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1

【关键词】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非工程措施

0 前言

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具有生态、环境和自然属性的概念,既反映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功能,也反映了水生态系统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取决于自然水体功能、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深度、排污、社会发展和技术水平、人类认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等诸多因素。

1 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保障概况

河道内生态需水包括维持河流中水生生物生态平衡所需的水量,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所需的入海水量,使河流系统保持稀释和自净能力的最小环境水量,保持河流水体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功能所需水量。但考虑到天津市在海河流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具体情况,恢复河道功能和良好生态状况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于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暂时持保留态度,争取在全流域逐步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调度、增加新的水源和水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的前提下,先行安排逐步加大陆域生态需水量的补充,以期尽快改善河流、湿地的水域生态环境,遏制不断恶化的陆域生态状况。

2 水资源保障非工程措施分析

2.1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生态保护政策、法制体系

完善的政策和法制体系是有效保护湿地和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应通过建立对威胁湿地生态系统活动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活动的鼓励性政策,来协调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

(1)对现行中国水域生态保护的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改革现有政策中制约、阻碍水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的机制。

(2)制定鼓励节约利用水域生态自然资源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并在投资、信贷、项目立项、技术帮助等方面解决政策引导问题。

(3)鼓励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各界以及当地社区的民间保护习俗、乡规民约等的综合作用。

(4)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法,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制裁过度和不合理地利用水域生态资源的行为,建立有效的执法和执法监督的体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执法的技术、手段加强研究。

(5)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对因开发利用造成的水域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建立由开发利用部门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加以解决的机制。

2.2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体制,以加强对全国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

参照国内、外一些大都市水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天津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建立全市统一的水事务管理部门为方向,负责全市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水域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诸方面,以利于水资源管理的统一、高效。

应该进一步加强流域机构的管理和仲裁权威,使流域机构在对流域水资源、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协调、仲裁处理上有更大的执行能力;同时,流域机构也应加强对上述问题的应变和决断能力,努力解决好生态水量的上下游合理分配和生态水价的政策和价格制定问题。

2.3 健全水资源生态保护信息管理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益为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水资源信息和水域生态保护信息管理体系,为水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

健全水资源生态保护信息管理体系规划开展的工作有:

(1)完善水域生态保护监测站网。

(2)建立一支高效的水域生态保护信息管理队伍。

(3)组建水域生态保护信息研究、管理中心。

2.4 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

加强水域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是促进水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水域生态保护类型、特征、功能、价值、动态变化等有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为水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1)加强水域生态保护的基础研究,包括分类系统、分布、发生学及演化规律和过程的研究,编制并逐步发展以“3S”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水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电子地图集。

(2)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保护技术,水域生态修复重建模型,持续利用技术及管理技术研究、水域生态保护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水旱灾害关系等的研究。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2

具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草海,是长江上游、乌蒙山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曾因水质恶化、生态破坏、湿地面积缩小,面临从地球上“消失”的威胁。

近年来,从中央至地方,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山治水治环境,使草海重获生机,呈现出山清水秀景美的生态活力。

草海之变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喜欢到草海划船,那时湖水干净、清澈,一碧如洗。”船工祖叶辛一边划着船,一边和记者闲谈。

祖叶辛今年56岁,以渡船为生,他告诉记者,“没想到,我的一生竟和草海紧密相连”。

同呼吸,共命运。祖叶辛几十年如一日,守着草海上的一艘渡船,载运来往观光的游客,载运草木飞鸟的“心事”,也载运草海这些年的历史。

草海与滇池、青海湖并称中国著名三大高原湖泊,是世界十大观鸟基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建国初期,草海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最大蓄水面积有200余平方公里,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

长期以来,草海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陷入了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鸟争地”矛盾交织的局面,曾一度濒临消失。

濒临消失的草海对区域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恶性效应,草海面临的严重威胁和困境,曾被媒体称为“草海之痛”。

198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草海水域;1982年,草海水域面积恢复到25平方公里;1985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惨痛的历史教训,让“草海人”迅速明白了保护草海湿地迫在眉睫。2015年9月2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省长的陈敏尔在调研草海时就提出,草海是数万年前上天赐予我们的一颗高原明珠,要把草海治理好、建设好,还草海一片洁净、一片碧波荡漾。

