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创 新 社会规范 人格和谐

本文为安康学院院级科研项目(AYQDRW200608)阶段性成果之一。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问题之一,是对德育认识理解狭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把德育仅仅理解为政治教育,这种“德育政治化”缩小了德育的视野,影响德育其他部分的教育。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成为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关键。

高校德育的和谐性目标

教育的本性是育人,其终极价值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不仅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潜在的生力军,更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当代青年前沿思想观念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对社会思想有着示范性影响,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

高校要以学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培养人才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方面,学校德育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它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国家的期望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就其质量和效果考量,学校德育在许多方面需要反思。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探讨的对象,它主要用来描述事物的存在状态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与自然、社会发生关系,人和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状态就有一个是否和谐的问题。同时,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的人是有着各方面素质品质,在社会上有特定的身份、地位的人。因此,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有一个是否和谐的问题。和谐社会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天人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格和谐。其中天人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关键,人格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社会作为人群共同体,最核心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因此,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关键。儒家讲修身,是指人生在世要修养成完人、圣人,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现想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和谐,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功,人以自身和谐为出发点,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际和谐及社会关系的和谐。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马克思说,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人又是作为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并以此作为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驱动力。利益需要的差异性,使得个人在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摩擦,甚至冲突,若没有合理的机制加以调节,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社会的和谐最终要体现为人格的和谐。人格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这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人的发展不是人的某一方面才能、素质的片面发展,而是整体人格的和谐发展。人格既指人内在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文化素质、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又指在这些心理特征支配下的人的总的行为特征。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当今中国,部分人人格分裂、人格虚假,出现双重甚至多重人格。人格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也同时摆在了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

长期以来,我们高校德育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德育内容结构,即传统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这种内容结构的弊端,一是缺乏时代性,二是缺乏全面性,三是缺乏针对性。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目前高校德育的现状而言,这种创新是要在和谐发展的理念下对学生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社会规范教育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是受教育者对社会规范的接受,是对传统德育内容的具有时代性、全面性、针对性的创新。

社会规范的和谐性原则

社会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由一定社会组织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就社会学意义而言,社会规范是“由社会所承认的团体所制订的与社会发展利益相一致的正式规范,是调整人们在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1],“是社会用于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各种行为准则”[2]。广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人类生活活动的各种群体,既包括家庭、村社等初级群众,也包括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生活的次级群体,如企业、学校、政党、政府部门等。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具有多层次性,它既可以大到国家、社会、民族,也可以是某个较小规模的工厂、车间或班组。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这是因为,社会规范是社会关系的纽带,它可以通过促进社会群众或组织成员对共同价值和行为方式上的遵从,防止成员的孤独和散漫状态,提高共属感,从而实现群体的一致性。社会规范是一个极庞大的系统,它包括一切历史的与现实的,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和不同团体范围内的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与规则。

社会规范体现了明显的和谐性原则。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组成的,个体在其成长中有不同的需求和追求。在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中,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必然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为了有效地调节这些矛盾,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社会组织必须制订某种规范对个体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其次,从个体角度来看,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行为选择的依据,对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社会规范本身是一种行为标准,一种关于个体行为的社会标准。这种标准应用于个体社会行为发生之前,就成为个体社会行为选择的依据。以这种标准去培养年青一代,能够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品德结构,从而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具有和谐人格的人。

社会规范教育与社会和谐目标

在德育系统中,社会规范教育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者进行社会规范教育,使受教者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社会规范教育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它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个体形成良好的品德、社会化与社会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因此,它是以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格和谐为目标的。

社会规范教育是大学生个体社会性教育的核心,是其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其社会化和社会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和人格和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品德和性格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规范遵从经验进行整合的过程,品德结构就是经过整合的社会规范的遵从结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经过社会规范的学习而不断建构起来的。社会规范学习过程就是个体品德和性格的形成过程。其次,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社会化及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化及社会性发展对个体而言是极具意义的事。个体的社会特性是在后天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适应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的发展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完成社会规范传递的基本形式。在这种传递中,法律、纪律、道德、伦理、公约、守则、风俗、禁忌、习惯、礼节等社会规范被受教育者接受,从而使这些规范的内化成为可能。第三,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者在这种状态下能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智力正常、具有健全的情绪、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自知之明、能控制自我、善于与人相处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中外学者确认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高度的社会适应性。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是人要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即作为具有社会特性的人要能够在人际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而这种和谐统一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规范适应。个体通过社会规范学习,内化规范系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因此,社会规范学习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必经途径,它是个性心理健康、人格和谐的重要保证。

