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1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在教学上应该与普通的英语区分开来,这种专业特点对承担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从教学的目的性,专业性和应用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单词、语法、课文以及习题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在商务领域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感受不到商务英语的特色,学习积极性不高。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毕业生300多名。目前该院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以下几类:1、公共基础课及选修课,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大学语文等;2、专业基础课,如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文章选读等;3、综合技能课,如外贸函电基础实训,商务单证实务,商务翻译实务等。

1.师资队伍状况。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都是从英语专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教授单纯的英语语言中途转过来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这些教师职称和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尤其在基础英语的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基本都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商务领域知识,也没有外贸公司的一线经验,因而缺乏对商务和贸易知识的全面了解,很难承担商务英语教学中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学科如外贸函电与单证的教学。

其中,取得硕士学位或在读的教师所占比例83%,本科17%。

2.教材状况。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没有统一的教材,近些年尽管可选择的商务英语的教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形式比较单一,语料知识陈旧,包含的内容涉及商务领域和商务活动环节的知识比较少,未体现ESP英语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因而还是不能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方要求。

3.学生状况。通过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同学对商务英语很感兴趣的。不考虑其他客观原因,就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学习的自主性不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其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课程设置状况。依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目前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英语十商务知识”模式。即在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听、说、读、写、译)的基础上加一些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如商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二是“商务英语”模式。即在基础英语课程之外另开设一系列商务英语课程,如商务洽谈英语、国际贸易英语、单证实务英语等,这样加强了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课程的系统性。三是“英语十汉语商务课程”模式。即在英语基础课程之上列出中文商务课程,聘请经济专业、商务专业的教师讲课,学生可以学到系统的商务知识。四是“英语十商务专业方向”模式。与模式一、二不同,为增加商务课程的系统性和深度,开设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像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课程等,这样是能够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商务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状况。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还在沿用传统模式,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灌输知识,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来说,我们可以从企业邀请一些经济类、管理类、外贸类的专家,以开展研讨会,或进行业务培训的形式,给教师教授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安排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者假期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这样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会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其次,要加强商务方面专业课教师和英语语言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互融和协调、一起完成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工作。

2.科学选用教材,完善课程设置。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选用优质教材。由于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要挑选出一套优质的教材相当困难。所挑选商务英语教材,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基本技能外,还应涵盖商务方面知识及操作技能。教师可为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挑选实训教材,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没有特别适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以具体案例为背景的资料,还可以根据从企业获取的真实素材自编教材,以提高实训课程的可操作性。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要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要多开设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另外,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既要具有实用性、一方面能直接反映实际商务活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能紧紧围绕商务日常工作,如英语演讲教程、商务英语函电写作、商务英语单证实务和商务英语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另一方面,还需要开设培养学生基本英语技能的语言课程和注重商务理论知识传授的商务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开设与普通英语语言技能联系紧密的课程,如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又要开设与商务活动息息相关的专业课程,如金融、贸易、财务、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甚至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商务法律,跨文化交际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的积累。

3.重视实践教学。首先,要切实加强实训室及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据“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这一指导思想,不断进行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建立商务英语技能实训室,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优化校内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逐渐形成网络实验中心和多媒体实验中心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实训课程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要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训基地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相结合。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取得一种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实现理论教学和岗位要求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学院要积极引入行为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与评价必须给予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重视结果,保持目标,策略和评价的一致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信息提取,对信息进行组织,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习沿着仔细规定的程序进行;建构主义理论,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构建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不再是单向知识传输,而是通过他人的积极交流与合作,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标志着整个教育趋势就是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公司式模拟法、参与式教学法、发现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通过对学生的知识引导,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过程,营造集体学习和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开放式的教学成果评价与反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和教学必须考虑到是否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和教学还必须跟上新时展的节奏,加强自身的改革力度,加快步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车志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思考—结合江夏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情况.消费导刊[J]

