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学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学习报告范文1
一、分析检查阶段取得明显成效
我局自学习实践活动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全局上下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思想实际,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会议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充分发扬民主,征求意见广泛深入。在前一阶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在更大范围广泛征求了基层单位、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对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走访座谈155人,召开座谈会8次;其中,沿街商户36人,乡镇代表23人,县直部门单位55人;党代表2人,人大代表8人,政协委员1人,其他调查对象30人;共查摆问题20条次,梳理汇总为普遍性问题4个,集中性问题8个,一般性问题4个,个别问题4个。促进了全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共识的形成。
(三)高质量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多层面接受分析评议。坚持把形成高质量分析检查报告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在充分运用调研和民主生活会成果,扎实做好“四对照、四检查”的基础上,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形成了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并书面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根据“四评、五议、两公开”的要求,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认真评议,进一步征求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四)坚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为继续加强学教活动宣传氛围,投资万余元在办公区绿化带内设置高标准宣传牌8块,在两座办公楼之间设置近70平方米的大型学教活动宣传牌1处。同时,见缝插针,分别在办公楼大厅、活动办公室设置设置宣传标语、学习园地和查摆整改问题一览表,使我局学教活动氛围更加浓厚。二是自主创新,积极实施了“三让、四员”工程。“三让”,即让班子强起来,让党员红起来,让城市靓起来;“四员”,即“以构建和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者为落脚点,强化以人为本,当好‘服务员’;以充分发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为着眼点,提高协调处置能力,当好‘协调员’;以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为拓展点,提早准备抓好落实,当好‘预报员’;以树立良好形象为着力点,加强宣传教育,当好‘宣传员’。“三让”工程的实施、“四员”活动的开展把我局的学教活动推向了,班子结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近一步的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热情得到了提高。营造了人人争当优秀、个个争做学教活动排头兵的浓厚氛围。三是工作分工明细、责任到人,相继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配档表》和《查摆整改问题一览表》,明确了活动层面、活动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和查摆整改问题牵头领导、责任人、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开展进度,形成了全局抓学习、部门抓整改、人人得提高的良好局面。四是全面开展“察民情、送温暖”活动。元月份,局领导班子成员满载慰问用品,先后深入到卞桥镇镇北村和温水镇围沟一村开展迎春慰问活动。给困难党员和贫困群众送去现金、大米、面粉、花生油等慰问用品。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寒天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共慰问困难党员和特困群众20户,发放慰问品价值达15000余元。五是两促进、两不误。正确处理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做好当前执法工作的关系,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执法事业发展,把确保城市环境整洁、有序和为民办实事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狠抓作风建设和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班子建设状况良好,团结务实、高效廉洁,有思路、有目标、有干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检查分析阶段,我们通过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征求意见,领导班子集体对照检查、个人深入反思等举措,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摆问题,找出以下不足:
(一)学习有待进一步强化。学习制度不够完善,学习内容还不够规范,存在重干轻学、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理论中心组学习往往因工作需要不能每次都如期进行;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理论政策学习的多,但在实际的执法中运用的少。
(二)统筹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掌握局情民意不透彻,个别环节工作措施还不够到位,有时工作落实不十分到位。主要体现在统筹协调、部门联动需加强,考勤制度、值班制度、特别是高峰出警制度需强化贯彻落实。
(三)创新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创新观念不够,创新举措少,缺少典型培养、总结提炼和对外宣传推广。主要体现在全面调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性、提高一线党员模范太带头作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提高。
(四)部分制约科学发展因素有待进一步破解。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尽管我们年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执法业绩和执法成效在全市名列前茅,多次被各级领导表扬,但在执法上档次、上水平方面与先进市县相比还有待提高,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执法领域延伸方面,拓展不足,还没有达到无缝隙、全覆盖、还没有形成24小时的执法意识;在行政执法进社区、进村居方面的推进步伐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快。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和分析,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琐事多、执法环境差、很多问题又处在社会矛盾的交织点,工作千头万绪,各位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任务都比较重,大量的时间用在抓具体工作落实上,影响了学习的经常性和规范性。同时,大家又清醒地意识到,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得不深、效果不太理想,最根本的还是主观原因,主要是个人思想重视不够。
(二)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多,对干部职工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了解比较少。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个别成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解得还不够很全面,执法观念、执法方式尚未完全真正转变,部署工作、研究问题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
(三)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自觉地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思想不够解放,手脚放不开,政策运用的不活、不准、不到位,队伍管理不严、不细、不规范,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
