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1

【关键词】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65-02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之间的接轨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而《机械零件的普通铣削加工》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更为重要,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该课程开发以及教学实施改革建议的主要材料是调研报告以及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调研报告的主要来源是生产企业一线高级技师、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在校教师以及学生,学生中有毕业后从事工作的,也有在校学生,主要的调研内容是了解他们对该课程的要求与认识。

二、制定课程目标

(一)《机械零件的普通铣削加工》的总体目标

通过普通铣削加工训练,学生对机械制造的过程更充分的进行了解。学生在掌握制造工艺知识的基础上,在操作技能上得到训练。尤其是操作铣床加工机械方面。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典型零件的铣削方法,二是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机构,三是在铣削加工中所采用的工具,并对安全操作技术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对这三方面知识的了解,可以对铣床的操作进行加工,并对这些零件尺寸进行分析,同时对零件铣削完成之后,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从而完成整个过程的训练,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求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课程的具体目标

在课程开发中,先集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然后再到实际操作训练,因此学生不仅要对机械零件识图进行了解,还要拥有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专业能力。这些专业能力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熟悉铣削加工问题,设备以及安全操作都应当操作规范,对零件铣削的加工要掌握充分的工艺知识。这些具体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划分,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方法能力,三是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有是否能够掌握常规零件的数控铣削或者做好相关的工艺准备,是否能够正确选用刀具、夹具以及量具等;方法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制定完善工作计划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进行工作反思与评价;社会能力,即通过教学设计与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小组成员写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笔者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本着系统化的教学理念,在选择教学情境时,应当满足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根据企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特定的学习情境;二是根据中级数控铣工具体要掌握的技能安排情境设计。三是根据学生今后学习数控专业的需求。当学习情境选择的标准确定之后,要对具体学习单元与教学进行分析。

(四)学习具体任务安排

本次教学改革与设计中,笔者安排了三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是垫铁的铣削,学习任务二是压板的铣削,学习任务三是V形块的铣削。三个学习任务步骤均为:第一,学习目标、内容结构、学习任务描述、学习准备、学习拓展、小词典、思考题、小提示以及工具介绍,第二,对学习任务进行计划与实施,在制定任务计划与实施过程中,仍然涉及有学习拓展、小词典、思考题以及小提示等环节。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一)设计理念

具体来讲,在开发本课程,并进行教学实施设计时,所依托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三个:第一,根据相关企业多年的实践经验;第二,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要针对职业岗位进行,对与职业岗位直接相关知识、技能以及态度方面的内容给予充分肯定,还要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予以充分考虑。将职业资格的标准以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同时考虑进去。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根据科技发展的动态,将科技发展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使得整个课程设计生动活泼起来。第三,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主要的课程设计原则。在工作过程中,要实现课程体系的系统化,通过知识的合理排序,使得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从学习目标到学习任务计划的实施,整个过程不仅包括内容结构的安排、学习准备,还包括学习拓展、学习提示以及小词典等内容。

(二)设计思路

在课题设计思路上,主要有三条主线,一是以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三是以企业平台开发课程。针对以能力本位为基础,在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相关课题改革人员不能够闭门造车,而应当对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有着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课程,进行开发与课程实施改革。企业专家之间针对该理论实践进行集中探讨,为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奠定材料基础。针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要明确整个学习过程,首先制定学习目标,即对学习任务进行分配,随后对主要的内容结构进行重点阐述,并对学习要准备的工具以及相关图纸进行提醒与要求,要添加学习拓展环节。其次,目标的计划与实施,将主要环节介绍清楚之后,要注意添加小提示、小词典以及学习拓展;最后进行评价反馈,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环节。针对企业平台的开发,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自己对企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四、总结

目前为止,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更加注重实践,因此如何改进"基础"课是其中重要工程,在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之外,还要做好评价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最终不断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叶婷.深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5)

[2] 毕子家.由对高职教育的思考,启发高职语文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J]. 今日科苑, 2009(20)

[3] 尉鹏博,韩银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设计的探究[J]. 科技资讯, 2008(31)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2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师资;校企合作;实践

作者简介:刘春生(1961-),男,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侯清泉(1975-),男,内蒙古阿荣旗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BC12111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25-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适时推出的战略决策。通过该计划的顺利实施,高校可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为了发挥好卓越计划应有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对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一、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1.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时,教学中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由知识灌输式向学生自主学习式转变。通过企业项目和具体问题驱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开动脑筋,共同研究和分析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需要时,学生会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加以应用,这样通过多次学用之间的循环往复将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学生的内心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有了这样的幸福体验会驱使学生不间断地探索实践下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可以称为“成就驱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的第一次“成就驱动”很重要,所以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其中的妙处、吸引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将素质教育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项目和具体问题的设定、老师的适当点拨与指导是极其重要的,这对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不适应。教师的教学工作侧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能力素质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更高,这对长期在高等学校内擅长学术和理论研究的高校教师来说正是欠缺之处,因此也是教师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必须努力攻克的难题。学生要摒弃以往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及应试考试模式,转变为深入研究问题实质、开拓思维、努力分析如何解决所面临问题的主动探索学习模式。这需要师生双方付出应有的努力,增益己所不能。

在学校的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扩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例如我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方向学生中开设了创新方法教育(TRIZ理论)课程,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了多届黑龙江省TRIZ创新设计大赛,并且每一届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学生从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创新训练。

2.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1]建设方面,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1)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从本科到研究生学历都在高校内培养的师资队伍成员来说,他们更擅长的是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能力,常常处于脱离工程实际的状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内心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和不利条件,但只要教师自己努力并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2)双语教学能力的提高。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使卓越工程师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这将为学生在日后的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升参与培养计划学校的科研水平

