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徐州;饮食文化;价值;传承发展
江苏省2015年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挖掘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XCX2015061);徐州市2015年度科技情报研究项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示范研究”(项目编号:XKQ015)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9日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北部,是古“九州”之一,拥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除此之外,徐州也是中国传统烹饪文化的发源地,其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早在尧舜时期,彭祖就曾调制口味鲜美的雉羹(野鸡汤)进献给帝尧,帝尧甚是欢喜,因而将彭祖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其所创的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楚汉相争后期,刘邦大军屡战屡胜,项羽军队在逃亡中粮草供给不上,士兵于是将黄豆煮熟充饥,将剩下的黄豆就被装进蒲包,加上盐粒,这就成了后来流传民间的盐豆,影响深远。而坡在任职徐州的一年多时间里,对徐州的饮食文化也颇有推崇。据历史考证,徐州著名美食“把子肉”就起源于苏公的东坡肉。到了清代和民国,徐州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冻豆腐、酥鱼、蹄卷、芙蓉肉、糟猪耳、搅瓜等普遍食于民间。乾隆帝六下江南,封徐州雉羹为“天下第一羹”。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品尝彭城鱼丸时,曾赋诗赞誉“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持越北南”。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传承。徐州,作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地,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同时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正是这绚烂悠久的历史积淀中,传承着各色各样、独具风味的彭城饮食文化。例如,“第一食神”彭祖从儿子夕丁误将鱼藏入羊肉罐内而得到启发,烩制的羊方藏鱼。鱼的鲜美和羊肉的香嫩融为一体,其做法传承至今,并成为汉字“鲜”最早来源。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沛县狗肉传承至今,不仅是因为其美味,更是因为其是对楚汉争霸历史的一段见证。
在众多饮食文化的传承典范中,“伏羊节”作为徐州当地特有的美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羊是被人类最先驯养的家畜之一,食羊的传统习俗自古就有。古语有云:“仲春之月”,“食麦与羊”(语出 《礼记月令》)。此外,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出土的一块《庖厨图》上亦记载着当时人们用羊肉烹调食物的情景。尽管中华民族的食羊传统习俗已源远流长,但人们还是将在三伏天大口吃羊肉大碗喝羊汤这一饮食习俗继承至今,并逐渐发展成一种全民参与的美食节日。由此可见,不论是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盛行的吃羊习俗,还是以徐州为地理依托的地域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徐州“伏羊节”的文化意蕴。
对于徐州饮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这是对当地人类祖先饮食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汉风古韵的向往,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对民族感情的承载。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特色
1、徐州饮食具有包容性。如果说徐州悠久绚烂的历史给予了当地饮食丰富的内涵,那么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环境,更赋予了徐州饮食文化难得的包容性。徐州地处苏皖鲁豫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华北平原的门户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出现加速了当地居民的人口流动,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带来了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从整个气候上来看,徐州处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暖夏凉,雨热条件充足,适合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生长,给当地的饮食提供了充裕的食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形成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徐州风味。
徐州的饮食文化受到南北各地的共同影响,体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既包含了齐鲁菜系的红烧类与酱类菜点的风味,又加入了江淮菜系清淡香甜的爽口。川菜的麻辣鲜香,中原的面食点心也都在徐州饮食上都有所体现。总体来说,徐州菜五味俱全、自成风格、鲜咸醇厚、味道适中。
2、徐州饮食具有养生性。“药食同源”是中华传统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药膳,顾名思义,即以药材与食材为原料而做成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是将食药相结合所制成的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佳肴。自中华文明产生以来,药膳就一直发展至今。早在4,000多年前的彭祖时期,人们就已意识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了。彭祖所创“雉羹”就充分体现了“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这一观点。彭祖开创了中国食养和食疗先河,徐州当地的彭祖养生菜系极其注重食疗与养生相结合的观点。《列仙传》云:“彭铿好恬静,惟以养神治生为事,并服糜角、水桂、云母粉。”中医学认为糜角等三物均具滋补、开胃、美容的功效。彭祖还以此三物匹配其他菜肴,算得上域内最早的食疗菜了。