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1

摘 要: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礼仪是体现个人素质的形式,礼仪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对礼仪的重视不可小觑。然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些情况反应了现代中国社会对礼仪有一些误解,造成误会甚至隔阂,我们应积极应对并解决这些不必要的尴尬。

关键词:礼仪;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原本的礼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同化,但普及的程度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很多尴尬和误会。但礼仪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都很难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只要内心真诚,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对方都可以感受到。因礼仪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礼仪有所差异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各自礼仪所体现的文化有根本的不同。文化差异也造就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聚会吃饭是增进大家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形式。古语“民以食为天”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饮食的重视。很多社会交往是在饭桌上进行,例如很多商业洽谈、政治交往都已高档宴会作为场所促进双方事业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聚会吃饭大家喜欢高谈论阔,说话声音比较大,营造热闹的气氛,显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如果餐桌冷冷清清,少言寡语,在中国人看来是彼此不太熟悉的朋友才会交流比较少。餐桌文化中也少不了酒文化,宴会的主人一般通过劝酒、多喝酒的方式以体现自己对客人的热情。

但与中国文化有很大不同的西方文化来说,餐桌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西方文化中讲究就餐的环境,以安静,干净为最重要的就餐环境因素。就餐中低声交谈体现自己的高雅,饮酒时多以红酒为主,不讲究劝酒,讲究自身就餐的舒适度,并且西方文化中就餐时比较避讳谈论工作,多以朋友的身份聊天,品酒,享受生活。

这种餐饮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运用的不好就会造成误会,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尊重自己文化的同时要多多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礼仪,禁忌避讳,当然也不必完全按照对方国家文化传统进行,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不忌讳学习对方文化礼仪并遵循,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并不可能完全避免,差异的程度也深浅不一,解决的方法应是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礼仪,体现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二)礼仪受到不同国家历史宗教因素的影响

礼仪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宗教影响,历史影响,这些无疑都是和本国社会历史相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宗教的不同导致很多礼仪是不在本国生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如果因为不了解这些禁忌而犯下了错误,就会影响交际交往,也就达不到了解对方文化的目的了。

例如在泰国,因为人人信奉佛教,认为头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泰国,是不可以随意触摸孩子的头部,但在我国,摸摸孩子的头表示疼爱喜欢的含义,这与泰国礼仪就有了冲突。

穆斯林国家,因为信奉伊斯兰教,教义之别避讳男女有身体接触,并且对女性有很多的限制。这对于美国等开放的国家地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对人权的侵犯。此外,猪肉是绝对不可以触碰的食物,饮酒也是禁忌。所以如果去穆斯林国家,一定要尊重对方的宗教文化以及同步的礼仪文化,不要触碰对方的底线。

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的影响,西方人崇尚自由平等,对隐私的定义范围比较广,例如工资、婚姻、年龄、工作等,如若问道其隐私,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侵犯。但在中国社会不同,朋友见面问的越详细表示对其越关心,并不存在侵犯其隐私的含义。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礼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西方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13的恐惧和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门牌、房间号、楼房避免标号13。中国文化中因为“4”与死发音相似,所以避讳4。手机号码、车牌号码、楼层等都避免使用“4”。

韩国人日本人见面都要鞠躬以示尊敬,鞠躬的弧度越大表示对客人越尊敬,如果对方向你鞠躬而你没有回应的话被看做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和藐视。韩国人的酒文化也相当浓烈,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小辈面对长辈喝酒是一定药侧身饮酒以示尊敬。这种礼仪文化并不是现当代才产生的礼仪,而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礼仪,也是对方国家最典型最标准的礼仪。

对于中国文化中最令西方国家把握不住的是长幼尊卑的称谓问题。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分化的非常详细,通常英文中一个单词可以对应中文的很多称谓。西方社会崇尚自由平等,所以喜欢直呼其名,多以“先生”“太太”作为称谓,比较笼统。但是中文用称谓来显示不同的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区别彼此的关系。如果在中国直呼长辈姓名被看做是最大的不敬,甚至在给晚辈起名字的时候都要避讳长辈所使用的字。

这些礼仪的差异我们还是要从尊重的角度出发,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对方的文化之中,尤其是因为宗教、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礼仪,是不可能被轻易打破和更改的。在做到了解对方礼仪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回应对方的礼仪。

