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创新实践

0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专业素质与这些岗位不匹配,对就业心理预期偏高,无法选择到合适的岗位,出现本科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采取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国家正在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上引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或院校中某些专业转型发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将由原来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模式转型,构建新型高等教育体系。新型办学思想指导下的本科教育,要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毕业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建立一套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

1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差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用的显现,高考人数的减少,适龄人口明显下降,各高校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逐步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1]但是,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还未形成统一共识,整体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目标及模式认识模糊,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未能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思想很难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中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落实不够,在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体现不明显。针对目前存在问题,也为了适应未来改革的需要,亟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培养管理模式,以加强学校办学顶层设计的执行力度。

2 立足工业工程专业特点,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IE)是一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实用技术,兼备内在的知识复合性和外在的实践创新性。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培养“管理+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应用型为主的建设理念要求课程体系建设要服务于社会,解决工业界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因而,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工业工程得以发展的关键

图1 创新实践型培养方案构成

基于创新实践培养的目标要求,本科阶段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设计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三个基本原则,在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及其比例。培养本科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3]

表1 工业工程方向课程设置

通过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为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选修课体现学科交叉的内容,既包括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又增加一些管理类课程,丰富知识。体现还引入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控应用技术、CAM技术、机床夹具设计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充分“管理+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

3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本科教学向应用型转变,更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科实践教学尝试采用“学院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指导模式,丰富实习实践课程内容,构建多元学习途径,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模式。专业教师培养采取“专兼结合、引培并举、才智并重”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师适应转型。同时学校层面还应该从校外实习基地、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的行业教师,这些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可以将企业的先进生产和管理经验引进高校。

4 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探索有效的培养机制

总书记提出“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科办学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等协同创新模式,具有开放、集合、高效的特征。[4]走出校门,适应企业,寻求机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5 构建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

建立完善适应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相应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构建和完善“督导、教务两线监控;校、院系、课程组三级管理;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6 总结

本科教学转型对于高校教学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指导思想要求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更贴近实际生产,建立切实有效的培养机制。为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男星.协同创新筑起高校合作办学“新天地”[J].中国教育报,2012-03-28( A4).

[2]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9).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2

1.学生对纺织工程人才的认识不足,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从就业角度看,部分学生片面认为纺织工程只是传统技术产业,跟高新技术产业差距很大,以至于缺乏学习兴趣,毕业后学生选择非纺织类行业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进入纺织行业工作的学生来说,有部分同学往往对自己定位过高,造成个人价值观与企业需求产生较大差异,导致就业后出现频繁“跳槽”现象。

2.纺织工程人才创新教育不足,学生在企业难以独立进行创新工作。在本科期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兴趣不高,能够参与的科研项目也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培养以及日后与企业工作的对接。研究生阶段,虽然学生有一些课题研究,但是学生的探索精神不足,很难独立地进行创新工作。

3.对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不够,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参与的企业社会实践较少,部分学生只是局限于认识实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转化能力较弱,与企业要求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4.教师缺乏工程背景和工程能力。纺织工程教育的专任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经历、能力、水平不够的问题,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深,但是对工厂生产实际、企业的操作流程则不熟悉,工程意识缺乏,工程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同时,在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过于侧重学历与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工程素养的培养与锻炼。

二、对本科纺织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院的教学教育模式来看,对本科纺织工程专业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专业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敬业精神

择业观念是大学生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投射,针对目前大学生择业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其进行冷静分析,树立自主择业、主动择业意识,培养敬业精神。只有正确的择业观才能指导大学生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评价,进行准确的定位,进行合理的选择。

2.提高学生校外实习质量,增加学生实习经验

实习是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际,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我院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广州锦兴纺织漂染有限公司、深圳新兴工业集团、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

3.实践教学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尤其重要。而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从纺织工程专业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纺织品检测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纺织品设计大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4.多学科交叉教学,拓宽学生就业方向

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科的多维发展。在纺织工程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中,可以向其他专业方向拓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目的。目前我院已与经济管理学院形成纺织服装贸易专业,与机电工程学院形成纺织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化学环境与工程专业形成纺织化学与清洁生产专业,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覆盖多学科内容的实践平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方向。