参与计划学校的科研水平越高,教师在研的项目越多,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增加他们的实践和实际动手的机会。另外,教师的科学研究经历也同样决定了其驾驭科学研究项目的能力以及国内、国际大视野。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高校的科研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直接反映,高校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能申报成功说明其站在了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掌握了所从事领域的尖端技术。若教师的横向课题能申请成功,说明教师能够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另外,学校的实验设备等硬件条件相对来说也一定很优越。该高校在地方或国内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否则很难赢得国家和地方企业的信任。教师的科研水平得以提高,根据在科研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反过来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从而提升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4.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

专业建设中是需要有几门课程作为专业建设的骨架来发展的,从而充分发挥这几门精品课程的辐射和示范作用。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工作,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建成了“液压传动”、“工程流体力学”和“矿山机械”三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经建设后的丰富内容体系、教学资源、质量上乘的课件、高清晰度的课程全程录像、课程网站和拓展内容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锻炼了教师队伍,使教师们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5.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把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深入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真正目的。应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时间。

拟订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具体改革做法是:与企业无缝对接,完全按照企业为完成一个设计项目的流程和步骤来进行。将原来的毕业实习日记和毕业实结改革为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要涵盖相关专业资料调研、市场与网上信息调研、企业现场调研等内容;将原来的开题报告改为可行性论证报告,主要从设计技术方面、制造工艺方面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将毕业设计说明书改为设计计算书,优化以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形式等内容,使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更接近企业实际。

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与生产一线的高职称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和企业生产氛围,真题真做,可大大提升课题最终的实际应用价值。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请教企业中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傅,从而使学生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学校教师也无法传授的一些实践经验。[2]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研究一种更适合校企联合指导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设计成绩可包括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成绩。开题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可占总成绩的20%;中期检查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企业的考核(占20%),另一部分是学校考核(占10%),增大了企业考核比例,作为一种导向可以使学生更加重视企业实践的部分;答辩占50%,考核学生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检索能力、英语水平及从外文资料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6.“卓越计划”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对于整个计划的完成质量及计划执行的持续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将伴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进行全面的建设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保障:当前的生源招生情况取决于高校在之前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了高质量的生源就可以很好地配合学校的宏观规划安排,按照“卓越计划”的安排部署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培养目标,从而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3]

(2)教学保障:教学保障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与教学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执行情况和对卓越工程师共同的认知程度都是教学保障的根本。

(3)经费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校企合作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与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经费的支持才能正常得以运行。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4)制度保障: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定期校企联合修订制度、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制度、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同行间听课评教制度、企业实习实践跟踪问效监控制度以及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制度等,建立全员参与、多位一体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5)政府支持:这是保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卓越计划的实施成功与否是与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的。政府的支持及在校企间的沟通协调直接决定了卓越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6)条件保障:依托合作企业建立校企培养联合体,与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合作协议,融入企业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优秀工程师作为教学师资,由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合理安排学生在学校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实践和顶岗实习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环境和先进技术资料作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条件。

二、校企合作方面需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企业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要素,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所在。

1.校企双方合作的动机剖析

高校与工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进行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和拓展与企业的合作领域范围,从而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这是卓越计划的本质要求,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和实干中获得真知灼见,使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能力及素质培养。校企合作能使高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益:一是与企业的合作将有助于“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的充实完善并富有内涵。二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技术环境和具有丰富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就业时会大大缩短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为完成卓越培养计划,必须在企业完成很大比例的企业实习和工程实践,这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出发点。在企业的实习实践对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三是增进高校教师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为高校与企业间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四是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也极大地促进了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接触工程实际的场所,可增强教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经过磨砺和锤炼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五是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多方面接触拓展了学校了解企业及现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信息渠道,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六是通过与企业的接触,高校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所从事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前沿问题及领域。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合作为切入点,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与高校开展合作,形成长远的战略互惠伙伴关系,形成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校企合作能使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益:一是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实现对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得到为自身量身打造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定位和实际需求;二是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三是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四是通过此合作机会使企业能及时了解、掌握高校在理论和学术方面的最新进展、研究成果,解决企业在生产、研发、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制约发展速度和进一步壮大的瓶颈问题;五是享受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等。[4]

2.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则: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与高校长期合作及关系良好、稳固的企业会更积极地配合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企必须做到优势互补和互惠共赢。笔者曾去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调研,该校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能够确确实实为企业解决生产和技术上的实际问题,企业得到了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实惠和具体效益,也使得学生的实习在企业有了长期存在和运行下去的积极推动力。

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企业一些优惠的税收税率等吸引企业积极投身到卓越计划的实施当中来。此外,还应该像德国那样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企业应义务接收大学生的实习和技术培训,企业应该以接受和指导学生实习培训为己任,并把这种校企合作看做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为了做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还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和境界,引导学生追求卓越人生。[5]

1.注重人文素质的修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多年来一直强调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对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潜力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在大学生的素质形成中,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人文素质则是文化素质的核心。[6]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和知识更新速度是非常之快。若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仅靠大学几年内学到的专业知识,必须长着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断学习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专业、业务方面永远保持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佑莲.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体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0):149-150.

[2]张荣沂,须莹,付彦虹,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6):126-128.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4]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C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3-3429-02

Practice Educational Reform Exploration to the Engineering Course of C Language

CHEN Xin-wen

(Computer Department, Ezhou University, Ezhou 436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specialty of computer, electron, Digit control and so on, C language is professional course whose practical is very important in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question exist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Combined with the demand of practical talent to the profession in society, Proposes the reform method of the foundation practice and the technology union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 the practice content to this course.

