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

个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1]。当前,高职学生就业主要依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和当地的人才就业网站,职业院校自己的就业平台还比较少。本研究本着“服务学生就业需求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办学宗旨,搭建一个便于校企交流、信息快捷的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架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2 就业现状分析(Employment situation analysis)

通过对学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学生就业主要通过朋友介绍、校园招聘、网络招聘、报纸等四种途径[1]。艾瑞咨询集团2014年9月份的“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可知,目前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依然稳定增长,逐步取代线下招聘,但学校只有不足4.5%的学生是采用网络招聘的方式进行就业的,而且这部分学生基本上集中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这充分说明网络招聘在高职院校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与此同时,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管理与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1],对历年的就业信息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基本不能有效地对历年招聘、就业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检索,最后进行信息统计,还不能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学院人才就业平台,一方面为学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实现学生就业信息的分析统计,形成决策分析报告

3 网站分析与设计(Website analysis and design)

3.1 需求分析

本平台的使用用户主要划分为前台用户和后台用户两类[2]。前台用户分为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后台用户主要为系统管理员。

个人用户主要指学生用户,可以注册成为网站用户,拥有维护个人信息、在线生成个人简历、提交个人简历、管理个人简历、浏览查询企业招聘信息、管理自己投简历的公司等权限;企业用户拥有企业介绍、与管理岗位信息、浏览求职简历、管理求职简历等权限;管理员用户要求能够查看所有信息,审核企业信息,修改、删除企业、个人信息,新增、修改、删除、信息等。

3.2 网站功能分析与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网站功能根据用户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其功能如图1所示。部分的功能与要求简述如下:

(1)用户注册功能

学生用户进行注册时必须姓名、学号和学生信息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无法完成注册;企业用户进行注册时,需要管理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方可进行信息等功能操作。

(2)用户登录功能

管理员对用户根据类型进行登录权限设置,根据用户类型显示其对应功能模块。

(3)用户信息管理功能

管理员可进行对学生信息和企业信息进行修改、更新、录入、删除等操作,有效管理与更新用户信息。

(4)就业信息管理功能

管理员可对就业信息进行添加、更新、删除等操作,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可靠的、最新的校园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就业机会。

(5)个人简历功能

学生用户注册成功后,可以网上自动生成简历,通过浏览、查询企业信息进行个人简历投递。

(6)友情链接的功能

通过链接到招聘网站,学生可查看更多的招聘信息。

3.3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涉及个人用户表、企业用户表、个人简历表、个人求职信息表、企业资料表、招聘信息表、会员信息表和各种浏览信息表等。

4 网站的安全性(Site security)

网站的安全部署主要从服务器安全性、数据安全性、网络环境安全性、病毒防治、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六个方面加以实现。

(1)服务器安全性

服务器的安全主要采用网段分离技术和采用通信服务器技术实现。

(2)数据安全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就业网站的主页上不显示管理员的登录链接;同时,为防止程序有未知漏洞,可以在维护后删除后台管理程序的登陆页面,下次维护时再通过FTP上传即可。

(3)网络环境安全性

为了加强网络环境的安全,采用软件防火墙技术和硬件防火墙技术相互结合的方法,对软硬件进行手动设置,以此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对来自内外部各种攻击和入侵的防御。

(4)病毒防治

病毒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服务器的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升级。

②服务器严禁除管理员之外的人员进行数据操作,严禁插入个人u盘等介质进行数据的拷贝等操作。

③对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计算机病毒清楚。

(5)数据备份

形成规律性的数据备份习惯,每日自动备份,并注意空间中是否有来历不明的asp文件。

(6)灾难恢复

当遇到系统崩溃、服务器中毒或系统被攻击等类的灾难性事件时,能够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还原处理,尽可能减小数据丢失的事件发生。

5 结论(Conclusion)

本网站综合考虑到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的需求,于企业而言,实现了企业招聘信息的及时与更新;于学生而言,大大减轻了毕业生在繁多的招聘信息中进行筛选工作岗位的工作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于学校而言,通过搭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平台,能更好地吸引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求职渠道,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同时,通过对历年来的招聘就业信息进行分析统计,能够很好地起到对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指导的作用。在信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依托于网络技术实现校企对接,是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价值工程,

2011,(2):289.

[2] 李晶.基于ASP的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J].信息与电

脑,2012,(9):84-86.

.电脑知识

与技术,2013,9(26):41-47.

