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治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乡村治理;信息不对称;公共选择理论

一、引言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通过对旧车交易市场、保险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交易行为的研究而提出来的。所谓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非对称信息下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政治过程,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有着许多的相似性。他们对政治市场中政府的看法,也应该从“超凡入圣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广泛地被应用到政治生活领域中,显然,信息不对称理论也适合于乡村治理的分析和研究之中。乡村治理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虽然与经济活动中市场交易行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与委托-关系行为在发生和运作机理方面十分相似。所谓委托――关系是指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信息经济学中,我们将信息占优势的一方称为方,信息占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方。本文试图引入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揭示我国乡村治理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探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乡村治理的消极影响,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二、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消极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乡村治理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它对乡村治理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影响“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甚至会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信息不对称直接造成了治理的低效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和官员与市场活动中的个人一样,都是有限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倾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方和委托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方可以通过策略地使用隐藏信息等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私有利益。因此,村干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管理村务时,不可避免地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并不在意自身行为是否合理、是否在资源配置上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只是利用自己所获取的各种不对称信息来权衡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乡村社会,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法治体系不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滞后,使得村干部在行使村庄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利用各项制度对他约束所存在的很多空隙,进行,不但没有去为村民服务,反而侵犯了村民的正当利益,出现了道德败坏行为。这样,乡村治理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二)信息不对称引起了农民的政治冷漠

当前,由于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他们之间不但没有建立起平等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对话机制,反而在信息的获得和拥有上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村干部利用其自身处在信息的有利地位而故意隐藏或封锁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村民则明显处在信息的不利地位而只能听之任之。这样便导致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在沟通上存在着巨大困难,不可避免地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隔阂和行为上的对立。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常以政治冷漠和不合作的方式来回应村干部和基层政府。如此一来,乡村治理陷入了困境之中,农民的政治冷漠会逐渐导致农民对党和政府丧失信心,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里,最终会激发社会矛盾,从而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三)信息不对称滋生了腐败行为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同样具有追求私利的动机。当前,由于我国乡村治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村干部的行为约束十分有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民众和乡镇政府对乡村治理中的有关信息了解得太少,从而不能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村干部拥有和行使的公共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同样会出现权力异化和滥用情况,因而必然会导致村干部腐败行为滋生。

三、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分析

(一)村干部自利性的存在

根据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村干部是理性的经济人,并没有因为他承担了行使公共权力的责任而比普通人的道德境界要高出很多,他在对村庄进行管理和执行上级政府任务的过程中,同样具有自身利益的取向。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村干部在履行乡村治理行为的过程中,具有天然的自利性,他们不仅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舒适生活的要求等目标,而且还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满足等目标。村干部自利性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村干部在行使村庄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存在着自私心理,他们故意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只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样使村民和基层政府都不能了解治理过程的全部信息,直接导致了村干部与村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无论是政策的科学制定还是政策的高效执行,都需要以充足而真实的信息作为支撑。没有足够而真实的信息,任何一项政策都不能真正地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然而,信息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传递出去才能被别人所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传递机制十分落后,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的方式单一。在广大农村地区,除了通过口头传播、广播传播等方式传递信息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传递方式。二是信息传递手段落后,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和技术的落后,有些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互联网等先进的大众传播手段,有些地方甚至连广播都没有,更不用说互联网了。三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度比较高。不管是从村干部到村民还是从村民到村干部之间的信息传递,都存在着比较高的失真度。四是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受阻。由于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村干部往往高高在上,与村民之间没有平等的对话平台,这样村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信息告诉村干部。这些都引起了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信息交易的成本太高

乡村治理中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必须通过收集、加工、整理、鉴别、转换、输出等环节来获得,这些环节也是一个信息的交易的过程,它的有效运行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与消耗,即存在一定的信息交易成本。当前,我们处在信息社会的时代,信息的大量生产势必导致信息的爆炸,社会公共事务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要从“信息海洋”中搜集那些对处理村庄公共事务有用的信息,需要付出相当巨大的成本,这一成本往往是普通公众无法承担的,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公众更是无法想象的,只有政府或者代表政府的社会组织愿意并且能够支付这一巨额成本。[8]正是因为信息交易的成本约束,所以乡村治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难以及时传播和获取,从而造成了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长期存在。