Key words: C programming language; practice teaching; study union work

1 概述

C语言作为高校工科众多专业首选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具良好的底层控制能和性能方面的优势,以及易用好学的语法特点[1]。自1978年正式以来,C语言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应用,使得它也是芯片级开发(嵌入式)和Linux平台开发的首选语言。如今,C语言在学教学、通信、网络协议、破解、3D引擎、操作系统、驱动、单片机、手机、PDA、多媒体处理、实时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应用级开发到系统级开发都显示了其实用与高效,2009年C语言在TOBI所有编程语言应用排行中逼近第一。

C语言具有强大的功能与较强的实用性,灵活的语法特点和执行效率,但要学好这门课程也不是很容易的事,除了对理论知识要有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外,实践应用是学好C语言极为重要的环节,这已成为C语言教学中不争的事实。本文就C语言结合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一般方法,结合社会需求现状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2 现行C语言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教师对教学实践模式创新不足

很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C程序设计课程实践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按照课本上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来授课和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重点主要放在语法的讲解上,没有很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是老师在进行理论教学之后,再进行实践训练,实践内容主要来源主要是书本及相关资料;实践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书本语法知识,通过习题、例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布置学生去上机实践;实践内容要么是课本上提炼的问题,要么是书上的习题或者是专门用的上机指导类的书本上的内容;实践过程由教师布置的实践内容由学生完成,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这种教学实践的实践模式立足于书本知识,和企事业单位对实践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在基本理论上经过实践有一定的基础,但和企业用工所需要的应用程度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2]。

2.2 师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布置实践内容后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练习。有的学生主动性不强不愿意问,有的学生畏难,想着玩一下游戏,做些别的事等,错过了实践和请教的机会;老师主要是给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是一对一的指导,有时告诉学生所提问题的解答,有时只告诉学生怎么操作,解释成份要少一些,有的实践也没有实践总结和报告,上完实验任务完成了就了事;部份学校资源投入也不足,表现在实践环节教学课时也不足;部分老师在知识拓展更新与企业应用结合不紧密,这些都影响了该课程从学校走向企业直接对毕业生知识需求的对接。

2.3 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水平不高

一方面由于C语言语法点比较多,学生大多是首次接触的编程语言有些畏难,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知识点的认识理解上了,所以学时结束学生觉得只是会一些基本的东西,对于系统的设计,创新的思想和算法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高。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或很少参与企业对C程序设计的应用,所以综合应用的能力相对较差,这只是从一般的角度来说,当然,从我们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看,每一年每个班都存在着对这门课程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创新一些编程算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一些简单的应用系统来,但这种学生的比例不高。

3 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重构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大多处于对理论的补充地位,实践内容主要围绕着教材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分章节来确定的。然而,社会对这门课程知识的实践能力的需求来看,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就业对C程序设计的实践需求出发,本文分析了该课程所应该具体的能力,结合情境教学,项目实践及任务驱动对C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3.1 实践能力应用需求调研

通过对用人单位实践走访调查,在校学生实习环节用人单位的交流,毕业工作去向及与企业应用的了解,我们对C语言实践应用需求情况做了调研。C语言实践应用主要包控制编程(如实时控制等)、软件设计(银行金融软件)、数值计算(机械设计小型应用系统进行数值计算)等,C语言的实践应用在通信、网络协议、破解、操作系统、驱动、单片机、手机、PDA、多媒体处理、实时控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从应用级开发到系统级开发都显示了其实用与高效。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就业意向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实践内容进行规划与设置(如图1),这样就做到学和用有一个必然的联系,不然学生所学到的都是一个广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就业时就不能立马上手,另一方面,C语言还是数据结构,C++及C#等课程前导课,实践能力的强弱也关系到后继课程的学习。

3.2 创新教学实践模式,注重工学结合

社会对人才需求有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3]。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规律,并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则是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完成产品的制作。除学术型人才主要在一流大学研究生院培养进行理论研究外,工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工程类院校包括职业院校,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看,对实践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社会实践应用调研,从应用角度有了明确的实践内容和方向,以前那种按书本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突显出学好与好用间的矛盾,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必须不断创新。

通过我们教学实践效果及实践教学调研发现,在教学中贯穿着职业情境来教学,在教学中以实践项目来主导教学、生产性教学、工学做结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和工程类院校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这种以工学结合,围绕素质基础、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重要方法,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3 创新考核方式,加大实践考核比例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学效果的检验通常都是通过笔试手段来实现的。考试作为“指挥棒”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目前,在C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也只是通过一些书本实例或都简单功能的大作业来对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实践的考核有时只作为理论知补充没有做专门的实践考核要求,或者是考核的比重不足。这种把实践放在辅助地位的考核方式只是注重书本的知识层面的考核,而和我们实际应用之间的实践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C语言的实践考核中要做到两点:一是加大实践考核的力度,提高考核成绩的比重,二是要把实践考核的内容和生产性的内容结合起来,在一种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来重新确定考核标准和内容。

4 工科C程序实践教学的校内资源整合

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际教学情况,我们发现除了和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企业对知识的实践应用上外,在校内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实际的应用。

如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编写教务处学生成绩的管理系统,这个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对于电子应用相关专业的学生,单片机通过C语言的编程实现的控制系统,如流水灯的控制,工业流水线的控制等都是我们在校内就可以实现的实践教学;如机械专业学生在V带的选型的计算上,结合不同的转速,功率等参数可以用C语言设计出一套实用的程序来实现V带的选择等。不同专业学生在C语言学习上有些交叉应用,但知识点都是相同的,如何把校内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应用的有效资源整合好,利用好,对于目前校外实践不足的院校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如果学生能在学校接受与实际应用相近或相同的实践练习和考核,在毕业后就能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当然我们这些校内很容易实现的教学项目也要与相关软件企业的程序编写,测试,管理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内的实践同样能感受到企业的生产过程。

5 结束语

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用知识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要下功夫去参与企业应用,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学生所必需的实践知识技能,将企业应用需求和学生的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加速该课程知识的应用转化[4]。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程序的编写、调试、优化等软件生产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 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邱建林,刘维富,等.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3,4(25):96-98.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毕业实践教学 毕业实习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56-02

毕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专业知识应用、实际动手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是办出应用型高等教育特色的突破口。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直接影响学生的最终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及学校办学的声誉,探索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实践教学的新路子,可为创建应用型特色专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此,该文对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械、机电专业毕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

