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1

(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型供应链系统的信息风险

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水平不足制约电子商务战略的有效实施。其一,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其他节点企业间缺乏有效信息共享,由此引致的长鞭效应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战略的实施。中小企业所处供应链系统的长鞭效应使得上游企业依据与其有业务关联的下游企业的市场信息来做出决策(薛伟莲等,2011)。随着信息沿着供应链向上延展的过程中,终端市场信息的噪音随之逐级放大,最终扭曲中小企业所获取的需求信息,从而影响其作出有效决策。其二,中小企业因信息共享水平较低而导致终端市场需求信息失真,这使得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需通过扩张其安全库存量的方式来降低终端市场的缺货损失。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累积的过多库存不仅增加了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的仓储管理成本,增加库存周转天数,而且挤占中小企业的有限流动资本金,增加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其三,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水平不足将导致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缺乏精准性。中小企业将难以从供应链信息系统中获取有规律的订单。订单量的大幅波动导致上游中小企业难以及时满足下游客户企业的订单需求,从而导致客户订单满足率下滑,拉长供货周期,降低客户满意度水平。订单量波动亦可导致上游中小企业的过量生产风险,使得产成品滞销严重,从而降低其客户服务水平。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安防风险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防控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一,中小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的必要认知。从而对于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黑客入侵、病毒污染、逻辑炸弹、搭线窃听等问题缺乏必要的预警机制设计,从而使得企业的商业机密失窃,进而威胁企业在供应链竞争中的生存能力。中小企业决策者应当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提升支撑企业信息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加大对电子商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控投资,制定符合企业运营所需的信息安全预防机制和信息风险暴露应对机制,将电子商务运营中的信息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水平。其二,我国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领域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稳健运行带来诸多风险。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获得超常规发展,但由于立法工作相对于法律实践的滞后性,由此亦带来诸多法律风险。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涉及诸如商法中的电子签名合法性问题,刑法中入侵电脑系统并窃取商业机密问题,民法中保护中小企业业主个人隐私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当前我国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立法工作中的相对滞后性使得中小企业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依法开展商贸活动产生疑虑,制约了中小企业缺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参与供应链系统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利益冲突风险

电子商务业务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小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系统内部资金流与信息流加速,供应链系统内部成员企业间的业务联通架构从传统的单渠道向多渠道结构发展,组织内部合作水平日益提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持续融合,但由此亦产生供应链内部企业间利益分配问题。其一,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中存在库存成本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中,中小企业通过强化企业间库存信息交互的方式来控制供应链系统内的库存总量。在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总量既定的条件下,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总量既定。中小企业在零库存理念指导下通常采取将持有库存责任推卸给其他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方式来控制本环节库存成本。因此持有供应链库存的企业需承受有限资本金被库存资金占用的风险,从而导致供应链内部成员企业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其二,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中存在核心竞争力定位方面的利益冲突。供应链协同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各成员企业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来约减企业在其非核心业务环节上的资源投入,转而将企业有限资源集中于企业占优领域,从而凸显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供应链系统中各环节的业务增值率存在差异性,各成员企业通常偏好占据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核心业务环节,而将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业务环节交付给其他成员企业。这使得供应链系统内各成员围绕占据供应链系统价值增值制高点问题的争斗日趋激烈,使得业务能力较为低下的弱势企业制约了供应链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限定了供应链系统整体效能的优化运行。

基于供应链竞争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模式优化路径

(一)优化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可以按如下思路来构建。其一,建立以增值链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当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共享的排斥行为出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企业自身切实利益的考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不仅是物流链条、信息链条和资金链条,更是经由供应链各环节都产生增值的增值链条。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信息交互平台,可促使供应链各节点中小企业在信息传递层面的同步运行,进而保证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系统的协调运行。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可以确保终端市场消费者信息能够以较低成本上传到供应链系统,并从中获取较优的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效率。其二,中小企业应强化供应链各环节成员企业间的业务信息整合力度。中小企业的业务信息整合包括终端市场客户需求信息、仓储信息、生产进度信息及营销信息等。通过对业务信息的整合,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资源整合,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系统库存量。建立服务中小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提升中小企业的业务信息整合力度的有效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协调中小企业供应链系统中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确保供应链各环节企业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供应链系统的全局信息,从而提升其应对终端消费者市场的需求信息变动的反应速度。