(三)我国礼仪之退化

我国的现代化程度日渐提高,国民素质也显著提升,但与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相比我们的礼仪却在退步。我们时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这样那样不文明行为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出现在国外报纸新闻的头条,这实在是让我们这个以崇尚礼仪而文明的五千年文明古国为之汗颜。

我们经常忽略的体育礼仪是近几年才被重视起来,在竞技场内其实也有很多的礼仪需要我们去遵守。在08年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在最后一局中一举拿下高分,现场观众欢欣鼓舞,大声喧哗,但是比赛并没有结束,观众的吵闹影响了后面的选手发挥。体育礼仪承载着体育精神,我们不应只为本国选手加油助威,应看到每个选手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再如现在流行的高尔夫球网球运动,都属于绅士运动,对运动时所着服饰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穿着简单随意的衣服,而是要穿带领子的运动服,不可穿拖鞋、皮鞋入场。观赛时要保持安静,不可随意喝彩,更不允许喝倒彩。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对着装方面没有西方国家讲究,直到近几年才看到高档酒店门口会竖立“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牌子。夏天经常看到有些男士赤膊上阵,背心拖鞋就随意出入公共场所。或者可以看到有些女士穿着皮裙或穿着过于暴露等这些在国际礼仪中被视为不体面的穿着出现在公共场合。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在某些特别正式的晚会现场,也可以看到我国观众着装随意随便,坐姿懒散,这些在国际礼仪中都是特别忌讳的。但看一下国外颁奖典礼或晚会的台下观众一般都坐姿笔挺端正,女士着装端庄,男士着装正式,对晚会很重视,体现了自己对晚会准备人员的尊重。

总论

礼仪存在在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文明程度和个人素质的直接体现。目前出现的很多关于礼仪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对礼仪缺乏重视、对礼仪缺乏了解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应提高国民对礼仪的重视,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其次应多了解与自己接触的环境不同的礼仪,尊重差异。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就可以代表我们对不同文化所体现出的礼仪的态度。我们遵守礼仪尊重文化的最核心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和了解,促进社会和自身发展,礼仪是传递真诚的桥梁,我们通过礼仪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传递给对方,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友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建红.论礼仪的本质及其修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8.03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2

寒来暑往,夏去秋至,不知不觉,转眼之间,离开韩国又松大学已近八个月了……

偶然翻看学生们自己创办的系刊“又松走天下”,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又松,眼前禁不住图画般一连串浮现出一幅幅清新而又熟悉的校园美景,一次次往返于学校、宿舍之间令人陶醉的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还有活动其中,我那永远让人羡慕的阳光内心、甜蜜笑脸和开心工作的优雅倩影……

一、美丽校园与教室环境

窗外的景色剪影般不断地变化着,而喜欢凭窗伏案工作的我,却依然还是一副老样子。时常喜欢品着从北京带来的茶,望着窗外,漫无目的地回忆那些值得纪念与珍藏的往事!享受那份追忆的快乐,品味那些启迪生命的哲理,在心中虔诚地感恩曾经给我带来喜悦与感动的人和事,那一时分将是我这一天最感欣慰的时刻。

明媚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照进房间,窗外的微风吹来阵阵清爽的秋风。抬头眺望远处的青山蓝天,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到了远方……

记得那是2008年3月,正值韩国最南端美丽的济州岛樱花烂漫的时节,我带着几分好奇和满怀的希望,从中国的北京乘机到达韩国的仁川国际机场,又就地转乘旅游大巴,大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午夜时分来到了韩国著名的中部城市大田市。漆黑的夜晚迎接我的是系办公室小郑老师那双温暖的双手和亲切的问候,是她送我到HRD宿合安顿下来,也是她在我登机不顺的情况下,几次往返于大田――仁川之间等候,直到现在,我的眼前常常闪现小郑老师寒夜中等候我的身影,让我至今为之感动!

好像是在四年前吧,在济州大学校通译研究所任教期间,就曾从我的学生那里得知大田的物美价廉、夏暑冬寒、补习班多、学生的活动也多……可当时并无机会亲眼看看大田。真的很想知道大田是什么样的城市?那里的学生是如何学习汉语的?他们在学习中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曾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而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也许这就是有缘吧!不曾想济州工作期满回国两年后,我又再次来到了韩国,而且是早已耳闻的大田市的又松大学,这真令我欣喜!