1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相互关系

毕业实习是继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后的又一次重要教学环节,为适应就业而进行的一次实训,是应用性人才从业、创业的重要适应阶段。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理论学习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训,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随着就业形势的快速发展,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关系越来越密切。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准备阶段,毕业实习最好结合毕业设计课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收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毕业实习的内容和质量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毕业设计要将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与毕业实习相结合,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毕业实习的效果。

2 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形式与存在问题

2.1 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形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机械专业毕业实习的主要形式是:由教师带上一个班学生集中到几个企业去实习,考虑到企业接收学生的能力、设备类型及生产工种的要求,适合这种实习形式的企业通常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就业普遍呈现提前的趋势,实习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部分学生自己联系企业或单位分散实习,只有少数学生在学校专业实验室实习。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目前毕业设计题目受其内容的制约,基本是由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题,然后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

2.2 目前毕业实习形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带班集中实习的效果一般。首先,这种方式是一次性将几十名学生集中到一个工厂实习,人数较多,学校和工厂难于管理,双方压力较大。其次,厂方把学生实习看成一种负担,要学校负担一定的实习费用,又不能保证实习时间。因此,这种实习已流于形式,经费开支大,也达不到毕业实习的目的。

(2)学生分散实习管理困难、效果差。接受学生分散实习的单位对学校实习要求不清楚,厂方与学校的沟通不够,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跟不上,管理出现真空。由于实习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单个分散实习的效果比较差,仅靠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显得不合理、不科学。因此,切实加强对学生分散实习的有效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2.3 目前毕业设计形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毕业设计是由教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题并进行毕业设计。这些题目大多是教师多年来经常指导的虚拟课题,大多数课题脱离生产实际,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将以前学生做的毕业设计发给学生参考,使得多数学生根本不思考、不改动,全盘照搬。有些教师有来自生产实际的新课题,但由于大部分参与设计学生的思想状态比较松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敢把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只能安排给学生一些辅的工作,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的能力根本不能提高。

在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虽然薪金还算丰厚,月薪3000多,但只能做一些销售、售后服务工作,根本从事不了设计、维修工作,某些在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也感慨在校期间尤其毕业设计期间未能将课本知识与工作实践完美结合,工作起来非常吃力,另有一部分学生到工厂后发现所用与所学相差甚远,必须花费很大精力与时间熟悉业务,叫苦不迭。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说明现行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进行改革,否则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

3.1 二者紧密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如前所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二者人为分割的教学模式已不太适应教学的需要,必须建立二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新模式必须建立在灵活处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融合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就是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二为一。学生可以根据毕业设计课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毕业实习工作,也可以在“准就业”的条件下,结合实际工作,根据生产中的具体工艺问题,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度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指导,一般的问题及时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交流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设计,而设计的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实习的内容,从而有利于达到毕业实践环节的目的。

3.2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合并的可行性

(1)长江三角洲优越的产业环境为这一教学模式的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长江三角洲拥有大批三资企业,已形成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主导产业,呈现出对机电类人才的强烈需求,我校学生的实习基与就业基本都在这一区域。因此,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制订适应机械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现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使二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习时进入企业选题,从企业引进实际课题进行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这种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的就业形势提供保障。近年来,我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的状态,很多企业要求学生马上到单位见习,学生经过较短的试用期后即安排具体的工作,用人企业通常会要求学生帮助企业解决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如工艺装备的改进、通用机电产品的模具设计等。这类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非常合适,它既使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又能使用人单位检验其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完成任务。

3.3 实施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3.3.1 建立适应新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强化对这种结合教学模式的管理,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适应这种模式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增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指标,由于各个学生实习差别较大,实习内容安排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教学目标中加大思想作风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权重,在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中,应弹性处理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设计场地不必强求固定实验室,只要能满足毕业设计要求即可,教学过程指标突出对学生独立工作的检查,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参考毕业实践所在单位的意见,强调创造性。总之,新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突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考核为基础。

3.3.2 教学计划应适应新毕业实践模式的需要

教学计划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的实施计划,是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基本文件。制定规范化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就是新毕业教学实践任务,在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有大致的阶段划分,但是不应有明显的界限。执行教学计划时毕业实结可作为阶段性总结,与毕业设计一并上交并评定成绩。

3.3.3 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

与传统分开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指导教师既要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组织工作,又要完成连贯且相互渗透的两个环节的业务指导工作。为确保这种教学模式有条不紊地实施,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首先,要对学生毕业课题进行方案论证,及时提供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发挥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纽带作用,力争为学校搞一些横向合作项目,也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发挥实质性作用。

4 采用新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4.1 有助于解决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诸多问题

首先,以学生的工作单位为主要实习地点,学生在“准就业”的状态下积极投身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其次,化整为零的实习模式缓解了工厂与学校的压力,经费开支大大节省。最后,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产中去,及时发现工厂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与实验设备,解决工厂的一些实际问题,逐步与工厂、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习基地的巩固与开拓。

4.2 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毕业设计新新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校企双方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双赢,其中,校企双方良性互动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对学校而言,一是能够营造良好的现场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二是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缓解高校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提高毕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三是与企业紧密结合,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有利于高校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应于社会的需要;四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

4.3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

新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在具体企业较长时间地运行,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责任心,同时在企业中争取与有技术好、责任感的技术人员合作,完成指导工作。为此,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把握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勤于学习、思考和研究,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与业务素质。由于学生毕业实践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践工作,可以直接获得最新的信息,通过与学生一起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

4.4 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以毕业实践的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许多学生通过毕业实习阶段的“准就业”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工作能力也得到用人企业的肯定。因此,毕业实践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稳定了学生的就业情绪及心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毕业实践是对机械、机电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训练。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这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了要求,与时俱进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可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奇文春,王云.工科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1):8-11.

