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1

一、岩后隧道事故及致灾因素

(一)岩后隧道事故概述岩后隧道,位于晋济高速公路K9+574.125-K10+361处,为左右分离式隧道。2014年3月1日14时45分许,在岩后隧道右洞,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追尾相撞,前车甲醇泄漏起火燃烧,隧道内滞留的另外两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等车辆被引燃引爆,造成40人死亡、12人受伤和42辆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197万元。

(二)岩后隧道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1.燃烧蔓延迅猛一是隧道地势因素。岩后隧道右洞,长786.875m,隧道纵坡为2.2%,南高北低。经现场勘验,北入口处地面呈东高西低。入口处东侧为追尾的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西侧为一辆运煤车,事故发生后,泄漏的甲醇沿地势高差向右后方(西北侧)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引燃西侧运煤车辆及周边护坡上的灌木、草坪,形成稳定燃烧的火源。二是可燃物因素。可燃物主要是滞留汽车及其运输货物。在滞留的42辆汽车中,包括4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其他可燃物还包括燃料、轮胎、篷布、内外装饰物等。事故车辆追尾后,大量甲醇泄漏,迅速在地上扩散挥发并发生燃烧,提供了一个连续燃烧的供应链。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沿隧道迅速蔓延。三是汽车移动因素。事故发生前,隧道南出口拥堵造成隧道内滞留车辆多。发生事故的两辆车在刚刚驶入隧道北口处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导致甲醇泄漏并燃烧。前方滞留车辆无法对后方事故作出及时反应,仍然因拥堵缓慢行驶。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沿途向隧道内滞留车辆人员发出警示信息,其他车辆驾乘人员迅速驾驶车辆向南行驶逃生,加大了隧道内热烟气及火焰的流动速度,短时间内引燃前方车辆。四是燃烧爆炸因素。事故发生后,距隧道南口约100m处停放的二甲醚罐车,罐体受热温度升高,罐内大量二甲醚蒸发喷出并发生燃烧,罐体局部受到高温烘烤,造成鼓胀变薄,出现裂口,罐内气液平衡被破坏,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热浪及火焰迅速扩散,加速了燃烧。

2.逃生疏散不及时一是烟气大。事故当天,隧道内大量的煤车积聚,汽车尾气、洒落的煤粉、隧道废弃物等悬浮粉尘、一氧化碳、铅等污染物加重了隧道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影响视线。发生事故后,隧道成为烟气扩散、蔓延的通道。隧道内无机械排烟设施,自然排烟困难,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视距短,车辆与逃生人员在同一通道上“借道”疏散,无法保障车辆和被困人员的安全性和疏散逃生的有效性。二是车辆多。事发当天隧道内车辆多,在隧道密闭空间内车辆发动机运行、行驶与气流摩擦、汽车喇叭等产生的噪声,使驾驶人员心理上产生阻断感,加之自然采光条件差,驾驶员不能对交通路线线形、障碍物、前方车辆等准确辨识,影响疏散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是造成事故车辆追尾时驾驶人员反应时间较长的原因。三是警示差。依据公路隧道相关规范,事故隧道内并未设置事故应急广播和声光报警等装置和设施。事故发生时,除事故车辆驾乘人员和部分其他人员在逃生的过程中沿途向隧道内滞留车辆人员发出口头警示信息外,再无其他警示,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除此之外,事故隧道内的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不明显,未能发挥设计效能。四是意识差。事故发生后,滞留人员及时逃生意识差,无逃生的基本常识,对事故的严重性不能及时判断,再加之部分人员心存侥幸,没有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3.应急处置困难一是距离较远。岩后隧道距晋城市市区约12km,事故发生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辖区高速交警及时对事发路段实施了封闭禁行、疏导道路,待公安消防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隧道北入口处燃烧已达到猛烈阶段,且侦察人员反馈现场已有爆炸危险,第一到场力量无法实施内攻,客观上错过了灭火战斗和人员搜救的黄金时间。二是空间局限。隧道狭长、封闭、空间有限,导致现场车辆安全疏散路线与灭火救援路线交叉,影响安全疏散效率,限制灭火救援展开。隧道地处山区,周边没有明显的、可以缓冲的灭火救援场地,没有足够的车辆停靠、运行、设备操作和消防车回车空间,大大限制了大型消防车辆、装备的功能发挥和操作使用,增加了隧道灭火救援难度。事故现场与灭火救援场地之间没有任何保护屏障,隧道内二甲醚、水煤气、LNG气体随时可能产生的爆炸对在场救援人员和救援设施设备造成致命而直接的威胁,这也是严重影响施救的因素。三是水源缺乏。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1km以下隧道不考虑设置灭火设施的规定,岩后隧道未设置消水栓,且地处山区,周边无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河流、水井等天然消防水源,在现场实际灭火救援中,消防用水的供给主要靠大吨位消防供水车、园林洒水车和其他载水车辆的接力供水。供水车辆需要往返于事故现场与市区消防取水点之间,影响灭火救援的连续性,延迟灭火战斗速度。四是内攻困难。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隧道出入口燃烧猛烈,指挥员根据情况判断“随时有爆炸危险,不具备作战条件”,无法进入隧道实施内攻。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隧道内温度高,烟雾浓,一氧化碳指标超标严重,现场无法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危险化学品爆炸的可能。直至经实地测试确认无爆炸危险后,救援力量才进入隧道内攻。