[4] 肖静.基于B/S高校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

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个人工作现状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ITIL;信息化服务管理;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0-6819-05

近些年,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已经从系统的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到了深入、整合应用的阶段,各业务部门对信息化依赖程度前所未有,各业务系统已成为支撑起业务开展的关键所在。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指挥部和保障部,该如何灵活高效地开展信息化服务管理,保障IT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公司的核心业务,已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最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

1 信息化服务管理现状分析

从对各地市信息中心的调研情况看,信息化服务管理依然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知识共享不够、管理手段落后、规范性不足、服务不可见的状况。

1.1 运维管理方面

1) 没有相应的问题处理记录工具,故障处理过程缺乏有效的“记录、跟踪、监督和分析”的痕迹化管理过程;故障处理流程不规范,职责划分不清晰,事件产生后没有明确而唯一的责任人;

2) 问题受理过度依赖特定某人,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库,经验无法实现积累,资源没有得到复用,个人经验无法有效转化为企业知识;

3) 运维分析报告编制困难,问题类型统计、问题发生概率、问题解决效率、维护成功率、维护及时率、用户满意度等指标缺乏准确的统计;

4) 维护的设备和系统众多,疲于“被动式”地应付突发故障事件;巡检机制不到位,预防工作难于贯彻执行;

5) 在问题提交阶段,业务部门倾向于凭借个人关系直接与各服务人员/管理者沟通,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工作的无序状态。

1.2 绩效管理方面

1) IT服务工作量化考核困难,无法计算IT服务人员的工作绩效,难以调动IT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由于缺乏痕迹化管理,IT效益、价值难于体现出来,服务不可见。

1.3 队伍建设方面

1) 在部门内部没有梯队建设机制,导致技术人员认为没有提升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

2) 在某些方面过度依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没有提高自己的IT服务团队,也增加了企业对IT运维的投入。

1.4 项目管理方面

1) 项目立项审批流程缓慢,审批进度不可见,效率较低,项目执行存在“先斩后奏”现象;

2) 省局对于各个地市信息化项目执行过程监管乏力,缺乏规范统一的信息反馈渠道;

3) 缺乏统一规范的需求收集反馈渠道,系统版本控制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4) 缺乏对服务提供商进行有效监督,服务质量缺乏考核标准和评价手段。

1.5 技术交流方面

1) 各地市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与渠道,存在信息孤岛,资源共享度低,无法达到“管理可复用、人员可复用、资源可复用”;

2) 省局与各地市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平台,省局不能及时了解各地市信息化建设等情况。

1.6 信息化资产管理方面

1) IT资产较多,设备台帐不能反映设备维修历史记录,软件的升级、变更等缺乏登记信息;

2) 设备和软件的配置信息不详,或者配置信息经过维修、调整已经与实际不相符合。

以上针对目前信息化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可作为下一步信息化服务管理需要改进、提高的目标。虽然现状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搭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信息化服务管理一定能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2 信息化服务管理需求分析

各地市信息中心的信息化服务管理需求主要体现在“问题管理、监控管理、项目管理和技术交流平台”四个方面。

2.1 问题管理

通过问题管理,实现问题受理的痕迹化、流程化管理,对每次故障进行“记录、跟踪、监督和分析”。根据服务级别限时完成受理、派工、处理、反馈和回访,将服务过程按流程自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

2.2 监控管理

通过监控管理,注重对事件的监控、预防和快速响应,从而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更好地保障企业核心业务的运转。

2.3 项目管理

通过项目管理,对项目立项、项目执行、项目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管,建立服务提供商评价体系,促使服务质量的提高。

2.4 技术交流平台

通过技术交流平台建设,丰富技术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加强全省各地市信息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

3 系统建设目标

以ITIL理论为指导思想,基于全省烟草系统搭建一套多级应用的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IT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流程实现运维方式由被动式支持向主动式服务演进;建立分级应用的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完成对IT基础建构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与集中管理;建立运维知识库,共享运维技术知识,出现类以问题能够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4 系统总体框架

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主要包括服务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以及技术交流平台,如图1所示。

5 系统功能设计

5.1 服务管理系统

服务管理系统涵盖ITIL的核心流程或核心流程的部分内容,以及项目管理和日常运维管理的部分内容,功能主要包括:问题管理、服务级别管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

5.1.1 问题管理

主要管理业务部门的服务请求和信息中心对问题的处理,包括从服务请求受理到问题最终解决的全过程,确保信息中心快速有效地响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公司的业务正常运转。

1)问题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2)问题分类

问题分类是问题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服务级别定义的前提,根据各地市信息中心的维护职责,从网络系统、业务系统、其它三方面内容对问题进行归类。

3)关键业务功能

通过问题管理,全面优化问题受理流程,对每次故障进行“记录、跟踪、监督和分析”,根据服务级别限时完成受理、派工、处理、反馈和回访,将服务过程按流程自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起来。

①服务请求

服务请求支持电话、短信、WEB服务页面、E-mail等方式。

②任务指派

任务指派含人工指派和按流程系统自动指派两种方式,指派的对象可灵活进行定义,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