(四)农村居民对信息的理解有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不断的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但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民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文盲半文盲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几代农民,基本上没有接收过教育。农民素质的不高影响了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从而导致了乡村治理中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首先,农民没有文化知识,直接影响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即使基层政府或者村干部把信息传递给了农民,大多数人对信息无法理解。其次,农民的信息意识不强。一个没有接受太多教育的人,信息是什么也许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该怎么去收集和利用信息了。最后,农民的素质不高往往容易被村干部或者基层政府蒙骗。当前,很多基层干部或者村干部利用农民的无知,肆意侵害农民利益,中饱私囊。

(五)村务信息公开制度缺乏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推行阳光政务,是我国各级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山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制定和实行村务信息公开制度。首先,村干部基于自利的角度,不愿意向民众公布村务信息;其次,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构建有效的信息公开渠道;再次,各项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信息公开缺乏法律依据;最后,由于民众自身的局限性,广大民众没有意识去主动了解村务信息。

四、改善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村干部信息观念,树立责任意识

现代社会,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谁掌握着较多的信息,意味着他就掌握着主动权。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信息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执行、控制、评估等都需要足够的信息。由此可见,信息对政府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将政务信息视之为公共物品而非借以获取自利的私人物品。在乡村治理中,村干部代表政府和村民行使管理权,欲要提高其管理效率,必须转变其信息观念,强化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意识,避免将信息私有化。同时,村干部作为村庄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努力为村民谋取利益和满足村民的需求。

(二)构建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信息广泛传播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给信息传递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建立一套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是解决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我们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信息传播的手段,建立一个包括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电话、互联网等在内的多元化信息传递网络。其次,改善信息传播方式,包括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图像传播等多元传播方式。最后,拓宽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序地吸纳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搭建他们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

(三)实行村务信息公开制度,降低信息交易成本

当前,信息不公开是造成乡村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原因,村干部往往把村务信息看做自身的私有资源,基本上不对村民公布。这使得村干部在行使村庄公共权力过程中容易进行暗箱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道德败坏行为和不良治理行为的产生。实行村务信息公开制度,推行阳光村务是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的主要措施之一。只有把村务置于广大村民的监督之下,才能真正避免村干部行为,从源头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在乡村治理中,村干部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各种村务信息向村民公开,让村民能够及时、方便地了解有关信息,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政策,为教育的普及打开了一道闸门,国民的素质大幅度的地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这是我国乡村治理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消极因素。因此,解决乡村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现代化农民。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农村教育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为广大农民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其次,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和政治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8:254-262.

[2] 刘志鹏.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52-56.

[3]杨俊凯,唐 俊. 非对称信息视角下的村级治理――来自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和阐释[J]. 当代经济,2007(9):70-72.

乡村治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质量控制;问题

引言: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健康运转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消耗的人工、材料和能源都相当大,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一方面关系到工程适用性,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地位是当务之急。

1.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 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 研究 ,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1.2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1983一1984年平均每四天半就发生一次房屋倒塌事故。某地有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梁,轴线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3cm,造成6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1人。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1.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 发展 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混合结构墙体的裂缝也会随着温度应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1.4多发性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 "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 总结 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2.我国项目质量问题

3.2.1设计质量问题。建设工程项目最开始的质量问题应该在设计方面。一个工程项目,设计是关键,它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整体,包括外形和结构、抗震等。由于整个工程项目都受限于设计图,所以,一旦设计出现不符合环境的地方,就会导致整个施工出现问题,如同北方的楼体,让南方人设计,由于南方很多设计师不了解北方的环境,导致设计的环形楼不通风,夏季炎热。毕竟北方人一些场所还是讲究通风,不是单单空调.项目管理论坛

2.2建筑配套设施质11。一个工程项目质量除了土建方面还有在水、电、暖、电梯、防火、卫生、设备等配套设施方面。有些工程项目虽然建设得很壮观,但是水压不够,高层上水问题;电线老化快:电梯噪音大;窗户密闭性不好,隔音效果问题。这些在很大方面上给完工后的住户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工程质量不仅仅是主工程问题,还有这些辅助设施的质量问题

