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34-01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建设,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课程设计的基础是企业仓储管理岗位能力和具体仓储工作过程,其特点是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仓储岗位能力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和专业必修课,它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学、做一体化,既掌握了仓储管理知识,又锻炼了仓储实践动手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仓储岗位能力。
2、加强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案例教学、实习等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1、设计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对仓储企业或相关仓储岗位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分析本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教师根据仓储管理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教学模块。
2、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两个原则:基于仓储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基于仓储工作流程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能力在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使学习接近实际工作要求。通过仓储企业调研、物流行业专家访谈等方式,归纳出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岗位:仓储业务员、仓储合同审核员、入库管理员、质检员、出库管理员、保管员、仓储会计员、仓储信息员和仓储主管等。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见表1
根据仓储管理的运作流程,按照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仓储商务
①仓储认知。了解仓储的沿革,熟悉仓储管理的模式。
②仓储商务是仓储企业进行的经营活动,是一种经济交换活动。其内容包括: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把握商业机会,组织货源;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营销策略,促进产品销售;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仓储服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妥善处理商务纠纷,防范和减少商务风险。
(2)仓储合同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根据仓储业务范围和经营项目,组织与客户的商务谈判,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仓储合同。在仓储合同履行过程中,面对变动的经营环境,能够处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3)仓储业务
仓储业务包括入库、保管和出库三个组成部分。入库管理包括入库准备、组织商品接运、商品检验、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作业环节。商品保养包括商品盘点、商品保管场所的分配和布置、商品堆码设计、商品苫垫、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商品养护、仓储安全等内容。出库管理包括核单备料、复核、包装、点交、登帐和发运等一系列环节。
(4)仓储成本
仓储成本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仓储成本、仓储收入和仓储成本核算。
(5)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是一套应用性的操作软件,包括入库管理系统、出库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通过本叫教学模块学习,使学生可以熟练操控仓储管理系统。
(6)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可以从仓库管理和人员管理两个方面来研究。仓库管理包括仓库选址与建设、仓储设施设备选择和库存控制;人员管理包括仓储组织结构、人员选拔、培训和绩效考核等内容。
三、教学组织实施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理顺了教与学的关系,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收集。收集学科发展、学生的需求信息,向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仓储管理案例、参考书籍、参考报刊和参考网站等信息。
(2)教学大纲制定。根据物理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和物流人才未来职业需要,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作为授课教师的指导性文件。
(3)教案制作。针对仓储管理课程的特点,制作了集图片、声音、影视的动态PPT教案。
2、教学过程
(1)课堂授课。授课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强调系统性和先进性;授课形式上体现多样化和互动性,充分运用教师讲授、情景体验、案例讨论、疑难解答等方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实训模拟。配套开设仓储实习环节,聘请仓储企业工作一线的人员进行进行实习指导,采用现场指导方式,增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活动平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仓储活动。
(4)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采用了笔试、平时成绩、实习报告、等多种课程考试形式。
3、教学总结和研究。
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目的,定期举行教研活动,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内容,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仓储管理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真虹,张婕姝主编.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与实务第二版[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7
_
[2]田源.仓储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9