(二)健全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系统

其一,中小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保护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信息安全,中小企业可从如下制度层面强化供应链及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有效克服供应链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和系统风险。一是中小企业应当完善相关制度,限制企业内部人员的远程操作风险,实现对企业远程系统登录、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等环节的操作行为的安全控制。二是中小企业内部可设立供应链信息安全专员,并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获取供应链信息安全专业机构的服务。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是通过分析供应链协同中网络架构的安全性,有效甄别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并采取及时防控措施控制信息安全风险扩散。三是中小企业应强化对网上支付操作行为的安防,制定相关制度制衡支付人员的操作权限,保障支付过程的完整性,交易双方身份合法性(薛伟莲等,2011)。其二,中小企业应加强落实治理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安全的技术控制措施。基于网络技术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内生性的安全问题,这要求中小企业应当从安全技术层面来治理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操作环境,建构多元化综合安全保护技术体系,来有效维护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可以在既有操作系统之上设置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同步匹配防火墙软件与硬件设备,并降低在开放式网络操作系统中处理企业业务信息的几率,以从根本上杜绝系统最高权限风险。中小企业可以联合租用虚拟专用网络的方式来架构信息安全框架,强化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加密分析与处理能力,完善电子商务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并维护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电子商务安全平台。

(三)强化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挖掘

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以充分挖掘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资源,提升其运作效率。其一,中小企业应当高效的利用电子商务系统中积累的大量供应链系统运营数据,切实提升企业应对终端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中小企业在设计电子商务系统时,应当确保系统数据库的事务记录的字段属性的充裕性能够较为完整的刻画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特征,以确保日后数据分析员能从中发现供应链运行规律并指定相应管理优化对策。中小企业应聘用专业数据分析员来分析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中所沉淀的大量数据,从中形成可用于指导中小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的商业知识与经营(夏飞等,2011)。其二,中小企业可优化对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信息挖掘工作计划,以有效降低信息处理成本,提升信息处理价值增值。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电子商务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数据进行完整处理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应首先确定信息挖掘所要服务的商业目标,并籍此确定信息挖掘规则和所要使用的相关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概念分层并确定决定信息分析所需的置信度区间。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分布式信息挖掘技术和增量信息挖掘技术,仅对影响当期及未来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新增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信息挖掘成本,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

(四)激励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价值增值功能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工作;挑战与契机

当今时代,物联网得到了普遍应用,云计算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类数据信息无论在收集或者处理上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时代,大数据必定会对传统的信息处理、传输等造成巨大的冲击。作为企业重要工作内容的会计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同样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企业为了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其会计工作必须要积极应对大数据背景所带来的挑战,抓住一切发展契机,努力适应大数据的时代环境。

一、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会计工作中数据信息分析技术落后

虽然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的积极作用,但是并不能够完全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尤其企业的会计工作方面,并不能够真正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财富。产生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难以应用比较先进的信息分析技术,影响了对大数据的应用程度,阻碍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稳健发展。会计工作中数据信息分析技术的落后,主要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工作中的数据和信息量比较大,且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会计工作中难以有效的筛选具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大部分信息均属于非结构化数据,难以利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二)会计工作中大数据应用被忽视

当前,诸多企业在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下均纷纷开始启用大数据,但是,仍旧存在着部分企业发展思想十分保守,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就我国各个领域的企业而言,虽然有近40%的企业已经积极开展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工作,但是该部分企业大多为大型企业,剩余的60%企业当中,有40%以上的企业对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工作认知十分片面,甚至忽视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工作重要性,该部分企业则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产生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认为自身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已经购置了比较先进的设备,进行了人才的培养,建设了专业化工作队伍,并不应该过多的耗费人力、财力进行会计工作管理,因而护士了会计工作中大数据应用的积极作用。

(三)会计工作中信息安全保障程度低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优势应该在于对庞大信息与数据的处理方面,数据与信息越多,采用大数据分析的价值越大。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工作当中所涉及的信息包括个人资料、企业信息、客户信息、市场调查数据、企业决策信息等多方面内容。所有信息均存在于同一个数据库当中。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与信息量,企业会计工作必须要重视其安全管理问题。尤其在当前平板、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下,更对信息与数据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挑战。一旦企业数据与信息发生不安全情况,必定会对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工作面临的契机

