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文化;节日文化;春节;圣诞节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64-01
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会产生了不同的节日,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也因地而异,但人们关于节日都有着同样的感情。他们要么借此为幸福和健康祈祷,要么借此来实现他们的美好心愿,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些节日表达了他们对传统的怀恋之情,同时也传达他们追求梦想的远大抱负。实际上,节日是人类文化具体的一方面。这些节日的庆祝仪式大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我们的家庭,,种族起源,政治,经济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和意识。蕴涵在节日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体现在这些节日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之上
一、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起源
1、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为传统节日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农业。因此,农业活动使得节日更具有地方性色彩。春节与一些农业活动,如种植、收获,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不断进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说和传统。2、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因此,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圣诞节,复活节也与宗教有关。
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的方式
1、庆祝中国节日的方式。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节日。它的庆祝活动丰富而且隆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林语堂,著名的华人学者,曾经对春节做了一个很好的描述道,古老的中国农历新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相比之下,其他节日似乎黯淡许多。这五天,整个民族穿着最好的衣服,关闭商店,打锣,放鞭炮,等等。这是好运的一天,每个人都期待着一个更美好和更繁荣的一年,每个人都开心地增加一岁,并准备对他的邻居说带来好运的吉祥话。2、庆祝西方节日的方式。在平安夜,绝大多数庆祝圣诞节的人们都会在他们自己家里举行一个特殊的节日庆祝仪式。家人们通常会装饰下那棵圣诞树然后把彩色包装的礼物都放在下面。在圣诞节那天,同样有许多庆祝的活动。在圣诞节交换礼物、赠送圣诞贺卡给亲朋好友是全世界庆祝圣诞的习俗。
三、中国和西方节日的文化差异
1、节日的不同名称的比较研究。中国和西方传统节日的首要不同是给节日命名的方式。通过观察那些节日的名字,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些差异。中国的节日多数都是以季节来命名的,而西方的节日则多以宗教形象或事件命名。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天气和季节在农业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最初为农业丰收庆祝而创立的那些传统节日都和季节有关。以季节节气来命名也很容易让农民们记住这些节日。通过节日的名字,农民们就可以适时打理庄稼。例如,春节是适宜播种的时节。还有中秋节、夏至、冬至等等。尽管有些西方节日也是以季节来命名,如历史上芬兰的施洗约翰节,但是在宗教传播之后,特别是基督教的传播之后,节日都相继以宗教来命名。与中国不同的是,宗教在西方世界里占了主导作用。上帝和耶稣在他们的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当我们得知绝大多数节日都是以宗教命名之后就不会大吃一惊了。所以,就有了耶稣诞生日、耶稣受难日和圣周六。2、文化差异的价值。西方人十分尊敬人与自然。他们强调个人价值,并且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重视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在中国,人们尊重集体并把个人投入集体当中,他们重视集体而不是个人价值或个人的自由发展。所以在传统文化中,西方人强调个人,宣扬个人主义。然而,中国人继承了儒家的集体主义,因此表现出对整体情况的考虑。以中国的七夕和西方的情人节为例,两者都与内心情感相关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是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七夕着重对民间牛郎织女传说的追忆而非对他人情感的表达,而西方人则借着情人节自由地传递情感,从而丰富现代人的生活。庆祝七夕的方式老套而繁琐,但食物同样是主题,因此七夕偏离了现实,并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西方的情人节却充满了现代人文主义和浪漫色彩,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生活氛围。情人节表现的不同之处反映出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性格差异:中国人羞于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则大胆又不拘小节,强调方式的简洁与浪漫,而非吃吃喝喝。显然比起接受中国传统节日,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都觉得接受西方节日要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节日用的是世界通用的公历,而中国传统节日用的是中国特有的农历,因此其他国家的人就很难与我们同步。除此之外,西方文化还展现出对人权的尊敬和对个人发展的重视。可以从西方节日中看出这一点,再次举出情人节的例子,它已成为全世界的节日,并已不再仅仅为恋人们而设。在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所爱之人毫无保留地倾述爱意。这是人类的天性,不论他或她来自何方,他和她都需要爱。情人节因此能为全世界所接受,并在这一特定的文化中成形。而笼罩在封建主义的阴影下,中国人很难在除非是夫妻男女才能接触彼此的时展这样一个节日。由于大部分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在封建统治下发展的,外国人很也难接受这些思想。
