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日常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日常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日常管理

图书日常管理范文1

关键词:数字地图;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工作

一、数字地图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数字地图存贮和记录的形式为数字形式,具有便于更新、复制、存贮、传输、分析和共享的特点,在电脑的显示器上可以直接查看,并且经打印机可输出为纸质地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地图逐步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推进了管理方式从“以数管地”向“以图管地”的转变,不仅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数字地图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的优势

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涉及的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应用的地图必须有较高精度,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所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数字地图的频率逐步提高,数字地图不仅应用于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基础测绘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同时在土地矿产执法监察、规划实施、地质灾害预防、规费征收、地价评估等方面也有延伸,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

(一)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频繁的使用地图,如果涉及的范围较大时则需要多幅地图,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根据需要查看全部地图,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工作强度大、工作成本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同时出现差错的机率也相对较高。如果采用数字地图,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查阅,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有效减少工作失误

国土资源部门传统的管理方式都是以纸质地图作为依据的,但经常会因纸质地图的精度不高而在管理过程中难以作出准确的决策,此类情况多出现在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地籍管理、矿业权管理等工作中。在认定及处罚违法用地和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时,必须有精度较高的地图作为依据,由于数字地图的精度高于纸质地图,避免了因精度低对工作产后负面影响。

(三)有效降低工作成本

纸质地图由于其存储介质的原因,需专门的场所进行存放,且图件数量太多时不易检索。数字地图是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的,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数字地图由于以电子形式存储,所以进行贮藏、携带、运输和管理时比较方便,与纸质地图相比有效的降低了开展工作所需的成本和地图的制作、使用、运输、保管等环节的投入。

(四)有效增强表达效果

数字地图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地图相比,能更进一步满足有关工作需要,可以更直观从图件中提取出所需的要素。例如地形图中等高线用来表示地貌形态,但非专业人员很难直接进行判读,如将等高线与遥感影像套合,地形地貌就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这种表达效果是纸质地图无法达到的。鉴于国土资源管理精细的客观实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量较大,通过数字地图附带的属性可添加相关字段,使用者可以通过浏览图件就能获取到所需的相关信息,使数字地图具备了纸质地图无法比拟的优势。

(五)有效促进信息化建设

数字地图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多幅图件进行拼接,待国土资源“一张图”建成后,将各类型专题图件进行叠加后,可实现在数字地图上查询、添加、读取属性数据等多种功能,又可根据管理权限浏览局部区域、整个地区乃至更大区域,使国土资源信息化渗透到日常工作中。

三、数字地图在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展望

尽管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使得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的范围及深度还不够,在个别工作中甚至还是空白。因此,虽然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地图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变了国土资源的管理方式,已经实现了从“以数管地”向“以图管地”的转变,但其可拓展空间广阔。

(一)准确审批方面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传统的审批都是依据纸质地图进行的,往往会造成审批范围与实际开发建设范围不一致的情况,甚至会造成审批的土地资源或矿产资源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成为了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隐患,今后可能会出现群众上访的情况,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如果在审批过程中采用数字地图作为审批确定的依据,由于它具有精度高、定位准等优势,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出现。

(二)地图叠加方面

在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成果时,需向各职能部门收集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不同部门提供的规划图件比例尺可能不一致,对于纸质地图来说从小比例尺转换为大比例尺后是难以反映真实情况的,如果能够提供数字地图就可以将比例尺设置一致进行叠加,这样就能使收集到的资料在应用时不仅准确、而且方便,能够减轻规划编制人员的工作量。

(三)合理处罚方面

国土资源执法以往对违法案件进行查处时,主要依靠纸质地图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而作出的处罚决定有时会产生差错。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国土资源执法在对违法土地及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行为进行处罚时主要以卫星遥感影像与数字地图叠加作为重要依据。

