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1

耕地资源关乎到人类的基本生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意义在于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不足、后备数量有限、耕地状况堪忧。但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引发的粮食需求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土地城市化冒进导致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耕地压力过大,并影响到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耕地压力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耕地压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是普遍共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分析了中国耕地压力差异格局,主要体现为东中西差异和省际差异。这些实证研究成果为科学认识中国耕地压力格局提供了重要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显然,省际尺度的研究单元偏大,容易忽略省份内部耕地压力的时空差异性。因而函待需要更为细化的行政单元分析中国耕地压力时空格局。而县级尺度的研究需要将市区与县共同比较,但二者的城乡地域结构差异较大,使其在耕地压力方面的可比性不高。因此,地级单元可作为分析中国粮食安全差异格局较为恰当的研究尺度。

尽管对耕地压力的研究视角多样,但其核心出发点依然是粮食安全。因此,基于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相互关系的耕地压力指数是学术界评价区域耕地压力水平的首选方法,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到人口一耕地一粮食的相互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粮食安全的评价。中国耕地压力的时空分异必然有其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往研究更多关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耕地生产力、农业生产投入、粮食生产成本、粮食价格、粮食贸易、种粮积极性等自然因素和粮食生产因素,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劳动力结构变动等因素关注稍弱,未来应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耕地压力的影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增大。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来,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安全形势好转,但耕地压力的区域间差异逐渐增大,并呈现南北分化趋势。因此,有必要系统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耕地压力分异的新格局与新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压力分异的影响。

基于此,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1-2013年中国耕地压力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和分异趋势。在此基础上,以粮食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双重视角,建立“耕地质量+要素投入+经济环境+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分析耕地压力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于已有省级尺度数据的研究,采用地级单元面板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多信息和更精确结论,为该领域提供最新的实证研究参考;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更加突出社会经济要素对耕地压力及其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2

关键词: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劳动生产率;粮食商品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52-02

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于粮食危机的现实,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率先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其含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1983年,世界粮农组织的总干事萨乌马认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定义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目前,确保粮食安全也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因为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那些拥有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粮食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发展粮食产业既可以提高其粮食供应量及增加收入,也可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生产粮食对于一国的粮食安全起着主导作用。而那些缺乏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粮食生产则取决于国内粮食不足时,可以用足够的收入进口到所需要的粮食以确保一国的粮食安全。当然这要考虑到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量和本国的外汇储备。

近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虽然呈上升态势,但增产成果并不稳固。梳理中国粮食生产过程可以看出(见图1),自1990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并自1996年开始持续四年粮食总产量维持在5亿吨左右,粮食生产似乎走出了长期短缺的阴霾,粮食供求也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态势。但随后几年,随着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连年下降,中国的粮食总产出也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甚至在2003年跌至4.3亿吨左右。随着国家保护农业力度的不断增强,各年粮食总产量稳步回升,2008年则升至近5.3亿吨。但考虑到中国是农业资源约束性极强的国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始终面临着较大的粮食需求压力。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对粮食的需求与供给产生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被更多地关注在情理之中。

下面我们计算了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总数(此处的人口总数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因为在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时,也没有包括上述地区)的比值,更能够清楚地看到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下降。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了近年来的新高,但是人均粮食产量还没有超过1996至1999年间的人均产出值。

总的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粮食产出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尽管中国目前的粮食自给自足率仍保持在95%左右,似乎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如果从世界可耕种土地的使用角度来考虑会发现,中国的粮食对外依赖性较为严重,而且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根据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包括谷物、大豆、棉花和蔬菜)2006年进出口数量粗略计算,2006年,中国通过出口(主要是玉米、稻谷和蔬菜)为国外提供的农产品播种面积为85.5万公顷,通过进口(主要是大豆、小麦、大麦和棉花)为中国提供的部分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 989万公顷。如此,中国通过净进口农产品使用的国外耕地的播种面积为1 903.3万公顷。