(一)预决策不断完善

企业会计工作面对着海量的信息与数据,必须要应用大数据对其进行整理、收集和传输。会计工作应该掌握大数据的海量信息处理价值,将其与自身相互结合,运用表基础的会计管理方法,恰当的应用大数据归集与处理工具,对企业所产生的大量信息、数据进行有条理性的处理,如此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此外,经过大数据处理的数据更加具有系统性,对于企业决策者的判断和预测均能够提供重要信息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不断完善企业的预决策。

(二)供应链不断优化

供应链是企业的核心网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企业的供应链亦越来越复杂。此时,企业会计工作中需要应用大数据处理工作对供应链当中的数据、信息作出迅速的、准确的处理,使诸多数据与信息均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推动整个行业市场升级。会计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供应链不断优化,例如制定库存管理安全规范、修正物流管理环节、集合历史需求数据等,均有利于企业大幅度提升业绩。

(三)成本控制更精准

为了进一步促使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了相关政策指导中小企业发展,由此,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已经从最初的“暴利”行业转变成为了“薄利”行业。中小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若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重视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会计工作当中应用大数据工具进行成本优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企业作业环节进行细化,对各个环节当中的生产成本进行归集与控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与流程亦能够进行生产费用的实施监控。如此成本控制情况下,中小企业将在大数据时代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会计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在严峻挑战方面,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表现在数据信息分析技术落后、大数据应用被忽视和信息安全保障程度低等方面。在全新发展契机方面,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够积极应用大数据,促使企业自身的预决策不断完善、供应链不断优化,且各项成本的控制更加精准。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工作必须要正视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与数据处理水平,积极应用大数据工具对海量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与传输,以此促使企业获得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淇,王迪.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06):167-168.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3

(一)供应商准入和审批:供应商申请加入企业网络的,必须符合企业供应商网络的准入标准,在企业供应商注册和管理信息系统中注册,具体见《供应商准入、许可供应产品目录变更及信息变更管理操作手册》。各部门根据中心物资采购实际情况,对推荐准入的供应商,由申请部门填写《供应商网络采购权限申请表》,说明申请的原因和申请的产品,经部门领导审核后,报供应商管理部。供应商管理部审核供应商提供的资质信息资料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推荐申请,在征求中心主管领导意见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出具现场考察报告。并按企业等相关规定进行逐级审批。

(二)检查与监督:供应商管理部对各部门执行供应商管理规定的情况依据表1.物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矩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检查结果与本中心绩效考核挂钩。详见表1

二、完善物资供应处的电子商务平台

1.电子商务所依托的技术平台妥先进适用。物资供应处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注重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不能采用已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技术,更要注重所选技术的适用性,以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物资供应处目前所存储的物资种类繁多,除了在采购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外,还可以考虑开发物资仓储条码管理系统,将所管物资标上标签,加入条形码技术,从而更清晰的了解仓储动态,降低仓储管理戚本。

2.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并重。开发电子商务需要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所以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需要建立物资供应处的企业数据库,在数据的采集、提炼、录人、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管理、应用及共享乃至二次、三次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如供应商、客户及市场需求信息)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开发出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应用的模块,更要建立起能系统运用各方面信息资源的体系。

3.在决策支持系统下建立的各项数据库,需要保证数据完整、准确、及时。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分析的数据和决策内容,将会强化企业业务过程中的信崽集成和控制,加快决策速度,提高决策质量。可以为管理人员和企业决策人员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帮助决策者迅速、正确的把握市场信息,使企业由事后管理变为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将物资采购需求由原来的人工预测转化为系统科学预测管理,资金流决策分析由原来的计划管理转变为分析决策管理,使物资管理更加科学。

4.事先预测转向适时监控与调整。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有准确的,因而浪费了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可以实现相关信息共事,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不同供应链环节的企业无需去做不必要的预测,这样就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监控能力和对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的思路与策略。因此物资供应处需要加强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之间的信息化沟通,建立各个供应商、生产商信息系统数据库,注意整个供应链上的组织、标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5.加强信息安全。物资供应处应该逐步加强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等手段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逐步完善电子手段的授权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保证电子商务运行的安全稳定。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 都市农业食品安全管理信息追踪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健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因而成为焦点问题。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都市农业发展对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相应措施出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可以提高都市农业生产质量、改善城市居民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都市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对于城乡和谐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食品安全追踪管理的进展

当前市场上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与生产或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从而引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按照信息经济学的思路,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显示与责任追踪等促进信息透明化的手段得以解决。

