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净化空气;瓷壁炉;原理;技术创新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用陶瓷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改变花式品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笔者公司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引进清华大学新型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开发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新产品。产品的创新是以钛有机醇为原料,研制出净化功能的多孔陶瓷,并与电器、陈设瓷壁炉框体、仿真燃烧瓷饰件等组装而成。产品具有净化空气、取暖、凉风和陈设欣赏等用途,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办公室、餐厅等。
2 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
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产品可达到如下指标。
(1) 电气安全、热风输送、陈设艺术方面的技术性能指标执行GB4706・1(IEC335-1)、GB4706・28(IEC335-2-30)和企业产品标准。
(2) 净化空气方面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臭气有害物质(代表物:HCHO、C7H8、SO2、NO2)去除率≥90%;灭菌率≥90%;风量≥6m3/min;电耗≤50W。
(3) 关键部件TiO2光催化远红外多孔陶瓷表面薄层TiO2粒度平均直径≤50nm;远红外辐射率≥90%;呈锐钛矿晶型;吸收波长为300~500nm。
3 产品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内容
钛有机醇类与其他有机醇类、无机盐等经特定工艺反应,并将掺杂改性剂和银等金属离子复合,混合溶胶后生成掺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复合功能陶瓷液(稳定液)。多孔陶瓷载体经特定工艺先后浸渍高效红外粉浆、TiO2复合功能陶瓷液,热处理后制成TiO2光催化远红外净化功能多孔陶瓷部件,功能多孔陶瓷表面中TiO2以平均直径≤50nm颗粒均布。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正面出风口装有上述功能多孔陶瓷部件和除尘网;内有等离子体部件、紫光灯和电风机。通电时,紫光灯照射多孔陶瓷部件,电风机使室内空气强制对流。在紫光照射和红外粉作用下,多孔陶瓷表面纳米TiO2薄层由于具有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掺杂改性效应、光催化活性高等特征,激发产生大量电子、空穴。其中,价带空穴可以将能级比其高的物质氧化,导带电子可以将能级比其低的物质还原。在高效的氧化、还原作用下,产生负氧离子和OH活性自由基,并分解了流过功能多孔陶瓷的有机物分子和生物分子,起到了净化空气、除臭、抗污垢、杀菌等功能。等离子体通过施加高压产生等离子,而离子化对流空气中的烟尘、霉菌等带正离子后,在负极被捕获,实现净化。壁炉中还装有背景灯泡、光折射镜片、仿真木桩煤碳瓷饰件和电热元件。通电时,电光折射、炉腔中瓷木桩煤碳饰件仿真燃烧、火焰跳动,图象逼真,起到艺术欣赏的功能。在冬天,电热元件加热对流空气以热风送出,有取暖功能。
3.1 TiO2功能陶瓷液制备
本产品的关键技术是高效掺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复合功能陶瓷液的制备技术(即配方与工艺的确定)和多孔陶瓷浸渍红外粉浆、功能陶瓷液,以及热处理形成TiO2薄层的工艺技术,包括:载体与红外粉浆、功能液的优化配比、复合化和热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2 净化空气多孔陶瓷制作
净化空气多孔陶瓷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3.3 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整机装配
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整机装配的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4 产品的技术创新及难点问题
本产品的技术创新点为:一是产品结构的创新。将浸渍高效净化材料的功能多孔陶瓷部件与电器件、工艺陈设瓷壁炉框体与饰件组装制成具有艺术欣赏、暖凉风、净化空气多功能的家用电器;二是净化空气技术创新。采用吸附、远红外活化、光催化、等离子体等功能特性集于一体的高效净化技术。其中,功能多孔陶瓷载体制作中加进了远红外材料,大大增强了降解物的反应活性,提高光催化效果;三是高稳定性的功能陶瓷液制备工艺创新。使用钛有机醇类、无机盐和其他有机醇类,以特定工艺反应,并将掺杂改性剂、银等金属离子复合,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功能陶瓷液。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功能材料的光催化效率与灭菌效力。
本产品创新的难点为:一是在掺杂改性纳米TiO2功能陶瓷液制备工艺中,有机醇类、无机盐及其它溶剂、分散剂的选择;配比、浓度、pH值、温度等的调整;最佳条件下的稳定化技术;稳定化功能液可长期存放不发生絮凝、沉淀和变性。二是净化功能多孔陶瓷制作中,远红外粉、功能陶瓷液与多孔陶瓷载体优化配比及复合技术。三是净化空气陈设瓷壁炉中净化功能多孔陶瓷的光照度、空气流通截面与风速;施加等离子体的高压发生器等的优化设计。本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详情见表1。
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losely connects the practice condition of material accounting in Hubei United Investment Group Trade Logistics Co., Ltd. to expound the necessity of fine management in material accounting.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材料会计;必要性
Key words: fine management;material accounting;necessity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041-02
0 引言
