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1
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 WT O以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需要知识面比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这种大背景和环境下,高职类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各界对外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也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商务英语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课程设置大体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英语专业各项基础课程、商务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专业课程。目前我院该专业所开设的理论环节的课程体系基本成熟,其模式主要是英语专业与经贸商务管理类相结合。理论课程设置趋于合理,但实践环节的教学十分薄弱,甚至是形同虚设。主要表现为没有规范课程名称,没有实训手册,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际操作性不强,课时少等问题。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
1.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有关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知识,能运用外语独立从事国际贸易业务,面向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各类对外贸易企业和公司的国际贸易应用性英语人才。
2.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我们综合分析了同类院系同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实地调查了该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调查研究,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做了以下的调整:
1、课程设置要突出“英语+商务”的复合型特点,既要加强学生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在实际商务环境中的使用能力。
2、随着国际贸易日趋增多,商务理论也日趋完善,这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扩充商务知识,掌握商务谈判和实务,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商务法律知识等具体的商务理论知识。
3、学生们的理论知识丰富,但缺少实践,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商务实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
3.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内容
根据我院的商务英语教学计划的调整,我们对07、08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调整,我们把商务英语课程分为四大板块:英语专业基础课、商务英语技能课、商务英语选修课和商务英语实践课。在一年级侧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适当增加商务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在二年级侧重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训,着重发展其商务实践能力,在三年级侧重学生的实习,加强学生英语文化的修养和商务英语的翻译等实践能力。
4.商务英语板块课程简述
1、专业基础板块
(1)英语精读
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1至4学期开设,周课时6节。
(2)基础会计
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第二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3)国贸理论与实务
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理论,掌握操作过程中的英语语言知识。第二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4)国际金融
了解国际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5)商务英语
学习商务交流礼节和技巧,起草规范得体、条理清晰的商务文书,学习身处国际性商业环境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和掌握规范的商务写作技巧。第四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6)国际商贸法
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商务法律知识,通过案例掌握国际商务活动基本规则。第三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7)电子商务
掌握电子商务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身处国际性商业环境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和掌握规范的商务写作技巧。开设学期为第四学期,周课时4节。
2、专业技能板块
(1)英语口语
训练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传递信息,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1-2学期开设,周课时2节. (2)英语听力 通过专门系统的听力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听力发展,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 ?1-4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3)外贸英语函电 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及撰写各种规范的外
贸英语信函,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谈判的能力。第三学期开设,周课时6节。
(4)外贸英语会话
掌握一定的外贸知识,外贸交易及其相关活动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会话交谈。第四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5)外贸单证
巩固外贸单证的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的环节,提高处理外贸单证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四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6)国际营销学
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技巧。第四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7)英语翻译
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和技巧,大量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掌握各种体裁的商务英语的翻译。第五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8)商务谈判
熟悉商务谈判的内容与特点,掌握谈判技巧与手段,学习运用所学商务英语知识。第五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3、实践环节
(1)外贸单证软件实训
实践操练外贸单证。第三学期开设,为期2周。
(2)国际贸易实训
实践国际贸易流程。第四学期开设】,为期2周。
(3)岗位实习
通过实习,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商务英语实践实习活动。第六学期进行,为期16周。
4、专业选修板块
(1)海关报关实务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报关业务和制单业务的能力。第五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2)英美概括
介绍英国和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第五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3)英语泛读
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扩展词汇知识, 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学期开设,周课时2节。
(4)英语报刊阅读
掌握阅读和理解西方报刊经贸文章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大量当今经贸领域惯用的词语和句式。第二学期开设,周课时2节。