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规范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化和心理健康人格和谐有着重要作用。确立社会规范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是提高德育水平,改善德育现状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费穗宇,张潘仕主编.社会心理学辞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57.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2

一个事关公共利益的信息之后,质疑之声都会汹涌而来。在事件面前,来自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不再众口一辞,而是各执一词。打破了大一统的模式之后的这几十年,无论哪个社会各个领域,都从未像现在这般充斥着各种不一样的声音。这是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社会的一种进步,更是一种挑战。

诚然,任何社会都需要不一样的声音,但是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信任、是热情、是社会共识。如何在人们的“唯我”意识和“求异”倾向中找到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找到社会的“黏合剂”。

陌生人社会的裂痕黏合难题

郑杭生

寻找社会“黏合剂”不应该也不是为了消除不同声音。社会“黏合剂”应该是一种能够引导、协调不同声音的机制。从而促进社会整合。而且,社会“黏合剂”要真正有效的起作用,与健康的社会心态分不开。在我看来,只有建设性的反思的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

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

社会“黏合剂”是一种形象性、比喻性的说法,意指能把社会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团结起来东西。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社会整合机制、社会团结方式。社会“黏合”现在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议题和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化加剧,陌生人世界形成,人际关系由以伦理关系为主向以金钱关系为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相望、相助、面子等,向生人社会的规则――冷漠、相防、少事等转变,过去在“熟人世界”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似乎在“生人世界”都能说、做能做,不受面子制约、熟人的监督了。人际关系的变化,还突出表现为维权与侵权等之争,从而引发、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劳资矛盾、强弱矛盾、官民矛盾、党群矛盾等,这种种矛盾把公平正义的问题推到了社会舞台的前台。

当代中国作为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集中点,形成了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格局,呈现出多种声音齐奏变奏的局面,其中有谐音、悦耳之音,也有噪音、刺耳之音,加之,现在有了网络这个无处不在的“自由”空间,一个比现实生人世界“生人性”更强的虚拟生人世界,似乎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说的话、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做的事,在这个虚拟的生人世界都能痛快地说、不受限制地做!网上成为“不一样声音”齐奏变奏的巨大乐器、庞大乐队,既能奏出代表主文化的主旋律、主音调,又能奏出表示各种亚文化特质的多种多样的亚旋律、亚音调,还能奏出表达反文化的形形的反音调、反旋律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负面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它既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生产力,又是一柄对社会生活起着双重作用的双刃剑。对网上的意见要特别注意进行具体分析,笼统地说好说坏都是不实事求是的。

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表明我们社会异质性的加强,同质性的减弱,多样性的提升,统一性的弱化,预示着多样性的统一,要由旧的形式转变为适应新情况的新形式。这正是我国社会转型,即从传统型社会到现代型社会转型的突出表现之一。

有人用“安全无虞和物质殷实”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各种不一样的声音”。实际上,不一样声音的多少、社会“黏合”问题的突出与否,与单纯的社会贫富关系并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各个国家都存在着贫富现象。比我们富裕的社会,不一样声音并不必然比我们多,比我们贫穷的社会,不一样声音也并不必然比我们少。真正引起不同声音的贫富差距急剧拉开,是社会资源和机会配置不合理、不公平。这一点,我们看了社会“黏合”问题的内容实质,就会更加清楚。社会“黏合”的问题正是在上述社会条件下被人们强烈地感觉到的。但是,感觉到是一回事,正确把握它则是另一回事。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际内容是建立社会共同体,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际内容是,如何应对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中建立社会共同体的挑战,如何应对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前者是要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中,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宏观上叫做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叫做和谐社区,在社会细胞的层次上叫做和谐家庭和高素质的个人。其实也就是如何在社会快速转型的情况下构筑新的社会秩序。

后者是要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促进认同度高、归属感强的新的意义共同性。这种意义共同性,在宏观上叫做社会归属感,在微观上叫做社区归属感,在社会细胞的层次上叫做家庭归属感和高素质个人对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认同感。