物资是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资料。一个企业想要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必须做好物资管理这方面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会计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密切联系材料会计在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物资管理中的实践状况,对材料会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全面地阐述了精细化管理在材料会计工作中的必要性。
1 材料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流程
材料会计是负责材料的出入库,每月月底和仓库保管核对出入库账目,并提供材料报表的会计工作人员。其主要岗位职责就是依法核算材料,其基本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精细化管理在材料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俗语云:“当家理财,柴米油盐。”理财理财,重在“梳理”,成于“精细”――将材料会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对加快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建立起一套更加高效的材料管理系统、进而形成有效稳妥的制约和控制机制、使物资管理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高而言是相当有必要的。
从管理行为的效用性来看,材料会计管理精细化有利于:
①促进材料会计人员熟悉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流程,使材料管理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使工作作风由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使工作领域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②鼓励所有员工参与到材料管理中去,发挥队伍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企业各个部门为了企业的利益共同奋斗,如此一来,企业的目标将可能更快地达成。
③通过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将企业的价值观渗透到管理全过程,实现管理行为质的飞跃,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过渡。
3 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深入应用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对材料会计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培训,使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材料会计的人员选聘、制度建设、计划编制、价格管理、物资验收、出库跟踪、库存盘点、票据审核入账、成本管理、资料管理等实际工作过程中:
①材料会计人员的选拔聘用,细致到人员的思想觉悟、敬业精神、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物资管理的基础是人本管理,员工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都会对物资管理的质量起着极大的影响。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后的几年中意识到材料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材料会计的选聘力度,在选聘材料会计时除了社会招聘外,在公司内部同时进行了动员报名、筛选、培训、考证、终选等环节,确保所选材料会计人员在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与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方面达到优秀水平。
②参与物资采购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工作,并落到实处。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安排材料会计人员参与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验收、仓储、结算、统计管理、物资全面质量管理等各项标准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到每个环节都设置相关规范标准,通过严格落实相关规范标准,以使企业物资管理井然有序,业务人员的工作规范严谨。
③参与月度、季度、年度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各项物资的库存不超过计划库存限额。物资供应管理需要有预见性,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月、季、年度计划,需要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在制定具体的采购计划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适合企业发展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④参与企业价格管理,掌握物价管理部门的价格政策及信息,考察相同及相关行业物资的销售情况,参与物资招议标工作。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建立企业通用物资和专用物资的价格信息库,同时注意收集相关部门的价格政策和有关信息,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价格的变化趋势,如此一来,在实际的招议标工作中,企业由于拥有了物资定价的主动性,可有效减少物资的采购成本。此外,在招议标过程中,材料会计对参与竞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如:资金流动性、资产负债率等)进行分析、评价,以确认竞标企业有足够财务履约能力,保证项目能够按合同约定的工期交货。
⑤参与物资到货验收工作,确保入库物资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价格与合同、发票保持一致,真正地做到账实相符。物资到货验收合格入库后,将直接形成企业的负债,该环节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尤为重要。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连同供应商、采购部门、销售部门、项目、监理等部门参与到货物资的验收工作,严格地依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规定,真正地做到账实相符。
