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1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需系统地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比较熟练地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的实务性技能与方法,为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以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群体、社会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为正确而有效地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打下重要的基础。基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平台,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特点
1.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中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为基础,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变量以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综合性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各个学科中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的内容并为各知识点的链接提供路径,立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展现多维的研究视角,帮助学生登高望远,得以站在更高层次理解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在归纳谈及市场营销学科渊源时,现代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经济学是其父,行为学是其母”,而消费者行为学是从市场营销学中分化而来,故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其与生俱来就具有的特点。该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使得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素有“总经理摇篮”之称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上世纪 20 年代首创的一种以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案例)。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模拟情景中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作用如下:
1.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所学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
社会需要大量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人才,学生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处事的方法、经验和教训。这些方法、经验和教训是书本知识所学不到的,它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某些活动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能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触类旁通,应付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增强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2.案例教学有助于深化与拓展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就变成了“空对空”,很难有说服力,学生印象也不深刻,记忆也不牢固。案例分析则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揭示隐含在案例中的学科思想,寻求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同时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首先立足于国家、地区、及行业的背景,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吸取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锻炼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用活理论知识,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3.案例教学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知易行难,如何避免“赵括式”的纸上谈兵,将学生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检验教育实践成败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理论熏陶,理论知识过硬,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实践能力欠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功能是尽可能地为学生还原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提高实践技能。
三、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恰当的案例选择
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展开,所选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让受众尽量看得见、摸得着,感同身受,并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恰当的案例使用,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活跃课堂氛围,学生注意力会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容量大、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使多媒体成为案例选材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突破于传统的平面媒体,对于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则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借助图像、声音等多维感官刺激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将相关的概念、原理、事件反复映射到学生的头脑中,教学效果则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分析后,可随后进行《消费主张》、《经济半小时》、《我们都是消费者》等相关视频的播放,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视频中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结合现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2
一、《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状
(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得当
经过调查,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汇报交流等。但很多方法的使用过于牵强,只停留在为了丰富课堂设计,存在运用不当的弊病。如应用最多的是案例式教学,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导入或解释知识要点,也能适当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讨论、总结等。看似方法得当,但并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的真正要求。
(二)缺乏针对性的综合实训项目
