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1
1、运动功能测评,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3、电诊断,4、感觉功能测评,5、作业及言语能力测评,6、临床心理测评,7、心肺功能测评,8、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测评。其设备可选用1、关节功能测评装置,2、肌力计,3、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4、肌电图,5、常用电诊断设备,6、其它(微循环检查等)。
二、物理治疗
(一)体疗
1、耐力运动训练,2、肌力训练,3、关节活动度训练,4、步行训练,5、矫正体操,6、器械体操,7、牵引疗法,8、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其设备可选:1、训练用垫和床,2、肋木,3、姿势矫正镜,4、训练用棍和球、砂袋和哑铃,5、墙拉力器,6、划船器,7、手指训练器,8、股四头肌训练器,9、前臂旋转训练器,10、滑轮吊环训练器,11、拐杖助行器,12、训练用功率自行车,13、功能牵引网架,14、各种关节被动训练器,15、轮椅,16、牵引设备。
(二)理疗
1、电疗,2、光疗,3、磁疗,4、声疗,5、热疗,6、冷疗,7、水疗。其设备可选:1、各种高频电疗机,2、各种中频电疗机,3、各种低频电疗机,4、各种磁疗机,5、超声波治疗机,6、各种光疗机,7、蜡疗设备,8、制冰没备。
三、作业疗法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2、工艺疗法3、认知功能训练,4、手功能训练,5、畸形矫正其设备可选1、砂磨板2、插板、插件3、训练用球类4、日常生活训练用具,5、认知功能训练用具,6、拼板,积木、橡皮泥,7、上肢悬吊带,8、木工、金工用基本工具,9、编织用具。
四、言语治疗
1、失语症治疗,2、构音障碍治疗。设备有1、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2、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3、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4、其它。
五、传统康复治疗
1、针灸,2、按摩,3、气功。设备有:1、针灸用具,2、拔罐用具,3、按摩用品,4、经穴示意用品等。
六、心理治疗
1、精神支持疗法,2、暗示疗法,3、催眠疗法,4、行为疗法,5、音乐疗法,6、心理咨询等。
七、康复工程
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2
如何正确做关节(或肢体)运动
很多医生在给孩子做完手术后,也会告诉家长:“以后让孩子多锻炼锻炼”。但是,这太不够了。负责的医生会清楚地告诉家长多久后可以锻炼,具体如何做康复运动,要注意哪些细节。
家长希望能把康复做到最好,但是孩子一喊痛,家长马上吓得不敢动了,因为不了解手术具体是如何进行的,担心用力过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损伤。其实康复运动还是应该由有资质的康复师来进行才好,因为他们对身体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在国外,一位患者去做康复治疗,先由医生给他作检查,确定应该锻炼哪几块肌肉,开处方给康复师。康复师接到单子后,确定做哪几个动作,像健美教练一样,有目的地指导患者锻炼。一周后做复查。康复治疗应该是这样开展的。但是因为我们国家医疗资源有限,我们远远不能做到这样规范,患儿的康复更多地是依靠家长,因此,医生和家长应该加强交流,使家长掌握正确的康复知识。
在家中,需要选择正确的运动项目,如下蹲、骑自行车、游泳等对髋关节、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效果都比较好。而且康复锻炼贵在坚持,比如有的孩子膝盖内收抬高的动作做不上去,这时多与手术医生沟通,并坚持下去,远期效果比近期好。
康复理疗作用如何
热疗、理疗等都是从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角度来进行的。对于儿童骨科来讲,应该主要依靠一种主动性的锻炼,并不是仅靠热敷、冷敷等手段就能够解决的。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做些热疗、理疗也不是坏事。
是否需要补钙
补钙是儿童保健科对于营养不均衡的孩子进行的一种针对性补充,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要补钙。重度营养不良或者太偏食的孩子才可能缺钙,才需要补。钙补多了也不好。现在钙剂是作为保健品出现的,不能作为药品。
一些做过骨科手术的孩子的家长往往非常关心补钙的问题。如果是医生通过测骨密度来判断孩子需要补钙并处方钙剂,那就不应该了。应该通过测血中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KP)浓度的方法来判断是否缺钙,这是最准确的方法。可以说,小儿骨科手术与补钙是不相关的,不要联系在一起。
股骨头仍然小怎么办
小儿髋关节脱位手术后患侧股骨头仍然小,有的只有蚕豆大,那是因为长期的发育缓慢造成的。手术后股骨头纳入髋骨臼窝,骨性结构基本正常了,患侧股骨头的发育会慢慢赶上健侧,这不用担心。
如何驱散孩子心理的阴影
孩子手术后,往往心理上会留下一些阴影,不肯用患侧腿,这时该怎么办呢?