二是粮食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区域差别较大。2004年,中国有17个省(区、直辖市)存在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粮食主销区,以及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江苏省的粮食总产量虽然排在全国的第三位,但是仍存在产需缺口。

如果我们将上述各省份的粮食总产量与各省份的人口总数相除,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省粮食安全状况的优劣;同时也可以看到哪些省份具有粮食输出能力、可以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等(见图4)

分析发现,除青海以外,人均粮食产出量不足200千克的省份均是经济水平发展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其产业结构也多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人均粮食产出量排在首位的省份是黑龙江,其次是吉林和,它们作为可供粮食输出的生产基地潜力巨大。

三是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中国粮食生产与需求的差额可以通过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来弥补,但绝不能将其作为主要途径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因为中国的粮食消费基数巨大,仅仅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粮食进出口的外贸依存度,就会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新增几百亿千克的粮食需求。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中国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以弥补国内生产不足时,就会因需求增加而带动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上升;而当中国国内粮食出现盈余,准备出口国际粮食市场时,则又会因供给增加而降低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从而使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经济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二、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优势及其发展

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2008年黑龙江省共有耕地面积11 830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7%;人均耕地面积3.75亩,高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农业生产潜力大。以上优势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是黑龙江省的土壤条件良好。黑龙江省区域内平原、河流众多,土地集中连片,80%的土地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而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不仅自然条件适宜,土壤肥沃,粮豆商品率高,而且后备资源丰富,并适于大规模集约化经营。其自然条件尤其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三是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较高。自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每年销往省外的商品粮均在225亿公斤以上,占全国省际间商品粮净调出量的半数左右,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战略粮仓”。在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300亿公斤的13个粮食主产区中,黑龙江省每年向省外调出的商品粮数量最多,而其他区域多数则是消费大省,能够向省外调送的粮食有限。在此情况下,黑龙江省对于全国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黑龙江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规划》,该规划规定:到2012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亿公斤以上,比2007年增加100亿公斤以上;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20公斤,比2007年增加67.3公斤。千亿斤粮食工程对于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3

多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成功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但长期仍然仅靠有限的土地、稀缺的水资源以及相对落后的农业技术来供养国民,今后中国的粮食供求必将难以保持平衡。何况,近年全球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的难度不断增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情况更糟的是,占国人粮食消费很大比重的中国大豆产业不尽如人意,振兴中国大豆行业提上日程。目前在中国小袋食用油生产67%已掌握在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国外粮食巨头手中;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外资控制了64家,占66%,外资还占有中国进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

大豆之外,国际粮商加紧布局,逐渐进入上游原料仓储、粮食加工、粮食销售各个领域。当国际粮商逐渐完全掌握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之后,将对中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与跨国粮商抗衡,仅依靠全国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实力相对较强的国企,并且依靠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主动出击,我们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维护粮食安全的国企作为

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粮食产业链,而跨国粮商已开始了在中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大型国企如何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时是他们(益海)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库容做代储。对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我们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河北某基层国有粮库主任孙元告诉记者,“六年来,双方合作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08年代储量为2500吨,今年的代储量已经增加到5000吨,而每吨的代储费用则为55元左右。”

孙元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跨国粮商早已经打起基层粮库的主意。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8月18日公布了《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份数据是针对全球163个经济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它根据谷物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端天气发生风险、农作物品质、粮食分派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效率等12个主要影响因素评判出各国的粮食风险水平。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国家,排在第96位。

2007年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为此,不仅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储备体系和加工体系,同时注重加强粮油国际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企业层面,国有粮食企业仍将承担起绝大部分责任,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和宏观调控主力军的作用。

