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1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然而,我国居民每天人均食盐(包括所吃食物中所含的钠元素折合成的盐)摄入量为7~15克。其中,口味重的北方人平均摄盐量达15克,口味偏淡的南方人摄盐量为7~8克,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适宜摄入量。

我国居民为何食盐摄入量偏高呢?总结起来,原因有四:①对高盐危害认识不足;②烹调习惯使然,如烹调时喜欢用盐含量高的调料,如味精、酱油、黄酱、豆瓣酱等;③口味嗜好所致,很多人喜欢吃腌腊、酱卤制品,如各种咸菜、腊肉、香肠、卤菜等;④与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有关,主要是副食少、主食多,用偏咸的菜肴“下饭”。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高盐的危害,以及如何改变膳食习惯,逐步减低食盐的摄入量。

吃盐多 受害大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卒中等发病有关。

高盐与高血压关系确切 高盐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已为医学研究所证实,确凿无疑。譬如,住在新几内亚、我国贵州等山区的居民,以及蜗居于岛屿、不太开化地区的“土著人”,摄盐量甚低,很少有人患高血压,而口味重地区的人往往高血压发生率也高。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有关,而且呈量效关系。有研究显示,每天摄入食盐5~6克,血压可下降8/5毫米汞柱(1.1/0.7千帕),每天摄入食盐降到2.5~3克,血压会下降16/9毫米汞柱(2.1/1.2千帕)。

从医学角度分析,如果钠摄入过多(如长年累月吃得太咸),钠就会在体内过量累积,进而导致血压上升。饮食高盐若伴有低钾,对高血压可谓雪上加霜,遗憾的是这正是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特点。因此,要防治高血压,在饮食上不但要限盐,而且需补钾。

限制盐摄入的益处:不但可降低血压,而且有助于减少降压药物用量,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血压正常者来说,低盐饮食可以预防高血压。

高盐可导致骨钙流失 美国专家对停经后妇女及8~13岁女孩进行研究,证实吃盐减半者骨钙丢失速度下降,而高盐饮食则可降低骨钙的储留,从而降低骨峰值。

限制盐摄入的益处:减少盐的摄入,相当于补充膳食钙。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低盐饮食可以间接起到预防骨折的作用。

吃盐过多与胃癌有关 高浓度(10%以上)的盐渍食物与胃癌的发生率、死亡率关系密切。日本营养调查表明,胃癌死亡率与人均食盐消耗量呈正相关,每天摄取高盐食物者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增加。河南省对食盐销售量与几种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进行了等级相关分析,发现高盐食品,如咸肉、虾油、鱼露等销售量增加的地区,胃癌的危险性也随之增高。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粗制海盐含有硝酸盐,咸鱼等富含酰胺,长期摄入可损害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反复破坏胃黏膜屏障。硝酸盐与酰胺可形成亚硝酰胺,高盐可促进亚硝酰胺吸收,并直接作用于胃黏膜,诱发癌症。

限制盐摄入的益处:高盐是促进胃癌发生的辅助因素,限盐可辅助防癌。

少吃盐 有办法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适量的食盐对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有重要作用。人体每天食盐的生理需要量仅为2克,嗜盐是后天养成的不良味欲,是可以逐渐纠正的。

烹调用盐限制在2~3克 我们摄入的钠盐主要有三个来源:食物自身含的钠元素,烹调或食用时外加的酱油或盐,食品加工过程中为防腐、调味和着色而加的盐与含钠的添加剂。其中,限盐的主要措施是控制烹调的用盐量。一般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钠盐为2.5~4.5克(不同食物含盐量不等,具体可参考附表),如果要将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食物外另加的食盐量仅为2~3克。

一般三口之家每月用盐量不宜超过250克,咖啡勺一平勺食盐量约为3克,一小撮(三个手指尖捏)食盐量为2~3克。酱油的含盐量为15%左右,即同等量酱油与食盐,前者含盐量为后者的15%。

