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1

【关键词】微型课 说课 教学理念 儿童视角

在辅导代课教师和参与招聘的新教师微型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农村幼儿教师对这个新生事物了解较少,有些教师甚至对此闻所未闻,把微型课与说课混为一谈,认为微型课就是说课。基于此,笔者就辅导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思考,以期为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新分配毕业生顺利通过招聘与考核提供一己之力。

一、厘清微型课与说课的概念,明晰二者的核心要义

长久以来,说课因其经济、便捷的特点和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的幼儿园教学竞赛、幼儿教师招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园本教研等活动中。因此,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对于说课并不陌生,他们知道“说课”的重点在于“说”,即说设计意图、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流程……知晓说课是介于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与环节,它是在告诉大家自己准备怎么上课,并用相应的理论来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以及“这样教的依据和原理是什么”。虽然说课中也要展现完整的教学流程,但是更倾向于理性的阐述,它提供的只是一张施工的蓝图。

近年来,微型课被认为是能更好地考核、评估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与教学素养的一种手段,因而在教学竞赛、教师招聘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等活动中取代了传统的说课。但什么是微型课?它与说课又有什么不同?广大幼儿教师对此还是有些模糊的,笔者试图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勾勒,以期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微型课与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从构词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偏正结构,关键词是“课”,它的本质是课,要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来上课;而“说课”是动宾结构,关键词是“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微型课是施工,说课则是蓝图。微型课与说课又有若干相似之处,一是活动时间基本相同,一般都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二是都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面对评委说课与授课;三是一般都用于诊断、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基本功等。

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促进的关系,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具备良好的说课能力是上好微型课的前提,因为美好的、科学的蓝图是有效施工的保证,而微型课教学又能更好地促进说课的完善与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综合合理地运用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与理性水平。

二、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凸显教师的综合素养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理念的外在表现,任何一个行为背后总有一种理念在支撑。教育教学理念支配甚至决定了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创设何种教学情境等。因此,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贯穿于整个微型课教学始终,是评判一堂微型课教学是否优秀的关键和前提。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比较滞后,一是在微型课中设计的封闭式问题多,开放性问题少,“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在提问中出现频次比较高。二是微型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游戏性、情境性、趣味性,没有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大班语言《 小鼹鼠过生日 》微型课教学中,每幅图的教学形式基本一致,先提问,然后教师小结,最后一起跟着教师看图片讲故事。但如果让其说课,她会把纲要或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的内容流畅地表达出来,但在实际微型课教学中,先进的理念荡然无存。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还比较低,同时也反映出理念与行动之间的落差还比较大。除此之外,在微型课教学中还存在着淡化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现象。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很多教师在微型课教学中不知道如何使用多媒体,常常放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评委知道你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

微型课教学虽然只是面对评委进行的教学活动,但是执教教师同样要精心预设活动过程,从活动目标的制定,到活动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每一个活动环节的设计都要努力彰显纲要、指南的相关理念,只有这样,微型课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拥有基于儿童的教育视角,努力实现“以学定教”

微型课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我和“我”的一个对话。前面的一个我是执教教师,后面的一个“我”是执教教师所面对的儿童,但在微型课教学中儿童的这个角色也必须由执教教师来完成。也就是说,在微型课教学中,教师要有先知先觉的意识,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预设学情,虚拟出儿童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作出充分的预设和处置,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