“跨国粮商已经开始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在此背景下,要想与他们抗衡,依靠广大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李国祥指出,“包括民企在内的中小企业实力太弱,规模太小,短时期难以做大做强,融资又很困难,因此他们是靠不住的。只有依靠央企,也就是中储粮和中粮。”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在中国完备的粮食产业链尚未形成、外资企业对粮食产业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大型国企应当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现在粮食生产和销售走的是市场化路线,但是国家一定要对此有一个基本调控,担负这个任务的,就是粮食行业的大型国企。”

李怡群向记者坦言,事实上,以中储粮、中粮、华粮为代表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承担着国家粮食储备、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

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组建,从体制上保证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政令畅通;通过托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有力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为保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是中国大米贸易的主渠道,小麦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中粮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是中国精炼食用油的最早开拓者。

华粮物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粮食物流企业,已初步形成北粮南运通道,在粮食物流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税收优势、资金优势、运输优势。

李怡群告诉记者,尽管传统上三家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出于长远发展考虑,他们都在向产业链整合的方向进军。

中储粮依托其垂直体系的网络化和规模化优势,正致力于向仓储上游粮食生产和下游粮油加工两端延伸产业链条,确定了“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逐步将总公司打造成集仓储、贸易、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的发展目标。

中粮集团则结合粮油进出口、加工和物流业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中国粮食市场化流通的大粮商。中粮在粮油加工方面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集团拥有多个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中粮集团已开始大举进入粮食收购环节,在河南、江苏等地的小麦收购一度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华粮物流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其在粮食物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扩大粮油购销贸易,业务种类覆盖普通和优质品种的原粮,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和油脂油料等;粮食加工业务已涉足大米、面粉、饲料加工。此外,与中粮一样,华粮物流也已获得参与小麦托市收购的资格。

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为了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时代还赋予了他们必须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与跨国粮商争夺粮食控制权。

应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

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国家战略及安全层面。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更大限度地提升获取粮食的能力,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之中国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想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保证国内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国外市场寻求出路。要通过买地租地种植粮食、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以此确保进口粮食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的稳定。”李国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也告诉本刊记者:

“据我了解,四大粮商在南美大量购买耕地,面积约相当于美国耕地数量,并且他们拥有当地的铁路等种种便利条件;而中国粮食企业仅仅在非洲拥有少部分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不甚到位。简言之,很多工作等

着国有资本的粮食企业去做。”

事实上,对企业本身而言,粮食国家队走出去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承担这一使命的中粮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做得并不算出色。而中储粮没有进出口资质,无法涉足这一块的业务。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日本的粮食主要靠进口,日本的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买地组织生产。”基于对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的担忧,李国祥希望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与四大粮商同台竞技。

郑风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中粮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告诉本刊记者:“中粮应该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找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榜样,更要学习美国到南美等地购买农田种植粮食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强大才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

除了进军海外,不少专家明确表示,本土粮企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应积极整合产业链,以有效对抗国际粮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中粮、中储粮在内的本土大型粮企的广泛认同。中粮在2008年确立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而中储粮也坚定了进军加工行业的决心。

“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是中储粮确定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型,固然有其主观愿望,亦有其客观必然性。”据李国祥透露,由于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市场供应较为充裕,因此有时会遭遇中央储备粮库存消化难的问题。在这种局面下,粮食加工就成为被迫的选择,“应该想办法实现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把粮食堆放在粮库里多年不动,现在虽然也有轮换的制度安排,但是手续太复杂。而选择粮食加工则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不过,一定要加强相关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从田间到地头的“全产业链”则给了中粮一个对抗跨国粮商的利器。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过去应对国家储粮安全问题,就是国家缺什么我们买什么,多什么卖什么;买卖的多是基本口粮。”现在的情况则是因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缺的是蛋白、油脂,而且价格波动剧烈,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作为一个大型国企,中粮能不能在粮食安全中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因为最终受到考验的是市场份额够不够。”于旭波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初,中粮在米面油方面不断投资,把下游发展起来。下游发展起来以后,中粮集团原有的贸易模式才会得到利用,而且在这模式上建立起来的销售基础也才会更加稳固,才更容易对抗国际市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全产业链力求的是控制力,而不是铺摊子。精髓在于打通仓储和物流,从而连接种植区和消费市场,而不是什么都要做,牛奶、方便面、葡萄酒、果汁……

