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1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互渗透。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不能孤立进行,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日常道德、理想、纪律、法制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特别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注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可结合屈原、司马迁等仁人志士百折不挠逆境成才的感人事例,树立榜样认同对象,以增强学生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情感与暗示。情感是人的活动的动机之一,也是组织和协调教育教学活动、改善人际关系、保持群体和谐稳定的纽带。它可以促使个体相容,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应重视学生的情感联系,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和习惯,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起感情的共鸣。而暗示,既是纠正心理疾患的重要手段,又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教师的一张满怀期待的笑脸,一次表示赞许的示意,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只要运用恰当,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愉快的学习状态。这要求教师:1.要保持心理健康,不论顺利还是挫折,都应一如既往,不上“情绪课”,同时心境要愉快,仪表要和善,始终流露出对学生的期待,不要给学生以“厉害”的感觉,造成精神压力和压抑感。2.教学中创设和保持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以满堂灌来突出教师德中心地位,更不能以专制压服学生,造成他们的心理创伤。

转换与脱敏。所谓转换,就是转换那些导致学生不良心理的环境、活动以及固有的心理状态,从而克服消极心理因素,达到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

所谓脱敏,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接触或再植曾使个体产生异常心理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坚持转化与脱敏的辩证统一。例如,一些生性胆怯、性格软弱的学生往往关系密切,彼此相互影响,形成抑郁、低落、自卑自怜的心态,对此在课堂分组讨论或组织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把他们分开的转换法,以阻止消极心理效应的蔓延。同时对这些胆小、怕露面、一上台就十分紧张的学生,还要运用脱敏疗法,可以让他在大会上发言不感到紧张为止,从而使学生逐渐脱离异常。

课堂教学与个人疏导。课堂教学一般应结合教学内容,解决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

由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差异,心理健康的程度不可能一样,同时心理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在课堂上予以讲授和解决。因此,必须加强个别疏导,运用个别谈话、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卫生保健技术,形成他们自觉、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制的良好心理。对个别抗挫能力差的学生,可通过突然改变活动内容、条件等方法,培养他们的敏捷的应变适应能力,有意识的让他们独立处理各种问题,以强化其心理承受能力。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针对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一)学生重视度低

一直以来,我国的思政教育都处于不受学生重视的境地。学生虽然从小就开始接触思政教育,但是由于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思政教育情况难以得到改善。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学生对其重视度低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思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中心,但是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导致学生难以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教育现状之下,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处于不良的发展境地。

(二)教学方式陈旧

初中、高中的思政教育以书本内容作为重点,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巩固,但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同,它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注重学生根据具体事例来检验自身所学的知识。然而,在当今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法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教师在授课中过度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根据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来给予学生启发。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三)教育现状堪忧

高校的思政教育以传统教育方法为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思政教育情况的恶化。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思政教育处于薄弱的阶段,虽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度逐渐加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将会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育进步

高校之所以将思政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思政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还在于各学科教育存在相互的联系。教育学科的不同,导致其教育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知识,也会在不同方面对学生起到充实作用。思政教育在思想政治方面引领学生的思想,必然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之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具备了合格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充实自身,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二)提高学生素养

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核心,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是每一个高校生都必须高度关注的事情,不仅是在学校中,将来职业道路的发展也会受到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在将来的长远发展中不断为自身积累经验与教训,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高校的思政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的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与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与我国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我国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并且思想政治素养良好的优秀人才。所以,为使我国出现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紧抓思政教育,旨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并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

三、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措施

(一)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思政教育中,教学内容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讲解,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此外,除了书本中的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引用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性,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优化教学方式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中,优化教学方式一直是广大教育者所重视的问题。而思政教育由于其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低,所以,在教学中就更加应该重视教学方式的优化。为了加强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为了增加教学中的乐趣,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课件来进行思政知识的讲解。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进而改善思政教学现状。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依宪治国在国家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地位愈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宪法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中学宪法教育作为公民宪法教育的重要阶段必须引起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好中学宪法教育问题,并有效提升中学生宪法教育的效能,是新时代实现依宪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中学宪法教育的概念

宪法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始终,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其意在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既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1]

中学宪法教育是我国国民宪法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针对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进行系统宪法知识教育、参加宪法学习实践活动,培育宪法思维、树立宪法信仰,最后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过程。当前我国中学宪法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课为载体,以宪法主题活动、不定期憲法教育讲座、课外宪法实践教育为补充。