这种阴影的产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灌输给他(她)的。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生病了是要“养”的。其实家长过分的呵护会加深孩子“这条腿动过手术,不要动坏了”的概念。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给孩子创造环境,使其在忘我的玩耍中忘记这种心理暗示,无形中会加强患侧腿的锻炼。
国外的孩子做完手术后就会问“我几天能动?什么时候能游泳?”等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动”在生活之中是必须的。你看现在骨折后的孩子有哪个是在用拐杖的?基本上都是家长抱来抱去。正确的做法是打完石膏就可以用拐杖自己练习了。这就是整体理念上的不同。
张教授说,她曾经在国外看到过一位很胖的老太太做完手术后,从床上到坐便器上这样一个过程,边上有她的儿子、女儿、一位护士和一位康复师,康复师拿了一条绳子栓在她的腰上,站在她身边协助,同时口中喊着“一、二、三,起!”,老太太试了一下,失败了,结果大小便冲泻而下,溅在康复师脚上和裤子上,但是康复师躲都没有躲一下,让人拿了一块毛巾往地上一盖,让她再次起来。其实四个人合起来很轻松地就可以把老太太移到马桶上去,但是她的儿子和女儿就在旁边看着,不能去帮忙。康复师的意图很明白,他就是要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让她知道“我自己能行”。这种意识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髋关节脱位治疗的预后如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不简单,就是因为治疗的效果不好评判。治疗后行与不行谁也不能给出结论,只能说五年的优秀率是多少,良好率是多少。因为,手术只是把股骨头纳入关节臼内,随后若干年,是否按照正常的轨迹发育谁也不能肯定。每次复查,也只能是根据X线片或者CT作出判断,但是每个髋的发育情况是否适合该患儿,都很难说。只有当孩子成年后,所有的骨骼发育都定型了,才能真正评判出手术的效果。所以说,随访的时间很重要。
如果孩子小时候做了手术,长大后形成了正常的髋关节,他就不会感到疼痛。反过来说,如果他感到疼痛,说明髋关节的发育与正常者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对于发育很不正常的髋关节,四十岁以后可以考虑髋关节置换术。
总之,康复对于髋关节脱位患者来说很重要。手术做完了,治疗还在继续,希望家长们多掌握一些康复知识,使远期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好。
(张菁教授每周二上午、周五下午在上海市新华医院有特需门诊)
专家简介
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武术运动 运动损伤 原因 防治
1.运动损伤的概念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的,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它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2.武术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与防治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捕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术学习中经常要做一些压腿、踢腿和劈叉的动作,以及各种翻滚跳跃动作,因此很容易发生挫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了解武术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部位、预防方法和处置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武术运动的特点,跳跃、翻腾动作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几乎占50%;主要部位是下肢和腰骶部,其次如压腿、踢腿、劈叉、做盘、腰功、下蹲、器械、对练等也是造成武术运动损伤的又一主要因素。本文就武术运动损伤的具体部位、原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阐述。
2.1踝关节扭伤
2.1.1原因: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踝关节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较差;脚着地技术不正确;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以及场地不平等。
2.1.2症状:踝关节局部疼痛,迅速肿胀并逐渐延及踝关节前部,局部皮下淤血;跛行。治疗: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并用拇指压迫止血,检查韧带是否完全断裂。12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防止毛细血管扩张继续出血,抬高患肢。24小时后,根据伤情可选用伤药外敷、理疗、针灸、按摩、药物痛点注射及支持带固定等。及早进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如踝关节抗阻力活动、沙地上慢跑等,以加速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如果韧带完全断裂,就应急救固定并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1.3预防措施: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踝关节周围韧带,提高关节灵活性;加强踝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多进行提踵跳及负重提踵练习,提高关节的力量和弹性;在跑跳练习中,强调脚掌着地的正确技术;肌体处于疲劳和不良状态时,避免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减少运动负荷。
2.1.4治疗措施:在运动中扭伤踝关节,应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但一般没有准备,可用水代替。将踝关节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踝关节固定。如果一周后肿痛继续,就可能是骨折了,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2.2髌骨劳损
2.2.1原因:多由跑跳过多、膝关节长期负担过度或反复微细损伤的积累而成,也可由局部遭受一次撞击和牵扯所致。尤其是膝关节处于半蹲位置时,由于韧带松弛,膑骨的张腱膜和髌韧带所受的牵拉张力及髌骨、股骨相应关节面间所承受的挤压力都较大。若半蹲位时起跳“发力”或屈伸扭转,作用力超过组织的生理负荷,就会影响局部代谢,导致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从而引起腱纤维出血、变性、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2.2.2症状:早期或轻者在大运动量训练后感到膝痛和膝软,休息后症状缓解;随着病变的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准备活动后症状减轻,训练结束后又加重。重者走路和静坐时也痛。髌骨尖、髌骨周缘有压迫痛。膝关节伸膝至110-150度之间疼痛明显。