⑥严格审核物资出库单,并对出库物资跟踪管理,减少损失与浪费,防止物资流失。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严格审核物资的的出库,认真比对每一批次物资的进出,对有保质期的物资,确保在其期限内发出,以避免物资的过期、锈蚀,造成损失;相关人员应对出库的物资进行必要的跟踪管理,定期核查物资的各项情况,比如使用数量、运行状况等。
⑦每月定期盘查企业存货情况,检查存货是否真实,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执行定期不定期盘点库存物资的制度。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材料会计人员做好清仓查库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核查在库物资;二是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详细的账单,确保每个在库和不在库物资都清楚去向、用途和运行状况等。
⑧严格审核物资入库单、到货验收单及发票等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并及时入账。到货物资在财务结算挂账后,将构成公司的直接债务,导致公司资金的流出。物资到货发票挂账结算时,材料会计人员严格审核物资入库单、到货验收单及发票等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确保发票、物资入库单、到货验收单上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保持一致;物资出库时,材料会计人员对物资出库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进行审核,并根据用途建立台账。
⑨执行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核算办法,协同成本会计开展成本预测、分析和编制成本报表工作,参与公司成本管理,及时提出成本控制改进措施和建议。物资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和成本会计人员相互配合,严格执行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核算办法,开展成本预测、分析和编制成本报表工作,参与公司成本管理,及时提出成本控制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公司的降耗增效服务。
⑩负责物资的原始凭证记录,及时分类保管相关资料,并做好供应商预付款的登记,及时与财务沟通,掌握并了解供应商的余额情况等等。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材料会计人员是财务与供应商、采购部门、销售部门、库房、项目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的关键,通过材料会计的职责运作、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企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材料会计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湖北联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的物资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公司的效益实现了大幅提高。以钢筋、水泥等物资为例,在物资管理中,材料会计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具体效果如表1所示。
5 结束语
“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材料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即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材料会计是负责材料、产品等有关科目核算的人员,在物资采购、管理、使用以及再利用等环节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会计的精细化管理会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促使企业更加合理和高效的利用物资。材料会计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闫国举.浅析财务精细化管理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作用[J].中国-东盟博览,2012(07).
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为了企业及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是我国的人才培养基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推动现代化高校建设,促进国家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高校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内涵,从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问题及对策
现代意义的精细化管理思想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很多大型企业例如日本丰田、中国海尔等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将探讨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路径。
一、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1.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分析。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本质上与企业并没有很大出入,就是要在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以精细化管理思想为指导,将高校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按照质量标准规范来处理业务,通过考核控制,结合数据化、标准化以及动态化处理,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2.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点。首先,相对于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由曾经单纯的静态核算监督向动态经营管理过渡;其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点还体现在岗位职责分工上,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中对于岗位职责分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职责分工变得更加清晰细致,并且要求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来对其绩效进行分析;最后,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将大量的现代化技术融合于财务管理之中,其信息化程度更高、技术性更强。