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2
一、科学管理,促进精细化管理上台阶
按照国家和省粮食局的部署,深入开展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加强粮油仓储管理的新途径。组织各储备库按“示范库”标准,逐个环节、逐个岗位细化量化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科学设计管理制度,落实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储备粮管理科技化、规范化、效益化发展;建立指标考核体系,促进仓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提高应用低温隔热等先进储粮技术的覆盖面,年内,力争除当年入库新粮外,50%以上库存粮不熏蒸,使储备库库存小麦轮换期内熏蒸不超过2次;积极发挥市科技储粮指导组的作用,深入研究和全面推广应用低温、低药等绿色储粮技术,每个储备库都要落实研究课题与项目,及时整理研究成果,发表2篇以上高水准的论文,提升我市仓储行业竞争力;根据市场行情和政府调控需要,合理确定辖区内地方储备粮油库存规模,切实抓好储备粮油轮换工作,把握轮换节奏,提高轮换效益。
二、落实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引导粮食仓储企业,正确运用国家各类扶持引导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财政资金补助,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树立长远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对全市基层粮所进行全面维修改造;严格执行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省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落实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制度,利用粮油仓储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全面掌握我市粮食仓储设施基本信息;加强市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实施电子结算、信息网络、检验检测等配套工程,着眼“大粮食、大市场”,构建区域化粮食仓储物流平台。
三、整合资源,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市粮食调控及储备业务智能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基层单位粮食仓储管理效率;通过整合行政办公、执法、社会粮食统计、粮食经纪人管理等子系统,强化库存粮食监管,提高行政效能;积极争取与全省粮食仓储管理系统对接,努力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和资源共享;指导仓储企业探索粮库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集成应用,积极研究在仓储管理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系统的更新和冗余配置,提高信息系统运行质量。
四、服务民生,扩大农户科学储粮覆盖面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落实配套资金,稳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全年推广科学储粮“示范仓”4500户。认真贯彻国家《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专项建设规范高效。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对“示范仓”中标价格、补贴金额等内容要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质量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示范仓”加工实施全程监督,为农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农户科学储粮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户参与科学储粮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普及储粮知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水平。
五、以人为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客服麻痹思想,居安思危,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抓细、抓实、抓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岗位;强化药剂管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按国家粮食局“熏蒸作业负责人应由高级及以上资格的粮油保管员担任,环流熏蒸设备应由中级及以上资格的粮油保管员操作”的规定,切实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确保熏蒸作业安全;加大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3
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为达到工作目标而采用的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工作过程导向”运用于教学中。“工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仓储管理教学探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蒋沁燕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与原有的学科式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学科式教学强调的是理论的系统性而不重视企业实际,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站在企业角度,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本点,学习的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主,其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模拟企业的实践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训中构建工作情境,教师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学生以实施工作任务为学习过程,学生在实施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工作过程导向在仓储管理课程的构建步骤
(一)进行市场调研,获取专业岗位群
在构建仓储管理课程之前,应该先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途径以走访企业、毕业实习学生跟踪调查为主,兼有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借鉴同行院校等形式。在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届的实习生、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后,结合企业访谈及与同行院校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其中有不少学生在从事仓储管理的相关岗位。