根据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及设定的新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我们对我院07、08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做了全新的调整,突出“英语+商务”的复合型特点,注重英语与商务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商务实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出优化了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埃里斯·约翰逊.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计价货币选择;交易成本;市场需求;工具货币;宏观经济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99-05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向了新的起点。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国际经济往来中最主要计价货币美元和欧元经历了剧烈的汇率波动,因此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和贸易伙伴都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人民币除了可直接用于购物、刷卡、消费和结算外,部分银行机构还同时挂牌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等国际货币的牌价。把人民币作为主要的计价货币和结算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
从货币的职能上来看,一国货币只有成为区域内贸易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充当着交易的媒介和计价的单位,才有可能成为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实现货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关于计价货币的选择,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Grassman(1973,1976),Grassman认为在进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一般倾向于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这就是著名的Grassman法则。一般而言,出口企业把商品销售到海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货币的计价形式:出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生产者货币计价(producer's currency pricing,PCP);进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当地货币计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LCP);第三国货币计价,即工具货币计价(vehicle currency pricing,VCP)。究竟应该采用哪种形式来计价,纵观现有的货币计价理论和模型,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图对货币计价的理论从交易成本、商品的市场需求、工具货币的选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个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相关的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一、以交易成本为角度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文献研究从货币是交易中介这个角度来人手,认为货币可以为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焦点集中于交易的成本、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和货币的保值增值能力。Swoboda(1968)率先开拓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在没有美国公司参与的情况下,美元仍然会在大部分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货币。Swoboda还指出如果某一种货币有很好的流动性,而没有较高的交易成本,那么这种货币往往会被选择成为国际贸易中交易的中介。而工具货币的发行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数额是较大的,而且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也会有大量的该国货币在交易。
McKinnon(1979)也同样认为具有较低交易成本的货币是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商品和货物的计价货币。以相同的货币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进行计价,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的可比较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国际交易市场的透明程度。对于选择美元作为大部分商品交易的工具货币,McKinnon认为可能是来自于人们长期使用美元而产生的习惯。
Magee和Rao(1980)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来分析计价货币的问题。他认为在分析不同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程度前提下,可以区分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如果国际贸易发生于具有较低通货膨胀率的发达国家和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计价货币的选择往往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然,贸易的双方可能还是愿意选择第三国的货币作为一种中介货币来计价。Krugman(1980)认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中成为一种强势货币,就很少有公司会有动力去寻找另外一种货币作为替代的计价货币。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交易的成本在增加,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
Engel(2005)在变动价格和固定价格两种情况下,提出了出口企业选择定价的静态模型。他认为出口企业选择所在进口国家货币计价和东道国货币计价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变动价格的情况下,如果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小于进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那么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决定。Engel(2006)提出了一个选择计价货币的模型,认为价格黏性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与价格灵活变化时对计价货币的选择结果是类似的。
Gopinath,Gita,Oleg Itskhoki和Roberto Rigobon(2009)在Engel(2006)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态货币选择的模型。他们在局部均衡的状态下,讨论了一个公司不同时期货币的选择。在这里,一个公司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函数用∏(ptlst)来表示,pt代表一系列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st指的是一系列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竞争价格和汇率等等。他们认为计价货币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这些因素,可以把这些因素认同为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交易成本。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假定价格可以随这些因素做出迅速的调整,那么,公司期望的用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价格是:
p(st)=arg max∏(plst) (1)
而用生产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表示的价格是pI=pt-et,这个价格由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和一些汇率变动的因素et来决定。他们认为这些因素服从于随机游走会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商品的价格。
Goldberg和Tille(2009)从贸易数量与计价货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越大规模数量的交易倾向于选择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货币的选择取决于出口企业与进口企业反复的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是大部分的交易都选择了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当然,这样也有利于交易数量的增加,实现更多的利润。
二、以市场需求为特征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的理论大多产生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而在选择计价货币的问题上就显得更为复杂化了。大多数文献在考虑选择合适货币计价前提下,进一步讨论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McKinnon(1979)认
