建设参与力度
良好的宣传往往可有效地带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政府要避免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通过报纸、广播、书籍等媒介工具加大宣传文化生态投入城镇化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在文化生态下的城镇化建设中的思路方案、实时动态和新经验,使文化生态融入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深入人心。组织与建设创业基地、创业单位、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园等。开展文化生态宣讲会,培养居民文化生态建设意识。(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7,第十三卷(3).
[2]高永蓉.生态文化与大学文化生态建设,当代青年研究[J].2006(08).
[3]张宝顺.从战略高度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在山西省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山西日报,2006,6,2..
生态城市报告范文4
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分析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①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就是指其在媒介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本文把都市类报纸定位为立足城市,面向市民,市场化程度高,主要反映都市变动,以服务市民生活见长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
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具有相同或相似习性的两个物种,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它们就会利用不同的食物,或在不同的时间活动,或以其他方式占据不同的生态位。②也就是说,物种之间包括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一旦出现生态位重叠,就会出现你死我活的相当残酷的竞争。只有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位段,不同的种群和种群内的个体才有可能生存下来。此规则同样适用于媒介生态系统。
我国都市类报纸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抢占了日报的生态位空缺,一度非常繁盛。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在创刊两年之后的1997年,发行量就突破50万份,1999年的广告收入达1.8亿元。③这在当时是令人瞩目的成功。一时间,都市类报纸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据统计,截至2005年7月,中国大陆共有1926种不同种类的报纸,其中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类报纸群体。④但好景不长,2005年成为都市报发展的拐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新媒体席卷而来,报业市场受到冲击。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不断受到入侵,既有来自其他种群如电视,特别是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的威胁,也有同城都市类报纸之间愈演愈烈的生态位竞争。都市类报纸陷入生态危机的窘境。其具体表现如下:
1.媒介生态资源萎缩、锐减。网络、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对受众、广告市场资源不断分割、掠夺。生态学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段中的某一地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受众与广告资源也如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此外,由网络、手机等催生出来的新媒体,如博客、微博、手机报等也不断蚕食传统媒体受众市场。都市报的定位如前所述主要是市民,特别是那些“有点钱、有点闲、有点品位”的人群,而目前这部分人群也是网络主要适用人群,他们的工作依靠网络,休闲娱乐也离不开网络,获取信息也要通过网络,根据报纸的“二次售卖”理论:受众市场萎缩,必然影响广告份额。而都市类报纸跟报业其他种群的盈利模式无太大差别,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广告甚至被称为是媒介运作的“血液”,血液大幅缩水,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2.生态位段重叠,争夺激烈。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地区内或城市内有好几个性质雷同的报纸抢占相同的生态位段,生态位段的占领与保护战役不断上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不断被入侵,都市类最初以提供新鲜的、较为原生态的都市新闻见长,娱乐性、服务性较强,而现在网络等新媒体都能做到,而且其媒介属性决定它能做得更好。再加上报业本身的发展、扩张,党报也在不断改革,向都市报取经,侵入都市报的生态位;另一方面,都市类报纸之间的生态位争夺也很激烈,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是好几家都市类报纸并存。
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生存策略
如前所述,每个生物个体之所以存活,是因其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媒介生态论中的生态位规律也要求传播媒介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必须占有生态位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取得独特的生态位,都市类报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多终端应对策略。媒介融合时代,新的传播手段和信息消费特点无疑会对都市类报纸形成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不乏机会。报纸要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特别是在国家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政策下,都市类报纸是能够与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进行合作、互利互赢的。如报纸的网络版,手机报,电视台的读报栏目,这些终端形式都可以为报社本身做广告,提升报社的品牌力和影响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都市类报纸在这些合作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自和创新性,不能用自己的信息资源、影响力为他人“做了嫁衣”,还浑然不觉。那样的话,都市类报纸只能落得个“寄人篱下”或最终消亡的命运。