[2]刘胡英.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湖南商学院学报[J]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行业标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89-0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以专业为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确立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培养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和熟练的商务操作技能、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涉外活动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 “双证融通”模式,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贯通。即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统一。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建立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实现校企间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内涵建设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由于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各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众说纷纭,如:“2+1” 人才培养模式、“语言基础+商务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三线并行”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现代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现象反映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没有真正理解。迄今为止,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仍然在探索中,其结果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脱节、缺乏工学结合、缺乏行业标准引导,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1]。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行业企业和专业领域发展趋势为依据,根据专业特点,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等,掌握因社会经济发展给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可能带来的变化。通过定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具体形式,积极构建和培育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形成稳定、有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并总结培育出相应的教学成果。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行业标准是一个行业生产和管理所有标准的总称,涵盖生产和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达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直面行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是按照“行业标准+行业岗位工作任务+行业能力”的思路设计的。其中,行业标准涵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行业工作标准;行业岗位工作任务是对行业的具体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形成涵盖行业某一岗位工作任务的集合;行业能力是行业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按照行业标准、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行业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配置相应的教师、教材、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

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目标,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硬件设施,对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紧密合作、工学深度融合的目标。商务英语教学要明确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引进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资格标准,将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行业标准与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对接,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语言知识、商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

商务英语专业涉及提供进出口服务的外贸企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如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其岗位能力要求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交际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一定的英文商务文件的阅读能力、商务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依托行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国内外贸企业与学校合作,以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与管理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带动商务类课程、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的全面改革。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将外贸行业标准有机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职业标准入课程,确保专业课程的内容能符合和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三、基于行业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浙江省外贸企业;外语人才;商科类大学;外语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8-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凭借其独特的区域优势,浙江省外贸企业蓬勃发展,因此,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同时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呈日益增长之势。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媒介,需要不断适应和探索市场需求变化。目前,省内33所本科院校中,除中国美术学院、公安海警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外,30所高校均招有外语类本专科专业的学生。其中,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于去年新增了商务英语专业。这表明浙江省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已经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也非常重视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浙江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呈现轻学历、重实践、重实用、偏好复合型人才等特点。除此之外,企业偏好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因此,高校应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与商务相关的知识背景。

针对浙江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高校在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提高师资水平,积极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外语人才需求与高校外语专业布局的对接矛盾,高校应开设符合校情、富于地域特色的外语专业,同时增加非通用语种外语专业,细化外语专业方向。

本课题旨在基于分析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特点与外语专业毕业生实际胜任情况,分析、思考商科类大学外语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我们的意见与建议,目的在于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加切合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服务并推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

二、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浙江省内外贸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30家企业。我们将调查问卷上传到问卷星网站,主要以网上调查形式,实际收回问卷30份。

(一)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贵公司招聘人才时最关注应聘者哪方面的能力

以上数据显示,相比外语水平、沟通能力、专业技能,大多数企业在录取英语专业人才时更加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

而外贸公司引进人才时对学历的要求方面,本科占42%,大专以上占39%。在对证书的要求上,大学英语四级61%,大学英语六级48%,商务英语证书45%,英语专业四级35%。这两项结果看出可以看出外贸企业对学历和证书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

对英语技能方面,企业要求人才具备口语与表达、听力、口译、笔译、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和商务英语淡判等能力。

由此可得,浙江外贸企业更青睐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但是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

(二)应届毕业生现状

据以上数据可知,毕业生大多缺少实践经验,往往不能立即直接进入业务状态。

以上数据显示,毕业生在知识面、与客户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方面均有很大不足。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果与企业的需求之间仍然有一段差距。

除此之外,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入职后的商务英语知识以及工作操作技能主要通过工作过程获得占65%,而通过学校老师教授的仅占3%。因此,学校开设的课程对企业帮助不大,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大多局限于理论,而不重实际。

(三)小结

调查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浙江外贸对人才的需求呈现重实践、重复合型人才、轻学历等特点。对于商务英语人才自身来说,则应在掌握一定英语语言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结合商务的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为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我们认为,高校应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为基础,完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强调商务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

三、商科类大学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强调英语基本功的培养

从学院2012级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上,我们可以看到,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包括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大一大二时期,学生主要接受基础英语、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等注重英语基本技能培养的课程。