(二)分析企业岗位,找出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也称职业行动领域,它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描述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反映,具有结构完整和综合性等特点。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企业实践,但不一定是在实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岗位工作任务,它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任务。在确定学生的就业岗位之后,针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从必要性、可行性、应用性、时效性等方面进行逐项分析,找出典型工作任务。
(三)归纳行动领域
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即归纳行动领域。归纳好行动领域后,我们对仓储管理的核心技能进行分析,确定仓储管理的核心技能。
(四)设计学习情境,构建工作环境
明确仓储管理的核心技能后,针对核心技能设计出对应的学习情境,构建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构建包括两方面:一是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硬件设备、实训工具、相关资料等在内的硬件环境构建;二是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师的指导、师生遵循的规则、学生完成任务(学习)流程等软件环境构建。要在学校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工作环境,尽量让教学环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或是将企业引入到学校以构建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
(五)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及评价
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是“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实施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要考虑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团队合作,教师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典型工作任务的评价可以通过预设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指标体系包括工作任务准备、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三个主要方面,给每个指标一定权重,根据学生完成该任务的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等方式结合,这样就能基本保证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三、工作过程导向在仓储管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学习情境
我们以某商业连锁企业的仓储业务外包为背景,将一个班30多位学生分为6个教学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物流企业,教师作为商业企业,进行仓储业务的外包招标工作。6个物流企业分别制作投标书进行投标,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审各组投标书,最终决定将选择1-2家合适的物流企业作为合作伙伴。6个小组是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每个小组设置经理1名,是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者,每个学生对应一个工作岗位,负责投标书中该岗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及具体实施。教师作为商业企业,提出仓储业务外包服务需求,外包的业务主要是为所处的城市及周边县区的超市提供仓储、分拣、流通加工、配送等方面的服务。主要货品是家电产品、袋装食品、日化用品、生鲜蔬菜。服务需求主要包括产品的仓储保管、分拣配货、流通加工、配送、货品的跟踪查询等服务。1.能力目标设计(1)能成立模拟的物流企业、具备仓库的选址及规划布局能力;(2)具备配置、管理及使用仓储设备的能力;(3)熟练掌握仓储业务流程的实施及管理能力;(4)能进行仓储商品的保管与养护工作;(5)具备库存控制能力;(6)能对仓储活动进行成本与绩效管理;(7)具备商务管理能力;(8)具备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能进行方案的制作。2.知识目标设计(1)仓储管理的相关概念;(2)仓储业务内涵及流程描述,各流程环节的含义及注意事项;(3)商品保管养护的含义及商品知识;(4)库存控制的概念及方法;(5)仓储成本、绩效的含义及管理方法;(6)商务管理的含义及内容;(7)投标的概念、投标书的内容及制作要求。3.情境设计(1)仓储企业的组建;(2)仓库选址与布局规划;(3)仓库设备;(4)仓库作业流程;(5)库存控制;(6)仓储经营管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
以物资验收为例,物资验收是仓库作业流程情境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1.第一阶段:任务描述仓库采购的一批物资已送到,首先需要对该批物资进行验收,以便入库。物资验收是入库作业中的一个基本流程,它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通过核对凭证、对物资数量和质量检验的一项仓储作业过程。物资验收的任务是保证入库物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储存保管要求。所有到库物资在入仓前必须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入仓。2.第二阶段:知识学习以物流实训室为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实训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将要验收物资的商品知识,验收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验收单证有哪些,如何核对,验收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形,如何进行实物验收。3.第三阶段:布置工作任务首先了解将要验收物资的基本情况,包括物资名称、数量、重量、规格型号、供应商情况。掌握要入库物资的基本信息后,要进行验收的准备工作,包括货位、验收设备和工具及人员的准备。接着进行验收工作,包括核对验收单证、确定抽验比例、进行实物验收、填写验收表单。最后在验收中如果发现问题,还要进行问题的处理。4.第四阶段:学生操作与问题讨论根据给定工作任务,各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验收方法、验收效率与精确性的提高途径等问题,以便制定科学的验收方案。各小组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5.第五阶段:分组展示成果及学生互评每小组派一名成员讲解验收方案的内容和合理性,展示验收结果——验收表单。其他各组对其成果进行相互评定。6.第六阶段:教师点评及小结对每个小组的成果做出评定,强调验收的注意事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三)课程改革效果
