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金融稳定;融资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7)-0046-03
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金融业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而当金融体系整体或局部受到破坏导致金融服务中断,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潜在负面影响1。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因此,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效率显得尤为迫切。
一、新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
目前,国内还没有确定的衡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质量的通行标准。但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同时考虑到宏观审慎管理目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质量可以从总量、结构、效率、可持续性等几个维度进行描述。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从发展趋势看,2006-2013年新疆经济年均增长11%。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新疆地区全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迅猛,从2006年的167.7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199.9亿元。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2013年新疆社会融资总量与GDP之比为37.6%,较2006年提高了32.1个百分点,较全国同期多提高16.9个百分点,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二)融资结构日趋多元化,金融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近年来,新疆金融机构类别日益丰富,尤其是地方法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新疆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一是直接融资在配置资金中的作用继续加大。2013年新疆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筹措资金202亿元,是2006年的5.4倍。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长较快。2013年末,新疆全辖共有270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1.08元,较2009年2增长11.93倍、14.27倍和20.4倍。三是实体经济通过金融表外融资规模增加。2013年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新增表外融资合计329.2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0.28%,较2006年提高17.1个百分点。
(三)资金运用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贷款产出比3看,2006年以来新疆贷款产出比走势基本与全国一致,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以前均在1.0以上,即经济增加值大于单位贷款投入;2013年新疆贷款产出比为0.86,仍然超过全国水平,资金运用效率较高。从宏观角度看,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是信贷结构调整根本性因素,大批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开工建设,以及房地产刚性需求带动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2013年固定资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新增800.5亿元,占全部新增中长期贷款的73.5%。同时,对“三农”、中小微企业、民生领域等支持力度明显增强,2013年农户贷款、微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28.3%和61.6%。
二、新疆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不适应方面
2006年以来,新疆金融业在资产总量、金融结构等方面均优化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反过来促进新疆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但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依然存在着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金融业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和滞后。从戈德史密斯1969年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4看,新疆2006年至2013年的平均值仅为3.71,北京、上海等地区的FIR值是该值的2至3倍。2013年末,新疆金融业产值占GDP比率仅为5.2%,而同期沿海发达地区的同一比例已达到10%至20%。
(二)储蓄投资转化率较低。数据显示,新疆金融机构2006年以来存贷差以年均18.5%的速度增长,至2013年末新疆机构存贷差达到4248.3亿元,是2006年的2.73倍。存差率52008年以来呈下降趋势,至2012年末达30.1%,较2006年下降10.2个百分点;贷存比较2006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的比率略有提高。与全国相比,这两项指标仍有近5个百分点的差距。
(三)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实体经济的产出结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非国有经济贡献率与获得的金融支持不相匹配。2013年1-11月新疆非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7%,较2006年增加16个百分点。但由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对滞后,银行仍然主要面向大型国有控股有企业,而非国有控股经济获得的信贷比重一直很低,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错误配置。以小微企业为例,其获得的贷款在整体贷款中所占比例依然较小,2013年末仅为15%。这说明新疆现行的金融结构不具有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6的机制,也不适应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间接融资,金融运行潜在风险加大。新疆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总体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2013年为121.9%,较2006年水平上升了40.7个百分点。这既表明新疆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信贷投放,融资渠道亟需进一步拓宽;也表明新疆经济运行的杠杆率相对较高,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潜藏较大风险。2013年民间融资调查数据显示,民间借贷平均利率约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3倍,个别利率突破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4倍。其潜在的风险是,不仅高利率下借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增多,而且这些贷款组织的风险有可能向正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传染扩散。
三、进一步提升新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
