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状况;发展状况;融入状况;研究综述

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农民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亦农亦工,非农非工”的特征,导致其游离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在生存质量、发展状况、融入程度上还无法真正和城市接轨。为进一步推动农民工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回顾与梳理。

一、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也是其他国家所未曾出现和存在过的新概念。何谓农民工?虽然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但多数学者对此有三点基本相近的认可:首先,他们来自农村,属于农业户口;其次,他们虽是农民,但主要时间是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再次,他们的非农活动不限于工业领域,更多的是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

但在阶层属性方面,学者们看法却有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进城农民工的户籍虽在农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出来,已较大程度地融入了城市生活,是中国工人阶层的一部分。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农民在经济待遇、社会认同、政治参与等各方面还与市民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与特质,在户籍制度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之前,提出“农民工是新的产业工人群体”的说法还为时过早。

二、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进城农民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保护其基本的生存是在城市立足的基本前提,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情况等方面。

(一)工资水平

随着最低工资制度的推行和城市用工环境的改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行业差距和地域差异短时间内仍无法消除。2010年全国农民工2.4233亿,月工资收入到1690元,比2009年增长19.3%,与2005年相比,增长41.6%。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仍将持续增长。

尽管农民工总体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的务工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据调查结果显示,东南部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城市。除了地区差异外,农民工工资在行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就北京地区来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月工资约2980元,而餐饮、零售业的农民工月工资仅在1506元。

(二)住房状况

从住房面积来看,只有10.6%的农民工住所不到5m2,1/3的农民工住所面积超过12m2。但进一步考察人均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是单独居住的比重相当低,超过90%的农民工没有私人房间,30.4%的人为2人-4人共同居住,31.9%的人为5人-8人居住,大约20%的农民工居住在9人以上的宿舍。

从租房形式来看,农民工更倾向于租平房,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有15.3%的农民工租住的是地下室,41.7%的农民工租住房屋内没有浴室,并与他人合用厨房;在南京,租住简易平房的比例也高达23%。另外,3/4的农民工选择与自己的同行们比邻而居。

(三)就业情况

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是其工资水平、生活状况改善与否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但农民工的求职渠道依然狭窄,工作时间与环境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者老乡介绍找工作,而且农民工的技能大多是在工作中学习与积累的,很少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另外,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但每天工作8小时以下的仅占12%。另外,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不足12%,有些单位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也不规范,甚至不合法。

三、农民工的发展状况

要想避免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固化”现象,使其拥有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在保护其生存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支持其不断发展,解决其发展困境。

(一)社会保障情况

社会保障权利是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或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助或者基本生活权利。农民工群体由于是“农民”身份,在国家现行制度安排下被纳入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是他们常年生活在城镇,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将其排斥在外,造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无人问津的真空状态。

以医疗保险为例,在城镇医疗保险计划和农村合作医疗体制(cms)的覆盖下,11.2%的农民工同时享有以上两类保险,12.5%的人仅享有城镇医疗保险,25.6%的人只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而近一半(47.7%)的农民工根本没有任何保险。

(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中去,溜冰、摄影等业余娱乐不断增多,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仍呈现整体贫乏的特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有现代性的特点,又有落后的一面,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心理矛盾的冲突并存,精神压力较大。

1、文化生活方式

城市文明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日益深远,促使其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但农民工很难真正参与到市民文化活动中去,他们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基本为打牌、聊天、看电视、睡觉、听收音机、上网等。

2、精神情感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主要指80后农民工)已经立家或正涉足爱情,精神生活的自我满足感较强,情感方面相对充实。但面对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低收入的现实,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情感交流甚少,许多农民工感到空虚、单调、没意思。

四、农民工的融入状况

个体对于身份境遇的感知、市民化生活的认定以及政治参与的主观认可度对于理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特殊意义。

(一)身份认同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前提是身份认同的转换,其中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的转换是最关键的两种转换。首先,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工业生产的体系后,他们在身份上的扮演的不再是农民,而是所谓的产业工人,他们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次,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成为产业工人,应然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待遇,户籍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术界在农民工问题上争论最多的一点。