建立可追踪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前各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发达国都在发展食品可追踪系统,该系统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给商品标上号码、保存相关记录,从而可以进行追踪的系统,与之相结合的是建立相关激励和处罚机制,进一步促进生产经营者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1.欧盟的情况

欧盟于1997年为应对疯牛病开始逐步建立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按照欧盟食品法的规定,自2003年起市场所有零售食品均将实行产品追踪标签制,即在标签上要注明经销商、进口商、包装商、生产商及确切种植地和加工厂,以便在发生问题时可以从销售商一直追踪到产地中间各环节。

2.美国的情况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两个突出措施,一是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一是GMP(良好操作规范)。可追踪系统在美国已经应用到猪肉等畜产品的生产中。美国FDA食品机构注册法要求所有进口食品需要提前注册,提供食品企业也必须在FDA注册,否则不予办理入关手续。

3.加拿大的情况

2000 年加拿大农业部宣布了“加拿大食品安全调整规划”(CFSAP)。CFIA 对CFSAP计划的参与体现了其持续地改进食品安全的承诺,即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零售多部门、跨行业的食品安全协作,最终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

4.日本的情况

为应对疯牛病,日本从2001年起在肉牛生产供应体制中全面导入了信息可追踪系统,主要企业也大力推广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东京东急商店从2001年开始对蔬菜试行信息可追踪系统,将生产流通各个阶段相关信息存入服务器,消费者可以在店铺终端上阅读、了解所购商品的所有信息。日本最大超市洋华堂在12种蔬菜商品中采用该系统,平均销售量增加30%。2002年日本农林水产部正式决定,将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推广到全国的猪肉、肉鸡等肉食产业、牡蛎等水产养殖产业及蔬菜产业。

国际实践证明,要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食品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及政府监管有力,其关键在于建立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体系和食品信息标示与可追踪系统。

二、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实践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标示与追踪制度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部正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公告制度、农产品品质公告制度、农产品认证公告制度等。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法律层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更加全面和规范的要求,并明确了生产经营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1.质量认证与显示

在质量认证与监管方面,我国近年来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即“三绿工程”和“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三绿工程”由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铁道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实施的。该项目要求:试点城市要建立健全全市食品质量检测网络和质量信息系统,建立有害物超标食品退出市场机制;试点市场要应用现代技术建立和完善食品进货索证制度、商品台账和经营者食品卫生质量跟踪系统,建立食品检测结果公示和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标食品退出市场机制;试点加工生产线要把好入厂检测关,生产加工原料要安全、无污染、无公害,建立健全企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对生产环节和操作人员经常进行监督检查。

以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核心的“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农业部启动的,2001年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开展了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试点。

国家认监委也提出在2004年继续大力推进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认证,提出信息产品、网络安全认证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

2.信息追踪系统的建立

上海、深圳等城市在食用农产品信息追踪系统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广东省、山东省部分地区也开始推行信息追踪体系的建设。

上海生产环节的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要求在生产基地的生产活动中,建立安全卫生质量记录规程,完整地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保证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可追溯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追溯其出问题的环节。

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近年来开发应用了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质检中心、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连锁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市场和部门所构成的监测网络,其功能包括质检人员档案管理、考勤管理、综合查询,可根据需要对市场、基地产品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查询。

3.武汉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武汉市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先后制定了《武汉市蔬菜基地管理办法》、《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武汉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有关法规,对于蔬菜、畜产品等从生产基地到销售市场有关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规范。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还积极开展了安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在禽流感期间,武汉市为了实现全市畜禽产品放心消费,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还让市民明白消费。在集贸市场落实坚持业主负责制,每天对市场内的产品进行公示,让市民放心购买。强调市场业主的责任,对农产品实行明确的信息标示,促进农产品信息透明化,这是对于食品安全管理一种有益的探索。

但是,武汉市关于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偏重于技术上的解决手段和措施,而缺乏系统的从制度、行为方面理论上的研究和对于国内外先进实践经验的借鉴。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不对称信息下人的行为问题,需要通过信息的对称化和制度建设来调控、激励人们的行为。虽然武汉市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但这些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而没有建立对于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产品安全信息在市场上也不能做到透明化,更不能实现农产品安全的信息追踪,主要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农业信息网络中食品安全信息缺乏。虽然2003年建立了武汉农业信息网,但主要提供农业市场供求信息及技术信息,而缺乏基于信息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角度对于食用农产品安全的深入研究并在农业信息网络中传递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信息,更没有提供可以进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和责任追究的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与安全信息没有有机结合。目前的物流和供应链上的信息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产品基本数量、运输等信息的管理和传递,对于更加详细的生产、加工相关信息没有明确标示和记录,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的责任难以追溯,因而在供应链上的生产经营者也难有积极性去关注所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激励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追踪系统还需要有适当的食品安全激励机制作为保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处机制,生产经营者也难有采用这一技术系统的积极性。