结论: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的有力工具。它在中西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受欢迎,因此了解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节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而丰富多彩的活动保存了国家文化中最精妙、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尽管中西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差异,它们却都代表了爱与自由。因此,我们能从一个国家的节日中找到它的文化特征。节日不属于只是属于特定国家的,它也同时属于全人类。对于中西传统节日起源和庆祝方式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更深的国家文化。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庆祝西方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和情人节。而西方人也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了兴趣。因此,我们相信中西方人民将会对彼此有更好的了解。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广告语言 语用意义 文化差异 等效翻译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地增多。中国产品依靠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广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观念的的差异,使得读者对广告的理解因地而异。广告活动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实质上是文化的结晶。任何民族文化均对广告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因而,民族文化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的创作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广告语言的语用意义与语用翻译
1.广告语言的语用语言等效。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必须重视语言的语境,翻译时根据语境辨认原词语的暗含用意。例如:广告词:It's the taste!(味道好极了),但在很多语境中的意思是“味道太差太糟糕了”。
2.广告翻译的社交语用等效。
(1)文化共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等效要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翻译者要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熟悉,具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进行沟通语用意义的差异,实现等效翻译。
(2)文化异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洗发香波名为Poison。Poison的原意为毒药或毒物,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的命名方式。研究发现,一些女性追求野性的异国风情。名为Poison的洗发香波正是为了迎合这种情况,反而受到很多国家女性的青睐。在中国,追求野性风情的女性较少,所以在中国把产品命名为“百爱神”,符合了中国的文化。
二、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的翻译
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在广告语言的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体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对应不同的思维方式,继而影响各自的语言。
1.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使各地人们对同一广告的理解因地而异。中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崇尚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内省”、“克己”。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人文精神强调道德规范,逐步使中国人形成内倾的性格。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强调大胆个性的外在形式。(2)不同的心理结构。中国国民心理结构稳固,讲求“仁”、“务实”,具有大统一观念、从众心理、小农意识、人情至上的特点。西方人的心理结构较复杂松散。(3)不同的地域与人文环境。中西文化差异较大,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家庭观念比较强;而西方国家历史比较短,是迁移形成的,家庭观念淡薄,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和冒险的探索精神。
2.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文化的差异形成对文化的理解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会有相悖的地方。导致“语用失效”,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影响且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1)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在不同的文化地区语言情况不同,要保证产品能够得到准确的表达,保证传递产品的形象与信息准确无误。(2)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翻译过程中,对广告信息理解不到位,则会在翻译中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3)文化差异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中西方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不同,消费双方会存在信息交流障碍,所以广告翻译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购买者的消费心理。
三、广告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失效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由于不明白对方的语义而造成了交际障碍,其中语用失误有重要的责任。
1.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误。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效主要表现为:
(1)片面的字面理解,不了解真正的语用意义。例如:千层饼译为“thousand-sheeted bread”,在语句中的 “千层饼”代指层数多,并不是有一千层,所以译成thousand-sheeted bread 会造成外国人的误解,要加入部分音译,译为“qianceng bread”。
(2)违反英语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汉语中,啤酒、葡萄酒、白酒等酒类都用“酒”代替。但英文中“wine”,“ alcohol”,“liquor”和“beer”等都表示酒,并且表示不同的种类。“wine”仅指葡萄酒,“alcohol”为含酒精的饮料或液体,“liquor”指烈酒。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英语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