2.重视第二外国语的培养

培养方案同样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学院共开设法语、德语、日语三门第二外语供学生们选择,而第二门外语的学习在大三开始。

3.丰富商务类课程的教学

在商务类课程设置上,该专业开设综合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商务英汉互译、经贸报刊选读、商务导论、国际物流英语、国际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商务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国家概况等主要课程。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究

1.课程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学院设置的商务类课程类型丰富,围绕“商务”,展开经贸、物流、营销、金融、跨文化交际以及贸易实务的教学。然而这些课程都只开设一学期,且每周上课频率过少,课程难度深浅不一,这就会导致学生实际上收获的知识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深入。同时,这些课程都还只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并没有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脱节。

2.学生知识面不宽泛,工作经验缺乏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关学科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广泛,尤其是现代商务操作技术与国际经贸法律法规是限制学生在企业中的发展瓶颈。在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方面,该专业学生工作经验缺乏,有待充实。

四、对外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从实际出发,确立培养模式

高校应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依托浙江省外贸企业发展优势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立足社会,面向市场,开设出符合国情校情、富于地方特色的课程,构建出符合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理论课程体系,同时配套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二)以实用为准,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得知,商务英语技能在企业的商务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技能包括如何向客户作产品介绍或讨论产品生产、如何促销产品、如何协商合作以及函电交流以及如何与客户进行交易磋商等实用技能。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合理配置商务英语相关专业的学分学时,对高校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扩大学生的计算机、管理、外交等知识,使学生成为“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国际商贸商务活动有着复杂多样的文化背景,企业也较为重视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开拓视野,熟知国内外不同的风俗文化,了解不同法律和社会体系下商务谈判和交际的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此之外,目前的国内国际发展趋势表明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接触日益深入,加上浙江省作为外贸大省的典型代表,商务活动中各方不再需要英语作为第三媒介语的介入,反而希望能够进行直接而有效的沟通,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已不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学院应该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及办学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地增加非通用语种课程的开设,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

(三)以服务为杆,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与水平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而商务英语教师最佳人选应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商务交际实践应验两个条件。但是,大学教师往往缺少商务谈判的实践经历。因此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首先应从提高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上下工夫。比如,可以派商务英语教师进修国内外最新商务课程;利用假期安排商务英语教师到大型外企和国际贸易的企业实习,培养商务实践活动和能力,使得教师不仅具备坚实的知识储备,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可以聘请校外商务英语专业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讲座,聘请国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己毕业的、在企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为学生讲解一些职场实战经验等。

(四)以实训为基,寻求校企合作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企业更青睐于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因此,实践教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最大不足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该专业教学要大大加大实践实训教学的力度。学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企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创立虚拟公司、寻求企业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国内国外企业交流项目。总而言之,学院要加强校内实训、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思外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五、结束语

经过调查分析后,我们可以了解到浙江省内外贸行业对英语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需求以及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可以看到,企业偏好同时具备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商务类课程的教学不够丰富,学校重理论而轻实践。从毕业生角度看,毕业生普遍对商务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或基本局限于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将高校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商科类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提出以下建议:确立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成为“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师资水平,避免教师从学校里出来再进入到学校的情况,优先选择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寻求校企合作,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思外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方盼.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浙江外语本科人才培养调查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13(17):138-139

[2]徐建伟,王小兵.从浙江外贸人才的现状谈高校外贸专业的人才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14-15

[3]郑静.从海宁外贸人才现状浅谈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时代人物,2008(9):46-47.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 速录 商务英语 链接 发展 复合