口碑良好至今仍享誉“国菜之首”的“羊方藏鱼”,被现代饮食文化人称之为“民族养生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挖掘、继承徐州菜具有深刻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可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还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不仅包括相关食材的加工与制作,还包括在饮食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属于生产消费的范畴,是消费经济中活跃度最大、最具特色、最具群众性以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水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徐州地方饮食南北交融,贯通东西,在历史的发展中展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中不乏美味,例如霸王别姬、彭城鱼丸、沛县狗肉、羊方藏鱼、麋鱼鸡、云母羹等,旅游者对这些美酒佳肴的消费,可满足其口腹之欲,获得生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增加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体验。
2、满足旅游者文化好奇心理。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为获得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体验。旅游者在其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旅游地的一些特色美食。以徐州特产沛县狗肉为例,即使当地有这样的门店出售,但实际上口味会有所不同,远不及徐州当地门店的美味。因此,旅游者对这些地方特色美食往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加之徐州特色两汉文化饮食享誉全国,旅游者自然会想亲自前来品尝美食,体验徐州不同的饮食文化。
3、饮食文化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饮食独具特色,在很多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汉文化的代表、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只是历史的展现,而饮食则显示了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传承的价值。如果能够成功将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经济活动附加值、增强旅游吸引力。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进而采用美食以打造旅游形象,用美食文化来吸引游客,以达到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三、徐州饮食文化发展建议
(一)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1、饮食文化发掘不深。徐州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品种多样,但就目前开发状况而言,当前徐州还未对当地两汉饮食文化的开发加以重视,忽视了其文化内涵,开发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需求――品尝佳肴上,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感性体验,而更深层次的,比如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内涵的开发力度还大大欠缺。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对于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品尝美味上,而对文化体验的要求更高,希望能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此外,旅游者为获得完整的体验,往往会对食物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甚至萌生有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的想法。然而,徐州目前的旅游开发还没到位,所以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饮食产品创新不足。如上文所述,徐州菜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又集南北各地菜肴所长,风味独特,别具一格。但在菜系发展过程中,徐州菜逐渐被苏菜和鲁菜吸收和融合。而新产品开发速度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产品开发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差距日渐扩大。虽然徐州饭店开发了“彭祖养生宴”、汉园宾馆推出了“汉宫御宴”等等特色餐饮,但碍于市场化、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导致这些特色饮食加工制作仅限于徐州本地,很难在国内外扩大知名度。而其他各大菜系都能在不断发扬本地菜肴风味特点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口味,与时俱进,在旅游行业中占足了份额,而徐州却因长期未能开发出富有徐州特色的菜肴而被限制,其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时并存
1、将保护饮食文化上升为一种自觉意识形态。徐州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底蕴,成为整个淮海地区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一代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州地区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能得以充分利用,必定会发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并发扬好徐州特色两汉饮食文化,必定会对徐州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
2、开发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徐州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兼并外来菜系的特点,开发具有徐州特色的饮食。彭祖曰:“不欲甚饥,饥则败气,食诫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食过则症块成疾,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在继承羊方藏鱼、麋角鸡、雉羹等名菜名宴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开创饮食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形式。借助彭祖文化,将徐州的饮食文化和养生结合,打造徐州饮食文化的养生品牌,这既能传承彭祖饮食文化,也能更好地传递现代人生活理念,