二、优化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车辆与驾乘人员的管理为了保证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首先应当加强对驾驶员与车辆的管理。在公路隧道入口处全面设置各种限行规定以及各种注意事项。隧道内以及隧道出口进口的1km范围内,车辆行驶速度应当保持在65km•h-1以内;隧道口以及隧道内部禁止停车,由于交通事故不得不停车时需要设置警示牌;一些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在车头车尾安装红色警示灯、反光标志以及雾天警示灯等;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需要保持合理间距,在隧道内部安置警告灯以及50、100和200m标志牌,为驾驶员提供参考。

(二)优化公路隧道消防安全设计1.提高隧道建筑耐火性能为减少隧道内建筑本身火灾荷载,隧道衬砌、附属构筑物、车行及人员逃生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装修材料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使用的装修、装饰材料应能达到耐高温且在高温时不释放有毒气体的要求。公路长隧道、特长隧道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采用阻燃性沥青。通风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隧道内的灯具、紧急电话箱(亭)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隧道内的电缆等线路,需选用耐火、阻燃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固定用的桥架需选用不燃烧材料。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采用喷涂防火涂料或者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者安装防火板等[1]。2.完善疏散设施一是应设置人员、车辆专用疏散避难通道,在疏散通道内应设置独立的防烟、排烟系统,配置灭火器、防毒面具、紧急电话、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等设施。隧道内应设置准确指示疏散联络道以及疏散通道位置的灯光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采用内部照明、双面显示的应急灯光标志,宜为白底绿色图案、文字提示,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1]。二是隧道出入口广场、横洞外、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外、隧道内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上应设置声光报警扬声器。安装位置应考虑通行大型车辆时不被遮挡视线。当环境噪声大于60dB时,火灾警报装置和扬声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隧道,为达到报警要求,每隔100~150m处,需设置发光警报装置。相应隧道入口处应设置可变信息情报板,应能显示火灾信息、禁止通行以及为配合车辆疏散和灭火救援确定的相应交通控制措施等信息。在隧道入口外100~150m处,需设置火灾等突发事故情况下提示车辆禁入隧道的报警信号装置。3.优化防排烟设计应根据不同隧道特点,不同火灾危险性特征,选择适用性强、便于维护的通风方式进行隧道防烟排烟。虽然目前隧道行业标准中,对于隧道排烟有规定,但隧道内采取射流风机排烟的效果不明显,建议采取设置专用排烟管道,外置风机的排烟方式。4.合理进行隧道平面设计隧道设计尽量采用曲线形或者直线形平面设计方式,纵面设计尽量采用大于0.3%的小纵坡,中隧道纵坡不宜大于3%,特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或更小。公路隧道入口及出口100m以内的范围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应当保持一致,尽量减少曲折,保证隧道内外线形连续性与顺畅性。公路隧道口不可设置凹面,避免雨天积水或严寒结冰为车辆行驶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避免危险事故发生时流动性易燃物质的聚集与蔓延[2]。5.设置消防给水系统隧道设计应考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加与优化,可结合国内实际,参照现行消防标准规范中消防给水设施,增加高速公路特别是环隧道的消防给水管网设计,加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消防灭火药剂的应急储备。

