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影响因素 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2-0066-02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幼儿园也非常重视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然而,早期阅读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因素、幼儿因素、绘本因素,环境因素、园所因素。

一、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是影响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最基本因素,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和阅读教学准备对早期阅读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如何实施早期阅读活动。它包括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教师对集体早期阅读价值的认识和教师对幼儿的认识等方面。例如:教师认为早期阅读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快乐阅读。那么教师会更加有意识地关注阅读活动实施中幼儿的主动性,会给幼儿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同时教师会注意阅读兴趣及阅读积极情感的培养。又如:教师认识到了集体早期阅读对幼儿阅读经验、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师幼互动和幼儿之间互动的重要作用。那么教师在实施早期阅读活动时就会对这些方面进行考虑,促进幼儿阅读水平的提高。

当然正确的阅读教育教学观念只是活动更好实施的一个前提。具体在实践中如何贯彻才能保证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这就牵扯到阅读活动实施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教师的阅读教学准备。教师只有在科学的教学观念下积极进行教学准备才能把阅读活动的实施做到实处。教师的阅读教学准备包括:绘本选择、绘本解读、阅读教学设计、做好幼儿阅读活动前的经验准备。教师进行集体早期阅读活动时如何选择绘本,选择什么样的绘本,是教师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选择绘本通常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幼儿的年龄段和需要。教师从孩子的年龄段和需要来选择绘本,跟孩子的经验有关,绘本选择考虑大多数人的层次。第二,教师自己的能力和教学风格。第三,主题活动的需要或当时当地的需要。教师一般选择符合主题需要和当时当地的需要,或教研讨论后觉得不错的绘本。从教师选择绘本的因素来看,教师在实施阅读活动前会对绘本进行有意识地筛选,使得幼儿的阅读具有可阅读性,这保证了阅读活动实施的质量。教师对绘本的解读是其设计教学的基础。教师如何解读绘本直接关系着教师怎么设计教学,进而影响到教师实施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主要受教师的对读本的解读,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师受到同行或专家教师指导的机会多寡的影响。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是活动进行的指南。

(二)幼儿因素

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幼儿在阅读发展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年龄班阅读的特点不同。第一,小班幼儿特点:小班幼儿喜欢好吃的、好玩的读本内容;小班幼儿愿意进行早期阅读活动;小班幼儿有关注画面细节的需要。第二,中班幼儿特点:中班幼儿可以观察画面以及画与画之间的联系,并从中生发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大部分中班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弱,讲述之前要有铺垫;中班幼儿喜欢自我发挥,喜欢想象;中班幼儿能感受到故事的情感。第三,大班幼儿特点:大班幼儿理解力和表达力非常强和已有经验特别丰富,能讲出让你感到惊讶的事情;大班幼儿认知、能力、经验较成熟,能理解每页之间的关联性,对读本内容理解得更深入;大班幼儿更理性,他们有主见,有想法。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发展特点来设计和实施早期阅读活动。

(三)绘本因素

绘本是早期阅读的主要对象,它的特殊呈现新式使它既能直接呈现世界图景,又能解读、揭示图景的意义,顺应了早期儿童表征、理解的特点。根据以上对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选择适合的读本非常重要,幼儿教师应为小班孩子选择故事内容与画面情节都简单,具有反复性的读本;为中班孩子选择稍微有情节,并有一定故事性的读本;为大班孩子选择内容更丰富,线索较多,故事性更强,情感更深,包含更多内涵的读本,为了识字的需要,可选择有文字的,还可以选择无字书。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读本时还应关注读本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总之,只有尊重孩子的需要及已有经验的读本,才有益于幼儿对文字的感受,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对读本的解读也是影响早期阅读活动实施的重要因素。因为教师只有精细地解读读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有效地驾驭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在解读绘本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1,宜将画面上的文字视为解读图画书的辅助工具,忌“趴”在文字上读图;2,宜充分发挥想像力,品出画外的意味,忌停留画面读图;3,宜挖掘与其他领域整合的有机元素,忌孤立、盲目、生硬地进行整合。