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壮大自身,成为世界大型粮食集团,增强与国际同行们同台竞技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国有资产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另外,要挑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大梁,国有粮食企业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巨人,更要成为一个强人,一个体格健壮而且勇担国家责任的企业,这样在国际粮油巨头们中间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保证粮食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粮食企业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企业层面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只落在中储粮、中粮和华粮等大型国企身上,还需要依靠广大的中小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郑风田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粮食生产,靠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中储粮、中粮等国有粮食企业主要着眼于粮食的储藏和加工,本身不生产粮食,对粮食安全起的是辅作用。”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增加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仅要防止谷贱伤农,还要考虑让农民增收致富。”李国祥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称,很多事情是政府层面应该去做和解决的,比如鼓励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学习美国增加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粮食企业的补贴),优惠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发展,以国际四大粮商为目标、培育中国农业领域的大企业集团,控制粮食流通环节、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比如启动反倾销、反垄断调查,等等。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4

在今年年初抗击凝冻灾害的战斗中,全省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在“保供应,稳粮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及时得到省财政厅拨付2700万元扶持性资金,帮助企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提升贵阳市、安顺市在全省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保障中的骨干作用,省财政厅及时拨付400万元扶持性资金,支持两市加快粮食市场建设和实施粮食产业化项目。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恢复到灾前的水平,储备企业受损仓房等设施维修改造已全部完成,批发市场等国有粮食企业已全部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灾后新建项目进展顺畅。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贵州粮食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时期粮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粮食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参与粮食购销和经营,在活跃粮食流通、改善城乡居民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也使得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市场和粮价稳定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20**年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作为政府进行粮食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作为粮食工作者,对做好新时期粮食工作的重要意义必定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据了解,截至6月30日,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购进粮食10.64万吨,销售粮食8.63万吨,全省粮食总库存为55.12万吨(不含中央储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进食油0.66万吨,销售食用油1.95万吨,全省食用油库存0.96万吨。三大粮食批发市场粮食进场量为34.12万吨;粮食交易量为34.29万吨。总体上看,目前全省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库存充裕、交易活跃、流通顺畅、市场稳定,除食用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大外,粮价在合理的水平上平稳运行,粮油市场基本稳定。

地方粮储获得充实

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我省省地两级储备粮规模4亿公斤(省地各2亿公斤),像我省这样粮食自求平衡的省份,粮食储备应当达到粮食年消费量4个半月的规模。因此,要根据各地粮食产需情况对地方储备粮规模进行细分量化,区别不同情况,进一步充实地方粮食储备。粮食基本自给的黔南、黔东南、安顺等市州地应当按4个半月的要求建立地方粮食储备,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应当按照6个月的储粮要求建立地方粮食储备。此外,要积极争取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恢复我省4000吨的食用植物油储备,提高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

为解决省级储备粮代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粮食局把加强省级储备粮代储库管理作为今年储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开拓创新。通过认真分析,仔细谋划,建立了省级储备代储粮的监管体系。省粮食局与17个代储库主管部门的地县粮食局签订了《贵州省省级储备粮油代储责任书》,与省农发行联合制定了加强省级储备代储库监管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和定期考核标准,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形成了监管合力,实现了有效监管。同时,地方储备粮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据统计,明确储备粮规模的县市区已从去年的66个增加到74个,地方储备粮库存从58.74万吨增加到58.93万吨;储备油库存从2267吨增加到3843吨。上半年,他们还抓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统计、粮食仓储设施统计、春季粮油普查和库存大检查等仓储管理基础性工作。检查结果表明,我省粮食库存账实、账账基本相符,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粮安全,管理规范,没有发生储粮安全事故。