(二)市民化

根据涂尔干的经典理论,人的社会融合可以从人们对于正式社会组织的参与表现出来。基于文化的同质以及类似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具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向心力,他们只愿意在原有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的基础上,重建自己的文化与社会空间,“浙江村”、“河南村”、“四川村”等农民社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民工的市民融入程度还比较低,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不健全。

(三)政治参与

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对当地社区的政治参与度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遇了政治排斥,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城市成为“纸上谈兵”。45.1%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没有工会组织,7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党团组织的政治生活。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非常难,但仍有研究者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农民工尽管通过正式渠道融入很难,但通过“积极镶嵌”的非正式途径获得了自主性,特别是一些成功的农民工精英能够透过对关系的投资将私人资本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将自身行动与城市社区政治镶嵌在一起,实现了政治融入。

五、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透视学术界众学者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农民工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基于此,笔者对农民工问题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作如下评述。

(一)既有研究的不足

1、研究视角相对缺乏

农民工问题既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农民工群体境遇的改善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但却缺乏相应的政治学研究关怀。从学科参与角度而言,国内社会学研究者从人口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农民工问题进行探讨,但政治学并未成为农民工议题的重要参与者,在既有的政治学研究中,仅局限于政治参与的视角分析,且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创新不足,这是农民工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点。

2、研究方法不规范

国内有关农民工研究的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调查报告,正规的学术论文相对较少,在调查报告中,样本容量不足、调查不深入等问题频现;又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问卷调查对于发觉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农民工问题中可以量化的指标较多,但对于各种量化分析的方法、理论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甚为缺乏,导致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说服力,各种政策建议流于表象,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3、研究体系不足

结合实际对农民工生存、发展、融入状况的梳理与归纳,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的研究多集中在生存状态的描述上,即仅重视如何保护其生存上,而在其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上则研究相对较少,有关其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研究则更是甚少。若想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仅是保护其生存上,而是更多地支持其发展、增强其融入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目前,现有的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1、农民工生存、发展、融入状况的评估问题

如何准确地定位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融入程度,应该合理地考量各项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综合考虑影响建立科学完整的农民工各项指标评估体系的因素。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农民工进行评估,才得以对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反馈监测。

2、农民工社会保护与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社会问题,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策略才能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护与支持体系。所以,要在解决农民工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支持其发展的各项立法政策,最后,从根本上统一户籍制度,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市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

2、罗兆锋.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

3、郑功成.对农民工问题的基础判断[j].中国劳动,2006(8).

4、刘启营.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m].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

5、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

6、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j].人口与发展,2010(4).

7、李强.社会学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学术界,2004(4).

8、周利敏.镶嵌与自主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正式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2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了一系列大学生调查报告。有媒体引用调查结果,将农民工工资和大学生毕业起薪作比较,发出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感慨,引起一片哗然。然而,简单地比较两者的工资水平,很容易被表面数字所迷惑,不能得出严谨的结论。

首先,农民工与大学生在年龄、工作经验上相差甚远,而年龄、经验却是影响工资的重要因素。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年龄在22岁左右,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农民工大多已过而立之年,工作经验丰富,因此这种比较存在严重偏差。

其次,工资的比较不能着眼一时,而应总览一生。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对人才的日益渴求,大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长期来看,工资的增长一定会更快。然而,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较为单一,传统的打工者甚至不存在上升空间。所以,相对于农民工,大学生的长期工资看涨。

最后,大学生工资和农民工工资的定义也不相同。大学生的起薪并未包括隐性收入和福利,例如城市户口、社会保险等。农民工的收入来源虽然简单,但用工方提供的食宿等条件,可能也没有反映在工资里。

无论是从起点、长期发展,还是数字本身的含义上,单纯比较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都缺乏科学性。因此,我们既不提倡这样的比较,也不认为这样的比较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

