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基础支持;智慧化服务;智慧化效益;协调机制
农产品流通对于平衡农副产品市场供给、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支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农产品保存时间短、易腐坏以及跨区域流通运输时间长和方式滞后等因素影响,农产品流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元化互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深入应用,农产品流通逐步走上数字化发展道路,流通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这一过程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向智慧化方向转型。在此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趁势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加速推进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既可以促进以农产品流通业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又能有效保障粮食供应链安全。为此,本文立足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基本现状,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并提出新时期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协调机制构建策略,以期为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基本现状
(一)农产品生产环节:流程长且成本高,智慧化生产尚未实现
一直以来,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流程长且成本高的难题,对农产品智慧化生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具言之,农产品生产一般需经过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打药、收获等过程,且不同类型农产品对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生长环境存在差异。为了保证农产品稳定、规模化生长,部分会运用现代化技术搭建恒温暖棚、保持良好灌溉,也有少部分有条件农户会借助多源遥感设备、“3S”技术、智能监控录像设备、物联网和智能报警系统,监测农产品生产环境和生长状况,以智能化、精细化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但这些行为均会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过程长、成本高的现状依然存在。现阶段我国依旧面临农产品智慧化生产尚未实现的现状,农产品生产总量和盈利仍由市场实际需求决定,部分农产品过剩或供给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二)农产品批发环节:管理与模式滞后,智慧化服务有待增强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与发展模式仍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批发环节的智慧化服务水平。一方面,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方式滞后。现阶段,我国依旧有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设计以地摊和档铺为主,内部空间狭窄且设施简陋,数字化设施不健全,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空气置换系统设施不完善。同时,批发管理人员对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施的应用意识欠缺,使得农产品批发管理方式明显滞后。另一方面,农产品批发服务模式不健全。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智能化服务功能,其他批发市场依旧存在服务功能不健全、服务层次低等问题,甚至一些市场仅有最基础的场地服务功能。总体而言,受管理与模式滞后影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批发环节智慧化服务有待增强。
(三)农产品物流环节:路程长保鲜难,智慧化运输质效待提高
近几年,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企业均已开始使用相关技术,不断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冷藏运输发展。然而受农产品保鲜难、跨区域运输路程长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智慧化运输的综合质效仍然较低,亟需提升农产品品质、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满意度。具体而言,农户和消费者都属于个体,存在地址分散、路途较长的特征。农户大多位于山区或远离城市的农村,消费者则更多集中于城市,这使得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运输路程长、环节多。当前我国虽有部分地区实现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物流环节农产品信息的可监控化、可追溯化、可视化。但这一模式并未全面普及,尤其是偏远地区和技术设施差的山区,农产品物流运输、包装和存储均存在较大问题。而农产品自身易腐坏的特性使其保鲜较难,加之运输路程长、新型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致使农产品物流智慧化运输质效亟待提高。
(四)农产品零售环节:外部支持不足,智慧化营销模式不健全
当下我国农产品零售环节面临外部支持不足的挑战,致使智慧化营销模式与农村电商生态圈构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政府支持与引导不足。现阶段,国家已经出台有关农产品零售的相关扶持政策,如《深化农商协作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但这些政策均是宏观性指导文件,具体支持与引导措施、细则、标准仍旧匮乏,无法有效支撑农产品零售企业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制约智慧化营销模式的完善。另一方面,零售营销环境不成熟。构建农产品电商生态圈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电商生态发展环境尚不成熟,企业间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发挥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难以充分参与农产品流通市场竞争。这使得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旧以线下为主,农产品智慧化营销模式不健全。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一)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考虑数据获取可得性、综合性、客观性、可表征性和可度量性等原则,本文结合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基本现状,立足孙伟仁等(2019)、何新(2021)、孙磊等(2021)的研究成果,从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基础支持、服务水平及综合效益三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
(二)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本文借鉴孙磊等(2021)、潘雄锋等(2015)的研究,采取全局熵值法,构建指标-时间-空间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具体测度步骤如下:第一步,全局评价矩阵构建。假设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共有c个指标,分别记为Y1,Y2,…,Yc,研究时间范围为t年,研究区域为m个省份,则每个指标不同年限的截面数据为Yt=(yij)mt×c,研究期内共有t张截面数据表。运用全局思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t张截面数据表进行排列,即可建立全局评价矩阵:Y=(Y1,Y2,…,Yt)`mt×c=(yij)mt×c (1)第二步,标准化处理指标数据。基于上述全局评价矩阵,结合本文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选取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规避无意义计算,将Yij指标的最大值定义为Max(Yij),取值为1.01*Yij;最小值定义为Min(Yij),取值为0.99*Yij。第三步,指标数值计算。计算第j个指标在第i个省份的占比、信息熵值和差异系数,公式分别为:
(三)数据来源及权重计算
基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选取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及)数据进行研究。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以及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另外,农产品贸易增加值指标以2010年为基期进行指数平减,个别缺失值利用插值法进行补齐。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测度基于全局熵值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获取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各指标权重,具体测度结果见表2。进一步运用公式(8)计算2010-2020年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基础支持、服务水平及综合效益评价值,并采用加权算法对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具体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绘制图1。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整体而言,研究期内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0-2018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上升态势,这可能与农产品流通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以及冷链物流等先进物流模式发展水平不高有关;二是2019-2020年,随着各行业智慧化发展加速,智慧化基础支持不断增多,促使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到2020年末已超过30,达到34.56。分维度来看,农产品流通三个维度的智慧化发展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基础支持方面,2010-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基础支持呈现先缓慢上升后加速提升的演变态势,演变态势变化时间节点为2015年。原因可能在于,“十三五”以来我国逐渐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的重视力度,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大力倡导“互联网+”,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电商巨头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步加大对流通设施的投入,不断优化流通组织结构,因此201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智慧化的基础支持提升幅度明显增大。服务水平方面,2010-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服务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且增长波动变化较小。细分指标来看,2014年农产品智慧流通的零售服务和物流服务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在于,2013-2014年仍处于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和不确定上升阶段,农产品电商企业销售额有所下降,进一步影响农产品流通智慧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这一现象也说明,该时期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完全建立,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综合效益方面,2010-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综合效益整体提升显著,且以2016和2018年为节点呈现分阶段跨越式递增趋势。2010-2016年,农产品流通智慧化的综合效益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7-2018年,综合效益上升幅度有所放缓;2019-2020年,综合效益整体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究其原因,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应用的深化,流通智慧化新业态、新模式渐趋成熟,因此农产品智慧化的综合效益得以显著增强。
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协调机制构建策略
(一)打造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
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多元化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农产品生产、批发、物流、零售等流通供应链各环节,打造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在生产环节,农业部门应收集各种农产品生产信息,打造农产品数据库,并利用智能化技术与信息系统,分析农产品生产相关信息,推动农产品智慧化生产落地。在批发环节,农产品批发商应运用大数据、射频识别等技术,分析并记录各项数据信息,制定农产品流通协调计划,进而提升批发效率。在物流环节,农业部门应加快建成覆盖面广的冷链物流渠道网,充分发挥各省、市、县、村物流存储设施的整体联动和共享协同效应,减小农产品储运损耗。在零售环节,农产品零售企业应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消费者需求信息与市场信息,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其匹配最优配送机制和零售方案。综合而言,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应运用多样化数字技术,串联生产-批发-配送-零售环节的一体化智慧流通链条,以此制定并打造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协调机制,提升农产品智慧化发展水平。
(二)建立农产品智慧流通与监管协调机制
未来我国应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深度应用,本着安全可靠的核心原则,着力构建农产品智慧流通与监管机制,提升农产品流通安全水平。首先,扩充农产品智慧流通监管内容。监管机构应拓展大数据平台监管范围,由市场内部向生产和采购端延伸,构建覆盖全供应链、互联互通的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最终形成一系列可追溯的智慧监管链条,以此提升农产品智慧流通监管力度。其次,加强农产品智慧物流运输监管。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各大城市建立智慧物流、配货、仓储等技术设施,同时搭建内部自纠和外部抽检系统,形成制度化监管机制,实现主动监管与被动监管相结合,提高农产品流通安全水平。最后,加大农产品流通智慧
参考文献:
1.俞彤晖,陈斐.数字经济时代的流通智慧化转型:特征、动力与实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0(11)
2.赵丹.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化转型研究[J].农业经济,2021(9)
3.孙伟仁,徐珉钰.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实证测度[J].商业经济研究,2021(6)
4.何新.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1
5.孙磊,张树山,郭坤.中国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J].中国流通经济,2021(10)
6.潘雄锋,刘清,彭晓雪.基于全局熵值法模型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5(4)