四、结语

图书日常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体系化思路

当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影响了当代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也逐渐开始转向于高新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所以,要真正认识图书馆在当前高新科学技术影响下的发展,就需要全面分析图书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所能够运用到的各项信息技术,并且采取更加高规格、严要求的管理模式,促进图书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具备针对性。所以,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有体系思维,以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1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人才作为核心,采用更加科学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和发展,以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作为主要的内容。信息化建设所能够提供的各项高效和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依据所在。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就是通过这一种服务提高自己的服务效率。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出现和发展,已经转变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信息储存方式,图书馆的信息传递和检索方式也大为革新,这也意味着当前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方式,要结合这些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其主要的侧重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信息化服务的内容需要更加新颖。公共的图书馆除了传统意义上提供一些图书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之外,还应该根据图书馆的相关读者的一些个性化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资源搜索和定制的情况。用户的需求实际上会在信息化的阶段得到更进一步的满足,从而提高了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方面的综合效率。第二,信息化服务也决定了大量的信息已经采用了一些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储存,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一些资讯,也转而存储在一些光盘或者其他的数字化介质当中,这样也节省了图书馆大量的馆藏空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图书馆在信息调阅方面的一些综合效率。第三,在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的一些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公共图书馆也必然要朝着一种更加高效率的检索模式发展方向发展,特别是很多图书馆要充分分析自身在管理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困境,运用云计算以及相关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管理,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将图书馆的信息化资源结合在管理与运用的过程之中。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手段的影响下,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熟悉各种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还应该结合信息化的一些具体化的信息和资源,结合当前社会上各类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化建设。只有采用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建设,才能够让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可以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发展,尤其是在检测的指标和检测方法上进行发展,帮助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的发展。

2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化要点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化,实际上是整合各项图书馆相关信息化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特别是图书馆在信息化的检测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对图书馆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特别是要结合信息化的人才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源,对图书馆进行更加全面的建设。而且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应该统一于实际的管理过程里面,只有结合图书馆的管理和日常运作实际状况,对各项信息化的资源进行调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并且从过程的测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要形成一定的指标思维,这也是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够完全没有具体指标的建设模式,只有具备综合测评的指标,才能够让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日常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调整各项资源,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对象,主要是提供信息化资源和信息服务,而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从技术层面上看,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结合相关的网络政策以及标准,对图书馆内部的各项运作过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让图书馆的管理过程更进一步结合各项信息化技术。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上看,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实际上也应该结合相关的信息技术,并且从信息化的模式出发,帮助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果方面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当然,从目前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上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层面,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对图书馆结合各项信息化资源进行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图书馆的管理者也应该形成一种具体整合的思维,通过优化信息化管理的手段,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并且结合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以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投入到日常的建设管理之中,才能够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

3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化思路

第一,从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主体上看,信息化的建设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世一项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建设行为。因此,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那个汇总最为理想的主体,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信息化的专业人才要充分结合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思维进行建设,结合当前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主要状况,更新图书馆所运用的各项信息化手段,以培训或者进修等方式帮助图书馆的专业人才逐渐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领,以此推动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并且提升图书馆一般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素质和运用能力。第二,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等方面,要形成一种整合思维,并针对图书馆读者的具体需求,开发一些新的信息化建设思路。特别是当前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里面是需要大量的信息化资源支持,所以对于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实际上也是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过程里面具备良好信息化处理能力的表现。对于传统的文献资料管理,图书馆要善于将这些传统的图书馆资料转化成为可以检索的数字化资源,这样才能够让读者更加便捷地检索和利用到这些资源,实现资源的更进一步运用。第三,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也应该加大建设力度。特别是结合当前信息化网络资源的发展状况,要灵活和便捷地运用各项检索工具配合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尤其是从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方式两个层面进行建设,加大信息的数字化力度,帮助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各项信息化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在联机检索以及数据库检索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4结语

传统图书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往往出现相对封闭的功能局限性,尤其是一些图书馆在日常的管理的过程当中,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内容比较陈旧,管理的技术模式落后,运行的机制比较有局限性,这些都不能让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而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在管理图书馆的日常运转过程,要抓住信息化技术的要点,推动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形成信息化的思维和模式,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提升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综合效果。

作者:宋亭 单位:陕西省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宣姝.试析图书馆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支撑能力提升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

图书日常管理范文3

图书流通部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图书流通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读者的借阅、图书的调查统计、整理、新书的入库及上架排架、宣传等工作,因此,图书馆流通部门是服务读者的第一窗口。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流通工作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评价和利用,馆藏书籍只有在借阅流通中才能为读者所用,图书借阅是图书馆面对读者的最直接的一种服务方式,流通工作也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

新时期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图书馆管理仍是传统的服务模式,将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需求,也无法给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图书馆流通管理模式亟待变革。

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现状分析

读者的变化。一是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电子产品而逐渐远离纸质书籍。社会中随处可见的是低头看手机的人,而很少有人会专注于纸质书籍阅读。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等优势是纸质书籍所不能达到的,纸质图书虽然是电子书籍无法代替的,但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纸质书籍易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而网络阅读恰好改善了这一系列问题,读者可以不受空间限制,使用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获取信息。