二、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实现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十二五”之后,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之下,高校的财务管理也正向着集约式管理发展,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部门,高校财务部门必须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变革,只有这样,高校财务管理才能真正符合时展的趋势,才能跟上我国高校改革的步伐。
2.实现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从粗放到精细,是中国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是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管理方式对整个社会中企业单位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必须提高,要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从高校整体精细化管理要求出发,实现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也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3.实现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特点的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新时代中表现出了更多的新特点,首先,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出现了变化,由实现传统收支平衡转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绩效最大化。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资金来源向多样化发展,其筹资融资由传统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市场化的资金筹措,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高校内部的经济业务正变的越来越复杂,其业务类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
三、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原则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全员参与原则、系统性原则、信息化原则、持续改进原则以及严格终端控制原则五项。第一,全员参与原则,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从而充分发挥财务人员以及高校整体工作人员的潜力,发挥个人能力,实现整体管理的提高。第二,管理是系统工程,要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也要建立一套目标、制度、文化结合的管理系统。第三,沟通是管理的重要部分,信息化原则,就是要将信息及网络技术引入管理中,从而实现高效沟通、实时控制、条理化检索等。第四,有生命力的管理系统才能不断适应时展,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也是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理念的内在要求。第五,严格终端控制原则就是要防止业务过程中执行偏差的出现,保证财务工作者严格按照目标及规范工作。
四、高校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探析
1.做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对于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非常重要。高校可以通过成立精细化组织管理机构、开展动员营造氛围、征求意见制定细则、优化整合现有制度、整理数据等工作,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开展做好准备。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财务工作者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基础单位,要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必须将财务工作者的素质提高。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持续的素质训练,提高财务工作者业务素质;通过宣传、讲座等方式,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文化氛围。内外结合,将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去。
3.强化预核算管理。预算改革之后,我国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预算编制方式不科学、虚假平衡、考核机制失效、收入内容不全等。此外,高校会计核算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账户设置不合理、审核传递环节不畅通等,这些都是是阻碍高校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对自身整体发展做出总规划,然后对自身业务进行全面分析,使预算落实到每一个业务环节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处理;强化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基础工作质量,实现细致的预核算管理,实现精细化的会计核算。