三、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有效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需要针对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本地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从源头和入口开始加强监控,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使用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绩效。

1.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本地都市农业品质和竞争力

武汉市都市农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各生产基地需要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以提升本地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逐步将农产品生产过程基本信息建立专门档案。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鼓励政策促进本地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2.规范市场进入,加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的控制

武汉市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和国内重要的集散枢纽,拥有白沙洲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量农贸零售市场和超市,对于进入武汉市消费渠道的农产品,监管部门可以考虑逐步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加强对与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从源头开始有效监管,但是通过批发市场来自外地的产品难以监控其源头,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在其进入本地市场时加以把关。这样一方面对外来农产品提高要求,同时也对本地都市农业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供应链上可追踪管理

根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加以控制,通过标示与追踪体系的构建,解决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消费者的具备充分知情权,实现由市场完成控制和调节的目标。结合现有农业信息和农产品信息网络,进行农产品安全的信息追踪,从而使得生产经营者各自的责任更加明确,其损害安全的行为也将受到更加广泛的监督。

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以及相关技术的使用,要让相关生产经营者有良好的积极性参与其中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重视食品安全、关心食品安全,提供安全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能真正得到实效是最好的办法,同时对于损害食品安全、威胁民众健康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坚决予以打击,甚至禁止其进入相关市场从事相关活动。目前比较可行的措施是鼓励生产基地、便民超市采用相关措施增强其竞争力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消费更加安全、放心的农产品,这同时也可促进当前“农改超”的进程。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芜湖市制造业特点和技术装备状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每年认定一次。

第三条 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认定和撤销等管理工作由市经信局负责;各县(市)、区经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项目的推荐申报、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定

第四条 认定条件

(一) 凡在芜湖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具有较好经营业绩。

(二) 企业编制了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组织实施机构,拥有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了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逐年上升。针对企业员工,制定具体信息化培训方案,并有效实施。

(三) 企业信息系统以应用为导向,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在本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示范和推广效应。

第五条 认定标准

依据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模式的关键要素综合评定。评分细则参考附件1(《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六条 组织申报。由县(市)、区经信部门组织辖区内企业申报,对企业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出具推荐意见,加盖公章后汇总上报市经信局,推荐文件一份,企业申报材料提交电子版和光盘一份。

第七条 评审认定。市经信局受理并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的单位进行评审,提出预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市经信局根据专家意见和公示收集的反馈意见审批认定,由市经信局发文公布。

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全程监督。

第四章  管理措施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

(一)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二)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其它违法行为的。

第九条  因第八条第(二)项原因被撤销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的,不再受理其认定申请。

第十条  芜湖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经县(市)区经信部门报市经信局申请更名。

第五章   奖惩

第十一条 主管部门应对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加强指导,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诊断,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第十二条  上报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原则上从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中推荐;对每年新认定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按当年市级新型工业化政策给予奖补。鼓励各县(市)区对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给予支持。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2、芜湖市智能工厂申报书

       3、芜湖市数字化化车间申报书

       4、项目内容具体要求

附件1

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及评分细则

 

项目总得分由基本要素分、附加功能要素分和绩效分三部分构成,即

总分=基本要素分(≤60分)+附加功能要素分(≤30分)+绩效分(≤10分)。

根据项目的技术特征,从“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模式中选择一种,将各分项得分填入附表1,评定项目总分。

其中,基本要素属于单选项,即只能从多个基本要素选项中选择一项;附加功能要素属于多选项,附加功能要素得分为多个选项得分之和;绩效分参照附表1下方的评分细则。

1.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M1)

1.1 基本要素(单选项)

(1) 智能单元(M1-A.1)。制造单元配备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装备等数字化设备,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制造单元内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具备故障自诊断等功能。【30分】

(2) 智能生产线(M1-A.2)。在智能单元基础上,建立了物料自动输送系统;通过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具备数据自动采集、保存和分析功能。智能生产线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40分】