一、速录的产生

1896年,速记开始以手写符号的形式出现,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一直到1993年,唐亚伟先生发明了“亚伟中文速录机”,从此,我国的速记事业迎来了“以速录机代替手写速记”的崭新时代。传统的速录由专业人员操作一种符号,将语言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但由于符号的独特性,记录出来的信息还要进行重新整理。这样的速度难以满足一些特定场合需要,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电脑速录悄然诞生。由速录员操作速录机,将信息以编码方式输送到电子计算机,并实时转换为电子文本信息,直接形成电子化的文字稿,保存在计算机中,通过打印机随时打印在纸张上。“言出字现,音落符出”是对电脑速录速度的最好概括。世界上很多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现在都有其本民族语言的速录机。在手写速记时代,速记员进行会议记录,高速但不高效,不能立即将稿件整理出来供会务组和与会人员使用,和整理会议录音相比,没有从本质上体现会议记录的时效性。1994年,速录机问世,速录员在记录的同时,就已经在电脑内同步翻译并储存电子文本,发言结束,就可以提交速录稿。正因为速录设备具备了任何录音、录像设备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功能,能够即时完成会议记录,故此,速录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二、速录在各行业的发展应用

计算机速录师最早出现在司法系统,专门从事庭审记录和为律师取证服务。随着速录功能的不断开发,社会对速录价值的认可度不断增加,许多工作领域开始选用速录师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政府机关、公检法部门、企事业单位、网站、电视台等媒体,都需要速录师从事资料整理工作和现场会议服务工作,诸如完成会议记录、庭审记录、谈判记录、询问记录、口授记录、采访记录、录音录像记录等。电脑速录受到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高院前后颁布了20多个文件进行全国推广,其中肖扬院长亲自对此作出批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还专门颁布文件,要求五年之内,把整个书记员队伍从繁重的手写记录中解放出来,改成速录机电脑记录。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坚决贯彻执行,现正从北京开始逐步向全国延伸,将亚伟中文速录机应用于庭审记录。我国从1994年开始使用计算机速录技术,并于2003年将速录师列入国家职业岗位。据调查,全国速录师的需求量每年以5万人的速度递增,襄阳各种展会仅2013年就达百余场,包括政府机关、司法系统、各类大中型企业和传媒领域都有大量的用人需求。目前,襄阳市只有一家襄阳金亚伟速录有限公司,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速录公司苦于无人手,而非苦于无市场。

三、高职商务英语类专业中培养速录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传统学科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培养目标偏重理论知识和文化技术,学习制度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日制教育,是一种职前教育,教学内容以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和专业性,注重内容的教学,教学评价以书面考试为标准。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目标偏重态度、知识、技能,学习制度以学生为中心,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是一种职前与职后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注重过程的教学,教学评价以综合能力、多种评价形式为标准。

(二)高职商务英语类专业培养速录人才的可行性。以我院为例进行分析,我院的优势:第一,中文速录机设计的原理是汉语拼音,所有学生从启蒙阶段就接触拼音,普通话基础好,并且学校还开设了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上占有较大优势,能够让学生很快掌握计算机速记的方法,而且提速较快。该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多以大中城市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主,大都是商务英语专业类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司法部门或其他企事业单位胜任工作。第二,我院速录专业从教人员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是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动手能力强,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第三,我院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有计算机速录实训室、语言学习中心、多功能实训室等,拥有先进的计算机和亚伟中文速录机设备等仪器,可以满足教学、实习、实训需要。第四,我院开设秘书实务与理论课程、综合英语课程、商务礼仪课程、现代汉语等课程,课程开设科学合理,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速录师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汽车驾驶证书等多个专业资格证书,保证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总之,速录与商务英语专业实行有效链接,把商务英语专业办成语言+商务+特殊技能+综合素质的高复合高技能专业,使该专业毕业生成为职场新宠。笔者认为,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学校应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进一步加大速录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的建设力度,多方联动,建立与襄阳市政府、校外周边法院、律师事务所、街道办事处的长期联系机制,把它们作为商务英语专业(速录方向)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开门办学,加强与襄阳金亚伟速录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实施学生入学时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用人单位相联系,实现培训、实习和就业的一条龙服务,打造商务英语专业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胡英.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1).

