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1

2016年,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之后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也相继公布。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落实核心素养在各学科中教育工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整个教学工作起到全面设计和调控作用,因此教师的核心素养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简单总结我校核心素养的落实阶段性成果。

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就渗透在我们教学的每个环节,教材中也蕴含的学科思想,对教材、课标的解读就尤为关键,只有看见了学科思想的影子,我们才能让它释放出来。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

学科思想是对学科和它的对象、学科概念,命题和学科学习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学习方法是解决各学科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科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方法、感悟学科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学科思维、学科手段和学科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学科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学科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学校要求全体任课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帮、课标,从而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学科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学科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学科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学科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学科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学科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学科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学科的发展史,多参加学科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生态,甚至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微课”以视频为主要d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资源,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它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有专家认为:核心素养是要在很长时间的教育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多的教育事件,然后在一个孩子身上积淀下来的这种持久发生作用的品格和能力。这个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是影响孩子一生,并使其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素养。

微课建设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微课建设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校在微课建设的过程中,应围绕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旨,创新体制机制,用心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启动微课建设以来,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以教师论坛为平台,以校本教研为手段,构建教师团队,积极探索和创新校本教研机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一、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微课建设对于学校而言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资源、硬件及软件的运营维护、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环节,与学校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培养核心素养的高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只有摆脱了机制束缚,提高了教师素养,才能激发生长的活力,从而真正提升师生的“核心素养”。

名师指路:2015年10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微课培训。无锡市电教馆主任支渝应邀前来作了《职业院校微课创作介绍》的专题讲座。培训围绕微课的结构组成、特点重点、模式、制作过程等方面内容进行,还展示了往年获奖作品并进行点评。崇拜名师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反应,渴望成功是教师的一种心理需求。要把这种心理需求变成教师的心理追求,需要学校对教师思想的激发和引导。

统筹协同:2016年2月20日,学校举行全校会议,会议重点谈了微课资源库和课程资源库建设,强调各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的整合,凝聚校内力量,减少内部阻力,将微课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水平,科学规范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和运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全校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试点引路:2015年11月,学校选派10位选手参加市级优秀微课资源评选,专家和选手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和研讨,对参赛作品脚本一一点评并作了针对性指导,在大家的努力下,选手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积极探索,培育典型,挖掘经验,面上推广,于2016年3月21日组织以“微课的制作和应用”为主题的全员培训。

主题沙龙:2016年6月2日,学校开展“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主题沙龙研讨活动。全校教学骨干教师参加活动,与会人员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实际操作经验,围绕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功效、微课制作中内容的选取、微课制作的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微课建设应充分考虑“十分钟注意力”,精心设计,始终坚持“服务对象是学生”的原则,依托微课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平台,走“不会做―学会做―做好―做优”的发展之路,有效促进全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成立研究团队,搭建教师教育实践之梯

俗话说,“一个人可能走得很远,但是一群人一起走会走得更远”。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提高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

微课建设是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进行追问、思考、发现、变革,从传统的教师演变为一个学习者,最终与其他成员一起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其中的乐趣。

在“主题沙龙”交流发言中,笔者将微课建设比喻成旅行。旅行的乐趣有时不是在于你找到了什么东西,而是在于你路过了怎样的风景,遇见了怎样的人,体验了怎样的生活。同样,在微课建设中,我们可能更多关注微课的选题、微课教学设计和制作以及微课的应用,但我们不应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同伴的互助、资源的积累、硬件和软件的运用、细节的追问。

一次微课的建设就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你用眼睛看外界的五彩缤纷,也用心去回味你人生的绚烂多姿。你与你自以为的传统教育渐行渐远,且行且享受,回味、憧憬,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倾听不同的故事,经历不同的人生,成就不同的新故事。

微课建设,不仅要追求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创新,更重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聚焦学生的发展。微课不是为了适应课改而改变,而是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而改变,我们关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应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三、追寻管理艺术,引领教师自觉建设之路