(四)环境因素

有研究证明阅读环境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实施有重要影响。其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理环境创设

(1)阅读材料。幼儿学习更多地是在情境中进行的,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因此,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也必须是生动而形象的,是幼儿能够直接参与并进行操作的。教师应向幼儿提供多样化、适宜化的阅读材料。

(2)环境照明。视觉生理学研究表明,在光线太强或光线太弱的环境下长时间阅读不仅影响阅读效率,更会损害读者的视力。因此在利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时,应充分考虑幼儿视力因素,确保幼儿视觉功能。

(3)环境装备。桌椅、书架、工作台等高度、大小应符合幼儿生理,且摆放要合理,此外应注意桌椅、地面、墙壁的色彩要有利于营造静谧的阅读环境,消除视觉疲劳。

(4)环境声控。阅读需要安静,因此尽量减少噪声的产生。如:地面上铺设地毯、将阅读场所与大型活动场所隔离开等。

(5)环境卫生。由于阅读环境和材料都是公共的,所以保证其卫生状况极其重要。应灵活使用自然通风消毒、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清洗等方式,做好读物和设施的清洁工作。

2.精神环境创设

(1)人际关系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包括: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尊重互补的家园关系。

(2)阅读指导。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包括:培养科学习惯,保障幼儿健康:示范、指点,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形成初步阅读技巧;发展认知能力,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发展。

(3)阅读组织形式。受幼儿认知特点及身心特点的影响,决定了幼儿集中活动的时间不长,喜动不易静。因此,周兢教授、牟群英等研究者在相关文献资料中指出:早期阅读活动要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主要途径有三:专门的阅读教育;渗透的阅读环境;亲子共读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

(五)园所因素

不同幼儿园存在许多差异,比如所处的地区差异,风格,对早期阅读活动的重视程度,教师培训体系,早期阅读指导的师资状况等,这些园所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早期阅读活动顺利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对策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实施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独的产生影响,而是多种因素交互发生作用,共同影响。针对以上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实施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是早期阅读活动有效开展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对其他的影响因素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幼儿教师自身文化水平、专业性、学习能力以及是否具备早期阅读教学能力都会影响幼儿教师指导早期阅读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选择绘本、解读绘本、阅读教学设计以及对阅读活动过程的把握等方方面面。因此,为保证早期阅读活动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应强调关注早期阅读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幼儿教师,特别是针对非专业师资来源,利用入职后的培训促进早期阅读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培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早期阅读教育意识与理论的培训。这对于非专业教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只有建立在对早期阅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组织活动。其次,早期阅读教育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实践性的、具体的指导策略的学习、讲解与实践,提高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意识,将科学早期阅读推广至家庭。第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可以建立教师自身、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多向评价通道。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可以诊断、修正教师所展开的教学,是一种对教师教学价值的评判与反思,在评价中帮助教师完成厘清、总结与重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有效的师资成长其实是早期阅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教师培训和专业化发展方面,幼儿园应当提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朱娜珍.幼儿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前的准备[J].学前教育研究,2011,(10).

[2]陈世明.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2

1.绘本阅读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某些教师在进行幼儿绘本阅读教育时,只停留在表面,对于深层次教学内容的挖掘还不够,无法实现深入浅出的幼儿教学目标。这样就不利于幼儿接受审美教育的启蒙和熏陶,幼儿无法学习到真正的东西,对于健康成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过分追求绘本阅读的数量

很多家长和教师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幼儿绘本读物阅读得越多,就会越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形成了一种盲目的阅读方法。这种认识错误忽视了对幼儿绘本阅读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幼儿的启蒙和成长不利。只追求绘本阅读的数量,幼儿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都消化,也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3.忽视绘本阅读的质量