[2]唐亚伟.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7.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商务英语;涉外呼叫;呼叫实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096-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26

1 . 专业建设背景

在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体系中,商务英语,即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s(EBP)或通俗称为(BE)Business English,归属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范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增强,英语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性工具语言,由此引发商务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纷纷开设Business English或Professional English课程,为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士培训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技能。

商务英语教学实践除遵循一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尤其是应用语言学)等规律之外,还必须服从于特定的商务需求。因此,它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有别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教学。正因如此,商务英语正日益成长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并日益显示其独立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商务英语类课程在国际上多以“国际商务交际”的名目出现,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际商务交际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EIBC)和美国的“国际交际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EIC),隶属于上述英语国家对外英语教学范畴。与此相应,英美两国分别针对非英语国家开发了各自的国际商务英语水平考试,如英国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证书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和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商务英语证书,这些都占据了我国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与评价的主流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竞争会更加激烈,我国加入WTO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大批外资企业、独资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人才层次、人才规格发生了新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一定要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现实制定专业发展战略,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变化,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2 . 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学校进行了一定的市场调研,广泛收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聘请行业企业和高校的专家进行研讨论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培养”。调查表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基本上是外资、合资、外国公司或有意开拓国外市场的中资企业,学历起点是中职或大专层次,岗位群广泛,职务多为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外贸业务员、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业务类,我们还发现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反应冷淡,而对国外的证书如:剑桥或LCCI的商务英语证书较为接受。同时,商务英语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岗位群广泛的特点也构成了中职教育的不利因素,它要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然而商务系统庞大而错综复杂,受中职学生基础文化修养较低与学习时间有限的制约,关于商贸知识应该讲什么、怎样讲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被调查公司对相关专业职务能力的描述中,100%提到英语和计算机应用两项能力,95%提到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南部目前劳动力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模块的基本定位是:(1)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且各项技能应达到一定的外国证书的初级以上水平,专业英语技能强调口语、应用文写作和口笔译。(2)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了解商务公司运作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要素,掌握包括商务秘书、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3)较强的沟通能力。要求口头表达清晰、流利、得体、有思想、有条理,文字表达规范、通顺、得体、有思想,掌握灵活、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商务沟通技巧,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4)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熟练掌握Windows、Office应用,具有网络信息搜索与处理能力。以上能力目标的基本确定为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提供了现实和科学的依据,除了公共课,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通过三个课程组合来实现,即英语课程组合、商务课程组合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组合。

此外,随着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新的特点,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经济倾斜,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岗位群)定位除了面向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境内外营销、涉外文秘和初级英语教育人才以外,还需要能适合新的发展要求的毕业生。根据最新测算,中国呼叫中心坐席达到396,200人次,呼叫中心行业的从业人员在100万人左右,2009年全国呼叫市场总投资规模已达395亿元。广州毗邻港澳,在环境、技术以及从业人员语言等方面都有很强优势,因而呼叫服务产业在短短的三四年里就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工作场所、入职人员职业技能和素质进行的调研得出结论:呼叫专业应以培养呼叫中心高技能、高素质的坐席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目标。学生毕业后在BPO(“业务流程外包”的英文缩写)领域从事政府热线、网络商务、技术支持、市场调研、客户服务、数据核实等工作。呼叫中心从业人员在社会各大中型企业中的需求量庞大,因而其福利待遇优厚,是当下供不应求的热门人才。呼叫中心产业被引入中国后,在短短的三四年里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及企业用户所接受和应用。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竞争和服务意识的提高、电话普及率逐年提高、电信资费的下调、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WTO的影响等因素,促使中国呼叫中心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在1998-2001年间,以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40%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呼叫中心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呼叫中心工作环境比较好,从业人员是在一种无污染、无噪音的环境中工作。进入呼叫中心,就是求职人员进入白领职场、开启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呼叫行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人员需求量大。目前,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特别是从事英语呼叫业务的就更缺,因此工资待遇优厚,从事坐席人员的月工资在1500元—3500元;经过半年至一年锻炼,成为班组长后,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中职学生起点要求不高,愿意努力尝试学习,呼叫行业无疑是我们中职商务英语学生的较好的就业渠道。全国对于呼叫从业人员的培训现都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培训,校园呼叫中心实训室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减少他们对员工培训的成本,很受企业欢迎,是提高我们中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质量的必备条件。学校经过深入调研,重新设定了商务英语涉外呼叫服务方向,并与中智广州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以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