清晨时分的校园,美丽而宁静。当你步入学校的正门,永远都有一位身着制服忠于职守的值班男士,最先迎接你一天工作的开始。进了校门往右拐,过了停车场,不远处的学生宿舍附近,总是很准时地有两三位阿姨,在认真地清扫着地面上的落叶和星星点点的垃圾。也许是经常在那里、在那一时刻见面的缘故,我们彼此都会很自然地用韩语问候早晨好,每天如此。有幸的话,还能看到学生宿舍前,一位阿姨正在专心致志地用清水冲刷楼前的台阶,有好几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默默地站在一旁,欣赏她的工作,我觉得晨曦中她的工作神态最为美丽!

走进又松大学,沿着蜿蜒而上通往中国学系的板油马路,随处可见一排排正在成长中的松树,听说又松大学每年都要种植松树,每次有什么奠基仪式活动,也总是以种植松树作为纪念!那些松树青青的,并非高大苍天,但却给人一种茂盛生长的感觉和遐想的空间……

绕过操场,展现在眼前的是两座灰白色的建筑物,其中高层的建筑物是留学生宿舍大楼,三层的建筑物是国际交流大楼,中国学系的系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以及学生教室就在该楼的二层。大楼里各层楼梯走廊干净整洁,地面上没有一丝的灰尘纸屑。大大的玻璃窗总是以它明亮干净的面容迎接太阳的光芒,随时随处可以看到的辛勤清扫的母亲们,总能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宽敞的楼道变得更加敞亮。

国际交流大楼每层楼道的阳面为教室,阴面全是很大的玻璃窗。阳面教室内摆放着一排排干净的桌椅连体课桌。不同功能的教室,面积大小有别,上课所需的黑板也不同。小教室的前面一般都是使用白板笔书写的白板,大教室的前面才是需要粉笔书写的黑板。不同的教室,桌椅的数量和颜色都有所不同,有的教室是蓝色的桌椅,有的教室是黄色的桌椅。不管教室面积大小、桌椅数量与颜色有何不同,每个教室前边,都有一个统一颜色与样式、可以自由移动的教师小讲台。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灵活地移动小讲台,就好象随时可以展现不同的情景教学一样,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室前面进行着不同组合的会话练习,整个情景画面充满动感,十分有趣。

二、课程设置与学生特质

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基础实践课与专业研讨课两大部分,中韩任课教师也有明确分工。一般而言,中国教师主要担任会话、听力、作文等语言实践课;韩国教师主要讲授语法理论与翻译课,如汉语语法、基础汉字、阅读、翻译、中国经济的理解、中国现代小说、论文指导等。平时教师自己决定如何设计每一堂课、如何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如何启发学生参与教学,遇到需要反映和商量的具体问题,中国教师可以直接和系主任取得联系。此外,还有固定时间,中韩教师一起交流教学工作,商讨教学问题,决定教辅活动安排等等。

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值得一提的是,该系新近推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学质量、营造汉语学习氛围的改革措施,除正常授课外,课后还有中韩教授共同配合组织指导的四个社团活动――歌唱社团、话剧社团、读解社团和杂志社团。此外,从去年开始,该系还制定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成立了针对留学和HSK考试不同需要与等级要求的各种强学籍管理;每年5月定期举办口语演讲比赛,一展学生汉语口语表达之风采。生动严谨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汉语学习范围,增设了不同内容教学情景,延长了学生韩国语环境下说汉语的时间,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身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与开口说汉语的兴趣与热情,使该系的汉语教学充满了勃发生机。

要说中国学系最为闪亮的一道风景,还是那些充满朝气、满怀理想与远大志向的学生们!他们热情奔放、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富有挑战意识和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他们尽情享受大学的美好生活,挥洒打工的收获和快乐,开心于每天上课师生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和那记忆犹新的欢笑。他们之中,不乏有聪明智慧者,善良仁爱之人;也不乏有善于学习与思考,有望成为未来优秀人才的研究学者;苦学多门专业、立志成为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的男儿志士;以及愿为中韩两国的友好发展和共同强大做出自己不懈努力,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的优秀学生。应该说,经历了紧张而痛苦的高考学习,刚入学的韩国大学生,主观上一般都有松口气的想法,喜欢以玩的方式,加倍享受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但部分优秀的学生还是非常努力刻苦的。不过,由于汉韩两种语言所属语言类型不同,特点各异;加之,中韩两国教育体制、教学理念不尽相同,韩国学生较少愿意主动问答老师问题,特别是不习惯在同学面前开