4.构建财务信息平台。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财务软件,财务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单纯引用相关软件以提高单项工作效率的方式只是会计电算化阶段,其数据较为分散、财务报表合并效率差;风险分析、决策系统等依旧处于空白状态。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综合型财务信息平台,有效地将各个财务软件结合起来,使财务管理形成闭合的管理链条,实现财务管理流程再造,以平台为基础,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运行,将财务信息及时传递到有需要的部门中,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会因为达到某一管理目标而停止发展,高校在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管理发展的持续性,持之以恒,不断完善管理方式,从而持续地为高校管理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小玲.谈图书馆工作中的细节服务[J].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2]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3.
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4
所谓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指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情的案例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当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教材大都来自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案例,严重脱离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的本土化,从理论、方法、实践等各个方面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使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
(二)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也遭遇了许多重大的挫折和教训,可以说,我国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我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外部素材,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已经获世界许多国家承认的大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这要求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快本土化步伐,从而为提高高素质的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5
[关键词]公共养老金;私营化;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
[中图分类号]F84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7-0042-04
公共养老金制度是构成养老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公共养老金主要根据融资模式的差异,选择政府公共管理(公营化)或私人机构管理(私营化)的运营方式。近年来随着公共养老金制度运行环境的变化,许多原本对公共养老金实行公共管理的国家出现了资金收支困境,从而掀起了公共养老金私营化改革的浪潮。这一变革趋势不仅使制度内部的代际和代内资金平衡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对制度外部的社会经济福利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公共养老金制度融资模式及私营化改革
(一)公共养老金制度及其融资模式
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从其构成来看,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公共养老金制度、职业养老金制度和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其中公共养老金制度可简单表述为,由政府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以工资税或一般财政收入为养老基金来源,规定养老金给付额度,实行公共管理的养老社会保险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公共养老金制度,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更是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中最基本和最完善的部分,由于这部分开支已成为政府预算的最大单项计划,因此也被称为“公共支柱”。[1]
公共养老金制度拥有三种融资模式,分别为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及部分积累模式。对于三种融资模式的特点,Lawrence Thompson(1998)认为现收现付模式对出生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即该模式与人口年龄结构关系密切,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会对现收现付制造成冲击;对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变化则不敏感,这意味在该模式下不必担心由于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经济原因给养老基金带来冲击。相反的,完全积累模式对利率或工资增长率的变化非常敏感,表明其巨大的资金积累对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十分脆弱,容易遭到养老基金贬值的威胁;另一方面对出生率的变化不敏感,说明该模式能够抵御人口老龄化的冲击。部分积累模式由于兼有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二者的特点,因此其对出生率及工资增长率和利率变动的敏感度界于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之间,也就是说该模式由于预留了一定的积累资金,使现收现付模式下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资金负担减轻,又由于积累的资金规模比完全积累模式小,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中基金损失的风险也相应降低。[2]