意义共同性是不同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得利益、所处地位、所获声望,自我赋予相似或相同的认知。因此意义共同性以利益共同性为基础,但又不等于利益共同性。因为利益共同性并不能必然保证产生意义共同性,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有可能对相同的利益赋予不同的意义,甚至相反的意义,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培育、提高社会成员将利益共同性转化为意义共同性的实际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快速变迁和明显分化的时期,社会越来越凸显出对于意义共同性的要求。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其意义绝不亚于社会在利益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它触及到了,在一个急剧变迁和分化的时代,“我们何以能够共同生活”这样一个核心难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

在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这两个客观条件下,社会“黏合”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正是我们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所谓“社会建设”,不是别的,从正向来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

不论是社会共同体,还是意义共同性,都是与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共同体的建设和构建,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物质利益为主的有形的“硬”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硬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而意义共同性的建设和构建,则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文化力量为主的无形的“软”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软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又是与将“软实力”转化为“硬财富”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制度创新、价值重塑,构建起上述共同体和共同性,培育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是最根本的社会“黏合剂”。

社会“黏合剂”不是一个单一的什么东西,而是一个有结构的复杂体系

提出寻找社会“黏合剂”问题,不能给人这样的印象,似乎一旦找到社会“黏合剂”,社会整合就会一劳永逸,不一样的声音就会销声匿迹,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从客观上说,社会“黏合”是个永恒的过程;社会不应该也不能消除不同声音;“黏合剂”还是一个体系。从主观上,还有一个如何看待社会矛盾多发、民众怀疑倾向严重、指责抱怨成风等快速社会转型现象的心态问题。

首先,社会“黏合”是个永恒的课题,不会一劳永逸,不能一蹴而就。社会整合的问题,是我们的先哲先贤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在众多意见不一致、利益不一致的人们中间,如何形成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有效的社会“黏合剂”?西方的先贤强调社会契约;中国的先哲强调社会伦理。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的探讨,并没有停止。我们社会学者的回答是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是最根本的社会“黏合剂”。这种探讨还要永远进行下去。而且,这种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的形成完善,也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其次,一个正常的社会既要有统一的声音,又要有不同的声音,这两者缺一,就不成其为正常的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有不同声音,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常态,没有不同声音的社会是不可能的,也是找不到的。社会“黏合剂”并不能消除不同声音,寻找社会“黏合剂”不应该也不是为了消除不同声音。社会“黏合剂”应该是一种能够引导、协调不同声音的机制,从而促进社会整合。两者并不矛盾。

再次,社会“黏合剂”不是一个单一的什么东西,而是一个有结构的复杂体系。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是个大机制,它由自己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二级机制组成,动态地运转。同时,社会“黏合剂”可以有多个,社会沟通、社会资本等都可以在某些领域中成为社会“黏合剂”。

只有建设性的反思的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

社会“黏合剂”要真正有效的起作用,与健康的社会心态分不开。如果整个社会心态太过激,充满了“愤青”情绪,那么任何社会“黏合剂”就会被认为“太保守”而遭到拒斥。同样,如果整个社会心态过于冷漠,事事于己无关而高高挂起,那么任何社会“黏合剂”就会被认为是多事之举,而被弃之不理。

在我看来,只有建设性的反思的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是指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要有这样一种精神或态度,即通过反思批判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实事求是地肯定该肯定的东西,否定该否定的东西,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以增促社会进步,减少社会代价。这种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是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它既不赞同“否定一切”的颠覆性或毁灭性的变味批判,又不赞同“肯定一切”的无反思批判的盲从态度。这里,反思和批判并用,是想强调两者的某种相对区别,反思主要是对我们人和人类自己的反思、检讨;批判主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审视。人和人类,社会现实,既有真善美的一面,又有假恶丑的一面,需要通过反思批判,来发扬光大前者,抑制减缩后者。 对社会“黏合剂”进行建设性反思批判,是它不断完善之路,完善了的社会“黏合剂”,当然更容易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人的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内涵界定

准确把握和界定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有益于对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的理论把握和实践把握。以下是对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内涵界定的理论综述和初步探索。