7.赖阳,王春娟,康健.城市农产品流通趋势的几点研判[J].时代经贸,2017(10)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营销渠道;创新性思维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深入,大数据已影响到个别消费者,甚至是消费者的各个方面。只要消费者参与消费,此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信息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金融、市场、战略、营销和运作管理研究和实践,将成为未来商学教育重点发展的核心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大数据研究主要集中于大数据对企业的影响、大数据风险控制以及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与创新层面。因此,利用大数据基本技术路线,构建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将商品或服务传递给顾客的营销渠道的创新思维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
1.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巨大、数据类别巨多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对象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它可以实时为企业撷取、管理、处理、整理数据,生成企业所需的数据资料”。对大数据的定义,目前有下列几种表述:麦肯锡咨询公司指出,大数据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办理和说明分解,其对象的长度超出了典范数据库软件的数据调集。GartnerGroup公司则以为,大数据是必要运用一种新的模式才能具备更强决策力、洞察发明力和流程优化本领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黄升民、刘珊等(2012)认为,大数据是指那些巨细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标准,一样平常的软件东西难以捕获、存储、办理和阐发的数据。
2.大数据的特点
对于大数据的特点,对大数据的特色,罗爱宝等(2011)以为大数据具备如下特色:(1)数据量大:凡是到达TB级的数据;(2)数据对象异常复杂:面临的繁杂数据常常不是单一类型的数据;(3)复杂形态数据。大数据的特点也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甚至受研究者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背景的影响。所以,可能会出现多种大数据的特点的阐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持续地、变化地并伴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让研究工作变得更加有趣并且有挑战性。
三、大数据影响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指主体是企业或个人,从事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一些货物或劳务时,达到获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素所有权,或者是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活动。渠道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渠道的控制,概括地说,“渠道的控制就是指通过对渠道的管理、考核、激励以及渠道冲突的解决等一系列措施对整个渠道系统进行的综合调控,公司建立起渠道系统,仅仅是完成了实现分销目标的第一步,而要确保公司分销目标的顺利完成,还必须对建立起来的渠道系统进行适时的渠道控制,渠道控制构成了营销渠道管理的核心内容,渠道结构及渠道的搭建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而渠道控制则贯穿于渠道系统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
1.大数据背景下营销渠道结构的影响
营销渠道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或个人将其转移的货物或劳务进行任务分派,渠道功能在渠道参与者之间的剖析。大数据首要经由过程两个方面影响营销渠道的布局:一方面,通过对数据的收集,针对企业提供的商品服务的特性、定期的销售数量、区域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可对渠道结构的进行优化,实现渠道结构扁平化。另一方面,在制定渠道目标时,应本着可达到、明确、可测量、相关和有期限的原则。可改变渠道设计的思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关键在于真正了解用户及他们所使用的你的产品的状况,改善用户体验,做最适时的提醒。通过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以消费者为导向这两方面,影响营销渠道的表现在为实现渠道扁平化提出重要依据。特别指出,渠道结构扁平化一般理解为,主体对象为营销渠道结构所采取一种策略,基于个体消费者或企业,建立一种简洁而畅通的构造。这种渠道策略被人们接受的原因:(1)避免因中间商层级过多而引发的众多问题;(2)达到减短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的目的;(3)尽可能节省中间环节的相关(运营)成本。
2.大数据背景下对营销渠道控制的影响
针对现代企业来看,有效性的渠道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渠道设计、规划、安排、建设、维护和协调的过程中,根据控制力大小,进行运作后取得的相应的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渠道控制力水平的关键:渠道的忠诚度。渠道控制力主要是指两个方面:①渠道供应链条的整体控制水平;②渠道客户忠诚度的掌握能力。一方面,借助巨量数据,直接影响到期望,这种期望来自渠道链中各个客户通过合作获得的利益的多少,还来自对未来合作前景的期望。期望更多的是获取相关利益,这种利益来自,通过对渠道链条核心的整体控制,结合巨量数据的分析和共享,同时也达到渠道成员清晰,期望能达成的,渠道合作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带来精确营销,使不同层次渠道的客户能及时获取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消费者被企业的积极关注所打动,随之客户的忠诚度不断提高,控制力也越为上升,从而不仅影响到企业市场占有率和扩张速度,而且能更好的提升渠道控制的有效性,使渠道控制力不断扩大。
(2)渠道控制的基本原则:要以顾客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渠道控制的结果与产品的细分市场有密切的相关性。分歧企业的渠道扶植、节制模式怜惜与其产物的细分市场的特色相对应立室,才能从布局上包管所冷箭渠道链的有用性,奠基终究有用出货的根本,实现对地区市场的有用笼盖。进步渠道节制结果的基本原则便是要以主顾代价最大化为方针,经由过程渠道立异、功效发育、计谋调剂、资本投入等方式,进步全部渠道代价链的办事增值本领和差异化本领。
(3)渠道控制的效率关键:协同分工为了达到提高渠道控制效率的目的,必须针对渠道链条各环节的统一协作分工,加强关注。这一方面是渠道链中,各主体关键成员间的优势相互之间的互补和各成员和对象间资源共享,有效性地取得体系外部和内部间的协同效力外,另一方面还指针对统一企业内部,在利用分歧范例的渠道过程中,持续影响细分市场的渠道分工。
四、营销渠道的创新思维
1.商品即渠道
商品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消费者使用的,甚至可以进行交换的产品。可不可以在出售产品的同时,让产品附带新的功能呢?这就为产品的营销提出了新的方向。传统营销组合中,将产品和渠道作为主要的方面进行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产品数据的挖掘和产品的进一步利用,改变人们消费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营销组合,将商品也纳入到了营销渠道的一部分,让产品变成商品,成为营销的手段。2016年在贵阳中国大数据财产峰会上。京东CEO刘强东提出,2016年京东会公布智能冰箱,该冰箱会像机器人一样,智能的对家里的肉类和蔬菜等情况可以及时阐发,“比如缺牛奶的时候,甚至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缺少某种产品时,牛奶已经送到你家了。”当然,冰箱里还有其他食物比如鸡蛋、西红柿等。刘强东总结到,销售渠道的方向的改变可以是多方面的,顺应着社会、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性的趋势,生活中的智能冰箱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销售渠道,未来的电商和零售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变得意想不到的智能。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工具,每天能够对家里各种蔬菜、鸡蛋、肉类、水果等日常食品,不断地对数据状态进行收集、分析,在自己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经过巨量数据分析自行下单,将所需的食物给送到消费者手中。商品自己作为一个销售的手段或方式,这好像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话题。跑在路上的汽车,车主还在专注驾驶时,当某个配件有磨损,汽车作为主体收到信号的同时,已下定单了,经过电商平台将配件发出直接达到消费者手中,车主甚至还不知道自己驾驶的汽车配件有磨损。这听上去好像匪夷所思,但也是确实会成为现实的事情。当然,这件事是件节省时间的好事。更甚者,在事故发生的某个瞬间,系统知道了这次碰撞,汽车坏掉的零部件自动生成需求信息,提示汽车必须要进行更换,所需产品的订单将自动生成,并完成了购买活动,节约了寻找和等待配件的时间,车主所要做的工作只要将坏了的配件进行替换就可以了。未来智能冰箱也会酿成购物的一个界面,还好比智能冰箱,改变了传统冰箱只是用来存储的功能。以是将来的购物,跟着数据手艺的不断进步,良多品牌实在并不需要一个所谓的电商平台举行发卖,商品便是一个发卖的界面和渠道。
