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1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呈恶性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只有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切实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对低碳经济转型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生态哲学;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8402
1 低碳及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目的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相互理解的桥梁。低碳的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实际上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高碳排放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持续的影响,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续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气候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3种情形,第1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2种情形是零排放;第3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3种情形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发展。潘家华研究员指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发展,而每种发展的路径、速度和规模会受到一定硬性约束。通俗地讲,低碳经济就是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采取低碳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就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为了指导低碳经济实践,建立概念与政策之间的联系,必须设立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
在21世纪,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给多数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困难,研究生态价值观,对于理解哲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中国加快科学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2.1 生态观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低碳经济体现了关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解”必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解”的真理性,对于人类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我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来自于的生态自然观。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问题尚未凸显,马克思并没有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深刻预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价值,形成了的生态价值观。恩格斯曾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以免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包括,人与生态环境同生共荣的价值理念;为全人类长远发展谋福祉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价值标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与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前提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同样人类要达到与自然地和谐就要尊重客观规律。
2.2 科学发展观与低碳经济
面对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现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进而找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自然观的实质,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推动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口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就将会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环境哲学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境况下人们不得不考虑“人如何才能在自然界自处”的严峻情势下形成的全新的“生存智慧”。
在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中,不仅包含主客体关系,而且还包含整体与局部、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自然界是系统的整体,而人不过是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局部的要素而已。从逻辑上说,系统整体之中的局部要素不可能成为系统整体的主体,因此人不可能把自然界系统整体作为他的实践对象,人只能作为自然界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要素在系统整体规律的决定下参与整体的运动。在人与自然界整体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绝对限度。这就需要在超越自然的同时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建立起超越与责任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观。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的继承与发展,是把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正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协调好气候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可能途径,在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低碳经济的提出为人类解决这一问题。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要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从长期的发展目标看,低碳经济和中国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倡导的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满足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问题需求和相应的碳排放权利,这与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高度一致的。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在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这一技术经济特征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开展的节约资源、能源,提高效率,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
3 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科学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1 发挥碳汇潜力
碳汇是指任何能够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包括“碳汇林”和碳捕获与封存。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已基本定型,碳汇的潜力较为有限。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历史上毁林和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增加造林来增加生物碳汇,具有相当可观的潜力。“碳汇林”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其规划和建设都要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相一致。
3.2 倡导低碳化消费,抵制奢华浪费
(1)推行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2)推行绿色交通,即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决策之中,研究城市的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的关系,使土地使用和轨道交通系统两者协调发展。这种理念是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3.3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着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应为:逐步降低对消费比重,加速发展天然气,依靠国内外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中国一贯以节能作为能源领域的优先工作,今后必须坚持节能优先的战略,这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清洁生产;概念沿革;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8-02
