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1

一、调研时间

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

二、调研形式

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约谈领导等方式进行。

三、调研主要内容及专题调研分组安排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围绕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开展调研,提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年的工作思路报县政府。

(二)开展六个方面的专题调研

1、正确分析形势,明确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思路和目标任务

调研内容:通过对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和年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省、市重要政策走向的分析研判,提出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方面重大项目的安排及具体推进措施;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县新村办、县农粮局、县国土局、县商务局、县旅游局、县重点办。

2、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调研内容: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重大工业项目的确定;加速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和举措;围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出明年服务企业、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我县钨、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工业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

责任单位:县矿管局、县科技局、县国资局、县质监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环保局、县国土局、县工业园管委会。

3、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调研内容:提出年城乡规划的目标和措施;城市建设目标、举措和重大城建项目的确定;房地产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治脏治乱治堵”的目标和措施;培育城市文化的目标和措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目标和措施。

责任单位:县房产局、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文广局、县国土局、县“三城同建”办公室。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调研内容:年全县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重大农业、水利、林业建设项目的确定;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的目标和举措。

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果业局、县国土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科技局、县质监局。

5、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调研内容:分析当前开放型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年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和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返乡创业人员投资创业的目标和措施;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优化投资环境的措施。

责任单位:县民营企业管理局、县工商局、县发改委、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

6、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调研内容: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年民生工程计划,特别是要为群众办好的实事。

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房产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文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

(三)县政府办公室根据乡镇、部门、单位报送的年工作思路和专题调研报告进行梳理,形成综合性的调研报告。

四、调研工作要求

(一)要认真组织实施。县政府成立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群英同志全面负责的综合调研组,各牵头领导和牵头单位分别组织实施,各责任单位积极参与,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调研活动的组织、调研课题的拟定、调研报告的收集汇总等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要站在服务大局的高度,把调研工作组织实施好;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确定专人负责,选派业务骨干参与,提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年工作思路。各专题调研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具体的调研活动方案,安排好调研活动,并做好材料汇总等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调研工作,确保调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参加调研的人员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调研课题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调研材料反映数据的真实性。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力求调研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思路、有措施,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对策有力,对明年工作目标要具体、明确,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陕南文化强县目标,以展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核心,全力打造河洛文化品牌,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努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二、调研内容

1、文化企业情况、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人才情况。

2、影视、演艺、文物、雕塑、书画、动漫、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品、当代艺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等内容发展情况。

3、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及建议。

三、时间安排

11月8日—11月20日调查摸底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课题、落实人员、弄清现状及存在困难和问题。

11月21日—11月30日调研成果汇总阶段,主要任务是分析研判,形成调研报告。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文化产业调研是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一项重大调研活动,做好文化产业调研工作,对促进我县文化产业实现循环发展、率先突破发展意义重大,对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教育等产业大开发大融合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意义深远。各镇、各有关部门务必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文化产业调研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全面完成调研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文广、人社、财政、国税、统计、工商、科技、教体、招商、旅游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文化产业专题调研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广局,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镇及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根据需要,成立综合指导、调研报告和宣传展示三个工作组,同志兼任综合指导组组长,负责牵头抓总协调指导;同志兼任调研报告组组长,负责征集调研材料、编写调研报告、确定调研课题等相关事宜;生同志兼任宣传展示组组长,负责编写脚本、制作专题片、展示调研成果和迎接市上调研等相关事宜。