当然,报纸最重要的终端形式还是纸质,这也是实现其价值的途径。都市类报纸可以尝试免费发行。免费报纸生态位的独特性在于:一是免费,不向读者收取任何费用,其收入来源完全靠广告;另一方面,其阅读场所可设在地铁站、公交车站、飞机、轮船等公共场所,也可以是超市内,获取十分便利。都市类报纸如能在免费报纸这一相对独特的生态位中占得先机,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2.内容为王策略。媒介生态环境变数日趋增多也越发复杂,竞争更趋激烈,“内容为王”一点不为过。在网络、新媒体传播优势下,都市报类报纸快不过网络,在“原生态”上也比不上微博等新媒体。如今,想做独家报道比较难,但是给读者提供独特的事件解读及评论是能够做到的。都市类报纸要做有深度、有责任感的报道。要重点做好社会焦点、热点、难点事件或问题的报道,横向拓展报道面,纵向深挖报道深度,找准报道高度,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进行立体化报道,让报道有思辨性,帮助读者明晰真伪得失,看清事件本质。此外,还要注重本土化报道,注重本地资源挖掘。
3.差异化定位策略。都市类报纸生态环境恶劣,外有网络、新媒体的虎视眈眈,内有报业种群及都市类报纸对生态位的争夺,大部分都市类报纸面临困境,停滞不前已成既定事实,都市类报纸兴起之初抢占的党报留下的生态位段,已经不再完全属于都市报了。要提升或保住其生态位就必须采取生态位分离的策略,都市类报纸之间要尽可能差异化。都市类报纸也要根据自身性质和特点,定位不同的受众和市场。
注释:
①②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生态城市报告范文5
“宜居”是当下最具流行色彩的词语,“宜居城市”的排行榜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宜居乡镇”的头衔也很有含金量。然而,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明明污染严重,却头顶着“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适宜人居新城名镇”、“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桂冠,此事被报道后,引起了人们对宜居环境的更深层次的探讨。
工业发展快,有污染是很正常的事情,有啥值得大惊小怪?你们记者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大王镇,应该多看看这里的成就和获得的各项荣誉。
――大王镇党委宣传委员卜春燕
环境的污染、破坏要影响几十年、上百年!大王镇把一个世界级的垃圾场留给老百姓,他们的后代怎么生存!
――网友
目前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
――《望》新闻周刊
联合国人居署这些年从事的活动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取暖问题等,它关注老百姓最急需的方面。而我们的领导往往比较喜欢“锦上添花”,对于许多“雪中送炭”、明摆着要做的事情,互相推诿。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其智
北京零点研究集团《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显示,北京宜居指数列第19,而作为最适宜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城市,北京又排在第一位。在宜资与宜居之间,大城市们嫌贫爱富。
――《新周刊》
对于城市正常的生活来说,经济增长不是唯一重要的价值,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价值,最重要的价值是健全、平衡的城市自然、社会与人文生态本身。过去若干年,我们的城市政府过于重视经济增长这一价值,而要让城市宜居,政府首先得实现心态正常化。
――《南方都市报》
不少政府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满足于GDP增长,不惜牺牲环境,其根结在于扭曲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说白了,就是发展观、政绩观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很大程度上讲,政绩观“污染”是最大的环境污染。
――《中国青年报》
生态城市报告范文6
《t望东方周刊》“四季如春、山清水秀”的美丽西南,突然以“西北黄土高坡”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除了痛苦之外是否要反思点什么?
《新世纪》周刊:中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不仅大片农作物绝收,甚至人蓄饮水都面临威胁。据云南省气象局通报称,因秋、冬、春三季连旱,云南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已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另据云南省气象局资料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的平均最少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记录以及同期降雨日数,都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极值。这也正是目前高度“干渴”西南五省所共同面对的窘境。
《财经》杂志:干旱对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非只有今年。2005年云南曾遭遇了此前5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初夏干旱,因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2亿元、工业经济损失近80亿元。在那之后,所有地方的防灾抗旱部门都应声出台了“抗旱救灾”等等这样那样的预案、成立了这样那样的抗旱机构。现在,西南地区又面临持续干旱了,不知这些“预案”能否达到设计效果?不知这些抗旱机构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电视上说,云南、贵州等地都在组织灾区村民外出务工“弥补旱灾损失”。请问,如果每次旱灾到来都是“灾到人退”,该不该对“预案”的无力和抗旱机构的无为进行问责?