口做各种口语练习。因而,在汉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上,还需中国教师某种程度的指导帮助。适应了中国教师讲课方法之后,学生们不仅大胆地与教师一起探讨学习汉语口语的方法、准备HSK汉语水平考试的策略、在中国找工作的途径,而且,还会就学习内容,与老师交流中韩文化方面的见闻,其中包括恋爱婚姻、饮食服饰、汽车住房、留学信息等等。由于韩国语环境下汉语学习确有一定困难,所以,在韩汉语学习者能够通过HSK高级考试的学生并不太多,很多学生都是来中国学习以后,顺利通过HSK考试初级、中级乃至高级的。随着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及外贸公司对汉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早些来中国留学、哪怕只是为期一个月短期旅行学习的学生逐年增多,正为此,汉语国际教育在韩国很流行,每年来华留学的韩国学生也最多。

三、展望未来与研究思考

随着中国当今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地位影响力的日益发展与提高,学习汉语已成为韩国学生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一种趋势和最佳就业选择之一。掌握汉语,会使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飞翔,会为他们精彩的人生更增七色光彩!为此,又松大学中国学系紧跟形势,在巩固、发展以往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多所高校校级交流、

“2+2”、

“3+1”合作项目以及短期留学共同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宣传,并于今年,在教学管理与国际市场开拓上,又实施了一项海外联合教学的新举措,将一年级中文系的学生,只要自愿,全部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学习。课程设置与授课分别由中韩双方老师担任,一年以后,学生回国继续完成其本科学业。此举之目的,是使学生尽早接受中国本土汉语教学,在真实的汉语语境与中华文化的熏陶下,感受中华文化,学习纯正道地的中国语。这一留学策略不仅为韩国又松大学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留学之门,铺垫了一条理想之路,而且更为该校提高其韩国境内的知名度,扩大招生、广增生源,做了一次强有力的造势宣传。学生们从这一教学新尝试中得到多少实惠,获得多少收获,留有多少遗感;我们中国教师在此过程中面临何种挑战,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何种问题,从中受到多少启迪,拥有多少思考,目前尚无确切的研究显示,不得而知。但我希望并坚信,所有的努力都会使学生们学有所成,满载而归。无论在韩国任教,还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工作,作为国际汉语教师,我都衷心希望每位学生能够好好把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次课上实践,努力学好汉语。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去过新加坡、泰国等亚洲不同国家和港台地区,也游览过欧洲英、法、德、荷、比利时等一些发达国家,与那些摩天高楼与繁华相比,我更对韩国独特的生螃蟹等海鲜饮食、济州岛的桑拿温泉、大田的烧烤与冷面情有独钟!更对又松大学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与宽松自由的学术空间、国际商学院的总体设计和教学规模、以及中国学系师生每天融洽相处互教互学的情景,记忆深刻!更对韩国母亲们的善良真诚、勤劳认真和追求美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衷地敬佩!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3

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学院已成功培养2400多名留学生,教学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品牌特色课程的缺乏、优秀留学生的流失、师生比例的不协调、过程教学监控的不完备等方面。

(一)品牌特色课程的缺乏义乌工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所招收的留学生与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校情况不同。来义乌学习的留学生多以语言学习为目的,他们对汉语学习的速成性、实用性、有效性有较高需求。现今学院的课程设置体系虽然相对完善,但却无法满足留学生对语言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求。学院的留学生对商务汉语的兴趣较高,先前开设的商务汉语主要针对零起点水平的留学生,将商务汉语融入口语课,由于零起点水平的留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与语法结构无法满足他们日常商务表达的需求,因此教学效果欠佳。

(二)优秀留学生的流失优秀学生是高等院校的无形财富,优秀的留学生是学院教学素质和教学环境的直接见证者,也是地方高校的一张张“活名片”。作为义乌唯一一所高等院校,义乌工商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虽以语言生为主,但也有一些优秀的学历生,除了少数留在学院继续学习专业外,还有一些优秀的留学生分别到了广州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学习专业,这些学生在选择深造学校时最先考虑的是义乌工商学院,而由于学院为高职院校,无权授予本科文凭,故他们只得选择其他高校就读。学院对优秀毕业留学生的管理缺乏有效地追踪研究机制。除选择其他高校深造的留学生外,学院的语言生毕业之后多从事商贸业。留学生离校后,学院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活名片”,进一步了解留学生毕业后在商贸活动中所必须的语言及贸易知识,未对学院的教学成果开展追踪反馈,并借机进行宣传。