(三)加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1.加强制度建设公路运营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落实工作,并根据公路特别是隧道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响应等级及处置程序。同时,当地政府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结合各专业的预案体系,完善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在编制预案时注重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地政府及公路运营方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将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和工作考核内容[3]。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公路运营方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层级消防安全组织机构要明确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明确专(兼)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二是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高速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联系工作机制,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建立工作例行报告制度[4]。3.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应急平台建设。当地政府及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注重互通互联,满足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等功能。二是强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及预警工作。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当地政府应急联动机构要确保对上报的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处理和妥善处置。三是要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高速公路运营方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立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演习,提高应急救援能力。4.加强宣传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要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系统内教育培训体系,制订编制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完善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加强干部职工和应急救援队伍安全知识、处置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公安、消防、高速交警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法律规定认真履职,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宣传工作。二是要加大宣传普及应急常识力度。高速公路运营方要充分运用高速公路的广告牌、LED显示屏、官方微博、微信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有关应急防护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宣传等活动,全面普及高速公路特别是隧道的安全知识宣传。三是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高速公路运营方、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三、结束语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网监控标准化

【Abstract】Take Shaanxi expressway monitoring system for example,,we explore the expressway network monitoring business standardization impact Expressway Traffic Safety and the Routine businessplay to a certain extent.Also,it play greatsignificance on handling a traffic accidence,summary traffic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raffic control measurement.

【Key words】expressway,monitoring system,standardization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系统主要是指高速公路交通监视和控制系统,是以人机结合的方式通过视频图像、事件检测系统迅速掌握所辖路段各类动态信息(实时通行情况、交通量信息、线性天气信息等)的系统。通过道路的动态观测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有效的模式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将最终决策结果和控制命令通过信息流转告知到交警、养护、收费闸道口等道路管理部门,还将路况信息及预警信息传递至道路使用者,并对道路使用者发出预警信息。在若发生交通事故时,监控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系统控制能直观、迅速地联动交警、路政、养护等部门施救,达到减少事故对正常交通流的影响。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已基本成型,以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为例,陕西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收费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已形成了标准化模式。

一、路网监控业务实现的机电设施基础和发展现状

构成路网监控系统的机电设施主要有CCTV系统、车辆检测器、气象与环境检测器、SOS紧急电话、可变情报板、道路指示器及远程控制系统等。在监控设备设计和布设时,摄像机分布参数仅以距离为标准,未综合考虑到弯道、坡道、线性、气象、特殊路段等因素,导致各线路摄像机布设存在较大差异,许多事故多发路段存在盲点。以京昆高速西汉段(k1101~k1265)监控业务为例,沿线平均2km布设可变焦摄像机一部,长大隧道内为间隔每150m布设定焦摄像机一部。西汉高速秦岭监控中心每3秒查看一路图像。管理者轮番全面排查,对异常交通信息进行重点监视,将收集到的道路交通量、道路通行情况、路产设施、气象等各类信息分析、汇总、上报相关业务部门,并及时道路信息可变情报板信息、更改道路指示器对道路使用者进行引导,在较大交通事故或道路堵塞时通过省收费中心、交通广播、新闻媒体、网络各种途径向社会传递路况信息。各路段监控中心工作职责和内容貌似基本相似,但路网排查标准、排查范围、信息、工作流程、处置方式未形成统一标准。