2.2.3预防措施: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局部负荷过大,严禁“单打一”的训练方法;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每次训练后,做单足半蹲试验,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训练后要擦干汗水,注意保暖,防止风寒湿侵袭,采用热水浴、按摩等消除局部疲劳。
2.2.4治疗措施:直抬腿法、髌骨抽动法、登台阶法、高位静力半蹲法等,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也可采用理疗、中药外敷、针灸、中药渗透药外敷或直流电导入、按摩,等等。若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的髌骨软骨患病者就应手术治疗。
2.3肌肉拉伤
2.3.1原因:在完成各种动作时,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伸展),其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承担的能力可发生主动或被动性肌肉拉伤。
2.3.2症状:肌肉拉伤后局部疼蒲、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伸展)时疼痛加重。
2.3.4预防措施: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肌群的韧性及力量的训练;被动牵拉肌肉的各种练习,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2.3.5治疗措施:早期: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部。适当制动,防肿、镇痛、减轻炎症。中期:症状较轻者在伤后24小时,可采用外敷伤药、理疗、药物痛点注射、按摩等,加速再生修复。后期:增强和恢复肌肉的功能,常采用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外敷药或熏洗药)。
2.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4.1原因:膝关节在屈位,突然遭受旋转、屈伸外力时,半月板活动的顺应性破坏,易被卡入胫股关节之间,使半月板受到扭转、挤压、辗磨合力而发生撕裂伤。内侧半月板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半屈、小腿固定位时,突然伸膝扭转,使内侧半月板向膝中央和后侧移位,受到挤压、辗磨而致伤。同理,股骨髁因外力突然外旋伸直时,则易发生外侧半月板破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伴有侧融韧带、交叉韧带、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是多次损伤的结果,一次性损伤往往由膝关节韧带断裂、外力极大造成。
2.4.2症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是股四头肌萎缩、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缝有明显压痛。
2.4.3预防措施:增加关节,肌肉的力量练习,特别是加强对弱侧关节的训练,提高关节灵活性练习的质量。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专项训练的辅助练习,寒冷天气更要做开关节活动;注意关键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正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场地设备必须认真检查、合理布置,消除隐患;配备合格护具,易伤的小关节要正确使用胶布包扎。
2.4.4治疗措施: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可按其损伤部位来决定方法,边缘损伤者可进行保守疗法(按摩、理疗、外敷中药等),中部损伤或关节功能障碍大的损伤,早期采用手术疗法为好。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膝关节的静力练习对损伤半月板的修复及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3.结语
实际上,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在武术学习与训练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只要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特别是要让学生正确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学习和掌握一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提高体育科学素质,增强武术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武术工作者和参加武术运动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人体解剖学》编写组编著.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
[2]杨继美等.运动员关节损伤及预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
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旅游;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70-2
四川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62.9%,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著名的“南派藏医”发源地,也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1],以藏医药、羌医药、彝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资源独具特色。民族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保护、挖掘和传承的基础上,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川省也是国内旅游的黄金区域,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文化于一体,在中国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的可接触类世界遗产中,四川省就占有4项,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四川民族医药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可以战略性地为开发四川特色旅游资源、提升四川旅游形象提供建设性的服务,促进四川的旅游经济发展。
1四川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优势
1.1民族药历史文化厚重,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
