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再生资源回收;科学管理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9-01

0 引言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的再生资源回收已初步形成以物资回收公司为主体、基本覆盖全区的回收体系,但是其废旧再生资源回收与再利用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由于旧的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要求,而新的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使得朝阳区的资源再生产业长期处在一种无序管理和无序竞争的状态下,市场结构呈现出小、散、乱、杂的局面,资源浪费严重,产生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北京朝阳区作为北京主要商务区,合理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关系到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朝阳区废旧资源再生产业健康发展,保证产业链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本文建立能够适应和保证朝阳区再生资源产业链健康运转的综合管理体系,从四个角度为北京市朝阳区废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1 北京市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废旧物资主要有废旧纸张,废塑料,废旧电器,木材,轮胎,玻璃,各类杂品,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约80万吨。朝阳区共有废旧回收网点800多个,覆盖率达到93.5%,城乡结合部地区共有各类废品回收集散市场40余处,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但因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建设,整体发展层次不高,规范化建设的回收亭仅占20%,多数还是以临时摊位和流动摊贩为主。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体系主要涉及收集、储存、运输、处理4个环节。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废品回收集散市场亟待整顿和规范;其次,前端回收网络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再次,回收行业整体发展处于低谷期。更好地利用北京市朝阳区再生资源,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正确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北京市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2.1 回收利用网络和路径方面

对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路径进行合理设计和流程再造,在朝阳区每个街道选址3-5个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满足居民废品交售要求,促进无序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尽快退出城市道路公共空间;在不具备建设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地方,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原有无序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收集的废旧物品,经过分拣分类将使用再生资源专用车直接运送到利用厂家,不再运往本市回收市场,以促进北京市废品回收市场外迁或取缔、人口疏解。封闭式再生资源回收站定期开展环保、资源回收利用宣传活动,定期对回收人员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消除缺金短两、偷盗、破坏市政设施、收脏销赃等隐患,引导广大社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2.2 财政金融方面

(1)政府采购和投资支持。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同有关部门制定政府采购目录时,应优先考虑列入经认定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印有环保局统一制定的标识的产品。北京市朝阳区应当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政策扶持,将再生资源回收作为公共事业进行投资,可以要求受政府投资的企业每年将利润的一部分交给朝阳区政府。还可以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再生资源行业。

(2)税收政策和贷款优惠。

建立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免税减税退税机制,可以对朝阳区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实行免税制,用低税率减轻企业压力。对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银行应当从利率、期限等多个方面提供优惠。银行可以从期限上给予优惠,延长还款年限。

(3)专项基金。

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拨出一定资金用于成立“再生资源回收”财政专项基金,防止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风险。建立“废旧资源回收”基金,基金用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希望工程事业;另一部分用于防范金融风险,同财政专项基金共同作用。

2.3 相应法规设计方面

(1)生产责任制。

北京市应以国家法律为基础,要求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同时使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共同承担起产品回收、再生、处置的责任。

(2)抵押金返还制。

通过对每户收取一定的费用,该制度通过收取押金使不回收再生资源的行为付出丧失押金的代价,从而以经济利益驱使居民将再生资源交回制定部门,达到回收再生资源的目的。

(3)绿色采购和清洁生产制度。

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少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朝阳区政府应鼓励企业将清洁生产运用于制造过程,这样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而且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绿色标准,有利于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

(4)其他针对性措施。

在朝阳区实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手机回收送话费政策;电池“以多换一”政策;学校旧书回收;塑料瓶换矿泉水活动等措施,通过这些鼓励性措施,为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规设计起到补充作用。

2.4 宣传教育方面

朝阳区环保局可以鼓励志愿者活动,在社区进行宣传活动。对于中小学,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应将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相关知识纳入课程范畴。朝阳区商务委员会每年举办一个以“再生资源回收”为主题的活动周,举办“再生资源回收”主题公益晚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影响力。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拓宽其下设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处的职能,将再生资源回收情况、废旧排放情况与企业信用挂钩,进而对企业形成更有约束力的监管。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应当在电视或流动媒体上插播公益广告,引导公众进行垃圾分类和废旧资源回收,唤醒公众的责任感。

3 总结

北京市朝阳区应当以建设“人文朝阳、科技朝阳、绿色朝阳”为目标,加大力度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本文通过从政策机制、规划设计、技术管理和实际操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能够适应和保证再生资源产业链健康运转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朝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促进污染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齐春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5):41-43.