为在价格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公司出口的产品是有差别的,那么在制定市场价格时,出口企业一般是不愿意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对于选择计价货币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的考虑来自于为了避免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来计价。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用本币来计价的不确定性更多地由产品的成本和公司所在的市场环境所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企业更多地考虑价格的不确定性,那么选择计价货币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
在这一时期,Donnenfeld和Zilcha(1991)提出了进出口企业计价货币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他们提出的这个模型是在进出口企业获得最优利润的情况下来讨论的,这个模型与Gio-vannini(1988)提出的计价模型是非常类似的。如果外国商品的收益曲线是凹状的,那么Donnenfeld和Zilcha认为选择国内货币表示的价格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那么以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在价格升高的情况下需求并不会大幅度地下降,这样导致了利润的提高。进一步而言,如果在进口国家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商品出口数量的增加是不可能弥补价格降低所带来的收益的。因为,商品的需求数量在较低的价格区间时对价格的变化程度是不敏感的。这样,越频繁的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只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地降低。所以,两国之间货币汇率的频繁波动只会导致进口国家企业选择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
Viaene和de Vries(1992)从战略贸易的角度考查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认为如果选择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可能是来自于出口企业在交易中所占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由于出口企业是一个垄断企业,在海外市场没有大量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出口的商品有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的原因。这样,出口企业在交易的双方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选择出口企业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2)运用了NOEM模型来分析出口商品计价货币的确定。这个模型的一个主要的假设是商品的价格黏性,假定出口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对于汇率的变动会保持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样,出口商更多关心的是商品价格对于成本和需求量的敏感程度。当然,如果在出口商品有显著差别和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是愿意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另外,在平分海外需求市场的前提下,Bac-chetta和van Wincoop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风险是可以通过选择计价货币来极大程度的降低。这个模型中所指的计价货币更多指的也是一种工具货币。币值则取决于所有商品所属不同国家的货币平均水平。他们讨论的货币平均水平指的更多是一种货币联盟的概念。如果出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的计价货币由生产者来确定,而进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计价货币由进口国家来确定,那么商品的市场很容易被进口国家的市场所控制。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5)认为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也会影响计价货币的选择。当商品的需求有很高的价格弹性,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货币来计价。他们同时还指出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还希望在同行间得到一种“联合效应”。这里的“联合效应”实际上是由货币所带来的价格波动、海外需求市场变化和交易成本变化的综合效应。
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时,为了避免受到其他市场的“联合效应”,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一种工具货币来计价。Goldberg进一步提出“羊群效应”与“联合效应”都会影响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选择,而“联合效应”是“羊群效应”的基础。计价货币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从企业的收益和产品成本两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当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会导致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一起发生移动。因为产品价格在降低的时候,也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在降低时,计价货币的选择必须要让边际成本降的更低以实现一部分利润。
三、以工具货币为核心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商品的计价货币,选择的是出口企业所在国家货币,或是进口国家的货币。但是,一些知名的国际贸易事件选择的计价货币却是第三种货币,即工具货币。很多年来,英镑和美元一直都充当了国际贸易中的工具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大部分商品都是以美元来计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够正确地选择计价货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汇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Friberg(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国际贸易顺利展开的时候,应当选择非交易双方的第三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这也就是工具货币的概念。他认为国际贸易双方在考虑选择计价货币时,更多关注的是双方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性。假如工具货币对于交易双方的货币都很少出现波动时,那么选择工具货币可能会是国际贸易往来中的最佳选择。
Johnson和Pick(1997)从出口商品竞争的角度阐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模型。他们认为如果出口企业有权力控制出口商品的定价而实现价格歧视时,那么这个企业会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进口国家同行的出口企业如果不以进口国家货币来对出口商品进行计价,那么是无法确定出口企业的海外市场商品需求量的。所以,对所有商品实行相对较为统一的定价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同业竞争者选择工具货币来定价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
Rey(2001)认为选择一种恰当的工具货币可以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他的研究通过两国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工具货币来对商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越为激励的竞争条件导致了出口企业推出了差异化较小的产品,这样,选择工具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成为他们最优的选择。这也是美元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在区域内部选择一种中心货币作为工具货币,可以加强经济区域的政策协调,增加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抵御国际资本的冲击。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的计价货币理论
各个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或是国家之间形成的货币合作联盟关系,对计价货币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Devereux,Engel和Storegaard(2003)在商品价格黏性的基础上,运用一个两国的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汇率内生性的变化。他们的结论是汇率