二是读者阅读思维模式的改变。当今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在网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用再阅读整本书籍来查找。阅读大篇幅的文章或书籍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的人们来说是不能越过的鸿沟,针对这一问题,网络上出现各种文章书籍的梗概和读书笔记,大多数人通过阅读他人整理的图书中的精华部分了解信息,更加不会浪费时间来阅读纸质书籍。

三是读者对于图书馆认知模式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说,图书馆的作用发生了改变,从之前查阅文献资料的场所逐渐变成自习教室,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图书馆不是为了查阅纸质书籍等文献资料,更多的是利用这一场所。

传统流通模式不适应新时展需要。如今,各大高校图书馆都处于转型阶段。纸质图书阅读量下降,传统纸质书籍发展受阻,给传统的图书馆流通服务带来了一定冲击。读者们渐渐依赖于电子终端,导致图书流通率降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也是图书馆中纸质书籍望尘莫及的,一本书的出版需要繁复的过程时间,而网络信息则不受这些制约。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因素及相关制度管理体系都在制约着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需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更新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解决矛盾根源,促进图书馆持续发展。

改进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图书宣传与个性化服务。做好新书上架的推荐工作,进行图书的推广与宣传。可以在校园官方网站中进行图书宣传,利用校园中的大屏幕或者制作海报,将推荐书目及时推送到读者面前。可以根据不同书籍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图书宣传推荐,提高图书利用率。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极其丰富且更新快速,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倾向于信息化的大量阅读,而图书馆的藏书更新往往滞后于读者的需求,导致读者大量流失。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广泛的调查统计,制作读者阅读倾向调查、问卷,收集读者的情况和阅读倾向,并根据结果对借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学生的借阅规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图书馆的新书采购指引方向,既可以减少购入闲置书籍所导致的资金浪费,也可以提高读者的借阅量,引导学生们读书的主动性、目标性和全面性。

培养管理者及读者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的流通部门主要负责馆藏文献的流通和日常管理工作,藏书管理也是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图书文献整理是一个十分繁琐且枯燥的过程,往往需要图书管理员投入更多的耐心与时间。因此,应对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专业的服务工作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管理素养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工作中,还要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要时常关注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需求变化,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方式以及图书借阅流程,提高读者满意度。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者,还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探索总结相关经验,不断寻找新时代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新方法,提高馆藏书籍的利用率,此外,学校图书馆还可以在推动学校的发展和科研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广大读者的共同维护。为满足广大读者随时快速地查找到相关图书的需求,图书馆除了在书架上设置明显的标签索引外,还需要在书库定期巡查,及时将错误排放的书籍放回到正确的架位中。此外,在平时的宣传信息公示中,可以对广大读者进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宣传,使读者充分了解图书摆放规律,从根源上避免和大大降低读者错误摆放的情况,使读者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

图书日常管理范文4

随着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图书馆所接待读者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一直是我馆努力的方向。在一线服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同许多高校图书馆一样,通过创建实践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助理馆员参与服务管理中去。

学生助理馆员的组织管理模式概括起来基本分为两大类,即“传统式”和“自主式”两种。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为例,我馆现有七间阅览室,其中有两间阅览室采取“传统式”管理,剩下的五间阅览室采取“自主式”管理。所谓传统式,指的是图书馆与学校学生工作处共同组成管理机构,学生助理馆员申请的资格认定、招募方式、招募数量等各个阶段,由双方协同组织管理,日常管理和具体业务指导工作则以图书馆为主。自主式,是由学生自组服务小组和自我管理,从助理馆员招募培训到日常的工作调配管理等方面工作皆由学生自行组建完成,图书馆下达工作完成目标后基本上不参与各项具体管理环节。笔者根据学生助理馆员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的实践经验,从学生馆员的招聘培训、组织管理、考核评价和奖励机制等方面入手,针对“传统式”和“自主式”两种组织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其异同与特点,通过多角度,不断摸索和完善学生助理馆员的组织管理,以求推动图书馆学生助理馆员的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二、“传统式”与“自主式”管理模式的比较

1.学生助理馆员的招募。学生助理馆员招募是学生助理馆员管理工作的起点。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为例,招募的最佳时间应当是在新学期课表确立之初,学生助理馆员的岗位设置大多是在各阅览室,结合各阅览室全天开放14个小时的实际特点在选择适合开馆要求的学生馆员时,必需要避开一些诸如课程相对集中的时间点。招聘人数主要是根据学生馆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来确定。

