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市场营销;科学发展;和谐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84-02

通过不断推动市场营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普及市场营销理念与意识,达到市场经济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推动营销的和谐化发展具有其必然性。

1 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营销和谐化

1.1 和谐营销的内涵

和谐营销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下产生的,因此其本身明显带有和谐社会理念的特点,是一种指导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时候,追求自身与合作伙伴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的利益均衡、友好共处状态的一种营销观念。

1.2 和谐营销观念出现的必然性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市场营销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实践,正如我们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样,营销策略的制定也需要符合中国的现有国情,企业需要将需要将营销理论和策略根据中国的经济实际来实现营销本土化、个性化、具体化。和谐营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和谐营销观念的产生具有其社会必然性。

1.3 市场营销发展时机上的必然性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壮大的长期过程,在当今社会,市场营销的内容和观念变得更为多样,更为丰富,如社会关系营销、绿色环保营销、文化审美营销、整体综合营销、优化组合营销、跨领域合作营销、消费者体验营销、互联网营销等等。从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的变革必将导致营销观念的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条件下,和谐营销观念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2 营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人们的生活领域由政治、社会、经济三个领域组成。政府是政治领域的主体,是第一部门,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经济领域的活动主体为营利组织、家庭和个人,但活跃主体还是营利组织,是第二部门,其社会职能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商品;社会领域的活动主体包括非营利组织、家庭和个人,但主体是非营利组织,也称第三部门,其主要是为社会大众提供非垄断性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以及服务。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三大社会部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市场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则可以通过分析其在促进三大社会部门和谐发展中的意义获得新认识。

2.1 对政府行政目标的意义

市场营销对政府完成行政目标具有推进作用,并通过行政决策的完成促进地区和谐发展。政府现在的目标是向服务型政府转换,旨在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意味着政府首先需要更好地了解其服务对象社会成员,从而因人而异的提供个。而营销最关键的就是要针对消费者需求提品,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市场营销中的优秀理论、方法,以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此外,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将面对面的面对社会大众,那么,营销中的沟通技巧和策略应用于此,将会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大众沟通。

2.2 对创造社会财富,维护社会安定的意义

市场营销策略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济收入水平低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增加人民收入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企业只有稳定的发展,持续经营为社会提供商品,人民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矛盾才会日益减轻,社会生活才会加安全、稳定、和谐。

2.3 对企业长久发展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和谐营销较传统营销观念,更关心和尊重消费者,充分肯定消费者的权益并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符合和谐社会的人本主义要求。和谐营销观念让消费者与企业一起参与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阶段,使消费者的消费能取得所需的商品与服务。和谐营销理论对消费者的基本作用在于更好的满足其需求,因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也是营销的基本功能。企业的营销活动,以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生产出符合人民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2.4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能起到调节作用,只有当企业以和谐营销观念指导市场营销,才能更好的调节好政府、资本、劳动之间的关系。同时政府需要企业配合才能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尤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结构上的矛盾。因此,企业必须以和谐营销观念为指导来营销实践,生产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经济基础。

2.5 对生态环保方面的意义

和谐营销在内容上与和谐社会相一致,同时也包含了绿色营销、生态环保方面的内容。和谐营销是节约型的营销,企业加强营销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利用,如对生产工艺的选择、加工材料的采用、废弃物的处置,乃至产品的最终消费,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省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获取更多利润。

3 推动和谐营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3.1 创新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的创新有助于加强营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动营销理念的创新,政府和企业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并营造出内容更加丰富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到现代,营销理念已经历了由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营销观念、客户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的演变。社会营销观念是对营销观念的补充完善,主张在制定营销政策时统筹兼顾组织内部、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利益。

3.2 创新营销组织形式

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主体,这些机构要应用现代营销理念来改善组织的绩效,对原来不适应当前总体环境变化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得这些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不断优化和改善。