[2]刘新民.大力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J].中国金融,2006,(5):20-21.

[3]赖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的思考[J].市场营销导刊,2007,(5):14-18.

[4]赵红,张国郁.垃圾资源化的思考[J].网络信息技术,2003,(6):37-38.

[5]王爱兰.中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比较与中国的推进策略[J].资源科学,2006,(9):108-113.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区域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引言

生态文明强调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三类关系,其科学内涵在于人类创造物质成果的生产方式的生态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化。党的十报告首次以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区域循环经济是将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引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负荷为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能够在宏观层面使生态文化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在微观层面能够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政策设计之中,有助于实现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化与资源利用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二、基于生态视野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观

区域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以一定范围的区域为对象;以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以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区域内部各项功能为重点,统筹规划区域总体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1]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视野下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观在以往的区域循环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即,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致产生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产品的生命周期终结之后,能够作为再生资源重新进入生态产业的物质循环系统,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和谐良性发展。

以生态文明观引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对废弃物的再资源化以集约型增长的方式加以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在区域范围内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由追求单纯的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区域发展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此外,区域循环经济以保护生态和高效利用资源为特征,其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推动社会和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从而快速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水平。

三、生态工业园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实践活动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别表现为企业内部、产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涉及资源开采、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其中,围绕生态工业园开展的区域循环经济实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生态工业园通过在特定的虚拟产业园区内组合成生态产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间共生网络,能够真正实现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园区内的企业之间通过对能源和资源的综合管理,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实现企业活动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同时提高经济绩效。[2]2001年起,原国家环保总局首先在广西、内蒙、山东等地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2003年,进一步将生态工业理念引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开始了中国国家层面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探索实践。2007年4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了《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建立了部门联合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机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截至2011年12月,全国共命名15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45个开发区正在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实践证明,以发展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口,完善相关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将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四、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情况概述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命名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同时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为“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自建立以来,在区域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生态工业园实践的典范,其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法律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这些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对于新时期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子牙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

(1)区位优势。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与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接壤。距离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50公里,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天津新港90公里,与京沪、京九、京广、天津机场、天津新港形成了立体式、综合化、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2)生态产业优势。园区重点发展废旧机电产品拆解加工业、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加工业、报废汽车拆解加工业、废旧轮胎及塑料再生利用业、精深加工与再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初步建成中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矿山”。废旧物资在产业区内得到充分循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以高附加值产品方式通过区内交易中心走向市场,进入到整个社会的大循环系统之中。

(3)政策优势。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滨海新区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开发开放方面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子牙园区在行政区划上处于滨海新区政策辐射圈内,一系列政策倾斜和扶持为园区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开展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机与有力的政策保障。

(4)技术研发优势。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课题开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产业管理的信息化和规模经济的科技化。

2.子牙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1)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现行的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尽管涉及相关的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但是只是通过零星的条款做出倡导性的原则规定,缺乏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明确规定。此外,园区缺乏针对自身特点设计的政策法规,导致回收市场处于无序经营状态。

(2)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健全。现阶段园区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主要依靠市场自发力量形成,多采用民间回收、生产者自营回收、生产联盟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模式,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依然处于无秩序的混乱状态,未能有效发挥产业规模效应,严重影响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效率和废弃物的处置。

(3)经济激励机制缺失。再生资源产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其原材料供应高度依赖于市场。在我国矿业生产中,存在着矿藏资源价格过低和矿业生产支付的环境成本过低现象,因为再生资源原料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且回收难度较大、成本过高等原因,利废企业难以承担高额的原料成本。