(三)明确责任分工

文广局负责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其项目建设、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文化品牌建设等情况调研,同时负责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及现行政策贯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发改局负责对文化产业工作规划制定情况及发展目标调研;旅游局、教体局、科技局分别负责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融合情况调研;经贸、人社、财政、国税、地税、住建、工商、招商局和人民银行分别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城乡规划政策、优惠政策、项目招商引资及融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情况的调研;传媒中心负责对文化体制改革情况、影视剧创作情况、广播电视(传媒企业)电影企业情况的调研;文化市场稽查队负责对文化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印刷企业的调研;文化馆和剧团分别负责对文化传承培养情况、文化产业人才情况和文化演艺情况的调研。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3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本调研组一行七人,在常委会副主任金绍发、周静同志的带领下,于5月5日至19日,先后深入到双安乡、洄水镇及城关镇的四个社区居委会、城建局、城管执法大队,采取座谈了解、民主测评、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县城乡建设局局长##同志履职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同志自20__年元月担任县城乡建设局局长以来,按照“当好领导、带好队伍、干好工作、树好形象”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团结带领城建一班人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城市建设机制,确立了“不求人人都满意,但求件件都办好”的服务宗旨和工作目标,围绕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30件实事,抓好城乡规划及其修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抓班子队伍建设,干部作风有了新转变。##同志上任后首先狠抓了班子队伍建设和机关制度建设,大力推动实施了“强基工程”,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廉政意识有所增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工作中能够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对群众比较关注的重要工程,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到单位座谈,广泛征求代表意见建议,并开展了“城建干部进社区”活动;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使群众关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抓城乡规划建设,城建工作取得新成绩。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20__年11月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的新一轮修编,并已上报市政府审批。乡镇集镇规划与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过半。在##广场拆建、体育场升级改造、紫府路、红广路改造、闵庄供水管网改造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中,##同志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城建一班人深入工地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使这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工程得以如期竣工验收,并先后交付使用。城市照明、垃圾投放、公厕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房地产开发速度较快,市场看好;住房资金管理工作规范有序。三是抓依法行政,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城建一班人能够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和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房地产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积极选派干部职工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行政执法上岗考试,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工作程序;公开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办事程序,今年又开通了“##城建网”,进一步拓宽了政务公开渠道,提高了城建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执行城市规划的力度不够、控制不严。例如环城路中段原定的一个固定垃圾投放点被国土局批作居民宅基地,现已修至第六层,城建局既没有及时制止,更没有作任何处罚。这类违反城市规划的现象在河堤路规划区内也同样存在。二是对部分市政建设和改造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如背街巷道铺设的板石路有些板石已经脱落或已松动。公厕的冲水管件质量较差,多处已经损坏。三是在制定建设行业人才培训和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指导建设行业科技队伍建设方面作得不够。四是城建干部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例如任河嘴小区与城焕路交界处污水长期排放在公路上,周围居民及社区干部曾多次向城建局反映此事,至今未能得到解决,致使县人大代表作为代表建议案反映到县人代会上;又如铁路家属院与##中学之间的一条大排污沟未封盖,经常被堵,若遇汛期,直接威胁到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是背街巷道的固定垃圾投放点不仅少而且修建过于简陋,不符合健康环

保要求。六是部分背街巷道的路灯安装不到位。七是县城详细规划和农村村庄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县城详规只完成了民俗小区和任河嘴小区两处,农村村庄规划只作了104个村,其中全面完成的只有23个村,还有103个村未动。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建规划与国土审批有相脱节的现象。二是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对培养、引进和挖掘人才队伍的力度不够。四是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够。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4

1、与住建部就总体规划修改进行了对接,成立总规修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听取了总规修改的规模、空间、交通、生态四个专题研究的工作汇报,并征求了市级有关部门意见;

2、围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委托中规院上海分院承担总规修改《大都市经济圈城市间关系研究》和《市域空间结构规划研究》两个专题的研究任务,并赴市级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3、开展《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组织项目组赴高新区管委会、区政府、大学等单位调研,做好项目经费落实、基础资料征集等工作;

4、向市政府汇报《新区启动区控规》、《城新区控规》、《中心城西部地区概念规划》、《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中心城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等项目;

5、组织《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区域空间布局规划》、《组团概念规划》、《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技术审查;开展绿地中心项目专家评审暨技术审查;

6、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批前公示准备工作,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委托并形成初稿,一期方案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

7、开展市历史文化街区调查及数字重建技术研究和伏跗室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方案讨论;

8、组织对综合交通规划中发展战略、快速路网等专题进行讨论,深化研究通途路BRT方案;完成中心城电力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会审;