(四)以人为本意识还不够强。执法为民意识还不是很强,因工作繁忙而深入群众少,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回应不够及时,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疾苦关注还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还不够很完全,对社会和谐稳定重视程度还不够很深,保障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待加强。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一)抓学习,重教育,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树立学习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的思想。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坚持每周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实行学习情况通报制度,要求班子成员认真制定和落实学习计划,将学习情况在班子会议上通报,将学习成果拿到班子会议上进行讨论。用学习实践成果指导工作,破解难题。
(二)抓规范,重民主,加强领导班子组织建设。实行集体领导和班子成员分线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组织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重要工作情况通报会、班子成员谈心等活动,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合作意识,努力形成既有集体领导、又有个人分工负责,既有认真履职,又有横向协调、主动配合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抓服务,强监督,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执法建设这个中心,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研究制定规章制度,倡导立说立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改进作风,树立勤政为民的好形象,确保工作有布置、有调度、有检查、有落实。实行执法中队干部向班子成员看齐、执法中队队员向执法中队干部看齐。
(四)抓制度,严管理,加强领导班子纪律建设。用制度规范各项工作,促进执法管理。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活动,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进一步制定完善机关科室和执法中队日常执法工作运行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会议制度、执法督察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和高峰出警制度等。强化执法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工作落实能力建设。
法治学习报告范文2
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强村富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目标。新一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于08年12月换届选举以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切实为谋求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届班子成员工作以来,是全村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村综合工作绩效考评在全镇排在第一位。回顾新的村领导班子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深化村情认识,优化发展思路。村支部领导班子对我村的实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合村情实际,作出了新一届村支委发展规划,力争在新的班子成员努力下,始终做到为群众办实事为目标,要求每年都要为群众办几件能看得见,用得上,实实在在的事情。
2、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科学发展。近年来,在稳定两面基础上,形成蛋鸡养殖、销售等优势产业,成为村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成立了镇兴隆蛋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09年申请了村三组水泥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和村四组的农田园林化建设项目,村三组水泥路面已修建成功。村七、十一组移民示范村项目已经立项,小组正在积极开展村庄绿化整治工作。目前,村支部班子成员正带动全村百姓,进一步完善村的农业产业、村民的生活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民生工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村支部班子成员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一组、六组的村民集中饮用水问题,村领导班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县水务局和民政局的帮扶资金投入10万下,得到了全面的解决。二组靠近山江湖附近的水沟坍塌300米,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出行,09年年初,小组长积极向村支部反映,村“两委”班子多方协调,筹措资金2000元,在春耕前得到解决。解决了三组夏家铺老街的出行难问题,村支部在8月多方组织资金,垫资修建了水泥路面,准备加强老街的改造。解决了八组的旱田灌溉问题,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棉花作物种植。投入了5万余元建设了七组、十一组的停车场,协调了活动中心的地基问题,在县移民办的帮扶下,申请立项建设完工。11月底,村支部按照十组的要求,向上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在村十组修建了标准篮球场及设施,为村民提供业余活动场所。
4、加强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党建工作方面,村班子成员带头加强学习,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今年,村党支部将农村年青创业致富能手祝移东发展为预备党员,将优秀小组长周泽波、聂和简同志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在党员致富方面,村支委周龙宝、村委委员周象铨积极通过在农村创业、蛋鸡养殖专业户带动村民致富。在党员教育方面,积极通过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每月不定期向村民开放,组织观看远程教育活动,做到“观看方便,随到随学”。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村落实好党务公开、村(财)务的公开,申报九江市党风廉政建设五星级评优活动。“七一”节日组织了老党员参加送戏下乡观看的活动,得到了党员的热烈欢迎。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支部班子成员组织了5次的深入调研,获得了相关调研成果:村干部队伍建设、我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垃圾处理等系列建议。此外,村支部发放了50余份征求意见表,向广大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征集到意见共9条,梳理汇总意见3项,及时解决了3项,正在落实解决问题3项。经过认真梳理前阶段的调研成果和征求来的意见,总结影响和制约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下:
1、从发展质量来看,粗放增长问题比较突出。我村基本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仍旧处在落后的状态和地步。村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分布散,良好的农田少,发展缓慢,北高南低地形,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目前,村民的主要是种植棉花为主,少量的水稻,经济收入来源少。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年青人出外务工、部分农民在农闲时做零工。