2015年10月,贵州省投资109.9亿元,启动草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

2015年11月,《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提出,按照“治、建、管、改”总要求,着力从“治山、治水、治环境、生态修复”4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

“有理由相信,草海一定能恢复到清澈见底的状态。”祖叶辛说。

刮“骨”疗伤

一直以来,草海的保护与综合治理从未停步。

2008年,毕节市成立草海办,开展草海综合治理工作,草海由此进入规划治理阶段。自《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实施以来,草海的保护与治理可谓一场“刮骨疗伤”。

治山。草海周围的山坡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要恢复草海往日的“容颜”,治山必不可少。

“为了给荒坡铺绿被,栽种了108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并配置落叶、常绿和色叶林,形成北岸集雨区面山层林尽染的风景林与草海水天一色的景色遥相呼应、整体统一的自然景观效果。”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余敏告诉记者,目前,草海流域退耕还林8000余亩,封山育林及经济林21000亩,北坡植被恢复工程1800余亩,人工造林1.4万亩,种植华山松等树种187万株。通过草海北岸集雨区面山植被恢复,北岸水土流失情况得以遏制,草海保护区的生态屏障得以守护。

治水。“截污、引水、清淤是改善草海水质的三项重要工程,为此我们建了草海污水处理厂、杨湾桥水库,并组织实施了草海底泥修复试验性一期工程。”草海管委会规划建设科副科长祖启朝告诉记者,已建成投运的草海污水处理厂,日收集处理城镇生活污水8000余吨,老城区6条截污沟及片区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收集处理,同时,在草海边上又建了19座规模和投资相对较小的污水处理站,现已投运14座,日收集处理生活污水3000吨以上,基本实现环草海周边村庄直排草海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祖启朝告诉记者,在草海水源补给方面,杨湾桥水库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可实现年补水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在治理污泥上,2015年启动的草海底泥修复试验性一期工程已完工,累计清除草海上游西海码头片区底泥15000余立方米。

治环境。草海紧挨着威宁县城,周边常住人口超过10万。“草海的生态恢复离不开良好的人居环境,在环境治理方面,为从源头上减轻草海污染负荷,改造工程、移民工程和防洪排涝是重中之重。”草海管委会副主任李茂告诉记者。目前,草海周边生态敏感区7112户棚户区的改造和移民工程已完成90%以上;草海入湖河口湿地恢复工程全面启动建设;白水河(草海出水口至黑岩洞段)河道防洪排涝一期完成总工程量的30%以上。

为保护鸟类栖息地,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和草海管委会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鸟类栖息觅食地实施退耕还湿项目,征收土地1.8万亩,建设鸟类栖息地围栏59千米;在栖息地清除芦苇、香蒲等高杆植物200余亩;种植紫花苜蓿、绿肥、水莎草、洋芋和胡萝卜等珍稀鸟类喜食植物2000余亩,开展越冬期鸟类人工投食玉米工作,让胡叶林成为“候鸟的粮仓”,缓解鸟类食物匮乏;组织开展人工清除固体垃圾、整治栖息地周边环境,并安排O管员对栖息地进行全天候的巡查管护……

2015年1月,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2300余只,比1985年建立保护区之初的230只增长了10倍。同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威宁“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

百鸟归来

乘着祖叶辛的船,行进在草海深处,不由想起诗人舒婷《难忘草海》里的诗句:

“夕阳半睁半闭,浴于烁金灼红的湖波,两三蛱蝶怯怯地飞着。依依不舍间,鹤唳忽然拔地穿云,嘹亮高亢,未悟其语先醉其情。”

草海留住了诗人的乡愁。舒婷说,“草海为威宁人仪态万千地美丽着。”

如今,草海重拾过去的“芳华”,水清、草绿、鸟欢、民富。草海周边流域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这道生态安全屏障变得更加牢固。

作为乌江的水源地,草海治理不仅改善了乌江的水质,还改善了整个云贵高原的生态环境。

草海周边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2016年,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草海的水位相比往年要高出很多”。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3