一门课,它的核心能力点是什么,有没有分项技能。学生掌握分项技能后,最终的形成性能力是什么?这是每一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开设《消费者行为学》这么课程的院校,大多缺少这方面问题的思考。需要老师们分解课程能力点,设定针对性的相关实训项目。目前,《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没有特定的实训项目,实训环节大多还只是案例分析。
(三)考核方式太过传统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消费者行为学》的考核,主要还停留在笔试,笔试题型过于老套,开放性、应用性题目占比重也较小,偏离了应用技能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评价的目的。即便个别实行“过程化考核”,也大都是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评价的结果是,高分的学生也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的消费者行为观察能力,消费者心理的敏锐感知能力,营销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营销素养统统与成绩脱钩,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也就失去了考核真正的意义。
二、解决途径―――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教学计划的改革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系统知识“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我们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综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当然,我们也绝不能排斥传统教学,在现阶段条件下,传统教学仍然是学校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理论的运用或技能的训练要借助于实践教学。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1) 理论抽象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融入了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因此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学内容。为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这些理论,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事先创设某些相关消费教学的情境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就不会生硬晦涩地把理论强加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待学生领会基本理论以后,再鼓励学生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的消费者行为,使学生真正领悟所学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营销素养。
(2) 操作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参与式教学。对于一些需要动手实践操作的内容,比如影响__消费者购买的购物情境、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等,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真实模拟营销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来领悟理论知识的营销应用。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超市,让学生分组分析购买情境、销售终端的情境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最终形成销售情境的分析报告并进行讲评。在课堂上可运用小组比的形式,真实模拟某产品的购买情境设置。
(3) 体验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当然,为了要引起学生对案例的兴趣与参与,案例的选择一般都尽量真实、有趣、可读性强,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与反应,提高学生认真准备、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性决定了贴近营销实践的案例教学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性。如有关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个性心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可在课前把相应的参考书籍布置下去,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体现营销心理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消费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可给同学们做相关的心理测试,让他们分析自己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体验感也会有所增强。
(三)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市场专业的教育特色,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的结果,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相应改革。在课程总体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各项课内课外活动的参与介入程度的评定,以此来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期末成绩具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第二部分是以提交项目综合实训报告的形式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职业实践中去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了教学内容枯燥难懂、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教学现状,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技能。教学反馈结果也表明了学校和学生对此教学模式改革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琴.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分析》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J].2010.(11)
3、 赵娟.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12)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绿色消费意识;绿色消费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绿色营销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64-02
1 引 言
20世纪70年代爆发能源危机之后,与能源及节能相关议题受到西方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早期西方研究表明环境保护意识鼓励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并采用新可再生能源以节约能源。且近年来,西方对此课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已经涵盖消费和生产的各个方面。西方研究表明,近30%的欧美消费者愿意支付相比普通产品更为高昂的价格来购买绿色产品。但目前在我国,绿色消费市场还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对绿色消费研究也才刚刚开始。国内对于绿色消费的研究集中在从企业角度出发探究绿色营销。即从生产影响消费主线出发,探究绿色营销对消费者的影响。国外学者对于绿色营销的定义是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企业绿色品牌、企业绿色形象、绿色营销环境分析等。国内学者的研究多是站在企业角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道。而本文将从消费者角度,以消费为起点探索绿色消费意识及绿色消费行为,从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2 绿色消费意识