3 . 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要点

3 . 1 需要利用现有基础

(1)专业实训场地:校园旅游一条街商务实训中心,为学生学习提供理实一体化的场所。

(2)每年广州春秋交易会期间学生在交易会及各四五星级大酒店商务中心实习已形成制度,收效显著,既检验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又为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社会、扩大知识面的机会,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用而促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3)商务英语涉外呼叫服务方向的学生,在与中智广州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后,第一批实习学生已在合作企业(香港城市电讯、汇丰银行、AIA等)完成第一轮英文呼叫服务的顶岗实习,收效显著。第二批学生也正相继进入了合作企业(香港城市电讯、汇丰银行、AIA等)的英文呼叫服务顶岗实习。还有更多涉及英文呼叫服务的公司期待我们有更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就业。

3 . 2 实训建设和工学结合的目标

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和使用要充分引入企业的参与,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由学校领导和企业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开会,对学生顶岗实习、专家聘任等制定相应的制度,并由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进行质量监控。

在企业的指导下建设一个校内外语综合实训中心和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师资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场所与设备,为工学结合打下良好基础。

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本着“优化一个,带动一批,辐射整个区域”的建设目标,强化专业与产业对接,建设以商务英语文秘、简单翻译、呼叫服务、电话销售,营销策划等为主要目标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并不断延伸基地建设的领域范围,注重人才技术紧密合作型的基地建设模式,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和职业岗位型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地区的中职商务类英语专业进行分期分批地交流、探讨,共同研究和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类专业。

开发和拓展实训基地的辐射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学生的涉外呼叫顶岗实习做好前期服务;区域内的技能鉴定服务中心或LCCI商务英语职业技能证书考点;为当地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行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便利条件;建成区域技术领先型、功能完善型的中职商务英语资源中心,将实训基地建设成真正实现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商务英语与涉外呼叫服务培训技术中心。

3 . 3 建设思路

建立模拟仿真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商务英语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总之,本专业的建设思路意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实践“校店合一”办学模式,改革课程结构,多渠道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开拓和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实现以“在工作中学习”为特征的“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商务英语课程功能,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广泛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3 . 4 建设内容

实训室建设及设备的改善:

(1)加强和完善商务英语原有的网络实训及专用室的管理和维护。

(2)拓展校外的商务英语的实训场所,主要以酒店商务中心,外资及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前台、写字楼以及涉外呼叫中心为主。

(3)为促进校内实训,英语综合实训中心配套设备的建设:投资建设一个外语综合实训中心,完成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扩建工作和完成涉外呼叫服务实训室一期的建设,使其具有真实的工作情境,满足日常外语商务活动及涉外呼叫等项目课程的技能实训要求(见表一)。同时为保证营造真实的工作情景和职业教育氛围,校企合作开发相关实训项目及实训指导书,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实训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

(4)增加图书馆有关商务英语专门化方向的藏书和资料。

校外实习基地:

预期目标:建设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师资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场所与设备,为工学结合打下良好基础。

验收要点:

(1)与2间涉外服务企业共建日常商务英语服务实训基地,并有开展工学结合合作的相关记录;

(2)与5家企业建立松散型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

(3)与企业共同制订工学结合实施计划和管理制度。

共建的4个校外服务型实训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比例不低于50%。

3 . 5 保障措施

3.5.1 机构设立

在学校项目创建指导委员会、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领导下,成立商务英语专业项目建设小组,根据具体建设任务,项目建设小组下设若干具体任务工作组,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监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项目建设工作组职责和分工: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在过程管理中实施保障措施,确保项目的成功建设。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按要求报送相应材料;编制和协调年度建设计划,组织项目建设责任书的签订;督促、检查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对建设项目进行自评、验收;起草建设项目的有关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有关政策及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及时总结、交流、推广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及时项目建设中各方面信息,组长负责组织人员、安排分工、定期召开建设进度会议、统筹项目的整体建设和考核各项目组人员。骨干组员按照项目小组的分工,负责各自所在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协助组长统筹项目的建设。其他组员负责项目运作日常的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考核奖惩上实行多劳多得、责重多得、优质多得原则。