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在微型课教学中缺失了儿童的视角,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待儿童,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儿童为主体的理念。一是在微型课三维目标的制定上,仍然以教师的口吻来表达。在目标的制定上,很多教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把握还不准确,导致对幼儿的要求存在偏低或偏高的现象,例如在小班科学《 好玩的球 》微型课教学中,很多教师要求小班孩子不仅要了解不同种类球的制作材料不同,还要知道不同种类球的不同玩法等。二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与理答上,大部分教师不能从儿童的角度预设出不同的答案,常常用程式化的语言来表达幼儿对问题的看法,例如在大班社会《 城市美容师 》微型课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一幅图,并说说为什么?”时教师预设的答案是:“老师,我喜欢第二幅图,因为图中的地面、楼房非常干净、整洁;老师,我也喜欢第二幅图,因为图中的小河非常干净、整洁。”语言不仅缺少了儿童的味道,同时表达方式也显得单调与乏味。当然,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师出示的教学挂图内容比较简单,对大班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同时也看出教师对大班孩子语言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此外,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营造出师幼互动的良好情境,常常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课堂因为缺失了儿童的存在,从而显得枯燥无味。例如在大班歌唱《 绿色的家 》微型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预设幼儿的多种回答,并通过“回声应”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说:“刚才乐乐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到了小鸟娃娃,那么佳佳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呢?”教师停一到两秒钟后回声应:“哦!佳佳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她还听到了歌曲里面唱到了沙沙沙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沙沙沙是怎么唱的吧!”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化;微课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08-02

“微课”即细微、微小、微型的教学课堂,所呈现的内容是零碎的、单一的,要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将课程内容某个知识点或重、难点知识以及疑惑问题清晰地展现出来,要想制作好一个优秀的微型课堂,其至关重要的就是取决于教师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实施过程。

1 微课研究背景

1.1 微课研究现状

“微课”即微型课程,最早由美国依阿华大学所提出的,再由斯坦福大学最早开展了“微课”教学。国外的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的纳皮尔大学提出的OML为代表的“微型”教学则是“微课”的初型。在国外,所设计和制作的“微课”重点内容在于生活、工作和自身发展的微型课以及学校教育的微型课。

而在我国,由于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时代已逐渐在互联网时代中兴起,如“微信”、“微电影”、“微博”、“微盟”等迅速崛起,已在当今社会中形成了巨大的“微”革命和“微”动力。“微”由于其微型、精炼的特点更加符合当今信息化时代下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微”时代的诞生给互联网时代带了巨大的冲击和优势,同时也给借助信息化技术教育教学领域带了不可预计的影响和利益,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远程网络教学模式,致使“微”型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暂露头角。

1.2 微课研究的意义

对于“微”课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通过“微”课程的开发,能帮助教师明确和剖析课程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和掌握课程中知识点、任务点和技能点。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借助“微”教学形式将课程进行碎片式的分割和打散,目的就是让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变得清晰、明了、透彻,并运用简短、浓缩、精华的语言和教学形式通过“微”视频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观看和学习碎片式的“微”视频过程中,就能顺其自然地掌握教学内容中各个任务点和知识点,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散而不缺,教学内容碎而不少,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变得“微”而不失授教效果,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微课教学策略

2.1 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关键性

在制作“微课”时,切记一定要与“说课”区分开,“说课”的重点就是一个“说”字,详细地“说”一节课如何上、准备怎么上,而“微课”则是将某一个知识点、一个单元或一个任务简单、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让学习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受益。

“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授课,是便于学习者能更好地对授课内容深刻理解,但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学生的参与。因为“微课”和传统的课堂授课是不一样的,“微课”是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录制的视频展现出来,所以是可以不需要学生的参与,而传统的教学是在真实的课堂上进行授课,但与传统课堂教学共同之处就是“微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有问题情境的引出、课堂活动的设计及知识点问题的解决等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情境的导入,要时刻预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疑惑及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答、现场操作及全过程的点评环节,要让学习者从“微课”中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中获取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取舍教学内容也是“微课”教学中的关键。“微课”教学由于短小精悍,基本控制在5-15分钟左右,因此,“微课”教学内容就需教师要合理、科学地筛选和把握,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就必定会拖长教学视频的时间,也就失去了微型课堂教学的意义;若教学内容筛选的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教学质量,将有些教学内容省去不讲、不操作演示,很可能会失去这次微型课堂知识点和技能点展现不清、表意不透彻等现象,严重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

因此,“微课”教学应正确处理好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以及有效把握两者在“微课”教学中的关键性。