(4)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我国缺乏良好的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咨询体系和保障,且先进的再生资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缺乏有效的管理。此外,因为私人回收技术水平较低,包含有毒化学品以及大部分贵金属在内的物质被当作废物丢弃,且由于缺少配套的环保处理设备,排污处理难以达到环境标准,不仅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更会给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五、生态文明视野下促进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和科技支撑体系,激活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1)完善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政府应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园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扩大招商引资。建议有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再生资源产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充分发挥金融信贷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等社会资金投入再生资源产业。

(3)建立合理的价格收费政策。政府应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环境生态价值,制定完善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价政策体系,解决由于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不足、定价偏低,致使再生资源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4)建立园区的科技支撑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为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力度,建立园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还应积极支持建立再生资源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2.完善配套制度,增强循环经济政策优化的外在驱动力

(1)完善园区再生资源产业的相关立法。尽管我国已于2007年出台了《再生资源管理办法》,《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也于2011年开始施行,但在其他种类的废旧产品回收管理方面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建议在已有立法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再生资源管理的需要,尽快制定其他种类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此外,建议颁布强制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和使用的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可使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从而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充分利用子牙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将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再生资源生产企业都纳入示范基地的产业园区实行“圈区”管理。把“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集回收、分拣、加工、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4]

(3)通过调整进口配额政策,促进再生资源国际贸易的开展。目前我国再生资源进口仍缺乏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国外的一些再生资源量大价低,在确保不产生污染物国际转移的前提下,应根据国际、国内市场供需情况适当调整政策,明确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积极加入到国际再生资源大循环之中,扩大再生资源进口规模以弥补园区的资源缺口。

参考文献:

[1]张燕.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0.

[2]唐燕.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产业规划与设计[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8.

[3]田金平,刘巍,李星,等.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60-66.

[4]周永生,章昌平.国内外“城市矿产”研究与实践综述[J].学术论坛,2012(4):118-124.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3

1.1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技术水平仍须改进和提高

再生资源的本质就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进行开发和利用报废之后,还可以再次回收加工的物质资源。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报废的有色金属合金、塑料、橡胶、纸张等,都属于再生资源。总的来看,我国企业目前对这一类再生资源的回收应用发展是较快的。首先,我国有关部门对再生资源保护的宣传比较多,从思想上对再生资源的重视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次,我国对有些再生资源的利用比较到位,而且经济投资和生产成本的投资都控制得比较低,这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重要的理论依据。最后,我国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从侧面上促进了再生资源的利用。所以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再生资源的发展情况较为迅速,然而关键技术仍需要改进和提高。

1.2企业循环经济理念构成较早,但是企业循环经济体系并没有完美构建

我国对企业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是比较早的,然而仅仅以最单一的形式进行表现,就是对日常生活废气物的再利用。而且对于这种简单的企业循环经济理念依然没有合适的体系与制度予以保障。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我国应该从两个层面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一是对自然生态系统中资源的保护;二是对清洁能源的开发。这两点是利用高科技技术为企业循环经济指明具体道路。

2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具体构建方式分析

我国对企业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是比较早的,上文中已经提到,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我国应该从两个层面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一是对自然生态系统中资源的保护;二是对清洁能源的开发。然而事实上在企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发展过程中,仍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表面入手;二是从深层根本问题入手。下面,笔者就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具体论述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方式。

2.1解决表面问题的具体方法

所谓表面问题,也就是对资源的再利用以及对废弃物的回收。这种问题构成了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模式,因为企业循环经济是处于一种循环流动状态下的经济模式。首先,需要有经济模式,也就是生产和消费过程;其次,需要有循环模式,也就是对消费后的废弃物进行重新回收与应用。所以,构建企业循环经济体系需要解决的表面问题就应该从回收出发。

2.2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循环经济的利用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循环经济的利用问题应该从两个层面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一是对自然生态系统中资源的保护,二是对清洁能源的开发。我国应该对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采用消极保护策略,规定不允许开发的自然生态系统。这样的政策能促进我国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对清洁能源的开发本身就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就是对循环经济的极大促进。所以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依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清洁能源的开发来进行。随着企业环保意识和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经慢慢发生转化和调整,使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向于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向。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向,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而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发清洁能源又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我国对企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分析