[2] 胡伟,魏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9):322-323.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自动化英才班;试点学院;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37-03

一、自动化专业发展概况

作为高等教育的自动化学科专业,以其口径宽、面向广和需求多的特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最大的学科专业之一[1]。在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传统学科专业名称中嫁接“自动化”或“控制工程”的现象,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以自动化或控制工程命名的专业共有八种,占工学类专业总数的11%以上[2]。

由此可见,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及大学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也给现在的自动化专业留下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即带有行业背景的和自动化相关的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都从传统自动化专业剥离出去了,当前保留下来的自动化专业是没有任何行业背景的。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对专业了解的缺失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迷惘,学生普遍感觉不清楚自动化专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学完这个专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虽然在入学初老师们都给学生介绍了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但是学生普遍还是不了解。当前自动化专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人才培养模式老化,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弱;(2)教学模式单一,自主学习能力低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3)眉毛胡子一把抓,忽视专业主干课,学生的专业素质下降;(4)知识更新慢,教材建设不能与时俱进[3];(5)专业特色不明显或者没有专业特色;(6)体系上和理念上的教学模式问题[4]。

二、自动化英才班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针对自动化专业改革需求,提出建设自动化英才班,实施小班化教学,变革传统培养方案,对部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改革了实践教学环节,取消了传统实验方法,以课程作业和综合作业的形式完成实践教学等改革方案。

1.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方法比较传统、单一,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缺乏多样性、效率性;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集中授课“满堂灌”,使学生的独立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得不到充分培养,不利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成长[4]。在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自动化专业同样也存在这些问题,学生不习惯于主动学习,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作者所承担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作者试图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新的教学办法,如“基于PBL的教学模式”、“反转课堂”这两种方法。对于前者,少部分学生表示还可以接受,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能接受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反转课堂,学生普遍反映不能适应,建议不要采用。其实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改革实践思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接受和适应呢?这就说明了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已经习惯的传统的被动式教育理念给学生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非常差,严重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指引,这种教学观念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

2.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为了克服这些难题,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针对自动化专业,提出了英才班建设方案,相比普通班的培养计划,变化非常大,主要体现在:彻底修改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培养方案修改为由通识核心课37学分、学科基础课28.5学分、专业核心课38.5学分、素质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14学分)和专业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34学分)五部分组成,在完成素质拓展课和专业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学分基础上,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必须再选修部分课程学分,使总学分达到最低毕业要求的166学分。通识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教育类课程、历史、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类、物理类及机械制图。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值分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电机与拖动》、《传感器技术》,都是属于控制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

与传统的培养方案相比,自动化英才班最大的特色体现在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上。

表1中,课程作业模块包含6门课程作业,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至少选择3门课程作业,综合作业模块含3门课程,学生至少选择一项完成,工程师课堂模块中,毕业设计是必选模块,其余依据学生自身兴趣自选,但总学分不得低于18学分。

素质拓展课所含内容见表2。

素质拓展课要求至少14学分,所选课程类别不限,不要求与专业相关,学生任凭兴趣选择,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实施小班化教学。现行教学模式中,几乎都是大班教学,一个班级中学生人数几乎都是120人,有的课程甚至到了150人,可以想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动化英才班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人数限定在30人,采取只出不进模式,即如果所选定的30人,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不能满足英才班的要求,将会回到普通班中,但是所缺名额将不会递补,此举在于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使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传统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环,针对前面提出的各种弊端,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借助试点学院改革的契机,实施基础实验体系、专业实验体系、创新实验体系。基础实验体系包括校平台基础实验,如军训、金工实习、物理实验等;学院平台实验,主要指我院5个专业共享的5基础实验平台。

专业实验体系由课程作业平台、综合作业平台和工程师课堂三个部分组成。

1.课程作业平台。课程作业实验体系主要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几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DSP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课程作业与以往的课带实验有本质区别,以往的实验主要是教师先讲述实验要求、目的和过程,学生基本都是依照老师的思路完成。改革后的课程作业教师只针对实验平台做基本介绍,然后给出任务书,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完成。至于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完成该课程作业,都交给学生处理,教师只在大方向上加以掌控,保证学生能及时完成。

2.综合作业平台。结合自动化专业的实际特性,这里设计了三项综合作业:电子系统综合作业、计算机系统综合作业、控制系统综合作业。综合业单项4学分,学生至少选一项完成。每项综合作业的准备工作要在开课学期的前一学期准备就绪,这里包括综合作业申报表、综合作业任务书。申报表和任务书要求说明每项综合作业中的总体目标、任务分解、要求的结果、评分方式等。每个教师可以申报多项综合作业,同时每项综合作业必须包含多个学生,依靠学生之间的配合来完成最终目标。

3.工程师课堂。工程师课堂主要包括邀请校外专家进课堂,以及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设置有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电子与创新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大赛等赛事活动,所选中的赛事都要求是国家级的竞赛,由教务处认定,同时配备课外专职辅导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赛事,这些赛事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参加。

四、结束语

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刻,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自动化系在湖北省省级试点学院的春风下,借助电力行业的背景,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出发,修订了针对自动化专业英才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该方案正在实施之中,自动化专业的每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试点学院改革浪潮之中,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自动化专业调研报告(II)[EB/OL].

http:///yjbg_9536/20100204/t20100204_448065.shtml,2010-02-04.

[2]甘俊英,罗兵.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54-57.

[3]吴才章.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25-27.