曾记得有记者问艾森豪威尔将军领导千军万马的诀窍是什么。这位五星上将从口袋里摸出一根旧绒线放在办公桌上,然后用手捏起线头,沿着桌面慢慢拉动。“你看,如果我拉它,这根线就会跟我走遍天涯海角。”接着,艾森豪威尔改用手指推线头,绒线立刻蜷成杂乱无章的一堆。“可如果我推它,则只能越推越乱,整根绒线哪儿也去不了。这就是领导的艺术!”这个案例一方面传递了被领导者在“主动”与“被动”状态下的不同结果,另一方面说明了领导的艺术在于“示范引领”而不是“强迫命令”。

微课建设也是这样,成功的关键是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建设。制作微课程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让教师从身边小问题开始,想办法梳理、解决问题,并制成微课程。微课建设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教师间可以通过微课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教育不仅是“解惑”,更应是“解放”,知识不仅需要“学会”,更需要“会学”,教师和学生一样,他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为此,学校颁布《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微课建设方案》,制订3~5年微课培训规划,后期再安排一系列的微课培训项目,让教师在微课学习、设计与制作、竞赛的过程中得到专业成长。

四、聚焦课堂教学,开启培养核心素养之门

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是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课堂上应主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给学生寻找适合的教育,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从而培养出有素养、个性化的学生。

例如,我们可以将制作的微课通过“锡山中等专业学校网站”和“锡山终身教育平台”,与教师或学生远程学习结合在一起,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己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在全校会议和例会上,我们通过教师论坛等形式播放微视频,引起教师思考;在教研活动中,微课又可以作为主题研修材料,组织教研组或课题活动;在家长会、班会课等场合播放制作的微课,让家长和学生更直观地领会主题。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所以,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必须思考自己教学的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升、完善。

在聚焦课堂教学时,我们分享骨干教师基于丰富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深厚理论积淀形成的素养,也分享年轻教师精美微课带来的清新;分享微课对课程重点、难点的突破,也分享微课中的合作创新。当然,更让我们欣喜的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团队已把微课加工成微电影,呈现动态思维,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抽象的知识,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使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

虽然有的微课案例并不完美,但它能激发师生的思考,引爆内部智慧,让他人看到更多的方法,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选择,它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带来的启发层出不穷,可以自主解决许多问题。

今后,在微课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正确认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价值观,进一步优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躬身前行、潜心研究,用心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微课也终将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课程”中,落实在平常的、广大教师所实施的“课堂”上。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3

实践证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教育符合时代的需求,也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而实验室里实训课程的开展,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场所。目前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并且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项目教学法。此方法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设计或完成某一个项目的任务形式来完成教学。项目教学法里,学生需要学习独立思考、通过各种方法获取信息、学习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互帮互助的氛围。第二,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仿真的形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某一种工作环境实现全面理解,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广泛使用的实训课程教学方法。通过选取一些典型的现实案例,让学生去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不同职业角色的扮演或比较分析,使学生接受“现实角色”的人格特征,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世界活动,同时又能根据对方角色的言行做出合适的反应,通过这个方法学生能了解和学会评价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位置。角色扮演法能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由于社会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或多或少的有关系,因此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各行各业的培训效益。第五,问题式学习法。调查中发现,大多学生都喜欢问题使得学习方法胜过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中交流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强调支持与引导等。第六,调查研究法。为了培养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可以多多采用调查研究法。让学生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在某一领域开展调查,激发学生获得真实的数据,并学习分析方法,最终获得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方法还能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第七,网络教学法。当代高职学生非常依赖网络,既然无法制止学生上课的时候玩手机或使用网络,教师不如依托移动手机和网络开展教学。例如微课、慕课方式的教学,例如网络课程的课前与课后学习,例如教学资源库的完善等。当然,上述方法依赖于教学环境的完善,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依赖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将实训方法渗入到每一门课程。例如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社交礼仪课、沟通能力课程等。在各类教学项目中,对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相关课程予以倾向,以滨州职业学院为例,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的一门———《解决问题能力》优先建设成了精品课程。