关键词: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巢湖流域地形多样、水系复杂,人口密度大、耕作强度高,湖泊污染面广、量大。自国家开展“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以来,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现状水环境状态依然不容乐观。《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巢湖富营养化程度居全国五大淡水湖泊第二,TN、TP等水质指标也已全部超过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1 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面临的核心问题

(1)半封闭水域

人工控湖之后,巢湖逐步演变为半封闭型湖泊,呈现出“水量交换减少、水体流动减弱、水位波动减缓”等人类干预下的湖泊水文特征,逐步诱发出环境容量缩小、环湖湿地消失、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加剧了水体、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此外,历史上大面积的围湖造田、筑坝养殖等导致巢湖流域的湿地滩涂逐渐消失,使巢湖流域的陆域生态系统大幅退缩。

(2)污染重湖泊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城镇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在加强污水处理和提标改造的同时,随着用水量增加,巢湖流域污水排放及入湖污染负荷持续增长;而入湖河流生态基流匮乏,以及环湖含磷地层的岩溶性磷流失严重,也增加了巢湖的污染负荷。

(3)发展中流域

根据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未来一段时间内,巢湖流域仍将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此外,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与减排刚性要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使得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与日俱增。

2 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

(1)理顺环湖发展建设与水污染防治的支撑并行关系

围绕城、湖关系,确立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一方面,巢湖的保护、修复与治理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巢湖流域)的生态城市建设、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另一方面,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的根本保障。两者是互为依托、互相支撑的整体,缺一不可。

(2)调控水质、水量与水生态,兼顾污染控制与内部调控

水量、水质是湖泊生态修复的基础问题,构建和优化水生生态系统是湖泊治理的根本。作为半封闭浅型湖泊,通过恢复和调整江湖关系来实现水量安全进出、水位合理升降、水体经常流动,是巢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也是水质恢复的重要条件。

(3)因地制宜选择污染治理技术

巢湖流域山体磷背景值高、涉及区域广,因而要实施全过程磷流失控制技术;巢湖属闸控河道性湖泊,污染物在不同湖区之间迁移,水源地供水安全随时受到威胁,因此要开展重污染入湖河流治理和水源地保障供水安全应急技术;主要污染入湖河流缺乏生态基流,因此要适时开展入湖河流多源补水的优化调度技术。

3 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通过对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核心问题的解读,确立了其开展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示范区生态修复与管控格局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截污减负与水质净化、圈层生态保育修复、扩大湖泊环境容量等五个方面。

3.1 构建生态修复与管控格局

根据巢湖流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现状,分析各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划定包括水源涵养、水资源调蓄、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在内的生态功能分区[1]。以水生态功能分区为依据,对生态要素最集中、生态敏感度最高的区域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禁止开发建设;对城湖过渡地带的生态保护次区域设定准入条件,限制开发建设;对于保障城镇健康发展的区域,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和排污标准,加强集约建设。层次递进,分类管控,以此实现生态保育地区、新型农业地区和城镇化发展区域的共生、共促。

3.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城湖”矛盾

在用足、用活巢湖流域“山、岭、湖、水、圩”等农业发展资源的同时,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从根源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2]。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低碳产业体系,严格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门槛,着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全面降低工业点源污染。同时,发挥近湖区域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产业,打造环巢湖特色旅游目的地。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污染物的结构减排,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矛盾。

3.3 截污减负与提高自净能力相结合,降低污染负荷

首先是控制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以及底泥内源污染控制[3]。弱化与拦截入湖污染,加强对重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同时对河岸带湿地展开重建与修复工作,以及对环湖富磷本地区域的生态修复;第二是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以重污染河道的水体自净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多级人工湿地净化、河口湿地重建、河道原位净化等生态修复工程,削减入湖污染量;构建圩区缓冲带和沟塘生态系统、恢复消落区生态功能,增强湖滨带污染拦截功能。第三是科学清淤,减少内源释放。据估算,巢湖淤积底泥总量约2.5亿立方米,其中高磷底泥约0.5亿立方米,释放的氮磷贡献量约占全湖总负荷的10%左右。选择在主要入湖河口地区开展生态疏浚,一方面可削减底泥污染释放,另一方面可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

