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1
【关键词】中职院校‘医学生’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3-02
前言:病理学作为中职医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其理论和专业技术对全部医学生都比较重要。原有的病理学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管基础知识牢固,实际操作能力却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职业发展。因此对中职院校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病理学学科概述
病理学主要是对人体疾病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疾病诱发原因、出现机制、患病机体等等,此学科是探究病理本质和根本规律的学科[1]。其实连接基本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载体,涵盖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为多种临床医学的治疗、诊断、预防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特别是对患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病理学学科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病理学涵盖的理论比较丰富,学习难度较大,由于其并不是非常具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住知识会比较难,尤其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且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难度更加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厌恶、对病理学失去兴趣的问题。所以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进,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掌握病理学知识和相关技能。
二、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存在问题
1.缺少学习情况研究
中职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本体,对学生的相关状况缺少了解,并未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问题,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阻碍。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中职医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心理不够成熟,学习目的不明确,且自控能力较弱,对于学科学习缺乏积极性,多数没有长远的计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并未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缺乏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2]。
2.理论实践脱轨
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理论教学,对于病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时间更多。很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没有结合临床实践,而病理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复杂的学科,缺乏实践的教学让原本生涩难懂的知识学习起来更加赋予难度,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其理论与技能。这样的教学难以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3.学生积极性不高
病理学学科理论性强,内容复杂,且很多知识和理论并非具象,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感到无趣、枯燥,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表示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学生失去对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课堂上不积极主动,严重者出现厌倦情绪,无法很好地投入到病理学学习中。
三、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材内容
依照新课程要求,病理学课堂时间为50分钟,而由于其学科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教学则需要依靠良好的教学内容涉及。教师应结合病理学学科特征,联系实践,优化教材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设计教材,将“肿瘤”、“传染病”作为教学重点。而对常见病则应结合实践教学,如临床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学习技能,自结构到能力,依次传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3]。
2.结合PBL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明确PBL教学概念,了解其教学方法的优势和重点。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医学生看情况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第二,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组大约6-8个人,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优、良、差的学生,每组选择能力最强的作为组长,组织学生共同合作讨论学习;第三,设计教学情境,结合案例。如学习《炎症》时,为学生讲述“某男士,38岁,务农。出现心悸、气促......”此类案例,并针对案例加以提问,如“血栓形成对机体影响”、“血栓常发人群”等等。
3.引进新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多媒体技术应用愈加广泛。在中职院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4]。如将乏味无趣的教学理论以图片、音频、视频、动影像等方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播放病理学短片,在PPT软件中做出病理学知识幻灯片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病理学的兴趣,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中职病理学教学质量。
四、结论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要求,中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病理学是中职医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复杂难度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病理课,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璐.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中外医疗,2011,11(24):112-113.
[2]侯鹏鹏,李姣锋,孙建勋,等.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9(13):1805-1806.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2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方法; 病例讨论
病理学架起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到了只要飞连接作用。其对于疾病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从形态学角度进行。对于病理学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其一,在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等分培养学生是其二。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自然不能单单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出于这样的考虑,因而将课堂病例讨论课融入了病理学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的枯燥乏味的之感。始终以床病例为主线,让学生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将他们独立、能动地学习精神和能力培养起来。实践证明,确实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病例的选择和启发式问题的提出
对于病例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有学生在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又要联系理论教学。最终选择病例的目的完善为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还要尽量让病例能横穿整个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实现学生“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1]的学习过程。最终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所以,选择的病例可以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当然还要与理论教学重点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预设几道临床病理思考题,以便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大纲在这方面也有规定的,要求每章都选2至3个比较典型的病例。这类病例都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收录在《课堂病例讨论资料汇编》之中。可以按照教学进程来提前让学生熟悉病例,并围绕这一指定的病例要求学生做相关分析研究工作,然后将相应的发言提纲写出来。
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讨论活动要分组进行,可根据班级人数做恰当的分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规定的讨论时间结束后,由小组成员选一位代表来进行总结发言。之后可以再进行自由发言以作补充。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如果对某个小组代表发言有异议,教师鼓励其提出质疑。就以血液循环障碍这一章内容为例,其中有一个典型病例,就是关于外伤后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肺动脉栓塞,最终致死。那么,在讨论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血栓形成的部位是哪里?形成原因是什么?尸检时可能会发现哪些病变?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死亡原因。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视为正式的医生,自己去对病例进行分析诊断并给出依据,这样学生必然会深受感染,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讨论课堂的气氛较为活跃,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针锋相对的时候可以不用急着作出判断。可以让学生就他们之间的不同观点进行继续地讨论,从而在讨论中将自己的思路理清,同时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再一次进行巩固。
三、临床病例分析作为病理学考核重要内容