重庆华龙网:中国古话“亡羊补牢”、“痛定思痛”。2006年“百年不遇”旱灾之后,就有权威部门得出两条教训:一是水利设施有欠帐,无法保证缺水地区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二是不少地方结构性缺水,由于水资源被污染,“有水不能用”。今年西南地区旱灾,上面提到两条教训中的现象继续仍在。
四川新闻网:我们长期以来投工投劳建设农业水利设施,不就是为了在或旱或涝的年份,还能够保住一份口粮吗?结果怎样,抗旱的战争一打响,我们不但看不到被寄于厚望的各种农业水利设施冲锋在前,却仍然要面对群众肩挑背扛这种最为原始的抗旱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西南诸省多山地与高原,雨水储藏不住,地下水用不上,农村人畜饮水只靠小水窖蓄积。而大部分地区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年久失修,几近失效。设施如此落后,一旦遇灾,只能听天由命。水利设施破败并非仅存西南,而属全国现象。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显然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时代无力应对自然灾害,而农业与粮食自给则是支撑中国奇迹的基础,可见危险之巨。
云南云网:西南的旱情揭示出的正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的欠账,有调研报告显示,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国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面积的48%,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才导致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民众唯有“靠天吃饭”。所以,这才是西部大旱旱情严重的根本所在。
金融网:是国家对水利的投入不够吗?其实不是。近30年国内在水利方面的全国投资之大,每年的审计署都有专门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央水利投资资金和全国水利投资分别超过十一五规划投资的158%和116%,2009年达到1427亿元。为何国家年年都加强水利投资,仍然出现大面积的旱情?有几个原因:
第一,水库投资集中在大江大河方面,对中小水利投资相对减弱,或投资不到位。中国建成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但是对于中小工程,政府投入还是不够。这一次在西南,凡是有小水窖工程的地方,这一次干旱带来的困难就少了很多,但是很多地方没有修。第二,对于部分地方官员而言,兴修水利在政绩中的效果太小。在时下的基层,最时髦的一个口号是招商引资;最瞩目的政绩是招商上项目,水利设施渐渐地被搁置在一边。
大渝网:目前,云贵山区的小型水利设施,多数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媒体的报道称,“除了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直接建设以外,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固定的投入机制,农业大县、产粮大县一般都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很难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而农民个人又很难投入大量的钱去自建水窖。从上到下,极容易陷入越穷越旱、越旱越穷的怪圈。
《经济参考报》:比新建水利设施更加困难的,还有节约用水不能力行。中国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48%左右――这意味着,在传送过程中,多一半的水被浪费。而在发达国家,农业灌溉利用率可达70%。
大河网:落后的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有专家表示,“云南省的农业灌溉多采用渠灌的方式,这些沟渠以土渠为主,输水过程中漏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燕赵都市报》:不管是以往的旱灾,还是此次的西南大旱,都有个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农业缺水。而此次西南大旱,都到了农民缺水的程度。因为水资源分配的逻辑,就是重城市重工业,轻农业轻农民。记者深入灾区采访,愈来愈明显地发现一种城乡两极分化、完全不公的受灾格局:一方面,旱灾给农民生活带来了重创,另一方面,当地市民对干旱没有深刻感受,用水未有限制。
由于人畜饮水困难、田地绝收,云南许多受灾严重的农村,大量村民一方面不得不四处找水、背水,一方面又无奈选择贱卖牲口、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与此同时,旱围城的昆明,却“似乎与干旱无关”,一直未限制用水,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依旧正常开门营业。据悉,专供昆明主城区用水的云龙水库,目前蓄水2.5亿方、水量充足,但是守着这一水库的附近农民却没水吃,无法“分一杯羹”。有农村人抱怨,村子“守着水库没水用”。