3.4 保育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首先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保育修复。在分析蓝藻水华易堆积区水体流场与藻华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拦截打捞、水下气幕拦截等方式,加强对东西半湖蓝藻水华的调控,同时,优化调控湖体物种生物结构,提高湖体水质净化能力。第二是对滨湖岸带的生态修复,通过构建由重点入湖河口净化湿地、圩区湿地、固岸防浪湿地、农村河塘湿地等构成的梯级湿地体系,修复滨湖带生态功能[4]。第三是对陆域地区的生态修复,提高陆域水源涵养能力,修复生态功能。包括加强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和抑制岸线崩塌,减少富磷本底、水土流失对巢湖水质的影响;提高森林覆盖率,在入湖河流的源头地区,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推进景观生态林营造、建设防浪护堤林带等内容。

3.5 调水引流,扩大湖泊环境容量

完善并扩大巢湖对江水循环通道,修复江湖关系,调控水位波动。以引江济巢为标志的控湖工程体系,以实现水量的安全进出、水位的合理升降、水体的经常流动,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和水资源利用创造工程条件。

4 结语

半封闭水域、污染重湖泊、发展中流域等问题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本着“生态优先”原则,同时不回避巢湖所在的城市地区的发展建设需求,全面考虑水质、水量、水位、水生态等基本要素,全面预测流域生态、生活、生产需求,同步推进湖内调节与流域控制,是制定示范区生态修复策略的关键,本文正是围绕这些基本思考,研究了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修复的基本策略,以期对巢湖及其他相似流域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吴亚伟,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王岚,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师

参考文献:

[1]高永年,高俊峰.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J].地理研究,2012(11):1941~1951

[2]朱青,唐红兵.创新湖泊治理与保护思路,加快巢湖治理与保护进程[J].水资源保护,2013(7):54~55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4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辖泸水县、福贡县、兰坪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主要聚居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52%,土地面积14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569公顷。据怒江州扶贫办统计,全州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4.0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6%。2008年,怒江州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8042元和1448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云南省平均水平的1/2。

怒江州委、州政府坚持突出环保谋发展,把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怒江州州政府积极做好环保规划工作,启动怒江生态州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启动各项与生态保护、修复有关的活动,如云南环保世纪行大型活动、 生态修复工程全民大行动等活动。此外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重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并积极给予援助。2006年4月9日至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联合省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人员,到怒江州就“三江并流”怒江片区进行例行监测考察。

但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资料显示有怒江州本地的环保组织有所作为;在对当地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但相对于生态保护意识,缺乏实际实施的行动,也就是说在当地居民中生态保护也只是口头上的东西,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政府行为分析

首创了“怒江开发与保护立体建设”模式

通过“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三大区建设,以“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为核心,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对象,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为主要手段,以集中治理水土流失、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重点,以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着力推进怒江和澜沧江流域立体生态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已取得的成绩,怒江州计划根据怒江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怒江高程生态差异明显的实际,通过“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三大区建设,建立“怒江开发与保护立体建设模式”。

“以林保水、以水发电、以电护林”的循环经济模式

怒江州水能资源丰富,但由于怒江洲州水能资源开发河段处于中上游地区,区域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水电开发带来的水库淹没、移民安置、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改变等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加强怒江水电开发环境问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怒江开发与保护立体建设模式”,形成 “以林保水、以水发电、以电护林”的循环经济模式,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有条不紊地推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生态乡镇建设

怒江洲生态乡镇建设项目的实施是要以点带面,以生态乡镇为试点寻找一条使全州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内容包括农药、化肥污染控制及使用管理,生态农业推广,农村环境治理保护。

生态保护与补偿制度的建设

1、开展了生态移民开发政策研究及其他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立法活动。

制定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兰坪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水土保持实施办法》以及《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等地方法规。

2、坚决执行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2005全州共进行现场执法监督检查179人次。对各项建设项目进行了“三同时”检查,“三同时”执行率为100%。