面对国际市场形势的新变化,企业必须着手建立战略联盟,调整营销机构,实现营销组织的不断创新,增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财富创造能力。政府部门要将以往那些不符合职能转变要求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积极借鉴国内外优化改组成功的案例和经验,非营利组织也应更加灵活地学习和应用现代营销组织的新形式,不断创新其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形式,提升其所提供准公共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效率,也使其本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完善。

3.3 不断提升和创新营销技术。

创新是企业的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民族伟大振兴的必要手段。要提高企业营销工作的效果,获得更大的效益,除了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调整企业的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主体部门还要善于吸收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科学进步来创新企业的营销技术,使营销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进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化发展。

3.4 建立和谐健康的营销关系。

和谐健康的营销就是要为各利益方建立起和谐的利益关系,构建高效率的业务流程,企业要努力做好与客户、员工、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坚持公平原则和均衡原则,协调利益各方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各利益方之间产生的矛盾,实现各利益方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只有建立这种和谐的生产、服务、销售关系,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对于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建设也是一个显著地体现。

3.5 注重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每个社会个体人的创造才能的全面发挥。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到满足的社会,任何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实施都需要一个组织结构,内化于组织结构的各部门员工和员工文化则是组织结构的灵魂,因此,培养创新型员工和新时代营销人才对于实现企业的和谐营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人才的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创新,让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健康、稳固、持续的发展。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市场经济和谐的建设,重视营销理论和策略的创新。只有按和谐营销的理念与现代化市场运营规律,来展开分析研究和不断探索,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个性化和谐营销策略,企业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国庆,孙乃娟,郭溪月.服务营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10).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怀旧 审美理想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92-03

审美理想是客观事物审美特征与主体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融合,蕴涵着创造者的审美态度、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观念,是兼具美学内涵和哲学意指的“情中之象”。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有着丰富的怀旧文本和怀旧意象。怀旧主体通过这些文本和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同时也很好地挖掘了怀旧的审美价值。

一、理想情感的塑造

怀旧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有实践意义的情感指向。怀旧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以及美感经验的缺失,人们为了获得情感的补偿,将过去的美好情感作为一种反刍,实现情感的净化。怀旧最终指向和谐统一的美感体验,是一种审美愉悦。怀旧的内容虽然指向过去,但却是对现实的调节。怀旧者将自己的情感附载于美好的过去,通过回顾和想象来体验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安宁、恬静,使得现实中的怀旧主体的心灵在怀旧中得到净化,从而使得理想的情感长久留滞。通过理想情感的塑造,不仅创作主体能够在创作中获得情感的高峰体验,而且也能使接受主体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正是通过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所创造的理想情感,从而使得出于现实困境中的人们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怀旧因此也实现了它的审美功能。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有:对童年的美好的向往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对于理想社会时代的憧憬;对于理想人生境界的渴慕。理想情感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趋向上的正面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主要指向美和善。通过积极意义的情感塑造,能够使审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避免消极的恋旧倾向,使审美主体获得情感的净化。

(二)情感的真实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建构理想的情感,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生活的真实虽然不同,但在情感的真实性要求方面是一致的,艺术真实的建构必须依赖于对生活现象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必要的加工变形。而怀旧主体在塑造理想情感的时候,必然会直指生活本质和人类心灵的力量,从而使作品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三)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怀旧主体通过怀旧可以获得多元的情感,除了当下的情感外,还可以体验到过去的情感,从而和过去的情感发生对接和碰撞,最终将多种复杂的情感进行融合,可以瞬间尝遍人生百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理想社会的追寻

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意识。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为人类开始描绘“理想国”,一直到后来对于乌托邦的幻想,到近代对于“回归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怀旧在理想社会的追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浪漫主义运动的“回归自然”开始;到德国古典主义对“古希腊时代”的向往;再到“审美救赎”理论的发展;怀旧被看成是对19世纪中后期以来启蒙现代性赋予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的信仰的一种抗衡,是对现代文明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遭到破坏后的一种拯救。在中国,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同样是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一种理想。在中华文明和思想基础形成的先秦时代,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更是直接地指向了过去。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古想社会的追寻,孔子渴望回到尧舜时代,老庄则希望回到原本的社会状态中。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人们在心理获得一种理想家园的归属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社会蓝图。