粮食安全责任所系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省粮食供求情况及面临的形势。我省属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的省份。长期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保障粮食供需作为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的来看,1998年以来,我省粮食总产量基本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省内粮食价格稳定,市场有序流通,农村粮食基本自给,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物质基础。

然而,省粮食局清楚地看到,我省粮食生产受耕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的难度较大。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省内粮食消费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我省粮食消费量进一步增大,粮食供需缺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需从省外购进占消费量10%左右的粮食用于弥补缺口和进行品种调剂。

虽然农村粮食自给有余,但地区间、农户间仍不平衡。我省尚有255万绝对贫困人口,加上因灾减产时有发生,所以缺粮面仍然较大。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5

“大安全”三个字,取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大防务,大安全”的发展理念,强调防务和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土防务、国土安全,还包括广义上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文化安全。众所周知,在信息安全领域,能够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芯片,其重要性就如同构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地基。目前,航天信息拥有国家许可的电子认证CA中心,在防伪税控系统及延伸软硬件产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等方面的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先后牵头组织了IPTV、RFID两个国家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食品安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粮食物流等多个领域,航天信息均已推出系列先进应用解决方案,为航天高科技技术服务于民,护航“大安全”做出生动诠释。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食品药品安全都是天大的事。能够让百姓吃上放心的食物和安心的药品,是一项看似平常又极为重大的责任。凭借近年来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航天信息在“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荣获了“突出贡献单位”大奖。

公共安全的范畴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整个社会的稳定,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秩序的稳定。航天信息作为“金盾工程”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总体设计单位之一,通过自行研发的社会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日采集信息达千万条,与公安信息资源库相辅相成,满足公安跨警种、跨业务、跨平台高度关联共享的需求。现在这一解决方案已经在贵州、安徽、重庆、宁夏等地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航天信息特别研制开发了智能IC卡居住证信息管理及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它将居住证从纸质转变成智能IC卡,能够实现对流动人口居住证相关信息的交互与共享。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广东、湖南、新疆、苏州、大庆、廊坊等省市的流动人员居住证管理项目,有力支持和服务于当地的居住证制度改革。

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范文6

(1)良好的粮质。即粮食籽粒要饱满,破损粒少;粮食干净,杂质少;粮食干燥,含水量低;粮食中没有害虫。

(2)性能良好的粮仓。储藏粮食的粮仓或装具要具有良好的密封、隔热、防潮和防鼠性能。

(3)整洁的储粮环境。放置粮仓的房间要保持整洁的环境,屋内不堆放杂物,地面不留散落的粮食,屋顶不漏水,地坪不返潮,屋内通风及干燥条件良好。

达到以上三条储粮的基本条件,结合平时的日常管理就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

2.粮食水分含量的大小对粮食安全储藏有何重要意义?

粮食含水量大小直接影响储藏粮食的稳定性,一般的规律是:粮食含水量越高,粮食越容易发热霉变,害虫危害也越严重。所以粮食在储藏前要尽量降低其水分含量,各种粮食安全储藏都有一个最适宜水分,称为安全水分。安全水分的上限,称为临界水分,水分含量高于临界水分的粮食不能保证安全储藏。

3.什么是粮食的后熟作用,后熟作用对粮食品质有何影响?

大多数粮食具有后熟作用。新收获的粮粒生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胚的发育也未结束,这时期的表现为呼吸旺盛,发芽率很低,耐储性差,工艺品质不良,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达到生理上的完全成熟,这个时期叫作粮食的“后熟期”。在后熟期内进行的所有生理生化过程称为后熟作用。完成后熟作用的粮粒呼吸作用减弱,稳定性加强,发芽率升高,品质改善。粮食的后熟作用实际是粮食种用品质、食用品质、工艺品质逐步完善的一个生理过程,粮食的后熟作用在小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4.新收获的粮食储藏初期为什么会出汗?