我国对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鼓励。上文中已经介绍,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对企业循环经济应当更加重视,在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节省与环保使用。具体说来,我国对企业循环经济颁布的支持政策主要分为资源开采的价格政策、资源的使用政策,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政策等。笔者就这三个主要政策对企业循环经济的支持予以分析和研究。

3.1资源开采时的政策

我国一直以来都使用资源低价政策,资源的价值是不能体现产权以及生态价值的。而且我国对矿产资源的补偿费用比较低,所以一般采用资源低价的政策进行承包式的资源开发。然而,如果对企业循环经济加以支持,需要我国对资源的开采加以放权,将矿产资源的利用交给拥有高科技技术的企业,那么企业就会在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研究上应用相应的高科技技术。拥有了高科技技术开发企业,就可以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成型。

3.2能源利用的价格政策

能源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能源的价格高低。所以国家对能源价格的调控是对能源利用率的调控方法。利用价格优势确定能源利用率的不同,然后根据利用率调整对企业的管理力度,这一政策能从侧面促进企业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和应用。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由于我国对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宣传得比较多,从思想上对再生资源的重视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我国对有些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比较重视,而且经济投资和生产成本的投资都进行必要的研究,让这些再生资源的价格更加具有优势,这是我国对再生资源利用的价格政策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3.3清洁能源的开发政策

我国对清洁能源的开发本身就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又是对企业循环经济理念理解的具体表现。总的来说,就是投资新型环保科技,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种能源为主要开发对象,避免传统资源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也能对传统资源的节约作出贡献。清洁能源的开发是我国未来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建立的主要实践基础,更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推动力量。

4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企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意义

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某些角度上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所以就理论上来说,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是具有较大意义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意义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二是人文发展方面的意义;第三就是环境保护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论述。

4.1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

企业循环经济本身是满足了市场经济的需求,是对市场发展的促进和支持。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支持,才会更加促进科技创新,也正是将科技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企业循环经济科技的研发。同时,利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经济模式可以完成对市场的调控,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也让市场得到有序的发展。同时,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地域的划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以前科技发展较快的地区几乎都在沿海地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视的地区也主要在沿海地区。所以企业循环经济的推广让科技成果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4.2人文方面的意义

人文方面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与教育层面说起。首先,从精神层面来说,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对探索追求精神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科技研究人员的肯定。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更加促进了环保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育层面来说,对企业循环经济的肯定能极大促进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渴望,是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同时,科技研发机构与市场经济机构的有力融合可让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伤害环境,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道路和人文意义。

4.3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以企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理念是对环境保护作用最大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从多个方面要求大众和企业管理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应用。要求企业应当从资源的循环利用出发,提供各种低碳发展的措施和方法,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方便,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政府从科技上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具体的说,就是投资新型环保科技,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种能源为主要开发对象,避免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真正地运用于企业的发展之中。

5结语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再生资源 增值税 政策 完善 税收优惠

再生资源增值税的现有政策

(一)产废环节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和抵扣过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和旧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二)回收环节

目前没有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三)用废环节

用废环节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文件中。有关政策总结如下:

财税[2008]156号规定对销售以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和胎体100%来自废旧轮胎的翻新轮胎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对销售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对销售自产的综合利用生物柴油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根据财税[2011]115号规定,第一,对垃圾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第二,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的有:销售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三剩物、次小薪材包括利用上述资源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原料生产的电力、热力、燃料;销售以废弃的动物油、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饲料级混合油、以人发为原料生产的档发;销售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炭棒。第三,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以废旧电池、废感光材料等原料生产的金、银、钯、铑、铜、铅、汞、锡、铋、碲、铟、硒、铂族金属;以废塑料等为原料生产的汽油、柴油等;以废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制品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纱及织布、无纺布、毡、粘合剂及再生聚酯产品。