养成少用盐的好习惯 人的口味是可以逐步减淡的,一旦养成清淡口味,喜欢吃原味的食物,再吃咸的东西反倒会不习惯。儿童从小习惯清淡口味,将使其终身受益。特别强调的是,不要用成人的口味为孩子调味,婴幼儿食品不应使用味精、酱油等,这样可使孩子从小习惯低盐饮食。

如何既避免食物淡而无味又能少摄入食盐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u利用蔬菜本身的自然风味:例如,利用青椒、番茄、洋葱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

u利用油香味:葱、姜、蒜等经食用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可口性,可烹制葱油鸡类菜肴。

u利用酸味减少盐用量:在烹调时,使用白醋、柠檬、苹果、柚子、橘子、番茄等各种酸味食物增加菜肴的味道,如在煎烤食物上加点柠檬汁。醋可减低对盐的需要,如在吃水饺时,只蘸醋而不加酱油,同样美味。

u利用糖醋调味:使用糖醋调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风味,相对减少对咸味的需求。

u采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如蒸、炖等烹调方法,有助于保持食物的原味。

u改变用盐习惯:将盐末直接撒在菜肴表面,有助于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唤起食欲。

u可用中药材与辛香料调味:使用当归、枸杞、川芎、红枣、黑枣、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辛香料,添加风味,减少用盐量。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2

河北省邢台市 李女士

A陈春丽(石家庄市中医院眼科主任):钕睫的发病,有的是先天性的,但更多见于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皮肤较松,眼睑无力外翻,发生痉挛性睑内翻从而导致倒睫的发生。至于其治疗,根据年龄、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果是儿童倒睫,则随着生长发育而有自愈的可能;小孩子皮肤较为紧致,故通过向外扒眼皮的办法,可使部分患者得到缓解。

成年人倒睫的治疗,则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只是有几根睫毛倒睫,可以采用电解的方法破坏掉毛囊,使之不再生长;如果半排或整排都倒睫,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角膜被划伤。至于手术方法,则因上下眼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下眼睑倒睫可采取矫正肌肉的方法,上眼睑倒睫手术则类似做一个双眼皮,让内翻的睫毛翻出来。

甲状腺良性结节如何治疗

Q:我今年46岁,近期体检时发现甲状腺左叶厚约17mm,右叶厚约18mm,峡部厚约3.5mm,右叶探及多个结节,大者约10×9mm,以囊性为主,未见明确异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为甲状腺多发结节,请问如何治疗?

北京 沈女士

A李红海《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甲状腺结节的5%左右。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大小无关;与结节单发或多发无关;与结节是否合并囊性变无关。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难等。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可出现甲亢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心悸、多汗、手抖等,甲状腺结节诊治的关键是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鉴别结节良恶性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绝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不需要治疗,需每6~12月随诊1次。必要时重复甲状腺FNAC检查。甲状腺结节出现局部压迫症状,或伴有甲亢,或出现结节讲行件增大,或FNAC检查提示可疑癌变时,可行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辣椒。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忌食海产品。

膏方可以代替药物吗

Q: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听说吃膏方有利于身体状况的综合调理。请问吃膏方后如果感觉身体状况改善,能否停止原先的治疗,用膏方代替药物?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3

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起病隐匿,症状多变;病情难控,恶化迅速;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意识障碍,诊断困难。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导致吸收分布减少。因肝肾脏功能降低,而使代谢和解毒能力降低,排泄缓慢,容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1]。基于以上特点对老年人安全用药提出几点建议。

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很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不必急于求助药物,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尽量少用药物和用最低有效量来治疗,合并用药物控制在3~4种,避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有统计表明老年患者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并用品种增多呈上升趋势[2]。

合理的选择药物

老年人应选择对肝肾毒性小的药物,尤其应慎重选择选择下列药物。

抗菌药:由于致病微生物不受人体衰老的影响,因此,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不必调整,但老年人体内水分少,肾功能差,容易在与年轻人相同剂量下造成高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对肾脏与中枢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应尽量不用,此类药物更不可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老年人通常的患有骨质疏松,用此类激素可引起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所以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量应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和维生素D。