2.2 设计好开头与结尾

“微课”教学的情境导入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导入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在开始部分进行生动引入,并借助事物、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等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使学习者慢慢地融入到课堂中,对于“微课”而言,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就需要快速地融入到课堂中,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或省却“微课”教学切题的引入部分,反之,“微课”教学切题的引入就需要对教师在切题的设计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到切题引入要简短、精辟,内容新颖、情境生动,做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中关于数据的筛选知识点部分,像如何快速筛选出商品数据信息内容,一般此知识点切题的导入大多数都是先介绍庞大数据信息的繁琐性和难操作性,再介绍利用数据筛选工具带来的好处和意义,这种思路对于45分钟的传统课堂教学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微型课堂来讲就显得过于累赘,应直截了当地切入课题,此知识点可直接导入某商场、超市在面对庞大数据信息时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他们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又是谁解决了这些困难和困惑,提升了那些面对庞大数据信息操作员的工作效率。这样的切题就显得直接和高效。

“微课”除了开头要设计好,结尾设计同样有讲究。课程教学结尾收的好可以起到提纲振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尾既要精明扼要,又要深化课堂,使学习者产生一种回味无穷、耐人寻味的感受。

2.3 把握节奏与流程

无论是“微课”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都需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节奏和流程,但对于“微课”而言,在授课时更要讲究语言的生动简练、语速的轻重缓急,要更富有感染力、渗透力和节奏的严谨性,不能牵涉任何与授课知识点无关的内容,不能出现冗余的语句。因此,“微课”对于教学过程节奏和流程要求更为严格,如在录制教学视频时,要注意语音、语速的清晰和节点,不能含糊不清、拖拉、繁琐,或语言与画面不同步甚至失真和不符,这都将严重影响“微课”视频的录制;同时,“微课”教学流程也要设计的得当,思路要清晰,内容要紧凑,形式要多样,重难点要突出,结论要具有代表性,拓展要有前瞻性,使整个“微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做到有条不紊。这样,把握好制作“微课”的节奏与流程,不仅能高效、快速地制作出好的“微课”作品,同样也给自己录制视频和工作人员节省了时间,也为后期视频的剪辑与制作时间节省了时间,使“微课”制作的效率事半功倍。

3 微课设计与制作策略

3.1 微课选题要新颖、明确

微课的主题和名称是吸引学生学习最至关重要的元素,“微”型课程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任务点或某一个技能点而开展的教学与实践操作,因此,在“微课”的选题上没必要选择多个任务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教学,选择的内容较多或知识面广泛也就违背了“微”型教学的初衷,进而也就变得与传统教学无明显的差异了。“微课”的选题恰恰要注重某个知识点、技能点的实际意义和现实中用途,教学内容一定要新颖,具有代表性,可以是实时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当前教育教学倾向及热点关注的知识和领域,受益面要广,实用性要高,主题要鲜明,有亮点、有特色,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主题。基于此主题的“微课”才能受到广大学生、教师的关注。

3.2 微课教学设计要合理、科学

“微课”不仅仅是拍摄一段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包括教学内容、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其他辅助资源的设计。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总结这几大方面,而教学背景就是要明确本次授课的现状;教学目标则是要明确本次授课的意图和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要明确本次授课的教学形式,以及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怎样的教学思路,借助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流程实施教学,同时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学重难点是明确本次授课的目的;教学过程设计则是对本次知识点进行详细地分解和剖析,通过情境引入或案例引入的形式切入主题,提出工作任务,再根据工作任务引入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相关实例演示和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引导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自制一个仿真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仿真演示进行自主探究,摸索规律,为下一步实操教学做好铺垫,紧接着在实操教学中,剖析知识点,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演示操作进行自作和练习,以巩固知识点和技能点,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实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让学生课后继续完成拓展任务,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和创新思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3.3 “微课”的制作工具选择

1)摄像机拍摄工具,采用该种工具一般采用三机位配合黑板或电子白板,方法是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可以录制整个教学场景,但后期的视频编辑需专业人员和设备才能完成。

