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年度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年度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年度分析报告

财务年度分析报告范文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009年我国坚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7.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9.6 万亿元,同比多增4.7 万亿元;股票市场震荡上行,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上涨80%,股票市值增长101%,市场交易量明显放大;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年末人民币债券市值达到17.9 万亿元,增长11.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本文以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7家银行为例,对银行2009年度报告的净利润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中的7家银行 2009 年的净利润总计人民币 1446亿元,比 2008 年1243亿元增长11.63%,利润增长较上年的增速41.36%明显趋缓。

各家银行 2009年度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民生银行净利润 2009年同比增长53.50%,其余各上市银行的增长率在3.99%-23%之间。 通过分析各家银行净利润的构成,可以看出利息净收入仍然是净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 2009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及投资收益的增长是净利润增长的其他重要因素。

一、建行

2009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387.25 亿元,较上年增长15.85%;净利润1,068.36 亿元,较上年增长15.32%。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达到两位数增长水平,主要得益于:一是积极开展服务与产品创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较上年增加96.13 亿元,增幅25.00%;二是加强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资产减值支出较上年减少253.69 亿元,降幅49.91%;三是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26.86%,增幅较上年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2008 年底人行大幅降息的不利影响。

二、华夏银行

2009年,实现净利润37.60亿元,比上年增加6.89 亿元,增长22.45%。主要原因有:一是加强战略管理,保证全行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落实营销工作,推动全行业务发展;三是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对净利润增速进行分解之后,我们发现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和信贷成本的显著下降。与行业28.21%的存款增速和31.74%的贷款增速相比,公司19.85%的存款增速和21.35%的贷款增速相对较慢。因此,信贷成本的显著下降是公司实现净利润超预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在保证拨备覆盖率稳步上升的前提下,2009年全年的信贷成本为0.88%,远低于08年1.52%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继续保持在08年的较高水平上,09年核销总额20亿元,占还原核销后不良贷款总额的23.53%。

三、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53.50%,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处置海通股权取得较好收益等。

2009年度,民生银行处置了持有的全部海通证券股权共计3.8亿股。该股权投资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0.89亿元,其取得时的成本为人民币5.5亿元,民生行获得处置海通股权收益人民币49.02亿元。如果剔除了处置海通股权收益,民生银行净利润为83.86亿元,比2008年的78.85亿元略有增长。

四、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8.24亿元,比2008年增加22.63亿元,较上年增长6.55%;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资产规模扩大、收入结构优化,以及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投资收益增长所致。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增长、信贷质量提高、信用拨备成本下降。

五、北京银行

2009 年度,北京银行盈利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71.62 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4 亿元,同比增长4%.

六、宁波银行

公司2009 年度净利润14.57 亿元, 同比增加1.26 亿元,增幅为9.44%。利润的主要增长原因有:一是各项业务发展较快,公司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确保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其中2009 年利息收入40.23 亿元,同比增幅11.44%;二是中间业务收入有较大提高,盈利结构不断改善,2009 年公司继续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通过加强渠道建设和营销组合,推进国际结算、银行卡、授信理财等各项业务的拓展,着力打造品质服务,提升品牌形象,丰富了业务收入来源,2009 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21 亿元,同比增长21.39%,增幅较大;三是风险管理基本到位,资产质量控制较好。公司通过健全操作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改进全行业务流程,推进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机制的建设。同时,强调公司风险的过程管理,通过合规体系建设,将风险管控重心不断前移,提升了风险管理的质量。

七、南京银行

2009年净利润15.44亿元,较上年增加6.02%,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财务年度分析报告范文2

一、成本监管的内涵与作用

(一)成本监管的内涵

成本监管指监管机构从价格监管的需要出发,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成本分类、归集、核算规则以及相关的成本报送、评估、审核和披露制度。成本监管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1、成本监管的对象是“定价成本”,不同于企业“财务成本”

定价成本是经监管机构认可允许通过价格收回的成本,财务成本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全部成本。定价成本以企业财务成本为基础,按定价的需求来分类和归集,因此需要对财务成本进行调整,但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定价成本大部分情形下仅是财务成本的一部分,如与受监管业务无关、虽与业务相关但不合理的成本不能包含在定价成本中。

2、成本监管中的“定价成本报表”不同于企业“财务报表”

定价成本报表指企业按定价成本监管规则提交的成本报表,与企业财务报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对象和目标不同。财务报表主要用于为税务主管部门提供企业财务信息,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定价成本报表用于为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提供成本信息,用于为价格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加强对企业成本约束,维护消费者利益。