现行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且未统筹考虑产废、回收、用废三个环节

再生资源的流通环节是一个整体,增值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有一个整体考虑,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从我国近年来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相关政策的出台缺乏系统性考虑,没有综合考虑再生资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本文调研的结果也证明,单一环节的增值税政策效果往往使许多从业者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而尽量满足所需条件,而未考虑整个流通环节。而且,每个环节的税收政策变动过于频繁,使从业者难以准确把握和预期。

(二)税负过重影响到再生资源的行业发展

再生资源的税负重主要体现在回收环节, 2011年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实行“全额征收,只征不退”,回收企业的税负率为国税 14.53%,地税 1.5983%,合计 16.128%。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高税负也加大了利废企业的税负。

1.高税负加重了企业负担。高税负使大部分回收企业举步维艰,经营业务无资金周转,生产困难,面临着停产半停产或关门歇业的危险。

2.高税负制约了正规回收企业的发展。从2011年不再执行退税政策后,再生资源正规回收企业,由于高税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造成正规回收企业不如无资质的企业和个体户,依法纳税企业不如体外循环和无证经营企业。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减轻税负、减缴税款的目的,在经营中实行无票交易,然后到税差低的地区开票,有的甚至虚开发票,在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的同时,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和竞争的局面。

3.高税负不利于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高税负导致废旧物资价格大幅增加,缩小了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差距,从而严重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高税负导致用废企业采购成本大幅增加,致使再生资源采购价与原生资源采购价相差无几。一方面,回收企业更愿意将废旧物资销售给那些不要发票的用废企业;另一方面,许多用废企业会将更多目光投向原生资源,不愿意使用再生资源。

(三)众多再生资源“无票”交易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从现实来看,回收企业进货时索取发票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产废企业有意把销售款作为小金库,不给回收企业开发票;二是有大量的不要发票的购货者,导致产废企业制定了带票价和不带票价;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破产企业、市政拆迁单位等社会组织处理废旧物资无法开具发票;四是部分个体工商户,没有办理税务登记,销货时没有发票;五是个人(不含个体工商户)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废旧物品免征增值税,国家现有政策对购进这部分货物的回收公司如何取得进项税抵扣没有明确,只能按规定补缴全额增值税;六是再生资源的回收者和用废者往往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开展经营,不开发票的情形时有发生。这种再生资源增值税体外循环的运作模式,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流失。

(四)“一刀切”的监管措施加剧了再生资源市场的混乱

税务部门出于监管职责,层层加码陆续制定了越来越严格具体的规定,以防止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发生。但在具体操作中未能具体对待,使得那些税务部门监管到位的合法经营企业多方面受到限制,致使业务萎缩、效益下滑,面临生存危机。由于合法经营受限制,迫使部分合法经营单位由“正规军”转为“游击队”,增加了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各地为了扶持再生资源企业发展,纷纷出台地方优惠政策,以增强地方企业的竞争力,但因各自为政出台的优惠政策不统一,致使各地回收企业的税负不平等,很多企业为了生存或增强竞争力,不得不采取抬高价格,降低质量标准等措施进行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加剧了市场混乱和无序竞争的局面。

完善我国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原则

1.增值税政策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的市场失灵呈现一定的假象,增值税政策的支持一定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对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的现状、前景、目标及过程所需的支持范围和力度都要有准确而畅通的信息渠道,同时针对不同问题,区别政策职能采取不同手段加以解决。

2.增值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再生资源的发展最终要靠市场的机制来彻底解决,税收政策的目标也是更好地实现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以促使其尽快步入商业化阶段。因此,应根据再生资源的市场规律,研究增值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决定性作用。

3.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三个环节来看,我国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完善应遵循“产废是基础,回收是重点,用废是补充”的指导思想,即产废环节不易制定过多优惠政策,以加强管理、完善票证为重点;增值税政策的制定应主要集中于回收环节,切实降低用废环节的增值税税负,更好地衔接其他两个环节;用废环节的税收以所得税为主,增值税为辅。