藏医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位于甘孜州的德格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派藏医”的发源地。羌医药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和松潘县镇江关、黑水县西尔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等地。彝医药在四川的分布主要在在彝族聚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和攀枝花的彝族自治县。各民族医药文化积淀厚重,资源富集,极具旅游开发优势。见表1
1.2川产道地药材与濒危珍稀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
四川有药用植物约5000余种(植物药4000多种、动物药300多种、矿物药30多种),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道地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一[5]。尤其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很多名贵动植物药材和濒危珍稀药材均集中产于此,藏、羌、彝族药材资源也比较丰富。据统计,四川名贵中药材有2/3产于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还有藏药1000多种,彝族药物1000余种,羌药600余种。
1.3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点众多
四川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与绿色生态资源丰富,这些是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如:历史悠久的寺庙、印经院,绚丽的建筑民居,各具特色文化宗教仪式、庆典和民俗,同时,雪山草原相映成辉,冰川温泉遥相呼应,森林湖泊熠熠生辉,绿色生态,风景秀丽,环境逸人。不仅吸引着大量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客,也是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
1.4民族医药机构
目前,我省民族医药机构共有39所,其中独立民族医疗结构21所、民族医药科研所7所、民族医药教育机构11个,从事民族医药工作人员达1387人。拥有大量的民族医药专家和传统民族药制备技术,是传承和发扬民族医药的中坚力量,在民族地区乃至全省、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
2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综合上述资源优势,结合当前日益高涨的文化旅游热潮,甘孜州应该大力开展南派藏医药的文化旅游开发,我们提出了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概念。根据四川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四川的民族医药文化旅游模式应该是将人文和自然资源按照一定的空间层序体系,以名山、名水、名医、名药、名城等为结点,采取点轴模式,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圈的构建格局,通过点、线、轴、区域的有机结合,形成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布局。通过构建“以民族的核心分布区和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及王牌景区景点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引导”的空间架构格局,形成区域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2.1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整合环全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以大成都为核心的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集散地。
2.2三大区域:即以甘孜州为主的“南派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以阿坝州为主的“羌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以凉山州为主的“彝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形成可相互串联的三条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即:“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
2.3四大板块:是四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从功能上所表现出来的四大板块。即:以“甘阿凉”三州民族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结合生态环境旅游板块;以“藏羌彝”为核心的民族医药健康旅游板块;以道地珍稀民族药资源科考为主的民族药资源科考旅游板块;以民族医药医、教、研与产业文化旅游板块。
2.4五大内容:民族医药文化辐射圈的自然风光、民族医药赖以产生和传承的人文环境、民族医药传统特色展示、民族医药健康保健体验、民族医药资源的科学考察。
3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构建
3.1成都―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博物馆
3.1.1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以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为核心,高规格建设中华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充分展示民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3.1.2民族医药现代产业文化。以现代民族医药企业为重点,开发现代中医药产业文化,展现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3.1.3民族医药文化一条街。在西南民族大学或成都中医药大学周边建设民族医药保健品、旅游商品一条街,逐步形成民族医药文化、理疗、药膳及保健品展示中心。
3.2“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线路规划
3.2.1川产道地濒危珍稀濒危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GAP)基地。利用甘孜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及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丰富的特点,结合现有稀有中药材GAP基地,合理规划科考线路,展示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的神奇,开展特色药材认购游等项目。规划建设康定药材集散市场,重现当年汉藏药材贸易场景。
3.2.2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围绕“南派藏医的摇篮”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德格印经院等资源,规划建设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发掘南派藏医药的独特文化以及功效和诊疗特色。弘扬藏医药文化,提升旅游价值目标。
