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1
2015年3月26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杂志《博鳌观察》联合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了《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5》年度报告。本年度农村金融发展报告的主题是“探索农村金融改革新模式”。课题主持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
报告指出,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是中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将出现持续且深刻的变化,并对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
那么,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报告指出,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我国落实和推进“三农”政策的重要保障,既需要大银行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服务大客户、大项目,也需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挥灵活优势,服务农户和小微企业等草根阶层;既需要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市场化运作的机构,也需要政府、政策性银行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来分散和降低相关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引导民间借贷等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
报告称,只有各机构既各司其责、各有侧重,又分工协作、有序竞争,才能形成合理的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真正有效增加金融供给,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实用性与便利性。
对于如何完善农村金融制度体系,报告指出,农村金融体系涉及领域多、影响面广,它不仅是金融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建立服务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更需要外部制度的积极配合。具体需从五个方面努力:完善财税支持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优化金融监管体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
报告称,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积极转变职能,在制度供给与提供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适宜的金融制度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完善,设计一套适用性强、效果显著的农村金融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健康持续安全发展。
《互联网金融报告2015》报告―聚焦P2P网络借贷
2015年3月26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杂志《博鳌观察》联合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了《互联网金融报告2015》年度报告。本年度互联网金融报告的主题是“聚焦P2P网络借贷”。课题主持人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
目前,中国P2P网贷相对传统金融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网贷运营平台1575家,2014年新上线平台超900家(含问题平台),正常运营平台月均复合增长5.43%;中国网贷行业2014年全年累计成交量2528亿人民币,是2013年的2.39倍,成交量月均增长10.99%;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1036亿人民币,是2013年的3.87倍。预计到2024年,中国P2P市场规模将由 2013年的270亿人民币跃升至2万亿人民币,占社会融资存量(剔除股票/债券)的0.9%;届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利润将增至4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1%,相当于2024年银行整体盈利的8%。
报告指出,有三大因素催生了中国P2P网贷现阶段的繁荣:一是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第三方支付等技术因素的大发展;二是金融监管的宽容,目前对P2P网贷并无特殊监管,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大量P2P网贷平台的建立;三是细分市场的需求,对民间借贷等小微贷或高收益债的大量需求,直接反映在P2P网贷余额的增加上。目前中国的P2P网贷更多体现的还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化,属于特定阶段的产物。
P2P网贷的优势源自数据基础,而目前中国P2P网贷发展的核心障碍恰恰是征信系统不健全、不开放。征信系统不发达,P2P网贷平台缺少海量的大数据基础,直接制约了P2P网络借贷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效率。P2P网贷平台开展线下尽职调查,增加了交易成本,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相比较而言,国际上的P2P平台实行的是“线上”运行。报告指出,英国和美国的P2P网络借贷,相较中国之所以发展得有条不紊、风险可控,主要得益于国外高度发达的征信体系和成熟的客户金融行为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幅度降低。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P2P网贷的发展还处在草莽时代,P2P网贷从事的还是“新瓶旧装”的信用中介业务,P2P网贷市场普遍提供担保,只有极少数平台属于信息中介模式;由于监管缺位、准入门槛低,导致P2P网贷发展不规范,P2P网贷平台跑路、倒闭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上质疑之声四起。
不过,报告乐观指出,这些问题会随着数据的积累而改善,一是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二是 P2P网贷的发展与数据积累之间有正向回馈机制,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在大数据背景下,参与P2P网贷的投资者越多,数据积累就会越多,而海量数据反过来会支持 P2P网贷平台更加精准地把握风险,降低坏账率水平和运营成本,实现去担保化,趋向完全的信息中介。
报告指出,P2P网贷监管始终要以数据为基础进行信息监管。目前,中国的监管理论完全是针对银证保等传统机构而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诞生于互联网的 P2P网贷形态。以高门槛以及资本充足率等为主的传统银行监管手段去要求 P2P网贷,可能与其互联网精神的初衷背道而驰。