3、加强市场宣传,弘扬饮食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保护徐州本土饮食文化就显得极为迫切。如果想获得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就必须进一步弘扬徐州饮食文化。首先,徐州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彭祖饮食文化节”等一系列饮食文化活动,达到传播饮食文化的目的;其次,徐州饮食文化要注重品牌宣传。在要求徐州的餐饮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的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电影、电视等多元化媒体,创新饮食文化,开拓新的市场,从而提升徐州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旅游的六大要素中,“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吃”的文化,也就是饮食文化自然而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逐步成为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深度挖掘徐州饮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开发,有助于促进徐州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剑锋.徐州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知识经济,2013.21.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 饮食差异;文化;习惯;
中国地大物搏,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饮食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有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1之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它是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一、中国各地饮食习惯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对餐饮的独特爱好与讲究,总的来说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江南人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乐于质高量小;西北人爱吃带有酸口、经济实惠和牛羊品种的菜肴,东北人爱吃肥而不腻,脂肪多的鱼肉菜肴,一般食用量大,通常习惯吃饱吃好。
东北人的主要饮食习惯是:多吃杂粮,除大米、白面、小米、玉米、高粱外,还喜食杂有豆类的二米饭,喜食鱼虾、野味,嗜好肥、腥、膻,重油偏咸,并喜用拌、蘸食法。大酱和酱制品、酸菜、腌菜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佐餐食品。
河北人的主要饮食习惯是:农闲季节一日两餐,主食以面粉、杂粮为主,副食以猪、牛、羊肉,以及蛋、禽、菜、鱼为佳品菜肴。口味偏咸,重油重色,与京津无大差异。“杂”是河北饮食习俗的显著特点,具有五花八门的饮食习惯。
山西人的主要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早饭稠,午饭好,晚饭稀。重主食,轻副食。主食以面和小米为主,素有“一面百样吃”的美誉。不搞一餐数菜。一般口味喜咸中带酸,醋是山西人惯用的调料。
苏南人饮食的主要特点是:口味上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普遍喜食新鲜、细嫩食物,忌食辛辣之物;少用调料、辅料,特别讲究保持食物菜肴的原味,且质高量少。
浙江人的主要饮食习惯大致是:口味以滑嫩爽口、糯而不腻、清淡纯鲜为主,酸辣次之。主食以米为主,辅以玉米、番薯等杂粮,部分地区且有一日四餐的习惯。饮食习惯具有本地特色且多样,湖州、嘉兴一带人,喜吃鱼、虾、黄鳝;东阳等地喜食乌龟肉;海盐一带喜食“东坡肉”;金华地区喜食火腿和风肉;杭州一带喜食天目笋和虾;温州沿海地区有生食鱼鲜的习惯。
湖南人的主要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多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及薯类,极少食用面食。湖南人普遍嗜辣,且喜食苦味食品。口味多为辣、苦、酸、咸适中,对川菜、鲁菜也多能接受。
江西人的主要饮食习惯: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辅以甘薯和米粉,且甘薯的吃法很多,米的食法也很讲究。发糕、灯芯糕、煨牛肉月饼等饼糕是江西人最爱吃的主食。同时喜食各种水产品、鸡、鸭、狗肉和豆制品。习惯食用味浓油重、稠芡厚汁、鲜咸香辣、主料突出的整鸡、整鸭、整鱼和整块的猪前腿肉。
广东人的主要饮食习惯:都以大米为主食,面食只作调剂。“一日三餐,先茶后饭”是广东食俗的一大特色。喜食杂食,几乎什么都敢吃。副食不仅食猪肉、牛肉、羊肉、家禽、海鲜,还吃鼠、蛇、虫等。广东人一般口味喜清鲜,以甜为主,酸辣次之,并讲究吃时菜。
二、中国各地饮食差异形成的原因
当然,“南甜北咸、东辣西咸”只是个笼统而又相对的说法,我国地大物博,饮食习惯差异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区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饮食习惯差异的形成是有多种原因的。
从主食结构上也可以看出,我国南方气候湿热,生产水稻,因此南方人习惯大为主食;北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北方人以面食为主。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醋”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另外,福建、广西人爱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鸡可是一道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食物中的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及东北的东部等地居民多喜辣,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贵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极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话下。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好后,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烫”更是全国闻名,可以说,没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谈不上“名吃”。如今,人们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还称其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于此。