2.广告翻译的社交语用失误。在中英广告翻译中,常由于忽略或不知英美文化中的特定准则和意义联想造成社交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习俗的差异引起联想意义的差异,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引起社交语用失误、误用禁忌语。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广告的语言和诉求手法要尽可能与当地顾客的文化心理相吻合。
总结: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和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广告翻译用语时,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行不同的翻译用语。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风俗习惯、文化习俗等实际情况做到准确表达,实现商品的有效推广。只有达到等效翻译,尽量避免语用失效,广告才能够达到有效宣传的效果,不断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旭.广告金句鉴赏[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6.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中西比较;自然观;人物画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33-02
在绘画史上,西方的人物画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走向了世俗化,从为宗教服务慢慢的转向了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而后迈着“人文主义”的步伐大踏步的前进。而中国的人物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人物画的风靡,一直到唐代被强大的中国人物画所同化逐渐变得有民族特色,再到宋代以世俗人物画为主导之后,却没有像西方的人物画那样继续兴盛下去,而是在山水花鸟画兴起之后慢慢的被其取代,而后“让位”于山水花鸟画,开始没落下来。原本在人物画进入世俗化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之后应该同西方那样蓬勃发展开来的中国人物画,却恰恰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究其缘由,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数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的本质及其与人的关系的许多认识, 这种认识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观”。中西方不同的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态度,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观”。
中国人长期居住的长江、黄河平原,气候温和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农耕,自然与人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致使人们对自然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状况便使人认为:自然与人本来是和谐一体的, 自然满足人的要求, 赐予人们生活资料, 人也应该顺应自然, 这便形成了最初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再加上后来道家、儒家“道生万物,万物归于一”、“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论道,就更加坚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认为人、地、天都是统一于自然的,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可有意作为。又如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2}认为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
而西方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比东方要恶劣的多,在两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开始转暖之前,欧洲大陆一直被冰川所覆盖。无法以农耕为生的西方人一直以狩猎和畜牧业为主,恶劣的环境迫使人们为了生存与自然作斗争。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界形成了互相对立的关系,在整体上就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特征,也就是天人有分,物我两立。这种观念后来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原则、牛顿的机械力学定律以及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中得到了持续的贯彻及发展。
这样,便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从而导致中西方的艺术家们在认识自然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差异,随即便影响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并体现到其艺术实践中,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艺术传统和风格。
二、对中国人物画发展轨迹的影响
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发展最早的画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形象的图案。战国时期的两件帛画《人物龙凤图》、《御龙图》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人物画。魏晋南北朝开始有记载的人物画名家比比皆是,从吴国“八绝”之一曹不兴,到东晋的顾恺之,到南朝陆探微、萧梁张僧繇、北齐曹仲达,到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P等等,形成了让后世纷纷效仿的“张家样”(张僧繇)、“曹家样”(曹仲达)、“吴家样”、“周家样”。但是,不管是“吴带当风”还是“曹衣出水”,在那个人性开始觉醒的时代,都在遵循着顾恺之的“悟对通神”、“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这一点,固然是受到了当时中国哲学思潮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中, 哪怕是解释最寻常可见的物质现象都永远没有忘记精神永远存在于其中”,{3}“中国人典型的世界观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根本不打算把精神和物质相分离。这个特点贯穿于中国的一切领域”{4},所以,即使是人物画的创作,强调的更多的也是表现人的精神面貌。
就在这样的一片大好景象背后,却不知人物画已经开始慢慢的走下坡路。