理想社会的审美特征有:

(一)虚实相生。一方面,创作主体在文艺作品中创造的理想社会具有虚幻性,是一种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进行的有意的遮蔽,是在主体心理上建立的一个非现实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理想生活是主体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而生成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而它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实在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途径,使人们通向自由和光明的社会。

(二)批判性。理想的意义就在于批判现实。创作主体之所以在文艺作品中展现理想社会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黑暗和不理想的状态,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现实中的人们重拾勇气,积极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不足,最终获得理想化的生活环境。有学者认为“在城市工业文明走向烂熟的时代,二十世纪世界上一些最负盛名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怀旧倾向。艾略特、叶兰、乔依斯、托马斯・曼的作品在这种怀旧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神话主义,而福克纳、马尔克斯一类作家则背向发达工业社会,专心致志地去写他们想象中的小小故乡和古旧家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些古老的、尘封己久的日子正在活灵活现而又迷迷朦朦地演出着,构成了一幕幕带有寓言色彩的现代剧。可以说这是文学家们对现代工业文明拷问传统人文精神的一个艺术回答。”[1] (P.120 )这从反面说明了,艺术家渴望追寻理想的社会来改变现实,并通过怀旧来表达对不满现实的批判。

三、理想人生境界的体验

人的理想的存在方式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要探索的一个问题。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认为,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自然境界是黑格尔所谓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黑格尔所谓精神的创造。自然的产物是人不必努力,而即可以得到的。精神的创造,则必待人之努力,而后可以有之。就一般人说,人于其婴儿时,其境界是自然境界。及至成人时,其境界是功利境界。这两种境界,是人所不必努力,而自然得到的。此后若不有一种努力,则他终身即在功利境界中。若有一种努力,‘反身而诚’,则可进至道德及天地境界”[2] (PP.201-202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内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人生更高境界的形成与人的努力与创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审美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强化人们对自身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提高人们在现实生存中的审美意识,提高人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审美自觉性,激发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的审美创造激情,并进而促进从审美修养到人生修养的意识转换。”[3] (P.324 )可见,只有把人生境界的生成与修养实践统一起来,通过内化审美体验才能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为人们提供了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描绘了心中所建构的古代的圣贤形象:“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 (P.549 )尧的人生境界正是孔子所追慕和钦佩的,孔子通过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其人格的认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高度。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层次不同,所获得人生境界的体验也不同。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像自然、功利等,往往不会使人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只能是为物所役,为物所累,难以让人生获得审美的解放。但如果有对理想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的体验,能够使审美主体获得理想化的生存方式,得到一种与宇宙万物同美同乐的感受。因此,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生获得审美解放和诗意生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

文艺经典是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不断交织下生成的,怀旧正是在文艺审美活动和文艺发展史上始终连接继承与创新的一座桥。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审美心理,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继承与创新正是怀旧审美心理不断变迁的结果。既然怀旧是一种把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的审美心理实践活动,因此作为审美心理的怀旧当然并不排斥传统过去和既有的传统文艺形式和内容主题, 但它不满足于或不停留于过去和既有, 永远保持着对未来新质的探索和求新,因此怀旧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就在文艺创作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客体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置换,从而促成文艺经典的形成与再生。文艺经典的形成和再生同审美一样构成一个动态系统,具有生成性特征。以敦煌艺术为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到怀旧在文艺经典生成中的价值。