2.3隐性施工质量问题。在工程完工之后,需要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时候,往往偏重于外在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很难发现,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忽视。同时由于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而内在隐患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监督和检查。Training.省略

2.4管理休系问题。我国目前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建设工程管理质量体系的问题。由于这些内在的体系问题,造成监督质量力度不够,执法不严,部门保护,关系户等致使工程项目质量受到巨大影响。

3.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加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意识。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建设单位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分级质量检查队伍,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施工单位、质量检查人员、监理人员、甲方代表以及质监站人员相互配合,从各方面加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检查。把事后检查变为以预防为主,主动控制为主。

3.2严格关键工程、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的资质审查。为了保证关键工种、特殊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对他们严格实行上岗考核制度并定期检查。没有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上岗证者严禁上岗。以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3.3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有些建材商受利益的驱使,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有些检验单位也把检验报告当成商品出售。所以,作为建设单位代表不能只看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材料进场后,还要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报验单逐项检查,对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产品要进一步复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清除出厂。

3.4克服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通病最主要的是配合比不准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了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要 求,采取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旁站监督以及配合比计量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3.5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前自检工作。工程完工后,要求施工单位对所建工程进行自检。重点排查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对不能认真自查整改的单位工程不进行正式验收。

结语: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项目主要就是以质量为纽带,协调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三者关系,加强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建设中只有很好的落实了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完全真正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配合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完成工程预期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为出版社,1987

乡村治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调查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部分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高职院校虽属于高校系列,但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其他的高校是有实质的差别。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却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计划、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核标准等。而我们教师的实际教学处理能力有限,及部分教师对高校教学的盲目崇拜与模仿。使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部分课程内容较为深奥、难懂,学生不易理解,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下,难以内化。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但在一些方面缺乏生活性和时代性,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难以有效的解答;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相矛盾。相当一些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呈递减状态。譬如:在教授《毛》课时,沿用了高校侧重理论教学讲授的模式,注重理论的深度、难度的讲解,与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脱节,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再就是教学方法单一。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讲授,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教学,做不到因材施教,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厌学的情况,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一个方面。

二、社会不良行为风气的影响――你讲你的,我信我的

在教学中,我们致力于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其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推动,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的情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与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扭曲,形成老师你讲你的,我信我的。

三、网络信息的不准确性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然成为网民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等汇集,使一些虚假信息隐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的一个敏感和脆弱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统驭能力还不强,主观控制能力较为薄落,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冲击很大,一旦他们不能正确辨别网络信息,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进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从而造成道德人格上的缺失。

所以,网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外来思想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

四、个别教师缺乏人格魅力、职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教师的榜样作用源自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调查得知,现有的教师不能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部分教师教学热情低下,心态冷漠,对社会现实不满,甚至有些人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这些现象,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教师尽管有自己的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不求上进,缺乏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弱项,因此对于思想活跃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代沟”,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教师太“OUT”了,对于社会中的一些情况不了解,闭门造车,对社会不良现象不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辩驳和剖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学方式老化,实践课落不到实处

虽然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其中许多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得到了初步的运用,但是仍然有一些老师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及缺乏创新的问题。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过多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环节,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深化和提高,否则这些知识难以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当然,客观条件也不许。

六、考核方式单一、机械化

高职院校的很多模式,就是一个中学的升级版。在绝大部分学校还一直沿用中学一样的考核方式。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相背离。于是就出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怪现象: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窃窃私语,甚至呼呼大睡。考试之前,学生只要死记硬背,把书本上的知识强背一番,就能及格,也就算是完成了学习这门课程的任务。这样的考试表面上看学生取得了好的分数成绩,但是实际上其教学效果甚微。学生既不能深刻理解教材知识也不能掌握理论,更不会运用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因此,高分的学生,有可能并不信仰,也有可能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而真正信仰的、道德品质好的学生却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高分。有的同学几次补考,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思想品德不好。这样的考核导向,一定会抑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体现。

七、课程设置边缘化及某些内容本身的不足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性的人才为目标,个别的领导及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可有可无,在课程设置上,能挤就挤,逐渐使其边缘化。加之,思想政治课程中内容有脱离实际的情况。教学内容和当前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但是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存在滞后性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践的发展予以补充和完善。然而在当前的部分教师中,对教学内容仍只是一味灌输,不能把教材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学生喜爱的、真心接受的、为学生所真切需要的生动知识,这就加剧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认同。

八、学生思想认识的不到位,能动性差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经历了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认知能力。正确的观念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反之,不利于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同学对这门课没有新奇感,导致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个体能动性的消失,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愿望变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乏甚至无效。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功利性很强,往往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只要过关就行,即便追求高分的同学也是为了奖学金而学,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了抵触、漠视、逆反的心理,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更加艰难。

[参考文献]

刘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学术期刊网.