解热镇痛药:容易损伤肾脏,且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利尿药:老年人使用利尿剂量不可过大,否则会引起循环血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噻嗪类利尿药可升高血糖和尿酸,故糖尿病和痛风患者不宜应用。

抗凝血药:60岁以上患者用药后出血发生率增高,尤其是女性患者,应密切观察。

镇静安眠药:易引起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思睡,无力、神经模糊,口齿不清,长期应用苯二氮类药物可使老年人出现抑郁症。

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可致心动过缓。心脏停搏,还可诱发哮喘,加重心衰。

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般来说,老年人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合适的剂量,每次增加剂量前至少要间隔3个半衰期。为避免药物在体蓄积中毒,可减少每次给药的剂量或延长给药的时间,也可两者同时改变。

适度的治疗

患急性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要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如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对于一些慢性病,治疗指标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不必要使其恢复正常,如老年人高血压大都伴有动脉硬化,使血压降至135/85mmHg即可,如过低会影响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的灌注,甚至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正确的使用药物

药物服用的方法、时间及时间间隔等不正确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药学人员应在这些方面对老年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

服药时间: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和长效抗高血压类药物应在清晨空腹服用。因为人体激素分泌高峰出现在早晨7~8时,此时服用可避免药品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血压在早晨和下午个出现1次高峰,此时用药可有效控制血压。②止泻药、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解痉药、降糖药、利胆药及抗生素应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这样可以保持有效浓度,促进吸收提高疗效。③助消化药、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抗真菌药、非甾体抗炎药应与餐同食,可和避免药物被胃酸破坏,便于吸收。④刺激性药物、维生素类应餐后服,以减少对胃的刺激。⑤镇静药、平喘药、降血脂药、抗过敏药和缓泻药要睡前服,便于药物适时发挥疗效。

服用方法:①胃舒平、硫糖铝、胶体次枸橼酸片等必须嚼碎服用使其在胃内形成保护膜,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等舌下含化,则能起到迅速降压,缓解心绞痛的作用。②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不能嚼碎服用,否则,不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缓慢、恒速,定量释放的作用。③助消化药、维生素类、止咳糖浆类不宜热水送服。因为此类药物性质不稳定,受热易被破坏,影响疗效。④平喘药、利胆药抗痛风药、抗结石类药及电解质类药服用时应多喝水,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进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

与老年患者建立合作的治疗关系,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应尽可能简化,便于其领会,并耐心向起解释清楚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以及治疗的类别和疗效。详细介绍药品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服用方法。书写要清楚规整,难记的名称可以用形象化的颜色、编号或代号来代表。

评估老年患者对健康状况和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及正确使用药物的能力,告诉其可能会发生的一般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避免或使其危害最小化,以及发生后处置的办法。详细说明用药期间需观察和注意的事项,以及药物治疗的益处和风险,介绍药物的贮藏方法以及被污染或已停用的药品及用药器具的处置方法。

应用口述或视觉教具,示范操作以弥补老年患者理解和知识上的不足,如打开瓶盖让其看见药品的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口服固体制上的标示,对于某些用药的装置,要向其示范用法,如气雾剂的用法。叮嘱家属亲友对老年痴呆、抑郁症或老年独居患者用药进行督查。

老年病患者很多都需要终生用药,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至于服药安全和药品的有效性问题,可以通过医生指导,达到既治疗疾病又无损身体的目的,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如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低血钾,出现精神不振,浑身乏力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钾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严格地讲,每一类药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过其发生率相当低。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差异,对患者开出不同的处方,以确保安全有效。

总之,老年患者的用药问题,需要每一个药学工作者认真对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用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4

目前全国高血脂病人3.05亿,患病人数已经超过高血压。成年人中每一百人就有30人有血脂增高的问题。血脂高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患者到底用不用服药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顼志敏为您提示:血脂增高主要分为胆固醇增高和甘油三酯增高。如果是甘油三酯小幅增高,可以采取健康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调节血脂,不必要服药。但如果是大幅增高,或者是胆固醇增高,则必须服药。