2)手机拍摄工具,采用该种工具一般采用直接在白纸上书写,将手机固定在白纸的上方,特点是工具随手可得,但只能表现手写的场景,画面质量较差。

3)屏幕录制软件,采用该种工具可能电脑操作过程中的屏幕和PPT演示文稿进行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特点是操作简单,录制效果清晰,但需进行后期处理。

4)专业微课制作系统,以专业制作系统并辅以手写笔,实现非常方便地手写输入,能轻松编辑语音和视频,并能非常方便地生成各种视频文件。

总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时代也随着兴起,“微课”教学必将给传统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作为近几年新型而时效的教学资源,也必将成为当今高职教育领域中的亮点。

参考文献: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3

关键词:微写作 语文教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70-01

一、微写作的现状分析

(一)微写作背景

高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语文试卷中占比例最大的就是作文。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科考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为加强对考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查进行了改革和创新。《2014 年北京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一)》中规定语文科目考试中分值60分的大作文题将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微写作(10分),第二部分为大作文题(50分),作文的分值占全卷比例的三分之一,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既然“微写作”已进入我们教学c应试测试范围之内。所以,研究“微写作”教学现状、教学方法就是本文的宗旨。

(二)微写作定义

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100字左右)的写作样式,其内容精美、形式自由,具有明显的交际特征,在考试中追求写作的速度,实效性很强。在微写作的学习中,“生命语文”的首倡者熊芳芳老师在《高考微作文》一书中,将“微写作”细致分类,即“微散文、微评论、微小说、微应用等”几大类。又将这几大类“微写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例如:将微应用分为十六大类,例如:“短信息、推荐信、颁奖辞、广告词等”。并且提出观点:“小身材有大智慧”,对微写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微写作”的学习更有利于大作文的书写。沈建军老师所著的《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概述基本理念、主要流程、课堂要素等。第2章从语言角度阐述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第3章到第7章分别介绍微型写作课的五种课型。为了更直观形象,便于操作和学习,章节中还另附“点子库”“资料库”和“经典课例”。第8章论述微型写作课的目标、意义和评价。在这本著作中包含着许多新鲜的教学方法,都是以真实的材料为基础,为“微写作”教学构成一张完美蓝图。沈老师认为作文教学路径应用精细化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表达,构建符合学生学情的“微写作”课程。

二、微写作的教学研究

(一)重视语文素养和写作基本功

高考作文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倾向。这种倾向制约着学生中学语文素质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大家都知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缺少“真实”的主体不能承载素质教育的科学之舟。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重视语文素养和写作基本功。白居易诗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和为事而作。”写文章总要有一定的目的,来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激感的内驱力,因而文章也就有了真情实感。我们可以尝试将这种“角色意识”带入到应试考试中,将想要得高分的目的淡化,只谈自己的真情实感。微写作如果是揭示观点,那么他就应该像一个拳头,思想和语言都应该简洁有力,论证逻辑清晰,语言的表述也应该环环相扣;如果是表达情绪体验,用词就要精练准确,要有凝聚力、有诗的塑造力。优秀的微写作需要具备精致的结构、纯粹的情感和妥帖的语言。

(二)阅读是微写作的基础

我们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特别是读整本书的习惯。在课堂上由课本上的一段选文推及到对整本书的阅读,这点尤为重要,只有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在作文中才会有东西可写。诗人杜甫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除了多读多写之外,还必须把注意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三)微写作中要把握“个性化”和“创造性”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很有可能在文本中呈现出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为了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让文章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尤为重要,但是这个“度”应该如何把握呢?这就离不开科学的轨道,离不开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文章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在学习中绝不能盲目地追求“个性化”和“创造性”,立足于现实去发挥想象才是提高我们文章“真情实感”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熊芳芳.生命语文[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9.

[2]陈珊.2007年至2013年语文高考新课标试卷分析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洪珊.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石远剑.“微写作”式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初探[D].广州大学,2013.