2.智慧物流
跟着电子商务成长,物流作为渠道中的成员,职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智慧物流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一部分,甚至成为营销是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自己的吃饭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方式,不仅仅是去餐馆吃饭,也开始用这些外送服务。在北京的三环内,一家挺小的餐馆,叉烧饭作为餐馆的招牌菜,是几位广东人做老板经营的。这么一家小店在北京数不尽数,根据小店的规模,该店主要考虑的是成本,但令人惊讶的是,该店可以提供外送,外送的是通过外卖平台。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冲击下,就连吃饭的需求也可以在不经意间得到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物流,是一种立异性的营销渠道思维,营销渠道本身是解决如何将产品或服务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方式,智慧物流作为营销渠道中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逐渐被接受并引起重视。
3.供应链管理模式巨量数据的分析
收集背景下,单个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生存下去。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处于劣势地位,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业务体系逐步成熟,企业思考形成怎样的团队才能处于优势地位,供应链模式犹然而生,其产业链的不断成长、成熟并完善,企业对供应链依赖的诉求越发明显。供应链管理实质就是一种集成化,通过合作形成团队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其主体的合作方式就是,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主要的活动就是计划和控制,供应链活动中的针对渠道各方主体的物体的流动、资金的流动和互联网和传统线下信息的流动。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营销的渠道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渠道形式,消费者获取产品和服务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如何更多的获取市场这个蛋糕,企业应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营销渠道,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游丰沛.天平汽车保险公司APP设计方案的调查报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张高峰.通过数据挖掘获得客户智能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网络技术;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繁荣。物流行业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来监控、跟踪和管理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发挥了现代物流的安全、高效和可靠优势,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应用使得各种物流要素形成一个便捷的信息平台,为货物制造商、物流服务商和货主提供高效的沟通环境,从而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快速度、高安全、低费用等目的的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过程提供了实时交互性,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因此,物流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物流信息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物流各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1.传统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分析。条码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快速信息采集技术。它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EDI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对结构化、标准化的信息进行自动传送和自动处理的过程。它实现了不同组织之间按特定的标准格式进行的文件传递。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通信技术。射频技术广泛应用在物流运输管理领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在货物外包装上安装电子标签,在运输检查站或中转站设置阅读器,就可以实现货物的可视化管理,这对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GIS/GPS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及货物、客户任何一笔交易货物都可用数字来描述,企业真正实现日常运作数字化。
2.智能物流的应用研究。智能物流主要利用自动识别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物流系统能够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感知、思维、学习的能力,能够推理和自行解决在配送、仓储、包装、装卸等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智能化是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的高级应用。智能物流技术对未来物流业的主要影响:①智能物流能实现物流过程中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物流管理从被动变主动;②智能物流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③智能物流能满足物流企业内部决策的需要;④智能物流能实现物流管理的优化;⑤智能物流将引发物流企业管理的变革;⑥智能物流将促进信息化多网融合、多系统融合、多应用融合;⑦智能物流要求物流企业建设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
3.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研究。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对物品在生产、配送、仓储、装卸、销售等环节的监控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最要体现在:①基于GPS、RFID、传感等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管理;②基于RFID、移动PC、传感、光、电、声、机等先进技术,利用自动分拣系统、立体仓库和与之配合使用的巷道堆垛机实现物流配送过程的自动化控制;③实现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的应用,为重要物品在物流过程中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④将实现“物”有智慧,实现智慧物流的变革。