2、从民生发展来看,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全镇一直处在落后的位置,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环境改善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同时,村大部分自然组上的路面硬化问题都得到解决,靠近街道的群众由于受街道的影响,出行问题落后。帮扶困难群众,除通过上级的帮扶外,村集体的经济实力有限,在帮扶资金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帮扶困难群众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从组织建设方面,相关工作制度有待完善。主要是针对农村党员的作用发挥,提高农村党员的党性方面,以及农村党员的发展问题。“三培两带两服务”措施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带动广大村民致富途径。
依照科学发展观,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观念有不解放的地方。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还比较低,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工作中存在着"三重三轻",即:重快轻好、重物轻人、重近轻远。致使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与科学发展观存在差距。在思想上没有大胆解放。
2.工作指导有不科学的地方。我们对如何推进科学发展在理念、模式、路径和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透彻,不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研究问题,谋划工作,指导基层。谋划工作缺乏长远眼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措施力度不够大。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运用得不够多,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情、想问题,开拓创新的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群众力量的凝聚、突出问题的解决,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开展。
3.体制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尚不健全,决策评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村民自治制度落实机制还存在的落后。二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经济增长等因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观还没有牢固树立。三是制定的一些发展规划,有的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动,有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重点。
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村党支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通过学习讨论、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1、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着力营造稳定发展的社会局面。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按照相关的群众需求,科学的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将村四组大屋周家农田园林化项目建设列入规划,在建设500多亩的平地之后,组织发展农作物集中种植工作,促进四组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村七、十一组移民示范村建设工作作为下年度工作重点,村“两委”班子成员加强协调,力争努力建立全县移民示范村优秀村庄,促进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法治学习报告范文3
一、“勤”设错题集,及时反思
身临其境是情感焕发最为深切的条件,如果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能够及时得到自我认知和反思,那么,他就更能认清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了解犯错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如此,反思性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不断审视和认知自我,提升数学学习成效的关键“法宝”。因此,“勤”设错题集不仅能够记录学生学习数学的薄弱之处,而且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品质,为后续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般来讲,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只要学生多加训练,多做一些题型,就可以顺利过关。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部分学生出现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如列竖式问题、积忘记补上“0”等。这种问题虽然小,但却是学生经常犯的地方,应当成为小学生编制错题集的一个板块,即细节问题板块,学生可将粗心大意或者不经意犯的错误放在这个板块中,以便通过后续的反思和学习逐步纠正这种不良的心理态度,养成细心的学习风格。
二、“精”管错题集,善于总结
错题集应当是一种生态式存在的学习资源,而非单纯物理性质的题目堆积,它是小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心得体会,更是小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对象和资源。因而就应当具有精管错题集的自觉意识,在总结中学会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自身的喜好编辑错题集的形式和样貌,让数学错题集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例如,小学数学更多是偏向于数算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作为错题集的“仓库”,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给这个“仓库”装修一番。在内容设置上,应当体现出必要的类别划分以及难度差异,如可以将错题集分为细节题和星级题两大类,星级题又可以根据难度差异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等,而所有类别内部还可以分成几何和代数两类(这个分类可由教师指导),这样,学生便可以将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归纳进去。如错题“1.23×6.4”是由于学生忘记小数点而犯的错误,这个题目应当属于细节题中的代数题。另外,错题集并不是单纯的题目和解法抄录,学生在抄下错题后,应当在题目的后面写上该题的解题关键和注意点,并附上自身的体会。如要求学生计算“8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时,很多学生都只写出了有限的个数,不懂得在后面加上省略号,所以,学生在整理这道错题时,可以在后面注上自己犯错的原因,即“题目并没有规定一个具体的范围,8和9的公倍数就有无数个”。
三、“妙”用错题集,补缺补漏
法治学习报告范文4
[关键词]会计报表分析;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莫春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46-04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会计报表分析”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但理论体系不成熟,内容变化快,如何在相对较少的课时内确保本课程教学的高质量,是本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分析
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教师对课程特点的准确把握是科学设计、有效实施教学方案的基础。