(3) 智能车间(M1-A.3)。在智能生产线基础上,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全过程闭环管理。【50分】

(4) 智能工厂(M1-A.4)。在智能车间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和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60分】

1.2 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产品(工艺)管理(M1-B.1)。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开发产品,建立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图纸文件电子化,以及图纸文件集成管理;或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工艺,建立了工艺集成管理系统,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和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10分】

(2) 可视化管理(M1-B.2)。建立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采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水平。【10分】

(3) 信息安全(M1-B.3)。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2.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M2)

2.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实时数据库(M2-A.1)。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了实时数据库平台,并与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互通集成。【40分】

(2) 生产流程模型化(M2-A.2)。在先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工艺流程建立了数字化模型,具备模拟仿真和工艺优化功能,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50分】

(3) 决策智能化(M2-A.3)。在生产流程模型化和可视化基础上,建立了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60分】

2.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运行过程动态优化(M2-B.1)。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采率达到90%以上,物流、能流、物性和资产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制造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运行过程动态优化。【10分】

(2) 风险自动监控(M2-B.2)。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10分】

(3) 信息安全(M2-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3.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M3)

3.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协同平台(M3-A.1)。建立了网络化协同开发或云制造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运行规则。【40分】

(2) 协同制造(M3-A.2)。借助协同平台,面向制造需求和社会制造资源,在企业内实现制造资源弹性配置,以及网络化协同制造。【50分】

(3) 企业间协同(M3-A.3)。借助协同平台,围绕重点产品,采用并行工程,实现异地设计、研发、测试、人力资源统筹与协同;【60分】

3.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产品溯源(M3-B.1)。利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立了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10分】

(2) 管理框架动态重组(M3-B.2)。信息、资源高效统筹、异地共享,研发、生产、测试等环节跨区域协同,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架构实现敏捷响应、动态重组。【10分】

(3) 信息安全(M3-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4.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M4)

4.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差异化定制(M4-A.1)。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差异化产品数据库,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40分】

(2) 个性化定制(M4-A.2)。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建立了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实现个性化产品开发和销售。【50分】

(3) 定制服务平台(M4-A.3)。建立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60分】

    4.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数据驱动(M4-B.1)。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和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10分】

(2) 资源协同(M4-B.2)。建立了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管理系统(CRM)和供应商管理系统(SRM),网络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高度协同与集成。【10分】

(3) 信息安全(M4-B.3)。建立了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10分】

5.远程运维服务模式(M5)

5.1基本要素(单选项)

(1) 云服务平台(M5-A.1)。建立了云服务平台,具有多通道并行接入能力,对装备(产品)运行数据和用户数据远程自动采集,并建模分析。【40分】

(2) 数据处理(M5-A.2)。借助云服务平台,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装备(产品)上传的数据,采取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生成装备(产品)运行状态报告,并推送至用户端。【50分】

(3) 增值服务(M5-A.3)。建立了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提供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以及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和远程升级等服务,为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诊断和运行维护提供决策支持。【60分】

5.2附加功能要素(多选项)

(1) 远程操控(M5-B.1)。借助云服务平台,远程监控设备状态、作业操作和环境状况,远程下达操作指令,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具备接管用户端大部分现场操作的功能。【10分】

(2) 协同与集成(M5-B.2)。建立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云服务平台与产品研发管理系统高度协同与集成。【10分】

(3) 信息安全(M5-B.3)。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10分】

表1 智能制造新模式评分表

单位

名称

 

项目

名称

 

模式类别

 

编号

 

模式

得分

离散型

M1

流程型

M2

网络协同

M3

大规模定制

M4

远程运维服务

M5

基本

要素

得分

(单选)

 

 

 

 

 

附加功能要素

得分

(多选)

 

 

 

 

 

 

 

 

 

 

 

 

 

 

 

 

 

 

 

 

 

 

 

 

 

绩效

得分

 

 

 

 

 

总分

 

 

 

 

 

                     

绩效评分参考细则:

(1) 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5分】;生产效率提高不到20%,酌情给分。

(2) 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5分】;运营成本降低不到10%,酌情给分。

(3) 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0%以上【5分】;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不到30%,酌情给分。

(4) 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以上【5分】;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不到5%,酌情给分。

(5)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5%以上【5分】;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不到5%,酌情给分。

(6) 替代恶劣或危险环境下的人工操作【5分】。

绩效分等于(1)至(6)分项得分之和;总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

附件2

 