绘本教材的质量是绘本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影响幼儿绘本阅读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在当前少儿读物市场中,幼儿绘本数量可谓是纷繁复杂,很多绘本的制造商为了节约成本,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忽视绘本的质量,一味追求出版物的数量。虽然绘本表面看上去很好,但是绘本的内容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质量不高,内容如出一辙,没有丝毫的创新可言,给幼儿绘本阅读的教学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使得幼儿绘本阅读水平迟迟提不上去。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幼儿绘本阅读的具体措施

1.课前进行绘本内容的播放,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对绘本内容进行教学之前,比如在学习《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安排播放相关的绘本内容,制造一系列的悬念,让幼儿对绘本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提前投放绘本,这样就可以增加幼儿自由阅读的时间。比如,还是在进行《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阅读学习的时候,可以提前一天将这个绘本投放到阅读区,幼儿进入阅读区时就会被这个新的绘本吸引,从而进行绘本的阅读。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在没有任何目的的前提下进行绘本的阅读,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对绘本的记忆,同时还能够使幼儿对绘本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积极性

由于成长环境和自身性格的不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不尽相同。有的幼儿性格开朗,能说会道;有的幼儿则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看着绘本也不会表达。这就使得一个班级里出现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这时候,如果不对幼儿进行丰富的语言素材教学活动的话,只凭借着静止的图画无法完成对幼儿的语言教学工作。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情景,为绘本阅读的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比如,在对《金鸡冠的公鸡》语言故事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的形式,让一只红红鸡冠的大公鸡从房子后面走出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根据课件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样,幼儿在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的教学中,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绘本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那我们的英语课堂上能做些什么呢?对于这一个问题的探究,先来看看现在的育儿观念:一是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二是呼吁父母为孩子读书。有幸在为孩子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绘本,继而不断地寻找绘本资源,慢慢地发现绘本画面优美、情节简单,句型反复、语言押韵、寓意丰富,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绘本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许多装帧精美的绘本均为译本,大多来自英语国家,如果使英语绘本以其纯正的英语语言参与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必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 笔者开始尝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英文绘本这类优秀文本资源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收集资料,丰富资源

儿童绘本在发达国家已风行几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陆续传入中国大陆,较为系统的引进和开发,只是近几年的事,英语绘本除了难收集,价格也偏高,记得在澳洲培训期间,外教就建议我们可以将中文的绘本翻译回英语,就能为我们的英语课堂而用,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一些英文绘本素材及相关信息,下载一些绘本资料,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多收集、多整理、多归纳,并制作成PPT。此外,教师还可建立相关文件夹,将相关绘本的图片、音频或视频信息统一放入文件夹内,以便需要时及时的提取。教师在整理和收集过程中,绘本资源会产生量的变化,教师自己对于绘本的解读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质的提升。教师对绘本理论、内涵的思考,以及对绘本资源的选取、教学策略的把握等方面也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在进行搜集之前《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朗读手册》、《阅读与经典》、《幸福的种子》等书能让你了解到不少的儿童绘本。

二、积极思考,拓宽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思维决定视野。”也就是说,思维决定了你到底能看到什么。沈峰老师说:“我们英语教师的眼界可以放得更宽,不要局限于课本”。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师生,应有不同的话题形式,同一本绘本,对于不同教师,不同教学对象,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如果我们在接触到每一本绘本的同时,都能联系教材,联系教学对象仔细地潜下心来思考,巧妙复现学生已经学过的语言,并适度拓展少量的新词句,使绘本内容可学、易学又值得学。那么,灵感便会在那一瞬间迸发,绘本的魅力也将在那一刻展露无疑。在去年全市课堂教学改革与经验交流会上,笔者上了4A《Unit 8 In class》的语篇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孩子们从小就听过的故事《Three little rabbits》片段作为pre-reading阶段,让孩子们了解祈使句的否定式Don’t…,并进行相关单词open, close的教学,为课文的教学奠定基础。语篇教学后用绘本故事《David goes to school》作为post-reading阶段,孩子们被大卫这种可爱的形象逗得哈哈大笑,并在帮助大卫的过程中训练了孩子们的朗读与思维,让他们在有趣的绘本中巩固和拓展祈使句。另外本节课中还学了新单词read,借此又推荐了大卫香农同一系列的绘本《No,David!》、《David gets in trouble.》和《It’s Christmas David!》,让孩子们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绘本阅读,拓展视野