绿色消费亦被人称为可持续型消费方式。广义的绿色消费的含义,不仅包含购买绿色产品这一绿色消费行为,还包括能源的有效使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对自然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简而言之,本文研究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概念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会基于“绿色消费”的原则下,决定是否选购绿色产品。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中,消费者的需求受到外部和内部影响即主观和客观影响。本文也将探究这两方面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影响。外部影响包括:文化、人口统计因素、社会地位、家庭、市场营销活动等。内部影响包括:知觉、记忆、动机、个性、情绪、态度。绿色消费意识是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决策的过程中的首要关键。在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中,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某一项产品可视为一种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购买选择方案中,经过分析、评价、选择。然后作为理性经济人会实施最佳的购买方案。它是一个系统的决策活动过程,包括需求的确定、购买动机的形成、购买方案的抉择和实施、购后评价等环节。问题意识是消费者进行决策过程的首要一步。消费者拥有消费需求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起点。而消费者购买决策从第一步起便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作为理性的个人从消费意识到真正的消费行为,不仅要开展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还必须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理性的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并且要计算费用支出与可能带来的各种利益。
笔者于2013年4月10号至2013年5月1号,随机分发调查问卷,以长春市为主在繁华路段进行拦路随机调查。并分三天进行调研。问卷设计以李克特五级量表为主,对现城市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现状进行了随机量表测量。并对其绿色消费行为现状进行测量。问卷共发放100份,问卷发放期间共收回了88份问卷,剔除填答不完整及其他无效问卷6份,共取得8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是82%。本研究问卷通过信度分析,可得量表信度为0.823,因此本研究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稳定度。本研究收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经由SPSS统计软体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与绿色消费行为呈现正相关的因素有:消费者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较高的绿色消费意识;与绿色消费行为呈现负相关的因素有:绿色产品价格和绿色产品的顾客购买成本。
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绿色消费意识。具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绿色消费意识。这和信息卷入程度相关,有相关研究也证实社会卷入程度越高越关心环境保护,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居民而言,绿色环保信息卷入程度较高,因此进行绿色消费行为选择的倾向更高。
首先,持不同程度的绿色消费意识的城市居民,绿色消费行为选择不相同。绿色消费意识较高的城市居民更倾向于进行绿色消费行为。但进行绿色消费行为的受访者(即经常购买绿色产品和偶尔购买绿色产品的城市居民)只占总人数的50%。因而,当前我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还不够成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消费行为,而且消费者对绿色消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持有绿色消费意识的城市居民更愿意为购买绿色产品或其他绿色消费行为支付额外高昂的价格。绿色消费意识较高的城市居民愿意支付更高价格来购买绿色产品或进行其他绿色消费行为。但从整体上看,尽管量表测出51.2%的受访者拥有相对较高的绿色消费意识。但绿色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缺口。即并不是所有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城市居民都会进行绿色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意识并没有转化为完全的绿色消费行为,其中的阻碍因素除了上文提到的绿色产品高昂的价格外,购买绿色产品所支付的顾客成本较高也是影响因素。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降低产品价格及顾客的购买成本是首要。企业除保证生产各环节的绿色化外,还要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价格。突破成本和价格偏高的瓶颈,有利于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行为的选择。使得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绿色产品。同时,降低顾客成本,为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行为选择提供方便。
其次,对企业的绿色营销信息不信任是制约绿色消费行为的另一大重要因素。绿色产品必须经过我国绿色产品认证的严格审查才能通过,面向市场。有些企业在进行绿色营销及宣传时冒充绿色产品、制造假认证标志、夸大绿色营销等行为使得消费者对企业的绿色信息宣传失去了信任。因而,企业须进行真实绿色信息宣传。近期接连爆出的产品安全问题使得消费者对企业宣传的绿色信息提出了质疑。消费者趋向不再信任企业所宣传的绿色信息。消费者的不信任制约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因此,企业应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宣传绿色产品。
再次,企业应当提高顾客的绿色消费满意度,激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动机。购买绿色产品消费者需要支付较普通消费产品更为高昂的额外价格。这一额外价格的支付,是消费者对公共利益——环境保护的利他行为。因此,企业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一般需求,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这就需要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足够信息,保证消费者这一需求能得以满足。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需求的满足,即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行为这一选择确实是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对于这一消费需求的满足,企业可以采用除传统的广告宣传以外,还可以采取产品包装信息传递、一线销售人员信息传递、中间经销商信息传递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消息传递。
最后,国家应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国家应加大在绿色消费、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一方面,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扶植绿色产业,为绿色产业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积极监管绿色市场,清洁绿色消费的整个大环境。对于不诚信企业采取严肃处理。用法律法规规范和限制生产非绿色产品。统一绿色产品认证管理,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绿色产品的判别标准。明确绿色消费的确切定义。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绿色消费指示信息。
参考文献:
[1]迈克尔.R.所罗门 .消费者行为学[M]. 卢泰宏,杨晓燕,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光萍.制约我国展开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13(1).
[4]宋娟.基于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所面临问题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2(12).