[4]丁有军,毛建东,段中兴,何波.培养自动化专业创新性人才的教学模式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增刊),2009,(9):124-127.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Training Mode for Automation

LIANG Hui-jun,WANG Ling-yun,TAN Chao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New Energy,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Hubei 443002,China)

机械设计调研报告范文6

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有关下基层搞好基层团建的精神,受团市委下基层驻点工作的指派,本人于2009年3月9日至8月30日驻点周至县团委工作,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认真的负责任的投入到驻点单位工作中去,能自觉的下基层调研乡镇一级的团建情况,认真分析目前乡镇一级团建最大的困难是:团干部的岗位和待遇得不到相应的解决,最严惩的情况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年青人)没有了,在这方面经过反复调研分析我已写成三仟多字的调研报告。

驻点以来,我和县团委书记苏护强同志通过下基层调研,开会座谈等方式对目前周至县乡镇村一级基层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调研,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专职团干部,都是兼职,比如为绕村团干就是村委会付主任兼职,基本上团口就只有一个光杆司令。

二、乡、镇、村领导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团的工作基本上没有工作场所和集中开会的地方,原因是没有活动经费,县上也没有专款拨给基层团建经费,县团委一年的活动经费也就5000元,这点钱县团委自己搞活动都不够,就更谈不上拨给基层搞团建了。另一方面兼职的团干部根本没任何经济和政治待遇,所以干劲难以鼓舞。

三、乡、镇、村基层单位现在基本上都是386199部队;38是妇女,61是獐儿童,99就是过重阳节的老人,绝大多数的壮年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就只能是386199部队了,这里虽然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团工作资源相当有限,调研的结果就是乡、镇、村一级团的工作状况基本上是处于瘫痪,这也是向我们提出今后如何搞好乡、镇、村最基层团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驻点期间,根据团县委两位正、负书记在团的岗位已干多年,由于多年转岗困难现已年龄偏大存在想走走不了,转岗非常困难的实际问题,我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多次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找主管领导李娴部长多次交流、沟通他们转岗情况,这也是关系到团建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向领导耐心的说服和艰苦的努力,终于在上半年得到了回报,两位正、负书记已顺利转岗,王瑞付书记已到**市城建局工作,苏护强书记到周至县广济镇当镇长,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不懈努力的结果,是我驻点工作一个重大突破。现在就剩两名借调人员,在县委宣传部李娴部长的主管下继续工作。尽管目前县团委的工作员短缺,但团县委的工作还是丰富多彩的,驻点以来我能够积极投入到县团委的工作中去,先后参加了团县委组织的各界青年纪念“五四”青年节大型座谈会,我们邀请了基层最艰苦地方的团干部,看来基层团干还相当重视这次暨会,也是对全县团干队伍的次大检阅。在“六一”前后,三次关爱少年儿童送爱心活动,特别是5.27日赴**村**小学,看望了在那里的留守儿童,同时给他们送书、文具、福娃、粽子等节日礼物,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也很有新闻性,多家媒体也进行多方位的相关报道。6月的红歌会也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我和团县委的同志在组织、维持会场秩序方面也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驻点期间,本人先后找主管领导李娴7次,主要是交流党建代团建和怎样把基层团建工作搞好的想法和思路,从此得到李部长的支持和帮助,从团县委正、付书记的成功转岗来看李部长对团县委工作还是相当支持的。目前驻点工作已屋尾期,后期的工作仍然是2009---201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用人单位的接收和生活方面的安排,这些工作复杂、量大,我能积极的踊跃参加,并出色完成各方面的具体工作,我决心只要在一天就要大力配合和支持周至团委的一切工作。

周至县驻点干部:阎明旭

2009年8月13日

我是下派,一晃在基层锻炼已有四个来月了,这四个月的农村基层生活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感触是复杂和深刻的,现在我就这段时间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队友们做一简要个人工作总结交流汇报。

一、 主要工作

1、 开展广泛调查走访,熟悉工作环境。我个人的经历虽然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农民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情,但因缺少农村生活的切身体验,农村、农民对我来说依然是空白和陌生的。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如何迅速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呢?我想,只有开展广泛的农村基层调查,了解村情村况,了解村俗民情,广泛接触不同层面的农民群众,与他们交心谈心,知他们之所想,知他们之所思,才能使自己准确掌握农村基本状况,真实了解农民生活状况,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底数清,思路明,工作方法得当可行。因此,我把开展调查走访做为基层工作的首要任务来做。

一是与村干部座谈,请他们介绍村里的人员状况、计划生育情况、村经济财务状况、村集体耕地情况、农作物种植收成情况等等方方面面的讯息,使自己尽可能多、详尽、快速直接的了解村基本情况;二是主动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户家中,与农民攀谈闲聊,询问他们家庭收支、儿女工作、婚丧嫁取等生产、生活情况,看似这些问题无关紧要,却在闲谈细节中了解到了农村真实情况,了解到了农民真实生活状况,了解到了农民思想动态;三是以“住”的形式,走近农民,深入农村,感同身受,同时住在农村也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能听到他们更多更亲近的话语;四是学会对村各种报表数据的解读,以数据看情况,以数字看事实。

2、 参与基层具体事务,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增长才干。说过,读书是一种学习,使用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可见实践的重要性。作为下派干部,只有参与到基层具体事务中,通过每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参与、完成,才能真正熟悉农村环境,学会农村工作方法,获取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增长工作才干。进入基层后,我牢记市委张书记对下派干部提出的“住下来,静下来,动起来”的要求,对基层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不怕多做事,不怕辛苦劳累,都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一是积极配合做好村计划生育工作,当好“计划生育战斗员”。进入基层,我主动与计生专干沟通,了解计划生育情况,几次随同村干部一起到计划生育对象家中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细致思想工作,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春季计划行动,结扎3例,上环9人。**镇党委、政府对我们下派干部十分关心,专门请来市计生专家为我们培训授课,随后,还专门组织计生四术检查、暗访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后,使我们更多掌握了计生政策,更准确的把握政策法规,增长了实际工作经验。

二是结合当前“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市委对“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统一步署,镇党委于5.29日如开了全镇范围内的动员大会,明确下派干部是主要责任人,6.19日再次召开大会,进行了再动员,再布署,我们**村还被列入首批5个试点村之一。我们认真对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评细则”,一行一行的检查落实,制度、设施缺少的马上进行添置购建,不完整的马上进行补充完善。特别是各级发文、会议记录、账表账册、合同等等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是农村基层普遍的一个薄弱环节,于是我们就将近年来的所有资料找出、理齐,然后分门别类,重新整理、建档、规范。规范后的档案资料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使村里的一些事项、数据能够以文字记载方式保留记载,并相互联结,且用时查找方便。7月7日市委织织部对我村“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不巧的是时逢村书记母亲过世,我主动挑起工作责任,带领村其他干部一道,对各项工作进行再次检查完善,对村办公场所进行清洁打扫,将各项规章制度布局上墙。连续几日的劳累没有白费,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检查组和市委组织部杨部长的充分肯定。