阅读是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然而目前,小学生阅读材料相对匮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带给学生乏味和沉闷感。如何在课文语境之外,开拓出更为丰富的语境,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性。笔者以为,将英文绘本融入阅读教学不失为拓展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笔者有幸参加了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期间,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林丽老师展示了一堂新颖、独特的绘本阅读课让笔者感触良多。精彩的演绎,灵动的课堂,思维的碰撞,不失为一场精神的饕餮。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作者艾瑞・卡尔如同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用奔放不羁而又浓烈绚丽的颜色,描绘了毛毛虫蜕变成一只蝴蝶的魅力故事,为孩子们唱出了一首生命的礼赞。

绘本阅读课上,林丽老师设计了六步享受阅读模式:享受阅读第1步――带着问题进入故事;享受阅读第2步――带着疑问猜测故事;享受阅读第3步――带着好奇理解故事;享受阅读第4步――带着期待聆听故事;享受阅读第5步――带着感情讲述故事;享受阅读第6步――带着欣赏分享故事。通过分层设计,层层递进,林丽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绘本阅读,理解绘本内涵,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比如在享受阅读第5步,请学生复述故事时,林丽老师提供了3条小提示:借助图片复述故事;使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融入自己的情感复述故事。在这些提示的帮助下,学生顺利地阅读任务,并在潜移默化中运用阅读策略提高了阅读效率。林丽老师的绘本阅读课,既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成就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释放了学生的思想,拓展了视野,真正把课堂的自还给了学生。

四、改编绘本,为我所用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4

一、什么是绘本

英语绘本一般是指以图片为主,辅以英语文字说明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读本。

二、读什么绘本

英语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好的绘本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开展英语绘本呢?笔者开始尝试以选材为切入点。以下是笔者在选择绘本图书时参考的要点。

1.耳熟能详的故事绘本

一般传统童话故事(Fairy Tales),例如:The Ugly Duckling,Little Red Riding Hood,The Three Bears等,大部分学生已相当熟悉其故事内容,经由英语描述后,学生可以更容易进入故事的情节及发展,达到学习英语的效果。

2.易于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的绘本

学生透过可猜测的故事情节,活用所学的语言,例如Monkey Puzzle,描述一只小猴子走丢了要找妈妈,好心的蝴蝶来帮忙,猴子告诉蝴蝶:My mom is bigger than me.蝴蝶想了一下,便说:Bigger than you?Come with me,little monkey,come...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猜猜看蝴蝶会带他去找哪种动物,而每次的猜测都让学生非常兴奋,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聚精会神地聆听故事,想知道故事发展是否和自己猜测的一样。

3.句型复现率高的绘本

学生可从故事中不断重复的句子,自然而然熟悉新的句型,进而将句型活用于故事中。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中就重复“...,...what do you see?I see...looking at me."这个句型。学生不仅可学会句型,也能学到动物及颜色。

三、怎样读绘本

爱因斯坦曾说:“思维决定视野 。” 也就是说,思维决定了你到底能看到什么。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师生,应有不同的话题形式。笔者以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这篇绘本阅读材料为例,与大家探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步骤设计与思考。

1.带着问题走进绘本

在经过短暂的有关昆虫的头脑风暴的游戏之后,教师直接通过屏幕向学生呈现绘本的封面图片和学生一起来谈论绘本的主角毛毛虫。

(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板书问题)

2.带着想象走进绘本

教师播放绘本中每一页的图片,配以朗读故事的声音,让学生边听边看绘本故事。但是放到一半,忽然故事中断了,仿佛是故事书中间的几页遗失了,教师直接跳到了故事的结尾部分,告诉学生现在毛毛虫已经不再是一只小毛毛虫了,而是变成了一只肥肥的大毛毛虫。学生有的感到惊喜,有的感到奇怪,表情不一。