(2)适用对象不同。所有企业都必须提交法定财务报表。而成本监管的产生源于价格监管的需要,因此只有价格受到监管的行业或部门,如电力、天然气、电信、供水、铁路等行业或其中部分环节,才需要专门的成本监管,原因是通用会计准则和法定财务报表,不能满足管制价格制定的需要。

(3)反映成本信息的范围和程度不同。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整体业务成本和收入信息,在竞争性行业或部门,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除财务报表以外的成本信息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有权不公开。而定价成本报表集中关注受监管的业务,如企业同时从事受监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时,需要将与受监管业务无关的成本剔除,同时,由于定价成本报表服务于价格监管,是确定合理价格水平和结构的依据,因此需要非常详细的成本信息。

3、成本监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统一性以及强制性

(1)专业性。由于各个行业的技术经济特性不同,成本的构成、形成特点以及价格监管的要求不同,因此成本监管规则的设置必须符合行业特点。

(2)统一性。同一行业或部门中的所有企业必须执行相同的成本规则,如统一的定价成本报表格式和成本核算标准,便于监管机构对不同企业的成本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年份的成本进行比较,判断成本合理性。

(3)强制性。受监管企业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成本报表,并保留和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否则其发生的成本将不被监管机构认可,不能计入价格。

(二)成本监管的作用

1、成本监管能够为管制价格制定提供依据

监管机构需要掌握详细的成本信息才能制定价格,但如果仅仅依据通用会计准则产生的企业财务成本信息和财务报表,远不能满足要求。而专门的成本监管,由于建立了符合行业特点和价格监管需要的成本分类、归集、核算规则以及相应的成本报送、披露和审核制度,因此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从而提高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2、成本监管有助于约束企业不合理成本并激励其提高效率

成本监管过程中,企业必须按规定格式定期提交成本以及相关投资和运行信息,因此监管机构能够全面掌握企业成本和各项成本发生的原因,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加强对企业成本约束,并激励其提高效率,因为企业效率越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被允许计入价格的风险越高。当企业同时从事多项业务时,成本监管可以防止企业不同业务间的交叉补贴特别是通过垄断业务补贴竞争业务,有利于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和反垄断审查。

二、成本监管的国际经验

(一)从价格监管的需要出发制定行业管制成本会计制度

鉴于成本监管在价格监管乃至整个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监管机构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适合各行业价格监管需要的管制会计制度。如英国对供水、天然气、电力、电信行业均建立了行业管制成本会计制度。又如美国许多公用事业企业不仅同时经营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业务,而且还从事天然气、供水等公用事业行业,但各行业和环节的成本和相关信息均单独核算和统计,成本分类、分摊与核算规则均不相同。

(二)成本分类以功能和用途为主要依据

成本的分类是整个管制成本制度的基础,对判断成本合理性,制定合理价格水平和结构至为关键。因此,国外大部分国家都对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且同一行业的分类基本相同,首先按功能分类,然后按设备名称或服务类型进一步细分。

(三)价格监管与投资监管密不可分

在各受监管行业,投资成本的比重都较高。因此,价格监管的重点是对投资项目成本进行审查,如在决定投资是否计入价格时,对每一项工程进行经济效率测试;对企业提交的预测投资成本与历史投资成本进行比较;要求企业说明实际投资成本与预测投资成本的差异及原因。

(四)周期性的价格核定以详细的成本评估和审核为基础

国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周期性的价格重新核定机制,周期通常为3—5年。在启动周期性核定机制时,监管机构首先详细的文件公布价格监管的方法和细节,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格式和其他要求提交成本信息。监管机构对企业提交的信息,组织专家或独立机构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核定成本和计算准许收入。如英国监管机构对各配电企业预测成本进行评估时,除与各公司历史成本进行纵向比较外,还与其他公司提交的预测成本进行横向比较。企业效率越高、被批准的成本越接近其上报值,反之,企业效率越低,被批准的成本低于其上报值的幅度越大。监管机构认为,因效率差异产生的成本应该由投资者承担,用户无需为不必要的投资与运行低效付费。

(五)持续跟踪监测评估企业成本绩效

在两次周期性的价格核定期间,为更好地满足相关利益方的要求,监管机构通常持续性跟踪监测企业的成本和绩效表现,要求企业按要求提交年度成本信息,然后组织专家对企业提交的成本信息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成本评估报告,并在官方网站公开。由于有完备的成本报表系统及相关的信息支持,并采用了定量化的成本比较模型,监管机构、消费者能够全面掌握企业成本信息,有利于约束企业成本,并为周期性价格制定提供基础。