(三)师生比例的不协调义乌工商学院的留学生招生规模日益壮大,但存在师生比例不协调,班级人数基数大的问题。以2013年秋季为例,学院共计招收360多名留学生,分为12个班级,每个班平均30人次,班级人数多,不利于课堂教学及管理,教学难度尤其体现在入门阶段的留学生上。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需要高频率的操练,而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造成部分学生入门阶段的发音得不到及时纠正。另外,语言生入学时间不一致,学生目的和学习能力不同造成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院目前的教师配备尚无法满足当前的学生要求,班级人数基数庞大势必造成同一个班级的留学生学习进程不一致,降低了教学效率。目前,学院对外汉语一线教学教师仅31人,且由于教师除承担汉语国际教育外,还需承担不同分院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任教师平均授课14节。教师疲于完成授课计划,跨多个班级上课缺乏对学生所掌握语言知识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监控的不完备教学过程监控是提升汉语国际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现今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尚需完善,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除了10名教师具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背景外,其余教师由文秘专业和外语专业教师组成,虽经过相关培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外语专业教师行课时习惯用英语进行教学,对汉语的语法缺乏系统性了解,入门阶段对汉字不够重视等;文秘专业的个别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相对薄弱;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由于年轻,缺乏教学与管理经验,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大致分为零起点水平、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四个阶段,由于留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大,在学习目的、学习能力、学习要求方面体现出不同的需求。语言生重视口头语言的学习,学历生重视书面语及文化的学习,这给课堂教学及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此外,教学过程监控的不完备还体现在学院缺乏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除了对教师日常的教学材料如教学计划、教案、授课日志、期末考试等有严格规定外,缺乏对教师日常上课能力的考察。学生从零起点上升到初级水平,没有强制要求针对性地分班测试,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约束力。

二、学院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对策

通过分析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可从国际化交流和师资培养的加强、品牌课程和国际化氛围的设计、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构等方面加以改进,立足于义乌和学院实情,推动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高水平、高层次发展,提高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

(一)加强国际化交流和师资的培养自学院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以来,学院十分重视汉语国际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大大改善了留学生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学院仍需注重对师资的培养,鼓励教师“走出去”,开阔对外汉语教师视野,并引进先进的教学法,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科学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国际化交流,大力开展国际交换生和交流项目,吸引越来越多国外高校的大学生来校就读,提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办学层次。2013年暑假,学院派遣了包括4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内的考察团前往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系统学习香港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教育理念,同时实地考察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几所高校,全面了解了香港高校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学院要将汉语国际教育做大做强,必须将语言培训上升为专业层面,不能单纯将教育目光停留在完成语言培训的任务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学习最新的教学法,并重视科研的国内和国际对话。目前,学院已有三名对外汉语教师以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的身份到美国、约旦等地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多名教师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学院仍应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加兄弟院校一线教师的交流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国际汉语教学的研讨会,参与专业知识的培训,避免知识老化和知识结构的僵化,博采众长,最终形成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和优势互补。目前,学院拥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达到10人,初成规模但缺乏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加速高水平的团队建设,实现教师之间以老带新,教学方面以新替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打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教学水平够高,科研能力够强,管理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团队。迄今为止,已有韩国、波兰的高校与学院建立交流项目,将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学院学习汉语,选修双语课程巩固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并走入社会进行专业实践。学院应走出国门,宣传自身特色,挖掘潜在的交流项目,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校就读,丰富学院留学生的文化结构。

(二)品牌课程和国际化氛围的设计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柯林•卢卡斯曾说:“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因此而强大!”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与周边省市的名牌大学相比,存在品牌效应、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如北京华文学院利用地理优势,专门开设了短期文化体验班,通过游教与文化课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层面的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既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眼界。学院在留学生教育中要始终坚持面向市场,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争取办出特色。可借鉴北京语言大学针对HSK五级水平留学生开设的商务汉语课程,在提高学生汉语技能的同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介绍当代中国经济、商务、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及现状,为其今后学习或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义乌工商学院应结合义乌市场,针对HSK三级水平的留学生开设适合在义经商就业的留学生的商务汉语课程,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并打造具有义乌商贸特色的“商务汉语”品牌课程。2012年出版的《走遍义乌汉语300句》即是立足于本土的教材创新尝试,该书使学院的留学生及在义生活的外籍人士能更快地学好汉语,融入义乌,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对义乌地方特色文化的理解。学院应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义乌这座典型的商贸城市特点,打造“商务汉语”品牌课程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强调与国际社会及市场接轨。在国际化氛围的设计方面,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不应满足于当前的课程体系,应加大对留学生的文化引导,开设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如中华武术、剪纸、书画赏析等,开展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参观义乌古迹,走进义乌展会,体验义乌农家生活等,加强中外学生交流,开展联谊晚会,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4