1.“会计报表分析”的性质。“会计报表分析”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岗位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一般将“会计报表分析”设定为选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财务分析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可分为初级岗位和高级岗位。其中初级岗位包括出纳员、会计员、统计员、会计电算化操作员等,相应的能力包括电脑操作能力、现金管理能力、账务处理能力、纳税申报能力等,均要求达到熟练水平。高级岗位包括会计主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等。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一般都是从初级岗位开始,经过若干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后才能逐步上升至高级岗位,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中,把高级岗位的相应能力,包括财务分析能力、参与经营决策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作为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只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这些能力具有初步的水平。
2.“会计报表分析”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会计报表分析”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会计报表分析”的前期专业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模拟实习》等会计核算课程,主要讲授如何生成、提供会计报表信息;平行或后续的专业课程有《审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等,这些课程在内容上与“会计报表分析”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其中,《审计》与“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重叠性,都是以财务会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审计》侧重于如何鉴别会计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报表分析”侧重于如何加工会计信息,为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服务。《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如何根据财务分析包括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日常经营活动、利润分配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有鉴于此,《财务管理》应作为“会计报表分析”的后续课程,在学习了“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后开设。然而,会计报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描述,如果没有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念作为基础,就难以理解会计报表信息的经济内涵。简而言之,会计报表信息既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包括证券投资)活动的重要基础,又是企业财务管理(包括证券投资)活动结果的反映。可见,《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可作为“会计报表分析”的并行课程,也可作为“会计报表分析”的后续课程或前期课程。
3.“会计报表分析”的课程特点。本课程的总体特点是教学难度较大,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教学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理由如下:
(1)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施会计报表整体分析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行业知识、市场信息、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会计报表和附注等,因此,本课程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学生基础要求较高。
(2)本课程的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发展变化较大。“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会计环境的变化,及中国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高端专业课程,“会计报表分析”的理论体系、具体内容也要随之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目前“会计报表分析”的教材版本较多,不同版本的理论体系、具体内容差异较大,但适合高职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较少,加大了教师备课、讲授的难度。
(3)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会计学属于经济应用学科,“会计报表分析”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高端课程,课堂讲授中既要讲清基本理论,并恰当运用各种基本理论进行解释,又要采用具体的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用真实资料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受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课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度较大。
(4)本课程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必修课,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选修课的课时一般较少,笔者所在学校的本课程只有32课时,要在这有限的课时内确保本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报表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要有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案就应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尤其不能脱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现状。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现状有如下特征:
1.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通过对《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模拟实习》《统计学原理》等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会计报表信息的生成过程有了良好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加工、分析会计报表信息的基础。
2.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功底不够宽厚。学习“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有较大难度。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描述。分析会计报表信息是生成会计报表信息的逆向思维过程,不仅需要深谙会计报表信息的生成过程,理解会计报表信息的内在联系,熟悉影响会计报表信息的各种宏观、微观因素,熟练运用会计报表分析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还需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限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会如何对会计报表的整体作出合理性分
析,难度较大。
3.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具体操作轻视理论分析,不善于宏观思考和综合分析。前期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是会计实务课程,不管是理论讲授还是模拟实习,都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即通过学习会计循环,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些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必须一环紧扣一环,以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这些会计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了较好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实务方面的知识及实践体验,重视提高实际账务处理能力,较偏好具体操作,重视实习实训。同时,通过手工模拟、软件模拟、校外实习等教学活动,学生逐步树立了严谨、细致做事的思想意识。但由于会计实务的每一种会计方法都较具体、简单,加上受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限制,这些课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宏观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较有限。要从前期的会计核算课程转到学习“会计报表分析”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更强、更高的课程,高职会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需要转换和跨越。