“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以其辉煌成就彪炳史册,而且以其不朽生命辉耀当代。”[5]敦煌艺术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艺经典,其重要原因即在于敦煌艺术的不断生成,在于对传统的不断继承和创新。这种文艺经典的不断继承和创新离不开怀旧审美心理的作用,离不开对怀旧母题的价值追寻。王建疆教授认为:“敦煌艺术一词,是莫高窟原生壁画、雕塑、装饰艺术与现代再生敦煌舞台艺术、敦煌影视艺术、敦煌仿制雕塑和绘画艺术、敦煌工艺艺术的合称。但是,这两大艺术形式之间实际存在着既继承又超越的复杂关系及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间的转换生成既勾连着宗教、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又是中华艺术类型由完整到残缺,又从残缺到完整并茁壮成长的历史过程,是中华艺术剥离宗教外衣而显示其独立价值的生成过程。揭示这个过程,无疑会给我们更多的关于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创新、现成与生成的启示。”[6]原生的敦煌艺术经典正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的,壁画中、石窟中大量地表现着宗教主题,有惩恶扬善、轮回因果等故事,有佛、菩萨、罗汉等艺术形象,以及对这些艺术的审美,这一切都使得原生的敦煌艺术构成一个审美活动系统。这里既有审美主体的创造,同时有审美的对象,还有审美接受和欣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主体的怀旧审美心理,离不开对宗教所蕴涵的救世、超脱和自由母题的不断追寻,是对宗教的艺术化。宗白华先生归结为“艺人摆脱了传统礼教之理智束缚,驰骋着他们的幻想,发挥他们的热力”的结果,它使“我们如梦初觉,发现了先民的伟力、活力、热力、想象力”[7] (P.129 )。现代的敦煌舞剧《丝路花雨》正是敦煌艺术再生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旧有的佛教主题改造的结果,是对旧有的佛教所表现的母题在怀旧下所生成的一种创新,其所表现的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主题即友谊和惩恶扬善等。从一定程度上说,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是怀旧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追寻和挖掘怀旧母题的价值而达到的,与此同时也彰显着怀旧本身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云孺.被拷问的中国人文精神[J].新华文摘,1995,(5).

[2]洪治纲.冯友兰经典文存(经典启蒙文库)[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张先堂.古为今用勤耕耘,千年瑰宝耀新辉――关于开发敦煌文学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1991,(6).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3

(一)风险社会下社会稳定是任何类型社会谋求发展的基础

在风险社会下,人民对于司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刑事案件中不同主体的处遇也有着极高的期待。刑事被害人作为司法制度下应该着重保护的群体却常常在刑罚执行中遭受冷遇。这也正是在现实社会中被害人频繁上访,涉诉案件增多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维护司法的有效性,在对被害人的利益保障上应该出台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司法效力。这样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社会管理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风险社会下的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犯罪

对于刑事被害人的犯罪预防是提出并建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法律的目的在于犯罪惩治与对于潜在犯罪行为的威慑。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律的威慑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控犯罪的发生。因此,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能够从根源上阻却被害人在寻求私立救济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有效的预防被害人犯罪的发生。在对被害人的事后救济方面,建立完备的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被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因此此项制度能够达到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的完美契合,有效降低社会风险,减轻社会管理压力,实现社会创新管理目的。

二、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民和以解决刑事被害人利益问题

国家的安定团结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民生活的稳定和谐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目标。因此,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给被害人的损害赔偿提供了保障。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立法和完善刑事诉讼法,只有在法律层面上对被害人提供保障才能使被害人在受害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因此,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全面恢复被害人受损权利的重要措施。

(二)有助于维护民权以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在社会的法治管理进程中,由于在刑事被害人法律保障上的不完备,使得在对被害人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方面的保护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刑事被害人委托人权限的规定不明确。2.被害人申诉的条件过于严格。3.没有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与诉讼权利缺陷的弥补。在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利方面,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刑事被害人的委托人的权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放宽了被害人申诉的条件,保障了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利。