二、交通信息分析的依据和合理的标准化交通控制方案

因客观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各条高速公路设计理念不完全相同、路况复杂程度不同、通车时间不同、设备老化程度软硬件设施均不同,在日常营运管理后中,路网监控业务重点都有所倾斜,形成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监控中心收集、存储、汇总各类交通信息数据和信息,监控人员根据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饱和程度、恶劣天气主要依据分析道路交通情况。监控员对采集到的通过数据分析后,远程控制隧道照明、通风系统,调节隧道照度,将隧道内烟尘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当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监控中心要通过外场设备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远程开启紧急照明、广播系统、更改道路指示器、打开应急通道,进行交通指引,又要协调交警、路政、养护等部门到现场处理事故、实施救援,及时调整交通管制措施。制定合理的标准化合理的交通控制处理方案,规范异常情况监控处置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交通控制方案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使监控工作有章可依,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三、路网监控信息采集和建立标准化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信息采集主要通过人工视频排查、视频事件检测系统报警、气象仪等,监控人员应将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并收到指令综合处理后,后才能向社会道路信息。日常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审核权限和责任都应建立统一标准。高速公路重点位置和特殊路段都应均布设可变情报板,监控员应该按照信息标准在可变情报板上各类路况通行、安全警示信息、道路养护、预测或实时天气、服务设施信息等综合信息,具体信息位置、范围、时间、信息存留时间、字体、定动、布板、叠加信息等,如紧急信息应该采用定屏定内容方式,不与其他信息滚动。信息信心应直观、清晰、简练,有良好的易读性和接纳性。还应该已以道路影响的范围按照标准通过相邻路段、社会媒体传递给道路使用者。

四、监控日常工作管理和应急预案应建立标准化体系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工作为24小时全天候对所辖线路进行排查和信息处置。标准化的监控管理系统应对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进行的标准化要求,做到职责分明,落实到人。监控人员应能分析交通流参数并判断道路通行状况;能快速调阅视频图像;能对数据进行备份;能编写和规范的图文信息;能发现监控设备故障;受理路况咨询电话。在发生交通事故或异情况时,应对事故点附近进行重点监控,结合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监控人员能做好与交警、路政、养护等部门的信息流转,同时将事故基本情况、现场处置进度、恢复程度等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将信息如实记录在工作记录中,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将信息向社会传递。

道路监控应急预案是交通安全控制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建道路所有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与信息联动处置方案。标准化、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流程在高速公路发生特大、严重交通事故、危险品泄漏、桥梁隧道坍塌、极端恶劣天气等伤害范围较大事件,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排除主要危险源,变被动为主动,控制性逐步恢复交通,避免更大损失和恶劣影响,可以做到稳妥、有效处置。

五、对机电设施维护维修应建立标准化标准

机电设备的标准化维护维修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机电系统的运行环境情况、维护方法、内容、工作标准作出了具体量化的规定,为设备发挥功能奠定了一个良性、可循的标准。机电设施管理单位应对设备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设备管理资产库和维护记录,并应该按照设备寿命和实际使用频率、损耗建立标准化的维护计划和预算。系统化的机电设备资产信息可对设备损耗和设备老化提供分析、比对数据,才能确定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需要改造升级等。对机电设施的维护维修应该做到日常养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维护为主,维修为辅。在设备维护维修遇到突发事件时还应该做到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限时抢修。

五、结语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是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道路保畅的重要保障,标准化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交通管理职能化。也是高速公路管理者应该积极探索的高科技新领域,如何保障机电设备发挥最大作用,科学、高效、可持续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畅通到行车环境,我们还需要积极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3

为了加强和规范玉楚高速公路TJ-3标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工作,适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组织机构各工作组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制定2019年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二、应急演练目的

1. 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部门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 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 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应急演练原则

1. 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 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 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 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四、相关要求

1. 在开展演练准备工作前应先制订演练实施方案。包括演练的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期安排、演练策划领导小组构成、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

2. 演练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演练计划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设计演练总体方案,并根据需要针对演练方案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应急响应的职责、流程和要求,掌握应急响应知识和技能,为演练实施奠定基础。

3. 演练实施是对演练方案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核心环节。演练实施当天演练组织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在演练前提前到达现场,对演练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确认无误后按时启动演练。

4. 演练结束后,应针对本次演练组织相关参加人员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从各自的角度总结本次演练的经验教训,确认评估报告内容。

5. 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参加演练部门和个人按照改进计划中规定的责任和时限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的更新等。

6. 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完成率已纳入公司安全生产考核目标,请各部门高度重视,按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五、演练计划