[5]王雪.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4

【关键词】移动学习 职业院校 商科 信息化

一、移动学习环境下课程研究现状

2000年,国外著名的移动学习专家Sharples提出了新的理念,指出了移动技术的最新的动向,朝着M-learning发展。我国的相关企业也做了一些跟进,为了满足人们碎片化的时间需求,开发出了基于移动端的微课程,呈现出了时间暂短,有一定的趣味性,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自微信问世以来,其发展的速度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它作为一种新媒体手段开始渗透到我们各行各业的时候,以公众平台作为载体,为教学也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教育圈的人们也越来越熟悉基于这个产品开发出来的教育产品,设计越来越人性化,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欢。例如在语言学习类很火的公众平台“follow me app”,它对英语爱好者来讲是非常受欢迎的。每天这个平台都有一些美剧里面的经典英语,有语法、句型的介绍,有朗读的标准等,每日对学习者推送相关的英语信息,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在教育领域,微信公众平台也逐渐的被相关群体接受,由于这平台的独特性,在教育圈快速的推广开来,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陈出新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老师应用了这个平台,并开设微型移动课堂,将一些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推送,椭同学们进行提前课程的预习或者课后的复习,这样教学形式不仅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拓展了同学们学习的视野。随着智能移动端逐渐普及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进行调整,使其设计与开发保持着完整性和连贯性,把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职业院校商科专业信息化设计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每一个教学任务都有其教学目标,当然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在不例外。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者来讲其实就是学习目标,当学习者学完了这个微课程之后,受到哪些启发,能够得到什么。因此,课程的目标要服务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每个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整门课程开展的,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体现出来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设计微课程的目的一定要非常的明确,在设计过程中把课程的重点、难点体现出来,帮助同学们快速的进行梳理,进而掌握基础知识。教学目标设计的好坏跟目标受众有很大的关系,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对同学们反馈的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调整成与学习者匹配的程度,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二)学情分析

随着近几年职业院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有一些院校出现了生源荒的现象,录取的分数线一降再降,甚至低至提档线也不能招满的现象。一些地方衍生出来了“小高考”,对一些不愿意参考高考的同学进行单招考试,这部分同学都有其共性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不愿意主动学习;从个人认知和成熟的角度来讲,对学习的认知也是浅层次的,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认为拿到一个文凭就可以了,学不学或者学多少都是无所谓的;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讲,缺少清晰的发展轨迹,没有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弱。这个群体闲暇的、碎片化时间很多,爱好也非常的广泛。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很早就接触职能设备,对智能移动终端情有独钟,可谓是无时无刻都不想离开这终端,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是拿智能终端,晚上睡觉最后一件事情是将智能终端放到一个自己摸得着的地方,防止半夜醒来找不到,这种现象为移动端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学习者需求分析

在校的学生学习与职场人的学习需求区别性很大,这个群体对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将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起来,而且对专业的视野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学习者的需求是指目前的状况与其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来自自身学习的要求,希望学到更多的本领,胜任更艰巨的任务,另一种来自于移动设备的发展,由之前的粗糙的设备上升到了精细化的设备,这种差距靠“填补”的方式来进行弥补,课程设计者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水平及学习风格。课程的开发者更要与时俱进,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精力、水平和资源可利用性等相关的因素,这样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更有效率,做到有的放矢。

(四)学习者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在移动微课的前端确定下来,根据微课传递出来的一些特点,如“短小精悍、碎片化、愉快”等特点,进行内容的规划。可见,内容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智能移动端体现的非常明显,微课程的内容在小知识点能体现大视野的角度出发,时长少则几十秒钟,多则几分钟,利用多媒体技术,多一些动画效果,能够保证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将知识学懂。还可以增加一些图文的表达形式,来弥补没有WIFI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以专题或者话题的形式进行,还要考虑学习者不能只是一个看客,还要考虑在教学的内容里面一定增加互动的环节,不断的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