4.云物流的应用研究。基于云计算的云物流主要为满足政府、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和普通用户等对物流信息的要求以及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在时空上的需求,能够处理物流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云服务平台快速准确地传递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上。发展云物流将有利于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①有利于建立节约型的现代物流信息化。建立统一的云物流服务平台,可避免物流企业重复建设;②让各类用户方便获取所需资源,有利于物流信息化的推广应用;③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成本高,对人员素质要求也高,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由于其自身能力的不足,难以适应物流信息化建设新的需求,运用云计算模式构建公共云物流服务平台可彻底解决问题。针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我们要探索出一条整合物流资源的有效途径,开发和建设现代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信息化的首要任务,而基于云计算的云物流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5.信息安全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主要涉及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安全,而现阶段要解决安全的问题,一要靠技术,如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机制、加密技术、CA认证、数字签名、VPN技术、日志分析、入侵检测、安全审核等;二要靠流程,如规范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规范用户角色权限分配流程;三要靠法律,法制观念淡薄、立法体系不完整是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人为因素,也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大障碍;四要靠内部管理,如加强对员工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落实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等。信息安全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企业管理者或信息系统管理员要在这种变化的开放性系统和安全性之间寻找平衡状态并不断调整,以最小程度遭受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胁。
四、结束语
物流企业要深化物流信息化理念,加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用以解决行业、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还能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供应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因此,现代物流业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把物流中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各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信息化必将引领我国现代物流业高效、快速地发展。物流信息化对于现代物流企业适应将来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提高物流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文龙,高玥,张觊威.条码技术在物流跟踪与识别中的应用模式及优化.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6):104-107.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4
书中的很多预言正在逐步地变为现实,当前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近期,海尔集团也指出,“互联网在这20年的商业化发展正改变着世界的产业结构,商业社会正进入大爆炸时代,企业既有的观念、组织、战略都要被颠覆。”那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跃进步,未来世界的各种组织真会如凯利所预言的那样失控吗?在此背景下,所有的企业都会被互联网格式化成失控组织吗?除了互联网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剧烈地影响着企业呢?
真正驱动未来世界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政治多极化、科技更迭化、区域重构化、市场金融化和社会互联网化这五个方面。
一是政治多极化,政治多极化发展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政治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此背景下,未来世界将呈现多个政治联盟与阵营,分野出不同的贸易、金融、货币、技术、知识产权、比较优势、产业组织、风险、营商环境、资本市场等。政治多极化主要体现在国际势力多极化,不同极之间贸易壁垒、科技与防务壁垒严重,不同极之间的竞争意识差异对金融货币影响巨大,极化影响到各国家和地区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及产品价格产生机制,甚至倒逼至产业、资本,影响到城市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
二是科技更迭化,科技更迭化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成为当今社会科技领域的重要支柱技术,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也逐步加快。科技更迭化将主要带来科技体系规划、基干产业战略、前沿探索、课题与专项、科技服务与环境、重大创造、科技转化等若干重大领域的变革。当今科技更迭化的主要表现在:重大科技方向持续、国家竞争力重大关切科技方向、重大基础前沿课题持续投入与基础研究、科研体制-科研管理-科研服务三大体系优化等方面。
三是区域重构化,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的逐步加快,进而推动区域重构化。区域重构化主要包括国际生存与发展空间塑造、国度发展空间塑造、国土资源规划、交通与物流脉络、城市化、生活空间等。区域重构化主要包含三大国际形势(大国之间的太空较量、多元力量对峙的国际格局、亚洲地缘政治)与六大国内形势(中国周边关系、三大国际城市群、两横三纵、区域一体化、城市再塑造、经济园区物流格局再造)。
四是市场金融化,随着经济货币化、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自由流动等进程的逐步加快,未来市场金融化的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未来世界市场金融化主要涉及市场导向的金融管制、多层次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与环境、企业与金融产品与信息、人才的交融、金融对运营要素的改造等诸多领域。市场金融化的主要体现在:市场导向的金融管制、金融多媒介化、运营金融化、信用资本化、资产证券化、融资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化。
五是社会互联网化,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使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具备融入互联网的基础,物联网最终将实现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的互联网化,并与智能控制技术融合变成为智慧地球。社会互联网化主要带来国家与社会运作互联网化、公共产品的便利化、城市智慧化、交易与商业的去媒介化、生活的大数据化等。社会互联网化的主要体现在:搜索和心智再组织取代定位或广告、个性社会经营取代推广、极化信息取代传统沟通方式、超链ERP取代供应链管理、互联网的空间特性再造渠道、互联网的时间特性再造财务滚动渐变特性、知识自生取代知识管理。