(二)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
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是指提供给退休者养老金收入的主要职责由政府部门转移到退休者个人身上,政府一般不再直接负有向退休者支付养老金的义务,而负有这一义务的是接受养老金基金托管的私人部门。
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的主要动因来自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人口结构状态。人口老龄化是由60岁~65岁以上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决定的。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全世界老年人口将增加两倍,接近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由1990年的9%上升到2030年的16%,到2050年全世界只有非洲还是“年轻型”的。显然,在人口老龄化和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前提下,现收现付模式将加重在职者的缴费负担,并有可能使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降低;而转型为完全积累模式,由私人机构对养老金基金进行运营,将会规避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冲击。[3]
公共养老金制度实行私营化改革之后,其养老金计划将出现多方面变化。首先,融资模式将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变为部分积累模式或完全积累模式;其次,养老金基金的管理将从政府部门转到私人机构;第三,养老金基金的社会统筹将被强制性的个人账户所取代;最后,养老金计划将从给付确定型转向缴费确定型,退休者的养老金领取数额将完全取决于其自身在工作期的缴费和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收益。[4]
二、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与私营化的经济福利比较
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与私营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融资模式的不同,因此探讨现收现付模式与完全积累模式对经济福利的影响,也就达到了分析公共养老金制度采用公营化或私营化运营方式所导致的经济福利变动的目的。模型建立在Diamond的2时期2世代叠代模型基础上。由于Diamond模型仅涉及工作期和退休期2个时期以及在职者和退休者2个世代,因此难以详细考察现收现付融资模式转换为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对于更多世代的福利、消费、劳动供给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小盐隆士(1998)对Diamond 模型进行修正,构建起包括消费和劳动供给等变量在内的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5]
(一)模型假设
假设各代生存在一个工作期为4个时期,退休期为2个时期共计6个时期的社会中,每个时期假设为10年,在每一时点上都有6代相互重叠,则该模型为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这些假设在现实生活意味着劳动者于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于80岁时死亡。在这一期间内经历了40年工作期和20年退休期。
为计算简便,将效用函数以对数形式表示,设各世代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效用函数为:
工作期效用函数:u = αlogC + (1-α)log(1- L) 退休期效用函数:u = logC
其中u为效用水平;C为消费水平;α为消费权重;L表示劳动时间比率,设其最大值为1。假设工作期效用取决于消费和余暇,退休期的效用取决于消费,工作期的消费与收入的替代弹性为1。各个世代所对应的工资、利率、养老金费率长期保持不变。政府能够承担最后的责任给予退休者足够的养老金。代际间不存在遗产的转移。
(二)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的建立
首先,对工作期效用的决定进行考察。设t期开始工作的世代在第s期(1≤s≤4)的消费为Cs,t,劳动为Ls,t,则可得到以下的效用最大化函数和其约束条件:
其中,U代表总效用;ρ为贴现率;r为利息率;τ为公共养老金费率;W为工资水平;Z为公共养老金给付额;As , t表示t期开始工作的世代在第s期期首所保有的资产。As+1 , t+1 = (1 + rt)(As , t + WtLs , t - Cs , t - Ps , t - Zs , t) 由于模型假设不存在遗产,所以A1,t为0。在该模型中,最初的利息率r、工资W、公共养老金费率τ用t期的数值表示,而t + 1期以后利息率、工资、养老金费率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应的世代需要以t + 1期的数值为基准来计算最大化效用以及消费和劳动的最适水平。养老金给付额Z由政府根据具体的消费计划予以确定并定期向退休者发放。
其次,对退休期效用进行考察。由于退休期(s = 5 , 6)效用仅由消费决定,所以有如下等式:C5,t= C6,t=A6 , t+Z6, t(3)
企业按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事生产活动,假设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则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写成:
y = ka0
其中,y为人均产量;k为资本劳动比率;a为产量对资本投入的弹性。在该条件下,利息率和工资可表示为:
r=aka-1(4)
W=(1-a)ka (5)
t期的资本――劳动比率kt可以表示为:
将kt代入(4)、(5)式中可求得t期的工资Wt及利息率rt。
当公共养老金制度采用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时,t期的在职者的养老金费率τt为:
(三)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与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中各变量的理论值测算
利用构建的6时期6世代叠代模型可以对公共养老金制度公营化或私营化运营的若干变量进行测算,其基本前提是各世代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养老金收支平衡。