当然,如果非要从数字大小上做个判断,结果也并非有些媒体所报道的“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从2010年起,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展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覆盖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教育情况以及就业信息。这些来自学生的一手数据能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资状况。

数据表明,201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2153元,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690元。到2011年,农民工平均工资上涨了21%,大学毕业生起薪则达到了2719元,涨幅达26%,依然高出农民工,而同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的平均月工资仅上涨了14%。大学生起薪的高涨幅恰恰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强劲需求。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舆论会如此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外,我们不得不提及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当680万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时,任何大一点的波动都可能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因此,每年春季各地政府和高校都要开展就业指导与落实工作,力保大学生就业率。我们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七成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十个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七个及时找到了工作。

乍一看,三成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似乎是件很严峻的事情。但事实上,这已经比世界其他国家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好了许多。美联社2011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美国有超过一半的2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处在失业或者低就业的状态。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洲各国,知识青年的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可以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是各国中的“佼佼者”,政府似乎有些多虑了。当然,这种担心更多的是出于政府对失业率的低容忍度。

除了政府之外,媒体和舆论又在担忧什么?是担忧大学生在一线城市难以维持生计,还是担忧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一去不返?答案均不是。之所以会产生大学生与农民工的比较,是个别现象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隐忧。我们隐约担心着某一天大众教育的溃败、一般知识的供给过剩和教育回报的递减。虽然这种担忧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并非空穴来风,但值得庆幸的是,事实表明这种情况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在中国依然很高,这个问题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

无论是比还是不比,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的较量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们大可不必为某个大学生的失业而感到不安,为某个农民工的高收入而感到惊讶。正如我的合作者、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Richard Freeman所说:“平均而言,上大学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但这并非对每个人都能够成立。”

上文讨论了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主要观点是两者的工资并不可比。还顺带提及了一个重要话题──读大学到底有没有用?这里将作细致讨论。撇开读书会不会让中华崛起这些宏观话题,也不去管读书本身所带来的人生满足感,我主要谈谈读书会不会增加一个人的工资或收入,多读一年书会增加多少收入,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教育回报率。

大到政府,小到家庭都非常关心教育回报率,因为这极大地关系到他们的资源配置决策。如果读书不能增加收入,家庭会选择让孩子更早工作,政府也会缺乏投资教育的动力。在经济学理论中,教育回报率是在考虑了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和工作经验等因素后,每多读一年书,工资提高的比例。

中国的教育回报率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年递增,最近10年稳定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张俊森等人2005年的研究显示,中国城镇地区在职职工的年均教育回报率从1988年的4%猛增到了2001年的10%左右。也就是说,1988年的职工,多受一年教育,工资只能增加4%,2001年却能增加10%。我与合作者最新的研究也发现,21世纪以来,教育回报率的变动虽然相对平缓,但基本处于9%~10%的水平,和全球9.7%的平均教育回报率相差无几。

利用教育年限衡量教育回报率有便利之处,但也有局限性,因为不同的教育程度可能有同样的教育年限。比如说,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教育年限相同,但回报可能并不一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按照不同的教育程度,也就是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来测算。例如,我们可以测算大学学历相对于高中文凭的回报率,看看大学生究竟能比高中生多赚多少。

上图直观反映了1988~2009年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与高中文凭相比的教育回报率。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教育回报率增长迅速,从1988年的7%猛增到2009年的49%。也就是说,1988年,在相同性别、工作经验和省份的劳动力中,大学生的工资比高中生仅高出7%;而到了2009年,大学学历的职工年均工资为34654元,而高中毕业的职工年均工资为22310元,工资差在20年间扩大了近40倍。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教育程度比,在中国读大学的回报率是最高的,而且接近50%的教育回报率也高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40%的回报率。

中国教育回报率的不断增长,首先应归功于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使工资逐渐由“计划制定”转变为“市场决定”。此外,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对高知识、高技能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也是引起教育回报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即使自1999年中国实行大学扩招至今,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了5.5倍,大学的教育回报率也并没有出现下降。