3、目前怒江州还未出台与生态保护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

没能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开发者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不能有效保障在开发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相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1997年森林禁伐前,木材收入占怒江州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约30%,禁伐后,木材收入基本为0。停止采伐后,由于相关补偿标准过低,农民利益也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福贡县上帕镇腊竹底村村民迪路东告诉记者,由于不能砍树了,又没钱买煤炭,每年9月开始就要到江边捡一些上游冲下来的枯树枝准备过冬的柴火。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容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激化,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极其严重,怒江、澜沧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怒江两岸海拔1500米以下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由于人口持续增长,为解决粮食问题而盲目扩大耕地,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极其严重。陡坡垦殖导致怒江州有林地减少,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耕层变浅,肥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如何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和生态保护、修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两者能和谐发展,是州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2、受经济发展水平阶段性的制约,长期延续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怒江州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但由于生存需要和基础建设欠投入、优势资源欠开发,陡坡垦植和砍柴取暖的生产生活方式继续延续,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重建设轻保护的现象还较为突出,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部分地区环境负荷过重,因灾因病致贫现象十分突出,生存与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

3、环境整体管理能力薄弱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环境预警及应急能力严重缺乏,环境执法、监测、科研、宣教、信息能力建设滞后,运行经费缺乏,为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提供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

4、随着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耗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度增加,治理难度也将进一步增大,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经济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七是由于历史的因素,部分重要河流的水质还处于严重污染状况,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1、坚持并强化环境分区调控与管理。

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首先我们就必须对地域内的环境进行分区调空,因地制宜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论。

(1)对于科学规划后认定的具有可开发性的区域,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城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减污,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2)对于生态林地区、典型原生生态系统、珍稀物种栖息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后备水源地等具有重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区域以及水土流失敏感区、重要湿地区、地质灾害敏感区等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要限制开发。并坚持以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不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生态功能的损害,积极开展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促进区域生态功能的改善和提高。

(3)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核心区,要坚持实行强制性保护,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严格监管,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和国家禁止的开发活动,这一类区域边缘地带的经济发展要发挥好生态资源优势,用经营生态资源的理念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2、坚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严格环保准入标准,废除落后工艺和设备,明确生产者、开发者的环境责任,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业发展布局,促进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要求资格;严格项目落户要求环保资格,严禁设置可能造成隐患的工业企业。

3、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提高预警应急能力。

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监测预警,尽力提高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和环境管理支撑能力,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红线;补偿范围标准;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一、宝应县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宝应县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2012年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宝应县在经济发展不很发达的条件下,立足实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以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这个平台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里下河地区和宝应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

1.建立生态补偿制度。2014年,县政府召集环保、财政等部门,共同会商出台了系列生态补偿文件。(1)出台《宝应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明确了宝应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全县共划定6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233.25平方公里。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2)出台《宝应县2014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和《宝应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严格保护运西自然区、自然恢复与修补射阳湖湿地等特殊生态产业区、生态重建与恢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工作任务,采取了建立协调机制、落实生态补偿等六条措施。(3)出台《宝应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生态补偿资金补助原则、范围、分配因素等,从经济上“谁贡献大,谁受益多”。

2.实施生态补偿工程。宝应立足农业大县和水乡的县情,全面实施了防洪保安、耕地保护、绿化造林、湖泊综合整治、湖泊轮渔轮休、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推广、湿地作物水体套养、高密度养殖水体生物净化和水环境保护等十大生态工程,构建了运西湖泊、东荡湿地、中部平原三大生态系统,积极创建生态文明。

3.开展专项治理工作。(1)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坚决限批“两高”项目,严批水污染项目。(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以持续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围绕噪声、扬尘、水环境、工业企业排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3)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优先发展有机农业,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使污染物在农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4)加强水环境治理,打造“碧水蓝天”水环境,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制定全县水系活水规划和河塘全面清淤方案,建立健全河塘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4.尝试生态经济补偿。2014年初,县财政局会同县环保局根据宝应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拟定了宝应县2014年度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案,并以宝财预【2014】9号文件予以明确,安排资金2268万元,其中2013年度省级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1045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内安排1223万元,专项用于河塘清淤项目。2014年6月10日,财政通过结算往来拨付预付资金1615万元。

二、宝应县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宝应,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人与环境不和谐的问题,生活和农业污染比重上升较快;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地浪费资源的现象;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觉自律性还有待提高。生态补偿措施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的要求,生态破坏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主要问题包括如下4个方面:

1.生态补偿标准低、投入不足。

目前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以政府及财政支付能力为基础的确定的,没有充分考虑保护湖泊、湿地等给农、渔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补偿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县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其他渠道明显缺失。2014年生态补偿资金只有2000万元,对生态保护只是“杯水车薪”。

2.产权不明晰、补偿方式过于简单。如我县许多保护区、湿地产权不明晰,存在较大争议,影响了补偿机制的建立。目前,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核算体系、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建设滞后,生态补偿标准等问题尚未取得共识,缺乏统一、权威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商平台和机制。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3.生态补偿对象不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够。

目前,省财政厅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向我县下达生态补偿补助资金,直接受益者是政府,导致因生态保护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农民没有直接经济补偿。当集体土地被划为保护用地时,为生态保护作出直接贡献而利益受到损害的农民没有得到直接的资金补偿。生态补偿对象、范围、标准和方式的确定,主要以政府决策为主,没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商的机制,尤其作为生态保护主要实施者的农民和渔民没有参与。

4.补偿范围界定方法不科学、生态补偿效果不明显。

生态补偿范围主要指应当得到补偿的地域范围。在我国现行生态补偿实践中补偿范围的确定,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标准,通常确定依据是江河源头、河流上游区域,或矿区、林区和山区等,边界范围含糊。在我县,生态红线区域主要是保护区、湖泊和湿地,但具体到镇村和农户,难以确定,另外,尽管我县出台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的分配也将进行考核。但是,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生态保护的效果没有直接挂钩,没有建立补偿资金的生态保护效果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县2014年度安排2268万元用于河塘清淤项目,但属于“面上撒胡椒”工程,对生态补偿做得好的乡镇未给予倾斜,生态补偿政策效果不明显。

总体来看,我县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根本确立,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利益调节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生态补偿机制在经济理论上就是实行生态保护经济的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者能享受到其成果带来的经济利益,并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从而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生态功能的生产者与使用、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保障生态功能的投资者得到合理回报,激励“生态服务功能”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以促进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提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如下:

1.完善生态保护立法、明确补偿原则。我县可根据国家和省市生态补偿立法的不断完善,结合宝应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规章制度,这是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根本保证。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生态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权利与责任对等等原则。

2.鼓励多元化投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引导和鼓励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通过自愿协商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对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流域的生态补偿政府预算,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3.明确补偿对象、逐步提高补偿标准

以生态补偿载体的土地所有权属和使用权属特征为基础,确定生态补偿对象,在宝应,现在资金是给政府做项目工程补助,将来可考虑按照区域面积,直接分配给保护区、湖泊、湿地的农户和渔民。生态补偿经济标准(即生态补偿金额)的确定有3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态保护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生态保护地区为了保护生态功能而放弃的发展经济的机会成本和生态保护的投入,在宝应财力困难现实情况下,生态补偿投入一步到位不现实,可逐步加大,未来根据国家规定标准足额发放。

4.加大生态治理、加快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开展湿地保护工程,完成宝应湖水环境状况调查;开展生态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宝应运西湿地森林生态中心;开展有机、绿色食品建设工程,建设有机食品基地面积、绿色食品基地1万亩以上;开展大气污染整治工程,实施在生态红线区内的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或停用;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开展碧水工程,疏浚河道;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关闭或搬迁自来水厂周围的展鹏肥业等污染源;开展环保监控能力建设工程,建成潼河水厂水质监测站;建设环境科研教育基地等。

参考文献:

[1]宝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应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宝政发〔2014〕117号).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范文6

关键词 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问题;对策;长江中下游;江西萍乡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60-02

Abstract Forestr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ork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bandoned coal mine area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s.Taking the Pingxiang forestry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the problems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abandoned coal mine area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of forestr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Pingxiang abandoned coal mining area.