假设人口增长率、贴现率、产量的资本投入弹性、效用函数中的消费权重,分别为1%、3%、0.3、0.8。(前两个参数是年率,实际值需要通过10年的复利计算得到)。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平均养老金收入/平均工资)为0.5。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可以看作是现收现付模式终结时的形式,则可得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下各变量的理论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之后各代的总效用水平得到了提高,并且伴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资本劳动比率得到提高。各代的整体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从各代的消费水平的变动来看,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之后各世代的消费水平高于实行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下的水平,并且各代间消费水平差异减小了。劳动供给总量在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后要比实行现收现付模式下的劳动供给变动幅度更小。另外,以实行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时的工资、利息率、养老金费率为已知变量,能够测算出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后的以收入为衡量标准的效用水平,将其与实行现收现付模式时的效用水平进行比较,可知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后收入水平增长了20.417%。
三、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方案的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公共养老金制度实行私营化,即采用完全积累融资模式比公营化下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更能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进。因此,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对陷入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各国而言是颇具吸引力的。但是,由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营化转为私营化存在着转型成本,即公营化下的现收现付融资模式意味着政府对已退休者和当前在职者进行了养老承诺,这一养老承诺构成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IPD)。如何消化和处理隐性债务这一转型成本,是决定公共养老金制度私营化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政府回避了偿还隐性债务的责任,而将这一债务转嫁给在职者,那么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否则将遭到来自在职者的强大阻力。[6]
如果实行激进的私营化改革,即在改革时点上除了对已退休者仍然提供养老金外,对当前的在职者则完全切断未来的一切养老金供给来源。这种办法将使在职者面临既要将收入的一部分转移支付给退休者,又要为自己进行养老积累的双重负担,而临近退休的在职者则有可能来不及积累足够的养老费用,为此这些在职者不得不通过增加额外的劳动供给或是减少工作期和退休期的消费来应对公共养老金的私营化改革。由于改革明显加重了当前在职者的负担,因此会受到当前在职者的反对和抵制。[7]
渐进式私营化改革是指现收现付融资模式下的养老金公营化规模逐步减小,代之而起的是以个人账户积累为特征的完全积累融资模式。渐进式改革的前提是在开始实施改革时已退休的各代的养老金不受制度改革的影响,即退休第1期和第2期所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变。在职者所负担的保险费可以由各时点所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中推算出来,在改革过程中在职者的保险费负担虽然逐渐减轻,但他们必须自己筹集退休后的养老费用。
渐进式改革尽管仍然无法避免增加工作世代负担及降低效用水平等问题,但由于保险费在几个世代之间进行了分散,各工作世代的负担有所减轻,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私营化改革还是可以平稳进行的。表2和图2反映了对渐进式私营化改革的几个方案的效用分析,这几个方案都是以实行完全积累融资模式之前的工资、利息率、保险费率为基础,分析了每个世代的收入变动情况。
其中,方案1是指在退休期的第1期期首开始准备私营化改革,于退休期的第2期完全取消现收现付融资模式。进入退休期第2期的世代为第1代;目前处于退休期第1期的世代为第2代;正在工作期第4期的工作世代为第3代(以下逐一类推)。其中,第1、2代的养老金数额不发生改变,从第3代起养老金降为0。
由表2可知,从第3代至第5代效用出现了大幅下降,甚至第6代(在制度改革时点上开始进入工作期第1期的世代)也未能从较低的效用水平中摆脱出来。能够体验到私营化改革益处的世代是从第7代开始的。方案2假设退休期的第1期期首开始准备改革,于第2期将改革付诸于实践,改革的内容是将养老金数额削减1/3,从第4期开始养老金给付降为0,这表明私营化改革经历了3期,相当于30年的时间完成的。从实施效果看,与方案1相比,由现收现付融资模式转变为完全积累融资模式所带来的转型成本被进一步分散化,但同时私营化改革带来的益处则出现得更迟。方案3、方案4分别假设从退休期的第1期以后将原有养老金数额削减1/4和1/10,则现收现付融资模式向完全积累融资模式的转型期间分别为4时期(40年)和10时期(100年)。
在以上的各方案中,转型期效用水平的最大下降幅度,或称之为各代负担增加的最大幅度,方案1为8.6%,方案2为5.8%,方案3为4.3%,方案4为1.6%。可见公共养老金渐进式私营化改革对各代福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转型的速度。降低改革的速度固然使福利改善的效果发生的较迟,但是却使各代的负担更加分散,因此改革更易于被各代接受。[8]
四、简单结论
计划经济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钻井 石油勘探 钻进技术
1 我国钻井施工的现状
(1)地形复杂的土层因为在钻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足而导致井的结构和井的液密度估计不够准确,造成了井漏、井喷严重后果发生。排除地层的压力,还有岩石预算的精准度不够高,从而导致井眼坍塌报废。
(2)钻井效率低下。我国钻井效率十分的低效,钻头的选型和速度成本影响着钻进的发展,同时也是限制我国钻进技术发展的因素。
(3)井漏问题。随着石油勘探的深入发展,使得井漏问题变得越来严重。由于纵向大面积的坍塌和破坏,导致了井口的报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拖延了勘探的过程和效率。