序号

演练名称

演练时间

演练形势

职责部门

备注

1

消防演练

1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2

防洪防汛

2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3

森林防火

3季度

现场

安质部

相关部门配合

4

隧道防塌

4季度

现场

安质部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4

简而言之,高速公路通行中断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和突发灾害,而交通事故是引起高速公路频繁堵车的根本原因。因此就高速公路保畅而言,应围绕两个宗旨来整合资源,一是千方百计采取种种措施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也就是安全预防措施;二是事故发生后快速施救,科学处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通行。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为,当前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拥堵时间较长主要三个方面原因:事故信息获取不及时;救援设备及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事故处置过程费时多。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道路管控设备建设,建立道路保畅综合指挥系统。加大道路监控硬件投入,对重点路段、桥梁隧道实现监控网络全覆盖。尤其是事故多发路段加强监控系统的配备,道路通行状况全天候处于动态监控。利用监控系统这一优势,提前防范事故发生。例如冬季恶劣天气下,监控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密切关注路面状况,如路面有积雪,就要及时调配养护人员到积雪路段除雪防滑,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利用好监控系统主动获取道路通行信息,第一时间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此外可以把监控系统应用在整治行人上路现象、车辆遮挡车牌超速行驶等方面,弥补人力巡查不足。

加强部门联动,提高事故处置效率。路政和高速交警共享监控系统,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可以联合办公,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在道路突发事件中综合指挥作用。临时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辖区安全保畅资源,事故就是命令,避免各自为政,造成有限的安全保畅资源分散减弱。针对具体情形,事故发生的路段和程度,实行保畅分级指挥,监控分中心及时联系路政大队,协调高速交警大队。处置难度大的交通事故时,分路不分家,可调配事发路段就近路政中队和高速交警先行处置,同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调度属地救援力量。避免应急车道被堵塞后,导致属地救援力量难抵达,同时增强救援人员和设备,提高事故现场交通管制车辆分流效率。加强路政装备配置,路政人员配发对讲机,方便开展工作。及时更换老旧路政车辆,路政巡查车辆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和视频回传系统,在事故处置中可调配事故发生点就近巡查车。

加强保畅队伍建设。要进一步配强路政队伍,择优选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进入路政队伍。加强分流管制、疏导保畅、安全救援等事故救援知识培训,提高路政人员单兵作战能力。树立忧患意识,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救灾,针对高速公路特点,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保畅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要善借外部资源,唱好安全保畅大合唱。为了确保所辖路段的安全运营,济宁高速路政大制定了《安全保畅应急预案》,并邀请济宁消防、高速交警联合路政在济徐高速济宁段开展应急演练,模拟突发紧急事故,各参演部门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协作,提高了应急处置水平。

强化各地市边界路段安全保畅合作。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各地市接壤路段的安全保畅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相邻两地市公路管理部门应该要及时互通公路信息,加强保畅合作,制定相应预案。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5

一、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雨雪冰冻灾害公路畅通应急保障行动领导小组,各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周永江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公路管理处为雨雪冰冻灾害公路畅通应急保障行动实施的责任单位。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并启动应急保障工作方案,下达工作指令,指挥协调相关工作。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督查、信息联络工作,收集整理上报的灾情动态,及时通报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县公路管理处负责公路、桥梁、隧道及附属设施的抢修保畅工作,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抢险救灾车辆的通行工作,配合做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

三、应急响应

按照县政府办公室绍县《县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的规定,县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达启动应急保障行动指令时,本方案即时启动,县局应急保障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县公路段按照工作职责,立即开展应急保障。先期处置雨雪冰冻灾害,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四、物资与装备

县公路管理处准备应急保障物资储备1250吨防滑料,配备了抢险车辆21辆,铲车4辆,撒盐车1辆。准备推雪车5辆,铁铲650把,锄头240把,工业用盐210吨,草包(麻袋)2100只,扫帚2850把、扫雪板25块,飘旗1200米,安全标志牌35块。车辆、机械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

五、保障措施

1.保障顺序

灾害发生时,按照先国、省道公路,后县、乡、村道公路;先高等级公路,后低等级公路;先重要公路,后次要公路的顺序开展应急保障,险情特殊时,不受前述顺序限制。

2.保障要求

灾害发生在国、省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的,保障行动指令下达后,县公路段需在45分钟内将机械设备、保障物资运抵灾害发生地,灾害发生在县、乡、村道公路的,必须在1小时内将机械设备、保障物资运抵灾害发生地,要及早实施修复和抢通工作,恢复公路通行。

