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1

一、健全规章制度

20*年,我校确立了教导主任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分管领导,把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的学校工作中。按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人,配备专职人员,确保了20*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硬件建设

*小学18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一个学生51台电脑的机房,所有办公室配有台式电脑,配有5台打印机,另有一体机等设备。

20*年,我校节约办学经费的前提下,暂不添置新设备,主要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对有问题的设备进行部件更换,管好用好现有设备,

三、继续开展了信息化校本培训

1、继续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做到年轻教师人人能够熟练地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2、继续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一对一的电脑维护操作培训,使全校的网络及电脑能够正常使用。

3、完成了《分层次师生互补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获得区电教课题三等奖,为我校信息化校本培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软件与应用

通过学习与开发,正式启用*小学设备报修系统,使教育教学设备能够及时地获得修理。

以信息技术为各学科课堂教学做出有力支撑

1、通过购买商业教育资源光盘、获赠教学试用光盘、自制PP幻灯片等,加强了在各学科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到普遍应用。

2、配合校外课堂教学比赛制作个性化多媒体课件。多位教师在各级公开课教学中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获得较好名次,姜雅丽老师获语文课堂教学省一等奖。

五、突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学习

1、专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在本年度加强了系统性专业学习,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需求。王群卫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

强化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

2、兼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兼职信息技术教师在本学期要加强电脑应用水平的提高,并针对电脑维护进行针对性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信息报送及网络教研工作

依托区教育博客系统等网络教研平台,在应用中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网络教研之路。

1、教师个人博客:

珊塘校区教师在区博客系统开办个人博客,书写教育随笔,等,并组成《桔香珊塘》群组,促进了珊塘校区的教科研发展。

2、名师博客:

我校衢州市名师张红萍同志在区教育博客上开办个人博客,与全区教师共同探讨语文教学与学校管理的经验。

3、加强信息报送工作

通过落实学校关于信息报道的奖励机制,促使全体老师参与信息报道工作。学校至本月止,我校在区教育网发表信息168篇,名列区教育网信息报道排行榜第8名。

9篇稿件在《教育信息报》、《衢州晚报》等报刊上发表。

七、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中“培训的人”与“干活的人”相互重合,使培训效果极度降低,需要探索更合适的机制。

*小学2009年信息化工作思路

*小学在2009年的信息化工作中,将在以下几方面作出规划:

一、设备更新

至2009年,教师办公室电脑需要更新。

二、信息技术教学

1、开展校内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

2、加强对处的信息技术比赛的指志力度

三、南孔宣传

通过网络途径,全方面对我们的南孔特色进行宣传包装。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教育教学;信息系统;信息化教学

1前言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现在各种网络传播的教学模式,其质量主要依赖于教师,或者制作网络教学媒体的工作者,其也就是充当了教师的角色。当然,大部分的教育者还是集中在各类学校的教师群体中。那么,提升这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乃是迫不及待的大事。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想提升其教学质量,都必须首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当下,很多学校都已经有了本校的网站,校园网建设也颇有成效,信息化管理平台也在启用,如果多为教师提供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平台,相信很多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都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下面结合本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教师依托该平台进行的信息化教育能力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并在教师教育能力提升方面做一个浅析。

2校园化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

我校采用的校园化信息管理平台,结合了学校的教师管理,教务管理,行政事务处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种功能,可以说是一个多功能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全校自上而下,从校领到到普通教师,甚至学生,要求全员参与到该平台中,可以说虽然这种做法有些强制性,但体现出来的效果是及其明显的,全校教师及学生在的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完善平台,督促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在该信息化管理平台中所参与的和教学有关的模块,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块中,该模块提供了与教学紧密相关的空中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将教学资料整理汇总,传统的纸质备课内容,要求强制转变为电子档材料,这是实现信息化教学最基本的一个能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具备这个基本信息化教学能力;其次,也是对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更高要求的提升,就是要求教师制作各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多媒体教案,每门课程都将在期末进行这方面的评比,做为评选优秀课程的指标之一,不合格课程将得到相应的惩罚,即采取简单的奖惩措施,来激励教师多使用信息化手段;此外,各种精品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制作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还需要制作视频教程,并在线参与解答。各种措施紧密贯穿于全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中,持之以恒,整个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步入一个良好的上升轨道中。

4使用平台,自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完善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料,可以说是强制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得到的效果可能不尽相同,然而,当教师真正投入到该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将平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信息化的教育教育教学水平才真正发挥出来。结合平台的功能,展示平台的资源,配合教师的讲演,通过学生的实践,很好的将一门课程变成一种艺术。这不是一时就能够尽善尽美的体现出来的,需要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配合平时心情汗水制作的电子资源,媒体素材,对平台的熟练使用,以及精进设计的学生参与实践环节,每一样,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的。所以,使用平台,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样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是说说就能够做到的。

5总结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上来说,教育最需要的乃是质量,而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恰好是符合这一要求的。然培养乃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还需要教师本人自愿的参与,不是简单的、象征性的参与,是需要当做一个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生涯中。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我们的后代才会青出于蓝。

参考文献:

[1]王海青.基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2015(3):89.