三、职业院校商科专业微型移动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职业院校商科专业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说教的内容较多,表现出来的是概念、意义非常之多,但是涉及到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少之又少。根据上述的特点也给微课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和机会。我们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根据课程的知识点选取,设计出来一份详细的设计脚本,这个脚本的作用更有利于我们梳理课程的内容,将课程里面的内容展现出来,其次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将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梳理出来微型移动端的课程设计流程。

(1)开通平台:根据微信平台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资料和素材,准备的资料与课程的信息吻合度要高,引导学习者有动力来学习微型课程。

(2)关注平台:学习者关注平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查看公众账号,另一种是扫描二维码,操作起来是非常简单的。

(3)编写脚本: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及相关课程逻辑结构,帮助微课制作者理清思路,将贯穿的主线梳理出来,编制出高效的脚本。

(4)搜集素材:根据课程的逻辑结构对提炼出来内容,设计脚本进行相应素材的收集和整理。

(5)制作课程: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将相应的内容进行微视频和补充的图文内容的开发。

(6)上传课程:把制作完成的视频与图文类的学习资源上传至公众平台中,这个时候对版式的要求非常的高,尽量营造出来一种给学习者赏心悦目的感觉。

(7)推送课程:当对编辑好的相应信息确认无误,进行小范围的测试,测试完毕后,将准备好的微课推送给学习者。

(8)数据分析:当准备好的微课推动给学习者后,我们可以对后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浏览量、点赞量、转发量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数据来进行判断这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保证这门课程进行后续的开发有一定的数据支撑。

(9)回复反馈:当课程在平台上后,学习者也会通过留言的形式跟客户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回复,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就与课程开发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更有助于课程的开发。

四、职业院校商科专业微型移动课程《营销策划》设计实施

(一)平台架构设计

平台框架设计基于教育学理论,学习者的能力素质理论及今天发展的微型学习理论来进行开发的。在移动环境下,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是非常多的,时间、地域的限制越来越不能约束学习者的学习,学生不一定在教室接受教育,可以打破以往的学习特点,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明显。平台框架设计恰恰考虑了上述的问题,使平台更加接地气。

(二)内容设计

按照移动学习的特点以及课程的整体架构(感悟策划――商情调查――市场定位――商计策划――策划实战),梳理出该课程技能点的实操要求,并录制其中的重难点微课、微视频等资源内容(每个技能点至少包括1个微课展示)。按照职业院校学生这个群体现在玩微信、微博、直播等平台的特点,为了展示最好的效果,建设内容包括:实战教学指导书、实战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外训练题目及解答等资源以及文字版教学文档所对应的各情境教学PPT文件,这些文档信息是视频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为了呈现出来更好的效果,与该技能点配套的案例文档,展现形式包括文本、图片、动画等形式(每个技能点所包含的案例文档不少于5项),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形成实战教学课程资源包形成落地方案(如品牌策划竞赛、企业项目策划等)。

微信公众平台中的移动微课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进行开发,每个视频控制在3-5分钟为宜,保证学习者在移动的环境下学习不受干扰。因此,凸显出了“短小”的特点。在微视频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微视频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白板类的微课、课堂实录的微课、动画类的微课、PPT录制的微课,其每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白板类微课利用一些时下流行的录屏软件将教师在手写板上讲授的内容录下来,主讲人不会出现在画面上,给学习者一定的思考的空间;课堂实录指的是将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录制,进行后期的加工,把课堂进行高度的还原;动画和PPT录制也是一种非常鲜活的表达方式,能使视频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大大的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社区互动设计

为了与学习者更好的互动,这时对平台的互动要求是非常高的。微课程源于互联网,在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微信公众平台具备提问和回复的功能,这样就摒弃了之前的微课平台只是单一的分享相关的资源,不能得到分享后的效果如何。这样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这个平台的互动性,当然微信公众平台分享的功能是很受欢迎的,可以分享到时下流行的微信、QQ等平台上,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类型的微视频,其他人也可以进行转发、分享或者直接复制链接发给对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一些激励的措施(积分、级别等)让学习者踊跃的发言,参与课程的讨论,保证平台上的活跃度,使学习者获取更多的资源。