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降水丰沛,空气潮湿;东北的东部气候也湿润多雨,冬季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四周高山环绕,不利于空气流通,所以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说。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除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因此,对当地人来说,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久而久之,这些地方的居民也有了爱吃辣的习惯。
我国北方地区地处暖温带及寒温带,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夏季温和多雨且短促,气温年较差大,作物生长期短,因此,在过去,这些地区冬季新鲜蔬菜很少,甚至没有,夏季虽有,但不采用措施,很难长期保存,北方人便把蔬菜腌制起来,以备漫长冬季“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人说苏州菜甜,其实与无锡的相比,苏州菜不过是淡。无锡炒鳝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对北方人来讲,根本没法吃。广东、浙江、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爱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延续,这种咸甜相对的趋势会减弱的。
另外,饮食习惯差异的形成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民族习俗和个人习性也有重要关系。
三、中国各地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1]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2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注释:1汪曾祺;《四方食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3
关键词: 中餐菜单英译 误译 原因 方法
1.引言
中华美食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传承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化。为了满足餐饮业国际化的要求,很多餐馆都推出了英文菜单,但是这些英译的菜单极不规范,误译现象层出不穷。形形的菜单误译不但起不到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而且产生了负面效应。本文对菜单翻译中出现的各种误译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产生这些误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寻求更好的菜单翻译方法。
2.形形的误译
中国饮食丰富多样,烹饪方法繁复精细,要把菜单中的所有菜名都翻译得恰到好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由于菜单翻译的篇幅受到限制,在某些菜名的翻译中还需要译者具有非凡的智慧。目前,各大饭店所使用的英文菜单还很不规范。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译名公然摆在餐桌上,本文把几种常见的误译现象进行了归纳,列举如下:
(1)拼音代替翻译
用拼音代替翻译的现象在中餐菜单翻译中十分突出,很多菜名的翻译,译者不求甚解,动不动就拿拼音来做译,造成菜单翻译的混乱。
狗不理包子 Goubuli Baozi
麻婆豆腐Mapo Doufu
宫保鸡丁Gongbao Jiding
饺子Jiaozi
包子Baozi
馒头Mantou
锅贴Guotie
上面的菜单都是用拼音直接代替了翻译,虽然简单,但是并没有起到英文菜单的作用,外国客人不能理解这些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如果所有的菜单都按照这个简单直观的方法来翻译,不仅仅是导致中餐菜单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得不到传播,就连最起码的交流也无法进行。
(2)望文生义
有些中餐菜名与菜式从表面上看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菜名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翻译,则会闹笑话,如:
四喜丸子 Four Glad Meatballs (四个高兴的肉团)
童子鸡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没有过性生活的鸡)
麻婆豆腐 Bean Curd Made by Women with Freckles (脸上长麻子的女人制的豆腐)
口水鸡Slobbering Chicken (流口水的鸡)
以上的菜名译文都只按照字面牵强附会地理解,再据此而死译出来的,中国人看了会笑掉大牙,外国人看了会感到恶心。这样的菜单不但谈不上交流,而且影响了食客的胃口,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在吃食方面有些心理变态。
(3)文化缺失
有些中餐菜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菜名的翻译很难取舍,译出了文化却丢了菜式,译出了菜式又丢掉了文化,如:
夫妻肺片 Well-stewed Beef Slices
佛跳墙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以上两道菜背后隐含了两个历史故事,相传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叫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生,一天,有位客商品尝过郭氏夫妻制作的肺片,赞叹不已,送上一个金字牌匾,“夫妻肺片”由此得名。“佛跳墙”是中国传统名肴。据传,此菜起源于清朝末年,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请客,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鸡、鸭、肉等20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客人尝后赞不绝口。此后,此菜经过改进,效果尤胜前者。一天,几名秀才一起饮酒品菜,堂官捧一坛菜肴到秀才桌前,坛盖揭开,满堂荤香。秀才闻香陶醉。于是秀才即席吟诗作赋:“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弹跳墙来。”“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此美妙的故事蕴含在中文菜名中,而上面的译名中却无法找到历史的踪迹。
3.误译的原因
(1)烹饪原料与方法的不同
中西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烹饪原料上的巨大差异。中国人爱吃蔬菜,蔬菜品种繁多,中国人还爱吃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西式菜选料单调,口味清淡,西方人喜欢吃新鲜肉类和乳制品。中国的很多菜名在西方都找不到对应的英文词,西方人从未听闻。因此,中国人常吃的“Preserved Egg”(皮蛋)、“Preserved Ham”(腊肉)、“Salted Vegetables”(咸菜)、“Pickled Vegetables”(腌菜)等,外国客人怎么敢吃呢?