的波动取决于两国各自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外汇政策的稳定性。这样,进出口双方选择计价货币时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货币政策国家的货币,而不愿选择具有不稳定货币政策的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选择计价货币时,会产生“羊群效应”。他们认为如果生产者的目标在于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那么“羊群效应”很可能在发达国家内部体系发生,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币值稳定的货币。模型通过商品的边际成本和汇率的协方差来阐述这个思想。这个所谓的“效应”是由边际成本所导致的,因为由于商品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动往往会导致货币的币值出现震动的现象。Gold-berg和Tille(2008)提出了一个分析选择计价货币动因的模型,他们认为“羊群效应”对于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部分企业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会更多地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国家货币。另外,币值较为稳定的货币一般来自于一定的经济区域组织,这些区域的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国家的社会福利和防止国际经济冲击方面都有一定的协调合作模式。区域经济政策对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政策则显得非常敏感,这样,中心国家的货币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区域内部企业计价货币的选择。
Annette Kamps(2006)认为欧元成为其区域内部主要的计价货币,其原因来自于欧元区政策协调的一致性。虽然欧元作为一种计价货币的地位还不如美元,但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多样化的产品差别让欧元的优势凸显了出来。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向全世界出口产品,欧元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出口商品的主要计价货币。Annette Kamps(2006)以美元为计价货币,提出了出口定价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运用到了以欧元定价的出口商品定价和欧元定价的进口商品定价模型中,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他提出的基本模型形式是:
usdexit=β1+β2shexusit+β3eurinsti+β4euro intit+β5rauexi+β6usexvolit+βtu sinfit+β8fmdumi+β9usdpegit+uit (2)
其中,i=1,…,30,t=1,10,uit-vi+eit,vi对一个国家的随机影响,而eit是一个白噪声的残差。usdex是某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的比重;shexus是某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该国出口商品的比重;eufinst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欧盟的25的成员国以整体单位出现来进行统计;euroint也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代表自2002年以来正式引进了欧元,并且执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Annette Kamps引入虚拟变量的目的是为了证明Bacehetta和van Wincoop(2005),Goldberg和Tille(2005)得到的“羊群效应”的结论,也就是货币区比起独立的国家而言,各国企业更加容易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计价货币。
rauex是一个国家出口的差异化产品占全部出口产品的比重;usexvol代表汇率变动所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u sin f指的是某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fmdum是一个虚拟变量,代表了可以通过外汇的远期市场来回避风险;usdpeg也是一个虚拟变量,数值取1时表示某国货币不可能盯住美元来决定该国的币值。可见,该模型试图说明货币政策、经济区域和外汇市场对计价货币选择的作用。
Obstfeld和Rogoff(2002),Devereux和Engel(2003),Corsetti和Pesenti(2005),Devereux Shi和Xu(2008)计价货币的选择是对两个贸易国家货币政策最优化的选择。基本的原则是企业在选择货币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货币政策较为稳定的国家货币,因为稳定的价格是对有效市场运作的一种表现。
五、简评
综观西方学者关于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论述,各国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及其产生的影响,这无疑会推动计价货币选择的经验研究。显而易见,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而言,货币计价选择理论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以上理论的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及启示:
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大部分文献得到的结论是在进出口贸易中,贸易双方为了避免货币汇率波动风险而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一般都愿意选择进口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当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企业选择自己的货币计价是很容易避免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以国外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出发点,众多学者讨论了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需求变化程度以及成本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敏感程度较为明显。所以,计价货币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出口企业国家货币,进口企业国家货币还是工具货币。当然,当国外需求对出口国家的价格较为敏感时,计价货币应当由出口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来确定,而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选择相同的货币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但是,如果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选择本币计价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另外,如果出口企业面对海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推出了有显著差别的产品,在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工作过程向导;项目化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33-03
一、工作过程导向理论的含义和目标
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在如今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和社会过程(职业活动)的结合。人类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要想传授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
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正是以工作过程向导理论作为指导,贯穿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通过还原工作情景,解析工作过程,模拟工作实效评价让学生在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中学习和操作。
二、《国际货运》课程的定位、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货运》作为高职院校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整个货物运输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操作性很强的业务学科,它与行业结合得非常紧密。国际货运公司的报关员、报检员、制单员等基层操作人员往往是高职学生就业的最初选择,而货物运输的操作部门、销售部门是国际货运公司的基础业务部门,需求大量的人才,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货运进口、出口业务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具体工作流程及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具备订立与履行合同的能力,并能处理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国际货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学侧重理论,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总的来说,当前高职国际货运课程教学过程还停留在一般知识性的介绍上,整个教学体系偏重理论,忽视应用性训练,对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脱离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从而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课程定位模糊。国际货运企业流程复杂、业务范围广泛,这一行业特点决定了《国际货运》课程会超出学科体系的界限,再加上有些教师对货运课程的专业定位不准确,该课程常被误解为是《物流基础》、《运输管理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的翻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有知识点似曾相识的错觉,而对课程存在的必要出现疑问。