当然,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比非大学生的平均工资要高,除了大学教育的回报率较高外,还可能与个人的能力和家庭背景有关。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家庭背景一方面使得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也使其能更快地晋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创业;问题;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农村村对于城镇经济来说相对落后,但却拥有人力与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如何挖掘其资源,使更多的发农村劳动力成功创业者,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的“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对相关问题做了较为缜密的调查,得出了富有价值的调查结果。“调查”是在抽取除北京、上海、以外的28个省101个县进行,他们从每个县抽取1个中等水平乡镇的3个行政村,调查该村所有返乡创业人员。此次调查总共获得99个县、101个乡镇、301个村、3026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有效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回乡创业呈现良好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制约农村劳动力成功创业的主要因素与问题

1.融资难是农村创业的首要问题。相关机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外出返乡农民回乡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本人、家属和亲友,自我积累,有限资金集中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开业后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比较突出。近八成农村劳动力回乡创办的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社会的风险基金市场还不完善。就全国而言,《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48%的人创业资金不到10万元,在创业失败原因中资金排在第一位。

2.劳动者自身创业能力不强和项目选择不准是影响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创业有风险,对创业者本身来说,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创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力、拥用资源的能力等,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办企业的成功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创业也不能是一时冲动。现实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对企业知识缺乏了解,企业管理能力较差,实际的管理能力更差,创业时盲目性大,结果是开得快关得快,损失惨重。农村劳动力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也存在着盲目性,没有考虑到立足本地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及拥有的专业技能与所能支配资源,选择的项目不适合自己,结果就可想而知。

3.针对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服务机构少且服务质量差严重阻碍了创业的成活率。创业服务是创业成功的催化剂,特别是针对农村劳动力,创业服务工作尤其重要。现实中,我国服务于微小企业的机构很少,且不正规,服务于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服务机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服务有效形式不多,服务质量上参差不齐。

二、农村劳动力创业难产生的主要原因

1.政府扶持政策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全国各家商业银行针对农村劳动力初次创业的资金申请成功机率很低,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流于形式,各地在执行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小额担保贷款门槛过高,且要求贷款人家必须已开办起企业,有工商执照与税务登记证,其资金的真实作用是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助其开办企业。

2.农村劳动者自身的原因。思想禁锢,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没有跳出原有思想意识,不能从资源拥有及控制度与专长能力出发,出现盲目跟风,结果形成“避长扬短”的情况,创业项目选择错误。

3,创业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一种服务氛围。社会上创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很少,且良莠不齐。要么是服务不规范、不到位,要么是表现为形式,真正能为创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的机构及从业人员少得可怜。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的对策思考

针对困扰农村劳动力创业成功的这三个问题及成因,应该做好两项工作,即“引导”和“服务”,具体就是做好“想”、“会”、“能”、“服”四个字。

1.“想”就是政府层面上,要大力营造优良创业环境,使劳动者“想”创业。一是加强政府机构组织领导,建立多机构参与的农村劳动力创业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农民创业的重要意义和国家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使创业深入人心。通过农民创业成果展、举办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典型报告会等活动,弘扬创业精神,营创业氛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灵感,形成尊重创业、竞相发展的社会氛围。