3.2.3藏医药养生中心。在海螺沟、康定温泉周边,规划建设藏医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让游客体验藏医药六季养生法。
3.2.4南派藏医特色诊疗与理疗。依托甘孜州藏医院、德格藏医院等藏医医疗机构,开发医疗保健康产品。主要包括名医诊疗体验、藏医特色诊疗体验,藏药保健药膳、药蒸、药浴体验,传统藏药制作体验,藏医康体养生研修等。合理建设藏医保健场所,进行规范管理。
3.3“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线路
3.3.1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GAP)种植基地。利用阿坝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及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丰富的特点,结合现有珍稀中药材GAP基地,合理规划科考线路,展示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民族药物、特色动/植物药的神奇,开展特色药材认购游等项目。
3.3.2中国羌医药博物馆。利用汶川羌医药的特色,以及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世界观注度,高规格建设“中国羌医羌药博物馆”,在对羌医药进行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展示羌医药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为开展羌医药体验游活动提供条件。
3.3.3民族医药保健养生连锁品牌店。可以在汶川、桃坪羌寨、茂县规划建设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技术支撑与品牌的民族医药膳食疗中心、康复保健理疗中心等。
3.4“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探寻”线路规划
3.4.1攀西阳光康体冬令营。在攀枝花/西昌规划建设中医药健康疗养冬令营(基地),开展阳光康体活动,融入中医保健康、养生系列产品。
3.4.2中国彝族、摩梭民族医药博物馆。在整理彝族、摩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在西昌建立中国彝族、摩梭民族医药博物馆,展示彝族与摩梭族独特而神秘的民族医药文化。
3.4.3民族医药特色康疗中心。在攀枝花、西昌、泸沽湖等地规划建设彝族、摩梭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彝族、摩梭特色药膳食疗中心,凸显民族医药的保健功能。
3.4.4阳光度假村群落。依托攀西地区地处中国西部阳光地带,气候条件优越,自然景观丰富、人文资源独特、温泉水域众多、四季瓜果飘香的特点,整合当地的彝医、摩梭医药、普格温泉等资源,体现的地域气候与养生有机结合的中医“天人相应”思想。在二滩水库、邛海附近高规格建设以阳光、生态为基础的阳光度假村落群。
人类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之后,愈益趋向文化精神价值的满足,这是文化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6]。民族医药本质上属于医学范畴,但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它既有自然文化,又有人文文化;既有物质文化,有又非物质文化;还有非物质文化寓于物质文化之中难以分割的双重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7]。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的弘扬;而民族医药文化的普及,也必将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因此,合理开发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创民族医药文化与旅游、经济相融合的全新境界,不仅可以保护和支持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医药文化弘扬光大、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共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耀军.四川少数民族古籍研究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73-75.
[2] 胡尚钦,黄璐琳,杨晓,江怀仲.南派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12):1241-1242.
[3] 包希福.羌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S1):23-24.
[4] 赵熙,汤晓云.彝族医药的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17):23-24.
[5] 辜萍,莫凡.四川中药事业发展刍议[J].软科学,1999,(4):30-32.
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5
1现代化疗养院功能定位
1.1疗养事业发展的需求疗养医学是集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科,同时还融合了军事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资料显示,目前以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为主导,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逐步成为健康的重要杀手,人们对身心健康的渴望,以及疗养理论的确立、疗养技术的发展,为疗养医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代化疗养院所特有的预防、保健、康复功能是任何一所医院和宾馆都不能替代的。
1.2新时期军队所担负历史使命的需求军队疗养工作是政治任务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一项工作,既是确保战斗力恢复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也体现着各级组织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由于军队的特殊性质,不少中高级干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生活方式不健康、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过重等问题导致亚健康与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军队这个特殊集团为提高战斗力必须借助疗养院疗养资源维护军队干部健康体魄[1]。疗养院平时担负着服务保障功能,战时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平时在业务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上的创新发展,战时就很难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疗养院建设发展十分必要。