作为金融宏观调控部门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作为从事具体金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更多地要从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做起。就要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途径出发,按照当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种理解,综合起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既包括提供银行贷款这样的间接融资,也包括帮助实体经济到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二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交易支付便利、金融信息支持,比如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征信服务等。三是通过金融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拓展和深化“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
(一)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当前货币环境下,积极运用稳中趋紧的政策走向,通过倒逼机制,促使金融机构将加快经营转型内化为自身经营的需要,用好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更加精细、科学统筹安排信贷增量,主动加快信贷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有效提升。这就要求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按照新疆“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努力保持货币信贷增量和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
(二)继续引导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多方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将产业与企业的发展优势,与金融的各个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与安排,实现从被动融资提供者向主动融资推进方转变。首先,围绕实体经济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金融创新产品。其次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信贷经营方式,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抵(质)押方式、业务模式、贷款手续等方面不断提高对企业、农户需求的满足能力。
(三)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金融资源,提升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风险补助机制、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使金融创新收益与风险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推动民生金融逐步由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向实现商业可持续转变,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从“增量”向“扩面”转变。例如,可以对部分地区小微型企业贷款贴息,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利息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对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集合票据等债券进行费用补贴和建立风险缓释基金进行风险代偿。
参考文献
[1]唐岫立,韦琬.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J].中国金融, 2012,(11):82-83。
[2]殷兴山.构建符合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业态[J].中国金融, 2012,(11):20-21。
[3]周晓强.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J].中国金融, 2012,(11):23-24。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2
1广义货币存量与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不匹配
近几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速较快,以M2为例,截至2017年1月末,M2余额为15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自2006年起,连续十年间的平均同比增速高达166%。与之相比,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则相对缓慢,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十年间平均同比增速为96%。如图1所示,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而言,货币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货币的扩张与实体经济对资金的应用并不匹配。我们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代表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当中获得的资金支持,截至2017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为15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对比社会融资规模与广义货币供给可以看得更为明显,如图2所示,十年间,M2与社会融资规模之间的差异很大,货币供给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这对实体经济的增长和稳定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
从前述分析可知,M2反映了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总量,但这些资金采用何种渠道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如何,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进入到实体经济当中的资金的数量和渠道,我们可以采用“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法,其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投资性房地产、保险公司赔偿等。从上述概念可知,现阶段,金融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主要有两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利用银行作为中介的相关业务,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直接融资主要指不利用银行作为中介,借贷方直接进行的融?Y行为,包括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绝对优势,除了2014年和2015年之外,都稳定在80%以上,十年间平均占比达到83%,而间接融资平均只占14%,虽然最近几年债券和股票融资有所增加,但也只有2015年达到20%以上。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对比也可以看出,实体经济融资结构明显失衡,社会融资主要来自间接融资。
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匮乏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体经济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加明显。大型企业,如央企、国企可以顺利地通过银行信贷获取资金,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却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力量。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金融统计;社会融资结构;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1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融资总量扩张很快,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金融体系开始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以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监测、分析和调控中间目标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因此,当前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符合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宏观政策的需要。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国人民银行也提出“在宏观调控中需要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以社会融资规模取代M2和新增贷款规模,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对于提高货币政策决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从机构看,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根据定义,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政府财政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不应计入社会融资规模,而民间融资和私募股权理论上应计入社会融资规模,但由于数据可得性差,暂不计入,未来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其计入。