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4
>> 基于工作过程中《仓储配送实务》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开发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研究 CDIO理念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仓储与配送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设计的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仓储管理》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教学法实践与初探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 “理实结合、课证融通”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IWMS仿真实验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整合与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VF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课程教学实践初探刘丽丽 李俊梅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课程教学实践初探刘丽丽 李俊梅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仓储与配送》作为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优秀的物流教学团队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从仓储配送岗位工作出发,凝练教学内容,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6+1+1”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职业性、应用型、实践性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6+1+1”教学模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目标的指引下,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不断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理念。《仓储与配送》是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优秀的物流教学团队多年来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从仓储配送岗位工作出发,凝练教学内容,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6+1+1”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职业性、应用型、实践性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具体介绍:
一、课程改革
中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对象应该掌握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的技术理论和劳动过程的知识,能满足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职业能力。紧密围绕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在多方了解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基础上,我校《仓储与配送》课程主要针对仓储配送中心的业务岗位、出入库操作岗位、库存控制岗位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通过分析、归纳、整理这些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根据各岗位的具体任职要求,筛选出了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整合为工作过程系统化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用于教学的专业学习任务。在物流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仓储与配送》课程共设置了五个项目,十八个任务,共计288学时,详见表1:
授课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项目一:
仓储业务基础
任务一:走进仓储
16学时
任务二:仓储中心业务流程图
任务三:仓储中心工作岗位流程及说明
项目二:
仓储入库作业
任务四:储位分配与货物编码
16学时
任务五:库区规划
16学时
任务六:货物入库操作
16学时
项目三:
在库管理作业
任务七:货物的堆码
16学时
任务八:货物的维护
16学时
任务九:货物的盘点
16学时
任务十:在库货物的装卸搬运
16学时
任务十一:在库货物的流通加工
16学时
任务十二:在库货物的移库作业
16学时
项目四:
仓储货物出库、配送和退货作业
任务十三:补货作业
16学时
任务十四:货物的配送作业
16学时
任务十五:货物的挑选
16学时
任务十六:货物的出库验收及发运
16学时
任务十七:货物的退货作业
16学时
项目五:
仓储配送综合实训
任务十八:仓储配送综合实训
48学时
通过这样的项目设计与实施,学生有效地学会界定现代物流中心的区域及功能,描述仓储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的流程,并能够熟练进行货物入库、在库、出库、退货处理和配送等作业,能够正确辨识存储、装卸搬运等仓储设备,学会合理选择与使用常见仓储设备,遵守仓库及作业安全的管理规定,能够正确应用各种作业设备及常见消防设施设备,熟练使用常见的物流信息设备及信息系统,并根据物流信息填写和打印相关物流单据,全面掌握仓储配送中心各岗位的操作流程与技能,这些都为学生踏入职场,快速地成长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的优秀物流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6+1+1”教学模式
“6+1+1”教学模式是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它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本指导思想,指的是在物流教学过程中,6个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每小组成员共同完成1个项目任务,并且进行1次综合任务考核。各小组根据教师设置的任务情境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进行决策、实施、检查实施效果、评估效果,构建一个完整的行动导向教学课堂。在这样的项目模式下,教师只是充当顾问的角色,对小组活动进行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优秀的教学效果。