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是优化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是培育中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措施。宪法教育应成为核心素养的教育载体,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最大化。[2]宪法知识是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等宪法文本的内容均有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提及。中学宪法教育应首先以思政教材为载体,注重对课本宪法知识的挖掘,构建起教材内部宪法内容的联结。

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是加强培养中学生宪法意识,贯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推行依法治国,核心在于依宪治国,依宪治国离不开对公民实行宪法教育。通过高中阶段的宪法教学,能让大部分公民在学生阶段接受最基本的、最系统的宪法教育,普遍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从而有力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的路径

加强宪法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宪法教育教学能力普遍不佳,与其没有系统接受过宪法理论的学习关系甚大。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需要我们加强对思政任课教师的宪法理论培训,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宪法教育教学培训机制,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宪法素养和宪法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应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宪法信仰教育,只有老师发自内心的相信、热爱宪法,自身树立坚定的宪法信仰,才能让宪法教育变得更有热度、更有温度、更具感染力。

增进学生对宪法教育的情感认同。目前中学宪法教育仍主要集中于对宪法文本的解读,教学内容略为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涨。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宪法教育的教学内容,増进学生对宪法教育内容的情感认同。通过讲授我国宪法的制度修改史,让学生从内心认真对待宪法;通过中外宪法的制度对比,深化学生对现行宪法的信任感;最后通过宪法事例教学,以实际的宪法事树立学生对于宪法践行的责任感。

推动中学宪法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宪法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学,需要我们强化中学宪法教育的仪式感,推动中学宪法教育活动的常态化。从高中宪法教育的实际出发,中学宪法教育要实现常态化必须重视除中思想政治课堂外的宪法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例行班会与国旗下讲话等德育活动,让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宪法教育在课后到巩固与延伸。中学思想政治课宪法教育要实行常态化需要跳出课堂的限制,从时间、制度各方面保障宪法教育的实施。

营造良好校园宪法文化氛围。中学生宪法信仰的树立离不开良好的校园宪法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宪法文化氛围应从“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出发。就“硬环境”建设来说,包括在校园内投放大量有关宪法宣传教育的标语、横幅,建设宪法教育宣传栏、宪法文化长廊等。而对于“软环境”的打造,则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完成:例如重视在国旗下讲话等重大场合宣传宪法文化,举办宪法知识竞赛、开展宪法晨读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校园宪法文化氛围是希望采用这种环境影响、日常渗透的方式坚定学生的宪法信仰。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医药商品学;课程思政;德育

医药商品学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重要职业技能课之一,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如何在高职医药商品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隐性教育,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医药商品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实施途径,以期提高医药商品学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1基于课程特点,挖掘德育内涵

医药商品学旨在让学生熟悉医药商品的分类方法、品种规格、包装条件、养护措施和使用常识等,能对其正确分类与管理;熟悉市售主要商品的发展历史及趋势、名称、用途、制剂、用法、药物评价及商品信息等,能正确评价、宣传与解释商品,起到促进生产与指导消费的积极作用,其前承药理、药事管理,后续药学服务,涉及医药商品监管、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各领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交叉应用型学科。与其他专业课相比,该课程特色鲜明,其德育内涵主要基于医药商品的两点特性:其一,特殊性。医药商品关系到人类健康,是特殊的商品,其质量安全及合理使用对人民至关重要,药学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关爱生命的同情心,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指导及宣教工作,做好人民健康的守卫者和呵护者。其二,发展性。医药行业的科技进步及庞大的用药需求带动了各类医药商品的发展,表现为品种多、更新快、竞争大;同时,国内药品研制创新方兴未艾,一大批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有力改善了国计民生。学生通过观摩学习医药商品,比较其包装、制造工艺、药理作用、价格等,可感受到科技进步,领悟制剂“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思路及营销策略,提高创新及爱国意识,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2深挖教学内容,发现思政元素

深入挖掘医药商品学典型案例、热点问题及药品市场前沿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及文化自信等元素,将其融入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实际,将医药商品学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见表1),并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关注时事动态和行业进展,及时更新内容,引领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良好榜样。

3科学组织教学,践行思政育人

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五步教学法”科学组织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递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赴药店实地调查各类医药商品的主营品种,或制作调查问卷开展网上调查,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及居民用药情况,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准备汇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充分领会知行合一,深刻认识疾病防控现状及药品信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课中,教师通过开展分组汇报、医药商品名PK、思维导图绘制、案例及处方分析、现场连线药师或患者、观摩比较等教学活动,运用探究、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科学思维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课后,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宣教、海报制作、用药情景视频拍摄、药店实习等活动进一步训练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使命感。