二、文献综述
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定性分析及金融宏观调控等方面。盛松成(2011)研究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并从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的角度说明了其重要性[1-2]。张鉴君等(2011)研究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有效性,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关系和影响程度[3]。黄隽(2011)认为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发生改变,银行理财业务使货币政策的影响力下降,新兴融资方式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并建议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应逐渐细化,尤其是要增加宏观调控的监测指标,逐步确定金融监测的指标体系[4]。晏露蓉等(2012)运用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潜在产出和货币需求函数等理论,辨析社会融资规模合理性的标准及测量方法,提出建立“合理社会融资规模需求函数模型”和“基准资金价格指数调控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想[5]。
关于社会融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谭太平(2011)建立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国内信贷、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6]。张嘉为等(2012)建立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模拟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对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均产生显著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将更能反映货币政策调整对资金供给的影响,其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大于银行信贷变动的影响[7];若信贷额度控制,窗口指导等政策导致贷款难度变大,银行信贷向直接融资转移,从而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考察资金供给将更全面。
深入开展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将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社会融规模对实体经济总体的动态影响,社会融资结构(即社会融资规模中银行贷款部分、非银行贷款部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社会融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变迁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动态变化。
三、模型设定
(一)状态空间模型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金融业 发展 思考 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五莲县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快金融创新,加大政府扶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抓手,引导和支持金融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五莲县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自2010年以来,五莲县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畅通了政、银、企沟通渠道,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初步形成,金融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全县金融机构共上缴各类税收6057万元,其中县级税收实现5179万元,同比增长38.1%。
(二)金融体系初步完善,贷存余额稳步增长
该县现有金融机构31家。其中,银行机构10家,保险机构16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金融机构数量比以前大为增加,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完善。存贷款金额快速增长,金融总量持续扩张。2013年3月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91.54亿元,比2010年初增加50亿元,增长121%;各项存款余额158.32亿元,比2010年初增加74.3亿元,增长88.6%,为全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金融产品稳步创新
多次召开金融创新服务县域经济对接会议,推进了政、银、企的交流、合作、共赢与发展。先后推出了适应地方经济特色的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采矿权、林权和收费权质押贷款以及保理融资、集合信托融资等新型信贷产品,累计信贷投放7.6亿元,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注重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出台《关于A级信用企业培植的意见》,大力实施“三信”工程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对优质企业授信评级,目前A级信用企业达202家,是2010年初存量企业数的2.5倍;出台《五莲县信用镇、村、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标准》,启动了市北经济开发区“信用示范区”建设工程,评选表彰了首批12家诚信企业,对首批诚信企业增加授信4.5亿元;实施利率优惠倾斜政策,一次性利息优惠273万元。
二、制约该县金融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该县金融业在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提高、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支持和保障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仍有很大空间,金融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金融业的氛围不够浓厚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该县针对金融业的考核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财政在担保基金、专项财政贴息、信贷风险补偿等方面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二)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大
金融产品创新还有很大潜力,重存轻贷、重大轻小、重城市轻农村以及重利润轻责任的思想仍很明显,怕险保稳现象仍很突出,导致满足县域经济独特需求、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商业信贷模式不健全、担保方式单一、贷款手续繁琐、担保成本高。
(三)金融存贷款总量小、存贷比不高
到2012年底,该县存贷款总量为224.9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8%。存贷比仅为57.5%,远低于全市的89.6%、市辖区的100.2%。各金融机构之间存贷比不平衡,差距大。