③任务通知

支持电话、短信、E-mail或登录系统查看任务告知形式,确保问题事件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告知相关责任人,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提高问题处理效率。

④过程监控

业务部门,信息中心各层面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问题受理进度,同时可以进行服务受理进度干预,对受理进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重新指派任务,提高服务满意度。

5.1.2 服务级别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事故级别(影响程度)定义、事故紧急程度和服务级别定义。

1)事故级别(影响程度)定义

从“应用系统故障、网络系统故障、机房运维故障和其它故障”四个维度,按“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定义事故级别。

2)紧急程度定义

对于事故的紧急程度,可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

3)服务级别定义(优先级)

基于事故级别和紧急程度,事故优先级矩阵数据模型如图3所示。

5.1.3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信息中心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重点围绕“立项管理、质量管理、进度跟踪”三个关键节点开展项目管理。

1)立项管理

通过项目立项管理,加强项目审批监管,省局可以直观便捷地了解到各地市信息化项目的最新动向及项目建设内容;同时也增加了项目立项审批的透明度,提高审批效率,杜绝项目执行的“先斩后奏”;各地市通过项目立项管理,加强项目立项的内部监管,实现项目立项的痕迹化管理。

2)过程跟踪

通过项目跟踪,省局可以对各地市的项目执行进度在线监控,直观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含项目所处阶段、项目执行进度、相关负责人、存在问题及项目提交物等,从而提高监管指导能力;各地市通过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实现项目执行的痕迹化管理,加强项目内部监管,规范项目执行过程。

3)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建立软硬件服务提供商服务评价体系,对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从而促进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的提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信息化项目建设质量。

5.1.4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主要是汇集企业内部的所有设备、软件等,详细记录软硬件设备的各种信息。配置管理为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及其它服务过程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来源。

配置管理对关键的字段设立审计功能,当特定字段发生变化时,自动生成日志。通过配置管理记录每一个资产配置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变化,例如何时由哪个员工对一个服务器升级了补丁程序等历史记录。

5.2 监控管理系统

监控管理系统通过提供广泛的监控系统接口,集成第三方监控软件,实现对关键事件的监控、预防和预警,做到事前预防,事后快速处理,更好地保障企业核心业务的运转。

监控管理系统模块主要包括:网络监控、机房监控、服务器监控。监控管理流程如图4所示。

5.2.1 网络监控管理

网络监控分为两个部分,网络线路监控和网络设备监控。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监控管理,管理员可提前预知网络设备潜在的故障和风险,让管理员能提前预知问题的发生,准备应对方案,避免故障的发生或减少到最低。

通过对网络线路的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网络线路问题提及时预警。通过设置“线路畅通、线路流量、访问响应速度及错误包”等指标来评估线路宽带使用率、质量等。

5.2.2 服务器监控管理

通过对服务器的监控管理,管理员可提前预知服务器潜在的故障和风险,让管理员能提前预知问题的发生,准备应对方案,从而保障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的运转。可分小机服务器、PC服务期采取不同的监控策略。

5.2.3 机房监控管理

集成现有机房场地监控系统,实现对监控事件的有效预警,减少突发事件的概率。

5.2.4关键业务功能

1)集中管理

将企业分散部署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监控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实时监控企业不同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及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

2)实时报警

报警策略:任何被监控性能、状态均可设定阀值进行预警。

报警程度:可分为轻微报警、普通报警、严重报警等级别,以引起用户关注。

报警方式:手机短信、邮件报警、声音报警、图形界面报警。

5.3 技术交流平台

主要包含技术交流和知识库两个功能模块,技术交流功能模块涵盖的主要是省局与各地市,以及各地市之间实现技术交流沟通的渠道,而知识库主要是静态的知识财富积淀,达到知识储存和共享的功能。

5.3.1 技术交流渠道

将电话、短信、即时消息、论坛等无缝的集成在统一平台之上,使用者无需关心对方使用的是哪一种通信方式,都可以进行快速无障碍的沟通,通过搭建协同通讯,进一步拓宽联系沟通渠道。

5.3.2 知识库管理

知识库是工作经验的积累,知识库中既包括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可包含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指导书。纳入到知识库中的问题处理方法和经验,可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问题搜索引擎支持多种维度问题查询,并且可以自动归纳匹配相似的问题记录。

6 结束语

以ITIL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各地市的诸多迫切需求为导向,搭建一套安徽烟草多级应用的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对信息化服务管理的有效整合,实现各级信息中心对系统资源的集中管控,进一步提升IT运维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博恩.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基础篇[M].章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叶永生.基于ITIL方法的运维服务系统研究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2(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