随着文人画的逐渐兴起,起先的人物画已经开始越来越不能“达意”。重水墨的文人们开始抛弃了那种精雕细琢,越来越强调精神的自由。于是,人物画发展到宋代,便开始出现了“淡毫轻墨”的白描人物画和写意的减笔人物画,“宋朝人物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人物画的造型观念由作为几百年以来人物画指导思想的‘形神并重’开始滑向相对孤立的‘神’或‘意’,人物画造型逐步摆脱客观物象的束缚,创作时以画家主观的情感和意愿去提炼、改造所描绘的对象。”{5}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人物画开始走向衰落的标志。
随着“天人合一”思想的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及人们那种自古以来的对自然的崇尚、顺从,艺术家们开始注意到周边的山水花鸟,并发现通过描绘山水花鸟这些自然中的景物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宗派众多,公案精致,完全战胜了其他佛教派别。禅宗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态度有相近之处,它们都采取了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 “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豪华,顺应自然胜过人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6}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后来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性应归复自然。所以,描绘自然景物的山水花鸟画在宋代“稍露头角”,便开始“大显身手”,因为相比于人物画,它更符合文人们的气质。文人艺术家们认为自然是人的老师,主张“师造化”、“师法自然”。这种心态使他们开始陶醉在自然山川中,“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民,也绝不是什么劳动的颂歌……”{7}即使宋代人物画的画种出现了那么多的分支,貌似是一种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那也只是人物画走向衰落前的“回光返照”罢了。所以,到了元代,人物画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崇尚退居到次要地位,山水花鸟画占据了绝对优势,山水画尤胜。虽然也有人物画名家的出现,但已经变成了一种复古的艺术,“大多唤起思古之情,比较少直接描绘对象,或是借以教忠教孝……他们极少创新,似乎只沉迷于旧式画风,对于如何描写对象、如何掌握他们的特征,倒是出奇的冷淡;与山水画家迥然不同。”{8}至此,人物画正如林风眠所言,“已如水流花谢,春事都休”了。
三、对西方人物画发展轨迹的影响
西方一直强调的就是“人本”,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自然是神为了人而创造的,自然为人而存在。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 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 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 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9}人不但可以欣赏自然,还可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所以“人物”是西方美术取材的重要方面,很多画面强调抗争及表露,注重人物内在感情的外化。
正是因为如此,人物画在西方一直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几乎贯穿于西方古典艺术、近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始终。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给我们留下了至今仍让我们叹为观止的人物画巨作,例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使自然人化,使神人化,表现人间的伟大精神和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是神化的人间外貌及精神境界。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和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 “作为精神活动的产品, 在追问人的生命意义的活动中, 把人体作为意义的载体呈现出来, 以清晰近景的人体对峙半遮半掩的神秘和虚妄;以流动的线条感对峙严谨和僵化;以明亮夸张的色彩对峙矜持和典雅。”{10}可以看出他们也都强调要在自然中把握自己, 坚信人类的理性具有洞察自然奥秘的无限能力。
而对于自然中的景物,西方人则认为那只是自然的一种存在,是一种相对静止之物,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艺术家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如实的描绘下来,而他们感兴趣的,只有透视、色彩、质地、空间等因素。比如夏尔丹的《桌上静物》,画上所有的物品刻画到几乎可以乱真的程度,但是却与自然没有内在关系,只是一种对物象的机械摹写。
中国的美术是沿着一种与自然保持相对距离的平行的发展模式,而西方美术则是从模拟自然(写实)的方向渐渐地稳定并下来,但是最后却突然走向了它的反面――抛弃自然(抽象)。而这种渐近自然又背离自然的逆向模式的背后,正是西方人的自然观念在起作用。“西方美术家认为,所谓人的自由无非就是对客观世界(自然)的超越,只有通过那种对象化的确证过程才能实现。在美术作品中,人应当通过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感觉(眼睛),对客观物象的各种形态严格把握,即对其‘忠实描摹’,才能确证自己的自由程度。”“只有当艺术家确信自己有能力把对象“惟妙惟肖”地固定下来,并重新进行安排,他才有权利在自然面前说:我控制和征服了你,所以我是自由的。透视学、明暗学、解剖学、色彩学等正是人们争取这种自由的科学手段。西方这种认识论正是在如此痛苦的挣扎中生成和丰富起来的。然而,当西方发明了照相技术,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轻易将客观物象固定和再现出来以后,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就从感觉的客体转向主体本身,从对自然的界定转向对人自身的界定。于是,西方最终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出现了抽象主义和各种现代派美术。”{11}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传统哲学思想支配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态度,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以及人们的精神活动和对人的表达的不同,导致了中国人物画的衰败和西方人物画的繁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促进我们的美术学习和鉴赏活动的顺利展开。
注释:
{1}老子・二十五章.
{2}孟子・尽心上.
{3}张甲坤.中国哲学:人类精神的起源与归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3.
{4}【澳】约翰・默逊.中国的文化和科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3.
{5}毛蓉蓉.中国人物画传承的造型与时代性.
{6}{7}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35.
{8}【美】高居翰.隔江山色 元代绘画[M].三联书店,2009.
{9}什科连科.哲学・生态学・宇航学.
{10}邓帮华.17 、18 世纪中西人物画与人的表达式.