4.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难以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由于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必须站在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的需求角度考虑会计报表分析的问题。但由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没有切身体验,因而难以站在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会计报表分析”教学方法探讨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围绕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钻研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基于对“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分析及教学对象分析,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了以下方法和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将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熟悉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财务分析能力,据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围绕该教学目标,参阅各种教学资源,整合、规划、自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2.温故入新,激发兴趣。相比前期的核算课程,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更强、更高、更综合,可以说,本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层次比前期课程跨上了新的阶梯。如果不做好前后课程的衔接和导入新课程的教学环节,对于已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简单操作而又欠缺经验的学生来说,初学时可能会感觉教学内容抽象难懂从而失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将前后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浅入深地导入新课,使课程通俗易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理清经脉,找准重点。本课程综合性较强,抽象性较高,尤其反对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上课前必须充分备课,要做到像老中医能透过肌肤熟知人体经脉、穴位那样,准确把握本课程的主线和内在逻辑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并在讲授中突出教学的重点,以原理为基础突破教学难点。如在讲第一章《会计报表分析概述》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按照以上的框架,引导学生根据会计报表信息生成过程及会计报表的信息内容,推论会计报表分析的意义及内容;基于对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内涵的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分析会计报表信息的基本主体及其分析目的;通过讲解会计报表分析中计算指标、比较指标、分析差异等三大环节,推导出会计报表分析有两大类方法,即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4.精讲理论,强调分析方法。本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内容变化快,课时较少,因此,教师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够用”为度,以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策略和技巧为核心目标来展开教学,并将该目标贯串整门课程教学的始终。理论方面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路、帮助学生判断为出发点,重点讲授有助于学生作出分析、判断的实用性理论。
5.化繁为简,复杂问题格式化。会计报表分析工作的系统性较强,高职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还较差。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有机的分解,按一定的方法将其格式化、程序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如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析资产负债表时应遵循的基本步骤,然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讲解重点项目的确定、分析方法,并为学生归纳、讲解了分析资产负债表的两个指导性框架及作出分析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不同资产的流动性、经营风险、盈利能力不同;二是不同来源的资金,其偿还期、财务风险、资金成本不同。总体思路是:教授学生以基本的分析步骤为主线,以重点项目及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观察点,以不同资产、不同资金的性质为基本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作出基本分析、评价。
6.不离报表,抽象问题具体化。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对象就是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如果离开会计报表数据而讲分析,教学内容就会显得空洞、抽象;相反,如果以具体的会计报表为教具,并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抽象的问题就会变得直观、具体、易解。
7.做优课件,使枯燥内容生动化。会计报表的数据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勾稽关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远落后于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使枯燥无味的报表数据变得生动有趣,做优教学课件无疑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有效手段。
8.编制案例,引导实操,使理论问题技术化。实训是掌握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只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财务分析能力,因而不仅安排的课堂教学的课时少,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实训课时,本课程的实训只能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笔者以南宁糠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五年的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编制包括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杜邦体系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等内容在内的教学案例,为学生的课外实训与实践提供参考,从而将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操引导,延伸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