3.5.2 保障机制

(1)学校建立健全了创建项目的机构,成立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项目创建指导委员会、项目建设办公室,项目建设办公室下设具体项目组,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监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其中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

(2)建设项目实施“专人监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五个建设项目分别由一位校长作为组长,由专业系主要负责人或者相关的人员任副组长,其他负责人及专业带头人为成员的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开展项目的建设工作,明确各级项目负责人和管理小组的职责。

(3)建设项目定期公示制度。建设办公室设立月报制度,每月末由各项目组负责将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建设办公室,以便对项目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监测。

(4)各级项目建设期满,需由项目创建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所签订的项目责任书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

3.5.3 过程管理

(1)接受学校项目监管办公室对项目质量的指导、评估和监控,严格执行周报、月报、中期检查和验收自评制度。

(2)完善建设效益评价机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建设评价流程,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和规定,实现建设的反馈控制。

(3)发挥全体师生的质量监督和信息反馈作用,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的质量控制系统,将校内外质量监控连接起来,实现校内外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控体系。

(4)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招聘具有专业资质的监理公司全程监管开发和实施过程。

3.5.4 经费保障

(1)两年共计建设经费8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80万元,剩余350万元由省财政、市财政共同解决。

(2)在保证资金使用的自主性的同时,严格资金审批制度,保证建设资金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商务英语呼叫实训基地建设是现阶段中职示范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将为全国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和示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Knoll, M. The Project Method: Ira Vocational Education Origi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1997(3).

商务英语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6

2.朵拉研究二题袁勇麟

3.欧阳修宗经的学术思想刍议刘越峰

4.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韵目小注研究综述侯莉

5.英汉经济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及其比较刘惠华,吕成瑶,赵秋荣,LIUHui-hua,ZHAOQiu-rong,LUCheng-yao

6."死活"考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王天佑,WANGTian-you

7.趋向补语"过来"、"过去"引申义的语义分析张幼冬

8.试析英汉学者学术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邹清华,邹荣华,廖正刚,ZOUQing-hua,ZOURong-hua,LIAOZheng-gang

9.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高峰,邱秀聪,GAOFeng,QIUXiu-cong

10.论宗教传播对早期语言研究的意义储一鸣,王尉

11.从标签理论视角看社区矫正的基层推广谢钢,林婷婷,XIEGang,LINTing-ting

12.《新尔雅》与近代中国法律新词崔军民,CUIJun-ming

13.黎族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特征初探韩立收,HANLi-Shou

14.论正犯与身份王军明,WANGJun-ming

15.中韩贸易现状及产业内贸易研究赵放,李季,ZHAOFang,LIJi

16.东北全民创业型文化构建邱安昌,刘珈伶,QIUAn-chang,LIUJia-ling

17.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对策分析李北柿,高瞻,LIBei-shi,GAOZhan

18.构建海峡西岸(漳州)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与战略构想卢国能

19.物流信息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标志陈火全,郭东强,欧阳钟辉

20.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依据研究万兴亚,WANXing-ya

21.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必要性张喜军,曾媛,ZHANGXi-jun,ZENGYuan

22.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王晓杰,毕一翀,李根,WANGXiao-jie,BIYi-chong,LIGen

23.拉法格对史前社会研究的贡献郭小香,GUOXiao-xiang

24.肯尼迪政府对日本的跨文化外交——赖肖尔出任驻日大使原因探析张素菊,ZHANGSu-ju

25.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新探索——对《当代中国老龄群体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的述评李艳艳

26.以情促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由之路赵经武,张洪杰,ZHAOJing-wu,ZHANGHong-jie

27.新阶段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思考潘晶芳,潘晶财,PANJing-fang,PANJing-cai

28.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兰旭凌

29.《周礼》官计文书与战国时期的行政考核——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究(十七)朱红林,ZHUHong-lin