另外,中餐的烹饪方法和西餐的烹饪方法也是大相径庭,中国的烹饪方法有50多种,常见的有煮、煲/炖、烧/焖/烩、煎、炒、爆、炸、扒、煽、煨、熏、烤等,大部分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菜肴口味偏浓。而西方的烹饪方法简单,常用煮、烤、铁扒、煎等方法。西方人还喜欢用水果做菜,除了冷菜之外,热菜中也加入水果,咸中带甜。西方人很注重营养,烹饪时要尽量保持菜肴原汁原味。由于这些饮食习惯上的差异,译者找不到恰当的英文来对应中餐的原料和烹饪方法。
(2)菜单的命名方式不同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多民族,习俗多样,因此,中餐菜谱命名方式多样化。除了常见的以原料和烹饪方法为主的菜谱之外还有以传递文化为主的菜谱和烘托氛围表达祝愿的菜谱。如“麻婆豆腐”、“东坡肉”、“贵妃鸡”等就是以传递历史文化为主而命名的。“前程似锦”(虫草炖鸡)、“长命百岁”(蛋黄寿面)、“出水芙蓉”(蛋清火腿鸭片)等就是以表达祝愿和烘托氛围为主而命名的。相比之下,西方菜式的命名方式则非常简单而直接,大多以烹饪原料和方法为主来命名。命名方式的差异使那些保留文化信息和意境的英文菜单难以被老外理解和接受。
4.中餐菜名英译的方法
中餐菜名命名方法复杂多样,因此对其进行翻译是也要灵活多样,不同的菜肴的翻译要区别对待,以下是几种常见而可行的译法。
(1)突出原料和烹饪方法
大部分的菜名体现了菜的原料和烹饪方法,这种命名方式简洁明了,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可能地忠实原文,突出原料和烹饪方法,如:
老醋泡花生 Peanuts Pickled in Aged Vinegar
鲍鱼红烧肉 Braised Pork with Abalone
冬菜扣肉 Braised 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s
干锅排骨鸡 Griddle Cooked Spare Ribs and Chicken
(2)突出人名和地名
有些菜名并没有说明原料或者是烹饪方法,而是突出了与之相关的人名或地名,此类菜名的译法可以直接忠实于原文,把人名和地名译出,这样的译法只适应于对中国的地方特色菜略知一二或对菜肴中的人名略有所闻的老外来看。
四川水饺Sichuan Dumpling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东坡煨肉Dongpo Stewed Pork
如果碰到对这些地名和人名一窍不通的老外,就不必把地名和人名译出,直接按照第一种方法,把原料和烹饪方法体现出来即可。由此可见,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没有死的原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
(3)突出文化
对于蕴含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菜名则要考虑周到,既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顾及西方的文化,翻译时要避免文化冲突,如:
红烧狮子头Braised Pork Balls in Soy Sauce
龙凤呈祥 Stewed Snake Meat and Chicken
以上菜名中的“狮子”、“龙”、“凤”如果被直接译成“lion”、“dragon”和“phoenix”,则会产生巨大的文化冲突,不但没有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且给中西文化交流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5.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奥运会和世博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中国餐饮业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为了扩大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餐菜单的英译问题。中餐菜单的翻译现状虽有所改观,但形势还不容乐观,各种不规范的菜单还没有完全消除,菜单翻译还缺乏一个统一可行的理论来作指导。对中文菜单翻译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和挑战。
参考文献:
[1]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4.
[2]Hickey,L.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19-21.
[5]黄万波.餐饮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56-58.