(学生谈论,教师板书记录不同的回答)

3.带着期待制作绘本

教师在充分引起学生的悬念之后,让孩子打开自己的图片袋。图片袋内有绘本中每一页的彩色复印页,但是没有页码,并且被打乱了顺序。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每一页纸上的文字和图片,根据表示时间顺序的线索词,把图片纸按顺序重新排列,加上书夹,制作成自己的英文绘本。

4.带着欣赏分享绘本

在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并制作完成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之后,学生一一回答了阅读之前自己提出的问题,对故事中没有提到的问题还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他们都表示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教师希望学生能把这个故事与别人一起分享。但是怎么做呢?

T:If we want to share this story with others,the best way is to tell them the story.Who wants to try?

(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T:(微笑)Well,don’t worry.The pictures can help us tell the story.Now I’m going to show you some pictures,please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each picture.

(教师依次出示自制板书1-4,让学生根据绘本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S1:One evening,there’s an egg on a green leaf.It is a caterpillar.

S2:The caterpillar is very hungry.He looks for some food.He eats a lot of fruit from Monday to Friday.He eats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on Saturday.He is not very well at night.

S3:He makes a house for himself,and lives there for two weeks.Then he opens a window and flies out.

S4:Now he is a beautiful butterfly.

纵观整节课,笔者仿佛经历了一个毛毛虫不断成长,化茧成蝶的过程。学生从对绘本知识一无所知到充满好奇,满心向往地开始阅读。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绘本进一步了解绘本故事,通过教师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吸收着绘本知识的养分,体会着绘本故事的乐趣,最终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再创造的过程,这正是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的魅力所在。

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他们从有限的教材中接触不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让孩子通过学习英语绘本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一条值得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摸索前行的道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就像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的那条毛毛虫一样。他们的确很“饿”,他们亟须在绘本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而作为小学教师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不让饥饿的“毛毛虫”饿着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孩子都会成为展翅飞扬的美丽蝴蝶。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5

农村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作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从而逐渐形成的。现行的大多数小学英语教材,都是从四年级开始涉入阅读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中、高段学生虽然年龄跨度看起来不大,但在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方面实际差异较大,所以四年级中段阅读课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应有所针对性地区别开来。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逐渐接近中学,需要慢慢衔接和递进。

二、研究对象:

小学四—--六年级学生。

三、文献综述:

1.课堂上以单词、句型、语法的零碎讲解为主线,忽视了语篇的整体理解。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学生碰到生词、难句往往会一味地思考,甚至是查阅词典,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和整体理解。教师以单词、句型、语法的零碎讲解为重点,却忽视了语篇的整体理解,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应避免对课文的分割式讲解及逐句翻译法,教师应在整体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语法或词语做整体理解,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正确性。有时生单词过多,学生就会觉得太难,甚至害怕阅读课。

2.课堂上注重句型的操练,忽视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多注重句型教学,而忽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际语言的熟练把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整的表达某一话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系统完整地发展。有时对句型的操练时间把握不准,导致不能完成阅读教学目标。显得头重脚轻。

3.课堂上注重单纯地阅读课文,忽视对学生整体式阅读策略的指导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核对课后习题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的指导、阅读方法的体验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课堂上注重课内阅读,忽视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拓展。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基本上学生就再也没有阅读的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么才能得到提高?学生一旦进入初中学习,又如何能适应一定的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难以适度的阅读材料,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不但可以对课堂教学给与有力的补充,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校开设英语角、英语社团。今年我们学校学生还参加了“一起作业”网上学习,其中就有绘本阅读,颇受学生的喜爱。

5、课堂上以课文的翻译为重点,忽视学生的整体运用。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注重课文的翻译,忽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运用。教师给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注重读懂短文,而忽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整体运用。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课程基本理念:

a.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b.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2.《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期刊。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第六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四、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2、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从小建立阅读意识,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促进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获取信息和实践语言的功能。从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主要内容:

1、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调查和阅读价值引导。

2、如何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欲望。

3、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不断提高英语阅读的良好品质。

4、基于课内阅读教学之上,与拓展课外阅读相结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英语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英语教材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积累阅读教学的有意经验。

3、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4、调查研究法: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5、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六、研究详细计划:

1、学习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

(1)召开组员座谈会,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

(2)组员理论学习,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并分工明确,收集相关资料,写好学习体会。

(3)结合学校英语教学实际,研讨如何探究现行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2、开题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2月)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宗旨,在实践中探求适合小学生个性身心发展需要的阅读习惯;并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提升寻找有意义的途径。

在学校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校布置英语走廊、班级英语角。不定期的进行英语手抄报展、英语书写比赛作品展、班级英语角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可以接触到英语。开展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赛、英语听力比赛等,努力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能。组员定期进行总结和交流。

(2)将口试和笔试、听力巧妙结合。学生自觉参加了“一起作业”网上学习,其中的绘本阅读,锻炼了学生的整体阅读习惯。

(3)人人争做小老师,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教会同学一句课外谚语或词组。

3、成果采集阶段,进行结题总结:(2017年1月---2017年3月)

(1)总结研究成果,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收集、评价工作,并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2)进行学生访谈。

(3)收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

(4)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组长:代红丽

全面主持课题研究,负责编写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报告,同时进行文献资料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组员:赵文亮杨建伟

负责课题的组织工作,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

组员:乔瑞娟郑富平

进行文献资料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并进行资料编写整理。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

2、阶段总结、教学论文等汇编成集;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学;引领文本阅读;反复品读;涵养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根不粗壮,树的花枝叶冠便不丰盈;如果打不好语言文字的基础,那语文课的其他能力便是虚设,便是无根的教学。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做好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根本,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语文课应改变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方式,探索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字词教学模式。

进入初中,我们的语文课在字词积累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字词教学,还没有从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影响中走出来,耗时多,效率低,摆脱不了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二是忽视字词教学,认为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事,初中语文教学应从欣赏美文的角度进行,对课后字词一概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其实进入初中,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字词教学虽不是重中之重,但仍然在课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字词教学不应被弱化和淡化。

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教师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寻求激发学生兴趣、传扬中华语言之美的教学方法,将字词识记与词语解读、分析品味、揣摩运用结合在一起,将导与学、读与写、积累与运用、悟与评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利用单元字词教学进行打包式的教学设计:1、在这个单元的“读一读,写一写”中,你认为生动的词有哪些?将它摘抄在笔记本上。2、找出含有这些词的句子,推荐给小组内的同学,说清你推荐的理由,每一小组整理自己小组的推荐语,进行专题汇报3、从这一单元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五个词,用这五个词写一段话。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解读词语,在推荐中赏析词语,在连词成句中训练学生理解运用文字的能力,推荐词语、句子使学生更深的理解了词语的生动性,使单调的文字教学活泼生动起来,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的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单元字词教学可以进行打包式的摘抄积累,而在课文中字词的教学可以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字词教学。

如余秋雨的《信客》,对信客这个质朴的人物作者运用了质朴而又典雅的语言来描述。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长途跋涉”“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声辩不清”“满脸戚容”“猝然昏厥”“细声慢气”“破碎焦灼”“满纸幽怨”“伤痕累累”“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针对这课的语言特点我这样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文中有哪些词是典雅的,请你摘录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这样教学,学生既积累了词语,也感悟到了《信客》的语言特点。这课运用的是词语摘录法,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掌握文字的漫无目的、效率低的缺限,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掌握,促进学生深入体会语言特点,有助于开展阅读教学。