乡村治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6-01

肺源性心脏病又被称为肺心病,对是由胸廓、肺廓或肺动脉病变引起的右心室扩大、肥厚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右心室衰竭。临床认为,慢性慢阻肺疾病是引起老年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复杂、发作频率大且住院时间长,为此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1]。我院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接收的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为57-79岁,平均年龄为(63.8±4.7)岁;病程为2-12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3±2.0)年。27例合并慢性支气管感染,23例合并慢支肺气肿;心功能分级:15例Ⅱ级,17例Ⅲ级,18例Ⅳ级。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层次、疾病类型、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a)常规护理:①保持病房安静,床单整洁、干净,病房温度控制在25℃左右,定期开窗、消毒,防止对流风;②叮嘱患者摄入低盐、低脂、高热量、高纤维、高蛋白类食物,不宜过饱;③及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b)心理护理:老年肺心病属慢性病,由于具有反复发作性、迁延性强、病程延续时间长以及发病缓慢等特点,再加上气急、胸闷、失眠等症状,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失望等不良心理,为此医务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增强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正确认识,并获取家属的信任,共同促使患者自主配合治疗,必要时可列举出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c)呼吸道护理:①痰液难以咳出且分泌物黏稠的患者行呼吸道超声雾化吸入或氧气湿化,促进痰液排出;②震动叩击患者背部,促使支气管壁或肺泡周围的痰液松动,鼓励患者深呼吸,呼气2/3时咳嗽,自主排痰,重复多次;③指导患者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经鼻吸气、经口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④教会患者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与训练心脏功能的方法,如上述腹式呼吸法与缩唇呼气法等。(d)健康教育:①提醒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早起早睡,减少人员密集区的活动率,适度参加体育锻炼;②提醒患者家属加强监督,详细告知其注意事项,必要时可针对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普及,促使其多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来感染患者;③叮嘱患者及时监测血压、血糖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来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测量,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8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2]。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具有反复发作性、迁延性强、病程延续时间长以及发病缓慢等特点,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活困扰,进而到生活质量[3]。为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务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策略,以促进康复进程,为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工作中,要及时关注病情发展,找出患者出现不适的原因,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尽早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方案,有的放矢的施加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干预策略,以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表明整体护理在慢性支气管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整体护理后,可促进康复进程,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继吉.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23(25):1936-1937.

[2] 彭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21(18):1504-1505.

[3] 杨一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吉林医学,2012,22(02):156-158.

乡村治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血液肿瘤患儿; 生存质量; 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11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62

血液肿瘤是最常见而小儿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发生及治疗过程中都会给患儿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血液肿瘤的主要方式仍旧是化疗,其具有治疗周期长、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强等特点,特别是患儿的年龄小,血管细,穿刺难度相对较大,对治疗的耐受性也比较差,生理上承受较大的痛苦[1]。而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导致患儿脱离学校教育,又容易使患儿的正常社交受影响,并出现多动、抑郁等不良行为表现,给患儿的心理发展造成创伤。因而,围治疗期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4年

5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液肿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行为问题等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液肿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不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无精神疾病患病史或者意识状态不清的情况。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8.0±1.1)岁。其中,急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分别有18例、7例、8例、7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13岁,平均(7.8±1.4)岁。其中,急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分别有19例、8例、7例、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在穿刺、给药过程中保证操作熟练,并定期做好血液培养与检查,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状态及患儿用药后的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观察组患儿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要确保技术熟练,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儿造成的伤害,同时严格执行无菌制度,做好对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通风,使病房内空气保持流通,防止发生交叉污染。注意观察患儿的身体状态,做好口腔清洁和皮肤清洁,避免发生口腔感染、皮肤水肿或完整性受损的情况。定期使用温水对其进行擦浴,保持床铺柔软,病房环境温馨舒适,提高患儿的舒适感。