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2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责任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产物,它代表各国政府、企业和其他所有机构在全球化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认同的价值观、通行的语言和行为的准则。自2000年联合国倡导全球跨国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来,各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持续高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进步,都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强。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在发展的同时,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成员,银行业金融机构既是我国经济运行体系的核心参与者,也是我国社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股东、员工、金融服务消费者、社区、社会的责任,承担着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公平竞争市场、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社会的需要,服务客户,造福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21世纪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具备的时代品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转变传统观念,更新经营理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赢得社会尊重,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二、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市场竞争不仅是技术、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更是社会责任意识的竞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是机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履行对社会及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形象,构建良好的品牌优势和信誉优势。只有取得社会公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才能被市场青睐,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实现健康的持续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影响明显。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已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推动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应该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
三、切实采取措施履行社会责任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银行社会责任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切实采取措施履行社会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至少应包括:维护股东合法权益、公平对待所有股东;以人为本,重视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诚信经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反商业贿赂,反洗钱,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秩序;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社区金融服务,促进社区发展;关心社会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经营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发展战略,明确社会责任目标。要参照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做法,在授信及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中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要求。要建立适当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3
此前的30分钟他正醉心于那个被无数“80后”称为“仙剑奇侠传”的游戏江湖中。而就在他重新坐定的那一刻,紧张、一丝不苟的神情迅速化解了刚才的惬意。作为一名私募基金经理,他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在晚间浏览最新的上市公司公告。
实际上,就在同一时间与韩江岩做功课的还有众多私募人士与投行人士,而他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兴业银行(601166.SH)2008年年报上。韩江岩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坦陈:“之所以如此重视银行股,是因为国内银行业在经历全球金融风暴后将首次接受外界全面的审视,兴业将开启银行系年报的序幕。”然而,这个夜晚让他和许多同行们都感到郁闷。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定于2009年3月17日披露2008年年度报告。鉴于公司董事会认为年度报告中有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论证,年度报告无法如期完成,公司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变更至2009年4月28日披露。”上交所晚间信息如此显示。
要命的净利差
但是与郁闷的韩江岩相比,各机构却在数小时后纷纷发表了研究报告。
高盛亚洲作为持乐观态度的机构,对即将公布年报的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股票评级从“抛售”提高至“中性”。随后其分析师又在回复本报记者的邮件中调高了13家A股上市银行的目标价。
瑞银则在报告中将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目标价从2.32港元微幅上调至2.46港元。
然而与外资投行的乐观不同,国内私募界与投行人士仍趋于谨慎。
按照韩江岩的观点:“相对于1月份企业存贷款严重背离的现象,2月份的数据出现了明显好转,迅猛增加的企业贷款已经开始进入实体经济,进行部分信用创造。信贷规模增长驱使各银行短期经营好转,但对于长期投资价值不具有实质性意义。”韩江岩强调:“2009~2010年国内银行业依然会面临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周期。”