3.扩大应急

当应急力量和资源无法有效控制灾情进一步扩大,县局应急保障行动领导小组迅速报请市交通局、县应急指挥部,给予指导和应急力量、装备、技术支援。

六、应急结束

当雨雪冰冻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县局应急保障行动领导小组视情宣布应急结束。

高速隧道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天津地铁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地铁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各个城市迅速兴起。但由于其运营组织专业性强、技术装备复杂、客流量大、封闭运行等特点,一旦受到系统自身或环境影响时,极易发生重大事故,处置不当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200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1][2][3][4],通过研究总结天津地铁运营生产现状,重点阐述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危险性分析、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培训与演练等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2组织机构

2.1组织体系

以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为原则,由公司主要领导组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救援工作。其下设应急救援执行组,由各部门按相应职责及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图 2-1。

结合地铁运营生产特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常设于控制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转交指挥权。

2.2人员构成

总 指 挥:运营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部门经理

现场指挥:依次为现场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经理、副总指挥和总指挥。

应急抢险队伍分为三级:

一级:在岗人员(现场人员);

二级:兼职抢险队(各专业抢险队伍);

三级:支援抢险队(由各部门人员组成的支援现场救援的抢险队伍)。

3危险性分析

从“人、机、环、管”四大要素,针对地铁运营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作业环境、现场管理及周边环境、气象条件、人口密度、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制定专项预案。

本文针对地铁运营生产特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突发事件。大量的电气设备、建筑装饰材料、乘客违章携带危险品、恐怖袭击、纵火等均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地铁火灾事故扑救困难,事故后果损失严重,容易造成较高的社会影响。

3.2大客流冲击

天气变化、地面交通堵塞或中断、交通管制、大型活动等可能诱发地铁车站大客流。一旦突发大客流冲击,造成乘客滞留车站,甚至造成踩踏、运营秩序混乱等。

3.3通信系统故障

设备老化、维护等原因造成通信设备故障,会引发运营局部中断、列车降级无安全防护运行,造成客伤、运营中断、运营秩序混乱等

3.4列车故障

地铁运营各设备系统技术密集,构成复杂,相互协调配合难度高,部分设备直接服务于乘客。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客伤、运营中断、运营秩序混乱等。

3.5电力系统故障

电力系统因发生短路、断线或保护、遥控等功能失效而导致电力设备本身或其他相关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危情发生的故障。可能导致电力系统降级运行、照明缺失或用电设备无法运行、运营局部中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6建筑设施损毁

运营正线上由于外部施工、建筑病害、车辆撞击、隧道施工质量、地质灾害等原因,会造成区间结构出现裂损、坍塌、道床起拱的等现象,此类事故发生概率较低,风险等级较大,会造成运营局部中断、列车冲突脱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运营生产条件及其环境不断变化,所形成的危险性分析仍须不断更新。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目前地铁监测方式主要由设备监控、人员检查、数据分析三个方面[5]。

设备监控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列车自动超速防护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构成。

人员检查主要由数据测量、安检、作业人员巡视、工作检查等构成。

数据分析主要由行车数据分析、设备故障分析、客流分析、气候分析等构成。

4.2预警行动

4.2.1突发事件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4.2.2突发事件预警范围

当发生以下可能预见的会影响地铁运营的重大事件时,需突发事件预警:

车辆、重要设备设施突发严重故障,影响正常使用;

地铁车站周边重大活动;

可预见的大客流冲击;

恶劣天气;

控制区内发生可能危及运营安全事件;

各工作点位认为有必要上报的预警事。

4.2.3预警信息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各类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向各应急救援执行组传达;各应急救援执行组接到预警信息后,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做好急准备;信息组根据预警级别向社会公众相关信息。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准确、逐级上报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依据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如图5-1。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本文结合地铁行业应急处置特点,将四级突发事件进行了重新整理,见表5-1。

5.3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6]。如图5-1。

5.4应急结束

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I级、II级突发事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定终止,III级、IV级突发事件由现场指挥决定终止。

应急终止的条件:事件现场处置完毕,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满足运营条件后,经现场指挥确认后,现场应急结束。

6培训与演练

培训与演练是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应急人员能够正确进行应急响应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四级培训与演练管理制度,见表6-1。

7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不断增加,随之带来各地地铁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地铁运营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日益上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将有效的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减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

《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200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