[5]唐锡阳.环球绿色行[M].北京:漓江出版社,1993.
[6]尹世杰.关于绿色消费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J].消费经济,2001(6):3-7.
[7]马瑞婧.推行绿色消费的障碍及其对策[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0(12):25.
[8]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 郭大力,王亚南,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9]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人性需要;演化;消费潜力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3-0014-07
收稿日期:2010-12-06
作者简介:黄娟(1981-),女,江西萍乡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研究。E-mail:huang.省略
一、引言
预测中国消费潜力是当前研究消费问题的焦点之一,但是许多研究只是基于当前消费现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缺乏对消费主体――微观消费者的需要的深入研究。现实中,消费者的消费是非理性的,也是经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心理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在预测中国的消费潜力及解释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现有的需要理论也很少考虑需要的满足问题,故对需要与消费的研究非常少,而是将该问题完全推给了其他学科(例如将食品需要的满足推给农学等),基本没有涉及需要满足的一般规律性。在当今经济领域的理论及实践日趋深化的情况下,对人性需要内涵研究内容的不足已经限制了人们对实践的有力描述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因而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人性需要问题重新加以审视,以丰富充实其研究内容,并以此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为理论依据,直接从生命本源、人心人性和人的具体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出发,通过分析人的各种感觉属性,融合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行为学的综观视角,得出预测消费潜力的一个新方法。
二、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
人类对需要问题认识的范畴的不断突破,经历了由浅到深、由抽象到具体的演化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从抽象学科的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演化到具体学科的经济学视角和消费者行为学视角这样的逻辑演绎过程。子季在其著作《需求社会论》里谈到:“需要问题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及行为学等研究的对象”[1]。最早研究“需要”问题的是心理学和哲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的研究较为深入一些,从哲学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就不那么深入了。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家对“需要”的解释也很抽象,随着学科细分和对“需要”认识的层次性内涵的不断突破,消费者行为学对“需要”内涵的认识突破了原来的抽象含义,对人性需要内涵的描述也越来越具体。
1.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作为人学的重要学科,重点研究人的需要问题,因而对需要的使用非常活跃,几乎每一门分支都有自己关于需要的定义。如普通心理学定义:“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2];社会心理学定义:“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3]。西方心理学对人性需要剖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麦独孤、弗洛伊德、默里和马斯洛。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理论中,与需要概念密切相关的是情操说。他认为自我情操的发展、意志等,与人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而过去的心理学偏重于认识方面,忽视情和意,但情和意同本能需要有密切的关系,是本能需要激发起了情意活动并和认识活动一起构成完整的主体活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与需要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他的无意识概念和本能概念。他认为无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行为思想背后的驱动力,他所说的无意识是指某些潜在的需要,他用“欲或欲望”表示这些需要。默里在其理论中,最为关注的就是需要这一概念。他认为需要是用以代表脑区力量(其生理化学性质还不清楚)的构造物(一种权宜的虚构或假设的概念)。他的需要理论建立在关于体内平衡学说的基础之上,并指出了需要的性质、作用和需要产生的机制,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设计了分析个人需要的主题统觉测验(TAT)。马斯洛对需要问题作过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他认为人类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需要,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国内学者谭俊杰从心理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一种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4]。陈志尚和张维祥认为,人的需要“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欲望、希望和需求,需要只是主体的欲望、需求”[5]。
2.哲学视角
19世纪初,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需要下定义:“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6]。需要在哲学范畴的研究开始形成。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哲学界掀起一股研究需要范畴的热潮,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二是需要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人本身;没有人,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人的需要不仅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产生,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三是需要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找到自己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需要,从而建立起新的逻辑和构筑起新的体系。唯物史观并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开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其来自历史主体上的内在根据;离开需要,就无法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何以形成。所以,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根本性范畴,它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8]。袁贵仁在《人的哲学》一书中从哲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有的一种特质,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9]。王伟光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需要范畴。从历史观角度来看,人的需要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并且认为需要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础[10]。