1.2.2 心理护理 考虑到患儿的年龄较小,治疗时间长,在实施化疗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家长隔离,身体承受较大的痛苦,思想和情绪上也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进而出现过激或比较危险的行为。因而,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情绪状态进行密切关注,与患儿假装做好沟通工作,在家长的辅助下做好患儿的心理安抚,通过耐心呵护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最大程度减小疾病及治疗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必要情况下,可以帮助患儿进行情感宣泄,避免不良情绪郁积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鼓励患儿保持积极的态度,化疗中减少紧张感。

1.2.3 饮食护理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药物的影响或者不良情绪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影响患儿的营养状态。护理中,要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次数、发生时的用药情况等进行记录。同时,辅助患儿清理呕吐物,做好口腔清洁,并给予对症的止吐治疗、健胃治疗及营养补充,多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保证机体的营养需求,提高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患儿治疗期间,由经过专门统一培训且熟练掌握调查方式及内容的调查员向患儿及患儿家长发放生存质量、行为状态调查问卷,向患儿及家长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形式、重要性、正确填写方式等,所有问卷当场收回。

其中,生存质量的调查使用PedsQL 4.0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分别对患儿的生理状态、情感状态、社交状态、角色功能等四个方面,共计23个项目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越高。

行为问题的调查使用CBCL行为问题调查表对其抑郁、躯体诉述、强迫性、分裂样、违纪、社交退缩、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等9个方面113个条目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则行为问题越严重[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本次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生存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的行为问题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行为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虽然整体上小儿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较低,但是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肿瘤患儿的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干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肿瘤的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改善,肿瘤患儿不管是在治愈率还是生存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3-5]。

患儿的身体条件与心理状态决定了其治疗护理的特殊性,特别是在血液肿瘤患儿的强化治疗期,一般临床症状明显,治疗中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患儿的正常学校教育、社会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同时,频繁的骨穿刺操作、高强度化疗还会带来痛苦与恐惧,而年纪稍大的患儿对疾病感知力更强,心理压力更大[6-7]。

护理干预作为治疗的有效辅助与补充,与患儿的生存质量、行为问题都息息相关。本文比较了围治疗期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评分,发现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状态、情感状态、社交状态、角色功能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而抑郁、躯体诉述、强迫性、分裂样、违纪、社交退缩、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等行为问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针对血液肿瘤患儿的身心特点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儿行为问题的改善,而且能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樊丽群,许秀贤,黄海英,等.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5):561-563.

[2]陈慧芳,丁卫亚,郑倩倩.心理干预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4):447-449.

[3]王春立,吴心怡,霍灵伟,等.青春期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7):56-58.

[4]王颖雯,沈国妹,孔梅婧,等.对初诊血液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13(35):4419-4421.

[5]何梦雪,沈南平,周芬,等.血液肿瘤患儿发生化疗相关口腔炎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杂志,2015,21(19):11-15.

[6]白云娟,李红俊,王晓媛,等.老年恶性血液肿瘤合并其他脏器肿瘤的临床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9):1047-1051.

[7]时晓贞.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儿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15,25(11):106-107.

乡村治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管理;体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中,产业兴旺固然是直接左右广大乡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核心因素,而公共治理是决定农业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建设新农村不仅要大幅增加乡村人口的物质收入,还要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生活环境,全力推动乡村公共治理水平加速发展。

1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建设成就

1.1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乡村地区的公共管理体系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大幅提升。例如许多偏远乡村和山村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村地区只能挑水吃、煤油灯照明的陈旧落后面貌。即便是在少数极端贫困地区,政府也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重新安置,使这些地区的村民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新生活。经过数10年基础设施建设,广大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了路路通和村村通,也就是实现了道路硬化与通信线路全覆盖,更有大量乡村地区实现了互联网全面普及。

1.2政策性投入持续增加,夯实公共管理基础

随着“三农”问题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针对“三农”加大投入便成为近年来政策倾斜与扶助的核心。例如政府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已覆盖全部乡村地区,各地每年基于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开展的公共管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坚实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广大乡村地区全面提高公共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扎实的经济与物资基础[1]。