2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执行

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在实验室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制度能对职业素养好的学生起到保护作用,能对职业素养欠佳的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甚至处理依据。第一,实训室管理制度多样,需对每一项制度进行修订、多次研讨、试行和最终执行,需要有释义性文件。常见的管理制度有《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规范》、《实验室礼仪规范》、《实验室更衣室规范》等,这些制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实训室制度的落实应当有效。一些实验室把制度挂在墙上,数年不变,学生做的一套,老师讲的一套,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保持制度先进性的基础上确保制度的严肃性,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3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实训环境的营造和美化

有些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地面脏乱,标贴脱落,指示牌东倒西歪,机房电脑摆放杂乱无章,厕所臭气熏天……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又怎么能有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实训环境的营造和美化是任何一个高职院校都必须重中之重去强调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内容。第一,基础实训环境条件的保证。实验室环境条件包括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内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冲击振动等。外部环境包括微生物菌种、灰尘、电源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海拔、大气压强、雷电、有害气体等。第二,人文实训环境条件的提升。人文实训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走廊的布局、教室的设计、制度牌的设计、实训操作的服装的设计与管理、盆景的选择与摆放、文件柜的设计与摆放、话筒音响等的质量等等。

4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实训场地使用率的保持与提升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体育高职;核心能力;教学方法;培养途径

一、前言

目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许多初创发展期的体育职业院校,其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大都受到“重理论、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教育理念的束缚[1]。加之对体育职校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的后劲和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体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不能适应社会对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体育高职院校如何顺应就业市场需求,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培养和训练体育职校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适应素养,真正提高体育高职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院2010级、2011级在校高职生123人,年轻教师32人,共计155人。

2.研究时段

2010年9月—2011年12月。

3.研究方法

以教学活动、培训活动、水平测试作为研究载体,研究人员深入被培训群体。

(1)渗透式教学

根据企业、行业能力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因素,使书本知识与未来岗位需求结合,通过研究实践,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集中培训法

开办职业核心能力专题培训班,通过证书考试,评价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后达到的水平。

(3)其他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对比研究法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本课题重点结合体育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展开研究,通过文献阅读、调查分析、课程实践活动、总结与讨论研究,初步建立了我院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及评价机制,圆满完成了155人的效果测评,153人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证书》,通过率达到了99%。

2.结果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体育高职院校,应该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体育职业核心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1)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引导学生模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首先,要重视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其次,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就业指导、班队活动、专业教育、第二课堂等教育平台,把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三,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参与一些贴近专业实际的社会调查,让他们在身体力行中了解社会现实,加深对专业知识、就业现状和社会竞争态势的认识,为毕业后走上社会做好前期的

充分准备。

(2)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职校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和体系进行介绍,更多的培养和训练就要在职业适应性岗位锻炼中进行[3]。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校外实习实训

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在学生的岗位实践中,把岗位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全范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和现场考评来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及其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帮助学

生在真实岗位环境中,点滴积累实践经验、不断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真正获得就业竞争力[4]。

(3)对职校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进行客观评价

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客观评价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系统地对学生能力进行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就必须改变将单纯的卷面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的做法,转而采取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合而成的考评方法,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水平进行开放式终结性评价。具体的做法是:以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为主线,运用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活动完成能力考查等多种考评形式来检验教学目标是否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5]。

(4)把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纳入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范畴

随着体育职业就业人才市场竞争的压力,未来社会职业之间不断地转换加剧等复杂就业情形,为体育高职在校生提出了更高

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6]:不仅要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同时还要适应社会职业不断转换的就业变化;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体育专

业的行业技能,还要着眼于相关、相近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拓展技能的培养。这就需要在学生入校初期就树立明确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一是职业核心能力目标,二是专业技能能力目标,全面实施双目标人才培养模式[6]。在体育职业技能训练目标的实施中,全方位渗透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目标的达成。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应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根本

体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充分发挥体育特殊技能和职业基础教育两个体系的优势。在学生进入体育高职教育阶段后,重点实施全面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水平教育,在完成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同时组织学生通过考核获取职业资格

上岗认证证书。在教育层次、教学资源方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把握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力争实现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文化底蕴的优秀高等体育职业人才的目标。