(三)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的实现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4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具有多种品质的人才,而诚信也是作为人才所必需的。而审计会计工作的运行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我们不仅仅需要有着扎实专业知识的会计审计人员,还需要会计审计人员有清晰创新的头脑,从而在进行审计核算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进行解决,从而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管理工作。在进行会计审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会计审计工作的基础,加强诚信意识。而在现阶段的课程说明之中采用的方法比较传统,而这种传统方法下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较死板,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并不深入明确。因此对于审计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当中使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而将会计审计工作的基础落实到位。

 

在会计审计课程中合理融入创新思想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一种有效运用,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需要。当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会计审计工作有个明确清晰的认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人才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进一步对我国经济有着促进作用。

 

1.改变课程侧重点

 

在进行会计审计类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规划,同时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教学的重点。由于现阶段的会计审计工作对实践操作更加重视,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要学习的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另外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不应该将教学重点一味的放在知识学习上,而且教学的方式也需要进行改善。传统方式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解知识的效率很低下。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是一味的接受,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的。而在创新课程当中应该重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在进行有效沟通的同时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2.激发学生对会计审计学科进行思考

 

在会计审计类课程当中加入创新元素不仅仅需要扎实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会计审计意识,在学习意识的前提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自发地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思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学科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对日后的学习进性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会计审计知识。在会计审计类课程的创新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设备直观的展示所学内容的重点,对知识点有更详细深入的剖析和扩展。同时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对会计审计知识有自己的理解,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事宜进行监管和控制,为管理者提供合理科学的意见和管理办法,同时也可以直观的展现企业内部的运营效果。因此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之前,实践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意识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这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扎实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加强对实践操作的训练,在训练中运用学科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在会计审计类课程当中需要加入对学科知识训练的内容,在对学科知识进行学习之余还需要对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因此在课程当中首先要明确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同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会计审计实务的操作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扎实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4.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提升有效性和有序性也是课程内容创新的重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要要引导学生对内容的整体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划分整理使教学更加有序。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会计审计类的课程也有了一定的整改,而这些整改都是基于一些条例进行的,所有及时的修订也是提升课程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有效性和有序性决定的了学生未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现阶段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岁相应课程进行整改创新,从而全面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会计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更加全面的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的实力,从而有效的进行经济政策改革,达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5

    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社会学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已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借助于这些成果,特别是中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时期这一事实判断,来探讨我国的政治系统的调适问题,特别是关于执政党的政治理论问题。

    依照我国学者的研究,“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注:中国现代化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本文的社会结构转型的概念,如果取其表层含义,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社会由以农业社会为基础向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是“第一次现代化”过程。对这种变迁过程,社会学研究者或者将其分解为比较具体的结构变化,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等的变化来分别加以描述,或者从理论上,按照不同的专题诸如社会冲突、社区发展、社会流动、单位制、城市化、价值观与文化、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等等,来分析这种变迁过程。前者有助于确认事实,具有明确的公共政策取向;后者对于深化人们的认识,把握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趋势与特征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但社会结构转型,其深层含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对我国而言,社会结构转型就是从原来的国家与政治社会关系模式向国家与经济社会关系模式转换。这样的结构转型已经突破了表层含义的限制,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属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内容也包括其中。无论如何,社会结构转型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既是广泛的,也是深刻的。

    本文的研究基于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如下事实的确认:

    1.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过程来源于国家的现代化动员和组织,特别是依赖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制度与政策。在70年代末以前,我国农业社会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党的以及十二大基本完成现代化建设动员的任务。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基本的规则,促进了诸如高考升学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人力资源制度等等的恢复、建立、变革与完善。这些政策与制度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先决性的条件,而它们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又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保证机制。这个过程的启动和发展在微观与宏观上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逐渐转型。