的确,自2008 年3 季度以来国内银行业经营已然显现由盛转衰的信号。尽管此前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0%,在大规模计提拨备的情况下,资本回报率仍高达17.1%。但4季度国内银行的各项经营指标进一步下滑,全年盈利增速也由中期的69%和前3季度的53%继续放缓至33%(记者注:其中4季度单季利润环比大幅下降58%)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金公司行业分析师在解读时认为盈利下降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银监会对拨备覆盖率130%、150%(记者注:监管部门此前要求五大国有银行拨备覆盖率要达到130%,中小银行这一指标则应达到150%。)的要求令各银行在4季度大幅计提坏账准备金,预计额度为915 亿元人民币,而前三季合计计提仅1000亿元左右。
其二,2008年9月以来,中国突然转入降息周期,短短3个月时间里,存贷款基准利率大幅下降216bp。这令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净息差压力。
其三,2008年3季度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一轮快速上升,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4季度单季新增近100亿元不良贷款。
对此,平安证券一位金融分析师在MSN上与记者交谈时进一步予以佐证。
按照他的说法,从2009年1~2月份的数据来观察,2009年银行业的状况会比2008年更艰难。主要原因是,从2008年11月份以来启动的信贷高速增长,银行业的净利差在直线下降。从平均水平测算,2008年11月份在2.5~2.6之间,12月份在2.3~2.4之间;2009年1月份处于2.0~2.1之间,2月份则降至1.8~1.9之间,这个净利差的下滑速度相当之快。而中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多元化有限,主要还是净利差收入模式。
“因此,银行业的盈利压力会在2009年加大,信贷的高速增长还不足以弥补净利差下滑带来的利差收入减少。”该分析师如此强调。
高增长预埋后遗症
事实上,信贷的高速增长近期以来一直为业内人士语及最多的话题。长城证券的研究员胡艳妮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前几个月所发放的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政府相关的项目,未来如政府项目告一段落,银行信贷增长更多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复苏情况。如果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未能带动私人部门的投资,经济能否最终复苏尚需观察,而实体经济的复苏决定着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进一步的信贷需求。
“综合来看,前期贷款的迅猛增长态势在未来恐难持续。”胡艳妮直言她的判断。
的确按照央行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但人民币各项存款也增加了1.65万亿元,而且后者大幅超出前者。
对此,中金宏观组的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显得极为谨慎。按照他们的判断,宏观经济2009年不是底,产能过剩和海外需求的疲弱将抑制中国私营部门的投资需求,因此2010年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这为银行业2010年以后的资产质量埋下隐忧。
此外,目前新建政府项目的盈利能力也值得怀疑,相应的新增项目贷款可能在2~3 年后陆续暴露风险。根据2003 年央行的一项调研,津、晋、冀、蒙等省市自治区1998~2002 年国债配套项目贷款的不良率为2.4%,关注类贷款比率为18.2%;同期山西的国债项目贷款关注类占比达到14.6%,湖南岳阳类似的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合计达到40%。
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4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当前,中国政府在绿色金融改革方面的工作已经启动。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参加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课题启动会时透露,人民银行正在牵头起草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计划把绿色金融作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写入。几个月以前,文要求一行三会深入研究如何用金融政策推动环境保护。一位接近金融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政府非常重视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而早在去年11月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和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项目共同发起了绿色金融工作小组,该小组旨在提出一个推动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框架和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据了解,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马骏认为,在资源配置中,资金配置的激励机制将发挥关键的作用。只要资金从污染性行业逐步退出,更多地投向绿色、环保的行业,其他资源(包括土地、劳力)也将随之优化配置。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是我国高污染的元凶。马骏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实质性地改善我国的环境,不仅仅要依靠更强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还必须采用一系列财税、金融等手段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让上述三大结构变得更为清洁和绿色。
只有推动上述三大结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中国低碳金融发展2014年度报告》也认为,中国目前显现的主要能源、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必须从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入手,转为低碳节能的发展模式。而金融作为经济系统命脉,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利用金融手段来助力、推动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就成为了当前中国必要而明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在发达国家,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经验,绿色投资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潘功胜介绍,中国的金融政策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认知和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不断深化的渐进式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经济是各项工作的核心,环境因素在当时尚未成为影响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重要变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于安全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考虑,一定规模以下的小煤矿、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逐渐被淘汰,一些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被动承担了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部分成本,也开始关注环境相关问题对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本世纪以来,按照中央加快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对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采取了限制性政策。
