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官建议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教官建议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教官建议书

对教官建议书范文1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笔者通过实践,对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的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笔者认为,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以确保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不会大起大落,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教、初教类师范生,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走向小学。这对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势必提出新的要求。而针对我院当前艺术教育而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硬件奇缺是实际的问题,但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加紧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在学校教学方面,应形成适应学校质量标准的艺术教育模式。

制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细则、课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从而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方面,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班教学。现在我们已经在试行“l+X+X”这个模式.1表示每学年要上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中第一学年为书法,第二学年为硬笔书法,X为选修,在选修课中第一学年为美术,第二学年为音乐形体舞蹈。另一个X是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学习一项艺术技能。

二、在实践方面。将德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结合。

把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载体: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艺术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把课外作为课内的拓宽和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我院每年都有志愿者组队赴周遍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艺宣传晚会、采风、美育教育等,它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艰辛,了解了各地美育教育的现状,也检验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丰富并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组建学生社团。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其中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社团的目的应该是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各类社团的群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能够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这两类社团都可以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这些社团,管理好教学以及社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每个社团配备一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教育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自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提倡。除此之外,校、系两级也可以运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加以刺激。如:教师的指导活动折合为一定工作量,由校或系适当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报酬;也可同时将指导活动时间转化为一定教学时数.规定为职称升级的硬项指标之一等。我院的社团指导老师就享受“折算课时”这个待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审美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开始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各个社团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推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说原创小品短剧比赛,服装设计汇报展演、书画比赛、歌舞专场等等,成为学生认识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舞台。

四、研究成效

(一)艺术课的“I+X+X”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大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调动了众多学生参与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喜爱艺术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通过细致人微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2.艺术技能的专项学习,培养了一批艺术尖子学生。在没有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艺术能手”.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美术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艺术绘画展.书画展,越办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音乐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艺术表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艺术专项的学习,为一些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今后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校园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所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重要性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年学生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事关青年学生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命”更为重要。因此下工夫开展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在学生中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让受教育者都能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东西。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一次次受到了美的教育,得到了美的真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3.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将学校管理落实到终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属于一种动态管理,而动态管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形式,全校学生干部通过对每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评判,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动态管理的一些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策划创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快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节奏。

五、几点结论

对教官建议书范文2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健康教育;应激反应;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166-02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stress response before ERCP

WANG Li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pre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stress response before endoscop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Methods Eighty eight cas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ERC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4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44 cases in control group, health education was given to all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ERCP, disease knowledge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intraoperative coordin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of ERCP and surgery, intraoperative stateof mind, intraoperative coordination, postoperative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RCP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ERCP; Health education; Stress response; Complication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技术将造影剂经过十二指肠镜从导管注入胰管和胆管,使其显影,用于胆道系统结石、炎症、狭窄及疑难性腹痛等疾病的进一步治疗及诊断[1]。因该项检查可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对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使患者顺利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1 年12月收治的ERCP检查术患者88例,其中,男57例,女31例,年龄25~87岁,平均(57±6)岁。胆总管结石65例,黄疸原因待查1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例,胆总管良性狭窄3例,胆总管肿瘤2例,胆道蛔虫症2例。

1.2 方法

将88例ERCP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并发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对教官建议书范文3

本文从就业指导课的课堂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探究,针对性地从当前高职生不爱听课这个方面去调查,通过访谈的方式,找出导致他们上课不积极的因素,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以此给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及其他公共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述

1.研究背景

学院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学生不爱听课的问题比较突出。

2.研究目的

学生上课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质量,影响学生的求职与择业。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成为就业指导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院就业指导课课堂教学管理现状

学生不爱听课是课堂教学管理最为突出的问题。到课率低,包括迟到、早退、旷课、上课时候玩手机、睡觉、讲话,特别是玩手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不爱学习,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自制力很差,上课随意走动,课堂纪律较差。有的老师比较负责任,一开始严抓纪律,严格把控课堂秩序,但是维持不了太久,又恢复了原样。