在这五种驱动力量的作用下,集团管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跃迁,不同类型的集团管控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其跃迁化的程度也就不同,这主要是与所属行业管制特性,生态链、产业链、供应链特性,竞争特性,外部战略,商业模式,企业在运作中对基层员工创造性的依赖程度、知识与技能的非标准化程度,对客户体验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考虑到管控的集成特性和多因素影响特性,五种驱动力量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企业的运作会越来越远离标准化,而将更趋于多样化、多形态化、高差异化、高离散化。换言之,集团管控不会一下子从管控穿越到不管控,而是一个不同程度的差异化非均匀跃迁。
一个智慧的组织,能够不断地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以此调整自身结构,从而长远生存及发展下去。当企业具备进化型组织的条件后,就会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不断向更高的层级进化来应对环境的变化,永续地生存。在五化背景下公司发展战略变化的过程将进一步动态化,以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调整。
如图所示,构建了组织的外部冲击与压力传导图,有助于我们理解组合未来的变化趋势与形态。这个机理图既是一个外部冲击与压力的传导图,也是理解集团管控到底会怎么样跃迁的示意图。“五化”(五种驱动力量)冲击,导致集团战略发生变化,促使集团运作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促使集团管控模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简单来讲,战略是个概念图、蓝图,集团运作模式是个具体规划图,集团管控模式是个现场运作与施工图,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大枢纽”战略;物流业发展策略;立体交通网络;企业资源整合
基金来源: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课题:“面向‘大枢纽’战略的郑州市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立项编号:2016KY1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5日
郑州是我国重要的C合交通枢纽,贯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跨越东西的陇海铁路交汇于郑州,中、东、西三大经济带结合部以郑州为支撑,京珠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和107、310国道交汇于此,新郑机场已成为全国四大货运机场之一,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新郑国际机场以其庞大客运量、货运吞吐量,居全国主要机场首位,新郑机场已成为全国四大货运机场之一并跻身国际一流货运枢纽机场行列。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已正式封关运行,对促进郑州国家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良好的交通体系为郑州市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大枢纽”战略下的郑州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政策支持引导
发达国家的物流业起步比较早,发展的已经比较完善,这都离不开政府的极力支持与正确引导。虽然美国实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但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政府也开始出台各种相关政策措施对物流系统进行改善,日本更是将推进物流现代化发展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当中。我国的物流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从政府层面讲,还多是停留在宏观产业方面,微观产业未得到足够重视。作为地方政府,应在国家相关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出台适用性强、可执行度高的政策对物流业进行鼓励支持。
(一)放宽政策,鼓励市场自由竞争。郑州物流需求大、前景广阔、极具优势,各物流企业对郑州这个大市场也是跃跃欲试,然而我国物流领域的市场准入繁杂,物流企业在一个新地方安营扎寨的费用高代价大,因此被拒之门外,这极不利于本地物流业的发展。政府应充分考虑放宽对运输市场的管制,响应删繁就简的行政审批政策,取消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时的诸多行政审批和限制,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自由竞争,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除在准入方面的支持外,在重点项目的立项、用地及建设环节,也可以考虑精简审批制度,给企业以便利。
(二)优化税费政策,提供合理税收激励。美国在税收政策方面为物流业提供了极大优惠和支持,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为鼓励本地物流业发展,郑州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在减免税、费用扣除、投资免抵、加速折旧等物流税收政策上给企业予以鼓励和支持。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鼓励企业之间通过合理竞争方式,结合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优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表现,确定优惠对象。
(三)引导扶持本土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本土企业立足本地,对本地经济、物流发展、物流文化及相关政策更为了解,和外来企业相比具有优势,并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可以节省资金,更为方便。但郑州缺乏大型的物流企业,已有的企业多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政府应注意到已有中小型物流企业对郑州乃至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引导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并给予扶持性政策,为本土中小物流企业规划物流产业园、升级改造基础物流设施等,以提高物流企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建设立体交通网络
“要致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物流发展的基础。而郑州恰好具备这一点,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极具优势。
(一)加快郑州航空港建设。交易的高效和物流的快捷,是目前物流业竞争的焦点,这使得航空物流得到极大重视。目前,航空港的主要业务是航空货物和快件运输业务,主要是运输服务,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集运输、仓储、配送、分拣、包装、报关、商检等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涉及航空货代、航空公司、陆运公司及客户之间的多方协同运作过程,需要高效、快速的服务来保证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彼此之间的信息实现高效对接。郑州航空港的物流运输基础建设已经很充足,但其物流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比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弱以及信息化建设不足,航空港应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以及信息化建设。
(二)全面完善交通路线网络。河南“米字型”高铁以郑州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进一步增强并发挥郑州作为全国铁路交通枢纽的作用,加速郑州物流业的发展。虽然郑州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但在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之间的连接上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加快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