法治学习报告范文5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肪细胞凋亡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320-02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Simvastatin on lipocyte apoptosis in hyperlipoidemia rat
HOU Hui-fang1,GAO Jian-zhi1,WANG Shu-xiu2
(1.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Xinxiang Medical College,Henan 453003,China;2.Department of Pathology,Xinxiang Medical College,Henan 453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simvastatin on lipocyte apoptosis in hyperlipoidemia rat,we research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lood lipid reduction function of simvastatin and provided a principle for the practice of simvastatin in clinic.Methods:To prepare the hyperlipoidemia rats by self-prescribed high calorie diet.The change of blood lipid and the index of lipocyte apoptosis were measur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level of TG,Tch and VLDL-ch of hyperlipoidemia rat increased obviously(P
【Key words】Simvastatin;Hyperlipoidemia;Lipocyte apoptosis
目前医学界越来越多的认识到,高脂血症是许多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尤其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效的降脂治疗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是降低冠心病致死的重要手段。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调脂药物,研究发现除了已知的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有许多非降脂作用。为此,作者利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辛伐他汀降低血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模型制备与分组:1月龄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80±10)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自制高脂致肥饲料喂养3个月,将体重超过普通饲料喂养体重的20%作为高脂血症大鼠。将造模成功的2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10只,将采用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每天给予辛伐他汀灌胃(100 mg/kg体重),其余两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常规饲养1周。
1.3 检测指标:(1)检测血脂指标:用20%乌拉坦腹腔麻醉,颈动脉采集全血,分离血清,-20 ℃保存待测。(2)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免疫组化ABC染色法,DAB显色,苏木素轻度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细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采用显微镜计数法(10目镜×40物镜),观察每个高倍视野的凋亡细胞数,每只动物随机取3张切片,每张切片随机观察6个视野。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小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含量的影响,见表1。
高脂血症组大鼠血清TG、Tch及VLDL-ch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2.2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见表2。
辛伐他汀组大鼠脂肪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P
3 讨论
辛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含有羟甲基戊二酸的活性结构,以非活性的内酯形式存在,通过代谢生成开环的甲羟戊酸从而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下降[1]。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限速酶,能干扰胆固醇前体物质甲基二羟戊酸(MVA)的形成,辛伐他汀本身属无活性内脂,经灌胃吸收后水解为相应的?茁-羟酸结构,此结构与HMG-CoA还原酶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辛伐他汀使HMG-CoA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胆固醇合成量明显减少,同时诱导肝细胞上的LDL受体代偿性增加,使循环中LDL清除加速[2]。本实验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可降低大鼠血清TG、Tch及VLDL-ch水平。
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实验大鼠血脂,同时能够诱导多种细胞系产生凋亡[3],但对脂肪细胞凋亡有无影响,则报道很少,且认识尚未统一。
细胞凋亡是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其最突出的变化是由于核酸内切酶激活后在染色体上核小体连接区把DNA使染色体DNA降解成核小体DNA长度(平均为180~200 bp)的整倍数,最后细胞裂解成分散的有完善膜的凋亡小体。本研究所采用的TUNEL发展起来的直观、迅速、原位检测组织切片细胞凋亡的技术,即用标记的核苷酸酶标DNA核小体处断裂形成的3'-OH再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因凋亡时细胞DN段增多,因而凋亡细胞应比正常细胞标记增强[4]。
本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辛伐他汀灌胃治疗,辛伐他汀组大鼠脂肪细胞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高脂血症组大鼠脂肪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此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可促进脂肪细胞凋亡,其原因可能为以下几个方面:凋亡的异常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与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与凋亡不足有一定的关系,鉴于高脂血症者血脂肪酸一般偏高,而脂肪酸的代谢产物PGJ2和PGF2?琢则分别具有激活PPAR?酌促进脂肪生成和使PPAR?酌磷酸化,抗脂肪生成,并可能导致脂肪细胞凋亡增加的作用[5,6]。辛伐他汀可能使PPAR?酌的磷酸化水平失衡,导致凋亡异常。进一步研究高脂血症时脂肪细胞凋亡与血脂的关系,将对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又一重要的依据[7]。
辛伐他汀降低血脂效应是多角度、多途径的,其优点是降脂作用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血脂方法,本实验所揭示的机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深层面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Wilson P,Abbott R,Castelli W,et al.Simvastatin improves chylomicron remnant remnant removal in familial combined hyperlipide min with-out changing chylomicronnconversion[J].Metabolism,1993,42:497.
[2] John R,Jiri F,Leiv O,et al. Effects of high doses of simvastatin and atovastatino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polipoprotein A-1[J].Am J Cardiol,1999,83:1476.