字词教学的形式有很多,除了运用词语摘录法读写字形、赏析字词外,还可以进行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提高学生识记词语的效率。也可以进行单元、学期、学年的字词归纳,引导学生编写每一学段重点字词的字典、词典,对词语的音、形、意进行统编,对词语的意义与运用进行解释评点,对词语进行分类总结,形成学生系统化的理解,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统编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语文课应该多探求语言文字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字词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在创新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从细小的文字教学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正如《爱的教育》中所说:“我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但我想在人生平凡的琐事上种下诗去……”如果教改能在文字这些细节上下功夫,每一个语文教师就都在每一个汉字上种下了一颗诗的种子,每一节课都会开放出诗的花朵。只有守住了语言文字的教学,语文课才会是一首灿烂的诗。

二、语文课可以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文本阅读,纵横连贯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钱理群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极好的诠释了文章与语言的关系:“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应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而会心。对文与心都不可忽略,不可将其割裂,对立,而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找到具体的文与心的契合点”(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语言文字是文心的载体,充分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的一个捷径。因为语言文字的教学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

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时,用解析“虐”的形体结构、意思理解导入课文内容的教学:“虐”字是什么意思呢?又可以组哪些词呢?课文中有哪些情节极好的诠释了“虐杀”这个词呢?在这里词语的教学是课文内容教学的突破口,既使学生记住了“虐”字的字形,理解了意思,也引领学生极快的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进行对话。

语言文字的教学不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还可以提纲挈领,成为统领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紧扣住“温晴”进行了教学设计:“温晴”怎么理解,文中有哪些它的近义词,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而它“温晴”的特点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对“温晴”一词的教学成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成为整体感知课文的纲领。而在《那树》一文中,“绿”的意蕴丰富,对此词的体味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话题,我在教学中提取了文中的关键句“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和学生一起对这四个“绿”字进行了意思的体味,在体味中结合全文进行了深度阅读,深刻体会了作者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绿”字成为理解主题的核心话题。

再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狂”字,《渔家傲 秋思》中的“异”字,《口技》中的“善”字,《敬畏自然》中的“敬畏”二字,《观舞记》中的“飞动”……对这些字词的教学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构架起文章的层次骨架,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彰显作者的情感态度。扣住一字一词,纵横连贯课文的整篇教学,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了文本阅读,带领学生在文本深处与经典对话,与作者共舞。

三、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在文本深处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将字词读得有声、有情、有味,在反复品读中涵养语言。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如此,一字一词勾勒出文章的精神内涵,在字词的细微之处可以领略到课文的精华。

语言文字的教学脱离不了文本,语言文字教学应融于文本教学的深处,语文课应从研读文本的深处培养学生品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那树》一文时,我在备课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量词,并赋予量词以丰富的内涵,寄托作者深厚复杂的感情。我就在“精读品味”环节中进行了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量词对那树进行了绘形、绘色、绘情,你能从这些量词的形象描绘、对比中揣摩出哪些深意?任选一两句话进行精读品味”围绕着量词学生对这下面这些句子进行了品味赏析“1、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2、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3、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4、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5、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学生在精读品味的深度阅读中,第一次发现原来量词也可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也可以进行深情的赞颂,也可以表达无奈的忧虑与悲愤的控诉,原来生动不仅仅是动词、形容词的专利。在教学中学生除了理解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更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应踏踏实实的回归文本,聚焦语言文字,突出课堂本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内功。应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深入的文字鉴赏中让学生涵养语言。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个字词折射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深入到每一个词的朗读会打开学生学习语言、涵养语言的大门。

如《沁园春 雪》以朗读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读出“望”字的领起作用,读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舞、驰”的力度,读好“惜秦皇汉武”的“惜”字的领起作用与惋惜之态,读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数”字的深层意味与自豪之感。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既理解了词的内涵也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读出“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的“竟”与“多么”的意味,体会社会的世态炎凉;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朗读文言虚词“也、哉、乎、矣”的语气,在朗读“也、哉、乎、矣”的语气中品读人物形象;在《马说》中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读出“其、真、邪、也”的语气,品味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语言文字进行的朗读可以引领学生更深的走进课文,领悟汉语的韵味与魅力,可以启迪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