3.社会学视角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11]。这说明人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因此,社会学不能忽视需要的研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需要下的定义是:“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12]。1972年美国社会学家埃文在其著作《意识的首领》中自问自答: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谁是意识的首领?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没有第二个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意识形态,就是消费需要[13]。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其著作《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针对当前社会温饱基本解决这一现状,提出了人的三种需要:舒适、牛逼、刺激。舒适是排除了生理上的痛苦;牛逼即是炫耀与崇拜;刺激寓于生存当中,当温饱解决后,生存中的刺激少了,刺激的需要就提升了[14]。郑也夫作为现代消费活动的坦率的批判者,他批判目前用消费取代生活的现状,最终导致很多实际上不需要的东西塞进生活,而很多需要的东西却无人供应、逐渐消失,乃至人们放弃或遗忘了最初的欲望和需要。李顺德从社会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指与人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相联系的某种依赖性,是人或主体的一种客观现实的状态[15]。
4.经济学视角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需要对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有决定作用的,而社会需要中初始的需要是消费需要,这正是各种需要的出发点。从经济学角度讲,需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如果离开人们的需要,就会变成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和需要相联系的,都受需要的制约和支配。因此,经济学对需要问题的研究,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肯定地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研究欲望及其满足,就是需要与消费的研究。”马歇尔从经济学概括需要的含义:“需要是人与生俱来、通过活动不断产生,以矛盾状态表现出来并以交换关系为满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状态”[16]。马歇尔只是在经济学范畴内提出了需要的满足,并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国内消费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尹世杰,1993年发表的《消费需要论》主张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为中心,并且将消费需要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范畴,把消费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整个消费经济学体系的主线和消费领域的主要规律[17]。李炳炎1990年发表的著作《需要价值理论――富国裕民论》以需要一般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需要一般反映了需要的自然属性,从需要一般出发,不仅可以合乎逻辑地再现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也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经济范畴,从而为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18]。李炳炎认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皆因需要而产生,劳动是满足需要和实现利益的手段,消费是需要的实现。所以,这就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经济学以物为中心、以物奴役人、人服从于物的出发点,代之而起的是以人为中心、物服从于人的需要。
5.消费者行为学视角
人们之所以行为,都是因为有一定的需要,需要即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不能靠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物品来满足,而是要通过劳动去创造出物品来满足。行为科学从需要来寻求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对需要下的定义是:“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19]。消费者行为学认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的需要对于消费而言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为人的需要会产生某种动机,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美国营销大师所罗门从消费者行为学概括需要的含义:“分析消费者的各种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现象,即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而这种动机由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而激发”[20]。
6.本文视角
本文认为,不论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还是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人们对需要内涵的揭示概括起来主要有本性说、状态说、欲望说和动力说等,它们分别只是部分地揭示了需要的某种属性,但又都没有揭示出需要的全部涵义。人们目前对人性需要的理解之所以未能揭示出需要的内涵,是因为都是从某个角度观察的结果,不是全方位观察和考察得出的结论,因而只能是对需要的一种外在性的描述而已。从上述不同学科范畴对需要的定义可以看出,最早对需要问题研究的是心理学和哲学。后两种观点则是在前面学科归纳的基础上,从人的角度进行概括的,即经济学和行为学的“需要”是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演化而来的。心理学的“需要”支付代价,即转化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需要;社会学的“需要”是构成消费者行为学“需要”的前提。
综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本文认为,人性需要内涵的揭示应具体化和微观化,在市场经济体系里人性需要的内涵被表述为人们到底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是以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为理论起点;“需要多少”则以需要和需求的范围的突破为理论起点,受资源代际分配和道德约束。人性需要内涵本身决定着消费潜力的大小,消费潜力的释放与解决“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是两个问题的同一过程,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所在。
三、论消费潜力之一“需要什么”
在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中,还很少有学者从人的具体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特性出发,通过分解每个器官的感觉属性,来指导宏观消费经济活动。在微观消费行为研究方面,目前国外应用人的感官系统进行商业营销的案例已经很多,感官营销这一营销方式也越来越热门,国内的感官营销刚刚起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在借鉴感官营销这一微观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来分析宏观消费问题。
1.人的感官和感觉特性分析
科学家们相信,人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对应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来体验整个宇宙,从而获得时间感、空间感、美感、情感和等,并通过感觉通道的各种信息判定各种可能有关“生存利害关系、好坏憎恶喜怒”等的外在事物。因此,“需要什么”要经过人的感觉器官过滤萃取,进入大脑。因此,分析任何消费有关的问题,应追根溯源到人的感官和感觉,只有从微观上对人的不同通道感官特性了然心中,才能真正解决消费不足这一宏观问题。表1列出了人的五种感官特性,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要。