一、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社会学中的社会化跟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及的生产社会化、后勤社会化、保障社会化中的社会化不是同一个含义。后者主要是指人们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社会学所讲的社会化则是指作为个体的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于1895年最早运用了人的“社会化”概念,他在《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用“社会化”来形容群体形成问题。此后,对人的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学本身的重要课题,而且也逐步成为与社会学关联的很多交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如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教育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社会化问题。由此,伴随社会学和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定义性理解,如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和美国心理学家G·米德把人的社会化看成是形成和发展有个性的社会人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将其理解为接受、承传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生活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S·萨金特和T·帕森斯则将其理解为通过角色学习使人更具社会性以实现角色承担的过程;我国社会学家认为它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我国学者杨心恒、宗力、黄育馥等人则将其看成是被社会诱导去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过程。

上述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定义都没有论及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只将人的社会化看成是个体被动地接受社会教化和适应社会的过程,忽略了个体因素对自身社会化及对他人社会化的影响;只看到个体可以同既有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相一致的一面,忽视了个体可以选择、创新、发展社会文化的一面。因此,上述定义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学者指出:“如果认为人的社会化仅仅只是把既定的社会文化、规范、技能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并且只要这个过程顺利完成就会使生物的人成为社会的人,那么这种理解是不完整的。”

事实上,也有不少学者已发现了这些定义的局限性,并力图通过重新界定去克服这些局限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笔者认为是陈录生和王芝云的看法。陈录生认为:“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调适心理、发展和完善个性的目的的过程。”王芝云的看法是:“社会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包括:一是个体加入社会环境、接受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化、发展自己的个性;二是个体作用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与改造行为模式、变革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化既有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也有个体对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它既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接受现有的社会关系、成为其中一员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文化、改造现有社会关系的过程。”

综合上述,关于人的社会化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所谓人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具体讲,人的社会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而习得社会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念和发展个性、完善心理品质,以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传承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二是个人通过能动地释放、外化自己的社会属性、本质力量,积极参与和影响社会生活,创新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因而,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适应社会和参与、影响社会的统一。

在目前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中,还出现了这样的倾向性理解,即认为在以往研究中把社会化的个体视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人会使社会化研究难以具有社会意义,由此,认为现在的个体概念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有社会意义的群体和社会单元,像一代人、大学生群体等。显然,这种理解有助人的社会化内涵的界定更趋合理化。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理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6-0008-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出路”(11YJA710025);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文化自觉问题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06号) 。

作者简介:李艳(1963-),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文化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反思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使人打破了自然人的局限,把人塑造为文化人,使其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践过程就是文化创造、生成和展开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生成自身的过程。所以,与其说实践创造了我们,还不如说是文化塑造了我们本身。“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造就了人,没有文化,人与动物无异”[1]。在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明确指出,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文化育人,通过文化育人,进行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发挥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渠道,是通过适应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价值核心的教育过程,完成育人任务。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文化缺失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育人。近些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就其系列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了重大发展和可贵经验,但教学改革的原创性成果甚少,教学实效性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虽然这可能是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坚持和发展、叙事和反思等文化背景造成的,但当它成为“问题”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对其更为真诚的关切和更为深刻的探讨。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前提下,进行深刻的理性反思无疑是超越以往改革问题域,转向现代文化场域和框架的必然要求。当然这种超越和转向并不是对原有问题的放弃,而是把问题域放置在一种不同于以往思维框架中的拓展,也就是在我国文化繁荣和建设中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文化视域中的拓展。这种解决问题的取向,不仅是“社会理性”(社会文化建设)达成的,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和社会理想的自觉,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从新的客观形势出发,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创新。它涉及到文化意蕴、文化功能等系列问题的理论研讨,使我们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卓有成效地在推动教育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目前,从文化结构体系进行理性反思,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三方面缺失:

(一)文化传承的缺失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文化传承,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有代表自己精神命脉和历史传统的文化根基。“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3] 。应该说,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科建制形式传承科技形态和意识形态文化。文化传承就是把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有选择地传给下一代,是对文化的传播、传授、传递、传教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文化上。由于长期以来的孤立化,意识形态因缺失历史文化资源的滋养而抽象化、绝对化和工具化,因而其实效性大打折扣。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传承,需要关注以下方面:在传承内容上,纠正单纯政治性,关注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关联;在传承理念上,纠正单纯工具性,关注与人文文化、价值文化的关联;在传承形式上,纠正单纯知识性,关注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文化的关联。