三、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要在充分尊重金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主动作为,就会有效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金融业真正在成为实体经济“血脉”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一)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引导作用
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机构的联系沟通,协调金融机构争取信贷额度、提高存贷比和上级行直贷方面的倾斜支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与金融企业的联系渠道,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和项目推荐、金融新产品推介等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的政银企关系,健全良性互动交流平台,全力推进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鼓励发展地方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积极支持国有银行和地方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步伐,引导银行机构加大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的本土化程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投入,扩大信贷投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建立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应大力培植扶持龙头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使企业做强、产业做大,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创造更大空间。
(四)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强化激励引导,调整优化指标设计和考评体系,突出贷款增幅、对地方财政贡献等量化考核指标,加强对保险、小贷、担保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五)大力招引、培养金融人才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5
经济危机凸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价值
在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监管,同时也因自身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度较低,到目前为止蒙受的直接损失尚不高。但此次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冲击却已暴露无遗,这其中,在中国实体经济里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
据统计,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对国家GDP的贡献度为近60%,工业增加值占75%,社会销售额占近60%,税收占46%,出口额占62%。因此可以说,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越深,中小企业直面的困境也就越严重。
我们常说,金融供给是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供给的满足度在很多时候都对实体经济有着“生杀予夺”的效应。而即便在经济上升周期里,中小企业融资难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可想而知,在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逐步走向衰退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将面临比以往更大的融资困难。但反过来讲,如果金融供给者能够在这时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助其脱困,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可以说,经济危机的发生和蔓延,更加凸显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社会价值。
八项创新颠覆中小企业传统信贷模式
在“输血”和“抽血”的抉择问题上,民生银行可以说是一家反弹琵琶的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与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有着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而在成立之初,它就将自身的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为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经过10余年发展,到去年年底,民生银行从一家只有13.8亿元股本的小银行成长为一家资产过万亿元的中型商业银行。在这10余年的实践历程中,民生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
2008年,民生银行在中国银行界首次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其中就成立了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内部事业部――工商企业金融事业部。在内部事业部模式下,民生银行革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探索和实践可主要概括为“创新”:
体制创新。在传统银行的总行、分行、支行架构下,客户经理不讲求专业分工,大客户、中小客户甚至微型客户都可以开发。由于大客户业务具有“做一单管吃三五年”的特性,因此“大客户驱逐中小客户”成为客户经理趋利性选择的一种常态。事业部体制扬弃了传统银行架构,按照银监会“六项机制”要求,以相对独立于母体的“类公司化”模式专业运作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事业部实行独立财务核算,按照“人财物相配套、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组建专业化团队,设计专业化产品,开展专业化信贷审批和专业化服务与管理。
体制保障已经成为民生银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最重要利器,全行工商企业金融事业部仅2008年前10个月就新增中小企业授信250亿元,占民生银行全年新增授信计划的20%多。
制度创新。改革授信审批授权体制,根据中小企业信贷“小额多户、时效要求高”的特点,一方面坚持独立评审,另一方面强调与市场的贴近性。即根据各区域信用环境、产品风险度和审批人素质,进行差异化授信授权,并将受权人派驻到基层经营单位,通过建立多层级、多通道的有权审批人体制,提高授信效率。
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先进授信评审、风险监控等风险管理技术。比如:
针对中小企业授信单笔金额小、依靠传统专家评审效率低、成本高等特点,民生银行与国外先进同业合作,研发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通过边实践、边完善,尝试建立符合国情的小企业信贷工厂。
针对中小企业贷后管理难、监控成本高等特点,民生银行正自主研发“Easy Warning”(便捷预警)系统,通过过滤、集成等方式综合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报告、企业结算账户系统、海关数据查询系统等系统中的预警和价值信息,实现系统自动风险监控。
产品创新。针对工厂化审批要求,推出了标准抵押授信、小额标准抵押授信等新产品。而针对中小企业抵质押物少、担保难的特点,推出了动态融资、集群联保授信、组合担保、小额信用贷款等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标准化产品,将企业交易背景、业主个人及企业现有资源充分结合,对传统担保方式进行创新,突破担保“瓶颈”。
服务创新。丰富“服务”的内涵,变单一的信贷供给为一揽子、全方位金融服务。实施全流程品质管理,提升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工商企业金融事业部,成立专门的品质管理部门,对12个关键客户接触点制订服务标准,进行持续监控和分析,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管理创新。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与银行持续的盈利为目标,设计了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团队建议、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考核激励、品牌建设和品质管理等一整套商业模式。