表1 人的不同感官特性的比较――生理需要
续表
注:本表根据高路老师的文章和其他网络资料整理而成。
人的五种不同感官特性的需要属于人的生理层面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一切生命体固有的本能,是确保有机体生存的最基本要素,表现为人的本能,一般来说,生理需要存在一定层次性,某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具有边际饱和效应。人除了满足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需要外,还需要满足最重要的需要――意(感觉),很多心理学家称其为心理需要,如表2所示。心理需要是内心失衡并企图改变的意识欲望,可以超越实际基本生存需要,具有相对性(攀比性)和主观性,具有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特性。消费社会不再是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刺激产生新的心理需要,引诱人性更多的欲望。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心理需要由13种基本的欲望所控制。
2.需要什么
当一个需要被认知时,就会产生想得到满足物的内在要求,并由此产生指向特定目标的活动。通过对人的不同感官特性和感觉的分析,人性需要心理表现出对眼、耳、鼻、舌、身、意的满足。反映在消费上,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六种需要。满足感官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数量需求上具有饱和性,在质量需求上呈现不断上升的一般规律;满足感觉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和数量上
表2 人的感觉(意)的组成――心理需要
表3 从人的感官和感觉论需要什么
四、论消费潜力之二“需要多少”
人们到底需要多少,需要的范围有多大?需求的范围能不能突破?马克思认为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故需要还受生理、道德和时间的约束使得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最终导致经济社会消费不充分。需要的量受到欲望的支配,受到收入的制约,但是远大于经济学意义的需求。本文研究的消费潜力的大小主要是通过突破现有需求的范围,将现有的需要的量转化为需求,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必须指出的是,能将未挖掘的需要转化为需求的是有闲置货币的社会群体,也就是如何实现将他们的储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的过程。
1.欲望、需要、需求的范围
人类经济行为的三个基本概念――欲望、需要与需求,欲望引起需要,需要引起需求。欲望表明的是人类的主观愿望与具有的心理学意义;需要表明的是欲望与对象的结合和由此形成的行为动力学意义;需求表明的是有货币支付能力需要的经济学意义。欲望的外延大于需要,需要的外延大于需求。图1用数学集合来表示三者的范围,则需求是需要的子集,需要是欲望的子集,由于三个集合的范围和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则集合用虚线表示。欲望并不是无穷大和随心所欲的,欲望的范围受到地球资源的约束、受到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能力的约束、受到资源在代际之间分布的约束。需要也绝不是每个人心里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随心所欲的妄想,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需要被满足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增长,但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需要的范围受到社会道德因素约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约束、受到社会法律因素约束等一系列非经济制度的约束。需求要求有某种需要及其相应的购买力,若没有货币收入,就不可能买回商品来满足这种需要,因此,需求受到货币收入的约束。
图1欲望、需要、需求的范围
2.欲望、需要、需求范围的突破
欲望、需要和需求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母集和子集的范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事实上就是寻求需求范围的突破。需求范围的突破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第一种,在既定的欲望范围和需要范围不变的前提下,需求范围的扩大,将一部分或全部需要的范围转化为需求。由于需求范围受收入水平和购买欲望约束,所以本文研究需求范围的突破,主要是研究中高收入群体的需要转化为需求,将其储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中高收入群体面临有购买力,但购买欲望不足的现状,必须为中高收入群体提供他们有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存在将需要转化为需求的经济可行性。而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既定,即使购买欲望再强烈,需求也受到既定收入的制约,同时货币收入是不可能凭空得到的,故低收入群体不存在将需要转化为需求的经济可行性。市场经济有其共性,对我国中、高收入群体需要范围扩大的研究可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第二种,通过扩大母集的范围以间接扩大子集的范围,也就是通过扩大需要和欲望的范围来扩大需求的范围。前文已经论述过欲望、需要和需求的范围会动态变化但不是无限扩大,总是受到一定的因素制约。在一定的因素制约下,随着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变迁,事实上,人类社会进步和欲望、需要与需求范围的扩大是同一过程,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需要和欲望的开放进程,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推进,也必然要突破一些制度和思想束缚,如禁欲、节欲主义的消费观、灰色的和隐性的服务和产品。
3.方法展望
需求与货币收入有关,没有收入绝不会有需求,但不是所有的收入都能转化为需求,按照边际消费倾向来测算,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已经全部转化为需求,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有一部分没有转化为需求,需求的量以《中国统计年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统计指标来测算。需要大于需求,由于存在中高收入群体的投资动机和储蓄动机没有转化为消费动机,需要的量的测算等于需求量加上中高收入群体没有转化为需求部分的货币收入,统计结果等于中高收入群体的人口数量乘以中高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并不意味着欲望的量是无穷大,欲望受资源和未来的约束,欲望的量的测算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和预测将在以后完善。
参考文献:
[1]子季.需求社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2]梁宁建.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19.
[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谭俊杰.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5]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49.
[8]王江荔.关于需要问题的哲学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
[9]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5.
[10]王伟光.论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2.
[1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6.
[13]安格斯.迪顿.理解消费[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1.
[14]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4.30.
[15]李顺德.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27.
[16][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47.