三是积极参与全市“两实一覆盖”工作。“两实一覆盖”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对表格数据填列要求高。相对农村多数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等特点,我主动配合,同村组干部一道走村串户,采取数据,填制表格。在与村组干部一起工作中,既共同完成了工作任务,又融洽了彼此感情,增进了**。

3、 积极投入防汛抗洪,以实际行动赢得大家赞同。7月以来,我市普降大雨,再加上长江中下游多数河流水位猛涨,我市进入了防汛艰巨期。而就全市防汛情况分析,**境内内湖众多,水量大,又位处低势,其它乡镇洪水大都经过我镇最后流入**湖和长江,因此**防汛任务异常艰巨。汛情就是命令,镇防汛会议结束后,我和镇其他下派干部一样,不怕高温日晒,不怕蚊虫叮咬,不怕条件艰苦,日夜坚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同村干部一道同吃同住。7.16日,我村十八户堤坝段出现坝体渗水,我们紧急采取措施,对河床面铺设彩条布减少河水对坝体直接冲洗,河床背面打桩用沙包打衬。顶着烈日,我同村干部一道取土、摆运沙袋,汗水浸透了衣服,泥水沾满了全身。处理完险情后,村书记看着我疲惫的样子,关心地问我累不累?累,真累,累得我躺下都不想站起来了。问我苦不苦?不苦,不但不苦心里还很甜,因为在劳动中我体会出了付出的快乐。7.21日,**湖朱桦段出现两处水洗崩堤,在镇干部带领下,我们石佛队22名下派干部一个不少的来到堤坝上抢险,大家都是比着干,抢着干。当防汛间隙,我从村里回到**,碰到熟人时,大家异口同声的第一句话都是:“你黑了,晒黑了”。我听到这句话,认为是对我的最高奖赏,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在防汛的十来个日夜里,农村基层干部吃苦耐劳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的不怕艰苦,不甘落后的精神也让基层干部对我刮目相看,从他们言谈举止中我看到了对我由衷的尊重,他们说想不到城里下来的青年娃也能这么吃苦,基层工作的事也主动找我商量了。

4、 紧密与镇党委政府联系,活跃**工作队管理。全镇下派干部22名,来自市直部门20人,结合下派干部年轻、活跃、无农村工作经历等特点,我作为工作队长,主动与镇党委政府联系,希望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队员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增**,提议得到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关心。我们队员间的联系形成了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交流会,每季一次工作小结会。会议镇领导都带头参加,会上,让每个下派干部谈工作中的困难,工作想法,好的建议等,涉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镇领导及时出面协调,做了周到安排,对工作建议、想法、经验,我们互相交流探讨,发扬出了集体的智慧和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下派干部饿不同爱好和特长,通过组建蓝球队、羽毛球队等文体团队,活跃气氛,激发激情,丰富业余生活。我们还在镇范围内,适时开展下派干部互访,在互访中比较工作差别,使工作暂时落后的同志有赶超目标,有学习榜样。

二、 工作体会

1、 思想认识得到提高。4个月来的基层生活,我已深深体会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省委要求,培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对我们青年干部成长的爱护和关心,也是我们青年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机遇。广阔的农村天地,最能锻炼人,广阔的基层,最能磨炼人,我们青年干部只有扎根基层,才能了解基层,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只有勤于实践,才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 学习自觉性得到提升。到农村基层工作,全新的环境,不同的职业,让我学会了转换角度,转换思维看问题,也让我发觉自身很多不足,也激起挑战自我的愿望。同时4个月的农村生活,也使我确实看到农民群众仆实背后的智慧和创造性,我既要向书本学习农村农业政策法规,也要向农民群众学习实践中的智慧和创造力,还要向基层干部实习他们宝贵工作经验,只有认真学习,虚心学习,才能掌握基层工作方法,打开工作局面,才能让自己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才干,实现自我价值。

3、 对农村增进了感情。4个月来的农村生活,我接触了各种不同的农村人员,有很多人,很多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给我太多感动。就如这次防汛,很多村干部都是不顾自家损失维护集体利益,尽最大能力减少群众损失。在防汛换值时,村书记让我回家休息休息,好好睡一觉,我也客气对书记说,你也好好休息。来换班的其他村干部一句话,让我对基层干部肃然起敬,他说:村书记哪能休息,他还要抓紧时间抢做自家农活,让嫂子高兴高兴。象这样感人的事有着太多太多。我们下派干部在交流时都说,农村人真实在,农村人真醇朴,他们待人真诚,为人善良,我们能够为他们做的太少了。我们深知市委和镇党委对下派干部工作生活关心和重视,深知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对农村发展的强烈愿望。负重才知艰辛,艰辛催人成长。满腔的热情和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不得不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在今后的阶段里,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真心实意为农村,为农民多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得实惠,让群众得方便。

总结4个月来的农村基层工作,主要还是自己个人受教育,思想受触动,与各级党委和领导殷切希望相比,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发展强烈愿望相比,自己工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工作能力还需在基层接受更多锻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方面要继续走近农民,深入群众,向他们学习,与他们结亲交友,在工作实践中接受锻炼,真心实意为农村工作出智出力;另一方紧密镇领导和镇干部工作联系,虚心学习,诚心请教;同时还要和下派干部一同多交流,多沟通,多活动,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工作生活环境,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创先争优 提升工作能力