通过总量控制、行业限贷和环保一票否决制等手段限制污染型的贷款与融资,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虽然我国绿色金融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但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仍面临不少难题,绿色金融体系仍有待完善。探索绿色金融激励机制中国绿色产业的资金需求量极大,但现有的金融体系对绿色发展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巨量资金,仅依靠财政出资是不可能的,要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绿色行业。一位研究绿色金融的学者告诉本刊记者,应依托各类金融机构,并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碳交易、PPP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构建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我们估计,十三五期间,要达到国家规划的改善环境的目标,中国绿色产业年均投资需求至少是2万亿人民币,但在过去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只能拿出两千多亿元来支持绿色投资,相当于只有15%来自于政府拨款,其余85%需要依赖私营板块。马骏表示。但现实情况是,大量绿色项目的回报率不高,低于融资成本,社会资金就不愿意投资。
而许多污染性项目的回报率很高,继续吸引着更多的资金。以绿色信贷为例。由于我国绿色金融业务目前基本集中在绿色信贷,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虽然绿色信贷发展态势良好,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2014年6月的《中国低碳金融发展2014年度报告》显示,绝大多数银行绿色信贷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低于2%,排名第一的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比也只有3.46%。18家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16763.80亿元,占总资产的1.81%,与总资产相差甚远。
由此看出,商业银行在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方面整体水平偏低,多数银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绿色信贷项目因投资回报周期长、效益不能立竿见影而少人问津。一些绿色信贷项目目前仅靠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支撑,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服务于绿色产业的积极性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需要设计激励绿色投资的政策体系,以增加绿色项目对银行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位关注绿色金融发展的专家也指出,在国家绿色信贷政策导向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处于被动阶段,发展较为缓慢,产品缺少创新,其原因之一是我国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发展目标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制约与平衡。
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反洗钱; 内部审计; 风险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配套规章制度颁布实施,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重要一项,即开展反洗钱内部审计工作。在《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应报送稽核审计报告中与反洗钱有关的内容,《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办法(试行)》中提到金融机构应按年度报告内部审计情况。自此,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反洗钱内部审计。
虽按照法律法规,金融机构已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反洗钱的内部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反洗钱工作本身是一项全新业务,对该工作的内部审计,也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全新领域,金融机构更是在摸索中开展与完善。
一、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审计现状
根据近几年对金融机构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工作发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部审计以合规为目标,即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发现自身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事实,并督促修正这些违规事实以达到合法合规,免受监管单位的处罚。
首先,在审计目标上以行为基本符合法律法规为目标。金融机构在实施对反洗钱工作的内部审计时,主要评价自身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和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在具体操作中是否执行,审计培训是否开展等,以满足本机构能达到反洗钱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具体执行中,多以是与否来评价此项工作的开展状况,未对各项义务履行的具体质量做深度审计。如在审计反洗钱组织机构时,多看本机构是否成立了反洗钱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是否按要求召开会议,而未对领导小组的组成结构、会议内容中布置的具体项目质量开展审计。对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执行情况的审计也多流于表面,多是审计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客户身份资料留存的完整程度,而不能根据各业务条线各金融产品多角度分析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执行的好坏。