(二)文化意识的缺失

从教育的学理上讲,文化意识是指在特定的文化时空中,通过一定形式的文化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文化个性、文化态度、文化行为等产生影响,形成文化价值、文化观念和文化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一定的文化形态进行重新解释、洞悉和评估,进而确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状况决定了可能或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意识的单向性:随着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追求,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而出现了重科学、轻人文,重知识的客观实在性、标准化及可量化、范式化,把人文学科教育变成科学范式的倾向,无论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都采取了可量化、技术性模式,忽视人文的意义性、价值性和精神性,这在一定意义上冲淡或消解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意识。因此,在学科体系中需有意识地根据我国的文化经验、知识背景和时代观念重新理解和界定相应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现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主要关注两个向度的文化意识:一是中国向度的文化意识,强调用中国视野透视世界问题,以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思想脉络、学术视域为知识资源与各种文化精神开展对话和交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意识。二是世界向度的文化意识,强调用世界眼光审视中国问题,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交融整合的文化精神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识。

(三)文化创新的缺失

文化创新是指以创新为主张形成的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模式,是通过创新开启新文化理念、新文化价值和新文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表现为自觉性的缺失,也就是那种能够有利于创新、并对创新具有明确作用的文化能力的缺失,包括创新的理念、目标、价值的意识的缺失,表现在对创新心理、创新态度、创新知识观念等方面重视不足。这些情况显然不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文化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理性是由三个自觉构成的:从内在规定上看,是自身的文化特质的自觉;从人文发展上看,是社会的文化反思的自觉;从现实要求上看,是实践的文化创新的自觉。

(一)文化内涵的自觉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文化特质的梳理和考察,在逻辑上需要一定的思维视阈才能进行,或是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或是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方向去探究。唯此,我们才能获得领域明晰,范畴准确的研究。本文就是把文化放置在哲学的解释范围中来审视的。因为,哲学乃是一切学科的思维基础,唯有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文化,才能把握其更深刻的内涵,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

在哲学上,“文化即人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4]。文化与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文化的本质在于“人化”,在于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完成超自然的社会创造,把人的愿望、需要、目的对象化;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也是通过文化事项得到表现,并且随着文化活动不断获得展示、丰富和深化。所以,文化即是“人化”,也是“化人”。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特质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统一、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等。当然,文化的这种辩证关系是确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文化具有深刻而积极的指向价值和意义系统,可以说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因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创建,不仅创建了其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核心思想理念” [5]。

从上述视阈出发,我们会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的一切内涵和特质,可以说二者是同质相生的。因为,从内在规定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其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大学生心理内部矛盾,使其养成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从而使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意识内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活动,具有文化的特质。其一,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向互动完成的,含有“人化”和“化人”的双功能,这是文化的;其二,教育活动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又要“以人为本”,体现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等;其三,在展开教育过程中,既要继承文化传统的精华(包括文化知识,优良技法等),又要以适合文化创新为基点进行新的再生产,在创新中发展;其四,政治法律思想、社会道德观念、哲学和艺术思维等意识形态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和主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意识形态进行阐释、宣解和传播的,其作用力是人类思想的启迪、觉示和反思等过程。当然上述四点不足以完全说明其特质,但有一点却很清楚,那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并作为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传递过程,将其中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价值和意义揭示出来。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以文化为深层基础,更是担当着对人的文化目的的积极意义,实现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二)理论发展的自觉

理论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蓝本,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显现时代的精神。当论昭示现代社会所面对的最重要的事情,无外是对现代化的认定、实践和反思。现代化在缔造了科学知识、技术工具、主客思维、人类中心、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资本逻辑、正义设计、自由思想、全球化等文化事项的同时,也形成了人类的深度矛盾: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工具与价值、繁荣与贫困、发展与破坏等等。对现代化的深刻反思,既是社会的课题,也是理论的任务,更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文化理性。因此,伴随着社会发展的理性自觉,在理论上出现理性反思现代化的文化问题。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冷静揭示当下所遭遇到的发展困境,为创新奠定文化基础。