———工商联2010年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工商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工商联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按照市工商联创先争优活动工作部署,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参加对标定位,认真承诺,“三述两评一树”等活动,努力提升干部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自律力,围绕市工商联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争优秀,认真做好经联部各项工作,提高为民营企业服务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加强干部能力建设。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延展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我们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需要。从4月份开始,按照市工商联的要求,积极参加市工商联“创先争优”活动。认真通过活动的各个阶段,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参加市工商联党组机关开展的以提升“五力”即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自律力为主要内容的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活动。根据经联部工作及个人工作情况,进行对标定位,认真公开承诺,为达到五个模范目标而努力。每周五参加市工商联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学习市创先争优活动文件和其它单位经验做法,总结本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对创先争优活动不松懈。

向领导学习,提升管理能力。在参与为会员服务工作中,积极向领导学习。围绕领导思路,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认真理解学习决策的原则、过程,事前主动思考、事中积极参谋、事后认真总结,政治水平和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经济方面知识,通过读报、浏览网页,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新闻观点,充实自己的知识,应对工作的需要。牢固树立“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在工作中,自己主动想办法、添措施,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全方位的实践锻炼,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

二、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对标定位,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协助做好经济服务工作。引导民营企业自觉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转型升级,促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

1.协助组织开展“学新奥、比创新、促转型”活动。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部署要求,经市工商联研究,从我市民营企业中筛选出**辰翔集团、****和集团等5家企业,作为重点服务企业,帮助其在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等环节查找差距,制定措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12月初,按照统战部部署,组织我市部分派、党外专家与5家企业进行结对指导,深入实际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大调研活动,提出一个企业转型建议,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活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创新一个产品品牌。

2.协助做好为银企对接工作。一方面积极向银行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倡导和督促民营企业主诚实守信,降低和规避金融风险,争取信贷支持。4月29日,组织部分民营企业与**民生银行在工商联大厦召开了银企对接洽谈会,引导银企对接。10月协助组织民生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民生银行**省支行调研组到我市**县标准件协会进行调研。在**,调研组听取了协会负责同志对**标准件行业及市场、生产经营等情况介绍,并就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发展进行了探讨。

3.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5月20-26日,与市劳动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联合举办了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 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为主题的第六届“**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招聘对象主要为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本次招聘会提供包括营销、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财务、建筑工程技术等岗位。此次招聘周共组织了170多家民营企业进场招聘,提供空岗信息5000个,进场求职人员1万多人次,接受政策咨询5000多人次,签定就业意向2460个。我部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迅速行动,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招聘,组织企业填写招聘信息表上报相关材料,保证会员企业顺利进场招聘。

4.推荐申报2010年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学技术奖。8月根据全国工商联和省工商联通知,经过领导认真研究筛选,推荐我市**鹏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该奖项,并将其纸质、电子报表上报省工商联。

二、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进行对外合作交流,围绕市工商联中心工作要求,积极协助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工作,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经贸和招商引资活动。

1.协助组织会员企业参加“2010**(**)国际采购经贸洽谈会暨名优产品博览会”。市工商联领导高度重视,我部门在会议前期就开始积极部署筹备,以此次展会为平台,推介我市会员企业名优产品。接到任务后,积极与市贸促会联系沟通,做好协调工作。指导参展企业对展位进行认真设计和布置,较好地展现会员企业形象,共组织了11家会员企业参展,包括10个标准展位和1个特装展位。

2.组织参加“**旅游招商合作洽谈会暨环旅联盟年会”。为加大我省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组织我市会员企业天慈峰林、**盛名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参加了11月13日由省工商联、省旅游局主办的“**旅游招商合作洽谈会暨环旅联盟年会”活动,我市企业与参会的企业就旅游文化产业合作进行了洽谈交流。

3.协助组织参加11月的“全国知名企业**北部湾”活动。由市工商联副主席、**实业公司董事长李春生带队,**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彦飞等9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期间,我市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开幕式,签约仪式,北部湾经济区投资项目推介会,参观考察了中石油**石化公司,**保税港区,**市**港工业区等10个大型已投产和在建项目,并听取了介绍。活动期间我市企业家还与部分参会企业就双方有关项目进行了交流对接。

四、积极协助做好光彩事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1.积极协助开展“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为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支持革命老区建设,根据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开展“千家民企进老区帮万户光彩示范行动”的意见》,按照市领导指示,经市工商联领导研究决定,与市委统战部、市光彩会、市老促会研究共同组织开展了“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

活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的意见》,强调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活动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6月29日,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共同举办了全市“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北继成村与**市阳光集团,**县高南村与**宏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民营企业与老区帮扶村现场签订了帮扶协议。

目前,全市实现了100家民企与1000户进行对接帮扶,100家企业已与帮扶贫困户或村签订了帮扶协议,采取1企帮10户的方式,一帮三年,通过修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就业,帮扶教育等方式积极帮扶老区贫困群众。在启动仪式签约后,**县康达集团公司出资20万元,完成1500米路面硬化。涉县石岭工业有限公司,从1992年以来,就承担了道马沟村人畜饮水和用电费用,在活动中资助8万元帮扶**店镇石岗村等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协助动员会员企业参与**试验区建设。接到市委统战部通知后,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我市光彩事业及社会扶贫的总规划。下发了捐建**试验区的通知,各县(市、区)工商联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我市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试验区建设,据统计,共筹集到捐款9万元。

五、认真完成省联部署的工作任务,在有关资料统计、信息报送、简报内容等方面及时准确上报。

认真完成省联部署的各项统计工作,认真开展全国工商联2009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接省联通知,3月份对我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经过市联认真研究筛选,对我市8家会员企业进行了调研,并于4月中旬及时填写上报了调研表。积极做好2009年度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统计工作,完善信息数据库。3月份根据全联、省工商联通知要求,向全市下发了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对此项统计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并下发了报表和数据库课件,4月上旬收集整理统计报表,共组织填报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统计表》收集了108个会员企业信息,并及时上报了网上数据库文件。

六、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努力改进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1.对于工作任务,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比较被动。今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充实自己,认真研究国家方针政策,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更好的服务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