文化创新。扬弃了原有的“基于客户信用、基于抵押担保物简单判断”的传统信贷文化,倡导建立以经营风险为核心的新型信贷文化。强调风险管理是市场和风险人员共同的责任,只与熟悉的行业或企业开展业务,强化“按制度办事”的理念,并且更加重视企业的交易背景和经营现金流。
理念创新。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共成长的价值主张,专门推出“财富罗盘”这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努力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争取成为客户的唯一或主要合作银行。
十条建议构建中小企业和谐发展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一项社会性课题,在银行革新理念和体制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适宜于中小企业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一项更为浩大的基础性工程。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思考与实践,在这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体系。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布局分散,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这直接影响着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信心。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构建银行间信息通报平台,同时将中小企业税务、水电等公共事业费用、商业信誉、用工记录等其他方面的信用记录纳入统一的中小企业征信平台,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优先支持商业银行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营业机构。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专职经营部门发放经营牌照,真正实现公司化经营和独立财务核算。放宽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中小企业专业支行的审批条件,优先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专业分支机构,缩短服务半径,降低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成本。
给予商业银行更宽松的中小企业拨备政策和不良资产核销政策自主审批权。虽然财政部放宽了50万元以下对公贷款呆账认定标准,但适用范围仍然较小。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商业银行更宽松的中小企业拨备政策和不良资产核销政策自主审批权,允许商业银行提高对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风险容忍度,真正做到经营风险,收益覆盖风险。
出台中小企业授信尽职免责指引。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高,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大。建议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出台中小企业授信尽职免责指引,各商业银行依此出台实施细则,减轻中小企业授信从业人员的思想压力,令他们安心、放心。
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差异化监管要求。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企业和业主账户及资产不分、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因此严格地说,中小企业授信工作较难达到大企业授信的监管标准。建议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出台针对中小企业授信的差异化监管要求,使监管工作更贴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的特性。
引进、总结和推广先进中小企业信贷技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技术方面的自身经验积累不多,可借鉴的经验也十分有限。建议商业银行监管部门组织引进国外先进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同时总结国内成功经验,并在国内商业银行推广。
降低中小企业业务经济资本占用标准。建议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参照巴塞尔协议Ⅱ,比照零售业务标准计量中小企业业务经济资本占用,降低商业银行经营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资本成本。
制订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授信指引。中小企业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着大量的商标权、专利权等,但这些资源并未被有效利用,因此建议建立一个针对中小企业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权威评价机构,同时银行业监管部门制订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授信指引,增加中小企业融资可担保资产范围。
给予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更多财税支持。建议加大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力度,如降低中小企业税费标准,尝试包税制,给予贷款财政贴现补助,设立专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同时,适当提高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不良拨备税前调整标准,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业务实行差异化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标准。
政府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配套机构建设。完善制度设计,将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公司制变为合伙人制,即变有限责任为无限责任,强化其责任感。加强资产和房产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其公信力。建立社会化、多元化动产监管体系,增加企业融资可担保资产范围。建立政府背景、具有明确支持方向、政策性担保机构。改革和完善不良资产处置法律程序,建立快速不良资产处置通道和平台。建立和完善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产权快速处置和交易提供便利的通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议范文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强,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备受金融界青睐,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遗憾的是,开发性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很少受到关注,更少有人结合开发性金融实践活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有部分学者对开发性金融从理论上加以定性说明(白钦先、曲绍光1993;王伟2002,2005;陈元2000;程伟2005;罗学军2005)。也有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试图检验开发性金融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温守义2005;苏纬、梁士涛2007;李志辉、张晓明2007),但是他们对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以及相关的度量指标,都是直接沿用一般金融的分析框架,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差异,因此计量结果与开发性金融实践有一定偏差。
本文引用动态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模型,对开发性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衡量指标,构建符合开发性金融本质特征的衡量指标;最后,基于相关数据对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而结合开发性金融改革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二、相关文献回顾及简单评价