9、开展停车配建指标调研,配合做好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交通拥堵治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

10、做好第二批市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相关准备,组织风景名胜区古道规划建设现场会暨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

二、九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总规强制性内容修改论证报告》,做好规模、空间、交通、生态、大都市经济圈和市域空间结构6个专题研究;

2、完成《市近三年规划建设策略建议》、《市重大项目规划空间保障报告》,与市发改委对接《城市功能区研究》和《市域重点产业区块研究》;

3、组织第一批指令性项目审查,开展《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等项目编制工作;

4、深化通途路BRT设计,组织综合交通规划中对外交通、公共交通、交通枢纽等相关专题讨论;

5、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审查,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批前公示;

6、基本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报告,起草市名城委工作章程、名城保护工作思路等相关文件;组织(西区)一期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伏跗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技术审查;

7、实施第一批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评估,做好第二批市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的宣传、准备等工作;

8、完成户外广告设置导则修订,开展《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稿统稿工作;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5

受区政府委托,2020年6月3日至4日,区自然资源局组织各乡、涉农街道到焦作市,学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经验和做法。调研组先后到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马村分局学习交流座谈,学习收获对我区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焦作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本情况

焦作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准备工作始于2019年初,截至目前,焦作市共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块,其中:地块一,位于武陟县北郭乡益庄村村北1.07公顷(16.05亩)土地,以140.38万元的成交价,被焦作市益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拍得。地块二,由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乡庙前村、谷堆后村共同申请,经焦作市人民政府批准入市,决定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一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委托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具体承办。具体地块位于马村区安阳城办事处庙前村、谷堆后村,面积约11.3186公顷(合169.78亩),起挂价格为2751万元,土地为工业用地50年使用年限。5月29日,该地块以2751万元被焦作市浩瑞建材有限公司拍得,是河南省首宗入市交易的城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二、焦作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完善入市制度,推动依法入市

为了更好的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行为,焦作市印发了《焦作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工作实施方案》《焦作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焦作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拍卖挂牌出让交易规则(试行)》等文件,规范了全市入市交易程序,强化了过程和环节控制,对入市主体、入市地块、入市程序、交易细则、监督管控以及收益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既简化程序、提高了服务便捷性,也保障了入市合法合规。

(二)严格规范入市程序,保障农民权益

焦作市明确入市范围为国土空间规划(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主体为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未取得法人资格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可授权/委托其组建的资产公司,或者委托授权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实施入市。入市前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由村民自己决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否入市、怎样入市,形成决议后,逐级向上申请,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权益。交易结果需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事务公示栏公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保障农民受益的方法:一是逐年支付租金;二是一次性支付土地收益;三是作价入股,每年持股分红;四是租金保底加分红,每年收租金,定期分红。

三、焦作市相关经验、实例对的借鉴意义

(一)新《土地管理法》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法律依据

新《土地管理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新《土地管理法》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条款修改主要体现在四点:一是规定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明确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合法化;二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规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民主化决策程序;三是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四是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二)简化程序,促进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落地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省去了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征收环节,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批,市(县)人民政府核准,节约了审批时限,更有利用各类项目加速落地,避免项目未批先建,造成违法用地行为。

(三)降低征地用地成本,减轻财政压力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涉及缴纳社保费等税费,征地用地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出让起始价、出让底价等不得低于宗地实际取得的各项客观成本费用之和,每宗土地出让均可实现正收益,可有效避免以往工业用地供地过程中成本大于收益等情况的出现。

(四)拓展财政收入渠道,增加财政收入

按照焦作市试点的经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区财政可依法取得工业用地出让收益5%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下一步,焦作市正在谋划农村集体商业用地的出让,预计县(区)政府可获取出让收益的20%作为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五)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民获利,企业降低用地成本,为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仍在探索阶段,目前焦作市的试点仍局限于工业、商业用地,全国首批试点区域河南长垣县、重庆大足区在住宅用地入市探索中走在全国前列,但可复制性待进一步了解学习。在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仍需注重以下工作推进:

(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乡镇规划

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首要条件。受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政策的影响,我区各乡国土空间规划尚未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启用前,该项工作可依照各乡现有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覆盖的范围来实施。下一步,将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力度,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预留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条件,在规划中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二)上级政策支持

向三门峡市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上级政府、部门申请政策支持,出台符合三门峡市、实际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等政策,为入市提供政策支持。

(三)完善乡街道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是影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价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基准地价尚未覆盖全区广大农村,可能掣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下一步,将完善各乡基准地价。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小流域;空间分析

近年来,随着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城乡统筹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纷纷开始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1-2],但较多的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角度探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整理模式[3-4]和关注规模特征[5]等方面进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推进,农村居住聚落选址与空间布局日益受到关注[6-8]。本文试图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寻找合理的农村居民点区位,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安沟乡地处延长县城东南25公里处,全乡辖25个行政村,2174户,8372人。全乡土地面积202.4平方公里,耕地1.6万亩。以苹果种植业和畜牧业为支柱产业,201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19亿元,产值1.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6元。苹果种植21950亩,人均2.6亩,在村人均3.7亩,其中挂果16450亩,幼园5500亩。历年来累计退耕58665.15亩,其中退耕还林30619.55亩,荒山造林28045.6亩,共涉及2089户,8102人。全乡土地肥沃,光照时长,年均降雨495.6毫米,年平均气温10.3度。

(一)研究思路

景观生态学注重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的研究,它形成了一些颇具实用性和借鉴意义的数量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与GIS等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刻画区域内研究对象的空间格局。农村居民点聚居斑块的分布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的表征,本研究以Arcgis10为研究平台,以2009年安沟乡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提取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信息,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景观指数分析模型,总结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区位取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采用同政府工作人员座谈、25个行政村调研和每个行政村20%的比例典型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农村空心化问题和空心村整治农民意愿分析,研究提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收入、土地经营、劳动力就业、空心村整治和新村建设意愿等方面。调研采用定量化访谈和自由回答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得到乡镇总体基础调研报告一份,行政村调查问卷24份,农户有效问卷281份。同时用到安沟乡政府提供的2009年成图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地形图。

(三)指标计算

引用下列景观指数来说明安沟乡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的布局特征:斑块个数(NP)、斑块总面积(CA)、缀块形态指数(S)、平均斑块面积(MPS)、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斑块密度(PD)。以上指标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P为斑块周长,CA为研究区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总面积(单位hm2);A为景观分区总面积;NP为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斑块数。S为缀块形状指数,P为斑块周长。根据几何学的知识可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多边形就越紧凑。当正多边形的变数趋近于无穷时,正多边形就变为圆。因此圆是最紧凑的几何图形,其缀块形状指数为0.886,达到最小。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表示研究区居民点面积所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反映了某研究区内的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水平;斑块密度(PD),表示研究区内单位面积居民点的个数,反映了研究区内居民点的分散及聚集程度。PD值越大区域内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越密集。平均斑块面积(MPS),表示研究区内居民点斑块的平均值大小,反映居民点大小及聚集程度。

二、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一)布局零散,集聚程度低

由表1提取的信息显示,全乡有61个农村居民点斑块,斑块面积大小悬殊。从3.9hm2到37.7hm2不等,平均为15.56hm2。其中,3.9-9.7之间斑块数量达到9个,占斑块数目百分比36%;10.6-15.56 hm2之间,斑块数量达到6个,占斑块数目的24%;15.56 hm2以下的斑块累计占斑块数目百分比60%;20hm2以上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数量占到28%(表1)。该乡25个行政村中耕地缀块形状指数的最小值为2.66,平均值为5.86,最高达8.49,说明该乡的耕地是相当分散。统计数据表明安沟乡居民点用地布局零散,聚落间的平均距离大,集聚程度低,缺乏规划整合。

