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管理;提高效率
一、改进沟通技巧,促进双方交流
1.有效的表扬
对学生,我们要不吝啬赞美,因为赞美能让人心里充满阳光,而没有阳光,我们也无法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当发现学生的优点时也应该适当地表扬,但很多老师还没有掌握表扬的技巧,导致表扬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其实表扬很简单,只需要达到三个目标就好了,具体是:(1)情景性。不要随便和刻意使用表扬,必须在学生有了良好表现之后才行。(2)目的性。表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3)可信性。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赞扬,要有针对性。
2.正面诱导
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很重要,因为在学生眼中,老师是榜样,学生会跟随老师养成一些好习惯或者坏习惯。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所谓正面诱导,就是不管是语言还是非语言,行为或者非行为,都要向学生传递一种负责任、有能力、有价值的信息,而反过来就是负面引导,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接收到不负责任的、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信息。老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比如在门口与学生打招呼,表示非常高兴见到学生,或夸奖学生的学业等。正面引导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还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缓解他们的压力。
1.完善语文新课程的评价制度
语文教学中不能缺了评价,客观科学的评价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对生活和学习形成积极的感悟。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我们必须从评价入手,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要多样化。每堂课的教学,都要重视评价,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都要依靠科学的评价。在管理中,老师应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要坚持以量化考核制度为基础,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兼顾、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考评小组评议与学生代表评教相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主要评价内容的方式,客观公正地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让评价工作更有力度,更能发挥引导作用。
2.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兴趣,更快地适应课堂,我们必须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除此之外,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处理不好这种问题,就会影响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预防针”,遏制问题的产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老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气氛,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主动创设。采用激励手段,学生喜欢这种激励的形式,我们以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为主,尽量避免采用惩罚等消极刺激,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竞争的快乐,同时也可以较多地运用隐性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管理效率。
总之,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能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学管理需要老师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总结经验,在管理中发光发热,竭尽全力促使学生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现代化的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4(03).
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因材施教 策略
新课标与传统教育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新课标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也是新课标核心理念之所在。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地存在着。因而,新课标下,教师就应该切切实实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确保将新课标核心理念落到实处。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
1.科学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首先,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另外,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的工作、家庭的经济条件等),也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工作。其次,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语文。这是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后进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后进生,帮助他们的某些缺漏。在辅导后进生时,我既注意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不足,更注意改善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
3.承认学生差异,适度教学评价。评价学生不能单纯地以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查学生,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尽可能做到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它融洽了师生的情感,营造了愉悦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民主平等的关系还体现在教师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体现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二、教和学的关系
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积累、沉淀,得益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不要“满堂灌”,不跳“独脚舞”,“填鸭式”的教学早已淘汰,重在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促进。把“教”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组织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先扶持学生走,后引导学生走,授人以渔,传点金术。促进学生摸石过河,探走迷宫。
学生的“学”是学知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质疑,乐子探究,勇于实践,勤于动净,形成个性,具备特色。培养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变学了为学好.把“学”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的生成,发展,提升,学生的“学”重在好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贵在持续,水滴石穿,妙在创新,新则出奇。师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三、阅读与说写的关系
注重阅读品味而不是阅读分析,语文教学要“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中度过美好的时光。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要进行艺术化情景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故事”,课堂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比融化在一起,忘记了别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精神状态积极饱满,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使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魅力。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就是看(或读)人家的文章.阅读能力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接触的只是文字,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等,都蕴藏在文字里面,靠读者凭借文字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只有反复阅读,才能理解词句的意思,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趣味,读进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想开去,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阅读重在自学,光课本内容还不行,还应多读课外书籍(包括报纸杂志),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充视野。
阅读贵在积累,量变促质变,只有积累大量词汇和佳句,才会说写用词恰当,语句生动,幽默形象有趣.