(4)井壁稳定和井身结构问题。泥岩层的土质疏松容易使得井身坍塌,由于对地层的认识不清导致对井壁的开发需要格外的注意,导致对井身的设计难度增大。井壁不稳定已造成缩径卡钻等问题发展,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井下事故。
(5)固井完井问题。长裸眼段多压力系统以及小井眼、小间隙井的固井质量仍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传统的CBL固井质量评价也已经不适应对固井质量的正确评价。
(6)我国钻进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深井的套管严重损坏,导致给钻进施工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国深井、超深井套管磨损问题严重影响了钻井质量,修补套管会给下去钻井施工带来很多困难。
2 我国钻修井的施工的技术
(1)新型钻井装备及技术。我国钻井装备研发与制造总体上已经全面国产化。自主研发建成了亚洲第一条连续管作业机生产线;钻进设备被不断的更新从而基本上实现国有化和产业化。
(2)水平钻进技术在有天实验中实现薄油层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水平水井技术已经得到了合理的利用。目前在塔里木油田,塔中、轮南以及长庆苏里格油田、大庆油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平衡钻井和气体钻井的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从液态平衡钻进发展到了气体雾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装备和工艺,实现了全过程的平衡钻进,提高了钻井的速度。完成了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成为钻井加速,减少井漏的复杂,发现和保护油气储层的有效技术,逐渐往朝控压钻井方向的发展。
(4)位移定向井技术定向井、丛式井技术已经成为常规钻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油气藏,2008年我国完成定向井占年钻井总数的57.4%。水平井技术水平得到了配套的完善和提高,已经从注重工程靶区的集合导向向跟踪油层的地质导向转化;水平井的规模化应已经运用于各种油气藏,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实现“少井高产”的主要技术方针。
(5)深井的技术随着对地层深处的不断开发,我国的深井数量也是不断增多,从而使得我过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深井的钻井技术是勘探石油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钻井水平的一个标志。钻井技术在我们的石油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石油行业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它的出现解决了以往很多较复杂开采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率。凭借着现有的条件,改善目前的钻具,合理的使用地质导向技术,能大大加强定向钻井的命中率,同时钻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下基础。
(6)钻井液与油气层保护技术常规钻井液技术已经实现系列化,并不断完善,基本满足国内中深井各种钻井需求;储层伤害评价、油气层保护技术已作为一项常规技术得到推广,钻井液功能不断完善,已拓展到保护油气层和提高钻井速度。国内的钻井设备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
(7)海上钻井技术我国海洋钻井技术起步较晚,钻井最大水深由499m到了1500m。基本掌握了浅水钻井技术,但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与装备仍属薄弱环节。
(8)综合配套钻井技术如井控技术,固井完井技术,提高钻井效率和速度技术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掌握了常规固井技术和五类完井技术。防喷器的种类也比较全面,0~70MPa压力级别的井口装置和井控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已完全掌握了四级井控技术。
3 钻修井过程中危险因素以及防范
3.1 钻进过程中危险因素以及防范
第一次开钻时设备状态运行是否正常,各电路、气控制系统是否有存在漏电、漏气或接错的现象等,都会对设备及人身安全构成较大影响。另外,第一次钻井使用的钻具、钻头、套管、工具等的重量和体积都相对比较大,在操作的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如衔接不好,人身伤害事故比较容易发生。第一次开钻时,钻台下面的井口没有保护措施,还需要把转盘方瓦经常提出,以此加大转盘中孔的开口尺寸,井口工具容易从转盘中孔掉入钻井内。下到表层去套管时,在钻台前扣好吊卡以后,人员如躲避不及时,容易造成碰、撞、砸伤事故。下表层套管用旋绳和猫头上扣也是比较危险的作业。
3.2 测井工作中的危险以及防范
测井也称电测,是在钻达设计井深或目的层之后进行物理测井的简称。通过测井,可以获得地下层物性、岩性、固井质量以及井身质量等工程与地质方面的信息。此项工作由钻井队配合测井队完成。在测井过程中要做到:事先关闭转盘两个水平轴制动销;井口要有专人观察,如果发现溢流情况要立即通知井下停止测井,并按规定处理井控作业;提示测井操作员,限制测井仪器在油、气层及其附近井段的上提速度;吊装测井滑轮和仪器时,应由钻井队人员操作小绞车,与测井人员配合好,防止碰坏仪器,碰伤人员。
3.3 下套过程中的危险以及防范
下套管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套管准备,逐根丈量套管长度;用通径规逐根通径;清洗套管公母螺纹;计算套管总长并确定下入深度;编写下井序号;按设计准备好套管下部结构等。二是准备好附件及下套管工具,验收检查送井的联顶节、吊卡、循环接头、钻井液管线以及单流阀、扶正器、环形钢板、套管头等是否完好、齐全、符合规定安全技术的要求。在深井下套管时,可提前把部分套管双根或立柱接好,以提高下套管速度。第三要做好井眼的准备:在下套管以前要进行通井,遇卡井段、下钻遇阻或电测钻头直径大于井径的井眼要进行划眼;通井到底后要充分调整循环好钻井液,保证井眼畅通。
4 结语
随着石油工业勘探与开发形势的发展,中国石油钻井工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工程技术复杂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因此更加迫切需要配套技术以降低综合成本。我国钻井开发力度和技术的研究要加快,对钻井的技术和类型提出高标准,为把勘探开发的综合效益提高,钻井技术应向提高油田采收率和有利于发现新油气藏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