2.“会”就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使劳动者“会”创业。一是转移创业培训工作重点,将原来重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向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转移,拓宽创业培训范围;二是拓展创业培训内容,突出农民创业特点,使培训更具针对性。针对农民创业过程中创业意识问题,教学中加大了创业意识培训的内容,语言更通俗,案例更贴近现实生活,项目选择上提醒学员要立足农村、结合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小”、“特”见长,树立“大”产业意识;三是加强市场营销、金融财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3.“服”就是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创业保驾护航,使创业者“能”创业。一是利用资源、搭建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免费为创业者收集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信息,进行农村创业项目“展示”,提供开业指导、培训、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实行跟踪服务,排解劳动者创业过程中难题;三是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开展创业见习服务,提升劳动者企业管理能力。把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按企业分别建立起了制造业、服务业、农林牧副渔业、批发业、零售业见习基地。想创业但是没有创业经历的学员,创业培训结束后,根据学员自愿,按照专业分类安排到创业见思基地挂职锻炼,学员在见习单位可以轮岗挂职:四是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通过提加大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风险评估、提高贷款额度、简化申请程序、放宽反担保形式、拓宽放款渠道等方式,使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农村创业带动就业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和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扶持,为创业农民提供额度不大但期限长、利息低、覆盖面广的贷款;适应创业者多样化的需求,开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动产质压贷款、个人委托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和同一区域、行业、优质民营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如允许小城镇的企业地产包括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村宅基地、自留山的使用权、房屋产权做抵押;五是做好创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在农村劳动力创业中的作用。拓宽创业培训范围,将原来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培训扩大为所有农村劳动力,利用创业培训,教会农民朋友如何创业,如何选择好的项目,如何去规避创业风险;六是大力发展我国的创业服务公益性机构和私营机构,培训更多专业从业人员,从“质”与“量’,上提供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合作办公室编,《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05(5)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4

两种争论

赞成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的人认为,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最低工资制是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当前,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以就业形式来区分的,并没有针对农民工、大学生等特定就业群体的特殊政策。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校收费标准6000元/月计算,加上基本生活费(400元/月计算),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教育总支出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比世界上学费最贵的日本还要高出3倍之多。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项光勤副研究员认为,“对于现在大学生为了找到工作岗位而不断降低预期收入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解不能成为纵容企业随意甚至恶意压低学生工资的借口,因为在企业面前,学生显然处于弱者位置。所以保护大学生利益迫在眉睫,应该制定大学生就业最低工资标准!”

反对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单位、行业和形式千差万别,从技术上来说,制定这样一个标准存在很大困难。其次,按照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制定统一标准也没有必要――大学生就业行情是一个市场调节的过程,单位出的价只要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合法的。再次,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文凭并不代表能力,大学生不该特殊化,市场决定工资的水平,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大学生所得的工资就是合法工资。

笔者认为,建立最低工资制事实上是一个宏观的、长远的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一个道义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七亿多劳动力中大学生所占比例仍然较低,相比较而言他们还是“精英”群体。固然,大学毕业生多数社会经验比较缺乏,但是高校学生多数还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学生群体作为劳动力群体而言,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等方面。经过就业后短时间的技能培训,他们多数很快就能创造出社会财富。因此,大学毕业生除了享受与普通劳动力一样的法律权利以外,还应享有与其知识性、专业性等特殊性相对应的最低工资制权利。另外,建立不同层次的最低工资制,既是对高校学生的人文关怀,又会推动高校学生真正地投入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后劲。同时,还会推动莘莘学子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新制度建立有其必要性

遵循高等教育

“成本―收益”原则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和受教育者都应当共同承担这笔费用。在我国,公办院校的教育费用已经由政府和受教育者一起支付,民办院校则由受教育者自己支付。然而,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远远高于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费用。作为企业单位,完全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他们尽管通过纳税等,也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但是,与大学生培养费用相比,则是杯水车薪。因此,从投资―收益效应、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分析来看,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十分必要。

有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这是由我国人才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的3倍。然而,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在没有最低工资制的情况下,许多单位往往把学历当作门面,而忽视真实需要人才的层次性。相反,如果对各层次人才建立工资制,用人单位就尽可能按需求才,让不同层次的人才在不同岗位合理流动。这不仅会尽量避免人才浪费,又会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在最低工资制的保障下,许多高校毕业生就可能向小城镇和中西部落后地区流动,形成比较科学的人才流动局面。

有助于激发大学毕业生的

工作热情

为了争取一个工作机会,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根据智联招聘和东方时空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69.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零工资”就业。但是,在工资偏低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毕业生选择了待业。据北京蓝皮书《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对2006年北京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2006年近30%的大学生没能就业。可见,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工资偏低的情况下,选择了暂缓就业。这些大学毕业生不能尽快地投入工作,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最低工资制是一个现实的需要,也是充分利用人才的需要。 如果因为目前就业岗位较为紧缺,而忽视对大学毕业生待业状况的关注,无疑是一个战略上的失误。作为国家和用人单位理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为之承担责任。