[7]王建国.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8]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吴澎.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0]吴伟雄.跳出菜名译菜谱,食家了然最适度――从省长欢宴女王菜谱的英译谈起[J].上海翻译,2007,(4):26-30.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4
【关键词】新疆高校 民俗文化课 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01-03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并被称为“人民学”(Volkskunde),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大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 J. 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学(folklore)一词,从此之后,这一学科风靡欧洲。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的输入,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讲,民俗学是一门关于传统文化的学问,是关于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的学问。而民俗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并在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从新疆各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出发,探讨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开设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面积构成我国领土的1/6。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总人口为2232.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85.4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来多民族居住,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俗文化作出了贡献。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多元发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环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根据其民族构成特点,在学校构建多元文化环境,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此外,无论是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国际环境,无论是新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
1.政策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这关系到人类生存问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问题。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有关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来宣传新疆。
2.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不仅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瑰丽的山川、神奇的地貌、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而且有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文化、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农耕、游牧、宗教的节日文化、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体育文化、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们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仅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为例,我们可以介绍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民宅、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等。虽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毡房,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毡房装饰各有区别。要说新疆本身就是个开放的、没有城墙的民俗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从“节日”上看,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传统节日,它们凝结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民间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同样能成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也可发挥教学实验实践场所的功能。
3.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开放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1978年开
――――――――――――――――――――――――――
* 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民族文化冲突与适应”(编号: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等老一辈教授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为之后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铺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6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排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目前存放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图书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等诸多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例。
4.足够的师资力量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新疆大学中文系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批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被聘为首位博导并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新疆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03年民俗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间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毕业于该专业的8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二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贴近新疆地区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利于新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有趣地介绍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区域的文化认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为成为民族地区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论课又不是实验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加上选修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教师讲述民俗文化课程时,不仅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民俗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状态,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展现生活场景,建立起生活与课堂的链接,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知识。