因为新收获的粮食还没有完成后熟作用,后熟期间的生理代谢非常旺盛,呼吸强度非常高,呼吸释放出大量的水分,同时粮食内部合成作用也会释放出水分,这些水分如果不能与外界代谢平衡,就会在粮堆内聚集,有时凝结在粮食表面,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粮食“出汗”。

5.结露对粮食安全储藏有何关系?

粮食结露后,水分增加,呼吸加强,为仓虫、螨、微生物大开绿灯,造成粮食发热、霉变、生芽等不堪设想的损失。所以粮食在储藏期间,要特别当心,防止结露。

6.粮食害虫的来源途径有哪些?

粮食中的害虫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粮食收获时就感染了害虫。有些害虫在高气温季节常飞往距村落数百米以外的田间,将虫卵产在还未收获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穗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随即钻进粮粒内部取食生活、生长、发育,并随着收获的粮食进入仓内。在入仓前的曝晒中,绝大部分害虫已被晒死,只有少数幸存的个体,在储藏1~2个月内不易被发现,结果是子而孙,孙而子的繁殖,粮食中害虫的数量便会不断增加。

二是人为因素。仓内原来存放的粮食有虫,未进行过整理清消或杀虫处理,又入新粮;或对已腾空的仓房、装粮工具、器材和运输工具等,清消不彻底。结果是本来无虫的粮食被已经生虫的粮食感染,使得整仓粮食生虫。

三是粮食储藏期间感染了害虫。粮食储藏期间感染害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装粮的粮仓密封不严,使外界的害虫飞入或钻入仓内,储粮害虫通常大小只有几毫米,即便是细小的缝隙它们也可以轻松地进入。第二个原因是粮仓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害虫,在已往储存或堆放过粮食的地方一般都有害虫。因此,要避免粮食储藏期间害虫的感染,最重要的是粮仓要严格密封,不给外界害虫侵入的机会;同时放置粮仓的房间要搞好清洁卫生,不留残存的粮食、食物和其他杂物,不使害虫有孳生、藏身的场所。

7.什么是粮食微生物?

附着在粮食上的微生物,我们叫它粮食微生物。那么,什么是微生物呢?给微生物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比较繁琐,通俗一些讲,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不能分辨的低等生物。实际上,自然界除了动物和植物之外,其余所有的生物都是微生物。目前人们已发现的微生物有数万种之多,如我们熟知的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都是微生物。另外,木耳、蘑菇等也属微生物,它们是一些比较高等的真菌。既然微生物属于生物,那么它们就具有生物的一些特点,如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生长、繁殖、进行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食品、工业原料,还可以制作发酵饲料、菌肥、抗生素等。还有一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它们能引起人及动植物的疾病,危及人畜健康,并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微生物还能破坏工业生产,使工业生产及副产品和生活用品发霉腐败变质。如储粮中的一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使粮食极其制品发热霉变,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危害初期又不易被人发觉,往往造成储粮的品质和重量的严重损失,甚至使粮食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因此,粮食微生物对储粮安全的威胁决不可忽视。

8.微生物与粮食发热有什么关系?

粮食在储藏期间,储粮温度不正常的上升现象,称为粮食发热。用手探入粮堆内,觉有凉气的属正常;有热气的表明已发热;觉得烫手的,即为高热。当然,最准确的方法还是使用温度计经常测量粮堆内的温度,发现其有不正常的升高现象,即为发热。

引起粮食发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粮食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果,即由于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被释放到粮堆中,从而导致粮温上升。

粮食发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发热的出现阶段,主要是一些干性霉菌开始生长,使粮堆水分和温度进一步升高。当达到35~40℃时,粮食出现变色和异味,当大量的微生物开始生长时,可使粮温升至50~55℃,有时可使粮温升高到65℃,甚至70~75℃。

粮食发热出现的条件和时间与粮食质量和储藏环境密切相关。通常有四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