经过我校物流团队的共同探索,《仓储与配送》课程的“6+1+1”教学模式已经日臻完善,并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可复制性的教学组织过程。下面,将“6+1+1”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运用做具体介绍。
1.教师设置任务情境
首先,教师利用物流实训室模拟仓储与配送岗位工作中的情境,布置情境模拟任务,说明模拟任务的完成要点,并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工作氛围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任务设计
首先,各小组对本组的情境模拟任务进行讨论和策划,设计完成模拟任务的计划与思路,并根据组员各自特点进行任务分工。特别要说明的是,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充分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如网络、计算机等完成对任务的设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3.任务实施
各组组长组织成员代表解说完成本组情境模拟任务的设计思路,并团队合作进行任务展示。在这一环节,每个小组完成模拟任务的过程都得到了全面、清晰地展现,学生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升了岗位操作与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很大提升。
4.任务评价
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仓储管理 问题 对策
仓储即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进行储存与保管。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活动已经由传统以“存”为主的静态活动转变为以“不存”或“少存”为目标的动态活动。由于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产生仓储活动,仓储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生产、流通起重要的辅助作用。仓储在利用仓库存放物品同时,围绕着仓储实体活动,同时做出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账目,同时会计部门据此进行准确核算,因此仓储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的合一。随着仓储活动涉及范围增广,在生产、流通领域作用的提升,对仓储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也势在必行。通过对仓储活动的管理可以使其更加有序,并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服务。对仓储管理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企业经济活动特点的仓储管理制度、仓储作业流程规范、仓储库存控制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1.1 研究对象
由于各行业特点不同,仓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本文从仓储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考虑,选取中小型工业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这些企业中,仓储管理对企业效益有直接影响。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对中小工业企业、中小批发业、中小零售业进行了界定,可以看出,经营规模小,资金不甚雄厚,从业人数少、组织结构往往不够完善是中小企业的一般特点,存在一人多岗、职责不清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作为企业的自有仓储自然也难免其累。
1.2 仓储管理的内容
传统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货物的管理,保证货物数量不减少灭失,以及质量上避免损坏,受此传统角色影响,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仓储管理“就是看看货、看看仓库”,但现代仓储作为嵌入生产和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内容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绝不是看看货、看看仓库那么简单:
①仓储决策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仓库规模、功能定位、仓库规划、仓库设备的选择和规划等。传统企业的规模、市场辐射范围、竞争等各方面与当今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传统企业的自有仓库往往随厂而建、前店后仓,因此不存在仓库选址问题,选厂即是选仓。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广,为了满足配货要求,一些企业在产区只设原料库,而成品仓库则设在与产区分离的便于配送的中心仓库,因此仓库选址成为仓储决策中的一大问题。仓库规模与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关,如果盲目求大,可能造成仓容过剩,如果不考虑企业将来的发展,只顾眼前,可能造成仓库仓容很快不够用。在物流功能趋于一体化的今天,仓库的功能除存储外,还可能根据生产、流通的需要,增加流通加工、配货等功能,这些功能定位对仓库规划、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将起决定性作用。特别当前物流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各种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增进工作质量的机械设备可供选择。
②作业管理,包括仓储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管理、作业组织管理等。仓储管理制度,分清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目标,才能使员工各行其是。作业流程是对各项作业最合理的各要素及步骤的总结,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及效率。作业组织管理是对仓储实际作业中人员、财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③库存管理,主要是对物品在库数量进行控制的管理,与仓储成本有关。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何时向上游供货商提出定货、定货的品类、定货数量多少等。恰当的定货时间和定货数量,可以在库存成本与企业缺货成本之间建立平衡,使企业的订货成本最低但又不至出现缺货现象。
1.3 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特点