通过观看有关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民俗的热情。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诸多民俗文化类型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和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民俗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民俗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2.提倡“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课期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当讲述到具体民俗文化时,可以适当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和介绍本民族的相关民俗,充分倾听学生的讲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蕴,并在该生讲述过程中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临摹民俗图案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讲述民族服饰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给大家介绍其了解的相关服饰及其实际意义、价值;在讲述人生礼仪时,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介绍本地区、本民族的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再如,在讲述饮食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主要饮食文化、饮食品种、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香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杂碎,哈萨克族的熏肉及马肠、阔兹、奶疙瘩、马,蒙古族的奶酒、烤饼、沙尔阔勒、宝扎,回族的粉汤等。在讲述民间音乐时,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娱乐中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开展民俗文化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是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寨、社区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民俗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教师还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关题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创造多源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而又渐进的,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上述传统节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庆祝活动几乎限于本民族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高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这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价值未能充分重视有关。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
播、电视台、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新闻媒体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餐饮部门,制作各种节日食物,提供给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那些未选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各族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认识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总之,由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影响和各高校普遍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弱。由于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新疆高校学生中的习俗冲突是日常性的,随处可见的,虽琐碎细小,却在持续地、经常性地侵蚀着民族之间的感情。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突出的主题之一。为此,首先要改变目前民俗文化课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确、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实践环节缺失的状态,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习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5]、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
[6]热依拉・达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王萍.论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6(3)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功夫熊猫》;中国元素
从十年前的《花木兰》,到十年后的《功夫熊猫》,在这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依然没有一部在国际上具备影响力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是迪斯尼第一部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在动画创作中,在到《功夫熊猫》,这足以让国内许多号称做动画的汗颜。有人说是别人剽窃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无知与冷漠。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在动画中巧妙的表达?《功夫熊猫》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功夫熊猫》有大量的中国元素,形成浓郁的中国味道,使中国观众产生亲切感,利于增强亲和力。影片中太极、点穴等中国功夫,包子、面条、豆腐、筷子等中国饮食文化,以及针灸、书法、斗笠、鞭炮、轿子等等,在视觉上形成浓郁的中国味道。而轻快悦耳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在英文原版中,"乌龟","师父","麻将"等正宗的中文发音,产生的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更形成一种中国文化的氛围。
固然,这些还是比较表象的因素,是一些"中国符号",影片中乌龟大师的行为哲学,则浸透着中国道家的思想。乌龟大师的"世上无意外",显然是顺其自然、乐天知命的道家哲学的体现。当比武大会上乌龟指认神龙大侠时,借点燃的鞭炮之力升天的阿宝从天而降,被乌龟意外指认为大侠,此外,在悬崖的桃树下,乌龟借桃树阐发的对于人力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尽管浣熊师父认为他可以让桃子提前落地,也可以决定让它在哪儿发芽,但是乌龟指出,长出来的只会是桃子,而不会是其他的东西。这体现出天人关系上的乐天知命,顺其自然。而浣熊师父无疑具有强烈的儒家的入世精神。这是支配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体系。