3.教学考核方式落后。传统教学法考核比较注重结果,忽视过程。通过笔试的方式,以期末考试分数和平时分数的综合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记忆以及简单的应用,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真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变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和引进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新方法。目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货运项目化课程,就是参照企业真实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设计项目化课程,模拟出企业一线的工作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时体会到一线工作环境的真实情况,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重点知识,并能通过自我体验、自作的方式掌握该行业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
三、工作过程向导理论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项目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同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将授课内容分为以下4个学习范畴。
(1)职业导向的相关知识。这一范畴包括国际货运行业发展概况,与航运业、国际贸易行业的关系如何?国际货运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什么?作为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从事国际货运行业的总体相关性的工作任务,包括工作的相关性、职业的相关性知识以及入门和概念性的知识。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货运行业的工作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加深理解相应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并可以在职业远景的层次上进一步认识到所学职业的轮廓。
(2)职业关联性知识。掌握职业关联性知识是从事系统工作任务的基础。职业关联性知识是指与国际货运工作紧密相关的业务,包括:国际货运人的权利地位与责任承担;国际贸易交易术语与方式;货运市场服务营销;海运、空运、陆运及多式联运的进出口业务营运方式、运输流程等。在国际货运业务领域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关联性思考。
(3)具体知识和功能性知识。具体知识和功能性知识一方面指的是关于货运业务的开展效果和功能作用的系统化知识;另一方面还指某些特殊货运环节的操作工作。为完成这个层次的工作任务,除了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包括具体货运业务的操作;各种货运单证的缮制和流转使用;货物进出口报关报检要点;货运保险的办理和货运事故的处理;货运费用的支付与结算;危险品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下的操作规范与要点。
(4)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学生在掌握了解决货运常规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后,就应该通过接触真正工作情境和问题来积累经验。由于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往往比较复杂,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对于学习者要成长为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从业者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这里的能力包括用来解决相类似问题的知识、对问题发展的预先判断、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前期工作经验积累的直觉。
2.项目化课程的设计。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基础依托职业工作过程,导出与职业要求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所以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因此,《国际货运》课程设计就是在基于国际货运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将完整的工作过程与典型行动领域相结合,在不同的行动领域中找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该工作任务设计出课程的学习领域,从而完成本课程的学习情景和课程体系编排。
我们通过与企业专家座谈等方式划定了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的典型行动领域,找出具有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的工作领域包括:市场销售领域、单证制作领域以及业务操作领域。其中市场销售领域包括的工作任务主要有:货运市场分析、客户开发与签约、货运方案设计与报价、客户投诉处理、日常客户维护。单证制作领域包括的工作任务有:缮制托运单、装货联单、装箱单、场站收据、提单等货运单证。业务操作领域包括的工作任务有:订舱托运业务、货物运输保险业务、货运集散业务、集装箱装拆箱业务、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业务、货运事故处理业务。
在设计中,我们将每个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技能与知识要求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并按照学习范畴的难易程度设计学习情景和内容的重组排序,重点考虑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结合,力求实现把能力、知识与学习目标融于《国际货运》的课程设计中去,从而实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
3.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的组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本着“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组织教学活动。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的认知程度。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对于本节课要开展的项目内容一无所知,那么无论在项目开展还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方面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同组其他同学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明确即将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及相关的子任务和知识点,深刻理解和把握项目化教学的内容与节奏,尽快融入到设定的项目学习情境中,完成角色任务,达到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最佳效果。
其次,项目化教学组织要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发挥特长。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自学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角色分配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按照学生的性格和特长为其在项目中找准位置,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体会在团队中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项目化教学的良性发展。
最后,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引导与监控,除了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之外,更重要的是按照学生的一般水平及时调整项目内容及教学策略把握项目的进度和深度,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失误,推动项目的实质性进展。
(2)课程考核评价。从项目化教学的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能从项目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经历和体会。因此,考核评价系统应贴合项目化教学的目的来设计: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够锻炼学生整体化思维、服务意识、协作精神、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和劳动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