(二)重新认定再生资源的范围

应从国家层面对再生资源的范围进行细化的认定,笔者在与相关协会、企业的的座谈、考察中,发现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对再生资源的认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得到了大部分再生资源企业的认同。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依据当前经济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回收利用实践,着眼于今后发展,将再生资源大体划分为12类: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化学纤维;废造纸原料;废玻璃;废电池;报废机动车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农业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以上12类,基本涵盖了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主要类别。

(三)完善对再生资源各环节税收政策

1.产废环节。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对于现实中大量的没有资格开具发票的销售单位和个人,应当由所在地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发票,购买方以此作为入账凭证和进项税抵扣依据。同时,应该尽快完善购销双方签字盖章等手续,确保交易的真实性。

2.回收环节。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根据废旧物资主要来源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即征即退比例,对以生活废弃物为主的如废纸、废塑料等实行高比例(70%)退还,对以生产废弃物为主的如废金属实行低比例(50%)退还(这样可以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综合税负率略低于其他行业)。调整后,要明确国税部门发票管理、稽查职责和即征即退审批权限,加强发票管理,简化审核程序,提高退税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速再生资源企业资金周转,有力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发展。同时,设置即征即退的条件,支持合法的再生资源企业发展,真正做到扶强限劣。具体可增加以下条件:一是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二是年平均在册从业人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医疗和失业保险等不得少于10人;三是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收购的废旧物资需相关部门定期予以认定。

3.用废环节。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建议具体的退税范围和标准同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共同制定。

(四)加强税收管理并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销售发票管理,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必须开具发票,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达到起征点的废旧物资,由国税部门代开发票。二是加强收购发票管理,购买纳税人的废旧物资,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三是加强收购资金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现金结算,可以规定单笔收购金额超过一定数额(比如1000元)的要实行转账结算,不得支付现金。四是规范再生资源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五是严格再生资源的退税管理。要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管理,要进行分类查核,强化以票控管,强化税收分析,有效查找增值税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要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切实提高再生资源企业的增值税征收管理质量。

(五)重点扶持“正规”经营企业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的流通环节特别是回收环节的从业者相当一部分是小商小贩,税收管理的难度相当大。建议选定部分有信誉、有实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实行统一对外签约、统一货物购销、统一资金结算、统一申报税务,承担起规范经营管理的职责。在此前提下,主管税务机关给予重点税政扶持。如此,既降低了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虚开发票的违法现象,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提高行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六)优先制定废纸、秸秆、发动机再制造等再生资源税收政策

再生资源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很难一步到位,应循序渐进。从行业来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又反应强烈且易于操作的行业先行试点。根据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分析和调研结果,建议先选择废纸、秸秆、发动机再制造等几种资源进行试点,待其成功后再推广至其他行业。

参考文献:

1.宋冬林,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兼论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1)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5

一、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

1、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来源

对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分析是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即基于3R1H四原则的生态经济价值补偿和价值创造。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投入的经济活动,还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主要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物治理和排污成本。这种效益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层次,通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业务的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输入端的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形成生产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通过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再造等方法实现;二是过程控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节约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产品服务化等新型管理方式来实现;三是输出端的废物再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它实际上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的节约和资源再利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四是末端治理的无害化产生环境管理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引进污染治理技术或开发污染治理新技术带来环境成本的节约以及新技术的专利收入。

在企业间关系层次上,通过产业链接或产业共生,形成价值链条甚至是价值网络,企业不但可以得到上述活动的内部经济,还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包括来自系统集成的价值剩余以及网络合作剩余。产业共生形成的企业之间合作互利,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内资源配置合理和高效利用,节约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过程的资源损耗。

2、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运动过程

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体现出价值运动与资源流动的协同,即在价值投资、价值补偿、价值实现的经济循环过程中,资源也经过投入、回流、恢复的物质循环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表现出来:一是价值投入与资源配置。循环经济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来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而人们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开发并综合利用资源,进而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过程。包括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产品试制、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支撑、生态补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价值补偿;二是价值物化与价值增殖。在资源循环再生过程中劳动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劳动技能作用于物化劳动,通过活劳动的消耗将活劳动物化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相关的产品生产中;三是价值产出和价值实现。价值是随着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得以产出和实现的。