{11}刘广滨.中西方美术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张长虹.中国古代美术史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建筑空间 宗教 自然
自古以来,建筑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典范,它的精华是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在古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方地域环境和人们观念意识以及等各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中西方建筑空间的差异性。
建筑虽然作为一门艺术,但明显不同于绘画,这归于它所实用的材料、结构和功能不同,同样我们必须置身于它的空间中才能够欣赏它,所以建筑的表现形式首先就是空间。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中国传统建筑高度重视群体组合,力求通过若干单体建筑物的联系组合,扩大建筑规模,丰富空间关系,强化审美效应。一般是以庭院结构为基础的建筑群,各个历史朝代基本一个模式没有大的变化,但西方建筑注重向上空间的发展,在高度上较中国有较大的差异,一般顶部较尖,而且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风格,可以先后分为:希腊柱式、罗马拱顶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并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完善的建构技术。这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一个孤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西方国家凡是取得过伟大成就的建筑体系,基本上都采用砖石结构。作为建筑材料,木材与石材各有短长,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之所以中西建筑材料出现这种区别,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文明区域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与该区域地理自然条件所提供的材料资源有紧密的关联。中国古代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当地盛产木材,多森林;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与木材轻巧、简便、灵活、坚韧的特性存在天然的联系,所以木材就成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于是,这种以木构架为承重骨架的建筑空间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而古代希腊和罗马都是地处地中海沿岸,石材丰富,所以建筑多为石材结构,虽然考古发现它最早也是起源于木质结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石材建筑形成了西方建筑的主流,相对于木制建筑,石材建筑不利于建造但有利于向高度上挺立,不利于采光而能营造神秘、幽暗的空间,不利于施工而利于包寻,这些特点刚好满足了西方宗教建筑在高度上的需要及永恒的坚固。
二、观念意识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多个房屋组合的建筑群,在空间上是横向发展,一般的平民住宅是四合院式的庭院结构,这种院落住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其围绕家族血缘的人伦秩序而与自然和谐交流的结构形式,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题。庭院或天井与阴雨风雪的直接呼应,使居住者身处家中也能感知节气的变化。庭院生活对空气、阳光、雨水的依赖和利用,使人的生命与自然紧密联系。
此外,院内空间具有隐蔽性,在这个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放大发展就形成了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这种空间结构具有相当浓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比较安于天命,在建筑结构上也无法得到创新,因此,长久已来便形成了这种建筑格局。
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城邦经济和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军事战争,人们的观念意识具有开放性,加上希腊神话的浪漫特征,使得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活跃,敢于创新,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西方的建筑在空间和造型上有了多种不同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闭合式建筑属于封闭类型,虽与自然亲近却是封建保守观念的体现,而西方是展示类型的建筑,是强化自我的观念意识的体现。
三、宗教文化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中国社会的世俗色彩比较浓厚,重风俗重秩序,受佛家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建筑在空间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把建筑的形式规范作为僵硬的教条,所以中国的佛教寺院一般都与山水相依,在平面布局上与自然相融合,力求天然,包括林木山石都尽量使用天然形成的,在景物的设计元素上也注重细节,使得整个寺院成为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景。而西方社会中的宗教气氛比较浓厚,往往经典的建筑不是凡人的住宅和宫殿,而是精美的教堂,如欧洲中世纪后半期的宗教建筑,是西方古代宗教建筑的典型式样,主要特点是教堂都有一个尖尖的顶盖伸向蓝天,体现了超越尘世的宗教精神,因为西方人不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寓所,而是更注重给灵魂寻找一个栖息的圣地,所以这些教堂往往建在城镇中心,单体空间形式比较巨大,装饰色彩也比较精美,希望它能够永久的保存下去,因此这种神秘幽暗的空间结构显然与宗教建筑是一脉相承的。后来这种带尖的哥特式建筑也蔓延到公共居民用建筑。也就是说中国的建筑占居着地面,而西方建筑占居着空间。
四、对光的认识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光在人们是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万物能够生长,包括人类,当然,没有光亮也就感觉不到任何色彩和一切物质,所以光的存在自然也对建筑的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无论从平民住宅还是宫殿在数千年间都比较忽视光在室内的利用,没有把光线很好的引入到更多的空间中。而在西方的建筑中,自两千年前的希腊罗马就用开窗方式把光线引入建筑室内大空间,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更是大窗户玻璃,更注重了光的利用,因此在各自的空间设计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总之,中西方古代建筑空间的形成都与各自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始终遵循人文主义精神理念,讲究与自然和谐的因素,而西方建筑在空间上则多加入个人创造的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要不仅满足于使用功能,也更注重建筑的空间形态美,同时钢筋水泥加玻璃的高层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模式形成了世界各地建筑的主流,而中国建筑也逐渐融入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希望中国建筑在这种世界现代建筑的潮流下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能够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4
[2]范梦.艺术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语言;谚语;文化;差异
一、前言