经济学界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早在1912年,Schupeter就指出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随后,Gurley和Shaw(1950)阐述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在储蓄投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Patrick(1966)从“需求跟近”和“供给引导”两个方面论述了金融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关系;Hicks(1969)详细考察了金融革命对工业革命的刺激作用。
1919年,Goldsmith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做了开创性研究,首次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并用其来衡量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启了量化的先河。通过对35个国家1860-1963年的数据归纳和分析,得出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的10个结论,其中包括金融与经济增长平行发展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看法,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Mckinnon和Shaw(1973)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主张金融自由化、市场化,并给出了用货币化率来衡量经济的金融深化程度。随后Kapur(1967),Mathieson(1980),Fry(1978,1980)等相继对金融抑制理论进行了延伸和推广。
1993年,King和Levine改进并弥补了Goldsmith研究中的不足,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做了突破性研究。他们运用1960-1989年的数据,对80个国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系统控制其他长期影响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检验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过程,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广为后续研究者使用。同时他们对金融发展水平是否可以预测长期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随后Boot和Thakor(1997),Durra和Kapar(1998)以及Greeword和Smith(1997)等人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如何伴随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等问题给出了最为规范的解释。国内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谈儒勇(1999)首先借鉴国际惯用指标———金融深化指标和银行重要性指标等,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他认为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可能适合我国情况,并且指出金融的不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随后,其他一些学者也展开了相关研究,李广众(2002)认为国内现有的对金融研究的衡量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中国金融现状,提出应该根据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指标体系。冉光和(2006)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不存在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而东部则有双向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等。
综上所述,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虽然日渐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对于一类独特性质和特殊职能的金融———开发性金融,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呢?本文借鉴一般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以及衡量指标的构建和改进方法,对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
三、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分析
纵观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过程,金融发展类型大致分为两类:需求跟进型和供给导向型。需求跟进型金融经济发展模式本质是指实体经济的增长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产生更多额外需求,金融部门为满足经济增长需要而迅速跟进的金融支持促进金融发展。该理论是一种传统且成熟的金融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作用,多适用于一般性金融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实证检验(Kapur1967;Mathieson1980;Fry1980等),发展中国家检验结果更为显著。其基本路径可表现为:
经济增长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发展
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发展的主导性、超前性。通过现代金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以及对经济的渗透,为经济增长和其他金融发展提供条件和动力。其发展模式有两大功能:资源转移和企业孵化。该理论符合开发性金融本质特征,开发性金融本质上是一种供给导向型金融(谢家智、周振2006),基于此,我们可以用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发展模式来分析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现在引入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模型,遵循Feder(1983)、Odedokum(1996)、Wang(2003),同时参照赖明勇、谢小晓、包群(2006)进一步拓展的动态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发展模型,来描述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假定整个经济活动只有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两部分组成。生产函数为:
Ft=Ft(lFt,KFt)
Rt=Rt(LRt,KRt,Ft)
Yt=Ft+Rt
其中Ft,Rt,Yt是指t时刻金融部门、实体经济和社会总产出;LFt,LRt,KRt,KFt是指t时刻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所雇佣的劳动力和使用资本。值得说明的是,由于金融部门外部性作用存在,实体经济不仅是资本和劳动的函数,也是金融服务的函数,改进Rt得:
Rt=Rt(LRt,KRt,Ft*)
F*t代表t时期金融服务的外溢因子,度量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外溢效应。在此基础上同时引入适应性预期模型和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性因素,并且假定某一部门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与全部经济范围人均产出存在线性关系①:
RL=β·(Y/LK),RK=α
假定金融部门通过不变弹性ω影响实体经济产出,现对期望外溢因子F*t进行动态迭代,并利用几何滞后变换,可得如下动态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发展模型:
dYt\Yt=θ·δ/(1+δ)·dFt/Ft·Ft/Yt+θ·ω/[1-(Ft/Yt)]·dFt/Ft+αθ·dKt\Yt+βθ·dLt\LKt+(1-θ)·dYt-1\Yt-1
其中θ代表金融部门外溢效应在当期预期外溢效果与前一期实际外溢效果之间的选择:0θ1;α,β代表某一部门资本,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与全部经济范围人均产出存在的线性系数;δ代表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不变弹性ω代表金融部门产出的增加带动实体经济部门产出的增加。该模型反映了供给导向型金融部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其一是金融资源生产率的提高,即模型θ·(δ/(1+δ))·(dFt/Ft)·(Ft/Yt)部分,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资本利润