其次,在审计范围与流程上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近几年,虽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与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数量逐年增加,但多数金融机构在选择反洗钱内部审计范围时,仍集中在传统业务上,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审计的是在客户初次与其建立业务关系时的客户身份识别问题,即账户管理的层面,而不能根据业务品种及潜在风险程度审计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执行状况。在审计流程上,该业务的内部审计仍采取事后审计的传统模式,且多集中在对操作层面的内部审计,即员工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操作问题,流于表象。
再次,在审计作用上,基于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审计的目标与流程等设定现状,内部审计发现的多集中于操作层面在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制度设计合理性等反洗钱工作执行的深层次问题难以发掘。因此,反洗钱内部审计多仅能达到让本机构满足被监管单位的最基本合规要求,不能为本机构决策层提供如何积极主动提升反洗钱水平的内部审计建议。
最后,在审计技术上多采用手工翻查为主。在金融机构的业务数据不断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多数金融机构仍采取的是手工翻查账本,无目标的选择少量审计样本的做法,使得反洗钱内部审计结果未必能代表金融机构的真实工作水平,工作效率低下且效果不显著。
二、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的现实原因
(一)监管当局“风险为本”监管思路的要求
当前,作为反洗钱监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时,采取了基于风险的监管措施,即实行差别化分类监管,对于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则可以简化监管措施。这一思路的提出,就要求金融机构能结合自身业务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反洗钱领域存在的风险,并将这类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就能够在实施时将风险意识贯穿其中始终,以帮助本机构识别并控制好内部洗钱风险。
(二)金融机构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监管当局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求金融机构在反洗钱领域搭建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各项控制措施、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循环运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工作将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梳理制度并完善,有效评估内部控制,并通过咨询服务、建议、协调、流程设计与优化、培训等使金融机构在各业务条线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优化与完善。
(三)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形势需求
伴随着技术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客户所能选择的金融产品与支付方式已日益丰富。除了传统存贷款业务外,理财、投资产品不断创新,很多已突破传统的行业限制,银行与保险、银行与证券等合作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在结算方式上,除了面对面业务外,增加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等方式。这些金融产品与服务在给客户提供便捷同时,也增加了被客户利用实施洗钱的风险。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将突破传统的审计思维,有效识别不同产品与服务中洗钱风险程度高低,并根据评估出的风险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控制此类风险。
三、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导向反洗钱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重点,围绕业务条线的洗钱风险开展内部审计
随着全社会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监管部门结合金融机构的业务环节等,对很多成熟案例进行了剖析。金融机构在开展反洗钱内部审计时,可通过这些经典案例剖析,分析本机构各业务条线在经营中存在的洗钱高风险点,从制度的制定决策层面到制度的操作层面对产生此类风险的因素进行排查,突出重点环节,在发现表面问题的同时,挖掘出隐藏在问题表象后的风险盲点。
(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建立全过程参与的反洗钱审计格局
转变传统的对反洗钱工作的事后监督与评价的思路,构建事前参与、事中监控的内部审计理念。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应提倡两条线并行作业,即大胆应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并大量采用战略分析和系统分析等先进工具以及技术方法。具体来说,首先运用“自上而下”的思路,从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分析层面入手,逐步落实内部审计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审计目标和程序,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自下而上”地归纳和判断各业务条线的具体风险并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将审计力量用在“刀刃”上,即反洗钱高风险领域,将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三)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推广计算机审计技术
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挑战,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全面掌握反洗钱、金融、会计等知识,还要求其拥有丰富的职业经验,以及对风险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因此要在业务培训中增加有关洗钱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相关内容,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除此之外,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还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只有本机构的管理层以及各业务条线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使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随着金融机构业务数据的不断电子信息化和集中化管理,应建立基于反洗钱的审计信息数据库,通过业务信息处理系统对海量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把握反洗钱审计的重点,为开展风险评估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审计的效率。