胡文仲教授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说:深层的文化包括:观念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模式,美学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哲学。毫无疑问,中西方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及特点。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版)中是这样定义谚语的:用简单固定的话语去表现深刻的道理。同中文一样,英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英语谚语也从不同的语言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英国作家培根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从谚语中得知一二。”(一个民族特有的天赋和智慧出自谚语)。人们经常使用的谚语的形式有:地方谚语,习语,典故。经常被引用的经过提炼的表述通常是人类文化遗产精华还有人类自身经验的总结。
这篇论文打算从宗教思想、文化观念以及道德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寻中英谚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二、宗教思想的不同
宗教信仰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有着确定影响的精神活动。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宗教信仰,无论是中国还西方宗教对文化都有着确定无疑的影响。中国人信奉儒、释、道,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汉语谚语经常与佛道有关,例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谚语反映的是儒家封建等级思想,例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拧不过大腿。”同样还有反映入世观念的谚语:“平安是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反映了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基督教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也可以从英语谚语中看出,许多西方国家拥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例如一些谚语:自助者天助。同样也有一些谚语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观念以及其行为准则,例如,人类是渺小的;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基督教信徒把上帝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神,但是在人类的问题上认为人人平等。《罗马·新约》中说:“上帝创造人类是基于基督教义的”。所有基督教信徒都确信真主的存在,这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同样许多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徒弟和师傅一样好;鲜血是最美的色彩。中英谚语总是反映一定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对中英谚语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民族语言文化有一个更深的理解。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人们对待上帝的不同态度着手进行分析。
1.西方“人神相分”
耶稣的死以及基督教的诞生是和对上帝的拥护分不开的。上帝对人类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并且是全人类的拯救者。西方国家通过对上帝的产生、基督教义、身体和灵魂、生前与身后进行分离对比分析发现一个强大宗教信仰的形成是和人们对上帝的观念分不开的。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和世界,而且掌控着世界以及人类的命运,上帝的权威和荣耀经常在谚语中得到反映,例如:
天堂高于一切
上帝种的树,风吹不倒。
在宇宙中人类处于绝对的地位但又相对的渺小,他们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并且只能依赖上帝的救赎。只要一个人进行赎罪的苦行,他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宽容和恩泽。例如谚语:
要不是看在上帝的面上,我早就走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不是上帝,我会有一些不纯洁的思想和一些坏运气,正是有了上帝,这一切才可以避免。
2.中国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文明是氏族宗亲式的文明,并且它和早期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年复一年的在空旷无聊的原野上劳作培育了天人合一(天、地、人)的思想。人们对世迁和生命的起起伏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早期的农业文明以及宗亲基础也使人们更倾向于总结经验以发现真理。它们可以是关于世界的、家庭的以及社会伦理的等。佛家相信佛的存在,并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的本性,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佛。道家的神也是被中国人所接受的,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苦心修行,最终也可以成仙的。
因此,中国的很多谚语都是关于人们深奥抽象的命运的,例如: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人们处在真神的控制之下,没有挑战真神或是自身命运的能力。
关于人和神关系的谚语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儒家認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们之所以会犯罪是由于后天的影响和压力所至。只要人们能自我修养并且摒弃心中杂念,是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的。所以,有一些谚语:
三、文化观念的不同
1.谚语的起源
谚语主要来自民间,它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和工作规律的。它是生活的艺术化。有很多中国谚语就来源于历史典籍,例如,诗歌,传说还有一些历史作品。《论语》一书中有一句著名的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另外,汉语谚语有一部分也来自社会和实践,例如:远亲不如近邻。当然还有一些农谚,例如:只挣时前,不落时后。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圣经》。例如,我们都是亚当的孩子;另外一个主要来源是罗马神话。例如,潘多拉魔盒;爱是盲目的。三是《伊索寓言》。例如,狗仗人势。西方关于人类自身的观点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是和中国不相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谚语中看出。古希腊和罗马的天神都是非常实用友好的,这一文化特色在谚语中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
没有酒神和谷神,维纳斯瑟瑟发抖。
维纳斯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她梦想与谷神和酒神相伴。也就是说,她既想要爱情和浪漫也要富足的物资。在中世纪,神学在西方占据着统治地位。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人类,人类为上帝服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复兴,西方的很多谚语也多了些注重人类价值的意味。
2.例子分析
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
人类是宇宙的灵魂。
上面提到的两个谚语肯定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统治地位,人类是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物种。
人文主义者尊重人类,反对禁欲主义,并且认为享乐无罪。所以,有很多谚语劝导人们及时享受生命的乐趣。
吃喝享乐死亡。
从这两个谚语可以看出,在西方享受生活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四、不同的道德观念