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任教师的工程能力锻炼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90-03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格局及经济水平的发展,高等教育不再是独立封闭的象牙塔,需要面对各利益主体的直接干预和间接影响,由于利益分配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培养目标、教育形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多元化的格局。本文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思路为出发点,结合纺织学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纺织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新时代,接受着人才培养的巨大挑战,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专业范围狭窄、教学计划不够灵活、课程设置固定、服务面向单一的状况。只有积极进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才能适应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发展之路,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必须致力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迫切需要我们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培养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视野开阔、团结协作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来支撑和引领发明创造、创意设计、集成创新等工程技术。因此,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纺织学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世纪以来,我国各院校纺织学科随着纺织工业的扩大和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纺织学科的研究正在向高技术纺织品、纺织机械自动化、智能纺织品、高能物理技术、纳米及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功能纺织品等方面集中,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体现了高、精、尖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与背景,纺织专业的培养方案如何改革、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做到删繁就简、吐故纳新,专业理论如何与前沿科技的结合、如何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教学教材体系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目前全国总体的纺织高等教育和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纺织企业的需求,应该给学生补充向前延伸到高分子材料等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及中间改造传统纺织的数字化、信息化基本原理与技术。

三、我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促进措施

1.转变观念、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准,以学生内在素质的普遍提高为目标,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提高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和学生多样化的要求,使不同的知识水平、智力和能力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取向。重视发展协调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能够对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人格特征未来的发展与成就产生重要影响并以各种形式对高素质高规格的人才培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重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方针。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地方性院校,面对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学校在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树立了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内涵提高为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了“12361”的工作思路,“1”是1个落实即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其他工作都聚焦于教学工作中,通过每学期教学质量奖的评定、教学能手的评选、教学技艺大赛的开展、职称的晋升等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2”是指2个注重即注重教风与学风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规范教师的工作职责,以狠抓考风为切入点,实现学风的根本转变,形成教风的提高带动学风提高的良性循环体系。“3”是指3个提高包括教师业务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采取“传、帮、带”及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计划等模式实现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对教学管理人员从队伍的稳定、待遇及业务培训制定相关的措施并实施;“6”是指即6项任务:(1)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我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5大类,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多而全的现象,个别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学校在专业整合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充分改变过去专业设置偏细、偏窄的局面,进一步凝练体现办学特色。(2)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多样化:构建了主模式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子模式,建立宽口径的柔性专业方向,完修订善2013版培养方案。严格目标管理,通过选择专业、专业方向及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等,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成才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弹性的培养计划和灵活的教育方法,使所有学生都有良好的发展。我校开设的第二学位有管理学、法学、计算机、外语四个专业,从1995年开办以来学生生源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结合地区经济及羊绒、羊毛资源优势,在大纺织工程专业下设立了数字化纺织技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贸易3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半学平台课程,后一年半按照专业方向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充实柔性专业方向,方向设置上具备足够的开放度和弹性,以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基础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物组织、针织学、纺织品贸易等课程内容,模块课程根据不同方向加大纺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开设计算机在纺织上的应用技术、加工制造(CAM)、电子商务EB和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神经网络技术、新型纤维、色彩学、国际结算与融资等课程,学生不能仅限于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大量的相关专业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作为自身专业的辅助课程来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专业领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3)学分制的推进与完善:我校于2011年实施了学年制下的学分制模式,2013年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入学按专业大类招生,第一、二年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包括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地点及考试。第三年学生自主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设置课程根据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进行安排。在课程设置过中,体现“文理结合,学科交叉,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已有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类型,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及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各专业方向的部分专业课都进行了适当的前移,例如纺织工程专业将纺织工程概论课程由第三学期提前到了第一学期开设,纺织材料学提前到了第二年学期开设,织物组织结构及纺纱学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专业课前移后使同学们有精力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和再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4)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现有教材进行科学剪裁,把一些内容较简单或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有所接触的内容,只提出要点,作穿针引线的讲授,结合学科发展增加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学生知识的要求。打破传统的第一课堂授课的方式,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科研性、讨论式、实验性、创新性、独立性、灵活性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设专业前沿课程,由多名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共同讲授完成。把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进行考试方式多样化的改革,加强平时教学过程的考核,将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阶段小测、小论文、写心得体会、技能训练、查阅资料各阶段的成绩记录到平时成绩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结课考试中采取闭卷与开卷并举,笔试与口试、答辩并举,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并举,综合利用多种考核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5)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构筑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育人的功能,拓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体系,主要有导师制工作室、创新实践课程、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开放实验、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活动组成。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把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实践环节纳入实践平台,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长期以来我院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包头鹿王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专业课现场教学、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建立了企业技术骨干与学院专业师“结对子”的专业工作室,探索了“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三年纺织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2%、95%、97%,毕业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6)强化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评价:我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在学管理上强化教务中心的作用,形成了校教务处、学院教务中心的上下联动机制。实施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学校教务处与学院教务中心、督导组联合进行教学检查,建立班级学习信息员联系制,定期召开教师、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同行教师课堂评价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针对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将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有机结合,收集反馈信息,形成评价报告,一方面向校外公布,以应对外界的关注与批评,一方面反馈给教务处、院教务中心及任课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面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担负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的人才,必须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制度人性化、培养评价全程化的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6):18.