(四)评价分析

评价微型移动课程的时候,学习者对微型移动课程的评价最有发言权,可以从实用性、微型性、交互性、创新性等几个指标进行考量,这样更容易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保证教学效果的顺利开展。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评价的分析要素,我们采取一些简单的设置,在某个时间节点增设一些随堂测试,对刚学到的内容进行在线现场测试。这种方式ρ习者的积极性调动有很大的帮助,假如学习者没有集中精力来学习,很可能打不对这道题目,以至于督促学习者全神贯注的学习。当学习者将整个的内容学习完后,类似跟淘宝购物一样,从视屏的技术、创新、简要、聚焦等角度来进行评价,通过分值来进行打分。教学者根据学习者反馈的意见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生.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

[2]范青.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5

如何推动实践教学

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该校设置的7个实验板块中,设计性和综合性本科实验项目的来源,均围绕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而设置。例如:在微生物学板块中,部分实验教学项目是根据基金项目“虾青素高产酵母菌的选育及其产物功能研究”等课题而设置。再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投入建设经费2000余万元,建成省属高校领先水平的发酵工程中试车间[2]。目前该车间配备有多台10~1000L全自动发酵罐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和下游工程设备,如空压机、空气净化系统、电锅炉、制冷装置、管式离心机、三足离心机、微滤系统、超滤系统、纳滤系统、喷雾干燥器等先进的仪器分析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该院师生进行相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由学院下属的5个研究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各负责1个本中心课题组特色教学训练项目。将学生分为5个大组,轮流进行互动实验,每个项目安排4~5天,整个教学训练项目在短期内完成[3]。天津科技大学认为上述做法实质上相当于工业产品开发中的中试环节,具有连续或半连续的生产方式,并可以全面监测产品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它是学生将知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娄底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内容是:(1)开展科研合作。(2)每年接收生命科学系学生实习。(3)共享资源。例如公司提供腊八豆菌种和腐乳菌种等现有产品和技术,作为科研合作的起点和生命科学系实验课的内容;生命科学系提供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设备供公司产品质量分析使用。此举可供其他高校借鉴。2009年以前,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实验装备中多数涉及上游技术的设备已经基本配置到位(如基因工程操作设备,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层析、蒸馏、结晶干燥等实验室级别的代谢产物分离设备),缺乏的是下游生产级别的设备,所以要重点考虑配置实训车间设备。在高等教育装备博览会上,同样可以看到国家对高等教育实验室装备的一些新理念,以及设备制造业满足市场新需求的动向。浙江天煌公司的实验室设备,以典型工业产品范例和个案研究开发,作为高校实验实训的装备依据。涉及生物技术的实训系统,就有啤酒自动化生产线过程控制(工程型)系统(含5器和4发酵罐)等。高校还需建设固体制剂生产线实训车间(含30万级洁净水平操作间)和分离制备生产线(包括发酵罐、多功能动态提取罐、旋转薄膜蒸发器、结晶罐、迭片式离心机、板框压滤机等),适合各类食品或药品的生产操作训练。校内小型实训车间,其生产过程完全与工业化生产过程相同,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原料预处理、培养基制备、菌种扩培、发酵罐灭菌、接种及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产品分离提取等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和系统分析。不过,各校对实训车间的投入还是普遍偏少。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校内实践基地,设备总价值近500万元,包括好氧发酵、果酒酿造、啤酒生产、分离提取、精制纯化等中试系统,涵盖了生物工程产业上中下游生产环节[4]。华中农业大学从2000年起分3期,建成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1000m2,包括有通风发酵、固态发酵、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啤酒加工等实验室及仪器分析室和准备室等。在引进现酵控制系统、发酵后处理设备的同时,成立了生物工程设计室,通过工程软件AutoCAD电脑绘制,进行发酵工艺和设备流程设计等操作。