在招募的方式上“传统式”一般由学生工作处统一进行,按学院各部门的计划需求进行招募。统一的宣传渠道、统一的面试程序。而“自主式”的形式更为多样,微博、微信、QQ群等宣传平台的结合,手法较为灵活,效果因而更加显著,让报名的学生先实践再择优录用。

2.学生助理馆员的培训。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为例,培训强调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为我馆招募的都是阅览室工作助理馆员,培训除了讲解图书分类知识,重点介绍图书典藏知识和书库管理知识,从索书号、分类号、种次号到图书清理、上架、整架、排架、倒架等。培训一般组织两次,一次集中讲解,一次实地实践。这是“传统式”与“自主式”的共同之处。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式”是由一些有经验的阅览室工作人员来指导助理馆员,由熟练的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岗位的带教和培训。其优点是针对性强,让学生馆员能及时地学会处理平时工作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自主式”则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即由老一届学生助理馆员培训新学生助理馆员。其优点是由于学生们之间年龄相近,有利于沟通和交流。

3.学生助理馆员的组织管理。学生助理馆员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和落实:(1)组织结构;(2)制度章程;(3)工作程序化。

组织结构的比较。“传统式”的组织模式是以服务岗位的老师为主而以学生助理馆员为辅所形成的工作关系。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现有的两间阅览室为例,由阅览室一线工作人员为主基本上采取交叉式的管理,即学生助理馆员由双方协同管理,具体工作任务由岗位指导老师直接进行指导和安排。其余的五间阅览室采用的“自主式”则是建立了学生助理馆员自己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采取双层管理方式:图书馆学生助理馆员总负责人和各阅览室组长负责制。各阅览室的学生组长负责对学生助理馆员的工作进行安排和日常管理。

制度章程的比较。在规章制度的方面,“传统式”和“自主式”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工作有效开展活动的保障。结合实际情况,我馆逐步摸索出一系列制度配套措施,如《学生助理馆员招聘办法》《学生助理馆员日常工作登记表》和《学生助理馆员评优奖励办法》等。

工作程序化的比较。工作程序则包含工作内容与时间两大元素。一般都是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需要,由具体岗位决定学生助理馆员的人数,并以学生助理馆员小组为单位的服务方式来安排工作时间和完成服务内容。“传统式”学生助理馆员的工作任务和时间由图书馆方面确定,具体来说是由带岗的老师为主,让老师与学生助理馆员能够密切配合,优势互补。

“自主式”学生助理馆员由服务小组长来安排本小组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大都定在课余时间,其优点是自主性强,时间相对灵活,只要能够按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标即可,照顾了学生助理馆员上课和自修的时间。

4.考评与奖励机制。有效的奖励机制是提高学生助理馆员工作积极性、保障助理馆员工作稳定性的有力措施,合理的考评方法和指标是图书

馆义务馆员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我馆为例,每月设立专项奖励金,以阅览室的抽检错架率为主并结合每天的助理馆员日常工作登记表。

三、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体会

1.实践效果。学生助理馆员参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收效显著:其一,增强了图书馆活力,激发馆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馆员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其二,弥补了图书馆员工编制的不足,改善人力资源配置,节省经费开销;其三,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加强他们的实践工作锻炼,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四,有效增加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搭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更有效地让各种服务更加贴近读者。

图书日常管理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安全技术;日常管理

网络就是通过传输介质进行分散的,实体互联之间也存在相互独立的情况,很多网络软件建构而成大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中也需要交换和共享资源,计算机网络创立的目的也是实现信息共享。图书馆网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应用形式,计算机安全技术以及防护措施也需要特殊对待。读书馆业务网络需要对观内的基本业务进行操作,图书的分类和编辑目录问题都是主要的业务范畴,读者也需要图书馆的网络来进行书籍查询。图书馆网络基本还需要网络数字文献以及电子阅览室的使用。

1网络不安全因素概述

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是网络数据威胁以及网络设备威胁两种,这种威胁有自然造成,但是大部分还是人为的,黑客病毒等。计算机技术在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漏洞,系统漏洞就是病毒或者黑客对网络进行侵袭的主要目标,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是比较多的。