学校管理还不够规范、严格,辅导员也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学生的到课情况。另外,辅导员及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大合理。学生评价老师大部分主观性较强,只要哪个老师严厉一点,学生就会给予差评。久而久之,老师怕得罪学生,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导致恶性循环。有的老师想以朋友的姿态跟学生去沟通,柔性有余,威严不足。在学生管理问题上,严格要求是必需的,老师只有在严格的基础上才能以朋友身份去跟学生沟通,这个度较多的老师没有把握好,管理相对松散,学生由此会更加松懈。

三、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因

笔者根据就业指导课平时上课情况、课后的总结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不爱听课、影响课堂教学管理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

(1)高职学生缺乏市场所需要的就业能力。就业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把握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能否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工作。

(2)学生心理因素。除了外在条件,内在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学生被动地上课,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没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很差。

(3)对就业指导课不够重视,觉得专业课比较重要。有学生认为能否成功找到工作取决于社会关系及家庭背景,因此,“等靠”思想严重,感觉就业一事离自己还很遥远,自己不愿思考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为就业做任何准备。

2.教师

(1)专业知识欠缺,实战经验不足。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正规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没有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企业招聘人才的实际经验,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通过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获得;信息渠道不全,不了解市场,所提供的职业指导不符合实际,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与用人单位和企业缺乏沟通交流,职业指导没有针对性,这对变幻莫测的职场来说难免有些滞后。

(2)传递--接受,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的单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与实际不符,教学与社会需求没有对接,教学与学生特点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多采用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师生互动少,很少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与技能,缺乏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没有实质性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定位咨询,教学效果不明显。这跟教师的惰性以及学生的上课状态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也有很大关系。

(3)就业指导的老师应多与系部联系。现在大多处于脱节的状态,没有就课堂的管理现状跟各系进行交流和探讨,没有及时反馈学生信息。

3.学校

(1)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就业指导课大多只开一个学期,多为应急的课程。这种快餐式的课程设置,在学生毕业时匆忙向其灌输就业知识,想通过一次讲座、几堂课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少把学生带入企业、用人单位或者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去亲身体验。学生听着不感兴趣,也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实际效果。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业指导需要润物细无声,融入专业教育中并形成长效机制。

(2)如果学校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就会混文凭混日子。

(3)对教师定期进修不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4)采取大班上课,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就业指导课单纯靠课堂上的讲授,方式单调,缺乏活力。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就业观念、择业心理、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不同,单凭一种教材、一套模式、一个授课方式进行指导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无法产生兴趣。

四、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学生方面

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改进之外,学生的参与和配合也非常重要。学生要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很多人都认为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方法,但真正实行起来非常难,因为学生不配合,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2.教师方面

教师应用心备课、教学,不随着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态度而波动;教师应时常提醒自己,纵使学生的学习风气不好,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不应该减少;教师应用真诚的态度去教育学生;教师更应该保持一种学习力,摆脱惰性,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比如采取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拟面试、现场感受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播放职场竞聘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参与讨论。还可请优秀毕业生或在职人员来学校参与教学。

职业指导课程如果不针对90后的特征,不契合学生丰富的内心及易变脆弱的就业心理预期,不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大一时应该安排学生跟企业接触,多沟通多学习,引导学生接触企业,思考就业问题。让学生多参加就业市场调查,参与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大型招聘会亲身体验,到创业园参观。提前进入企业入职体系参加培训和学习,与企业进行多种互动和沟通,丰富教学方式。

3.学校方面

一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业指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人才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全面综合的知识积累,很强的市场意识,并对就业市场非常了解。为了解决职业指导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考虑利用学校资源,请社会兼职就业指导师、专业职业指导员走入学校参与教学。

二是组织就业指导老师走出学校,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建立沟通和交流的长效机制。同时,请往届毕业的学生回来谈谈自己的求职经历及经验体会,也可以让学生到一线企业去体验职场环境。

三是学校建立校中厂,即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开展创业演练。

4.辅导员方面

辅导员应该严格管理学生,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以朋友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本末倒置,放宽对学生的要求,纵容了学生,学生就会更加随性。因为高职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如果辅导员不严格要求,他们会更加放松自己,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只有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学校、辅导员一起努力,学生上课的情况才会好转,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