2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指令性任务型模式制约长期以来,军队疗养院疗养任务均由军区以上单位保健办下达指令性疗养计划。受条块分割思维影响,出现机构重叠、人员设备闲置、资源配置分散、卫生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化管理和运行机制,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也是导致疗养院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疗养院主要依赖标准经费维持运转,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疗治一体、地域保障的新型疗养院建设模式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疗养院担负任务的需求。
2.2思想观念束缚由于战争结束,军队疗养院的技术功能逐渐被弱化,人们对疗养院的功能认识模糊,误认为疗养院就是“吃好、玩好、休息好”的场所,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疗养院等同于接待站,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误导造成发展出现“等靠要”现象,错过了不少的发展机遇。
2.3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是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由于疗养院在管理上一直借鉴医院的管理模式,接待服务功能增强,技术保障弱化导致在配置管理干部上随意性大,出现了“谁都会干,谁都能干”、“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忽略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缺乏有知名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屈指可数,专门从事疗养专业研究的专家凤毛麟角。三是医务人员成分复杂。技术服务功能弱化导致医务人员成分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即专升本函授多、半截改行多、干部子女多,军医大学直接分配的人员少、全日制本科人员少、专门从事过疗养专业学习培训的人员少,业务干部队伍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经验欠缺、理论知识更新较慢,加上医生严重缺编、整体学术氛围不浓、个别人进取心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疗养院业务建设发展。
2.4硬件建设不配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于标准经费不足,军队疗养院对外创收所得仅能弥补自身运转消耗,缺少经费支持,疗养院在建设上缺乏特色,与当地自然、文化等文化建设结合不够,不少疗养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医疗设备陈旧的问题,缺乏与功能和任务相匹配的医疗设备,整体保障能力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军内外疗养员需求。
3增强疗养院技术服务功能需要注重的几个“创新”与“结合”
3.1在功能定位上创新,注重技术训练与卫勤保障训练相结合军队疗养院的特殊使命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康复技术训练,一方面要强化卫勤保障训练,提高疗养院康复保健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担负特勤疗养任务的科室,更好围绕战备、贴近实战,研究有效的防治办法与对策,发展战创伤、新概念武器伤等治疗技术和方法。
3.2在服务对象上创新,注重在职干部疗养与离退休干部疗养相结合在职干部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身体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当增加在职干部疗养比例,势必更有利于确保部队战斗力恢复。
3.3在服务形式上创新,注重疗养与治疗相结合疗养与治疗均出于同一医学基础理论,在检查、治疗手段上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疗治结合模式既可以解决疗养员急症抢救问题,增强他们在疗养期间的安全感,又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疗治结合可以确保以疗养员为中心,围绕健康促进、慢性疾病康复保健这个重点,对疗养员宣传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短期疗养,终身受益的目的。疗治结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疗养因子在疾病治疗上的优势,有利于人才交流,有利于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更有利于为疗养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层次与内涵。
3.4在技术手段上创新,注重中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中医在养生保健、慢性病康复、肿瘤治疗方面有着西医不能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积极运用祖国医学未病先治、已病早治、重在防病等观点,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开展疗养工作,既可以实现技术互补,同时可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利于科室协同发展,发挥所长,共同促进疗养院业务建设全面发展。
3.5在特色文化上创新,注重环境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疗养院所处位置一般是环境优美、疗养因子丰富的海滨、山林、温泉等疗养地,对慢性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这在环境医学中是得天独厚的良性资源[2],是一般药物治疗所不可替代的。注重疗养院建筑风格、环境特点、文化设施、服务理念等方面建设,有利于促进疗养院和谐发展。
3.6在思维模式上创新,注重生理与心理疾病矫治相结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心理卫生建设成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心理战、改善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疗养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心理与生理疾病矫治相结合,是适应军队年轻干部工作压力大、担子重的需要,是适应离退休干部角色转换不及时、缺乏关怀的需要,是适应海、空等特勤人员长期特殊工作环境带来的心理影响的需要,更是为基层部队官兵提供心理服务的需要。
3.7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注重松散管理与组织行为管理相结合实施组织行为管理便于集中管理,更好地加强疗养的针对性,更好地利用景观治疗、理疗、体疗、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多种疗养手段在短时间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疗养质量。