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一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课程标准当中所列的基础知识;二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从事国际货运行业的职业素质和修养;三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专业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从考核方式上看,要尽量采取多样化考核。教师可以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侧重于过程性考核。如在过程考核中插入阶段性考核和操作性考核,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防止出现盲目执行项目,架空基础知识的现象,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8.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旅游地;品牌;品牌营销
由于旅游业日益凸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功能和综合效应(地方品牌效应、政治聚集效应、经济吸引效应、文化扩散效应、市场开放效应和环境促进效应),越来越多的国家期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加剧。面对如此激烈的全球旅游竞争环境,旅游地本身的品牌无疑在消费者选择服务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加坡的经济迅速下滑,硕士论文随着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以低价形象大力发展旅游,新加坡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新加坡旅游局在先前旅游营销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大量的消费调查和数据分析,推出第一代系统的品牌战略:以“新亚洲·新加坡”为品牌形象,积极应对竞争渡过危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竞争快速推进到旅游地品牌的竞争。在激烈的旅游地品牌竞争时代,旅游地品牌营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竞争的结果。
一、品牌营销概述
品牌营销是在市场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延伸发展而来的,是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创建品牌及其创建后的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品牌营销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整合传播、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保护等内容。品牌营销过程也是发现市场消费者需求并通过创造品牌价值去满足这种需求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品牌价值,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外旅游地品牌营销研究的文献简述
(一)国内旅游地品牌营销研究简述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真正意识到“形象”的意义和价值。李蕾蕾在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研究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和重要贡献。指出今天旅游目的地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单纯依靠孤立的景点.而必须推出旅游地的整体旅游形象,通过形象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等战略来全面发展旅游地。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并提出了正确运用旅游地形象要素进行形象策划的观点,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张鸿雁教授将城市品牌战略作为城市形象塑造的一个战略创新。指出“城市形象推广必须强调超强定位的首位品牌战略。”吴必虎提出了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与建立的技术程序。他认为建立区域旅游形象需要从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地方性研究、受众调查、替代性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显示性工作包括理念核心、界面意象、传播口号、传播视觉符号两方面进行分析。马平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关于旅游地品牌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形象定位和口号以及商标方面的研究,对视觉系统和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方面却显得有些乏力,而这种缺陷正是目前旅游地品牌化过程所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二)国外旅游地品牌营销研究简述
西方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开拓性工作。1971年美国的旅游研究学者Hunt首次提出旅游地形象以来,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性已普遍地被认识,此后,从各种各样的途径开始了对旅游地形象的研究。理查德·巴切勒在其文中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品牌化问题。Gnoth认为,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品牌化的研究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兴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大幅增多,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研究却还是相对较新的。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新著《旅游市场营销》一书中认为,目的地公众形象是争夺游客的成功因素,向潜在顾客传达信息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开发景点与游乐设施的组合产品,区域旅游战略的根本目标是把现有的条件转化成旅游者期望的状况。维克多·密德尔敦深入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国家营销的范围和深度,指出了目的地营销的两个层面,并论述了国家旅游组织和特定旅游产品供应商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三、国内外旅游地品牌营销实证分析
根据查阅现有的资料显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在其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品牌营销(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整合传播、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保护等内容)在激烈的旅游地品牌竞争中赢得游客的例子还是比较多的。由于新的旅游环境的形成,加上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使得旅游地竞争加剧,导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夏威夷旅游业开始走滑坡路。新的世界旅游环境孕育出一批新兴的旅游市场,它们参与了激烈的旅游竞争,抢走了夏威夷部分客源。主要的新兴市场有越南、东欧、北非、拉美等国家与地区,这些国家与地区已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展开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宣传推销活动,吸引了较多的游客。在负责夏威夷旅游规划的部门对其旅游市场做了一系列的市场分、竞争分析及滑坡根源的分析之后,重新就其当时现状制定新的旅游形象理念——Aloha在旅途。夏威夷旅游业正是通对品牌的营销,而使得自身旅游业从低谷中再次走向辉煌。江苏省整体品牌形象日益弱化,毕业论文在竞争中日渐处于不利地,为了改变现状,江苏省决定对其进行品牌营销策划。2000年11月,易难机构在北大规划课题组组长、著名区域经济学杨开忠教授的指导下,承担“江苏旅游品牌形象规划”项。根据“易难7F品牌管理模型”,对江苏旅游品牌形象进了精心的策划,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旅游地品牌营销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当环境发生突危机事件时,旅游地运用品牌营销策略,能在混乱的局面中快恢复其旅游地竞争力,重新赢得游客,从而成功应对危。这方面的例子有:2003年非典(SARS)发生之后,新加坡旅游业受到重大打。新旅局在2003年6月进行旅游战略调整,推出:Singa—orer0ars!狂欢新加坡,来刺激旅游消费,应付危机。宣传朗朗上口,使人们联想到新加坡古老的威武的动物之王——鱼的复苏,刺激了自然自发的想来旅游的欲望。最大限度强新加坡的活力和新鲜感受,能让人彻底释放激情,得到身心最大放松。SARS刚过去不久,旅游市场得到初步恢复,世界各旅游又开始了新的争夺消费者的竞争。2004年3月9日,当到新加坡的游客刚刚超过新旅局的目标600万人次,为确保04年入境游客达到760万,比2003年增加24%的目标,尝品牌力量甜头的新加坡开始采用“非常新加坡”作为新的品来应对竞争,并取得成功。1997年,中国不久就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使香港旅游业大受打击。香港政府为了应付危机,重振香港旅业,重新定位香港旅游,提出了“动感之都”的营销口号,过一系列的品牌营销活动使得香港旅游慢慢走出阴影。2003年,SARS来袭,香港旅游业遭受致命打击。为了恢香港旅游业,香港旅游局推出第二期围绕“动感之都,就是港”之“香港:乐在此,爱在此!”全球旅游推广计划应付机并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1).