实践教学中新手段、新体系的运用与推广

对于和实际生产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如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发酵工艺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考虑到设备的限制问题,增加了模拟教学,从专业教学仿真软件开发公司购置了仿真教学模拟软件,保证一人一机的实践演习。这些软件的仿真性强,尤其是配备的实践操作演练,能让学生真正达到工厂模拟化的操作练习。烟台大学生物工程系将计算机模拟仿真引入实践教学[6]。这种仿真系统能逼真地模拟工厂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大大缩短培训时间。在计算机仿真环节,该校选用了北京东方仿真公司开发的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软件,以单元操作的形式进行仿真模拟。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包括青霉素发酵生产、青霉素的精制和提纯等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测系统,全程跟踪每组学生的操作,真正达到实践训练教学的目的。传统实验项目普遍存在反应体系大、样品处理量多和处理时间长等特点,也使微量移液器、微量与狭缝分光光度计等现代科教仪器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微型化实验于1988年末开始引入我国,关于微型实验已有文献报道[7]。微型化实验的研究,是着眼于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的需要,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微型化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快速、节省经费、减少污染、安全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本文作者:余多慰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微型课的基本流程范文6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课题基金: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高职英语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GZGZ5414-50)

一、引言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内容枯燥,过程单一。因此,英语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共享性的特点,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趋势。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短小精悍,能够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成为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设计开发英语微课,将微课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混合式学习与微课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在恰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手段,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1]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它具有时间短、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精炼等特征,以微视频为呈现方式,它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微课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但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以单个知识点为单位,知识的系统性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微课对传统教学的辅助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基于混合是学习的高职英语微课设计模式

虽然“短小”,但微课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包括传统课堂的所有教学环节,如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反馈和教学反思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制作分为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微课制作等环节。

1.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高职英语微课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首要环节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分析。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是微课的出发点,包括英语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高职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高职的学生,包括高中起点和中职起点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除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基本能力外,高职学生还希望能够提高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学习需求的差异。高职英语微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现状之间存在的差异。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分析包括对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网络学习平台和教育技术支持的分析和评估。

2.教学过程设计

在前期的分析基础上,本阶段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确定高职英语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高职英语微课以使高职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目嗣魅贰⒔萄Щ方谕暾、结构紧凑等特点,每节微课都应该包括一个具体的知识点。选取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典型的知识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的难度与《基本要求》相一致,且略高于高职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教学过程设计是高职英语微课设计的关键 。微课时间虽短,但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讲解、练习、评价和总结等基本的教学环节。制作的微课只有具备以上环节,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设计包括所有教学环节的流程图,并规划每个教学环节采用的教学法,如头脑风暴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微课的导入要新颖、有趣,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讲解要清晰、重点突出,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以语言输出为驱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总结部分要简短,帮助学生及时回顾并掌握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3.教学视频制作

高职英语微课的制作通常包括课件的制作、微课脚本的设计、微课的录制和后期剪辑等环节。

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够直观、生动的表现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了微课教学的交互性,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件制作是微课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脚本设计是微课设计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对每个教学环节的编排和说明,是微课教学过程的全景呈现。脚本能让教师更好地掌控微课的节奏,避免微课录制过程中的错误,是微课拍摄的前提和基础。

微课的核心就是教学微视频,在完成课件制作和脚本设计后,教师要与拍摄人员进行沟通,确定录制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录制。如果是录屏式微课,教师则只需要熟悉脚本,用Camtasia Studio、snagit等录屏软件录制即可。

视频录制完成后,教师反复观看视频,剪辑视频中出现的错误,改进不完善之处。剪辑时要充分考虑音频、视频和文字的搭配,尽量使这些方面搭配自然,浑然一体。

4.评价与完善

高职英语微课的评价有利于提升微课的设计和教学应用效果。在微课应用前进行试用,通过自我评价、学习者评价和同行评价,发现问题,完善和提升微课的质量,确保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适应当前教学资源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征,以语言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模式。微课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但运用微课资源并不意味着可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