由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实证主义到思维方式的主客二极走向,它们都作为文化内容直接地表现为当代教育所遭遇到的尴尬,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悖论性文化现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业文化道路,即按技术主义的工业文明设计了统一流程式教育过程,统一学制、统一课程、统一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规格化知识结构、标准化目标预设、集约化群体培育,僵硬化教学活动和单一化人才模式等等,而人的差异性、丰富性、多样性文化要求难以达成,其文化特质不能得到深度彰显;二是泛科学理性实证,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限于工具理性的追寻,教育内容表达倾向于经验科学化,即通过对知识分析追求内容及其表达的严谨性和明晰性,从而为命题即知识提供可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框架。教育者往往致力于探究知识、真理绝对可靠性、普遍性和明证性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把其放置在社会生活实践存在境域去考察它的具体的、丰富的人文历史意义和标准。最终,其知识图景中的人文价值意义与根基遭消解,教育活动不仅弱化了其现实意义,而且还弱化人和人文精神;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受西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严重影响,形成了一种主客对立式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如,对教学的认识上或立足于教,或立足于学;对师生的关系上是主体——客体的对应关系;对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是单向式纯知识的输出,或纯知识的接受。甚至就连本来完整意义上的人,也被二元分割为生理和心理、理性和感性、认识和情感等。这种极端僵化的思维模式,极不利于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丰富性、现实生动性和理论深刻性的文化特质。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我超越,不仅仅要在“文化”意义上弱化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更要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对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的客观要求上对其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及其思维方式进行理论追问。淡化负面文化模式的影响,在理性上必须实现两个自觉:一是对文化判断和反思的自觉,形成批判的文化模式;二是对新的一种文化进行自觉地重构。

(三)实践要求的自觉

对实践困境的消解和超越,一是要有对自我理解的自觉;二是以文化理念为背景的自觉转向。在我看来,以“人文价值”的文化理性来表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理解,首先是因为这种视角凸显了当代人类理念的内涵,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观视为关于人类社会存在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文化观内涵。以“人文价值”的理念为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转向所凸显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理解的双重自觉:一方面,它是一种“拒斥”工具主义教育观的自觉,也就是以“文化转向”为标志,讨伐任何试图借助科学理性对他者的征服过程,反对用“实用的技术旨趣”的、“超历史”的观念去构建思想体系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确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观自觉,即把教育活动定位为“关于人的、社会的历史性存在文化意义理论的自觉”。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全球问题、物质丰富与“人的物化”等深刻矛盾,都合乎逻辑地提醒我们以“人文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考量来实现对人类自身的关切,由此而构成的以“生存和发展”为主题的时念,也必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性转换的落脚点,进而实现对人类、对社会更深层的关切。

三、文化理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追求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改革逐渐形式化,功能偏重工具化,目标倾斜功利化,学科走向知识大全化,模式变成机械化等趋向;也出现了重社会性轻个体性,重知识性轻价值性,重科学性轻人文性,重整齐性轻差异性,重标准性轻发展性等等问题。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的历史境遇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效益,必须调整眼界,这样才会使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放下拘谨,祛除遮蔽,发掘已被我们淡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当然,任何命题的言说都是基于实践的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不仅是其“社会理性”达成的,更是社会合理性追求的自觉确立,公共文化责任的担当与终级价值的追求。

从现实性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其文化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凸显的文化理性在于:

(一)引领从“偏重社会价值”向“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文化追求

与西方崇尚个人价值的文化特质、学校道德教育注重灌输个人至上的基本价值观不同,中国文化有偏好社会化、整体性的倾向,社会、集体、整体的文化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在各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其理念,还是具体实施模式更是以社会性为重,忽视个人的存在,个性的发展,使教育活动大而整齐,缺少充满生动的个性鲜活的气息。随着社会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东方的整体主义都遇到了困境,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性被重新认识,明确了个人与社会双向价值互动关系,并且是通过文化“中介”的运作机制而实现的。在东西方都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清算、反思和批判中,双方各取所长,形成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综合趋向。中国文化中开始重视个人存在的价值,社会发展的主体积极性得到了释放。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自觉反映这种文化趋向,更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对个人的尊重,关注整体与特殊的关系,把“社会性”、“政治性”与“个体性”、“主体性”的辩证关系作为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形成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文化追求,为引领和影响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二)倡导从“单纯科学理性”向“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并举”的文化整合