 

芜湖市智能工厂申报书

 

 

 

 

 

 

 

申报单位( 盖 章 )                              

智 能 工 厂 名 称                                

智 能 工 厂 地 址                                

申   报   日   期                                

 

 

 

 

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

一、企业和智能工厂基本信息

(一)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机构代码

 

成立时间

 

单位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E-mail

 

企业负责人

姓名

职务和职称

电话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

20    年

20    年

20    年

总资产(万元)

 

 

 

总负债(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税金(万元)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特点,400字左右)

 

 

 

 

 

 

 

(二)智能工厂基本信息

智能制造模式

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起止日期

 

项目投资(万元)

 

(对项目的智能化特征进行简要描述, 400字左右。)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经信局初审及推荐

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二、智能工厂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实施的先进性(与项目实施前的效果比较,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目标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三、项目实施现状(此部分具体编写要点见附4,如申报多个模式试点示范,需分别描述。)

四、示范作用(突出对典型行业和区域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可复制性和示范价值。)

五、相关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上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包括审计报告正文(含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

3、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软件的清单及品牌、供应商和发票复印件;

4、企业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专利;

5、能够证明满足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的其他文件资料。另附能够突出反映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成效的视频资料(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时长5分钟左右,并配以说明性旁白)或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附件3

 

 

芜湖市数字化车间申报书

 

 

 

 

 

 

 

申  报  单 位(盖章)                              

数 字 化 车 间 名 称                                

数 字 化 车 间 地 址                                

申    报    日    期                                

 

 

 

芜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

芜湖市数字化车间申请表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体到中类,如: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所属地区

填写格式: xx县(市、区)

 

组织机构代码

成立时间

 

详细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E-mail

 

上年末总资产(万元)

上年末资产负债率(%)

 

上年末信用等级

上年销售(万元)

 

上年税金(万元)

上年利润(万元)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销售等方面基本情况,限400字)

 

车间

基本

信息

车间名称

车间智能化改造完成投资(万元)

 

车间建设开始时间

xx年xx月

车间建设完成时间

xx年xx月

 

车间生产产品及产量

车间上年度产出(万元)

 

车间内全部设备台套(产线)数

其中工业机器人数量

 

车间总体描述

(从车间智能装备应用及联网、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配送自动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环境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监控、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售后服务智能化等方面,对拟申报示范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情况进行简要描述,不超过500字。)

 

 

车间

基本

信息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台套(产线)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设备比重(%)

车间设备实现联网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总数的比重(%)

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关键设备自动调试修复的情况)

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采集、传送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实时调整的情况)

物料配送实现自动化

自动识别技术设施、自动物流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过程采用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物流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情况)

产品信息实现可追溯

关键工序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自动诊断分析和处理情况)

产品信息管理情况

(请简要说明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采用批号/批次/序列号管理的情况)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总体描述

(从产出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绿色制造、安全生产、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对拟申报示范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说明目前在行业内所处水平)

数字化车间建设前后经济效益情况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销售(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销售(万元)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利润(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利润(万元)

建设完成前的企业年税金(万元)

建设完成后的企业年税金(万元)

 

车间人数情况

建设完成前车间人数

建设完成后车间人数

生产效率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每人每天产出水平(元/人/天)

建设完成后每人每天产出水平(元/人/天)

产品质量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后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前优良品率(%)

建设完成后优良品率(%)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

经信局初

审及推荐

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一、企业情况概述

(一)申报单位概况: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

(二)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

(三)行业优势:在相关行业、区域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已具备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已有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数字化车间情况概述

(一)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目的和意义

(二)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的目标和任务

(三)当前国内外同行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情况

(四)车间智能化改造实施前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着重介绍,尽可能列出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数字化车间对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创新点;

三、数字化车间具体情况介绍

(一)智能装备应用情况。车间内应用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情况,包括台套(产线)数、占车间设备台套(产线)数比例以及设备的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等。

(二)车间设备联网情况。车间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的情况,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请提供车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图,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详细描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的情况。

(三)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生产任务指挥调度、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的架构,描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集成的技术方案。

(四)物料配送自动化情况。生产过程采用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请提供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图;物流设施及设备的清单;描述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特征。请描述电子单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请提供物流信息链软硬件系统架构图、信息集成图;描述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方式及效果;提供物流过程可视化、可追溯管理的实施方案;描述定制化增值服务的类别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五)产品信息可追溯情况。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情况。