【关键词】中华才艺;课程;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弘扬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掌握一门中华才艺技能,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中华才艺以直观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不但深受国外汉语学习者的欢迎,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华才艺是能够映射出其软实力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一名有可能走出国门推广汉语的准教师,中华才艺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更能辅助他们从事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交流。

在此有必要对“中华才艺”进行注释。中华才艺即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特色的,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特有风貌的才能、技艺与艺术。大致上可包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范畴中的舞蹈、曲艺、相声、书画、武术、太极拳、中国民间手工艺及中国传统器乐等等――这是刘璇于2012年著作的《太极拳与中国文化传播》一文中关于“中华才艺”的定义。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如何对各个学科内容进行择优选择并合理分配使其优化组合是当前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中华才艺课程,如何将其归并至专业课程框架中,如何科学定位其课程性质、地位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实践检验理论。

截至2012年7月底,全球拥有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亚洲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75所孔子学院,其中在中亚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己达到8所,涵盖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目前新疆高校中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有五所,其中先后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高校有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综观其开设的才艺课程项目包含剪纸、书法、武术、国画、京剧等(每一年在安排顺序和项目选择上略有差异)。

在对国际教育专业已修读或正在修读中华才艺课程的学生及任课教师展开调查与访谈后,我们发现:

1.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查、访谈后,超半数的师生都认为非常有必要,仅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不认可中华才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在对中华才艺课程项目的选择与开设问题上,学生见仁见智,意见不同

调查发现:包括剪纸、京剧、国画、武术及太极拳、中国结、传统器乐等在内的近十个技能项目都是学生喜爱并关注的。其中,剪纸技能居榜首,其次为国画、京剧、太极拳、武术等项目。从喜好数量多寡可见带有浓郁中国特色风格的技能,特别是能体现中国国粹与民俗文化的项目格外受青睐。

正因为考虑到已开设的课程项目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还对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做了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开设原有才艺技能课的基础上,还希望校方提供更多的项目选择。在对填报的课程项目归纳整理后,大致分为如下五类:传统文化理论类(如:民俗介绍、中国古诗词阅读鉴赏)、棋类(象棋、围棋)、歌舞类(昆曲、肚皮舞、新疆歌舞)、器乐类(钢琴、二胡、小提琴、葫芦丝)其他特殊技能类(针灸、中国结、中国菜系与烹饪、麻将、插花、茶道、变脸、快板、刺绣、瑜伽、跆拳道)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大类中的个别技能不属于(具体参照刘璇在2012年著作的《太极拳与中国文化传播》一文中关于“中华才艺”的定义)中华传统文化才艺。例如:肚皮舞、插花、茶道、瑜伽、跆拳道、钢琴、小提琴等。这些技能虽然是当今时代下较为热门的技能学习项目,但并不属于中华才艺的范畴,本研究不做论述。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对才艺技能渴求的积极性令人欣慰,但什么是中华(传统)才艺?又如何与其他技艺做区分?对于此类问题,学生模糊不清、认识仍显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国粹”麻将作为一项娱乐大众的游戏日渐风靡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人们通过麻将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了解汉语。学生对技能需求的与时俱进性敦促了课程设计者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方案。此外,作为毗邻中亚地区的新疆高校学生,掌握具有新疆特色民族文化的才艺技能(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之一,这无疑对于中亚地区的汉语推广及中国文化传播具有积极影响。

3.中华才艺课程的教与学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华才艺课程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对提升汉语教学技能有促进作用。其次,从课堂组织来看: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讲的多,练习少,导致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第三,课下活动是否能与才艺课教学相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调查情况来看,包含讲座、参观、展览、汇报演出等形式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诸多课外活动比例相当,种类丰富。第四,对课时量的安排:绝大多数学生则认为课时量过少,以至学习技能不精。第五,对授课教师采取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只有极少的学生认同教师现有的教学方法,而而近一半的学生则认为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较枯燥。