学科思政的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微课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段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在高校思政课最后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们将从以下五大方面入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1尝试小班教学,推进专题混合式教学新尝试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很多高校思政课尝试过大班混合教学,传统的大班授课教学模式把一个个鲜活迥异的学生统统嵌入差异不大的“模子”进行培养,这一方面忽略了不同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基础的差异性,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也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时代个性化教学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正如克罗韦尔所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思政课教学重在学生思想理论高度的知识引导,也重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小班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小班教学,小在人数规模,重在自主探究,强在师生深入互动。小班化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应主动让度提问、评价的话语制动权,将师生之间的话语落差削平,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交流,合力探索未知世界。在小班化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交流互动时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入一种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状态。

除了小班教学外,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大胆打破教材体系,在板块设置的基础上,围绕理论热点和难点以及重大社会热点确立专题,从理论与事实两方面加以充分论证并开展教学,既能展示出理论的逻辑魅力,还能体现时代性,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和谐统一。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分为两大模块,德育与法律,德育部分和法律部分再细化成几个小专题,选取学科背景与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担任专题带头人,负责教学内容的设计把控和教学形式的组织等工作,确保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试点和推行的有效性。

2尝试融入新媒体应用技术,创“活”思政微课堂

手机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微信公众号、手机微视功能、社交软件分享等互动新模式给思政课老师创造了丰富的思政第二课堂。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使用特点,“巧”用新媒体,打造大思政。思政课涉及到的W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时政大事、历史评述等多元化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在课前课后进行教学的“预热”,减轻课堂互动压力,推进思政课教学场景转换的丰富性,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存在而又虚实结合的思政教育。在具体的操作当中,思政课教师应强调新媒体的“新”,新技术、新空间、新知识、新运用,同时关注和引导学生警惕知识碎片化的负面效果,强调知识的二次补充和整体性串联,有效引导和巩固学生对于课堂主知识的吸引和自我转化,坚持“现实主课堂”与“虚拟微课堂”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互补。

3尝试突出思政场景的生活化,深度融合交叉学科知识

思政课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重在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有效引导,借助生活与课堂的两者融合来达到这一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一味地按照理论知识体系去宣讲理论,而是注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场景去演绎和转换思政课理论的话语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一种灵活认知和实践接受。教师所选取的案例都充分体现学生对于实用性生活场景的需要,“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在现实生活场景的机动转换。通过不断的改进思政课教学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世界、关注国家需要,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思政课必备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活化场景的创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高度参与。例如,我们在进行基础课爱国主义这一内容的授课当中,我们将抽象的爱国主义具体化为一种生活当中的体会感悟,进而上升到自觉爱国意识的培养,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一个个爱国的生活场景,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创设,让更多学生接受和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此外,思政课教学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大思政的教育框架,以课本知识为主题骨架,向交叉学科进行扩充,在保证骨干核心知识不变的情况下,多元化的交叉多种学科知识,让思政课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宣讲,而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多元文化性为一体的综合知识课。思政课教师在课备课当中,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丰富的优势,法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老师相互学习交流,打破学科界限,让多元学科知识合理合情合规地融入思政课堂教育当中,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对于这样的思政课堂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也促进思政教师自我学习,发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尝试推行思政课三级联动,助推思政课全员育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于这简单的一句话,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如何串联整个高校的教育联动机制去推动思政课的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教育不在简单的划分为单一的一个老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级,而是采取高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二级学院(系部)辅导员三级联动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在高校领导的协调和安排下对接五名辅导员,坚持收集学生第一手资料,坚持贴近学生、理解学生和调动学生相结合。这样的联动机制给思政课创造了更为丰富的课堂建设资源,使思政课教育成为了全效师生的一种新的育人工作模式,避免了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学生,辅导员不知道怎么教育学生的尴尬境地,让思政课更有活动,更有影响力。这样的培养模式,大大强化了思政课教师走出教室,走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从学生的日常出发,去挖掘和整理思政课上课需要的素材。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和困惑。

5尝试专业实训与思政课实践的互联互通

“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生活化德育必须进一步深入到生活的本质,必须进一步在加强实践性教学上着力。”高校人才培养现阶段应该强技能、重实践。原有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尝试围绕高校“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创建行业、企业实训平台,贯彻全程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职场训练塑造高素质职业人,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以往的教学当中,高校通常都把专业实训和思政课实践作为两个单独的方面来开展。其实,学生在专业实训当中也会遇到很多和我们思政课教育相关的问题,例如,职业理想的矛盾与调解、职业道德建构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空间,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学习,而且更能强化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