1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环境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逐步认识到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行业的碳强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 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认为“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最初的清洁生产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生产过程层次以及产品层次。对于生产过程层次,清洁生产侧重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以及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层次,清洁生产概念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1996年,UNEP进一步修订“清洁生产”定义,认为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UNEP于1996年的清洁生产定义拓展了清洁生产的范畴,增加了“服务”这一层次,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西方的清洁生产概念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清洁生产的产生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于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认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又一次提出“为了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用清洁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历经近十年的探索与总结,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专门性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推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并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清洁生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虽然国内外推行清洁生产的起步时间不同,但可以认定的是,其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一致的、相似的。综合以上对清洁生产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清洁生产是由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系统,其目标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从源头减少污染,实现生产全过程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清洁生产的特征
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消耗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强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清洁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图2 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1)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目前,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材等高碳行业的支撑。如果从这些高碳行业的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调整或改进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使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强度降低,就实现了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
(2)能源使用效率高: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过程的效率,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反映出来。在经济意义下,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的能源产生等量的有用产出。
(3)废物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产品设计中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其次,积极采用资源重组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放错了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加以利用。最后,当产成品完成使用功能时,仍可以再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
(4)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贯穿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合理利用既是清洁生产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清洁生产的最本质要求,资源利用效率高是区别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主要特征。
4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具有标杆功能,这些指标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比较标准,其主要用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用于寻找减废空间;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的基准;展现环境绩效;作为同一工艺前后期清洁程度对比的基准,也可以用于企业间清洁程度的评比。
4.1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各国没有统一定论。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六种,分别是生态指标(Eco-indicator)、气候变化指标(Climate Change Indicator)、环境绩效指标(EPI)、环境负荷因子(ELF)、废弃物产生率(WR)以及减废情况交换所(PPIC)等。
生态指标是由荷兰National Reuse of Waste Research Program完成的,该指标从生态周期评估的角度出发,将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并建立量化的Eco-indicator。但生态指标的区域性限定性很强,对其他区域未必适用。
气候变化指标也是由荷兰开发应用,在测算污染物排放量时扩大了选择的标准物质的范围,包括将CO2,CH4,N2O的排放量以及氟氯烃(CFCS)、哈龙(Halon)的使用量转换为CO2当量,逐年记录废气排放量以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指标适用于政府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宏观控制,但是无法指导个别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指标由非营利机构――欧盟绿色圆桌组织(European Green Table)设计开发,该指标涉及行业包括油与气勘探与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铝冶炼业、造纸等,其中具体开发出能源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虽然欧盟所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是对于我国建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环境负荷因子由英国ICI公司开发,这一指标的初衷是为化工工艺开发人员评估新工艺提供参考值,其定义为ELF=废弃物重量/产品重量。公式分子中的废弃物重量不考虑工序用水和空气的重量,不参与反应的氮气(N2)也不算在内,该公式适合于有化学反应的工序。
废弃物产生率由美国3M公司开发,它的定义为WR=废弃物重量/产出量,废弃物产生率与环境负荷因子相似,公式分子中废弃物的定义相同,分母中的产品重量也就是产品销售量。废弃物产率指标以总产出(包括废弃物、副产品和产品)为基准,其值永远小于1。
减废情况交换所由美国环保署开发,这一指标需要经常调查或评估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原料、水和能源的耗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进行改善,同时评估改善程度。这类指标适用于评价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
4.2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主要有四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前两者是定性指标,后两者主要是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而产品指标需考虑产品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定性指标比较宏观,评价指标主要是靠专家打分,主观估计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适用于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类指标同样无法表明真正的环境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5 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学术界也在清洁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使我国清洁生产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清洁生产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不成熟,关于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
从总体上看,清洁生产研究侧重于技术和政策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非常薄弱,因此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法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另外,清洁生产的研究层次着重于“点上的多、面上的少”,尚未形成我国大多数企业通用的生产模式,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清洁生产实施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导致清洁生产尚未在我国形成规模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我国应对清洁生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法律理论和制度,促进和保障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由污染物末端处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转变;在清洁生产实践方面,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规模,例如将清洁生产运用到建设生态工业园中,使清洁生产工作上升到工业园乃至城市或区域范围,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群落,建设清洁低碳城市,以实现企业间群落互利共生、信息共享、技术资源集成的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4-109.
[2]廖健等.我国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5,(2):28-30.
[3]周鹏,B.W.Ang.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宏观能源效率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5-8.
[4]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3-816.
[5]贾爱娟,靳敏,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2003,(10):31-35.