[2]党玲侠.定位于教学服务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9):59-60.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信息流的集成

1.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其发展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还深受内部力量的影响。从外部来看,在现代化集成管理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体以及社会团体建立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其有效地实现了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而高校管理的规模性、信息性以及强度性,要求具有高效能信息流的支撑,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必须以信息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管理,以有效提升高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竞争力。

同时,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制约着教学管理效能的发挥,这集中表现在规划不到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要求规划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然而由于高校管理观念的缺失或是管理技术不高,而造成教育教学管理信息规划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规划各自进行,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各体统缺乏统一性,只服务于局部业务实现,影响信息集成性整体效能的发挥;规划标准固定,没有适应于高校自身发展要求,出现实际脱位;没有正确把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技术发展认识不清,而造成规划停足;管理信息不适应现代教育走向,一些经济信息、社会资源信息以及科技信息等新信息成分并没有纳入管理信息之中,造成信息整体性降低;各个管理信息孤立运行,数据缺乏标准规范,而且彼此之间数据协作性差,造成信息资源共享性差等。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成分,其质量影响着高校的持续性发展,所以,高校必须进行各部门的结构和功能重构,各种信息流的融合入,进行集成化管理,以形成规范化、整体化、科学化而又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来实现高校自身发展。

2.集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措施

2.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观念

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这就要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要树立信息化观念,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管理者仍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上,其信息化管理观念缺失,造成相关信息管理组织与管理机制的缺失;或是在信息化管理进行中缺乏实施力监督,造成信息化管理效能并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所以,高校只有进行管理思想观念革新,以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的管理观念和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使信息流集成模式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有机成分,才能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从而利于高校展开对教学、学生的监管与规划。

2.2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信息流体制

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高校信息流集成管理受到严重阻碍,这就要求进行相关体制革新,以适应于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体制来保障信息流集成管理。首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组建信息化管理机构,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制度建立要深入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部分,以深入各环节的制度进行信息化建设服务,这不仅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还要包括信息化建设的反馈、评价等各个方面;在机构设置中,要实现信息管理机构独立化,并使各个机构邮局协调性,以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性与协调性,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其次,进行监督机构设置,保证信息流集成落实。信息化管理实施力度不够,是造成学校信息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加强监督管理,以各部门建的相互监督、监督部门的内部监督的方式来促使信息化管理的落实,同时实行权责制度,进行信息流集成管理责任化,提升信息流管理的质量。

2.3科学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

由上面分析我们知道,信息流集成的主要限制在于规划不到位,其表现在整体性、协调性、前瞻性等多方面的缺失,这就要求进行科学性推进信息流的集成。

首先,进行信息化整体目标设置。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涉及到高校人力资源、高校管理技术、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信息流的集成必须包括这些因素,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相关的经济化信息流、社会化信息流以及科技信息流等也必须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中,以实现更全面地为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全程监控与规划。其次,加强整体性规划。信息流集成规划不但要适应于学校自身发展,而且要适应于时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信息化效能的发挥。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融入到教学管理集成规划的整体之中,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以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信息集成标准进行规划;以学校发展和时代变化为信息流集成的变动方向,形成面向学校自身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流集成;制定高校信息规范标准,接口规范标准以及数据统一格式等,以高技术标准要求信息流集成,以提升其数据基础的技术保障水平。最后,加强部门协调,实现系统集成。

3.总结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是信息化的产物,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自身建设的要求,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管理的发展,只有更新管理观念,健全机制,进行科学化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才能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亮.浅析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0,(01)

[1]沈大强.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制约因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1)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融合;缩小差距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和实施,以及全国教育信息化两次工作会议的召开,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重大教育项目的实施,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了历史的突破,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为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 “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来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促成教育教学手段改的改进,将其作为缩小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此结合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推进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三通两平台”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依托和支撑,更是缩小与教育发达地区差距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学校层面,应始终把“三通两平台”建设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主要推手,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学科教师观看两次远程教育提供的全国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同步课堂等节目,学习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为开展模仿教学、创新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借鉴的依据。同时充分利于信息技术设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主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同时为教师参与活动、互相学习、切磋教艺搭建网上教育资源平台,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教师层面,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通“教师空间”,应用好教师空间,上传、下载优秀课例、视频、微课、论文,学习借鉴,同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就是说,通过消化吸收,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让优质教育资源进入自己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育平台的利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这一目标的提出,不言而喻,其“人人皆学”便是对师生提出的要求,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不仅要学,而且要会,更要熟练掌握,自如应用,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才能够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形势,才能符合时代对师者的要求。因此,学校要始终把强化教师信息化培训,作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在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及人事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供需科目培训项目,加强学校教师的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发挥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作用,开展校本培训,力求所有一线教师熟练掌握应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的操作水平。要采取以课代训的形式开展培训,比如开展以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应用为核心,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采取讲座、观摩课、研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总之,要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有效开展教学的能力,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广泛应用,促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并形成 “班班通、人人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格局。