[2]潘维真.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2.

[3]董健康.工程教育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4):12.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4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导师制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做好师生的组织动员。具体研究对象为纺织工程系2010级学生,共380人,现任50名教师,其中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职称22人,双师素质教师3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5人。

根据社会需求及纺织工程专业的自身实际,不断探索与完善导师制培养机制。为了使学生导师工作有章可循,要制定《学生导师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办法。制定《导师申报和选聘办法》、《导师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这些管理办法主要从担任导师的条件、导师聘任与管理、导师的职责、权利、义务、监督考核以及学生管理细则等方面做好明确的规定。

一是导师的选择。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是实行导师制管理的首要环节。导师的选拔可遵循下列条件:“双师型”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高度的责任心。二是学生的选配。将《学生选拔和管理办法》下发到班级,同时张榜公布导师名单及承担的课题与研究方向,并将导师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导师和各研究课题状况。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导师面试的选拔方法,系部每个老师指导7~8名学生,根据师生双向意愿确定。充分尊重导师意见,然后再由导师征求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的意见,最后确定并公布名单。对于一时无法确定的学生由系部统一调配或暂缓实行。

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建立导师制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按照职业生涯规划,采用高年级导师制,覆盖学生教育和培养全过程,探索实践学生教育和培养的管理模式。

采用高年级导师制,是学生在大学的一年级下学期以后对学生实行“科研实践型”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采取“双向选择”和系部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但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名额最多不得超过10名最低不得低于5名;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兴趣培训班等环节,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指导学生了解纺织专业的基本状况,发展动态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帮助学生对专业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计划,负责对选择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既是老师也是师傅,是完全的双师型;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导师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来,而且应该承担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工作项目,规划工作项目设计,如学生技能大赛、创业项目和指导顶岗实习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将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过程以及目标,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中去,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及奖惩结合的原则,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对各专业的导师培养活动进行听课检查和随访。每个学期各导师组要进行工作小结,内容为:工作态度、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和导师效果等。考核分为:系里测评、自评和学生评估三个环节。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和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与学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另外要营造学生特长训练的良好氛围,在学生中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评选“优秀学生”,可优先推荐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基于前期积累的准备工作,在2010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80名学生中正式推行导师制。建立导师制工作小组,将专业导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专业兴趣自愿选择导师,对人数较集中的小组予以适当调整。在受众主体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导师制实践。鉴于高职学制较短,此项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下半年完成。在推行导师制工作过程中,以纺织实训中心为项目实训平台,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任务,依托项目实训,坚持任务驱动。纺织实训工厂是实践性极强的实训场所,要求服务学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专业动手操作技能,同时还应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适应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工作需求,将导师按专业优势分为纺纱、织造、家纺、纺检和针服指导导师,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编成不同小组并配备自己选中的导师,由导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导师通过推荐课外书籍、专业教材、专业网站、课题研究、专业讲座和学术论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为精深的专业知识。通过对2012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80名同学实施导师制,学生的整体学风明显好转,学籍处理人数也有所下降,学生违纪率降低,学生文明守纪自觉性增强;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导师的导学能力和学生的职业技能都有所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 针织 人才 立体培养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011-02