    2.从微观上说,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实质是以个体的普遍意义的社会行动所表现的社会的价值、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特征,它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状态的描述。人的社会行动的结构由以下几大基本要素构成:行动的动机与目的、为达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社会制度的制约以及人的社会行动的影响。前两个要素具有主观性,后两个要素具有客观性,但它们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一般说,在一定的社会结构状态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是模式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总体假定,T·帕森斯描述了社会系统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模型。就我国而言,给定的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社会行动的“信号灯”,也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例证是,在70年代末以后,参加高考上大学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基本期盼,也是青年人成长的首要路径选择。应当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们行动的模式被迅速打破。人们的社会行动的选择具有了相当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体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渐提上日程。从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之初,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活动具有标志性。无论是城乡经济组织,还是社区组织,无论是中间组织的涌现,还是企业的公司化改造,都是这种创新的重要表现。它们一方面反映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的社会行动结构转型中的新型整合机制。

    3.从宏观上说,整个社会的技术与知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历时3年的研究,到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经过20年的发展,原来形成的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结构已被十大社会阶层所取代,并预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种阶层结构将呈现稳定发展趋势,所变化的主要是各个阶层的规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经理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还会大大扩张(注:这十大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见李春玲等《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载汝信等主编的《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32页。)。应当说,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能够更有力地证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在农业社会中,社会分层比较简单,不同层次之间的等级比较严格和分明,社会成员一般难以跨越自己所在的社会层次。社会阶层秩序以强化这种分明的等级为取向。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复杂化,相对化,社会分层的秩序以合理化为取向,因而具有调整性与可变性。我国社会转型中已形成的阶层结构在形式上已具有工业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4.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着必须发生重要变革的压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变化,并正在形成自己的惯性,从而,一种新的经济社会体系正在形成,它对整个社会的作用不断增强,其自主性要求也与日俱增。但毫无疑问,来自政治社会的强有力的牵制,经济社会的自主性及其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并未形成。政治社会成功地动员和领导了社会变迁的过程,但对社会结构转型所造成的结构状态及其功能性要求并不适应。在改革开放之前业已形成的国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模式,并未作出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状态面临着变革的压力(注:参见拙着《政府基础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23页。)。因此,社会结构转型中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提出并需要着力解决。

    上述诸方面是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一些基本事实的归纳。确认这些基本事实是我们研究中国政治系统问题的前提性工作。

    二、政治系统模型

    依据政治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社会构成了一定政治系统的环境。这个环境与政治系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结构转型意味着社会环境的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社会与政治系统互动的方式,也自然要影响政治系统自身的结构、运行及其功能。

    在这里,我们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出发,首先对我国政治系统作以下初步描述。

    1.关于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边界。“边界”对于政治系统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政治系统与社会联系的环节,也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边界概念使得政治系统理论具备了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在社会结构中,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般可归于某一阶层,而与某一阶层相联系的组织体就处于边界之中,所有的此类组织体构成政治系统与社会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阶层并不具有政治属性,而只是人们依据社会群体某种构成特点而进行的归类。客观地说,不同阶层,其获得资源的属性、方式与数量有区别。阶层通常是结构松散的规模庞大的抽象群体。在社会行动的实际意义上,每个阶层中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与阶层成员的职业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组织体,这些组织体具有社会整合及其输入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们在政治系统与社会之间划出了一条“边界”。例如,没有经过该种组织加以整合的任何社会成员的行动,均不具有政治性质,而只能作出“合法”与“违法”,“合理”与“不合理”等法律与道德的评价。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的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等均属于这样的组织体,它们存在于社会和政治系统之间,既是社会的“边界”,也是政治系统的“边界”。

创新对于社会的意义范文6

在现阶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在这四个“坚定不移”中,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思想基础。没有这个“坚定不移”,就没有其他的“坚定不移”。因此,继续解放思想,对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奋发有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状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对于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以来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快速发展的历史,也是解放思想的历史。可以说,30年间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体制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政策上的每一个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正是思想的解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的新起点作为解放思想的新起点,以新的思想解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必须向前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有许多新事物需要去认识,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去解决,有许多新矛盾需要去处理。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越来越兴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应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尤其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进行。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号召我们:“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才能从全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应着力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各项工作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一理论体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并以理论创新带动和促进各方面创新。体制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切改革都是以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为前提的,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创新理论和更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