4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4.1抓班子建设凝聚人心领导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带头树立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紧紧抓住疗养院编制体制调整、疗养区及疗养房建设整修的难得机遇,积极适应形势,主动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研究制定疗养院发展规划时,要量力而行、科学安排、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急功近利,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效益,确保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4.2抓专科建设突出特色疗养院在一般医疗学科建设方面很难与综合性治疗医院相竞争、抗衡,学科建设要充分发挥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以疗养康复技术为基础,以心理、中医、理疗、体疗为技术手段,侧重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康复状态人群研究,重点抓住疗养员这个稳定的研究对象,在预防、保健、康复这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寻求新方法、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疗养员整体健康水平。同时,利用专科中心和特色科室这个平台,发展相关学科技术建设,以特色技术带动常规技术,以特色科室拉动整体科室的协调发展。
4.3抓人才建设突出层次学科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培养方面,要本着选贤任能、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胆引进竞争机制,既考虑人才的技术特长,也要结合人才自身性格特点,安排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岗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点科室领导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可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在人才引进方面,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借鸡生蛋”。在人才培养方面,既可以通过短期专业培训,也可以通过送学、进修、“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人才使用方面,要建立健全一套规范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在晋职、晋级、住房、待遇等问题上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积极做好“安心、暖心、舒心”工作,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既要为我所有,又要为我所用。
4.4抓设备建设突出保障设备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硬件支撑,在设备建设方面要着力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争与筹相结合,在资金来源方面既要争取上级资助,也要主动筹集。二是购与改相结合,疗养院资金有限,既要积极购置必须的重要的医疗设备,更要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改进旧设备,做到物尽其用。三是用于管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最大效益,又要严格管理,定期维护,延长使用寿命[3]。同时,在设备的引进选购上要本着先进设备与康复设备并重的原则,充实更新诊疗、急救、理体疗、心里生理监测、健康鉴定和体能训练器材,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好设备的作用,又要满足疗养员康复、保健需求,突出疗养院特色。
4.5抓环境建设突出文化环境建设是疗养院的门面支撑,优美、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疗养因子对慢性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环境医学对疗养员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抓住疗养房整修改造机遇,改善营区环境,在室外搞好绿化、美化,添置休闲秋千、健身器材、宣传展板、音乐长廊等设施,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在疗养房内引入现代化室内装修理念,使布局简洁、明快、上档次,配套的空调、厨具、卫生间设施更具人性化,综合楼设置会议室、舞厅、娱乐室、阅览室,使疗养员宾至如归。
参考文献
1蒋家望,李立保.军队疗养院功能定位的初步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1):84-86
2许新安,董安身.浅析提高疗养院的综合效益[J].西南军医,2004,6(2):62-64
康复理疗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髋臼骨折;3D打印;康复
中图分类号:R445.3;R6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027-05
髋臼骨折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髋臼解剖复杂性使髋臼骨折诊断分型及治疗较为困难,成为创伤骨科医生的一个挑战,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由于髋臼解剖位置深、形态复杂,复位与固定极为困难,手术过程中易出现螺钉进入关节、骨折块移位等并发症。传统的手术方案设计,术者对骨折线的判断以及重建钢板的植入位置、螺钉的选择没有三维空间的判断,完全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与技能,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患者康复周期长。因此,完善的术前方案制定与术后康复密切相关,可以决定手术成败。随着数字医学与3D打印技术的发展,2006年我国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实现了虚拟到现实的转变,医生可直接根据3D打印模型对骨折线进行分析分型,术前虚拟复位手术方案设计,确定个体化、最优化的手术方案及模拟操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髋臼骨折,并与传统手术方法术后采用相同康复锻炼计划,对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髋臼骨折患者共63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31例和3D打印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组32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左侧髋臼29例,右侧髋臼34例;新鲜骨折38例,陈旧性骨折25例;年龄22~56岁,平均43.2岁;按照AO分型进行分类,A型27例、B型21例、C型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情况、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63例患者均获得超过6个月随访。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术前对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和Harris评分进行记录评估。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髂腹股沟入路、K-L入路及联合入路的精准修改及相互配合。