血脂增高分两类

分别以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为主

目前在我国,高血脂患者是个数量很大的群体,已经达到了3.05亿,比高血压患者还要多。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错觉:肥胖的人较容易高血脂,而瘦子相对而言就安全一些。其实不尽然。的确,肥胖人群中的高血脂很多,但是瘦人中也有人患有高血脂病。

高血脂对于心脑血管的损害很严重。有一名65岁的老年人,得了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医院经检查发现,他的胆固醇非常高,总胆固醇达到了8左右了,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坏胆固醇”在5左右。医院由此判断:该患者属于由高胆固醇引起动脉硬化,继而导致冠心病、心绞痛。

高血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胆固醇增高为主的,另一类是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前者危险性大,后者危险性小。高血脂患者中的瘦人往往是以胆固醇增高为主的,而其中的胖人则大部分是甘油三酯为主的,当然,如果甘油三酯增高过多也是很危险的。

也就是说,在高血脂带来的危险因素中,有“老大”和“老二”,“老大”是胆固醇,“老二”是甘油三酯。

“高危人群”更要小心

7类人每年至少测一到两次血脂

和所有疾病一样,高血脂症的患病几率在不同人群中是不一样的。那么,究竟哪些人群更危险,更要重视血脂的监测呢?

高血脂症高危人群包括7种:一是有冠心病、或者脑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二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吸烟者;三是有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的人;四是有任何种类的黄色素瘤者;五是家族性血脂异常家系成员;六是40岁以上的男性;七是绝经后的女性。

属于这7点中的任意一点的人,都一定要注意。比如第一类高危人群,应该每年至少测一次血脂,如果吃降脂药的,每年至少测两次。如果几年不测血脂,一旦胆固醇高得不可收拾了,就会贻误治疗时机。第二类高危人群,属于“雪上加霜”类型。好几种危险因素凑在一起,非常易得动脉粥样硬化病,所以一定要密切监测血脂;第三类高危人群是有家族史的,什么叫有家族史?指的是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儿女、兄妹。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两个或以上的人有高血脂或高血压病的就更要小心了,这就是说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了,因此就更要重视。

高危因素中还包括年龄因素。按照国际惯例,高血脂的“危险年龄”是指男性45岁、女性55岁。但是,中国男士的高血脂的“危险年龄”更低,是40岁。女性是55岁以后,也就是绝经期。处于“危险年龄”的这些人要早期查血脂,每年至少查一次,这样就不会“漏网”了,否则,两三年查一次就很容易“漏网”了,那样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了。

高血脂该不该用药?

要看高血脂的程度和种类

高血脂患者是否需要用药,要看高血脂的程度和种类。

甘油三酯1.7以下是完全正常,如果加一倍为3.4,就是轻度增高了,如果再加一倍到了51就是比较严重的增高了,而在重度增高和轻度增高之间属于中度增高。

如果是轻度增高,危害并不大,但如果患者既有糖尿病又有动脉硬化的病的情况下,甘油三酯增高就会雪上加霜了。而如果只有甘油三酯高,而且属中轻度,就问题不大,用生活方式改善即可。所以中轻度的甘油三酯高不须吃药,而须调节生活方式,“少吃多动,减肥苗条。”

有位病人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甘油三酯3.8。医生建议他不要吃药,只需改善生活方式。病人按照“少吃多动,减肥苗条”的医嘱坚持了一段时间,体重也减了五公斤。后来一化验血脂,甘油三酯竟奇迹般地减到了2.0,已经很接近正常值了!

另外一个病例的病人是3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的胆固醇很高,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坏胆固醇”达到了5!医生给她开了药,同时嘱她改善生活方式。

以上两个病例都是很典型的。血脂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胆固醇,一个是甘油三酯。高血脂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如果甘油三酯轻度高,一般不要吃药,改善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一般很快就会明显下降,幅度能达50%到80%。

但高胆固醇不行,光靠改善生活方式效果不好。应该说,降低甘油三酯,更多的依赖外源性的因素,比如饮食、锻炼等;而降低胆固醇,则要依赖内源性的因素,可以说,肝脏就是个合成胆固醇的大工厂。有些人的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功能太强,所以胆固醇就容易升高。

所以说,两种高血脂要降,目标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胆固醇高的病人,如果不用他汀类药物降,是无论如何降不下去的。有的人说:我整天吃水煮白菜,可怎么血脂还高?这就是因为胆固醇太高、肝脏的功能太强的缘故,所以就要用降胆固醇的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功能。

这些病例怎么办?