对典型病例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讨论之后,还应当把临床病例分析纳入考核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结合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打下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的良好基础。以前的考试内容,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居多。占比较小的是分析推理部分和临床与病理的联系方面。为了检验我们的教学成果,机密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需要加大临床病例分析题的比重,30%左右的占比内容为最佳[2]。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对临床病例的完整分析,还要有小的选择分析题。临床病理分析题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整个疾病过程的宏观把握,还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很好地结合了临床表现与病理知识。
四、课堂临床病例讨论课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临床病例讨论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助推力。面对提出的问题,学生为了更好地回答,必然要做多方面的努力,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分析病例,从而实现了自主探究学习。另外,就临床病例自身来说,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临床现象,因而具有神秘感[3]。学生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会积极运用所学病理学知识去分析临床表现,以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
2、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为在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时,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超出自己所学,为了使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迫使学生主动去图书馆或网络来查阅文献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也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医疗工作中,医生需要具备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良好交流和沟通的基本素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为学生以后从事医疗工作,打好人际沟通交流的基础。最后,有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我们的病例讨论课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发言人代表的是整个小组团队协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讨论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以学生目前知识储备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一起查资料,最终汇总归纳出结果。所以,在讨论课中,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必然得到加强。
4、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临床病例讨论课的开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全面的高要求。首先,教师要选择病例、设计讨论题。病例的选择比较困难,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因而要求教师的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病理实践经验丰富。教师还要认真准备,尽可能考虑到学生可能提的难题。确定病例之后,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由此可见,教师在做准备工作的同时也是对自身学习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课堂病例讨论融入病理学的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此外,对于教师来说,对于其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教学实践证明,这也有助于提高病理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涌.加强临床病理讨论课提高病理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1, 3(3): 181.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3
关键词:病理学;课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5-02
病理学是与临床医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它是由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医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程的学习,但病理学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并且课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本学科的新发明和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导致学科高度分化、高度集中、高度综合,因此必须加强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使其适合目前医学发展的步伐。
1 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授课形式单调,学生死记知识点不理解实质意义,课堂效率低下。
(2)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媒体的演示,学生在没有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很难对知识点做全面清晰的把握。
(3)师生交流少,教师仅仅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比较模糊,而且填鸭式的教学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效果差。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医学创新开拓式人才。因此要按质按量地实现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
2 关于病理学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的探索
(1)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通过结合临床病例设置病理学问题,并通过学生在课下自学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结合实验增强直观认识,是目前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该种模式最主要是结合临床病例问题设置病理学问题,也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对问题产生兴趣,在每个章节的开始设置了符合教学目标中多个结合临床的病理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可以巧妙使学生对机体由正常演化为病变时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其进行对症处理的一个完整的概念,提高课堂效率。
(2)将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整合进行连贯式教育。通过将病理学与其他基础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结合病理、临床设置中心问题,以讨论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新教学模式使病理学与其它基础及临床学科之间知识有机地融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科界限在日趋消失,实现医学整体化。在逐步实现医学整体化教学中病理学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这对于学生走出学校后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用的,达到了教育的终身性效果。此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以医学应用及能力培养为中心,病理学坚持“必须、够用为原则”,坚决删除陈旧、偏深的内容,防止必要内容的遗漏,避免传统医学教育中的分科太细,彼此间联系较少的缺点,减少重复讲授,节约时间,注重实用和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科、时间、空间的限制,保持了知识的连续性。多媒体教学表现力强,能清晰显示大量典型的病理变化,解决了教学中病理标本缺乏或不典型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使用时,应遵循“适当、适度”原则。
首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注重课件的实用性。多媒体教学中所应用的课件一般由各章节授课教师自己制作,因水平和经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件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教师把课件当作教材的拷贝,把屏幕当作黑板,课件缺乏特色,这样会淡化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在多媒体教学时不应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应该体现出质疑、解惑、演示和推理以及精讲点拨等教学过程。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想将相关知识点都插入,这样虽然信息量大,但却难免重点不突出,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减少信息量,突出重点,而且课堂教学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重要的教学内容要适当停顿,让学生做好笔记。
其次,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选好多媒体的切入时机。传统教学方法仍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在有些章节的讲授中,传统教学法(如板书)仍为获取知识、强化重点难点的主要途径,对于推理性、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必须通过演示、推理、板书等方式讲清、讲透,学生才能弄懂,并且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思考和记录,同时也要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高效、表达准确到位等优点,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讲授内容,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应进行合理取舍,在现有条件下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网络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病理学的网络课程建设,是将多媒体课件、实习指导、课时计划、教学大纲、题库等传送到校园网络上,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通过浏览病理网页得到补充和强化,从而达到更加个性化、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链接更高层次的医学院校的精品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在病理学知识容量上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在学生自学习惯养成、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学生走出校门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以后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优于传统模式。