[17]尹世杰.消费需要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18]李炳炎.需要价值理论――富国裕民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9][美]凯茨・大卫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3.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工学结合
《消费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并探讨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揭示消费者心理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规律。《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以及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一、强化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满足企业对现代营销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的供求关系、消费者在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成熟程度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时候,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从其经营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消费者的货币选票的投向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争夺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便成为企业营销管理者的主要内容。
(二)是实现工学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类专业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基本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心里现象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能够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营销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特点与心理规律组织营销活动。但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撰写过程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没能很好实现,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相距甚远。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计划难以有效实施。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较少安排实训课程。即使有实训课程,课时的多少、实训的方式也很随意,实训的内容主要以案例分析,简单的市场调查为主,几乎没有综合实训。
2.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表现为大多少学生未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他们对消费者需求的关注仅停留在口头上,他们对市场的定义是通过他们销售的产品来定义的,而不是通过期望满足的需求诠释的。例如针对某一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活动,他们不是首先考虑诸如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谁、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利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有哪些、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点存在哪些差异等问题,而是一厢情愿地选择一个市场,将所有的市场推广方式广告、公关、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一股脑地全部搬出来,根本不考虑这样的市场推广能获得怎样的营销效果。
二、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思路和途径
(一)《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为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及其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为出发点设计实训教学。基于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主线,培养学生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注重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能力训练,突出“厚基础、重能力”的特点。通过实训力图做到:了解体会营销人员应该具有的职责、素质和能力,并逐渐培养所需能力;自觉地把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活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能就具体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组合方案。
结合课程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能力要求,本实训的内容应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与消费体验,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一是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训;二是各种培养学生进行实际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技能的实训。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引导能力的训练,实训形式以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实地调研与实地观察、典型案例分析讨论、游戏体验等为主,根据具体的实训项目在课堂、模拟实训室和校外现场三个环境进行,努力创造机会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探索
1.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增强课程学习的参与感。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演示法是按教学项目,以一定的主题及情景为主线,先把模拟市场的情境确定下来,安排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角色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体验和感受角色心理的变化。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或角度写一份结论分析。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并不探讨很深的理论内容,只强调学生知识的活化,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工作意义的学习结果,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游戏体验激发吸引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游戏体验实训就是将学生将来从事营销工作应具备的能力通过设计相关的游戏项目,让学生在做游戏中边玩边学,有所感悟。我们知道企业市场营销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产品心理属性的设计,得到消费者心理上的响应,赢得消费者忠诚。要明确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就需要企业营销人员用心去体验消费者的内在需要,特别是蕴涵于消费者意识之中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用心去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设计了“蒙眼作画”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单向交流方式与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当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3.典型案例讨论提升课程学习的理性认识。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把现实的书面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进入被描述的情景现场,进入营销者和消费者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成败得失,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塑造行之有效。为此,在讲授完某个重要的知识点后,向学生提供中外企业市场营销精选案例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情景进行分析讨论,完成案例中布置的问题,在实训课上由小组成员轮流一人向全班阐述对案例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互动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市场营销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实地观察与调查丰富课程学习的感性认识。
观察法是消费者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深刻了解人和产品之间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购买与使用产品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观察。营销人员发现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有不同需要的人可能选择同样的目标来寻求满足,有相同需要的人可能通过不同的目标寻求满足,准确把握他们的购买动机非常不容易。因为动机是假设性的构建――即它们无法被看到或触摸、控制闻到或者被实实在在地观察到,动机无法从消费者行为中很容易地被推断出来,而观察与推断是常用的来识别和“测量”消费者动机的有效方法。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消费者心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仅仅通过外部观察和判断,甚至在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动机以及影响行为的具体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消费者行为测量和推断能力应是《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下一步努力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霞.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范文6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能熟练地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各种方法,制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营销对策,为增强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竞争力服务。目前,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相距较远。本文按工学结合特点提出了《消费心理学》课程应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并就具体改革思路和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消费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并探讨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揭示消费者心理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规律。《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以及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一、强化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以满足企业对现代营销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的供求关系、消费者在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成熟程度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时候,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从其经营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消费者的货币选票的投向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争夺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便成为企业营销管理者的主要内容。