三、整合企业资源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供应链的竞争。郑州现代物流业尚处在发展阶段,与东南沿海一带物流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信息化智能化落后,成本高效率低等方面,物流业想取得发展应从物流供给侧着手,改善物流企业本身条件,加快促进现代物流业的改革发展。
(一)打造物流园区,形成产业规模。目前,郑州的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且分散,“小、散、乱”特征明显,和大型物流企业相比,具有明显劣势,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意义重大。打造物流园区,是发挥物流业集聚效应的一个重要途径,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相应物流园区的发展为带动,充分利用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是一个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包括一个综合保税港区,两个公路物流港和两个集装箱中心站。各中小物流企业应看清形势,积极进行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进行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搭建支撑园区企业业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二)升级供应链,促进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当前的物流市场竞争激烈,而传统的物流业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不健全,供应链流通环节冗长、混乱、低效,在信息化智能化面前,传统的物流业劣势明显,已逐渐走向淘汰。“互联网+”为物流产业升级、供应链变革带来新的机遇,使传统的供应链重塑为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智慧供应链,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可视性、加强风险管理、改善客户体验和协同管理,开拓了全球化市场。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全省物流中转中心,物流量大,为缓解物流量的压力以及所带来的人工成本的上涨,在物流设施方面可通过建立立体自动化仓库,实现仓库高层空间的合理化运用,实现自动化存取货物,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物流处理能力。信息化智能化运输将能够让物流更加“聪明”,在供给侧真正形成并确立以服务为主导的高品质经营,创造出新的客户价值,破解行业“痛点”与盈利难题。
四、构建城市共同配送网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网络购物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1月11日被称为“双十一”,演变为现在的“剁手节”,很形象地说明了时下人们的购物方式及对网购的需求量。由此引发的“暴力分拣”、“爆仓”、“最后一公里”等物流服务问题,急需探索一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快递服务|量需求的配送方式。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集成化配送服务模式,是对配送进行优化组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得到飞速发展,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构建高效合理的共同配送网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加强物流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共同配送物流服务的基础,应按照配送节点的功能和布局要求,加大力度对物流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集成化和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建设支持配送和转运的配送中心、转运中心;鼓励企业建立立体化仓库并采用先进的分拣设备和技术;支持物流末端共同配送点和卸货点改造升级,建设集配送、零售以及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物流配送终端。
(二)选择合适的校园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随着购物理念的发展,除社区居民的快递配送需求外,学生成为快递服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群体,校园配送业务发展迅速。虽然共同配送模式很多,但并没有一种通用的模式。基于快递种类繁多,校园周边快递员“摆摊设点”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环境。学校可对校园快递服务做统一规划,建立专门的快递服务基地,由学校统一管理,既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又有效地缓解了校园“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对于社区配送,最大的问题便是二次投递和“入户投递的安全性”,严重降低了配送员的时间效率和住户的安全性。为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二次投递和降低“入户投递”的安全隐患,可以采取社区便利店与物业公司合作、智能快递柜投放及自提点建设等。
(三)推进社区共同配送物流信息化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物流信息化建设得以实现,促进了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协同发展,有效提高城市快递末端配送效率。应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实现快递自助配送、配送员任务动态分配、配送状态实时查询与跟踪等。政府与企业之间应达成共识,联手创建社区共同配送公务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级之间物流信息的对接,采集和城市配送基础信息数据,使社会物流资源达到有效调配和整合,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城市共同配送效率。
五、建立配套人才体系
物流快递业务的蓬勃发展,使得不少低学历、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到快递物流业中,带动了就业率的提高。然而,物流从业人员并不等于物流人才,物流人才应该是企业管理层、控制层等从业人员,从事物流规划、设计、研究、管理、教育、培训等岗位。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对相关的物流人才要求高,需要高层次的物流人才,政府以及企业,应重视物流人才体系的培养。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应在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给物流企业及物流人才予以支持。物流公司可以与高校联合,提供物流实习基地,培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俱备的高等人才。企业也可定期在高校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员工的从业技能及服务意识,鼓励相关人员学习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物流知识和技术,提高物流业务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健,齐二石.促进郑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13.10.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钢铁企业 供应链金融 核心企业 优化生态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钢铁行业市场竞争逐步由单一客户竞争转变为企业供应链构建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11年以来,在全国钢铁行业仓单重复质押案件频发,厂商银涉案金额巨大的影响下,涉钢企业已很难再从“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维护所在供应链的生存,提高供应链资金运作的效力,降低供应链整体的管理成本,已经成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各方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钢铁经营深陷资金困局