参考文献
[1] 向德兵,牟江洪,李昱,等.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 10(5):455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4
关键词:对比法;PBL;病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71-02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因此,病理学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程,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因此,病理学教学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填鸭式”的被动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当前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3]。对比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知识,分别进行分析、区别、鉴赏、归纳,辨析异同,把握特征,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4]。近年来,我们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应用图片对比法与PBL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选择我校2014级本科中医专业2个班为研究对象,共计117名学生,其中男生67人,女生50人。
(二)方法
1.选出对比的图片,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典型的病变图片和相应的正常组织结构图片、同一组织的不同病变图片,并且围绕图片设计恰当的问题。
2.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并思考。将需要学生对比分析的图片以及讨论的问题提前一周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病理学相应章节以及相关书籍、文献、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然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找出答案。
3.课堂小组讨论。将学生随机分成8―10人组成的PBL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围绕图片对比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掌控讨论的节奏和方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不同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4.归纳总结。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正,并归纳总结本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三)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匿名问卷117份,收回有效问卷1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病理阅片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否能接受对比法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方面。
二、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表示对比法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95%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7%的学生表示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1%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86%的学生表示提高了病理阅片能力和观察能力,82%的学生表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89%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
三、讨论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同时,病理学也属于形态学基础学科,其课程内容繁杂、联系广,学习时既要以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知识为基础,又涉及到临床医学课程的内容,而且概念多、病变描述抽象,尤其是显微镜下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复杂。而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多W生抱怨知识点过多,大量的概念、各种病理变化容易混淆,病理图片观察机会少,看不懂,难以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中医院校的中医、针推等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更加困难,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效果不佳,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得到培养,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对比法是将相似而又有差异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肉眼观和镜下观的形态结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观察病理图片是学生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的主要途径。但要理解病理图片中的各种变化,学生首先要掌握组胚学和解剖学中的正常组织形态结构,而很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上一学年学习过的组胚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因此,先将正常组织结构图片与病变组织进行对比辨认,然后将同一组织的不同病变图片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使病理学教学更生动、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各种病变,学习积极性增强,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病理阅片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但是,这种对比教学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教学活动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带着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从而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获取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W实践表明,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对比法与PBL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发挥二者的教学优势,对病理学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学生欢迎。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不仅使病理学教学更生动、形象、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了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自主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进行充分挖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玉芳.病理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
[2]王斌,郑亚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63-64.
[3]付玉环.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58-59.
[4]张金波,周秀芳.“对比法”在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3):5152.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parison Method combined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athology Teaching
ZHOU Zhi-yu,LIU Chun-hua*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Jiangxi,330004,China)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病理学;教学初探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对后续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等卫生职业学校,病理学作为一门非专业课程,面临着课时少、任务重,学生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状。面对如此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是病理学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ppt具有表现机能变化直观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但也带来一些相关问题。下面就多媒体课件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初浅看法。
1多媒体课件应用的优势
1.1呈现力强ppt把病理挂图更直观,更真实的表现形式呈现在教学中,优化了学生的认识过程。例如,在讲肺炎病理时,将各型肺炎大体标本和镜下结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加以文字说明和讲解,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还有,在讲血栓形成过程、栓子运行途径、肿瘤转移等动态内容时,单靠图示和结合绘图理论的授课方式,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如做成动画,并配以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多了。
1.2轻松实现学科联系,提高教学改革病理学涉及很多相关基础学科内容,部分学生存在基础弱,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进行病理学新课学习之前,完全有必要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复量的内容。ppt就表现出优越性。例如,在讲肺炎之前,利用ppt复习肺脏的组织结构,唤起学生对肺脏结构的原有认识,然后导入新课,使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构建出肺炎病理变化的过程。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动画共存,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避免学生因对教师长时间的单纯语言叙述讲课方式造成的疲劳、厌倦感,使学生能在新颖、愉快的接受信息传播中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边观看图像、动画边进行理论知识讲学习,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3创建优雅、清新的教学环境ppt使得整个教室干净,无尘,不仅保护了教室环境,也保护了师生的健康。
2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弊端