四、相关附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上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包括审计报告正文(含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和注册会计师签字)、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

(三)车间内智能设备、控制系统、软件的购置发票清单及发票复印件;

(四)其他相关文件。另附能够突出反映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成效的视频资料(清晰度不低于1080P,时长5分钟左右,并配以说明性旁白)或电子照片(大小不低于5M,像素不低于800万,张数不少于10张,并附照片说明性文字)。

 

(填报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4号仿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

附件4:               项目内容具体要求

模式一: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项目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

请分别提供车间/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先进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建设情况

请描述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的情况;提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整体架构图,描述其主要功能。

3、关键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请提供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与集成情况。

4、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功能描述。

5、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6、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及信息集成情况

请提供工厂内部工业通信网络结构图,并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及运行情况;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运行情况。

7、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模式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项目系统模型建立与运行情况

请分别提供工厂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并提供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情况。

2、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描述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情况。

3、先进控制系统建设情况

请提供先进控制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情况;描述关键环节实现自动控制与在线优化的总体情况。

4、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架构,并描述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提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及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5、健康安全环境监控情况

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请提供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情况,安全生产的监控情况,描述在线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功能及运行情况。

6、工厂内部网络架构建设情况

请提供项目的信息通信与网络系统的架构,并对架构进行描述;描述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的架构,说明其建设和运行情况。

7、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情况。

 

模式三: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 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建设情况

请提供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图(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和运行规则;说明各协同企业的信息系统与该平台对接方式。

2. 开展协同开发的情况

请描述跨企业、跨部门开展协同开发的业务流程,以及异地资源的统筹和协同情况。

3. 开展协同制造的情况

请描述基于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所提供的制造服务和资源,企业间、部门间的典型应用场景。

4. 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情况

请提品溯源体系的建设情况,描述主要环节信息溯源服务开展情况。

5. 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情况

请描述企业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实现对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功能。

6. 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请描述项目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模式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项目

1. 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情况

请提供可定制产品的品类、各品类可定制的参数、定制服务模式、用户定制流程、企业个性化制造流程。

2. 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定制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图,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描述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等功能。

3. 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描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情况。

4. 个性化定制平台与相关系统集成情况

请提供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协同与集成情况。

 

模式五: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项目

1. 智能装备/产品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

请描述智能装备/产品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数据接口格式。

2. 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情况

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包括技术架构、逻辑架构等)和详细功能;描述基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提供的具体增值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的业务流程和实施方案。

3. 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相关系统集成情况

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

4. 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建设情况

请描述专家库、专家咨询系统的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运行情况。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范文6

一、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创新

当前,全球经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一)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从而实现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二)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网络经济下的财务工作方式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项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

(四)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软件

过去国内各财务软件功能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

二、适应网络经济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

在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在此,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全面更新企业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使财务管理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观念必须转变。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可以说,转变企业理财观念是实现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因为,首先财务人员已具有坚实的经济和财会基础,如果再一些现代网络技术,将网络与经济、财会有机地结合,则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就能够从经济、社会、、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三)对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下,数字化介质替代传统的纸介质,将打破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运作的格局,实现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链上。首先,企业要从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一产品一制造商一销售商)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其次,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定单—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分析,以判断如何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第三,从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入手,通过与竞争对手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自己的成本态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作为数据管理的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入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五)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财务管理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效率上都发生了改变,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所谓集中式财务管理是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将财务与业务、与供应链集成起来,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实现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声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等战略性好处,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以适应柔性生产、组织扁平化和产品个性化的市场要求。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业务管理融合进财务管理中,实行从源头管理,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集中式管理,它不仅对集团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不仅管集团内部,而且与整个供应链管理相集合;二是直接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领导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三是实时管理,整个供应链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后,总部的财务主管可根据动态信息,及时作出财务安排,并通过网络传达下去,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

(六)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安全保障体系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的网络经济,其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如:在线订货、在线资金调度、异地转账、在线证券投资、在线外汇买卖等。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都是动态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时,市场需求信息的公开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格局。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信息更形象、直观、全面,实现信息理财。此外还应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手段上,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法制来强化网络安全;从管理上,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和培训等;从技术上,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和病毒,保护企业内部网,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1] 王治安,赵德武。论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当代会计前沿探索[M].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7.

[2] 马红红,任存梅。浅谈网络财务[M].《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