一、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服装面料的生产是通过针织工程或梭织工程来完成的,针织服装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纤维纺纱、面料设计和织造、染整、成衣设计和制作、服装市场营销等很长的产业链,与此相对应,各纺织院校均设有纺织工程、染整工程、服装艺术、服装设计、服装表演和策划、服装营销等各专业,以培养针织产业链上各工序所需要的人才,但由于传统的针织教学和实践体系是依据单一学科的教学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各专业学科间相对封闭,在学生培养上缺乏针织产业链上各段知识的对接,使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针织产品设计时缺乏从针织原料、纱线、织物组织结构、服装款式、服装制作和服装营销的整体性考虑,很难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制作的针织产品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纺织品服装专业人才,必须创新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所谓立体培养模式进行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的培养,就是在纵向上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大学时段进行培养,在横向上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对大学生从校内到校外、课堂内到课堂外进行培养,在空间上对大学生从纤维纺纱、面料设计和织造、染整、成衣设计和制作、服装市场营销等整个的产业链进行培养,实现针织学科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组建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的团队

为了对针织面料和针织服装方面的设计、制作、生产和营销人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培养,首先要对针织学科上的师资力量进行整合,组建起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的立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团队。对团队人员的管理,采用矩阵制的管理模式:团队内人员一方面接受原来院系教学上的领导,并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参加团队自身的针织学科上的教学和实践研究。通过团队活动,实现在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开放、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充分发挥各自专业方向的特色,又实现各专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形成完善的学科教学体系。通过教师间交流彼此的教学课件,讨论教学方法,互相听课;参加教学研讨会,使教师从纤维原料到针织服装直至服装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全方位、立体式培养人才的能力,建立起一支学术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态度认真,学术风格严谨,教学方法科学、灵活,讲课深受学生欢迎的针织学科教学团队。另外,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要将在纺织纤维、针织面料、针织服装款式创作等多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把教师自己的学术研究与针织学科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完善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服装的品种、款式、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纺织新原料和新产品也不断涌现,纺织设备的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针织学科的新知识的不断增加,为了掌握纺织服装人才新知识结构的需要,团队中的教师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针织产业链上的企业领导、专家,了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后对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的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对各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加强各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编制了新的教材和讲义,使针织学科的各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现代纺织服装发展的需要,使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尽快地适应工作需要。

四、创新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针织面料和服装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对相关课程进行课程建设,通过在课程建设中制作的VCD、FLASH、PPT等多种媒体工具应用于教学,在课堂上形象地展示针织面料和服装制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针织产品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具有身临针织产品生产现场的感觉,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针织知识,使课堂讲课更加形象生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更易于接受。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组织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协助教师制作针织学科的软件、收集针织面料式样、进行面料库建设等,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对专业课程进行接触了解。高年级学生通过协助教师制作教学软件的实践,从中学到了许多计算机实用技术,拓宽了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的实战制作,对低年级学生也产生了联动效应,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第二战场。课程建设实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改变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因此通过课程建设这个载体可以实现立体培养模式中在纵向上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大学时段的培养。

五、构建校企双赢的教学实践模式

要实现立体培养模式中在横向上对大学生从校内到校外、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培养,就要进行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向学生提供亲手制作针织产品的实践场所,使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时,要按照校企双赢、优势互补的思路,找到学校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效结合点。对学校来说,校外产学研实践基地的建立,使针织学科的实践性教学有了依托,原本学校不具备或没有条件购买的针织服装设备,可以到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操作,学生设计的针织产品也可以在企业制作,提供给了学生实际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设计创作的产品更具有实用性。对企业来说,学生设计制作的一些优秀针织面料或服装产品可以让企业应用和生产销售,可以使企业盈利,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参与教育的能动性,使企业从被动接收学生实习转化为主动邀请。企业在为学校改善实践教学环境的同时,实现学校教学和企业盈利的双突破。真正做到了校企双赢。

六、重视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本课题组在针织面料和服装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的实践中,组织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针织服装的时装会,由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设计针织面料,服装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针织服装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针织服装的结构设计并与企业联合制作,表演专业的学生承担T台秀的任务,服装营销专业的同学进行视觉设计研发和广告策划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组合,使各专业方向间的知识不断地融合贯通与相互渗透,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观看时装表演时了解所设计生产的针织面料的服装效果,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从纺织工程同学那里学到了纱线和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面料服用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根据服装效果选择针织面料的方法,服装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了针织面料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影响以及设计的服装进行制作的可行性,使整个服装设计过程达到服装制作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服装营销专业的学生则通过活动进一步掌握了针织服装的知识和学会了实际营销手段的应用。因此,整个针织服装的时装会的实施过程,在空间上体现了对大学生从纤维纺纱、面料设计和织造、染整、成衣设计和制作、服装市场营销等整个的产业链进行整体培养的立体培养模式思路。