【2】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1).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ILR;CEFR;航海类专业英语;评估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49-02
一、ILR与CEFR标准简述
(一)《跨部门语言圆桌标准》
美国《跨部门语言圆桌标准》(Interagency Language Roundtable Scale,以下简称ILR)是由二战以后美国外交学院(Interagency Language Roundtable Scale,以下简FSI)制定的《口语能力等级量表》演变而来的,主要面向工作场合,用于评定外事人员的外语能力。
(二)《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以下简称CEFR)是欧洲理事会编制的欧洲各国语言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置、考试评估的共同参考框架。该框架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加强不同国家教育机构间的合作,为语言资格的相互认证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帮助学习者、教师、课程设计人员、考试机构和教育管理人员定期和进行合作”(Council of Europe,2001:5)。
二、ILR与CEFR能力标准的比较
(一)理论基础
ILR(FSI)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音、理解力、流利度、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维度对外语口语能力进行描述(韩宝成、常海潮,2011:7)。ILR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阅读、听力、写作、笔译和口译的评价标准。
CEFR以交际能力理论(Hymes,1972)为基础,将语言交际能力划分为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三个层面,具体体现在在语言使用的领域、交际任务和策略、语言活动等方面。从“语言多元化”(plurilingualism)的理念出发,强调外语教学“不再简单是学会‘掌握’一两门甚至三门语言,不再以培养‘理想中的讲本国语的人’为终极目标,而是要培养具备各种语言交际能力的综合语言素质”。
(二)语言能力描述指标和表述形式
ILR的前身FSI最初只有口语标准,在此基础上,ILR考试委员会相继增加了听、读、写、翻译的语言能力标准量表。ILR有6个基本级(base level)和5个稍高级(plus level),分别为:0(No Proficiency),0+(Memorized Proficiency),1(Elementary Proficiency),1+(Elementary Proficiency,plus),2(Limited Working Proficiency),2+(Limited Working Proficiency,plus),3(General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3+(General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plus),4(Advanced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4+(Advanced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plus),5(Functionally Native Proficiency)。稍高级别的设置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语言学习者在基本级之间的语言能力。ILR在FSI对语言知识描述的基础上,对影响语言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进行了描述,并且在能力描述之后,有该能力级别的举例。
CEFR将语言能力分为“三等六级”。“三等”分别为A(初学阶段)、B(独立阶段)和C(精通阶段),“六级”是“三等”(A-C)下再细化分为两级,分别为A1(入门级)、A2(初级)、B1(中级)、B2(中高级)、C1(高级)、C2(精通级)。CEFR倡导“面向行动”(Action-Oriented)的教学新理念,对语言能力的描述全部采用了肯定的表达方式,即“能做”描述(can-do statements)。
三、ILR与CEFR对航海类专业英语听说能力评估框架的适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航运业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运输任务,对中国海员在航运工作中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12年,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以教高[2012]3号文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制定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建立航海类专业英语水平测试体系”、“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等要求。航海类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海类专门人才的责任。因此,在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当在遵循《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设计适合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英语水平测试体系,而这必须基于其语言能力标准。因此,制定与国际语言能力标准接轨的航海类专业英语语言能力标准框架是很有必要的。
在实际航运工作中,许多工作场景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提高海员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将航运工作中需要运用到听说能力的场景进行分类,通过发放问卷和采访等手段,探究航运类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与听说能力相关的交际任务时需要具备的语言能力,将研究结果与ILR和CEFR两种国际语言能力标准进行匹配,确认更适合作为指定航海类专业英语听说能力评估框架的参照标准。
根据对两个国际语言能力量表的整体比较以及此研究基础上发现,ILR对语言能力主要从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进行分项的描述,却缺少对整体语言能力的描述,这样就难以对语言学习者的整体外语能力进行描述和评价。其次,对语言能力描述的表述形式不够一致,有以动词一般现在时开头的,也有用“can”或者名词开头的。
相比之下,CEFR首先对整体语言能力进行描述,再根据不同场合、主题、策略进行描述。并且,语言能力描述形式一致,都是以“能做”(can-do)形式描述。此外,CEFR对我国外语教学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例如《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在制定时借鉴了CEFR倡导的“语言多元化”概念,同时也借鉴了CEFR对语言能力的分级和对语言能力描述的“能做”表述方法。因此,在CEFR的基础上制定航海类专业英语听说能力评估框架,不仅能够使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也能够和我国外语教学政策更好地衔接。
四、结语
ILR与CEFR作为国际语言能力标准框架,为其他的语言能力标准框架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相比较之下,CEFR对国际语言教学的影响力更大,尤其是对我国外语教学影响力较大,能够使得航海类专业英语听说能力框架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更好地与国内的语言能力标准衔接。此外,CEFR的语言能力描述更为全面、规范、简洁,所用限定词汇清楚明了(Council of Europe,2001:206)。因此,CEFR更适合作为航海类专业英语听说能力标准框架的参照标准。
参考文献:
[1]Council of Europ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FSI). Global Definitions of Absolute Proficiency in peaking and Reading[S]. In Spolsky,B. & R. Jones (eds). Testing Language Proficiency[C].Washington,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75.
[3]Interagency Round Table. ILR Skill Level Descriptions[S].Washington,D.C.:IRT,1985.