受西方现代化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寻求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现代化、科学化得到了推崇,科学技术水平迅猛提高,这对中国是必要的,它带给我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出现了西方社会的科技至上等理性带来的诸如信仰迷茫、精神衰微等社会弊端。特别是大学文化以科学文化占主体,对科学的崇奉,会进一步强化科学教育、科学逻辑和科学标准。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的,应该倡导的。但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考问、社会的理想价值的诉求是不可能通过科技理性得到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深层理念层面的伦理价值维度给予某种引导、规范和启示,都是不能自为的。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特别是在维护、传播科学精神的同时,更要把包含人的价值理念、理想追求等人文精神提升出来,担负自己应尽的文化使命。从现实状况看,要担当使命,必须进行文化整合:一是在人的目标定位上,应强化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着眼于“完整的人”的文化塑造,开发人的各种潜质,从素质教育角度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二是教学范式应从以实验科学为背景所形成的追求知识大全化、经验论证化、绝对真理化活动范式,转变到从中提升出关于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思考,重新确立关于人类生活意义、根据、理想及价值问题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特地位,并实现范式转换;三是阐释性语境的生活向度。生活向度是指理论的、历史的逻辑展开,由只关注政治、经济、军事等宏大叙事,投入到与人类的实践生活相对接。教育模式上应打破课堂的限度和知识传授的限度向现实生活、向社会活动、向道德实践的体验式语境转移。在新时代,我们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把握文化的基础和根基,才能实现理想价值与世俗价值的共存。

(三)担负由“专注传承功能”到“传承功能与创新功能结合”的文化选择

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有独特规律性的。一方面,文化形态具有积淀、继承的驱力,表现出文化的传统性;另一方面,文化还有开放性、交融的驱力,表现出文化的开拓性。在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对文化(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具有延续、传递、注释和传播的承接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交流、碰撞、反思和开拓的创新功能。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则是传承思想政治法律意识,传播思想政治法律价值。表现为:其一,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资源发扬光大;其二,对现时代主流政治法律意识进行传播。二者在交融中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社会。它既要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后备力量。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它一方面是贯彻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支撑;另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系统和人才资源的可靠保证。作为文化选择,特别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思想准备和价值铺垫,思想政治教育为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提供宏大的政治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是匡正人行为的内在整合力量。

四、结语

以理论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自行构造中最突出的文化品格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激活和重新认知理论资源中的开拓精神,从而使人文精神的传统价值在当下的文化视野中凸现出来,进而成为现实新人文精神生成的有机部分,是它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继承传统中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并以一种开拓和发展的态势,把提炼社会的时代精神、完善人的主体精神及展示人的理想追求作为意义指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文化生机。可见,它的创新既是自身的文化自觉,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引。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自我文化样式的创新,有教学内容、方式、途径等,这其中要反对仅作“学理”层面游戈;二是自我文化功能的拓展,有宏观、微观等,这其中要反对急切心态;三是社会文化精神的发展,有西方、东方国家等,这其中要反对重建简约化;四是历史文化形态的批判,有反思、选择、提升、整合等,这其中要反对情绪化宣泄。上述四个方面是在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唯有如此,创新的人文精神才能得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才能得到发挥,也才能担当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沈道海.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取向[J].煤炭高等教育,2009(4):91-94.

[2]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1-04-25(A1).

[3]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J].红旗文稿,2010(15):4-8.

[4] 赵忠德.文化的定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1.

[5] 李燕.论人类文化的原始精神[J].哲学研究,2002(7):17-21.

Culture Rationality: The Self-conscious Pursuit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Yan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中学生;教育意义

通常形容一个人是全才,就会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见,地理知识对于一个人才来说是必备的知识。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来说,学校对地理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尤其是在初中教育中,地理一向是被忽视的学科。但是,地理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中学时期作为人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品格的塑造都至关重要。因此,发挥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中学一项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

一、初中地理在中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意义

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地理教育在这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通过地理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现实情况,对人、自然和资源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会如何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口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也日益严重,森林树木的面积大大减少,稀有生物慢慢绝种,空气污染加重,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昔日茂密的森林,纯净的湖水,成群的动物,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