①规模小,从中小企业划分看,他们人手和资金比较少,生产规模也不大,库存商品规模也较小,大多数企业采用自有仓储进行商品储存,仓库规模也较小。
②机械化程度低。现代物流讲求高效、低成本,许多配套机械设备在仓库内得到广泛使用,比如运用重力原理,节能而且又能提出入库作业效率的重力式货架,省力又快速的传送带,采用集装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托盘货架、托盘叉车等等。但由于中小企业部分存在资金少,而且规模不大,大多数企业在仓库建设中总是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因此在机械投入上总是能省则省,能采用人工的决不购买机械。因此,这些仓库的作业较多采用人工方式,人工搬运、人工上架、人工分拣,等等。
③信息化技术程度低。在仓储活动过程中,物流信息伴随始终,从商品入库前的入库通知、到商品入库验收、商品入库、商品保管到商品出库,商品信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传递、保存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物流为解决信息传递问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适合仓储使用的软件,如广为使用的MIS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各环节的信息传递达到即时化,并使信息不受外界干扰。但这些仓储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取决于企业主的观念和经济条件,有的企业主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了解,仍然满足于传统的纸质单证传递、手工信息录入等方式。有的则因为购买软件的费用高,而仍然采用手工信息传送。有的则因为员工素质较低,虽然购买了仓储管理软件,但员工不愿使用学习和使用新的信息管理方法,使得企业仓储软件形同虚设。
2 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仓储管理现代化意识不足,仓储决策失误较多
仓储管理现代化意识不足,表现为:第一,设施设备规划简陋、粗泛。有些中小企业主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仓库投入不是以高效、高质量为原则,而更多以节省成本、满足当前使用为原则,仓库的定位、仓库设备的规划往往简单、粗泛。投入使用后,设施设备显得落后,到那时要更新又需要重新投入,企业处在二难选择中;第二,不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采用传统手工记账办法,造成账物不清,不利用仓库管理;第三,雇用仓储人员的要求偏低,有些中小企业只需要会记账,会识字的人员即可,有的仓管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缺乏仓储专业知识。如果企业缺乏现代仓储管理意识,只是把仓库当作暂时存放材料或是商品的处所,而不能将仓库融入到生产与流通的运作中,就不可能规划出高效、高质量的仓储。
2.2 仓储作业管理粗泛
2.2.1 缺乏合理科学的作业流程规定。仓储作业主要包括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三大环节,严格规定每个环节的作业流程,能避免作业的随意性,保证每次作业的质量。如入库,应包括入库通知、单据审核、货物检查验收、货物签收(交接)、理货上架、入库信息处理,并规定每个流程的责任人。但有些小企业则缺少这些的流程规定,甚至出现每次入库由采购员指挥仓管员的情况,是否需要检查、是否需要清点,由采购员说了算,有时甚至采购部只凭一张定货单就要求仓管员先做入库信息,而后期货物是否到库却不得而知。出库作业同样存在流程不清,有些企业,只要是生产部,不管是谁,都可以到仓库领料,没有任何出库凭证,就可以把物料领走。缺乏客观、明确的作业流程,必然导致仓库管理混乱、账物不清。
2.2.2 储位管理不明确。有些中小企业在仓库储位管理不够明确,货物选择储位的方式不清,而且常有在库货物的货位不清,明知有货却总是找不到的情况,导致这部分商品被人为积压,增加了库存成本。货位的货物杂乱、分不清界线,不利于清点及清洁工作。储位管理不当,商品随意摆放,货垛歪斜,体现出仓库的管理水平低下,既影响了在库货物的管理,同时也对出库作业造成不利影响。
2.3 缺乏合理的库存控制
2.3.1 库存量制定不准确。有些小型企业对库存策略缺乏认识,仍采用规模进货方式,产生了相对高额的库存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精确,定货数量与实际需求量差异较大,有时造成缺货,有时又造成积压。
2.3.2 存货管理差。由于库存量估算不够准确,一些产品库存量过多,再加上未进行及时的处理,造成过期品、残次品损耗,增加了库存成本。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由于生产失误,一些产成品与客户需求不符,造成无质量问题的一些成品被迫积压在仓库里,造成大量库存。这些产成品未进行及时处理,造成物质浪费,同时占用仓储资源,但这些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生产五金类产品企业,部分积压在库产品的金属部分,在库时间长了甚至产生锈蚀,过后只好当废品丢弃。
由于库存控制不当,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企业增加运作成本的一个因素。
3 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对策
3.1 改变仓储观念
首先,现代仓储意识的建立是建设现代仓储的前提。要改变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现状,首先应该改变仓储观念,让仓储参与到生产、销售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现代化的仓储是高速运转,为生产和流通提供多样服务的,有了这样的观念,企业才可能高瞻远瞩,抽出必要资金作仓储机械化、信息化的投入。
其次,不仅是企业主、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仓储观念,同时企业全员也应该树立现代仓储意识。只有全员树立现代仓储意识,才能共同遵守仓储管理规则,按规章办事,才能使仓储管理规范化。
3.2 合理规划,增进仓储现代化
3.2.1 仓库功能定位决定仓库功能区规划。仓储规划包括仓库功能的定位、仓库功能区域的规划、仓库机械设备的选择。仓库功能的定位根据企业商品特征,可将一些商品作业在仓库内完成,如切割、包装、配套、流通加工、组配、贴标签等,这些作业可延迟到顾户订单下达后再按订单进行,如果在仓库内进行此类加工,仓库可根据作业量规划出此类功能区。
3.2.2 仓库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企业产品的特征,以合理、适用为原则。由于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在作仓库规划时,都会考虑到充分利用仓库面积、容积,货架是充分利用仓容的仓储设备之一。因此许多企业都把仓库规划成货架仓库。但实际上,除了考虑仓容因素之外,还应该考虑到便利因素。如果一个仓库里的货物有部分是大体积重货或是短时间存放的,出于作业的便捷性考虑,这类型货物是可以采用分区堆垛的方式进行存放的,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上架下架的时间。所以,一个仓库,既应规划部分区域作货架储存区,也可以划出部分区域作为货物堆垛区。此外,企业在选择货架时还应该与企业存货的包装尺寸配套,切不可盲目定制,出现货架尺寸小于货物包装尺寸的情况。仓库设备的选择还遇到当前使用与企业未来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企业的业务量和商品类型可能与未来发展有所不同,企业如果按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仓库规划,可能在设施和设备上出现浪费,如仓库过大,仓库面积利用率不高,设施配置过高等问题。企业出现此类矛盾时,建议采用可扩展的方式,比如仓库选建一部分,在合适的地方预留一部分到未来需要时再进行扩建。货架也采用可加层、隔层可移动,较为灵活的样式。