[3] 程 刚,单 江,马 骥,等.辛伐他汀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1):11.
[4] Carson DA,Ribeiro JM.Apoptosis and disease[J].Lancet,1993,341:1251.
[5] 徐 萍,丁宗一.脂肪细胞凋亡研究进展及其与肥胖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58.
[6] 王 薇,王平芳.辛伐他汀对人网膜前脂肪细胞周期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2005,30(6):673.
法治学习报告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在界定教学质量,梳理与甄别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以及分析和诊断教学质量输入、过程、输出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认为经常性诊断和改进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的核心,而建立反馈控制机制是促进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保障,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
伴随着高等学校近十年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在校学生数考察,无论是总量,还是校均学生数均得到迅速扩大,以数量扩张所带来的同龄人入学率为标志,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国民在分享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毛入学率上升而获取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从学理上讲,只要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质量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毫无例外。原因在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学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受教育者的需求所在。为此笔者认为,对教育质量的基本需求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存在而存在的,是永恒的范畴,是受教育者的权利(无论教育服务是免费提供,还是购买),她与高等教育规模缺乏必然联系。但从教育质量的供给考察,尽管“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教育供给者的共识,但由于教育质量是软性指标,不易衡量;加之质量的保持与提高需要全方位的系统运作,任何松懈和疏漏都会致使质量缺失,在教育供给方总体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从近些年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由投入所形成的生均基础条件,以及教师、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所代表的能力考察,均未发现下降,且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推动下,教育供给水平显现提升态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也并不会导致质量必然下降。
基于上述认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否带来质量下降问题的担忧则表现为,国民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需求与教育供给方由于管理问题所产生的教育质量问题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供给方。化解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可能带来质量隐患的正确路径是消除“必然性”理念,适应时代变化,强化管理,从发展的角度建立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合格的教育产品。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中心,本文试图在界定教学质量和甄别质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基本框架,以求教于同行。
二、对教学质量的认识
1、教学质量的两种观点
什么是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她却是一个极为模糊,常引起争论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1]不过,学者们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质量予以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2]
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
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不能用同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
2、对教学质量的再认识
早在1998年,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3]
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的高等教育是以少数社会英才为教育对象,是建立在严格的选拔基础上,探究高深学问的教育,因此,精英教育遵循的是一种高度统一的学术性质量标准。
工业革命以后,高深知识向应用领域发展,在高深学问和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大量的中间知识,人们开始关注与解决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高深学问从探究向应用领域拓展。与精英教育所不同的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它是生产领域的专门知识迅速发展后,以培养掌握这些知识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及其质量观是建立在社会需求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在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中形成了质量。[4]
显然,进入大众化时代之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单一的教育质量观不再适应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应是多样化的质量观和强调个性化的质量观并存。我们既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能用大众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技能来衡量精英高等教育的质量。相反,高等学校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确定相应的质量观。
总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教育质量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际需要,必须构建适应大众化要求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分析
1、教学质量保障理论
(1)教学产出理论。教学产出理论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它认为,教学质量体现在最终的教学产出上,因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教育终极产品或服务自身的优劣,而无需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它只关注适合教育的人,按照教育者的标准来控制教学质量,只关注哪些学生会合格,而不是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合格,这一理论意味着“好的产出就是高质量”。因此,它把所有的高等学校放在同一标准上来衡量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2)“附加值”理论。“附加值”理论是在对教学产出理论批评与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教学产出理论的变异。它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必须综合考虑学校“输入” “输出”两方面的因素,尽管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查明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在多大程度上相关,但不少证据表明,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学者认为,“附加值”方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学质量与学校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朝着积极方向变化的能力有关。“附加值”理论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学生、学校在一个教育周期内所得的“附加值”,即价值的增值部分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尺度。这一理论主要关注教育教学结果,而非教育教学过程。
(3)“输入—过程—输出”理论。该理论是在“附加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该理论认为,“附加值”理论虽然考虑到了学生入学水平与学校输入条件的差异,但它过分关注教育教学结果的质量,而忽视了产生教育教学结果的“教育过程”,从关注合适教育的人到开始关注适合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界引入工商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模式。TQM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所有学校员工对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教程、全方位的管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时要把输入、过程、输出质量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衡量、评判,认为过程更重要,因为过程产生结果,通过监控过程,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及时纠正并不断改进。因此要求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上,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4)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是在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就是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因此,学生发展理论流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千差万别,然而有一点是绝对的: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认为高等教育必须应首先尊重“人性”,认为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因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客户”——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理应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2、教学质量要素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就学生发展理论而言,诊断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输入诊断、过程诊断、输出诊断。