二、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

决定市场中企业自制和外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做到及时适应。而市场适应性不如内部控制更有效(威廉姆森,2002)。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素品质、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专用性。因此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再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而产生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总成本最小。在总成本构成中,企业对组织成本和制造成本控制比较稳定,而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对于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的企业来说,差异比较大,前者处于较高分摊水平且相对不确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循环再生企业比动脉产业企业具有更大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资产专用性。与传统的常规性企业相比,循环再生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专用性资本用于资源再生利用,包括技术型专用资本(如循环再生、替代优化、清洁生产等专用性技术、专用性工艺、专用设备、专用设施以及相应的专用人力资本)和关系型专用资本(如专用性产业配套、产业关联、战略联盟等)。因此,在治理成本上,循环企业面临更多外部交易成本上。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增殖要求在产业组织形式和公共政策层面改善产业链发育和外部性租金耗散状况,从治理结构和产业规制两方面降低交易成本。

三、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影响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的市场条件

要使循环经济顺利推行必须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基本要求,即:循环经济导向的技术革新,确保循环经济生产的技术可能性;再利用和资源化物质的使用价格与其替代要素的价格之差必须足够小(邓永新、沈体雁,2007)。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同样要遵循这两个要求。

不同的技术形态,影响循环再生企业的成本曲线。循环再生技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共性技术,二是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可提高循环再生产业的整体水平,导致循环再生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产生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专有技术则为循环再生企业独有,将导致该企业循环再生成本曲线以更大斜率表现出来,获得更大垄断利润,产生产业内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设备更新成本、运行成本也较高,使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2、影响循环再生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1)循环再生产品的主要形态。循环再生产品是指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活动而生产的产品。它通常是以再生资源或非初始性资源为基础,通过循环型技术制造而成。循环再生产品可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化产品,即把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再生技术改造,作为其他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或原材料;二是中间产品,通过再循环或再利用技术制造的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三是最终消费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制造的、为最终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产品。而循环再生资源价格的真实显示要求三个市场的完善:一是初级资源市场,对初级资源价格要能真实地揭示出来;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再生资源的生产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需要把这种正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循环型产品市场,避免非循环型产品对循环型产品的“逆淘汰”。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6

Li Wei

(Hebei Iron and Steel Group Xuanhu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Ltd.,Xuanhua 075100,China)

摘要: 通过介绍宣钢再生资源管理网络信息化模式的构建,阐述了ERP信息系统在再生资源管理的实施应用情况。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Xuanhu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Ltd., the impl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RP information system in renewable resources management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再生资源 ERP 流程优化 回收转储

Key words: resources management;ERP;process optimization;recycling dump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32-01

0引言

当前我国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引起了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是国家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二是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三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而钢铁企业再生资源能否有效地循环再利用、能否得到完善的科学的综合管理,更是国家支柱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60%。一些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更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网络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全面管理,而ERP信息管理技术就是针对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营运而生的一套科学管理体系,宣钢作为一家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为适应激烈的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于2007年适时引入了这项技术,并于2008年正式上线实施,为宣钢再生资源管理创建了有效的管理平台,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和完善,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值创利以及物流管理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再生资源管理流程

1.1 概况为使再生资源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宣钢设有独立的废旧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废旧金属及其它再生资源的综合管理,对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的加工整理、回收利用、运输转储、内供外销各个物流环节进行组织管理。随着公司ERP系统运行实施,梳理和优化了再生资源的实际物流模式,改变了原先粗放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再生资源管理的流程优化、过程控制、信息共享的管理模式。