2高校图书馆网络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意识但那波,很多高校或者事业单位的图书馆,都不太重视网络安全,图书馆的网络安全没有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很多工作人员都只单纯重视图书馆电脑硬件的使用情况,网络安全问题却鲜为人知,没有投入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就说明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的必要性。第二个问题就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网络安全问题出现都是因为管理或者执行力度不够,网络系统遭到入侵之后很多数据就会流失或者遭到破坏损毁。第三个问题则是队伍建设比较落后,很多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负责网络维护的管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网络安全培训,很多还是网络新手,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等,这种工作人员是缺乏网络安全保护意识实践经验的,非专业人员维护的电脑网络很多都是存在系统漏洞的。

3常见图书馆网络安全因素的威胁

第一个就是图书馆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很对网络软件的设计是不够完善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了一些漏洞,这种漏洞就是被黑客或者不法分子利用的,通过对漏洞攻击可以实现网络瘫痪。第二个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这种危害是比较普遍的,传播速度比较快,而且破坏范围比较大,图书馆中一台电脑中毒很有可能导致其他机子都中毒。而且会出现网络系统卡顿或者瘫痪的严重后果。第三个就是非法访问以及恶意攻击。高校图书馆的机密信息不是有很多的,但是很多恶意分子还是会对其进行攻击,很多猎奇学生或者工作人员很有可能会利用服务器的开放端口课漏洞对图书馆网络进行不断的攻击和破坏,这种破坏很可能损坏图书馆的借书数据和还书数据,网络拥挤以及系统崩溃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第四个问题就是没有日常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环境变化是非常尽快的,很多病毒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新。但是很多图书馆的系统管理员对这样的维护更新都是不在意的,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们的借书账户上,系统日志的审查上。对于网络安全问题变化以及防卫问题都没有过多的研究[1]。所以图书馆网络的安全状态坏死比较不好的,甚至很多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用户们主要是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考虑比较多,安全问题很多都是不知情,不关心的[2]。

4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主要措施

第一个措施就是针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的防治措施。病毒目前是出现频率比较高而且对图书馆网络安全产生比较严重影响的因素之一,图书馆网络的管理人员应该尽量掌握病毒的防治和处理措施。了解病毒的构成以及发展,制定相关对病毒进行抑制的基本策略。安装强有力的杀毒软件,日常对电脑网络进行严格检测,一旦发现病毒要及时进行清除。网络的关卡防设也比较重要,在关口出杀死病毒是一种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病毒软件也要定期进行更新,加强对中药数据的保护。让图书馆网络尽量少受到侵袭。第二个措施就是信息加密技术研究,加密的网络可以让很多非法用户不能得到图书馆网络内部的信息,这种技术也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机密可以让网络内的信息不被泄露和破坏,而且很多恶意软件也不能对网络性能进行侵袭,断电加密之后网络信息被泄密的可能性比较小,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加密技术。第三个技术就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可以限制被保护网络和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基本练习,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阻隔,身份认证是重要的阻隔手段,如果没有通过身份认证就不能获取网络信息。

图书日常管理范文6

【关键词】图书管理;书标;用途;维护

目前,我国所有高校和部分中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甚至一些事业单位,都有其图书馆。存在图书馆就必须要有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图书管理工作任务量相当大,而且过程并不简单。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使读者们对馆内图书资源有效合理的加以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但是,图书馆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图书不断地被引进,除了管理人员之外,寻求有效的图书管理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其中,书标的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书标可以对图书进行分类,方便人们快速准确的找到需要的书籍,不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而且还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但是书标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图书的借阅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书标的损坏甚至遗失,所以为了保证馆内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要对书标进行维护,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书标的作用

图书管理工作中,仅仅依靠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不够的,书标管理也同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在图书的管理中是很依赖书标的。不仅在图书管理中,读者在查阅书籍时,也会依赖书标。书标的作用是对图书进行分类,以方便查找和管理。也可以是使图书馆管理变得井井有条。以下是其在图书管理中的几个具体作用:

(一)、总结作用

书籍具有书名、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等基本信息,而这些基本信息都可以在书标上显示出来。读者在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时,并不需要翻阅整本书籍,因为图书的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都已在书标上显示出来了,读者一目了然,就可以准确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感兴趣的书籍。此外,部分书标还设置了图片,这不但更加简化了读者们寻找图书的程序,还有吸引读者的作用。书标的总结作用在实际中的应用,不仅仅方便读者,节约其查找图书的时间,在另一方面提高了查找效率。