(四)健全组织内部控制机制,夯实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的制度基础
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风险不仅涉及操作层面,也涉及到管理层面,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对易发生风险的问题,内部控制薄弱的地方,都要进行监督,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因此,应从建立健全组织内部控制机制着手,优化管理层框架,关注洗钱风险的评估,重视内部审计监督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反洗钱各业务条线部门的配合和沟通,为开展风险导向的反洗钱内部审计奠定基础。努力构建“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过程反洗钱审计格局,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价体系,降低金融机构被犯罪分子利用洗钱的整体风险。
【参考文献】
[1] 苏宁.反洗钱法规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叶陈刚,郑君彦,等.企业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金融机构年度报告范文6
一、主要货币政策措施
(一)基准利率方面。2013年巴西国内通货膨胀持续高企,一度突破政府管理目标上限6.5%。为遏制国内物价过快上涨势头,从2013年4月份开始,巴西央行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开始进入加息通道,连续6次上调基准利率,累计加息275个基点,由2012年末的7.25%逐步加息至2013年末的10%,是彭博社所跟踪的49个国家中加息幅度最大的。
(二)外汇市场干预方面。2013年巴西本币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受美联储退出QE政策的预期导致资本外流和外贸赤字的影响一路下跌,一般而言美元兑雷亚尔的公允价值在2.20到2.35之间,而当年8月份该指标一度跌至2.45,较年初累计贬值19.2%。为遏制资本外流,制止雷亚尔大幅贬值,巴西央行一是投入巨额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以外汇互换拍卖和抛售美元回购巴西雷亚尔的方式提供对冲并保持本币的流动性。二是逐渐拆除为了抵御“热钱”流入筑起的管制壁垒,取消了针对外汇衍生品的金融交易税,以及2010年推出的对购买本国债券的海外投资者征收6%的金融交易税。截至2013年末,雷亚尔恢复至1美元兑2.3423雷亚尔,较2012年同期贬值14.6%。
二、资产状况分析
巴西央行的全部资产项目中,联邦政府债券占比最高,其次为外国证券。
1.“联邦政府债券”余额为9530.68亿雷亚尔,同比增加428.46亿雷亚尔,增幅4.7%。联邦政府债券主要为期限1~5年的长期国债,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年下半年,巴西央行将部分国库票据用于正回购操作,这部分票据由于具有固定的回购(赎回)日期,不再具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特征,因此巴西央行将其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应的原已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在该资产的剩余期限内计入损益表进行摊销。该项目余额变化一是联邦政府债券的应计利息增加,导致其账面余额增加;二是部分债券因持有期限届满而被赎回;三是债券的公允价值减少。应计利息增加引起的账面余额增加部分被债券赎回和公允价值下降所抵消,因此,年末该项资产仅增长4.7%,较2012年20.6%的增幅有所下降。
2.“外国证券”余额7633.04亿雷亚尔,同比增加712.81亿雷亚尔,增幅为10.3%。该项目为巴西央行购买的外国政府、多边国际组织和机构发行的固定利率证券或价格指数证券,期限多为1至5年,目的是多样化国际储备投资品种、分散风险、提高国际储备收益性以及保持不同的流动性水平,这类证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本期该项目余额增加主要是受雷亚尔贬值的影响(2013年,雷亚尔对美元贬值14.6%),而美元是巴西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主要币种(占同期外汇储备的78.5%),因此该项目转换为雷亚尔计价的余额呈现增长。
3.“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分外币和本币两部分,其中外币“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406.32亿雷亚尔,同比增加288.06亿雷亚尔,增幅243.6%;本币“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0.005亿雷亚尔,同比减少618.48亿雷亚尔,减幅100%。外币“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巴西央行增加在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组合操作的次数和规模,通过现货销售拍卖结合外汇远期回购拍卖的方式满足国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并确保全国金融系统保持合适的流动性水平。本币“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100%,原因与2012年末该项目余额较大有关,当年末最后一周为应付社保资金及对6个月期限的回购操作进行到期结算等临时性因素的资金支付需要,巴西央行增加逆回购规模以满足市场的流动性需求,致使当年年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
4. “应收款项”余额434.15亿雷亚尔。其中,外币“应收款项”余额为45.52亿雷亚尔,同比增加11.85亿雷亚尔,主要为巴西央行作为IMF成员之一参与的一项新借款协定(New Arrangements to Borrow, NAB,它是IMF于1998年推出的应急工具,各成员国可向该基金提供信贷,来化解可能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危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雷亚尔对SDR(特别提款权)贬值以及NAB向巴西央行发放的SDR增加。本币“应收款项”余额为388.63亿雷亚尔,包括以支持金融机构农村信贷为主的应收款项129.00亿雷亚尔,以及“指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应收款项259.62亿雷亚尔,该项目是巴西央行提供给面临清算的国内机构的金融援助贷款,本年度该资产账面余额同比减少123.62亿雷亚尔。
三、负债状况分析
负债项目中,“应付联邦政府款”占比最高,其次为“卖出回购证券”、“金融机构存款”和“流通中货币”。