面对理论大于实践、略显枯燥的课堂,学生又是否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余、课下时间多加练习从而掌握中华才艺各项技能呢?调查显示:对课后是否会主动练习巩固才艺课技能操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偶尔练习;极少数选择了临时抱佛脚,通过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当然也有10%的学生选择了从不练习。因此,不同学生对才艺课程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所需的才艺技能,而三分之一的学生仍然认为这些才艺技能有点难度,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操作性技能。

本调查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华才艺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了相关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4.结 论

4.1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绝大多数学生日渐明确才艺技能的获得与汉语推广工作关系密切,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是汉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4.2 对于中华才艺课程中才艺技能的种类与项目,校方应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并考虑实际师资力量,尽可能地丰富技能种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关注度。同时,新疆特殊的地理政治因素不容忽视,本着辐射中亚中国西部桥头堡的角色,在中华才艺课程设置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也应纳入才艺课程项目的建设体系。

4.3 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具体包括认清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水平,对于操作技能性强的课程需要积极寻找“讲练结合”的平衡点,尽可能多的练习才能够保证技能熟能生巧。此外,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勿让方法拖了内容的“后腿”。

4.4 课下学练的环节不应忽视。特别是校方应尽可能多的提供能够接触才艺技能的辅助活动,积极搭建展示平台。

中华才艺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应学习的技能,更是一代代中国人需要传承与掌握的精髓瑰宝,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终生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5

男子辞去公务员职务行走中国 10年未曾回家

原本是国家公务员的李长波在参加工作10年前辞职之后,开始徒步游中国,被称为“徒步中国第一人”。截至2013年11月19日,他已经徒步行走了10年。10年间,他走过全国900多个县(区),至今仍未回家。只身徒步的李长波随身携带一个背包、一部相机,外加一面旗帜。每到一个地方,李长波便会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且及时更新到自己的博客与“走遍中国”贴吧上。李长波说,自己每到一个地方,一般都要到当地政府盖个章做纪念,如今单单盖章和当地人的留言,已经记满了十几本厚厚的笔记本。他还计划着写作《走遍中国》这本书,将自己一路的感受记录下来。另外,他还想用自己的单反相机拍摄一部纪录片。

为创世界纪录 英德两跳伞者空中相撞后坠亡

美国警方2013年12月4日确认,两名跳伞者3日在亚利桑那州的一次跳伞活动中于空中相撞后坠亡,两名死者分别来自英国和德国,均有丰富的跳伞经验。 警方在声明中说:“目击者称两位跳伞者在约60至90米高度相撞,造成两人的降落伞损坏,两人随后坠落至地面。”发生事故的跳伞场也在事后发表声明,称两位跳伞者均“经验丰富”,他们当时正在试图创造“200人同时跳伞的世界纪录”。施梅尔曾进行过1700多次跳伞训练,最近80次都在过去6个月进行的。而奥罗克也有850次跳伞纪录,最近半年内也有100次之多。 另有一名跳伞者在另一起意外中受伤,该起受伤事件原因是跳伞者在落地时受到冲撞并伤到了背部。

世界铁三冠军克里斯要与阿姆斯特朗“单挑”

已被终身禁赛的前自行车手兰斯?阿姆斯特朗最近在考虑参加一场私人性质的铁人比赛,对手只有一位:两届世界铁人三项冠军克里斯?麦科马克。由于使用违禁药物,阿姆斯特朗不但被剥夺了7届环法大赛头衔、悉尼奥运会铜牌,还遭到终身禁赛,这对酷爱运动、热衷比赛的阿姆斯特朗不啻为重大打击。不过,最近麦科马克给阿姆斯特朗下了战书。麦科马克觉得,即使犯过严重错误,阿姆斯特朗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天才运动员,这个理由足以让他“忽略阿姆斯特朗恼人的个性,和他较量一番”。

攀冰将成为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节目

据美国媒体报道,攀冰运动将正式被冬奥会列为一项文化活动,成为即将在2014年2月举办的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节目之一。届时将有顶级的攀冰运动员现场在人造冰墙上为观众展现绝技。目前攀冰项目仍未被列入奥运会项目。索契冬奥会攀冰表演采用的并非真冰,攀冰运动员将在由坚硬的泡沫状材料打造而成的仿真冰谷上表演。作为开幕表演运动,大会将不提供奖牌,但是该项运动的管理机构——国际登联在其官网表示希望攀冰这项运动越来越普及和成熟,并早日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考试 对比句式分析 汉英翻译技巧