(三)信息技术设备运用的强化,促进教育模式手段转变。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配置和各种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不仅可以拓宽教师视野和知识层面,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而且也可以在应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促成教师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以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自觉,丢弃传统的“灌”、“背”、“考”传统教学方式,不断拓展授课的广度与深度。由此逐步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读、做(做实验)练、议、讲(老师精讲)、诱相结合的灵活变通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成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同时,必将为学生构建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渠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与发展,是夯实教育基础的着力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会给幼儿带来真实的感观体验,拓宽幼儿的眼界,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多媒体和录像等设备独有的可反复呈现、动态呈现的特点,会让一些相对枯燥、难以了解的事物与关系以及科学原理以深入浅出、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增强了教学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直观性。因此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要缩小教育差距,就必须得注重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要在推进学前教育工程建设过程中,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建设要放在一盘棋上,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配置,特别要注重信息技术设备配置,在配齐配好教玩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配备班班通一体机、点读机等多媒体设备,在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硬件设施配置的均等化的基础上,保证学前教育教学手段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使幼儿普遍接受信息化教育。

当然,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一直在路上,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缩小教育差距任重道远。作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应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并将其作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还需要不断探索,特别是在 “双语”资源开发、应用,以及学校信息化装备建设、管理、应用、培训、研究和评估体系方面的建设还需要作很多的尝试。然而多年来的持之以恒的信息技术教育广泛深入运用,已经给我们许多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信息技术教育必经谱写更加光辉而灿烂的教育新篇章。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校园;教育事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化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配备有健全的校园网络,校园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许多学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校园网络和数字平台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发展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教学策略等一直都在创新,因此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 校园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1 对校园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出日趋一体化的特征,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此作为一种战略性决策和技术手段,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对其造成的限制,导致各学校之间的竞争意识薄弱,许多学校都没有意识到校园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深入理解校园信息化建设对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这就导致我国教育部门对校园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模糊不清。

1.2 校园信息化建设不统一 目前我国许多校园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校园二级院系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校园信息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学校缺乏信息化建设人才,这就导致校园原系统所采用的开发软件不一致,信息化数据标准得不到统一,这就使得校园信息化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造成校园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浪费,并对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在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中,用户在不同的位置访问需要输入不同的密码,并且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校园信息化系统中无法直接访问相互间的数据和功能,用户在使用校园信息系统时,需要进行人为处理,学校信息应用系统比较复杂繁琐,用户在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常常难觅所需,这就导致学校信息化系统的人性化程度较低。

1.3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性较低 由于现代教育领域的革新和优化还处于比较保守和滞后的状态,许多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仍不充分,学校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的重要性,没有将学校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工作,没有针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相应的建设组织机构和配套的政策措施,这就使得现代化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流于表面和形式。

2 完善校园信息化的有效对策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巨大优势,对我国教育事业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教育改革,对实现校园管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管理职能的转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现代化的校园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校园信息化建设需要经历规划设计、分析设计、计划实施和系统应用四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要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性。

2.1 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要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解决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和难点,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对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域进行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探索校园特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坚持“开放、共赢、和谐、创新”的理念,探索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主体,采取社会化的信息建设方式,聘请信息化团队核心人员,对校园信息化进行分级管理,并采取激励机制,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资金、人才优势,在建设校园信息化的过程中保持学校特色。

2.2 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统一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校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以此作为实践教育技术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对校园信息化进程造成极大的影响。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校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思想观念进行培训,充分了解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化教育尤其是校园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进行革新。

2.3 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性 校园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校园教育培养学生的效率和质量,由于校园教育的对象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校园教育的过程中,影响校园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因素不仅是由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决定的,校园教育教学各组成因素都会对教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校园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和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3 总结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又繁琐的工程。不断学习和汲取有效的经验,对校园信息化面临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和重组,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引进到校园中,将其渗透到校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在此过程中要客观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学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蓉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研究[J].钟情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2]韩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周增国,李春兰,庞有军.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和建设原则[J].办公自动化,2008(4).

[4]史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范文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刻,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来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

中小学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经过本人的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我校领导层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学校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耗巨资跨出了迈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在这几年里,为了能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

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了大量的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并从K12、百年树人及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引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并且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于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这项工作,我校虽然已走在了前面,但校领导认为,这个问题仍将作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可见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学校已经不惜重金初步建成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项工作已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走在前列。

    四、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会步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叫喊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另一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起来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却闲置在那里,对一线的教学改革起不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仅成为供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因此将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要彻底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道理很明白,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分发掘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潜力,也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之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地位,也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