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要区别对待

高血脂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由于“危险系数”不同,应对的方式也不同。专家就此举出两个病例。

属于低危人群的:一位女士40来岁,平常什么病也没有,就是甘油三酯明显增高,达到了7.16。按照常规这样的病例应该吃药。但是医生与她沟通以后,她本人不甘心,想用改善生活方式的办法试一试。于是医生给她建议:先改善生活方式,过三五个月再查。如果达到正常水平了,或者降到3.4以下了,就不吃药了。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5

我今年32岁,是一个很不幸的苦命女人。两年前,我不幸患了乳腺癌。发现时属于早期,立即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之后又经过放疗、化疗。吃了千辛万苦,现在总算基本上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7。谁知老天真是不长眼,今年年初,一场车祸无情地夺走了我4岁女儿的生命。悲痛欲绝之后,又必须冷静地面对着现实。家里人都希望我乘着年龄还不太大的时候再生一个孩子。但是我这种情况又比较复杂,有的医生说可以怀孕,有的医生则认为怀孕容易导致乳腺癌复发。我现在真是左右为难,特请教一下:乳腺癌手术之后到底能不能怀孕?

盐城李小莉

李小莉读者:

乳腺癌手术后,即使病情比较稳定,原则上也要在两年之内避免怀孕。因为怀孕可能导致体内激素的改变,容易促使乳腺癌复发。再者,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病人体内正常的组织细胞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才能得以恢复。倘若求子心切,不妨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血常规、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检查。如果各项数据都在正常范围,还要每两个月观察一次。连续检查3次正常,可于手术后3年半的时间考虑怀孕。当然,怀孕之前还要听取肿瘤专科医生的意见。

江苏农垦肿瘤医院,朱崇兵

哺乳期能用何种抗生素?

我现在正处哺乳期。前不久我扁桃腺发炎,发热38℃。因为不敢乱用抗生素,所以病情好转较慢,以致影响到哺乳。请问哺乳期能用什么抗生素而不影响婴儿?

武汉傅燕

傅燕读者:

哺乳期为妇女一生中的一段特殊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某些药物,而药物被母体吸收后,在血液与乳汁中的浓度可同步达到高峰。婴儿由于比较嫩弱,吸吮了乳汁后往往会出现不同于儿童和成人的药物毒副作用,如乳母使用氯霉素后,婴儿会发生灰婴综合征,骨髓抑制。因此,乳母用药很有讲究。

乳母能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先锋霉素、头孢三嗪、红霉素、螺旋霉素、洁霉素、氯洁霉素、无环乌苷。而乳母慎用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氯霉素是禁忌药物。注意: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乳母可用,而消炎痛则为乳母禁用的药物。

为使婴儿对药物的接触减少到最低程度,乳母最好在哺乳后立即服药。这样可以在下一次哺乳时,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降到最低。对于每日服1次的药物,乳母应安排在婴儿最长一次睡眠前的哺乳之后服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徐芾

外流会引起不孕吗?

我结婚已大半年,仍未怀孕,我多次发现自己在同房后的几小时,大小便时会将体内排出。我也遵医嘱同房后几小时仰卧,不小便,但是一夜过后,只要在大、小便时稍加用劲,便会将排出。请问这种现象正常吗?这种现象是不是会导致不孕?有什么解决办法?是不是该一直停留在体内才能受孕?