如果再不通过对下一代的教育来提升人们对人和自然的深刻认识,我们将面临制约发展的问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产生更深刻而真挚的感情,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他们逐渐意识到热爱祖国和民族的重要性,保护自然和资源的必要性。因此,他们能够在长大成人、建设祖国的时候,充分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二、初中地理在中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意义

地理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必要的地理知识,还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学会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中学生看到冰川日渐融化,温室效应加剧,生物绝种增多,淡水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他们意识到改变自然的前提应该是保护自然。假使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毫无顾忌地浪费资源、破坏自然,最后只能得到大自然的惩罚。通过初中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让中学生了解到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遇到种种问题时如何协调矛盾和解决冲突。

地理是一门实践学科,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初中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学习、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真实的地理环境,并且发现实际生活中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中学生还可以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科学技术在人和自然产生矛盾时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并且树立对人和自然、经济和环境的正确认识。最后,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教会中学生如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发现问题当中的本质,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三、初中地理在中学生行为方面的教育意义

地理学科既注重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初中地理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达成中学生思想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为自己的行为树立科学准则。当中学生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以后,他们会保护大自然,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会利用科学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获得双赢。

如果缺乏地理教育,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就会只顾谋取眼前的短期利益,肆意开采和浪费资源,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被摧毁,人类也免不了受到瘟疫疾病的祸害。最终,人类就会自食其果。所以,中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从个人做起,不做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也及时制止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中学生能够树立对人口发展的科学看法,以及对生育的科学意识,认识到必须增强人口的身体素质,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四、初中地理在中学生能力方面的教育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中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会怀疑和批判一切事物,看待事情并不绝对化,接受可能性的存在。学生在地理活动中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之间帮助,人际互动更加频繁,使得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和别人合作。

地理科学中包含许多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能够熏陶人们的心灵。中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发现和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之处,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特殊生长环境,树立审美意识。中学生还能够在地理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最后,通过各种地理学习活动,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树立想象意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结语:地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在教育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地理对于中学生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校应该大力推广地理教育,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初中地理能够帮助中学生产生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深刻感情,萌发建设国家、保护生态的美好愿望。初中地理还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学会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树立科学的行为准则。最后,初中地理可以增强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各个方面的能力,塑造学生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莫凯麟.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

(2).

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6

今天,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联合在这里举行“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向阵地化、经常化、规范化、专业化过渡,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赖以生存的家庭、社会、学校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升学压力、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利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也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他们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常常会引发各种冲突,心理落差、情绪波动非常大,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无法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去适应社会压力、涵养健全人格。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任务和工作。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是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创新和探索,是我县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因此,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定要共同大力支持中心的工作,加强领导和宣传,让全县的未成年人和家长都知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让他们在无助、困惑或迷惘的时候倾听有人、安慰有声,能及时解决难题,摆脱心灵困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的成立代表着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向前迈进,在此,我就如何发挥好中心作用,服务好未成年人讲四点意见。

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切实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首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建设和谐的重要组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新的“希望工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对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部门各单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大力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在建设和谐的大背景中不断挖掘理论新内涵、找准工作新支点、开辟发展新思路,为构建和谐作出新贡献。其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营造良好社会道德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工程”。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社会不良风气与各种腐败现象滋长蔓延,这些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品德优秀、心理健康、人品健全的未成年人,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大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进一步提升“三个文明”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再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有效保障,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密切正相关的,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强大内驱力。未成年人时期会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以德育人、以心育德,是千秋大业,刻不容缓,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建设是全社会的期待。

二是要加强宣传。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的宣传,帮助未成年人中心的号码、网址、服务宗旨和服务内容,努力使全县每一位未成年人在遇到困难、困惑、心灵遭受创伤时,能够主动利用各种心理咨询方式,使中心成为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的“连心桥”和健康成长的“开心锁”。

三是要发挥作用。要坚持“倾听未成年人心声,呵护未成年人心灵,陪伴未成年人成长”的服务理念,把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打造成有效服务未成年人成长的阵地和服务平台。在把中小学生作为中心重点服务对象的同时,更要加大在家长、城乡闲散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当中推广力度,要把这个服务平台推广至全县有心理问题的每个未成年人当中,发挥帮助未成年人缓解压力、解决心理障碍、增强信心、健康成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