[4]韩宝成,常海潮.中外外语能力标准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11,(4).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6
一、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知识现状
从学科上讲,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理论知识相对欠缺,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程难度要求相对较低,课时和内容相对较少,课堂上的认识鉴定实验时间有限,巩固的时间客观上较少;而且不像地学类学生有比较深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大量野外实习历练机会。所以水工专业学生,不仅对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类型陌生,对构造现象更是如此。
从思想上,许多学生对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野外地质实习与他们的专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致不高。学生在实习现场,大多观察风景,东张西望,不知所措,并且对野外实习与专业的关系大小产生了质疑。学生从思想上缺乏对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总之,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仅有两周的非地质类野外地质实习变得相当艰难,同时对带队老师和现场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消除学生们思想上的顾虑,而且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野外实习教学方式。
二、野外实习教学方法
(一)消除学生思想障碍
态度决定一切,在实习开始之前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必不可少。部分学生认为,每次实习都是与岩石打交道,枯燥无味,缺乏新奇感。这就要求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抓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摒弃“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观念,提升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例如与农水专业的学生讲解水文地质调查与专业的密切关系,与水电专业的学生讲解不同岩石类型的地基承载力差异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等等。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饱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重视基本知识的解析和讲解
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学科特点。每到一个具体的实习考察点,都要从看到的地质现象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回忆课堂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过程。例如在五大连池考察流纹岩的时候,简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的基本概念,其中岩浆岩又分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最后指出流纹岩是一种岩浆岩,而且是喷出岩,接着可以简述喷出岩的常见的一些结构构造特征,然后根据看到的现象逐个分析流纹岩细类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常见造岩矿物的成分差异及其鉴别特征。比如在对小岭镇进行岩层产状测量的时候,让学生回忆岩层产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水工地质罗盘的矫正以及使用其进行测量的方法。然后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讲解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记录方式,熟练使用仪器。这样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知识,完成了实习任务,熟练地掌握了仪器使用,效果较好。
(三)重视地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地质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是实习的核心内容,比如在考察小岭镇石发岩石断裂的时候,首先阐述断裂的概念和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标志层判断断层的性质。学生们直接参与其中,畅所欲言,在讨论中逐步明确了断裂的性质。另外在鉴定泥岩和粉砂岩石的时候,要让学生亲自感知二者手感的不同,肉眼很难区分,粉砂岩有粗糙感,而泥岩没有。并且针对北方农水专业的特点,适当加强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对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基本烈度、自然地质现象、水文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了解。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强了技能。接着可以分析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判断的依据。比如,断层性质的判断的基本依据、不整合形成的原因等等。如果遇到类似的观察内容,可以跟学生一块讨论,在争论中逐渐明了野外观察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一些基本野外技能。
但是学生还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实习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个分队中有的学生记录本上记得工整详细,有的则寥寥几笔。但最后提交报告的时候都内容饱满,这样难免抄袭。为培养学生养成现场记录的习惯,现场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记录随即抽查和提问。每天回来之前让学生把记录本交回,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一旦领会了某些概念、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很大提高。
(四)注意培养创新意识
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技能,明确基本概念。鼓励学生现场提问,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野外岩石的鉴定,没有了教师的提醒,没有了实验室中标签的标明,学生大多不知如何着手。也有相当多学生不知道野外如何区分“石英”和“方解石”“白云母”等常见的矿物。通过现场答疑,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所增强,下次再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从节理、形态等几个方面来鉴别。学生的问题可能比较浅显,但是只要跟专业相关的,都要耐心解释。如果真正学会了些技能,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步提高。兴趣就是在点滴中培养的。在实习的后期,从学生的主动提问可以看出他们的思考、认识也在深入。
三、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鉴于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大二同学尤其重要。如何在完成艰巨的野外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成了带队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习中会受到路程比较漫长、天气变化不定、山路比较陡峭、路段比较泥泞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些体力较好的男生主动伸出友爱之手,这些都是实习中亮丽的风景。正如许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结语中所写: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
诚然,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精神,必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勇健.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白明洲.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2).
[3]肖淑荣.基础地质实习之我见[J].中国地质教育,2007(3).
大学生网络创业要靠实力
09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历经半年,通过走访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5所高校,共发放1650份问卷,访问512名网络创业者,最终形成了国内首份《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
调查表明,71.57%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的专业背景为经济学、管理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学生分别占11.22%、2.24%。这一方面说明该部分学科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也较好地说明近几年高校特别是高职、大专层次院校在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开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报告显示,在大学生网络创业雇用人员数量上,61.65%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没有雇用人员,雇用1-2人的占23.54%,雇用3-4人的则占6.07%,雇用5人及以上的比例为6.31%。同时,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所雇用的人员75.90%为本校同学,11.65%为大学毕业生,14.86%为其他社会人员。可见大学生网络创业影响不小,在解决本人就业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影响和带动周边同学参与网络创业,还解决了一部分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特别是网络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在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群体中,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的仅占17.1%,有网络创业培训经历的比例仅为16.14%。创业类培训正在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获取网络创业所需知识、技能的直接补充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