3.2.3 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事实证明,手工信息录入效率低、错误率高、传递周期长,如果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则可使信息得到即时传递,提高物流效率,并可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对接。信息时代,如果没有便捷的信息平台与外界相连,企业二、三年内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所以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跟上经济环境的形势,尽快选择信息软件。MIS仓储管理软件在货物入库、在库、出库各环节信息管理功能较为齐全。上游客户多,产品类型复杂的企业,也可采用ERP系统,该系统中的仓储模块即可满足仓储管理的需求。当然,在使仓储管理软件进行仓库信息化管理时,应配套使用条码技术,完成商品信息的采集。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库存量的实时跟踪,有利于企业对库存量的控制。
仓储现代化使仓库对生产、流通作出快速响应,从而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3 制定仓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3.3.1 明确岗位分工,规定岗位职责,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企业就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制度,岗位分工可以通过罗列出仓库所有的工作任务,对这些任务进行划分、归类的办法来实现,分工明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一般企业仓储部门的岗位有仓储主管、仓管员、理货员、仓库装卸搬运人员等,具体岗位、职数还应根据企业仓储工作情况而定。岗位职责即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及目标,比如入库验收制度、物资保管制度、出库管理制度、退货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岗位职责起到引导员工工作、行为的作用。绩效考核的项目可根据仓库的核心工作来确定,一般有工作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工作准确率指标,奖惩措施可以起到分析作业流程是否合理,以及激励和考核人员的作用。
3.3.2 仓储作业流程规范化。把仓库内主要的作业项目的工作环节和先后顺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让工作人员按流程办事,可以提高员工作业的目的性,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效率。一般仓储作业中较典型的工作包括:入库检收、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盘点作业,因此可制定相应的商品检收流程、入库作业流程、仓库日常作业管理流程、出库作业流程、盘点作业流理以及仓库单据及账务处理流程等等。
3.3.3 储位管理规范化。每个储位都应该有储位编号、有清晰的标志。对已经在储位的商品,还应对储位的商品进行在库管理,常规化的清理、清洁、检查,摆放整齐。
在仓储工作中,储位安排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定位储存,即仓库事先对货位进行划分,规定每个区域摆的货物,当货物入库时,按指定的货位进行摆放。另一种方法是随机储存,这种方法不规定货物的位置,而是哪里有空就放哪里。第三种方法是分类储存,根据仓储商品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每类商品指定专门区域进行存放。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储位安排,最基本的原则是使工作更加便利。
规范化管理使仓储管理做到精细化。
3.4 控制仓储成本
企业仓储成本是企业除运输成本外的第二大物流成本,控制仓储成本即是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仓储总成本由定货费、购入费、保管费、缺货成本四部分组成,定货费是每次订货时产生的费用,包括外勤费、运输费、入库费等,购入费由定货量和定货价格决定,保管费包括搬运费、建筑物设备费、地租、房租、修理费、光热费、电费、水暖费、防止库存风险而发生的费用、货物损耗费。这些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购入费,购入数量的多少是仓储总成本的决定性因素。
3.4.1 控制库存。仓储总成本的变动与库存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控制库存,是控制仓储成本的关健,如果库存量大,每次订货量多,那么相应地,购入费、保管费都增加,如果库存量小,购入费和保管费都降低,但缺货成本可能增加。
怎样确定库存数量和定货周期?相关的变量与相互关系如下图:
■
图1 确定最佳库存量步骤
如图1所示订货批量和订货周期的确定由安全库存和订货点决定,这二个变量又由市场需求、商品服务水平、供应周期决定,市场需求可根据往期市场实际需求情况进行预测,服务水平的高低则与该商品对生产与流通的重要性有关,如果商品在生产、流通中无可替代,造成缺货成本高,则该商品的服务水平就应该定高,相应的该商品的安全库存也将提高。供应周期的长短由供货商对订单的响应周期、物流周期的长短决定。
图1中的品种分类可采用ABC分类法,根据商品所占资金比例或是在流通中产生利润的比例,将商品分成ABC三类,A类为占用资金比例或是产生利润比例大的商品,应对该商品的库存重点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避免缺货。B类商品占用资金比例、利润产出比例略少于A类,但也是较为重要的物品,只是相比于A类,B类产品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因此服务水平可以略低一些,C类产品数量多,所占资金少,产生的利润也少,对于此类物品,定货量不必严格控制,可以较大批量进行采购。
3.4.2 加强存货管理,减少仓储损耗。企业中每件入库商品都包含订货成本、购入成本、保管成本在内,如果商品在库存过程中出现过期、损坏、灭失等情况,则商品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增加了仓储成本损失,所以减少仓储损耗也是控制仓储成本的一个要素。减少损耗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定期进行仓库实物盘点,通过盘点及时把握仓库货物的质量情况,对于接近保质期的商品及时处置。第二,客户的退货应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如果属于瑕疵品,可折价处理或是进行整改加工,如果属于发错货退回的正常产品,则应及时检查入库,放到相应货位,以便下次及时出库。第三,检查储存条件,发现质变产品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改正。第四,做好仓库的防盗工作。贵重货物容易遭窃,经常巡逻,检查货物数量是必要的。