(1)输入诊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察:
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的投入。大学生入学时知识和经验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教师教学的投入。教师的教学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保障性投入。包括教学经费的投入,领导精力的投入,管理者的投入,教学条件的投入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学的投入,包含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所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要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从而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
(2)过程诊断。包括:
专业设置。专业具有职业性和学科性的双重特点,因此,专业设置一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及特色。
课程设置。因专业具有不确定,是学分和课程的集合;而课程具有相对确定性,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和重要单元,故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是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应体现高等教育活动由学校教学过程向社会实践过程过渡的特征,以适应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3)输出诊断。主要是衡量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的程度。即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独立性与自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洞察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总之,以学生发展理论而言,高校的教育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高校的管理者要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发展。
四、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框架
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认证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它是由学校作出质量的承诺,自我确定能被认可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持续努力,达到与超过预期标准,以获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认证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高等教育质量鉴定等活动的基础上而出现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深化和系统化,它是指一种在高等教育内在体制性因素的支持下,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运行机制和广泛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以保证高等学校维持和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即基于学生的发展,以发展性教育评价为手段,以经常性诊断和改进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反馈控制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1、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理念[5]
我国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概念由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基于学生发展理论首先提出。这种理论流派认为,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即是说,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及其态度);在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其在认知、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它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基础,以学校的发展为保障的对象,根据变动着的社会需要来调整学校的发展目标,经常性地诊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持续地关心学校发展的过程,不断完善学校的发展机制,以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相信:“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不试图保障哪个学校做得最好,而是要追求保障学校做得更好。它通过需求分析、问题诊断、对策建议及改进行为,促使学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追求是“让我们做得更好”;其最大价值在于帮助学校做到更好,促进学校的不断完善;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从注重质量承诺到注重质量提升。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学校的发展既要靠外部(政府和社会)支持,更要靠自身努力。因而它认定,只有依靠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保障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外部力量对高等学校的支持也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你不能做出对社会有价值的回报,或者你的回报要明显低于其他高等学校,政府没有理由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你身上。因此,自身努力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外部支持转化为学校自身需求,它才能真正成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动力。
2、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组成系统
鉴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她通常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决策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以及辅助支持系统等。
(1)决策指挥系统。通常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各院教学院长及部份资深教授、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发展总目标确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这种目标注重学校未来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制定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性措施,指挥和协调学校关于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总结学校质量保障的经验和得失。在构成决策系统的实践中,要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子系统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因素,不要有所遗漏,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保证和监控;二是要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2)信息收集系统。应由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牵头,由从事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这个系统的任务是收集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获得各方面对教育质量的信息反馈,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如制定听课制度,组织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师生对教育质量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了解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等。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效率。
(3)评价诊断系统。通常是在校长领导下建立的,由教学管理部门、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实际上是一个专家系统。他们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处理,对教学的质量状态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向校长和教学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议。
(4)信息反馈系统。通常由学校职能部门与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构成。这一系统的任务是把专家处理分析后的教学质量方信息,通过两个路径分别反馈给决策部门,即校、院(系)领导层、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广大学生、政府及社会公众,以便及时改进,接受大众监督。及时反馈是一切质量决策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5)辅助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由学校党群组织的负责人及学校其它部门人员组成。一方面是开展质量宣传,创建质量文化,动员群众参与质量保障活动;另一方面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基本条件,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12
[2]王承绪,徐辉.发展战略:经费、教学科研、质量——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274
[3]《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宜言》第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