2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建设的常见问题

2.1法律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也为未来“三农”发展描绘了极为可喜的前景。但一些更加偏远的乡村、山区与牧区,农村公共管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从制度、措施、资金、人员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针对性和执行性不足,这是由于国内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农村公共治理的法律法规几乎处于空白造成的。现有的公共管理法律法规主要缘于城市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问题而制定和完善,并不适用于乡村地区,农村不同所有制经济体出现利益纠纷时很难找到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调解和处置,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在监督管理方面缺少专项法律的指导。法律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也使奉公守法者出于安全等方面的担忧而不敢或不愿在乡村加大投资与生产。

2.2资源投入系统均衡性与针对性有限

针对乡村地区和“三农”建设的资金与资源投入存在均衡性和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广阔的疆域和极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态决定了不同乡村地区在“三农”发展方面存在千差万别的特点和需求,而战略层面的资金与资源扶持几乎无法实现面面俱到,只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改善和修正。这就造成一些地方的政策性投入出现“撒芝麻”“摊大饼”的均衡主义问题,也就是无差别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表面上看这种平均化的投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平公正,实质上却降低了政策性扶持应当发挥的主导引领和激励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薄弱的乡村地区而言,对资金和资源的迫切需求需要管理层予以倾斜和照顾。过于均衡的投入显然难以满足特殊地区的特殊需求,在更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2]。

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3.1加快法律支持体系建设,夯实依法治理基础

涉及公共管理的体系建设不能缺少法律法规的指引和依据。由于多年来广大乡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和公共管理等方面处于法律监管相对边缘乃至空白的地位,使农村发生农民、农户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法律体系的建设为农村公共管理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农村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更加明确和清晰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因此,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建设优化要重点加快法律支持体系建设,夯实依法治理基础。由于法律相对于实践工作的滞后性,应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鼓励地方立法,以试点方式分步骤、分阶段推广普及。当前,全国性法律体系中与公共管理相关的内容多属于宏观战略的原则性内容,虽然足够高瞻远瞩,但在精细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适应性较差等问题,尤其是对广大乡村地区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的契合程度明显不足。面对这种过于笼统的法律,农村公共管理常会陷入主观臆断的“泥淖”,容易因人而异出现认知误区和歧义。因此,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出台迫在眉睫。

3.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提高资源投入系统的均衡性与针对性

作为直接影响农村公共治理系统性建设的核心因素,政策性资金和资源投入对农村公共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为解决当前这一环节中的现存问题,各地应积极探索本土优化策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提高资源投入系统的均衡性与针对性。例如近年来部分乡村地区通过外部投入和内部发展已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优化公共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硬件条件,管理部门可以侧重于本地产业化发展带动,以自身“造血”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本地公共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乡村集体产业的利润收益或税收收入等,支持当地公共管理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基于公共管理系统化和规范化反哺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对仍处于相对贫困和经济实力仍相对薄弱的偏远乡村、山区或牧区,公共管理更加需要财政性资金支持。这些地区的主管单位应适度进行强化投入,通过外部“输血量”的增加助力公共管理水平尽快提升[3]。

3.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村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共管理体系不能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不同于城市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不少乡村地区长期都是人才流出和流失的“重灾区”。多数年轻人外出学习或打工,更愿意留在条件优越的城镇,农村在逐渐成为人丁凋零的留守之地的同时,人才稀缺和匮乏成为制约当地产业发展和公共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例如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下基层为农村公共管理部门人员开展讲座或主题讨论,帮助基层人员提升理论知识水平,从而在后续工作实践中优化管理模式;轮流安排农村公共管理人员参加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的委培教学,逐步实现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使农村公共管理系统建设起点更高、进步更快,有条件的地区应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在挑选农村公共管理人员时制定学历、职业、资历等系统性要求。这种更高起点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进农村公共管理人员队伍缺少中高端人才的状态[4]。此外,当前国家扶持“三农”的又一策略是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深入基层,这对农村公共管理系统建设人才队伍是一大利好。各地应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招贤纳士,一方面,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充实基层公共管理队伍,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优秀人才是加快农村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系统构建的核心要素,是战略层面推动农村公共管理体系完善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