1.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看两个方面:①孝道观念,在中国,百善孝为先。孝的概念就是做一切对父母有益的事情。西方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孩子不需要事事顺从父母。一些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孩子小时候母亲费心,孩子长大后父亲费心;②妇女问题:在对待妇女这个问题上中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谚语中就可以看出来。对妇女的歧视在很多谚语得到反映,例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头发长,见识短。西方妇女的地位不像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那么低,在西方礼仪中,女士优先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常问媳妇,富贵到手;不尊重妻子的人也不尊重自己。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对待“面子”以及“人言”的不同。
2.例子分析
有很多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
人要脸树要皮,没脸没皮没出息。
上面的谚语表明在中国人们非常关心体面的行为以及礼貌的话语。
但是,西方伦理观念认為,只要不危及社会和其他人也不违反法律,他们是不关心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试比较:
棍棒可以击打石头,但却不能伤害我。
五、总结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6
关键词:文化差异;对比记忆;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43-2
高中历史必修三析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给当代学生展示众多圣人先贤、仁人志士的睿智和理性,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更加的完满、鲜活而精细。在讲解西方的文化传统时,教师感到未有的难度,究其原因有二:一、因文化差异,学生对中国思想史较感兴趣,对西方思想史明显感到学习困难;二、必修一中仅有一课内容谈及古希腊的政治文明,史实过少阻碍了学生对古代欧洲文化传统起源背景的认识。
针对问题,通过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西方古代思想史高效教学的策略:对比记忆,缩小中西文化难以逾越的意念差距;精选史料,多角度剖析思想文化的内涵;归纳演绎结合,深刻认识人类思想文化成果中蕴含的精神要素。
一、对比记忆,缩小中西方文化难以逾越的意念差距
因文化差异,学生对西方思想存在潜在的排斥情愫,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寻解决方法,即寻找相似点,促使学生产生对西方思想史的亲近感;横向对比,引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共鸣。
1.寻找相似点,促使学生产生对西方思想史的亲近感。
“温故而知新”虽是老生常谈,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奇效。学生意识到西方和中国一样都有延传至今的文化传统,而且能够在历史中找到它的滥觞。由此,学生产生了亲近感和好奇心,进而在书本中找寻答案。
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的导入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层层引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源头要追溯到什么时候?产生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那么,西方的文化传统是什么?又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呢?那时,人们的思想是莫衷一是,还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内涵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单元,寻求问题的答案。
2.横向对比,引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共鸣。
如果纯粹地讲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而未进行横向比较,很难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难以找到文化记忆的共鸣。通过中西方环境、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对比,学生从中能够领悟环境对思想发展的影响,经济形态的决定作用,政治制度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在讲述古希腊人文精神萌发的背景时,笔者也进行了中外比较。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平原多、河流多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要求专制统治的保障,在思想领域必然也会具有专制色彩,儒学思想家一般是进取的,“以天下为己任”,因而成为统治者“青睐”的对象。由于政治上的专制,儒学的发展脉络往往被打上了专制的烙印。顺应统治者的需要时,就会勃兴一时;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求时,便遭到排挤或压制。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受多山、多岛和四面环海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于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要求平等交换和自由贸易,政治上多表现为民主、平等和自由。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人的地位被抬高,人的作用被尊重,因而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思想风气也就衍生了。与中国的儒学不同,人文思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更多的关注自我,而常常不为政治所羁绊。
二、精选史料,多角度剖析思想文化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科书的特点是重学生的理性思维锻炼,轻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重历史结论的总结,轻历史过程的叙述;重一家之言,轻百家争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给予三个方面的关注即筛选并呈现给学生思想家的言论,比较直观、通俗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在引导下,在书中找到对应的思想主张;展开思想萌发的背景材料,让学生把思想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去理解;围绕一个主题,提供更多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1.深入浅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选取材料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因为抽象的思想主张是难以理解的,如果通过比较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由他们自己根据课本和材料进行概括,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理解材料和概括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讲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时,因为其具有哲学意味,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笔者充分利用史料,以浅显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学生将更能接受。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普罗泰格拉
看材料思考问题: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通过材料中他的思想我们可以管窥到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引导:材料一中的“人”指人的感觉;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一阵风吹来,如果你感觉它是冷的,它就是冷的,我觉的它热,它就是热的。风的冷热全凭人的感觉。材料二中对于神的存在普罗泰格拉持何种态度?学生很轻易地就得出结论:质疑、怀疑或者不相信。
2.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做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