30.论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的借鉴薛柏成,XUEBai-cheng

31.知县蓝鼎元历史品格的解读王亚民,WANGYa-min

32.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成因探究王立,宋天宇,WANGLi,SONGTian-yu

33.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输出策略:理论与实践徐平,XuPing

34.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述评贾志浩,JIAZhi-hao

35.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刍议姜菲

36.对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性思考周青民,李秀云,ZHOUQing-min,LIXiu-yun

37.关于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活动体系构建的思考宋立新,张洪刚,SONGLi-xin,ZHANGHong-gang

1.从辩证逻辑视角看微积分桂起权,姜小慧

2.文化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牛小侠

3.论解放思想对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唐旭昌

4.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国古代的人体牺牲傅亚庶

5.柳永艳词深度解析陈艳秋

6.论北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进史孙艳红

7.论《文讯》的媒介型文学史书写廖斌

8.悲而不哀怨而不弃——论司马迁的悲剧意识关秀娇

9.新形势下培养青年者意义之我见李延龄,李娟

10.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陈国栋

11.刍议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价值取向杨猛

12.当前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李宗云

13.论区域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耿鑫彪

14.相声讽刺幽默与脸面工作:谑而不虐张京鱼,陈晓光

15.段玉裁以古音重新认定文字结构成就例证杜恒联

16.关于商务英语语言的文化阐释问题纪颖,梁秀娟

17.语料库与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研究张彧,张晓丹

18.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文化与非语言行为研究杨淑玲,侯秀杰

19.论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及其完善吴志宇

20.论协调反垄断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关系的必要性徐丽枝

2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马红霞,刘琪

22.区域经济增长与财富公平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柯健

23.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视角徐珊

24.资源环境与古代长春民族人口发展变迁翁有利,张丽瑷

25.论大川周明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田富

26.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失业群体心态探析谭玉秀

27.新课程下英语高考改革的走向及对策张海芝

28.美国的小班化教学实践、绩效分析及启示孙来勤,曹兰芹

29.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杨述伊

30.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孙启隆,于萍

31.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学解析与对策张宝君,吕瑶

32.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刘兴亚

33.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张洪伟

34.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创新论刘天浩

35.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定位张洪峰

36.论外国独幕剧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刘军,罗美玲

37.新闻恶性事件的叙事学分析与思考肖明禹

1.奥古斯丁《忏悔录》的文化意蕴分析刘建军

2.孔子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勾振东

3.哲学视阈下创新过程实现的内在动力要素探析王妍

4.清朝道咸时期盛京地区的官风和民风王景泽

5.金代皇室教育兰婷,王伟

6.辽金元时期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孙立梅

7.试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的基础及所形成的特点张华,李利

8.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难点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谢巧稚

9.提高农民理财能力推动新农村建设马文成,秦立娟

10.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赵本山论杨朴

11.辨体的文学方法论任竞泽

12.汤婷婷、莫里森的后现作风格和女性意识的比较丰国林

13."狂欢"的二人转——浅析二人转的戏剧精神宁国利

14.哀其不幸怒其不忠——《阅微草堂笔记》的奴婢观张泓

15.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用预设分析魏敏,陈蕾

16.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语言研究王军,郭静怡

17.中外语言差异与民族文化心理探究李淑华,衣丹彤

18.以响度为原则的英语韵律结构层次李凤杰

19.汉俄语文化中的牛文化意蕴梅春才,赵巍巍

20.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语用意义研究金志茹,闻建兰

21.日语主语的若干省略现象孙艳丽,雷隽博

22.模块理论与商务英语的应用性策略研究马岩峰,胡铁生

23.校本教研实施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李朝辉,王安平

24.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徐焕文,杨立霞

25.德性与智慧: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科类课程的价值取向王丽娟

26.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孙志林

27.整体构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思考宋立华

28.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语音教学问题解析孙欣欣

29.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对教师教学动机的影响王静,李炳军

30.理论大众传播实现过程的矛盾及原因分析王宇

31.价值导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谢宏忠

32.论编辑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王志刚,兰元

33.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宋玉艳,衣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