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就业状况;问题;建议

一、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现状

(一)就业方向

公共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能大体上有两种分类。一种是从事对口专业,另外一种是从事其它行业。根据笔者所了解,很多公共管理学生都从事了其它行业。只有很少的公共管理毕业生进入到了各类企业管理部门或者是国家行政部门。所以,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生的从事依旧是偏向于企业从事。基本可以将公共管理专业从事方向分为四个部分:

1.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

根据笔者对于近些年来国考以及省考专业要求统计发现,公共管理专业在报考国家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数是相对较多的,各个地方以及政府所开设的岗位也存在着一定的人才需求,很多公共管理教学内容也是紧紧围绕单位体制而展开的管理教学,因此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且前途相对较大。

2.私人企业管理工作

体制内部所能够消化的公共管理知识人才是相对有限的,且公务员考试的考试题目也与专业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主要为申论和行测考试,因此学生的课堂专业技能难以得到表现。但是私人企业工作需要通过面试,试用等各种应聘过程,很多学生凭借着优秀的专业知识进入了较为优秀的私人企业,这一部分学生的工资相对较高,但是工作较为辛苦,很多时候管理人员会反应企业内部管理难以真正实施到位。

3.老年产业单位

这些单位主要包括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单位等,这部分单位每年都会招聘定量和合同工,虽然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但是工作较为轻松且相对较为稳定。另外,这些单位对于外聘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或者是专业能力才有可能进入到这样的单位管理体系之中。

4.其它行业

根据笔者统计发现,目前从事单位管理行业的紧紧只能占据百分之六十,剩余的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分布于销售、人力资源,客户经理等相对对口的行业,甚至部分学生从事会计工作。众所周知,在公共管理课程之中有开设基础会计教学,很多学生对此兴趣较深,因此从事会计行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另外,就算用人单位能够用应届毕业生,很多应届毕业生依旧面临着工资低,消费高的现状。这就导致了又有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并不开朗。

(二)就业调查

本文主要就部分高校随机抽查进行简单统计。本次抽查人数为三百人,实际有效问卷数目两百七十份。整体而言,大四毕业直接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比例依旧相对是较多的,占据72%左右。公务员考试所占据比例约为17%,其余打算的学生占据了百分之11%。因此就就业现状而言,直接工作的学生相对较多,公务员考试学生也较多,考研深造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就行业选择而言,目前绝大部分公共管理事业学生选择了房地产行业,管培生数量相对较多。这一行业管理方向较多,管理内容也相对较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约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学生从事了房地产行业。其余行业均没有达到百分之三十。在目前调查报告所反馈的实际薪资而言,大部分毕业生的合同签署工资也就是税前工资约为4500元,根据城市的不同上下存在着一定过得浮动,但是差值不会过大。约有百分之三的学生由于能力较为突出,就业签署协议工资达到了八千及其以上,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想读较好的。就业困难只是相对于部分基础专业能力相对较弱,自身竞争力步枪的学生而言。

1.已就业毕业生信息反馈

在已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之中可以得知,对于自己企业较为满意,岗位较为满意的比例占据40%,对于企业,岗位不满意的占据23%,其余学生为能够接受,可以坚持就业。关于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重点教育。很多学生过多注重于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久的利益,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后期发展的。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不断兼职,参与各种兼职工作,忽视了学业的发展,导致最后毕业困难,就业困难,这就是一种择业价值观不正确的表现。同时,很多90后毕业生目前出现了眼高手低现象,认为什么工作都可以适应,都可以做,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盲目的自信最终导致了岗位平平,没有太大起色。甚至部分90后的应届毕业生吃不了苦,过于贪图享受,很多学生都说大学生毕业工资没有农民工甚至清洁工的工资高,他们忽视了后期的工资涨幅,没有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就业的。