2.通过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促进体育高职评价体系改革

本项目在研究实践中,全方位注入体育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培

养元素,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职业能力的体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尝试改革以理论知识考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本课题组参研教师属九个不同学科、来自学院两个不同校区,课题的立项为教师的工作注入了更大动力,参研教师在各自学科教学评

价中积极开展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与评价实践,课题涉及5个班级上百名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促进体育高职评价体系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3.通过职业核心能力评价研究促进体育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参研教师先后进行了“与人交流调查问卷”“职业核心能力调查”。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订了我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计划”、“职业核心能力考核评价办法”等教学文

件。在研究实践的全过程中,我们重点采用了“学中做,做中评,学生做,多方评”的立体互动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与评价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真正的“我要学”,为站稳就业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体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课程方案和教学模式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的探讨才刚刚起步,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如何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效果仍是难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继续实践与全面探索,推动体育高职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与提高,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就业市场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在人生职场中铸就辉煌。

参考文献:

[1]丁辉,姚庆文.浅议职业核心能力训练[J].职业教育研究, 2010(4).

[2]刘阳,牛映雪.职校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训练的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科研,2011(45).

[3]杨南粤,张进.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1(1).

[4]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

[5]黄丽娃,王庭利.高职高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

[6]张淑华,孙宗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科教纵横,2010(07).

作者简介: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5

能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 认识 方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素养已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担负着培养社会一代新人的教师,理所当然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1 信息素养

对教师实施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对信息素养概念的充分认识上

信息素养已不是单一的技能问题,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其不仅包括技术层面上的会用信息工具:会使用各种信息传媒工具获取信息;还包括智力层面上的信息处理能力:具备信息的浏览、检索、收集、理解、统计、分类、分析、重组、编辑加工及信息的生成、表达等能力;更包括非智力层面上的信息道德修养和信息意识态度:具备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独立自主学习精神和方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意识。

2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各级教育部门领导认识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进行相应的培训。但我们也发现,目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着只注重信息技术培训、不注重应用素养培养的状况:往往是进行集中突击培训,然后进行考核,考核一般都能通过,皆大欢喜,而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力考核后其实际应用能力那就无人关注了。结果教师虽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应用,也缺乏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能力。

(一) 加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应该明白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主动进行角色转变,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作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在这场信息技术变革中,许多教师一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不少教师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信息思维能力弱,信息的敏感度低,不能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增长不高。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提出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整合指的是将各种信息技术有机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包括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教学管理等中,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整合可分层次逐步深入

① 基本能力训练:通过计算机进行阅读,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制作教案、总结、论文等,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通过计算机对日常事务的管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② 教学应用能力训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训练。由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选取学科教学中某一适于整合的课题,作为教学任务。从制订整合方案,到应用信息技术作出整合的成品(课件或学件),并付诸实施。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教师会感受应用信息技术的酸甜苦辣,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长应用信息技术的本领。

核心素养培训总结范文6

一、政治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近半年的工作历程,使我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工作技能的中石化员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参加省公司的集中培训,通过学习中石化员工守则,使我初步了解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中石化员工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知道了集团公司“发展企业、回报股东、奉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目标。特别是耳闻目睹了许多优秀员工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给了我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精神,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都给我树立了榜样,使我更加珍惜中石化员工的光荣称号。增加了我忠诚石化事业,努力践行中石化核心价值理念的自觉性。

二、基本完成了领导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自调入零管部后,领导赋予我的主要工作是:零售经营

分析、非油品经营分析、非油品销售报表、非油品月报、周报、简报以及神秘客户检查反馈问题的上报工作,销售竞赛评先上报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个人的努力,我初步掌握了这些工作的基本技能,在工作中,我注意向老同志学习,做到不懂就问,虚心求教自担负工作以来我按时间、有质量的完成了任务,及时准确汇总上报各类分析和报表,注意收集资料,细心分析。在领导的安排下参加了许多对自己工作能力有帮助,能提高的活动,比如随同领导对公司辖区内各片区加油站夜查、巡查和督查工作。先后两次参加省公司有关非油品后台系统的培训和电子帐表的培训,使我的基本工作技能得到一定的拓展和提高。

三、几个需要努力的方面

半年来,虽然收获很大,同时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