Key words abandoned coal mine area;forestry ecology;restor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Pingxiang Jiangxi

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煤矿生产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忽视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治理,长江中下游废弃煤矿区出现了植被稀少、岩石、水土流失、地力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致使当地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也制约了废弃煤矿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萍乡地处湘赣结合部,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近40%的土地面积有煤炭资源的蕴藏。经过近百多年地下大规模开采,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日趋困难,现矿区工业保有储量约2.215亿t,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9.5%,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t,且近4成为劣质煤,基本处于地层深部,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过程中通风、提升运输、抽水等方面消耗成倍增长[1]。虽然萍乡市在2010年开展了废弃煤炭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并于2012―2015年,在安源区安源镇、湘东区下埠镇完成矿山植被恢复示范面积逾84 hm2,在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的同时,将治理恢复技术模式在萍乡市几个主要矿区进行了推广应用。但随着煤炭市场价格下跌、产业转型,采矿废弃区增加,萍乡累计堆存量近亿吨,占用土地面积超过500 hm2,采矿废弃区影响周边林地近4 500 hm2,加剧了萍乡林业生态建设任务[2]。

1 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煤碳主产区,由于过度开采和忽视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致使相当一部分矿区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仅江西省萍乡市采矿废弃区影响周边林地近4 500 hm2,在废弃煤矿区,荒山裸土、露天煤矿、矿渣堆随处可见,森林固有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大大降低甚至完全损失。

1.2 林业生态修复意识淡薄

开展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是党的十提出的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地区对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对煤矿开采企业审批不严、监管不到位、生态修复资金严重不足、打击非法开采力度不大等问题。另外,煤矿开采企业往往也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矿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剧和放任了矿区生态环境恶化。

1.3 林业生态修复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长江中下游流域从事林业生态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大约只有26%的职工具备相关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构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具备极其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在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中引进和应用得极少,而且转化为生态效益的过程缓慢。另外,相关现代化先进设备的利用率也极低。

1.4 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完善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流域废弃煤矿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未建成完整的废弃煤矿区基本信息网络;二是未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技术推广、成果共享的信息服务机制;三是信息化管理网络覆盖面不广,对偏远地区废弃煤矿区信息采集不畅,信息更新不及时。

2 修复对策

2.1 坚持创新原则,加快废弃矿区生态植被修复治理步伐

通过观念理念的创新,带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采矿废弃区生态植被修复治理中坚持创新,认识到采矿废弃区生态植被修复治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采矿废弃区生态植被修复治理工作,增强采矿废弃区生态植被修复治理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3]。

2.2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态修复技术

开展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必须依靠科技,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成效。一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态修复技术;二是强化林业生态修复科技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三是抓好林业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做到依托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3 改变整地方式,切实改善林业生态修复立地条件

长江中下游废弃煤矿区山岭以岩石、煤渣、砂土为主,水土破坏损失严重,立地条件极差,普通苗木很难在废弃矿区扎根生长,因此必须区分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差异化的施工措施,切实改善废弃煤矿区立地条件。对表层土壤瘠薄、岩石严重、土层基本被破坏的造林地,要采取客土结合降坡、平整土地、施肥等措施改善立地条件。对表层碎土、矿石及煤渣混杂的造林地,要采取降坡、平整土地、砌挡土墙、完善排灌设施等措施改善立地条件。

2.4 科学选择树种,严把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施工技术关

根据对土壤成分的综合分析,选择适宜其生长的乔、灌、草、藤本等植物进行矿山植被恢复。治理萍乡地区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目的树种可选用香樟、泡桐、胡枝子、刺槐、构树、盐肤木、紫穗槐、翅荚木、枸骨、夹竹桃、多花玉兰、栾树、常青藤、商陆、搏落回等[4]。栽植方式可分为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植苗造林主要是挖穴,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栽植时间宜选择在雨后阴天,以12月初至次年3月为宜。栽植时必须做好“栽正、舒根、踩紧、适当深栽”,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痕深2~3 cm,做到“三填两踩一提苗”。播种造林一般要先整地,坡地较缓时采用穴播或条播,在操作困难的地段,可在雨季采用喷播的造林方法。播种量应根据种子质量、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确定。穴播、条播的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3~5倍,土壤黏重的可适当薄些,砂性土壤可适当厚些。

3 结语

开展长江中下游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废弃煤矿区森林覆盖率,迅速恢复和改善废弃煤矿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科学务实地抓紧抓好长江中下游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使长江中下游的废弃煤矿重新披上绿装,矿区森林资源得到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4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萍乡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方案(2008―2015年)[R].江西萍乡,2008.

[2]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萍乡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R].北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