上海常佳

常佳读者:

一般男子每次的量在2―6毫升,而每毫升精涸中正常含6千万个以上,而最后完成授精使命的糊子往往仅有一个。因此在后仍会部分流出体外,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而且与卵子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射出后贮存在阴道穹窿部相差一段距离。夫妻后,射入阴道穹窿,大部分在阴道酸性环境中不能存活多久便死亡,只有少部分在阴道内继续上游,经子宫颈口、子宫到达输卵管的壶腹部与卵子相遇。因此,只要后未立即流出来,或因采取垫高臀部的方法让在阴道内停留了一段时间,则会有部分向输卵管处游动。事后再排出的中其实已无存活的,即使不排出来也不能完成授精功能。

最后,你还需了解的是,影响与卵子结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非排卵期,则必然不能怀孕,而影响排卵的因素又是很多的。因此,怀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未必每次都能怀孕。所以医学上规定要在婚后夫妻正常同居2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直未孕,才能称为不孕。你才结婚大半年,故未能怀孕也是很正常的,不妨再做努力吧。

康大夫

儿童多动症有特点

我儿子今年4岁,他特别好动,不能老实地呆上一会儿。在幼儿园里也是这样,老师也对我说过。请问,这是不是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儿童多动症表现在什么方面?对孩子今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利之处?怎样治疗呢?

石家庄王轩

王轩读者:

孩子活泼好动是其天性,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常常表现为好动而不安分。而医学上所说的多动症,是指学龄期的孩子,不分场合、不受外界条件制约地注意力过分不集中、活动过度和行为;中动及任性现象,并且由此而造成学习困难和学习成绩不佳。由此可见,多动症的诊断是有严格条件的,尤其以注意力涣散为明显特点,即孩子无论对某事、某物的兴趣高低,均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目前尚不能说你孩子患了多动症,更不能随便服用药物。

康大夫

小儿斜颈,医院有责任吗?

我是你刊的忠实读者,现有几个问题想向你们咨询,望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1)我的孩子于今年2月21日出生,3月10日经出生医院检查为先天性斜颈。请问造成此病的原因有哪些?

(2)婴儿先天性斜颈应如何治疗,是否可以做手术,哪家医院可以手术?

(3)我一直在建大卡的医院按规定日期做检查,每次检查胎位、胎心均正常。但在该院分娩时,却由于胎位不正,使用产钳助产,结果对婴儿造成了创伤。请问,此事医院是否负有责任?

烟台唐华萍

唐华萍读者:

造成婴儿先天性斜颈的原因,常见于胎儿发育不良、胎位不正或产伤等,可造成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从而发生挛缩并变短,这就可导致孩子头颈偏斜,并在一侧触及“肿物”。该病以臀位产的孩子为多,但在顺产和剖宫产的情况下也可见到本症。

一般来说,对发现较早的患儿以手法矫正为主要治疗措施。经医生指导后,可在家中由父母来完成。其中包括对孩子患侧颈部的按摩,将其头部向健侧牵拉伸展等。如手法矫正无明显效果,或孩子年龄已超过1岁,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往往比较令人满意。目前你可带孩子到本市儿童医院先行保守治疗。

由于产前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间接检查,因此难以绝对保证胎儿的正常与否。运用产钳助产也是常规治疗方法,符合医疗原则。因此要追究医院责任较难。你可再向相关律师事务所做咨询。

康大夫

寻求治疗虹膜炎良方

我的丈夫得了虹膜炎,眼睛怕光易流泪,他不想动手术,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谢谢!

南京余音

余音读者:

虹膜睫状体炎,又称葡萄瞑炎,病因除外伤外,一般认为与结核、风湿病、扁桃体炎等疾病有关,而眼部

邻近组织炎症的蔓延如角膜炎、巩膜炎等也可引起本病。眼痛、怕光、流泪、视力减退、睫状体充血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以治疗引起该病的其他疾病、放大瞳孔最为重要。常用1%的阿托品眼药水,每日点眼3 4次,局部热敷,每日4次,每次10~20分钟,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又可止痛。也可用激素治疗,可的松眼药水每日点眼4~5次,也可口服或肌注强的松或可的松治疗,中药调理也有一定疗效。尽可能寻找病因而给予治疗。如果并发青光眼或白内障,可考虑手术治疗。