总之,中小企业如果要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企业仓储管理就应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静态存货走向动态参与生产和流通。中小企业仓储的改进需要从改变观念开始,提高它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进而在管理制度上制定出一整套关于岗位分工、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工作流程的规定,使企业的仓储管理做到精细化,更好地做好生产、流通的保障,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海霞.现代企业仓储管理新的要求[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03:18-19.
[2]金碧.浅谈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体系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1,04:41-42.
[3]谢群.中国民营企业仓储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62-63.
仓储管理岗位知识范文6
关键词: 《仓储与配送实训》 课程定位 设计思路 实训项目 “行动导向”
《仓储与配送实训》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核心实训课程,原来实训的内容采用物流软件模拟商品出入库操作,而物流软件在进行仿真模拟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譬如仿真模拟的流程过于简单,不能体现真正的岗位工作过程,不能体现高职物流专业的“策略性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为此,教学团队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学团队从仓储配送岗位工作出发,凝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项目化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重新架构“以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体现“工作过程导向”教育理念的改革方案经过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明确课程的定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象应掌握职业岗位(职业群)工作过程的技术理论和劳动过程的知识,能满足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具备职业岗位要求的通用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并且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技术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课程是各类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和功能。
《仓储与配送实训》课程主要针对仓储配送中心的业务员岗位、出入库操作岗位、库存控制岗位、运营管理岗位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通过“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让学生掌握仓储配送中心各岗位的操作流程及策略管理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见图1。
2.确定课程的设计思路
在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联合本地区物流企业,强调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与结合,分析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研究解读“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全面把握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3.设计“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
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本地区物流人才需求特点,按企业仓储配送部门的实际岗位来开发教学项目。《仓储与配送实训》课程通过六个项目,十三个任务,共计28个学时的教学,具体项目及任务见表1。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来训练学生,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掌握仓储配送岗位的工作流程,力求实现高职教育与职场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
4.构建“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4.1模拟企业生产和工作氛围,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利用校内物流实训室模拟仓储配送岗位工作过程的情境,把学生模拟成企业员工角色,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自评和他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整个工作过程中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教师则“退居二线”,是学生的“引路人”,是不同小组的“裁判员”,做解惑、评价等辅工作。
4.2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每个任务的教学过程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下面以“任务十一配送路线优化作业”为例进行学习过程的说明,见表2。
4.3完善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案,统一标准,力求体验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在新的评价体系中,打破了单由教师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现状,而是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多种评价内容及多样评价的方式。以任务十一为例阐述评价体系,见下表3所示。
采用多维评价指标和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予以评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注重理论知识又注重操作技能,同时还注重对职业关键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考核方法从根本上避免了以考核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为目标,从而有效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5.结语
《仓储与配送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尤其是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和方案组织与实施能力,思维活跃,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