1.2 物流管控流程钢铁企业再生资源物流循环管理模式可分为:①副产品收货转储:轧钢生产线产生的钢材副产品下线收货,合格入炉料随实际物流系统实时转储炼钢厂回炉再利用,其它可销售废材及焦化副产品由再生资源管理部门系统收货入库管理。②维修甩废物资回收:生产维修甩废物资随实际物流有再生资源管理部门定期系统回收,直接冲减生产厂成本变为可再生资源量。③入库加工后的钢铁料内供:入库管理的工艺甩废及维修废钢经加工挑拣后,合格入炉钢铁料由再生资源管理部门系统转储炼钢、炼铁厂,进行收货投料。④可销售资源外销:入库管理的可销售物资经再生资源管理部门挑拣、分类、加工后通过ERP系统销售模块进行创建销售订单、发货出库、发票结算。

2再生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2.1 物料数据统一管理再生资源要做到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就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物料数据编码系统作为数据辨识和支撑。宣钢再生资源管理系统依据生产实际,整合了原有各类废旧物资名录,把庞杂琐碎的甩废物资按照工艺性能、成本核算、再利用情况进行了有层级的科学分类。共分为工艺甩废、维修甩废以及非生产性甩废三大类、5个中类、26个小类共涉及121种物料的再生资源数据库,并制订了严格的编码规则和系统维护制度,使得再生资源物料名称统一规范,保证了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物料信息的唯一和共享。

2.2 流程优化管理

2.2.1 工艺甩废物资的回收和转储宣钢再生资源的回收转储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是依靠DSS数据采集系统和SAP四级系统相互衔接支撑构建起来的,在宣钢实际物流中,为避免厂际间二次倒运、节约成本转储成本,对于合格入炉料及氧化铁皮的管理采用的是以出代入直供方式由轧钢厂直接转储炼钢、炼铁厂,而再生资源管理部门却负有对两个单位结算职责。

为了在ERP系统中实现这一便捷的转储方式,在系统中专门设立了虚拟中转库对应再生资源管理部门,这样在轧钢厂源库存地合格入炉料在创建转储单时,后台直接绑定虚拟的中转库,管理部门经过收货确认后,炼钢厂等目的库存地才能最终收货上传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流在系统内的完整循环。这种独特的转储模式,既满足了管理部门的职责需求,把监管职能设置在中间环节,避免了两厂间直接转储使第三方管理部门得不到信息共享而产生管理漏洞,而且依然保持了直供转储流程简化的特色,只进行一次转储,物流信息三家共享、结算数据同时计入三方物流帐,简化了结算流程,这可以说是宣钢再生资源信息网络化管理的一大亮点。

2.2.2 维修及非生产性甩废物资回收各厂矿维修甩废及非生产性甩废物资,由于不参与生产环节金属平衡和工序成本计算,所以放在四级系统以成本中心回收方式进行管理,完成系统收货入库。实际过程中是分成两步操作:先是两地间物资的转储,结算时再分别冲减费用、增加物资数量。而在ERP系统中,生产厂维修和非生产性甩废物资回收只作一次账务处理,同时以冲减生产厂费用做成本中心账务管理,在管理部门以此费用对应的物料名称作存货账务管理,此流程依靠创建一次回收转储单自动转换,帐物同时、方便快捷,实现一级成本核算。

2.3 废钢铁料在成本核算及工序间实时计量当前的钢材市场波动大、变化快,这就要求生产经营的决策必须快速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进行成本分析、价格预测。而物料在各工序间投入产出的实时计量是成本预测及核算的重要保证,在过去“粗放式”管理模式下,废钢铁料投入和副产品收货的精确计量与转储,就成为了一个薄弱环节。

宣钢再生资源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实施为生产系统废钢投入、副产品收货、厂际间转储实时准确计量提供了技术支持的手段和一个有效管理的平台。通过副产品与生产订单匹配、生产投料BOM清单精确管理,使得工艺甩废和废钢铁入炉料在经书平衡计算时系统自动采集、精确计算,时成本预测及核算更加真实准确和实时。而且通过开发各类统计报表,已成功实现将《物料收发存明细表》、《金属平衡表》、《各品种钢成本消耗表》等许多业务报表系统导出、信息共享,真正成为经营决策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