康大夫

脱发的成因与治疗

最近,我发现自己掉头发现象越来越严重,头顶上的头发已经少得可以看见头皮。我老爸40多岁以后才逐渐谢顶,但我这么年轻,我不想这么早就谢顶。我本人性格活泼、开朗,跟朋友都很好,也很少与人发生争吵。我小时候因玩火烧伤大腿,后来取头皮移植才治好,出院以后头发长得很旺盛,就是20岁左右开始掉头发。我才23岁就谢顶,这让我多少有些不能接受,我很烦恼,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兴化古朋

古朋读者

每日头发脱落超过100根称为脱发,有斑脱和脂溢性脱发两种。斑脱俗称“鬼剃头”,轻症者仅脱落1―2块,重症者可全部头发脱落。脂溢性脱发是单个头发脱落,日久头发稀疏,尤其两侧额角和头顶部最为显著,并伴有头皮屑增多和头皮瘙痒。从来信看,你应属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是目前尚难以有效治疗的疾病之一,其成因主要是由于男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女性雌性激素减少。或是脂肪含量过高,皮脂分泌过剩,油脂堆积在发根处,蛋白质、铁供给不足,引起早脱。有的油腻、奇痒,这是典型的脂溢性脱发。有的因头油大,头皮屑多,灰尘堆积,引起脂溢性皮炎。前期有大量头皮屑,后期大量脱发。

本病的治疗有4个方面:①补充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6、维生素c等。②抗过敏疗法,如服扑尔敏等,适用于瘙痒严重者。③外用药物,常用的有3%~5%硫磺洗剂、希尔生、采乐、肤轻松软膏等。④激素疗法,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适用于病情较重者。

以上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康大夫

嗜铬细胞瘤是什么病?

我今年30岁,最近得了一种“怪病”。血压不是持续升高,而是每日升高一次,发作半小时后又恢复正常,服降压药无效。最后在省城医院被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医生说需手术治疗后血压才能降至正常。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病?为何会使血压升高?

安徽胡又

胡又读者: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长在嗜铬细胞中的肿瘤。其中90%位于肾上腺髓质,且右侧较多见。这种肿瘤的瘤细胞可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加快心率,提高收缩压,因此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跳过速、出汗、面色潮红、震颤等症候群。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

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代谢紊乱。阵发性高血压可持续10分钟至数天,可一天发作数次或数月发作一次。愈发愈频繁,愈发时间愈长,愈发症状愈重。发作时,患者自觉头痛、头晕、情绪不稳、恶心、出汗、四肢冰冷、视力减退。可因恐慌、发怒、兴奋等精神症状而诱发。

如何调理高血压办法范文6

人到老年,抑郁多发

60多岁的赵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特地来看肖教授的门诊。赵女士看上去情绪不是很好,肖教授便用非常和缓的语气问她:“你哪里不好,有什么问题?”赵女士愁眉不展,说道:“肖医生,最近我的睡眠特别差,每天睡眠时间不足1小时。晚上就是睡不着觉,只能在白天打个盹,精神也特别差。”赵女士告诉肖教授,早在半年之前,她的睡眠就不好了。当时她想,既然睡不着觉,就要想办法让自己睡得着。于是,她就找了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医生诊断她是失眠症,给她开了助睡眠的药。刚开始,赵女士感觉有点效果,但很快,她的睡眠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了,催眠药的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医生给她换了药,但效果仍然不佳。眼看着睡眠问题越来越重,焦急的赵女士决定吃中药进行调理。然而,令她失望的是,中药调理几个月后,效果并不理想,能睡得着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一到晚上,她就会为睡眠的事情感到紧张。除了睡眠差,她的情绪也很不好,对生活悲观失望,平时不想动,很少到外边与人接触,感觉生活中没有一点乐趣。肖教授问她,有没有过消极悲观或自杀的想法?赵女士回答,是非常悲观,但还没有自杀的想法。

肖教授告诉赵女士,她患的是中重度的抑郁症。事实上,半年前她出现症状,就是抑郁症的表现。由于没有按抑郁症来治疗,所以治疗效果不好,还导致症状加重。现在应该接受正规的治疗,服用抗抑郁药控制病情。