北京和讯网:而最近十多年来,国内城市中的缺水,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水源地严重污染。比如吉林石化的爆炸导致松花江的污染,太湖蓝藻暴发导致的自来水恶臭,内蒙古赤峰市部分区因水井污染引发腹泻导致的缺水。无论何时的大旱,也不曾见过城市有过缺水的体验。和城市享受同等待遇的,就是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然而即便是地下已经被抽出了大漏斗的河北地区,也未曾见到炼钢、发电等高耗水企业因缺水受到影响。相对而言,农业同样是高耗水的产业,可是就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在这样的水资源分配思路之下,本身中国旱灾的发生率就大,而缺水的地方也多,因此,一旦面临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就首先被牺牲掉。
《中国青年报》:水务的口号是“民生水利,惠泽民生”,可许多地方的农民想修条管道,将山沟里的水引到水窖里,得到的答覆往往是没有钱。这里面有政策原因、技术原因,更有经济原因。不少村民居住在山上,水要往高处走很困难,购买抽水泵等供水设施需要钱,可农民穷,他们掏不起这个钱。很多住在大山上的人,看得见水却喝不到,基本生活生产用水对于他们来说是种奢侈。
《燕赵都市报》:显然,此次空前的西南大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农民之旱,而非包含城市市民在内的整个灾区都能感同身受的全民之旱。作为天灾的干旱,所以如此具有“选择性”,当然并不是老天爷厚此薄彼的结果,而是我们人为的社会管理制度安排的产物。这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向发达地区优先配置资源,一旦受灾,不发达地区最先受损失,最先感觉到,而发达地区和城市感觉却不明显”,“修水库牺牲了上游居民的利益,保证了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旱灾来临水源地农民因此承受了旱情”,“农民只有土地的补偿,却没有水的补偿,他们是吃亏的”。
就此而言,这场大旱所以会危害如此严重,尤其是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如此严重,见证的既是气候气象之旱,同时也是制度之旱。
新加坡《联合早报》:表面看,旱灾主要是因降水过少造成的,属于天灾。但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往往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此次西南旱灾中的一些“人祸”因素的蛛丝马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犹如一个加速器,不计社会与环境资源代价地追求经济发展,对经济有利的事业迅猛发展,而经济效益较低或回报较慢的工程乏人问津,最终不论是社会、环境都不堪重负,结构性矛盾不断暴露。
央视网:对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出于经济目的任意改变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都对此次旱灾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已经到了无处可寻水的地步。看看日益干涸的嘉陵江和漓江,看看已经“瘦”成几根线的黄果树瀑布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新京报》:这些年,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金沙江上游现在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
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环境使者”的汪永晨评论说,水电站对水资源的“挟持”,已明显成为旱情加剧的一大原因,水资源成了电站老板和产权人控制的砝码。农民灌溉用水必须看水电站老板的脸色。水电站的快速建成,加剧了当地民众与水电站产权人的水源争夺。
湖北荆楚网:这次云南的大旱,被归结为“百年一遇”的大旱,虽然目前并没有资料显示百年前云南有过如此严重的大旱。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今天的云南,已经完全不是百年前的那个云南了。云南的整个生态环境,已经被完完全全的改变了。
天津北方网: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江苏网:中国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信息传播规律,尤其是在面临喜事之时。去年10月份,国家举行盛大庆典,这个事情可以延缓一下,年底又是双节,节日气氛要维持到位。过完年又是两会,这个话题才渐渐被公众知道。大约是两会的头几天,CCTV采访了云南团代表,我们才知道,有些地方的县委书记大年三十还在基层给群众送水。大规模对于旱灾的报道,则始于3月16日。倘若未雨绸缪,受灾人口不至如此之众,受灾面积也不至如此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