[6]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2010,(12):109-110.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4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是陶瓷业发展低碳经济共同的祈求。但目前陶瓷市场还缺乏一个具有说服力陶瓷低碳经济的鉴定标准,如何构建陶瓷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有效开展陶瓷低碳认证和评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当前世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为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本身是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构建的发展方式。
陶瓷业可以说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矿石土地等相关资源,而污染问题又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低碳减排的大军里,陶瓷行业的减排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承担着艰难的任务与使命。陶瓷行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构建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陶瓷产业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1)以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上升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技术开发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低碳技术促进陶瓷企业和相关部门低排放和能源技术、CO2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开发和推广,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科学实行监督、管理,促进制度创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3)以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双赢为原则: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同步提高。
陶瓷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陶瓷低碳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与反映,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陶瓷低碳经济的特殊影响来确定。具体来说,陶瓷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核算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但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 融资决策 创新
一、低碳经济及融资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生产问题,旨在建立新的能源结构,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其核心是依靠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和公共政策,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样,传统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产业转型的挑战,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将会脱颖而出,一系列节能减排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将逐渐涌现,带动世界经济新一轮的复苏。
2、低碳经济融资的主要特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二)融资的概念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三)低碳经济与融资决策的关系
碳融资,就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如直接投融资、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目前,碳融资范围已经渗透到碳市场的各个环节,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做出了有益的创新。
目前,低碳经济的融资至少具有以下特点:1、低碳经济产业资金链长;2、低碳经济融资期限长;3、低碳经济融资的政策性强。
二、我国低碳经济下融资的现状
(一)中国低碳经济的融资需求
碳经济在中国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是否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技术研发支持,是否有有效的融资机制和金融支持,是否有完备的低碳市场。在低碳产业发展初期,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资金无法迅速回流,需要大量资金维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因此低碳融资是企业运营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低碳经济融资现状
1、商业银行与我国低碳融资
在绿色信贷方面,绝大多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都确立了信贷领域的环境准入标准,限制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信贷增量,加大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贷款。但由于低碳经济投资期长、经济效益缓慢、项目风险较高特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贷款的积极性。
2、资本市场参与低碳经济融资程度不高
尽管我国政府鼓励低碳经济领域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资本市场上的基金投入低碳经济意愿不强。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低碳经济融资的缺口较大,一方面大量的社会闲置资金投向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另一方面,一些重点低碳经济项目还需要依靠国外金融机构的支持。
三、我国低碳经济融资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低碳经济融
低碳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融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热,金融机构冷的局面,而是要构建有效的低碳经济体系,并且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低碳经济的融资体系。此外,多元化低碳融资机制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供给主导型的低碳经济融机制;第二,银行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融资机制;第三,市场配置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低碳融资机制。
(二)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1、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2、研究征收碳税;3、政府购买。
(三)构建碳交易平台
积极研究构建排放权交易平台,一方面为现有企业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提供便利,并谋求议价权利;另一方面,也为建立本土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初期的尝试。
(四)完善低碳经济融资的金融支持机制
我国金融体系呈现银行主导的显著特征,商业银行应该承担其为低碳经济融资主渠道作用,发挥“供给主导型”作用当前商业银行支持低碳融资须重点关注企业能效技术评估,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造领域,应综合利用信用评级选择与环保评价选择来选择优质客户并通过此方法重点识别成长性很高、低碳技术创新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并予以积极的信贷支持。
(五)创新低碳融资方式
1、PPP机制
PPP机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在低碳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项目资金需求巨大,可以采用公私合作的形式筹集资金,当项目需求已经大大超过公共资金的承受极限,引入私人资金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引进商业管理经验。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节能市场机制,它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建立节能服务公司,为节能客户提供包括节能方案设计、投融资、物料采购、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服务,项目结束后,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
四、小结
2010年3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要积极推行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提供节能设计、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服务的新机制。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利用这一有效机制促进企业融资,进行能效改造。
参考文献:
[1]樊纲主编.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程恩富,王朝科.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6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目前,最权威、简洁的定义普遍认同2009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提法:“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是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经济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
绿色经济,是一种形象而生动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描述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最终损害人类总体福利的非人本主义的经济速度的增长。