赵女士担心服用抗抑郁药会有副作用。肖教授耐心解释说:“抗抑郁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副作用比较小,适合长期用药。旧一代的抗抑郁药服用后,患者可能会有行动迟缓等表现,但新一代药不会有这样的副作用,完全不必担心。只要能树立信心,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听罢肖教授的耐心解释后,赵女士微微露出一丝笑容,似乎对战胜疾病有了一点信心。肖教授还特地叮嘱患者和家属:“抗抑郁药物疗效的体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过分着急;今天配好药就可以服用,一般两周左右会有起效,到时可根据情况来复查一下。”

当天,来看抑郁症的患者有好几位,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肖教授向记者表示,现在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比例很高,约是年轻抑郁症患者的2倍。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往往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再加上大脑功能衰退,比年轻人更容易患抑郁症。然而,现在很多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很多误解,往往不能及时就诊,或者得不到正确治疗,只能默默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肖世富教授特别提醒:

*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要有偏见,需要像对待躯体疾病那样治疗。

* 一定要认识到抑郁症的危害,严重的抑郁症可引起轻生念头甚至自杀行为。

* 及时发现抑郁症,如长时间情绪不佳、睡眠不好(早醒),应及早就诊。

* 抑郁症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助治疗。

* 严重抑郁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磁疗、电刺激疗法等可以起到良好效果,但要取得抑郁症的长期缓解,还要依赖药物治疗。

* 抑郁症不能根治。首次发作的抑郁症,需要持续服药半年;如果是抑郁症第2次发作,需要持续服药治疗2年以上时间;如果是第3次发作,就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目前,抑郁症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类似于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

正视老年痴呆

70多岁的魏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肖教授门诊。根据家人的描述,魏先生退休以后生活很丰富,经常外出旅游,还参加社区里的各项活动。但最近两年,魏先生明显变了,越来越不爱出门,每天都待在家里,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前说后忘,也不愿再做家务。最近,魏先生外出后差点找不到回家的路,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带他来就诊。

肖教授问魏先什么时候退休的、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魏先生的反应都比较慢,回答也不太准确。肖教授又询问家属,魏先生有无患者脑血管病、血压好不好,家属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经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魏先生被初步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即通常所说的“老年性痴呆”。

肖教授建议魏先生做一个脑部影像学检查,以便发现可能的病因,如脑萎缩、脑血管病变等,并且给他开了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有助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肖教授还特别叮嘱家属,一定要做好护理,要详细记录患者各个方面的变化,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进食、洗澡、穿衣、运动能力、如厕、管理财务和就医的能力)、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注意力等状况,还要关注他的情绪状况。一定要尊重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不要让患者独立外出,以免发生迷路或走失。

肖教授告诉记者,老年期痴呆是一组常见病,但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痴呆”这一词比较敏感,不愿意正视问题,直到病情很严重才来就诊。实际上,“老年性痴呆”并不是科学的说法,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应该称“阿尔茨海默病”或“老年性脑功能衰退”更为适合。肖教授说,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还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精心护理等方式,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和护理负担。

精神病患者,也有美好未来

高女士在家人陪伴下兴冲冲地走进肖教授的诊室,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她曾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个月前,她曾经产生过被害妄想(怀疑有人害她,实际并无此事)。药物治疗后,她的病情控制很好,这次是专门来复查的。肖教授看她状态和神情非常好,便问现在情况如何。高女士说:“我感觉一切都很正常,就是工作效率不是很高,是不是服药的关系?”

肖教授告诉她:“你的恢复情况非常好,工作效率受到一定影响,可能是原发病的原因。你现在根本看不出曾经患病的迹象,应该高兴才对。”肖教授告诉患者,目前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将来适当时候可以考虑停药。患者和家属对自身的恢复结果和复查的结果都很满意,高兴地离开了诊室。

肖教授向记者解释说,经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现在的精神科药物副作用已经很小,治疗效果也比较好,很多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社功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整个上午,肖教授都非常忙碌。由于患者本身有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医生在与他们对话时,需要有高度的耐心,同时还要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更要向陪同家属细致地交代注意事项。肖世富教授说,作为精神科医生,以最真诚的心态为患者服务,解决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战胜疾病,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