1.“应付联邦政府款”余额6870.81亿雷亚尔,同比增加507.53亿雷亚尔,增幅为8.0%。该项目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国库运营账户余额6559.65亿雷亚尔,是巴西联邦政府的财政资金余额,按巴西央行资产组合中的联邦政府债券平均收益率计息。二是外汇平准操作余额(Foreign exchange equalization result)159.18亿雷亚尔。通过外汇平准操作①,国际储备的账面成本以及在国内市场上的外汇掉期操作结果通过国库划转联邦政府。本年“应付联邦政府款”同比增加507.53亿雷亚尔,主要是国库运营账户余额和外汇平准操作余额增长所致。三是应付给财政国库的年度利润142.70亿雷亚尔,上年度利润已于2013年9月划缴财政国库,该项目反映的是下半年实现的利润,将在年度报告经货币政策委员会批准后的10个工作日内划缴。四是其他应付款9.26亿雷亚尔。
2.“卖出回购证券”余额5688.85亿雷亚尔,同比减少283.29亿雷亚尔,减幅4.7%。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代表央行正回购操作,该项目余额减少说明央行从市场收回的流动性减少。2013年,为扩大私人投资,巴西联邦政府重启石油和天然气区块特许开采权拍卖,致使市场资金流向财政国库,并引起市场流动性水平下降。巴西央行通过银行间市场拍卖购买外汇的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因此本年回购力度减小,卖出回购证券余额减少。
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90.97亿雷亚尔,同比增加489.99亿雷亚尔,增幅15.3%。该项目反映金融机构在巴西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余额,2013年巴西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没有变化,该项目增加与当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有关。
4.“流通中货币”余额2040.52亿雷亚尔,同比增加166.18亿雷亚尔,增幅为8.9%,这主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名义工资增长有关。
四、损益状况分析
(一)收入状况
2013年度,巴西央行共实现收入1565.68亿雷亚尔,同比增加2.5%,主要为利息收入和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利得,两者合计占总收入的93.88%。
1.利息收入为958.23亿雷亚尔,同比增加41.92亿雷亚尔,增幅为4.56%。其中:联邦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941.83亿雷亚尔,同比增加47.54亿雷亚尔,主要是联邦政府债券余额增加而增加的利息收入;外汇平准操作产生的利息收入10.69亿雷亚尔,同比增加3.71亿雷亚尔,原因系2013年外汇平准操作形成的应收联邦政府款略有增加。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利得607.45亿雷亚尔,同比增长90.39亿雷亚尔,增幅为17.48%。其中,外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利得为948.12亿,同比增加219.21亿,主要原因是雷亚尔对主要外国货币贬值14.6%,引起外币资产汇兑收益增加。本币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340.67亿雷亚尔,同比增亏128.83亿,主要是巴西央行和财政间的外汇平准操作产生的亏损。
3.管理层指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利得21.53亿雷亚尔,为巴西央行提供给面临清算的国内机构的金融援助贷款的利息和公允价值调整增加数。
(二)支出状况
巴西央行2013年度支出总额1335.12亿雷亚尔,同比增加54.44亿雷亚尔。
1.利息支出为1298.93亿雷亚尔,同比增加57.21亿雷亚尔。其中正回购操作产生的利息支出546.16亿雷亚尔,同比增加95.84亿;国库账户利息支出517.17亿雷亚尔,同比减少7.57亿雷亚尔;金融机构存款利息支出205.50亿雷亚尔,受实际利率下降和全年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平均余额减少的影响,该项目同比减少38.34亿。
2.其他支出为36.19亿雷亚尔,同比增加1.61亿雷亚尔,具体包括人员费用、现金制造和流通费用、管理费用等。
(三) 净利润。巴西央行2013年度实现利润319.56亿雷亚尔,同比增长73.41亿,增长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产生的利得。
五、借鉴和启示
2013年,巴西央行通过实施“紧缩政策”,基本保持了资产规模不变,同时加大外汇市场干预的规模和频率,有效遏制了本币雷亚尔大幅贬值的势头,并保证巴西央行的盈利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一) 适应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2013年,巴西央行资产总额增长6.0%,而2012年同期增长了14.6%。资产增速下降主要是“联邦政府债券”增速放缓所致,2013年该项目增长4.7%,较2012年20.6%的增速下降近16个百分点。巴西央行对“联邦政府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年巴西国债公允价值下降,巴西央行根据形势变化,出售了部分联邦政府债券,保证了资产的质量,避免债券公允价值持续下跌对央行财务实力的影响。负债管理方面,巴西央行根据国内市场流动性变化,减少正回购操作,降低“卖出回购证券”余额,不仅保持了合理的流动性水平,同时减少了正回购操作的利息支出,增加当年的盈利水平。因此,在资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2012年末,人民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8.75万亿元人民币),人民银行应积极研究探索资产负债管理的措施手段,以发挥加强资产负债表管理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加强金融市场培育,形成实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外在环境
2013年受美国逐步退出QE政策影响,巴西面临资金外逃和货币贬值的压力持续上升,巴西央行通过银行间市场拍卖购买外汇的操作,以及外汇期货市场干预等措施来管理市场流动性。干预汇市措施的实施,需要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金融市场机制建设,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实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市场基础和外部环境。
(三)注重利润质量,加强资产风险控制
巴西央行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再创新高,且增幅大幅高于以前年度,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利得和外汇收益增加密切有关。进一步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利得大部分来自外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提高,因此,本年利润增长主要来自雷亚尔贬值引起的外币资产汇兑收益增加。这种盈利增长面临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较大,存在利润增长不可持续的风险。我国与巴西相似,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外汇资产占央行总资产比重较高的情况下,应更加关注资产风险管理,探索提高资产总体收益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