低碳经济,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或称“碳足迹”)而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自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目前被广泛引用的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涉及到电力、交通、建设、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买存、低碳建筑技术、有效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等。
两型经济,是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情况下,实施综合配套改革中经济领域对应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支撑,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这两个国家级“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中提得较多、其核心即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标准,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高科技和环保、节能型产业等途径予以体现。
从以上四者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两型经济,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只不过,四者在定义来源、侧重内容、应用背景等几个方面有所不同。循环经济起源于日本与德国的“垃圾经济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经济起源于欧美等国,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绿色经济起源于环保组织的呼吁,侧重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两型经济则发端于国内“两型社会”的建设,强调的是资源节约和环境的协调。因此,四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需求的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二、把握重点,理清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点环节:投资、生产、消费
循环经济是一种广域性、全民性、全程性的开放式(从参与和受益角度)、闭合型(从物质、能量流角度)经济模式,它强调应从投资、生产、消费三个环节统筹考虑。在投资环节,应强调“环评”、“能评”的准入审核把关,应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在宏观经济低迷时,特别是产业的国际化梯度转移中,以各种名目“死灰复燃”,防止“两高一低”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发达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从城市向偏远农村转移。在新引进项目时,在“环评”、“能评”之外,还应综合评估土地利用强度、技术先进程度、市场饱和程度、资源依赖利用强度、产业耦合配套程度等,切忌急功近利。在生产环节,应强调产业项目的集中布点、集中截污、集约集群,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应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建立重点企业的能耗与排放的实时监控平台,建立清洁生产审核的监管长效机制。在消费环节,应倡导绿色消费的“节约、健康、环保”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对资源和物品的“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注重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倡导“绿色生活,环保购买”的新生活,这其中,作为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政府及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应实施强制性的“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引导培育循环型产品市场。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载体:企业、园区和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应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一般而言,应先后实现企业的“小循环”、园区的“中循环”、社会的“大循环”,企业是经济的载体、市场的细胞。企业的“小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对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料、废热进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园区的“中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料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社会的“大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立法追求的“循环社会”。日本于2001年起先后颁布《家电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等法律,全面约束和规范政府、社会、企业和园区的行为,使整个日本社会朝循环型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可从国情出发,先从循环型工业园区、社区、循环型区县市试点做起。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在国外,循环经济又被称为“3R经济”,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3R”即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从源头节约资源,实现“零排放”。当前,减量化在各地方政府中重视较多的是“节能”,更具体点讲是“节电”,当然这是发展循环经济首要要抓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还应高度注重节材、节地、节水、节时等。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建筑与制造、交通领域的节材显得尤为重要,耐久性、简约性、通用性应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季节性、流域性、水质型缺水应引起南方传统意义的所谓“丰水型城市”的高度警惕;节时也应引入工业制造与政府管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只争朝夕的发展中国家是最重要的节约观念;另外在目前国内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一些好的大型项目基于利益动机,为早日多圈地、圈好地,动辄向急于引资的地方政府要地几百几千亩,地方政府迫于“招商引资”压力,也往往以“要多少给多少、低于成本价甚至零地价”的政策来吸引和留住大企业大项目,既给耕地保护和征地拆迁带来巨大压力,更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制造产业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大力发展再制造业。当前,在消费领域应注重抵制一次性用品,如从2009年起,长沙市政府规定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七小件”用品,就是很好的做法;在生产领域主要是鼓励发展再制造业,废旧零部件再制造不仅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其产品性能也不逊于新产品,而成本只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我国设备总资产已达几万亿元,若其中10%的报废设备能够利用再制造技术形成新产品,将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已开始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开展再制造企业和园区试点。资源化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在德国和日本,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者应该分担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责任。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主体:政府、市场和公众
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政府――国家行政及法律机制、企业――市场竞争及淘汰机制、公众――社会参与机制,对应的是应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现代政府应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义不容辞的主要责任主体,因为循环经济的跨区域性、外部性、战略性,易被短期利益和地方利益目标所压制,只有政府站在全局、战略、民生的高度,充分发挥指导、引导、规范、服务和协调作用,循环经济才能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当前,各地要抓紧时间制定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利用好“绿色GDP”及财税补贴奖励等政策大力予以扶持。市场机制主要利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将“外部性内部化”,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节约、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均形成有边界、可核算的成本与效益,刺激企业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如模拟CDM(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展地方区域性排污权交易、对排污企业的罚款、对非环保产品的市场限入等,通过不断扩大“不节能、不环保”型生产者的责任,刻意扩大“节能环保”型生产者的利益,从而逐步形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内生机制。在许多城市,循环型的节能、环保高科技企业还可结合本地资源及市场优势作为战略性优势产业来予以培育,这是符合当前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的。社会参与机制主要是,一方面应通过立法明确公民在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教育推动公民在循环经济中参与与监督作用。当前,应借鉴国外做法,重视在中小学教育与社区宣传中增加发展循环经济内容,重视引导和培育“环保NGO(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总之,要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机制与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