阅读巧在运用。要“以读促说”,“以读带写”。阅读不是鹦鹉学舌,照本宜科。阅读是春蚕吃桑叶,沙沙有声,明蚀食,消化了叶面,吸取了养分,吐丝能积锦,裁剪成衣裳,破茧可化蝶,飞腾向天地。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其内容和思想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走向自然,见老牛乱犊,知父母恩情,学《生命·林子》,引导学生到山上去观察:不成林的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曲,只能做薪柴;郁郁葱葱的松林,棵裸松树秀顽、挺拔,棵裸可能成为栋梁,从而明白一个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走向生活,引导学生体会“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品尝“酸、甜、苦、涩、麻”五样味,去经历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去体会荣辱进退,名利得失,到野外去放风筝,明白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五、考试与评价的关系
人生处处皆考场,天天便是考试时。考试不是目的,但考试有目的,是帮助老师认识自己教学过程的优势和不足,便于提出改进建议并促进其自身发展.考试还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考试中获得知识,在考试中锻炼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5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30
有效的语文课堂需要科学的管理,只有管理工作到位了,教学效率才能得以提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传授知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一、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新挑战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显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师的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教育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在课堂管理上,教师对班级学习氛围的培养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考虑。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顾着眼前的一节课或几节课能否顺利完成,学生能否牢固地掌握教师讲的知识。一般情况下,课堂管理只有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才会体现,如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扰乱课堂、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兴趣、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窃窃私语等。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整顿一下纪律,使学生振作,保证学生不再节外生枝,遵守课堂纪律,粗暴的课堂管理仅此而已。课堂管理就是为了扳平课堂上出现的阻碍教师完成任务的一种工具。对于长远的发展教师是很少考虑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想着通过长期有效的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关心集体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等。实际上,有些问题虽然出在课堂上,但是在课堂上却不能完全解决,课堂上的管理效果往往是暂时的、表面的,课后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有效地彻底解决出现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全新的课程功能,传统的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显出来。以传递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传统课堂管理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 课堂有效管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课堂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不再是课堂行为的控制者、知识的拥有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就是说,课堂管理不再是方便教师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工具,而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而服务的。既然我们所理解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那么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更应该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事实上,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在学习上的良好表现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够有很大的进步。学生是想学习的,即使是那些暂时不学的人,也大多是在认真听讲,学生是希望得到公平的教育和管理,教师有必要在课堂决策上试试补偿的原则。初中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把自我管理潜能释放出来,满足学生自我控制的愿望。时代的发展使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出现了新的困惑,即学生知道的越来越多、希望得到的也越来越多。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学。课堂管理实施全员管理的阵地,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应把每个教师都当作班主任,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把自己当作班主任。此外,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适当调整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灵活运用激励手段和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当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语文教师也要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 具体的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措施
在课堂管理中,要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避免无效行为的出现,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适度的教学速度。
教学速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成正比,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与速度,从而能有效实现课堂设定的目标。例如,在讲授“父母对子女疼爱”方面的内容时,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不能是强行的,不要直接向学生灌输,需要间接、循序渐进的渗透。比如说,可以从一些能直接体现父母对子女疼爱的字眼着手,再将这些温情的、充满爱的动作和现实生活中父母用物质鼓励来表达爱意比较,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还能较好地把控学生接受这种价值观的力度与速度,效果也比较理想。
第二,适当地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不要奢望在短时间内提高所有学生的素养与能力,而是需要按照科学规律有序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把握学生的思维多样性,不要让他们的思维长时间停留在一个问题、一种形式上,要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比如,采取分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手段刺激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使他们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形成概念,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需要教师从多种因素入手,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方法,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教师也要循循善诱,掌握一定的规律,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会凤,任柏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多重师生关系[J].中学语文,2008(30).