(二)规模等级序列明显,趋向首位分布

关于空间规模,采用人口规模和平均斑块面积分析。人口最多的为罗家岭头,为772人。其次是瓦庄二圪台和多海,分别为659人、581人和579。人口最少的为杨家山88人。200人以下的村庄有7个,200到450人的有14个。从人口分布来看,安沟乡农村居民点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存在明显的等级规模序列。从平均斑块面积方面分析,安沟22.90为最高,高出位于第二名的7.8,具有非常明显的趋向首位分布的特征。首位度是用来描述一个区域主导性强弱的衡量指标。一般首位度越高,区域主导性越强,换言之,发展的越不均衡。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密度地域差异明显

定性而言,从居民点分布图上,安沟乡居民点分布的失重现象,即北半乡域内分布的图斑数量与密度远大于南半乡域。定量来分析,斑块占景观比重较高的几个居民点,包括安沟、高家川、罗家岭头、多海、二圪台和姚家塬都位于上半图域。相比之下,下半图域的斑块占景观面积比重平均在1.5%以下。多以,安沟乡农村居民点用地密度存在地域差异。

三、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因素

影响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是农村居民点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地形、地貌、河流分布是自然环境因素中的主导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包括耕作习惯、交通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

(一)地形因素分析

地形是影响居民点分布的基础因素。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峁梁交错,地形破碎现象严重。农村居民点一般分布在沟涧地或黄土残塬之上。但较大型的居民点多布局在沟涧地带。究其原因,一方面,纵向延伸的大小冲切沟是天然的蓄水地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村落发展提供水源支持,另一方面,狭长的沟谷地可以提供足够的村落发展用地。故而,往往较大型的居民点多为带状分布。

(二)河流交通因素分析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多与交通干道平行分布。这种布局客观上是由于沿河谷地底修路可以减少工程量。在全安沟乡25个行政村中,有14个村庄存在这种交易活动。其中,这些村庄按位置特点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处于邻接位置的村庄,这类村庄数目最多,占总数的57%。第二类是位于沟道的村庄,这类村庄占总数的29%。第三类是公路通过的村庄,这类村庄占总数的14%。各类村庄统计如下(表2)。

(三)经济因素分析

从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经济发达村域斑块数少,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高,距离指数小,平均斑块面积大,居民点分散度低。经济落后区相应地斑块数多,平均斑块面积小,居民点分散度高。分析表明经济实力越强则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越多,集聚度越高。可以说,经济条件决定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住址选择。

四、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一)布局优化原则

农村居民点整理务必要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城乡统筹,建立健全镇村体系。

2.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

3.因地制宜,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散中有聚。

4. 综合考虑地形、河流(水文)、交通、经济、耕地分布等影响,搞好农村居民点规划。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

1.构建镇村体系。镇村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乡村聚落数量众多,规模不一,分布地域不同,职能和特点也有差异,因而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因素可将村镇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影响地区越广,数量则越少。不同等级的村镇间往往存在着紧密联系,从而在空间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村镇体系。合理的构建村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对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中心社区。中心社区的建设,能够将分散的村民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缓解和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但一定要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

3.小规模迁村并点。在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和建设中心社区的基础上,对于居住过于偏远,农户生活十分不方便的居民点,因予以考虑迁村并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发挥公共服务设施效用。

4.村内闲废地整理。对于村内居住过于分散,村庄空心化程度的村落,一般应进一步进行村庄整治工程。整理闲置废弃土地,增加土地复垦面积,使土地使用集约化程度加强。

参考文献:

[1]李敬峰,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潘竟虎,杨旺明,赵锐锋.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模式空间统计分析.西北人口,2010,(31)5:77-87.

[3]朱玉碧,郑财贵,李安乐.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96-98.

[4] 张正峰,赵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经济地理,2007,27(1):138-140.

[5] 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特征[J].遥感学报,2002,6(4):307-312.

[6] Feng Wenlan,LI Ainong.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a Case Study in MaoxianCounty,Sichuan[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7,l4(2):146-154.

[7] 曹子剑,张凤荣,姜广辉.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69-72.

[8] 石诗源,鲍志良,张小林.村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宜兴市8个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8):290-293.

作者简介:

何则(1992―),男,陕西宝鸡人,本科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