三、对我国建立定价成本监管体系的建议

我国目前各公用事业行业还未建立专门的定价成本监管体系,成本的分类、核算仍主要沿袭通用财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尽管出台了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由于没有行业成本规则作为基础,发挥作用的空间受限,而且成本监审也仅是成本监管中的一个环节,而非全部内容。因此,建议尽快建立适合各行业特点和价格监管需要的成本监管体系,提高价格监管的效率。

(一)明确定价成本的分类、核算规则

1、按功能和用途对定价成本进行分类

定价成本的分类应符合行业特点,反映成本发生的原因和用途,为判断成本发生的合理性提供基础。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行业固定资产和运行维护费的分类大致相同,均是按用途和功能进行详尽的分类,因此我国可借鉴国外相应行业的分类。

2、明确定价成本核算标准

定价成本核算标准由价格监管机构制定,只有满足条件的财务成本才是定价成本,才被允许计入价格。确定相关成本标准时(如工资、定价折旧率、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可获得回报的投资等),应从价格监管的角度考虑,体现合理、合法、相关性原则,对于因规划问题、投资决策问题或企业自身管理问题等导致的不合理成本,不能通过价格疏导,如社会反映较大的垄断行业工资,计入价格时应按社会公允成本确定。

(二)加强对投资成本的监管

1、要求企业提交年度投资报告

为全面掌握和动态跟踪企业投资情况,建议监管机构要求企业每年提交投资报告,说明各项投资的详细情况,重点内容包括:一定规模以上投资支出情况(年末实际支出、未来几年资金需求);工程详细情况,包括:工程描述、工程类型(新建、改造、更新)、计划竣工日期、完成状态(已完成、在建、工程前期、计划、可研等)、投资是否按计划进度进行(如果不是,需说明原因,如选址、立项、建设延期等)。

2、要求企业在项目立项时提交成本—收益分析报告

企业需要证明项目是必要的且预期收益高于成本。然后由监管机构组织专家或独立机构(必须至少包括技术、价格和财务专家各1名)对成本—收益报告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报告决定是否允许项目成本计入价格、何时计入价格以及如何计入价格。

3、项目竣工后对企业投资成本进行评估

企业在项目完工后,需要证明投资项目确实用于提供服务,并提交详细的实际投资成本,解释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的差异及原因。监管机构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以企业立项时提交的预测投资成本为基准,如果企业实际投资成本低于预测投资成本,企业可保留节约的部分成本,从而达到激励企业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反之,如果实际投资成本超过预测投资成本达到一定比例,超出部分(包括折旧和回报)将不能计入价格,损失由企业承担。

(三)建立定价成本报送、评估、审核、披露制度

为落实上述成本分类、归集、核算规则,保障定价成本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管机构还需要建立定价成本提交、评估、审核与披露制度。

1、关于定价成本提交的格式和要求

建议监管机构根据价格监管的需要,以会计法、通用财务准则为基础,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统一的定价成本报表和详细的填报指南。定价成本报表中的规定与会计法和通用财务准则不一致时,以定价成本报表为准。定价成本报表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企业成本和运行信息,因为运行信息是评估成本信息的基础。制定统一的报表格式,不仅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定价成本和相关信息,而且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比较以及同一企业不同年份的比较,从而为评估成本合理性提供基础。为使企业充分地理解和准确地填写报表,监管机构还需要详细的填报指南,并要求受监管企业必须在各财务年度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提交定价成本报表,以及详细的说明文件,从而全面、动态掌握企业成本信息和绩效表现。

2、关于定价成本的评估、监审与披露

监管机构在收到各企业提交的定价成本信息后,每年需要组织周期性的评估,并在定、调价时进行成本监审,从而为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一是对定价成本进行年度评估。为保持监管的一致性,持续监测企业的成本表现,为下一次定、调价提供基础,建议监管机构每年组织对企业提交的年度定价成本报表进行评估。具体的组织方式是委托专家或独立机构评估,监管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定价成本年度监管报告。为保证评估的独立性,经费应来源于专项财政资金。评估的内容包括企业本年度的运行和投资成本情况,可采取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方法进行合理性评估。

二是定、调价时进行成本监审。建议根据企业定价成本监管规则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文件,尽快出台可操作性的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在定、调价时,由成本调查机构组织专家或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定价成本进行审核,同样为保证独立,经费应来源于专项财政资金,成本调查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向监管机构出具定价成本监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