不仅如此,市场交易行为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所决定的,现代营销在本质上是一个营销主体与消费者的心理互动过程,营销的成效最终取决于营销行为在消费者心理所产生的预期反应。企业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其营销活动的主要对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可以使企业及时准确地发现、了解消费趋势的新变化,在表面已经饱和的市场中发现市场空间,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为企业找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策略和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营销运作,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公司的生存、盈利性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的成长的关键要素是它比竞争者更好更快地识别和满足还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要的能力。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企业经营与消费者需求实现最佳结合的基础,掌握并有效运用消费心理学,成为现代营销人员的核心技能之一。
(二)是实现工学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类专业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基本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心里现象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能够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营销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特点与心理规律组织营销活动。但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撰写过程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没能很好实现,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相距甚远。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计划难以有效实施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较少安排实训课程。即使有实训课程,课时的多少、实训的方式也很随意,实训的内容主要以案例分析,简单的市场调查为主,几乎没有综合实训。此外,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习经费投入不足情况,象《消费心理学》这类课程根本无法使学生获得去校外实习的资金支持,即便有好的实训项目、有好的增长见识的机会也因为经费的缺乏而导致教学计划中途“流产”。
2.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首先表现为大多少学生未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他们对消费者需求的关注仅停留在口头上,他们对市场的定义是通过他们销售的产品来定义的,而不是通过期望满足的需求诠释的。例如针对某一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活动,他们不是首先考虑诸如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谁、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利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有哪些、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点存在哪些差异等问题,而是一厢情愿地选择一个市场,将所有的市场推广方式广告、公关、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一股脑地全部搬出来,根本不考虑这样的市场推广能获得怎样的营销效果。
其次是运用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的能力较弱,难以制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营销对策。由于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运用单个的知识点分析问题还好说,一旦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捉襟见肘,觉得无从下手,更难以将所学有效地转化为有用。譬如针对具体的企业在设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下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何进行评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策略等,与现实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思路和途径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教秘高[2009]14号)文件要求,《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应重点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营销人才,实训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一)《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为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及其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为出发点设计实训教学。基于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主线,培养学生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注重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能力训练,突出“厚基础、重能力”的特点。通过实训力图做到:了解体会营销人员应该具有的职责、素质和能力,并逐渐培养所需能力;自觉地把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活动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能就具体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组合方案。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总学时为72学时,鉴于课程的性质和其在专业中的基础地位,笔者认为其实践性教学总学时不少于计划学时的1/3;所选训练内容应能够组织落实和考核,操作性强;针对不同训练要点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避免手段单一;精心设计适宜用不同方法进行实训的重点教学内容,避免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
结合课程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能力要求,本实训的内容应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与消费体验,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一是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训;二是各种培养学生进行实际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技能的实训。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引导能力的训练,实训形式以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实地调研与实地观察、典型案例分析讨论、游戏体验等为主,根据具体的实训项目在课堂、模拟实训室和校外现场三个环境进行,努力创造机会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训教学探索
1.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增强课程学习的参与感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演示法是按教学项目,以一定的主题及情景为主线,先把模拟市场的情境确定下来,安排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角色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体验和感受角色心理的变化。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或角度写一份结论分析。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并不探讨很深的理论内容,只强调学生知识的活化,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工作意义的学习结果,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游戏体验激发吸引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游戏体验实训就是将学生将来从事营销工作应具备的能力通过设计相关的游戏项目,让学生在做游戏中边玩边学,有所感悟。我们知道企业市场营销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产品心理属性的设计,得到消费者心理上的响应,赢得消费者忠诚。要明确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就需要企业营销人员用心去体验消费者的内在需要,特别是蕴涵于消费者意识之中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用心去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设计了“蒙眼作画”的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单向交流方式与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当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3.典型案例讨论提升课程学习的理性认识
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把现实的书面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进入被描述的情景现场,进入营销者和消费者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成败得失,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塑造行之有效。为此,在讲授完某个重要的知识点后,向学生提供中外企业市场营销精选案例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情景进行分析讨论,完成案例中布置的问题,在实训课上由小组成员轮流一人向全班阐述对案例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互动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市场营销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实地观察与调查丰富课程学习的感性认识
观察法是消费者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深刻了解人和产品之间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购买与使用产品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观察。营销人员发现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有不同需要的人可能选择同样的目标来寻求满足,有相同需要的人可能通过不同的目标寻求满足,准确把握他们的购买动机非常不容易。因为动机是假设性的构建——即它们无法被看到或触摸、控制闻到或者被实实在在地观察到,动机无法从消费者行为中很容易地被推断出来,而观察与推断是常用的来识别和“测量”消费者动机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学习消费者购买动机这部分内容时,便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到安徽商之都、合肥百货大楼、瑞景国际、古井赛特等大型购物场所,任意选择两个购物区,观察消费者购买活动,通过和营业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动机和购买表现。考察结束后各小组成员纷纷踊跃发言,畅谈考察体会。把学生带到企业现场,在现场调查、考察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消费者心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仅仅通过外部观察和判断,甚至在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动机以及影响行为的具体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消费者行为测量和推断能力应是《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下一步努力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霞.消费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