就《功夫熊猫》的故事而言,刻苦练功成为大侠、正义战胜邪恶的模式似乎老套。而在具体情节中,武打吸取了中国香港功夫片中的许多招式,比如阿宝与师父抢包子吃的练功方法、与残豹对决拿竹子当高跷、扣铁锅,等等,也可以从功夫片中找到这些桥段的原型,因而有人觉得影片虽然好看,也不过如此。动画片发展至今,要想采取某种全新的创意、从来没有的方式,是不现实的。其实,类型片的法则就是在成规基础上的变异,"任何类型的核心部分,都是熟悉与新鲜、常规与创意的结合。""似曾相识"并非缺陷,倘若说模式上的雷同,类型片的法则就是具有一定的模式可循,但是类型片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尽管动作有着原型,但是真人版变化用于动画版仍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这部影片中,熊猫阿宝不仅是中国某地区一家鸭子面馆的服务生,其家世代以做面为生,而且在我们的主人公一出场就给人以捧腹大笑、忍俊不禁的角色效应。阿宝不仅天生懒惰、好吃、身体臃肿不堪,而且还是个爱幻想、爱做美梦的理想主义者,再加上美国当红影星杰克?布莱克的量身配音,这样一个身材肥胖、爱好幻想、好吃懒做、嘴巴总是喋喋不休的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便在眼前 "活"了起来,成为一个让我们喜爱备至的有血有肉的银幕卡通形象。这一点,也正是美式幽默、美式搞笑风格的集中体现。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小"人"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足够的幸运成为众人艳羡不已的 "龙战士"并得到了"龙卷轴",再靠自身的机智和聪慧领悟到了功夫的"至高境界",从而打败了邪恶势力强大的"太郎",最终完成以一己之力拯救整个村落的光荣使命。这种小人物成为大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已成为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屡试不爽的剧情模式,可谓 "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样,此番与中国文化的相融、相生,在东西两种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与融合中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功夫熊猫》在三维的世界中展现出了完全的东方韵味。不管是影片的选材、布景、构思,还是由始至终的富有东方浓郁格调的古典音乐,以及在对中华文化的运用和表现、对于传统思想、哲学精神、东方境界的理解和领悟方面,都堪称经典。
就主题而言,培养自信、相信自己的主题,并无特别之处。但是影片的魅力在于,将此主题有机地融于一个普通角色成长为英雄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作为一部商业动画片,我们不必苛求影片去表达多么深奥的哲理,去对人生阐发多么深入的见解。影片在一个成长的故事中将"成功在于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恰到好处的传达出来,融合得如此有机,这就是其成功之处。
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交流是必然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对于《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美国动画片采用我们的素材、故事,大可不必视如洪水猛兽,更不必而不应一味以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极端民族情绪,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取得教益,创作出我们自己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动画片精品。
参考文献:
[1]黄兴芳.动画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6
文:小包
近两年,火锅底料南北两派之间呈现出竞争与互补的市场态势。南方火锅底料以四川和重庆品牌为主,代表品牌有大红袍、小天鹅、周君记等,口味偏麻辣。北派火锅底料以内蒙古品牌为主,代表品牌有小肥羊、草原红太阳、草原阿妈等,以营养、清真取胜,口感的差异是两派火锅底料之间差别的主要原因,也是蒙式底料能站稳脚跟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古格王朝品牌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科指出,蒙式火锅底料的发展与壮大丰富了国人对火锅消费的诉求选择,其市场与消费逐渐向成熟与稳定方向迈进。
其实,蒙式火锅底料在调味品市场上并不是新军。早在1999年蒙式底料的领军品牌小肥羊便在内蒙古包头市开始了它的征途,以经营小肥羊特色火锅为主业,兼营调味品及肉制品。2008年6月小肥羊在香港上市,是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品牌餐饮企业,被誉为“中华火锅第一股”。现在小肥羊加大了调味品领域的发展力度,不但拥有原料种植基地,而且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火锅汤料生产线。小肥羊以实体连锁餐饮店带动火锅底料的销售模式,打开了全国市场,使得蒙式火锅底料这一品类市场逐渐成熟,形成了以小肥羊为代表的北派火锅底料。
品牌产品创铺市佳绩
随着小肥羊的发展与壮大,开始跟进的企业也突然涌现了出来,比如草原阿妈、蒙兴、蒙粮等企业,他们都以差异化塑造自己品牌的特点。
宁夏草原阿妈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式东表示,蒙式底料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而企业要做的就是以差异化立足于市场。以草原阿妈为例,自2005年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了很好的反响,从去年开始企业主抓产品创新,将2010-2013年间陆续推出西北的枸杞火锅、番茄火锅等系列产品,围绕着清淡滋补火锅和西部食品特点,来深挖产品创新点。
值得一提的是以草原阿妈为代表的新进品牌的市场攻势非常凶猛,记者从郑州阳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升阳处了解到,今年七月份草原阿妈在河南郑州的第一轮铺市中,5天时间内铺货金额达到了70万,这在火锅底料市场上是非常鲜见的业绩。
山寨品也有出路
还有部分企业选择了走捷径的方法,做“山寨”小肥羊。一时间“小童羊”、“小馋羊”层出不穷,在包装的设计上也向小肥羊看齐,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并以低价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经销商,进军市场。2011年秋季糖酒会上出现的“小馋羊”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这样的品牌让被山寨者颇显无奈,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则是一个机遇,“小馋羊”的展位上可以用门庭若市的场景来形容,很多调味品经销商对这款产品的关注度非常高,其中不乏有现场表明合作意向的。
北京味美发食品商贸有限公司的杨经理便是一位关注度极高的经销商,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道:“北方人们对火锅的消费中蒙式火锅占有很大比重,小肥羊在北京的销售非常好,这款产品与小肥羊的产品很相似,并且价格比较低廉,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实惠是最好的一个消费因素,应该会有它的市场空间。”
5元左右的底料最好卖
虽然蒙式底料的发展空间广阔,眼下的发展态势也是一帆风顺,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病,这些因素值得涉足企业与经销商们的关注。夏科认为火锅底料入行标准不高,当市场需求激增时,必然引来大量跟随者。人多就容意乱,有的企业不遵循市场规则,强打价格战,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有甚者,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在火锅底料中增加了石蜡等有害成分,使火锅底料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
郑州阳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升阳则站在经销商的角度,为蒙式看火锅底料的发展提出这样几个建议。首先,他认为价格在五块钱左右的火锅底料还是大众消费者的首选,高端产品可以做,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行;其次,口味要往特色方向发展,摆脱同质化现象;最后,吃了以后能让顾客难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蒙式火锅底料还需要强化自己的口感优势。
专家点评:
蒙式火锅底料是一片不容错失的蓝海
胡远强 YQCB远强传播事务所创始人
说火锅底料,不能不说火锅本身。关于火锅的起源曾有两个相当可信的版本,一是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朝天门一带(一说是泸州的长江边),在冬天拉纤的纤夫,将嘉陵江边杀牛宰羊留下的心肺舌肚等等放在锅里煮沸,放上辣椒、花椒和盐,驱寒饱肚,大快朵韥。另一个说法是,成吉思汗的军队东征西讨,常年征战在苦寒之地,如果天天背些锅碗瓢盆转来转去,甚至还要配个炊事班,多有不便,于是士兵就将头上戴的铜制头盔取下来盛上水煮牛羊肉,于是这个头盔就有了两个作用,战时挡箭、闲时煮菜。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南派火锅多像洗脸盆,而典型的蒙式火锅中间老有根个“大烟囱”,像极了护顶的头盔。
所以呀,从这里也能看出火锅吃法古亦有别。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和饮食习惯。首先说川式火锅,川式火锅有无数死忠的拥护者一样,三天不吃就心慌慌,但也有一批顽固的抗拒者。我在成都就发现一批坚决不吃火锅的人,更何况外地。他们对“麻、辣” 惧怕也好,敏感也罢,总之就是坚决不近。中国何其之大,岂能一概论之。川渝火锅大军势头凶猛,所向披靡,但是众所周知现在最大的火锅企业是发端于内蒙古的小肥羊,也是第一家上市的火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