率、资产利润率、投资转换率、资本形成效率、规模效应等因素;其二是金融部门的巨大外部性作用,这也是开发性金融的本质体现,即模型θ·(ω/(1-(Ft/Yt)))·(dFt/Ft)部分,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产品的创新外部性、金融市场建设、金融制度健全以及金融生态等因素。
四、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
基于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模型路径分析,本文从开发性金融运行效率、开发性金融资本形成效率、开发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构建开发性金融衡量指标。
(一)开发性金融衡量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国外研究者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金融衡量指标大多采用金融相关率(FIR)、金融深化程度(DEPTH)、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BANK)、金融信用私有化程度(PREVATE)等几个指标。国内研究者主要借鉴国际惯用指标,同时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相关衡量指标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基于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模型路径分析,本文选择能够同时反映开发性金融资源生产率和金融资本形成效率的金融深化指标,以及反映开发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银行重要性指标。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比较的客观性以及开发性金融显著特征,本文对上述两个指标重新进行了精炼和改进。
第一个指标为调整后的开发性金融深化指标LOAD:本文不使用通用的金融深化指标DEPTH=(M2/GDP),该指标所衡量的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偏高,甚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处于高位。贷款指标在国内外实证分析中经常使用,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能体现金融中介的直接经济意义,并且(M2/GDP)指标不能直接衡量开发性金融深化水平。考虑以上原因,本文采用经过季节性调整的国家开发银行季度贷款余额与经过季节性调整的季度实际GDP之比来反映开发性金融资源生产率和金融资本形成效率。季度贷款余额CDB,选取2000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4季度,共计24个数据。因为国家开发银行从1998年开始进行改革,其前后变化较大,统计口径难以同一,而2000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4季度运营相对比较稳定,计量分析更加可信。贷款数据均来源于国家开发银行年报。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选取2000年第1季度到2005年第4季度,共计24个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
第二个指标为调整后的开发性金融重要性指标CDB:借鉴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文尝试采用经过季节性调整的季度贷款余额与经过季节性调整的货币当局季度债权之和的比值来反映开发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这里使用经过季节性调整的国家开发银行季度贷款余额近似代替经过季节性调整的国家开发银行季度债权之和,是因为国家开发银行债权的80%,甚至80%以上来源于国家开发银行基础性贷款②。货币当局季度债权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季度数据整理。
(二)经济增长衡量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择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率GY作为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为了使得各季度的GDP具有可比性,模仿King和Levine(1993),本文首先计算各季度实际GDP,然后对实际GDP进行季节性调整,消除季节性因素影响,最后利用GDP环比增长率公式(GDPt-GDPt-1)/GDPt-1计算GDP环比增长率。季度GDP来源如前,零售商品价格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季度数据整理。经济增长有时可能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检验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否独立于其他变量具有现实意义,有必要控制一些变量,限于数据等原因,本文仅选用季度通货膨胀率作为控制变量。根据一些研究者的实证经验(谈儒勇1999)以及本文的实证检验发现,季度通货膨胀率始终不显著地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独立。
(三)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及说明
鉴于本文检验的开发性金融衡量指标、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以及控制变量均为时间序列数据,具有非平稳性,本文选择了比单方程更加可靠的多变量VAR模型③,来检验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多变量VAR基本模型:Yt=A1Yt-1+…+ApYt-p+BXt+Et
经过一阶差分的内生变量中各序列均平稳,所以只有构成ΠYt-1的各变量的是I(0)时,才能保证新信息是平稳过程。
五、结论分析与相关建议
(一)结论分析
无论是供给导向型金融经济模型还是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都表明,开发性金融明显不同于一般金融,它具有更高的金融资源生产率和更大的经济外部性,能在市场框架下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开拓市场、建设制度,主动引领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长期支持效应。
第一,开发性金融具有更高的金融资源生产率。在制度设计方面,开发性金融无论是贷款期限、利率水平,还是其融资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一般金融贷款期限不匹配、利率不匹配等缺陷;在金融发展类型方面,开发性金融属于供给导向型金融,可以相对超脱于即时经济运行,主动弥补市场失灵、信用缺失,从市场建设角度构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运行效率和配置效率。
第二,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实体具有更大的经济外部性。开发性金融资金投向隶属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生产领域,具有强烈的乘数传导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开发性金融作为重要的宏观金融工具,肩负着开拓市场、建设制度、贯彻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使命,经济外部性显著。
第三,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支持效应。开发性金融强调基础性建设和发展平台的搭建,注重“开发”、“拓展”、“创新”,着眼于经济未来的发展态势,尤其体现在它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以及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上,所以开发性金融资金投放规模巨大、运作周期较长,具有明显的长期支持效应。
(二)相关建议
基于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开发性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同时结合开发性金融改革实践现状,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认清开发性金融与一般金融的差异。开发性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形式,既不同于传统政策性金融,也不同于商业性金融,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供给导向型金融,而一般金融则隶属需求跟进型金融,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具体表现在运作主体、信用依托、业务领域、运作方式、运营目标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