参考文献:

纺织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三明治式学工交替 职业教育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我校特色的改革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造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意识培养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1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与方向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业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与本科大体相当,已经成为“半壁江山”;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本科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目前世界流行的三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德国为代表在北欧流行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其根本标志是学生一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

二是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

CBE(Compepency 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MES人才培养模式。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意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等。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70 年代初研究出来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纺织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几年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值得我们借鉴。但总观这些改革,总体感觉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定,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合作仅限于实训、实习阶段,没有融入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之中。为此,结合江西纺织工业发展的实际,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拟对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三年学制实行“1.5+0.5+0.5+0.5”“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构建“三明治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前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对实践重视不够,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2.5+0.5”模式是原先在执行的,我们和企业都感觉半年(即0.5)的企业实习实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还不够充分,而实行“1.5+0.5+0.5+0.5” “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想模式。在学时安排上进行学工交替,具体是:第一个1.5,即第一至第三学期,校内安排职业素质课程和部分职业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个0.5,即第四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安排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个0.5,即第五学期,安排部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穿插在其中进行;第四个0.5,即第六学期,安排企业生产实习、岗位综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通过校内校外教学与实践的交替进行,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将由基本生产岗位技能工作岗位综合工作岗位逐渐递进,不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在企业进行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熟悉和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强化实践过程,并选取适宜的课题来做毕业设计。同时要学习企业文化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逐渐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实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还具有导向功能。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使学院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如何培养出符合纺织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2.2 构建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

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将重要体现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模块与综合素质等,同时加重这些项目的课时。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理论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交替融合,《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织造技术》等专业课与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以《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织造技术》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带动其他课程教改。

2.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

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习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轻纺工程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不仅满足强化学生技能的需要,而且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大学生文化活动、竞赛活动、社会比赛等形式,为学生搭建技能展示平台。

2.4 完善专业课基础课与主要专业课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制作与视频演示

完善《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设计》及《现代织造技术》等课程与实训课的多媒体课件,对于难教的工艺部分与设备部分制作直观的flas,实现现代织造技术的视频演示,以达到直观易懂的教学效果。完成专业课基础课与主要专业课的网上题库。并为学生提供企业技工读本参考书及相应网站供学生查阅。

2.5 探索适合纺织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

积极探索适合纺织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

3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3.1 推行“三明治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订单”培养

校企联合育人,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了教学改革,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且有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不仅可以做到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心中有数,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院从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为抓手,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逐步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机制,使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现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已达到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专业群带头人1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9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100%。建成名师工作室2个。

3.2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

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实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3.3 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赢

不仅提高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现实劳动力,充实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校及企业“多赢”局面。

3.4 学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学校、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采用工学交替,勤工俭学和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和岗位见习等多元并存的工学结合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一次性就业率大幅降低的大环境下,近三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供求比为1:10,一次性就业率达99%,就业形势非常好。

学生在近三年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纺织面料实务设计技能大赛”和“全国高职高专纺织品检测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近三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得到了国内许多纺织知名企业的好评,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等企业。

3.5 编写出版系列专业课程文字及多媒体教材

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课程体系重组及课程内容改革,近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正式出版了6部专业教材,校内使用自编教材4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自行制作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材6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同时是学院重点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教师省级科研教改课题10余项,教学科研论著、论文20余篇。

近三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纺织面料实务设计技能大赛”和“全国高职高专纺织品检测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3.6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2008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学院重点改革试点专业之一。2011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中央财政及学院投入专业建设专项资金630万,两年验收,用于购买纺织实训实验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等。

4 小结

总之,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使我们清醒认识到,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理论,创建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市场和企业真正需求的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Z].2006.

[2].领会精髓,夯实基础,强化内涵,彰显特色[J].纺织教育,2008;(2):8-10.

[3]赵彦玲.浅谈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