(二)、分类作用

图书馆的书籍具有内容涵盖面广泛,而且数量巨大的特点。在图书管理中,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提高读者的体验以及服务质量,需要对所有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假如不利用书标,仅仅是去靠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人工去分类,其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太过庞大,但是使用书标后,就能更加容易的实现对所有图书的分类,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书籍在引入图书馆前,就根据其内容、作者等基本信息制作书标,然后再将图书置架,每次引入图书时都要进行这一步。在日常管理中,由于书籍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如果在编排时,管理人员出现错误,那么读者在查找书籍时,就会按着已经错误的顺序查找,最终导致找不到其想要的结果,这大大的降低了读者们的阅读体验,也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如果在设置书标和置书入架时严格按着书标进行排序和分类,这样就能使图书分类准确、顺序整齐、查找方便。此外,部分图书虽然是属于同一种类的,但是种类较多。基于此,可以通过书标进行图书的分类,这样读者就能正确的进行辨别。在此举一个管理上的实例:同一种类的书标,采用相同形式的书标,以区分其与其他种类的图书。另外,在实际管理中,管理工作者可以将受欢迎程度较高的图书和其他图书区分开来,这样就方便读者迅速找到热门图书,但是在此项管理中要及时的更新热门图书。

(三)、引导作用

除了以上的两个作用,书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作用。一方面,方便读者,使读者在查找图书时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另外一个方面,图书馆一般是对外开放的,而且馆内资源数量巨大,所以严格管理图书是极为重要的。在借阅时,管理员必须要通过书标,才能完成对借出图书的登记。而在读者归还图书时,管理人员才能对图书的入架和分类进行管理,方便读者下次借阅。

二、书标的维护

由于图书馆里的图书属于公共资源,使用者较多,而且书标一般为纸质的,容易在读者翻阅的时候造成损害和破坏,从而对图书的管理工作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基于此,为了保证书标在最佳状态,方便读者和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所以要对书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下给出了书标维护时的几个方法。

(一)、 定期检查

作为图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应当使其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图书管理人员在图书管理中要切实做好对书标的维护,首先就应该定期的对书标进行检查。检查时应该注意核对书标的内容,查看其内容是否和对应图书的基本信息相符合,如不符合,要尽快做出调整,使书标和图书一一对应;此外还要检查书标上的字迹是否有模糊不清的情况,情况轻者可以对其进行修复,如果出现毁坏或者遗失,则必须要及时补上新的书标。这将会对图书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便利。

(二)、外借图书书标的管理

由于图书馆中有很多图书时允许外借的,尤其是高校的图书馆。对于这些图书的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格外重视。因为外借图书容易丢失,所以为了保护图书馆资源,以及其他读者的利益,要严格管理外借图书。在读者归还图书时,要对读者所还的图书书标进行仔细严格的检查,发现异常应该进行解决。在新书标制作之前,该图书一律不准外借。这样做,就是对图书资源的保护,保证其他读者的权益,还为读书的管理提高便利。此外在读者外借图书时,会应该提醒读者保护好书标。

(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图书的管理,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书标管理条例。在做好以上日常的管理外,还应该让读者严格的遵守管理条例,外借图书出现损坏的,要对图书进行赔偿,书标出现损坏应该对其进行罚款处理,时刻提醒读者保护好书标;此外,要定期的开展宣传,给读者们教授保护鼠标的方法,让保护鼠标的意识深入人心。

(四)、建立书标的维护体系

管理制度仅仅是一个方面,要想做到保护书标工作,还应该建立书标的维护体系。第一点,图书管理员应该有正确统一的方法对书标破损的情况进行修补,要做到修补后字迹清晰;第二点,图书管理员在修补和更换书标之后,应将其登记在册;第三点,发现书标的损坏原因,根据所记录的情况,总结出书标的损坏原因,然后提醒读者;第四点,对书标维护的制度张贴在图书馆的醒目位置。

(五)、 利用先进科技制作书标

一般情况下,书标都由纸制成,但是纸质书标太容易损坏了,所以在鼠标的材料上应该有所创新,比如更换更软的塑料。此外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书标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比如采用电子书标,在日常管理时,只需将条码扫描一下,就能得到图书的相关信息,读书在外借时,也只需扫描一下,简化了图书管理的程序。

三、结束语

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书标切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量,也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所以注重书标的管理和维护,将十分重要。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真正做好对书标的管理。图书馆是服务单位,为读者追求知识的诉求,图书管理人员责无旁贷,因此,在重视书标的管理之外,工作人员还应该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让读者在获取知识时有更好地体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