2.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实际情况,更为准确的了解行业就业前景,笔者对于用人单位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和分析。此次调查了一百三十二家用人单位,并询问了目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受访的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表达的一定的肯定,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用人单位所能采纳的人才相对较多。但是关于应届生的毕业综合素质反应之中部分企业反应留人难,用人难,很多毕业生不珍惜眼前的工作,将企业当作跳板和学习的地方,一旦获得一定的知识或者能力就会往大企业跳槽,这就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就目前受访单位反馈而言,公共管理毕业生进入到企业核心管理层人次不多,大多数企业核心管理层为外聘高技术人才,对于普通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用较少,这也是目前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企业活力和发展空间的问题所在。很多企业也表示,愿意给普通管理专业毕业生发放一定的权力和提升一定的薪资,但是需要学生长期的工作和坚定不移的付出,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想读较为困难的。

二、公共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管理专业虽然就业困难,但是一直是一门热门专业。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管理人员的需要都在不断增加。

(一)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的公共管理事务机构和部门也在不断的成立和规范。各个公司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至亲管理企业的理念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化。所以说,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管理单位对于公共管理从事人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永远不会衰弱。另外,通过近些年来的公务员招聘可以发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就业需求是相对较大的。

(二)企业核心

公共管理部门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无论是员工绩效考核还是企业运转规范等等工作都离不开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员。所以说,只要能够好好地工作,一定能够会在企业中得到重视。可以说前景很高。同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企业对于管理人员都相对较为重视,企业只有抓住了管理,抓好了管理才能提高运转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荆棘之中的竞争能力。

(三)不可替代性

公共管理不同于制图或者是写代码等等工作,其适应性较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公共管理工作较为了解,可以说在企业中达到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说,只要能够把握了公共管理的“手艺”,工作一定能够稳定。部分企业已经适应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条例,如若管理人员突然离职或者是条例过多的更改容易导致企业出现用工荒现象,这也是企业管理人才目前不可代替性的根本原因。

三、就业建议就目前公共管理学生就业现状,笔者对此有着以下几点建议。

(一)专业知识学习一定要细

公共管理专业是一科实际性能十分强的专业,可以说对于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在学校,学生一定要能够在课堂上好好学习理论工作。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也要能够沉下心来,不要嫌弃一开始的低工资。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教会你课堂所不能够教会你的专业知识。因此,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能够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一定要细。同时,专业知识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后期的发展程度,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四阶段会选择读研或者是考公,这都是可取并且值得提倡的,但是也建议学生及时了解目前公共管理事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掌握住就业的风口,选择合适的时候进入到行业内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个较为可观的报酬。

(二)认真细致工作作风,优秀的道德品质

公共管理工作是个比较琐碎的工作,甚至很多公共管理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演练。有的时候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员工的工作作风一定要能够严谨。同时,这个行业对于员工的道德品质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需要员工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谋求私利。另外,无论是国有企业的公共管理从业人员还是私人企业的公共管理从业人员,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就业作风,对于员工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搞小团体,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三)证书先行

公共管理工作需要一定量的证书作为敲门砖的。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以及一个优秀的毕业院校能够很好地帮助你叩开这扇大门。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考取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几种证书。比如说你自身能力十分突出,希望能够去一些上市公司工作,那么你可以考取会计师资格证书和英语六级证书等等。当然,并非有了证书就能得到好的工作,但是这些证书能够很好的帮助你进入自己渴望进入的企业。

(四)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

目前,很多工作都越来越偏向于多元化的人才。也就是“斜杠青年”。因此,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或者是刚刚的工作中,一定要能够丰富自己的技能。这可以是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可以是一门外语证书等等。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学生需要能够把握金融,财政以及管理等等那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以后自己竞争岗位的筹码。因此,学生一定要能够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共管理从事人员呈现指数增加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就业市场存在着饱和现象。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不能够放弃希望,要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中积淀自己的公共管理知识点,取得重要的相关证书,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好处。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建议,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从业观念,早日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佚名.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问题浅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中心[J].时代经贸,2018,No.446(2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