1.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作为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自实施以来,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广泛重视,已经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标准和找工作的一种参照。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历经多次题型调整。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8月,由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出了局部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翻译部分的变化,即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分值比例由原来的5%增加到15%。其实,早在2007年由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提出对学生汉英翻译的一般能力要求为“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但是由于受到课时的局限,一直以来,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翻译课程,而此次大学英语考试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难度,这无疑给翻译教学提出了挑战。

2.对比语言学

在《中国人学英语》这本著作的序言中,吕叔湘(1980)曾评价对于中国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的不同是最有用的帮助。学习一门新语言的重要方法就是对比和比较,对比语言学由此得以形成和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对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语言比较分析,找出这些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分析以“各语言是可比较的”为基础(James 2005),也就是说,在翻译教学中,对比语言的重点应放在比较原语和译语的不同上。巴尔胡达洛夫(1985)曾强调“翻译理论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反映翻译中的重要规律,必须首先明确原语中译语表达同一意义在方法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处理其不同之处的最典型的方法(翻译技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不能系统学习翻译,因此,明确汉英语言的不同之处,得到实用的翻译技巧,才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3.汉英语言对比的具体内容和翻译技巧

汉语和英语在发音、词汇、句式及篇章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由于篇幅有限,考虑到语言对比在翻译中的应用,本文重点就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式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

3.1意合与形合

在《中国语法理论》这本著作“欧化的语法”一章中,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写道:“中国话里多用意合法(parataxis),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hypotaxis),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汉语句子呈竹节式,多用短句、简单句,重意合,即意思表达不借助外在形态,可以称之为语义语言;而英语句子呈树枝式,多“多枝共干”式长句、复合句,重形合,即词与句子的组合通过一定的外显形态标记来实现,可以称之为语法语言。

[例]我买了六支钢笔,一共三十元。拿回家一看,都是用过的。

[译]I bought six pens which cost me thirty Yuan.When I took them back home,I found they were second hand.

从上例可看出,汉语言简意赅,结构紧凑,英语则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补出了很多成分。翻译的第一步应先解读汉语,即“我买了六支钢笔,(这六只钢笔)一共三十元。(当我)拿回家一看,(发现钢笔)都是用过的”。当汉语句子的主语缺失时,应根据意思找出主语;当汉语句子出现逗号而略长时,应找出合适的逻辑关系。下面把这一差异应用到大学英语考试的真题中:

[例]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中国投入360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和加强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2004-12)

[解析]为了促进……中国投入360亿元,(360亿元)用于改善……和加强……

[译]In order to promote (the justice in education),China has invested 36 billion RMB.It is used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of the countryside)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rural area of min-west).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是汉英两种语言最大的差异,学生牢记这一点,可以写出译文中括号外的部分,即句子的基本结构。

3.2主动与被动

不同语系,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中国人喜欢以主体为主的思维方式,原意强调“我”、“我们”,而西方人喜欢以客体为主,愿意强调事情的客观性,所以经常使用被动语态。通常,汉语中出现“被”,可以直接翻译为“be done”的形式,此种翻译相对简单,本文不做分析,但是有时汉语中没有出现“被”,却表达了“被”的意思,此时需要补出。

[例]困难克服了,工作完成了,问题也解决了。

[译]The difficulties have been overcome,the work has been done and the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上例为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明白句子中的三个主语不可能为施动者,动作是由人发出的,因为不确定人称,所以可直接忽略,以“be done”形式翻译出来。下面把这一差异应用到大学英语考试的真题中:

[例]这些基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购买书籍,使116万多所中小学受益。资金还用于购置音乐和绘画器材。(2004-12)

[解析]这些基金(被)用于改善……购买……使……受益。资金还(被)用于购置……

[译]These fund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ids)and to buy (books),making (1.16 milli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benefit.These funds can also be used to purchase (musical and drawing instruments).

学生牢记汉英这一差异,多注意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就能避免翻译时出现此类错误。

4.结语

在对比语言学的观照下,本文重点阐述了汉语和英语在句式上的两大差异,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多主动,英语多被动。非英语专业学生牢记这两大差异,可以写出句子的基本结构,得到基础分数。当然,学生必须在词汇方面下一定的工夫,达到大学英语考试中所要求的单词量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本次汉译英题型的调整,应该引起教师对翻译教学的重视,应该多注意对比和比较汉语和英语在句式及词汇上的差异,相对应地总结出翻译技巧,这样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翻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巴尔胡达洛夫.语言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2]高教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