[2] [美]凯尼格.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走进新课程》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单纯造就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单纯普及美学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见诸语言文字中,也存在于课文之中。课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灵性,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主要谈一下五个方面
1.努力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文学鉴赏只有在师生对文学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关于情境教学,我认为不应拘泥于生硬地再现文中的情境。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扔下书本,直奔讲台,以手扳住讲台,双脚努力向上缩起,来模仿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笨拙模样。在教学《散步》时,更要背上个学生方显中年人负重前行的艰辛处境……
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大可不必越祖代庖。要相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过多依赖上述事例中直观而浅薄的形象展示,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忽视了学生是审美主体的地位,如若教师的表演又不幸拙劣了些,那么就真的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重视情感的诱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像等,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我认为: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有平仄、对偶、押韵等,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转贴于
3.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在教授《背影》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爱;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上台口头表述:我读《背影》,要求联系自己与亲人的生活实际,或论述: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的理由。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情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4.在整体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写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阅读文章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的乡国之思;《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无不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学生会自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在鉴赏中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心理特征和深层的心理特征,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向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心上一直压着“焦虑和悲痛”,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那“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的“淡紫色”的“瀑布”;那“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每一朵盛开的花,“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毫不活泼热闹”的比喻,写出了花的繁稠;那笑着嚷着的“我要开花,我要开花”的拟人写出了花的活泼和繁盛;那“浅紫色的”“香气”等通感的运用,使花的色与花的味联系了起来。但是,这仅仅是表层的美,通过与“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却“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的“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花的对比,却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
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衔接;对策;学习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关键。但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的前提是让高一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只有学生学起来轻松,才会对历史学习有持久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做好初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衔接,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初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及做好衔接的策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区别
1.从教材内容的编排看
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模块。初中教材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必修课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学习模块,选修课则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究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模块。高中教材的编排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但弊端是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
2.从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看
正因为初高中历史课本的内容板块设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这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要求又有所不同:从《课程标准》来看,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基本上是识记、了解、理解,更多侧重于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应用及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状况的分析
1.初中生历史学习状况
(1)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2)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副科”,学生在初中时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由于思想上的松懈,导致历史知识的欠缺,这也给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困难。(3)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
2.高中生历史学习状况
(1)由于初中大多数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种脱节现象,导致高中生普遍感觉历史课内容偏多、偏深、偏难。(2)高中历史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及社会活动的体验、感受,但现在的高中新生在这些方面显然欠缺,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3)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并且,升入高中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转变学习方法,这就使学生产生“我全背过了,为什么题却做不对”这样的困惑。正是因为对所学知识不能透彻理解、融会贯通,也就无法实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述这些因素都会给抽象的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一定障碍。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探究
1.让《课程标准》来引领你的教学
可以说,《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灵魂和指南,是上好历史课的前提和保证。但目前,教师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也不能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被教科书所束缚,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这不仅使教授内容更加庞杂、琐碎,使学生无法把握重难点,增大学习负担,还会使教师在规定的学时内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整合,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该删的删,该增的增,做到合理调整。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既有利于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也做到了与初中知识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接触高中历史时不至于感到陌生和无头绪,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初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习惯于全盘接受、死记硬背,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但在高中阶段,随着教材内容增多、加深,不少学生依然沿袭原来的学习方法,结果就出现了学生把课本背熟了,可考试时却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这在无形中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思考,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思维习惯。只有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当然,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循序渐进地引导,以此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初高中学习的衔接。
3.上好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构建宏观的知识框架
上好第一节衔接课很重要。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清初高中历史在各方面的不同及在学习中应注意的相应事项,还可以利用“统筹全局导学法”在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粗线条地引导学生梳理所学教材的知识框架及宏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构建起心中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知道这一学期主要学什么,宏观知识结构应该怎么学,具体历史事件应怎么分析。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任务、知识结构有了宏观把握,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这种教学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充满期待,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课是引领学生迈入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一步。
4.开展集体备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集体备课可以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效弥补教师个体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帮助教师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处理,取长补短,提高业务认识和教学水平。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应该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多学习,依据学情,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对于教学模式大胆地去探索、尝试。只有教师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创设出有趣、高效、受欢迎的历史课堂,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的课堂也会使高一新生转变对历史课堂的传统认识:历史课堂也可以妙趣横生,历史学习也可以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自然会被调动和激发。高中新生也会在心理上接受历史并爱上历史,快速融入历史的学习中。
总之,高一是初高中历史学习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实现其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调整、转变,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并需长期探究的课题。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历史老师的努力和付出。只有我们持之以恒地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阚韶辉.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6
4.曾纪洪.开学第一课:谈高中历史统筹全局到学法.中学历史教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