钢铁是资金密集行业,经营一单生意需要四套资金,分别用于库存占用、钢厂预付、应收账款及在途货物,企业单凭自有资金难以运作,而在早年间钢厂合同是钢贸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的一个重要指标,经销商凭借合同在多个银行获取高额授信,钢贸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资金宽松状态。而2015年之后,钢铁行业所有的民营企业几乎处于完全断贷局面,以福建省钢材常规社会库存约80~100万吨进行估算,占用资金约25~35亿元,直接可见资金短缺的局面下钢材的社会蓄水池溢出,市场被迫加剧资金周转,快进快出操作促使价格恶性拼杀激烈,致使市场价格维护陷入不利局面;且面临着欠款工程流失,销售渠道不断萎缩的局面,从某种意义来说,收贷直接导致了钢厂销售渠道受重创。
二、钢厂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优势
(一)搭建新的业务模式的需求
过去钢铁企业在渠道管理上发挥的主导性作用缺失,渠道中各成员处于相对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造成了流通渠道上的混乱,而且渠道组织方式落后,环节与层次过多,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转型升级难度大。而理想的渠道应该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在实现渠道成本最低、渠道效益最优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钢铁行业普遍要从单一“制造商”向“制造商+服务商”转型,钢铁企业作为供应链及地方的核心企业应不再追求规模,应该抓住机会,搭建平台,搭建新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新的管理创新的平台,要把目光集中在整合资源、协同发展、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上,为钢铁企业,也为客户创造机会,实现多方共赢。
(二)上下游企业需要融资渠道
由于银行与产业信息不对称,对于产业看不懂,缺乏资产甄别、定价和处置能力,银行普遍存在存多贷少,创新能力不足,交易层级多,缺乏定制化和标准化服务的特点,且行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由于信用缺失,财务不透明,缺少抵质押物,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企业只能依赖民间借贷,而其借贷成本高,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显而易见传统授信模式已不满足于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
(三)钢厂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
钢铁企业供需失衡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主业持续亏损倒逼企业转型,钢铁企业过去依赖的一买一卖方式博取差价的“传统贸易模式”已被终结,而是开启了围绕客户需求为目的的“服务模式”,钢厂从单一的生产型企业向着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通过引入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手段,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存货(抵押物)管理水平,交叉对比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形成信息流、资金流闭环。通过引入产业资本,具备抵押物处置能力,避免资金损失。“链条融合”开启。产业核心或主导企业整合多方资源、延伸产业链,降低总体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劳劢生产率,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钢铁企业应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产业供应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供应链金融要发挥产业核心企业优势,广开门路,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核心金融,填补金融机构的融资空缺,前提是物流系统,信息系统,信用系统的建设。
第一,获得了风险利差,基于对行I风险的了解,和大企业融资能力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差异获取风险套利。第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目前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强化了以核心企业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提升了整体供应链的忠诚度和竞争力。第三,加强了行业把控,不链属企业实质的产融互劢,会让核心企业对链属企业更加了解,基于更长远的战略规划,可以通过更多资本运作,加强行业把控。第四,增加了模式转型题材,基于产业深耕的基础,体现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劢机,更好的增加了企业竞争力。
三、以福建三钢为例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钢闽光是福建省内唯一全连轧的长流程钢铁生产企业,拥有福建省最大的焦炉、烧结机、高炉、转炉和全省唯一的板坯连铸生产线,工艺技术及装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具备年产钢能力620万吨,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闽光”牌建筑用材、金属制品材、中厚板。
三钢集团利用好上市公司的信用、立足主业并向非钢业务进行延伸,向现代供应链管理升级成为必然选择。三钢闽光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物联云商对福建省的钢材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优化,通过设立覆盖全省的钢材仓储物流中心,建立钢铁信息、供应、销售、支付、融资、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的服务型电商平台。三年内打造智能仓储、加工配送两个系统和电商、供应链金融、大数据云计算三个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集成式的服务。
(一)企业打造全套供应链服务
三钢闽光“物联云商”战略型平台的开启,发挥集团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转变商业模式,在压缩交易层级和延伸服务上实现盈利;依托产业链金融,服取代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包括商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信息,使得仓储和采购能够通过大数据来优化数据,能够指导生产,使库存最低,能够使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三钢集团可依据法规享受国家或当地税收优惠,致力于提供与业物流仓储服务、与业软件服务、科技金融服务、金融撮合服务,主营收入为技术服务费、监管费、物流费、软件定制化服务费等。
(二)应收账款融资,资金方向上游供应商授信
通过对贸易背景进行真实性审查,交叉验证,核实应收账款真实性,及时风险预警,通过控制核心企业付款确保资金安全。
(三)预付账款融资,资金方向下游贸易商授信
通过对贸易背景进行真实性审查,交叉验证,核实预付账款真实性,实时货物监控,通过核心企业回贩债权确保资金安全。
(四)风险控制
2008年以来钢铁行业厂商银风暴的核心内容是仓单风险失控,产生巨额坏账,供应链金融在钢厂供应及销售端的运作焦点应是资金的风险管控环节,通过企业建立内控制度,做到风险可控。
①自有仓库/可控仓库实时掌握客户动态库存,支持平台上所有仓库的库存冻结。
②抵押品价值计算精准,市价波动及时调整,货值即时更新。
③保证金管理:10%保证金,每日监管,当日补齐。
④价格波动预警管理:实时更新押品价格、价值。
⑤违约资产处置:若出现平仓,可在电商平台上挂网销售,及时止损。
(五)融资产品丰富
银行共同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供应链业务融资产品,满足不同经营模式下的融资需求。
①托盘业务:可为上下游客户做托盘业务。
②工程垫资业务:客户存在与大型央企、国企等企业工程的应收账款,若评估后风险可控的,可由物联云商公司先行垫资,收取资金占用费用。由于债务人具有国有背景以及客户承担的连带担保责任,该项业务风险性较小。
③炫婆穆舻牡孀室滴瘢憾杂诩苹外挂网订单,客户使用杠杆进行竞拍,赚取赎货日之前的资金占用费用。
④保理业务。
⑤成立小额贷款公司:面向社会、职工。
四、结束语
钢铁产业链(矿煤焦钢外加铁合金)几乎全面金融化的今天,钢市的分析方法和视野早已远远超过传统范畴,钢铁产业渠道的变革与整合也势在必行。供求决定趋势,资金决定波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