2.1不注意知识的更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知识也不断有新的进展。例,新病因的发现、新的诊断标准的确立等,而部分教师由于多方面原因,不注意对原有的课件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和更新,一次课件制作,反复多次的重复使用,使教学内容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容易养成教师懒于学习、懒于备课的坏习惯。
2.2不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教师照“课件”宣科的现象,这些教师上课就是播放课件,不注意知识的讲解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等下课铃响,课件放完,一节课教学也就算完成,这样反而使教学过程更枯燥,学生更提不起学习兴趣。
2.3学生只听不记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鲜活、形象、直观,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多、过强的动画和视频的刺激,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动画视频本身的新奇,而忽略了动画视频所表达的知识内容;或由于教师播放课件速度较快,学生来不及记、不知道该记什么,最终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落实。另外,长时间的动画视频刺激,也容易使学生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烦躁情绪,失去学习兴趣,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了个别新奇的画面,但脑子里根本就一片空白,结果是适得其反,达不到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目的。
3改进问题的办法
3.1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设计者,要把握好课堂节奏,重视学生表情、语言等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注重课堂互动,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2重视版面设计幻灯片总体背景、风格要统一,背景简洁明了、颜色淡雅、吸引学生,减轻学生视疲劳。每张幻灯片文字不宜过多,文字要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做到主题鲜明,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3.3做好课件操控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控课件,可以做进一步的介绍,拓宽相关知识,也可以对理解有困难的内容介绍必要的基础知识。
总之,ppt在病理学教学的中应用,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还应把本节课的标题、重点及难点内容列在黑板上,以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课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落实心中有数,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带课教师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充电学习,除对本学科新内容的充实学习之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边学习、边实践,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6
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方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13-02
病理学是医学生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的病理医生也被称为临床医生的医生。明白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等方面的变化,是了解疾病的敲门砖,知道了疾病的特点,才能很好地治病,所以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病理学又是一门形态学科,它有抽象的形态和概念,它分为肉眼形态和镜下图像特点,各种疾病繁杂且相似,很难理清各种疾病的特点,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急于赶进度,学生被动盲目地记忆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不能发挥病理教师的优势,教学效果差、师生交流少,而且发挥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上,病理的教学方法急需改革。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目的是挖掘学生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不同的想象力,首先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一部分学习内容,例如:高血压,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镜下肾脏小血管壁变化特点等。让不同的学生先讲解,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最后老师精讲,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学生主动性会大大削弱,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这样,教师就失去了他应有的职责,教育就失败了。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通过这种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对于病理学的学习,正是适合这种动手、动口、动脑的知识体系,在病理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回答他们知道的一点一滴所涉疾病的特点,动手画出疾病镜下形态,可以深刻记忆课堂内容。教师可以调节课堂情绪及反应,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及时调整讲课方法,补充相关知识,使讲课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在病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课件应用的优点
1.便于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病理学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的、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相关学科的内容,例: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化学、微免学等,是医学中比较难掌握的学科。所以在进行病理学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完全有必要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再复习一遍,以扫清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增强学生听课的针对性,例如:在讲脑部炎症、脑肿瘤之前,利用多媒体、横向链接脑的组织结构、解剖位置等知识,既形象生动,又省时省力,复习效果也好。
2.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病理学又称之为解剖病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侧重于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肉眼观察和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观察是病理学传统的、基本的学习方法。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进一步来领会、理解理论知识,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为了弥补以上的不足,辅助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避免学生因对教师长时间的单纯语言叙述讲课方式造成的疲劳、厌倦感,使学生能在新颖、愉快地接受信息传播中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边观看图像、动画,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节省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粉笔板书、画图的时间,相应增加了教师讲解、举例说明和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从而扩充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课件的诸多优势,其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不是越多越好,也有其不足之处。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方式是不能被完全取代的,多媒体课件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还应把本节课的标题、重点及难点内容列在黑板上,以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易做笔记;课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落实心中有数,同时,授课教师也会不断地充电学习,完善以病理为主线的其它相关知识的填充。也会更加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做到“教学相长”。在这一方面,也要求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能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三、结论
1.对象。以笔者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为例,我校2010年临床医学系1、2班90人为对照组和检验系80人为实验组,两组均为高中毕业生,病理学基础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与教学时数均相同。
2.方法。认真挑选病理学基础中适合PBL教学的肺部上皮来源的肿瘤,肺部神经内分泌来源的肿瘤,肺部间叶来源肿瘤等,教学时数为6学时,具体教法:第一,在课前介绍疾病相关病例及思考题。第二,在课堂上,教师以重点精力进行精讲,并利用多媒体进行病理读片,免疫组化分析,不同疾病来源分析,治疗分析等,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到某个具体病人。第三,临床病例讨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晚期肺部肿瘤的脑、骨骼、淋巴结的变化,增加直观效果。第四,统一命题考试,加上读片考试,占总成绩20%。
3.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单元测试成绩分别为(18.59)分和(11.73)分。提示两组成绩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白雪莲.病理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宋小平.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宋希元,任振峰.病理学教学模式选择及教师角色定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
4.李峰,李扬等.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思考[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11)
5.李扬,李峰等.构建病理生理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2)
6.张琼,王静.医学院校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6(12)
7.孙洪业.多媒体课件教学刍议[J].卫生职业教育,2005(13)
8.胡利萍.病理教学的比较法[J]华夏医学,2005(2)
9.马桂芳.病理教学中的导入技能反思[J].哈尔滨医药,2006(5)
10.顾霞,黎音,陈晓等.病理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