1.2.2 3D打印组 将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到医学3D图像辑处理Mimics14.0软件中,对髋臼骨折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观察骨折块的相对空间位置确认分型,并虚拟手术复位。利用复位骨折模型,以骨折的AO治疗原则为准,选择合适手术入路,在复位骨折模型上划线确定预设钢板位置及每个钉孔位置。利用创建圆柱体功能创建直径为2.5 mm圆柱体进行虚拟钉道模拟,按照实际术中情况调整每颗虚拟螺钉方向及长度并测量每颗螺钉长度。同时,运用“创建曲线”(Create Spline)在模型上布置一条红色曲线即最佳钢板植入位置,三维切割(Cut)预设钢板位置骨折模型,切割模块大小等于现实重建钢板的长度和宽度,得到预设钢板位置骨面模型,文件以STL格式导入3D打印软件markware中调整打印方位,3D打印出实物模块。根据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重建钢板的折弯,选择合适孔数的钢板,先折弯大的弧度,再折弯小弧度,争取一次到位,避免反复折弯,折弯标准为离骨面平均距离
1.2.3传统手术组 术者术前根据患者X线片及CT扫描结果对骨折分型进行判断,根据骨折分型及自己的经验进行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并进行手术。
1.2.4术后康复计划 术后伤口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24~48 h。效过后检查患侧下肢的感觉、运动、血运情况。术后复查X线片及64排三维重建CT。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和复位效果,根据术后X线片或CT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康复锻炼,以获得髋关节更好功能。出院后对两组病例进行随访。康复治疗步骤:第一阶段(术后2周内):目的: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方法:患侧髋关节置于屈曲30°、外展15°,术后首日行臀大肌、髋外展肌、股四头肌、胭绳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100~150次/d,分3组完成,早、中、晚各训练1组,每组于1 h内完成。去引流管后,CPM机治疗,自30°开始,2次/d,50~60 min/次,隔日关节活动度增加5°。鼓励髋关节适度后伸及外展运动(≤30°),3~4次/d,30 min/次。髋、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避免过度内收、内旋活动,循序渐进,配合借力运动及理疗。第二阶段(术后2周至骨折临床愈合):目的:逐步恢复患肢功能;方法:健肢与躯干维持正常活动范围,主动髋关节后伸、外展、下肢屈伸、股四头肌锻炼和床边站立,做床上保健操。术后5~6周扩大活动范围及力量。术后8~12周依骨折愈合情况,行扶拐不负重及适度负重行走练习。配合理疗及按摩等治疗。第三阶段(骨折临床愈合期):目的: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方法:加强患肢关节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最大限度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通过主动运动、助力及被动运动恢复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循序渐进,每日练习数次。逐步增加肌肉的工作量,引起肌肉适度疲劳,配合理疗及按摩等治疗。
1.3临床随访及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3~6个月每1个月随访1次,6个月至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1年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术后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愈合情况、髋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情况。采用VSA评分、Harris评分对患髋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3例患者术后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9.7个月。在术后2周和3个月两组髋关节VAS、Harris评分3D打印手术组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髓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活动关节和负重关节,髋臼解剖结构复杂、位置较深。Judet等将髋臼临近结构划分为前柱、后柱,前柱(即髂耻柱)由髂嵴前上方斜向前内下方,经耻骨支止于耻骨联合,由髂嵴、髂棘、髋臼前半部和耻骨组成。后柱(即髂坐柱1由坐骨大切迹经髋臼中心至坐骨结节,包括坐骨、坐骨棘、髋臼后半和形成坐骨切迹的密质骨组成。髋臼后壁和髂骨下部是髋臼主要负重区。髋臼骨折的治疗目的是通过恢复解剖结构、加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积极治疗来恢复髋关节功能。随着内固定技术更新,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已是大多数创伤骨科医生的共识,而个性化、最优化的术前设计是临床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相反、在三维数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逐层制造方式将材料堆积起来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1986年,Chuck Hull发明了光固化立w印刷技术(SLA),并产生第一台3D打印机。
本研究32例患者采用数字化结合3D打印技术设计个性化的髋臼后壁修复方案,术中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无并发症,效果理想。此方案和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术前可按1:1比例3D打印出骨盆模型,有助于骨科医生了解局部解剖与骨折情况,还能进行现实手术模拟。这有助于手术医生术前熟悉手术操作,发现术中潜在风险并提前预防,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②在医学教育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对年轻医生而言,3D打印技术可以弥补解剖标本缺乏的空白,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解剖结构。年轻医生通过3D打印模型得到了反复训练手术机会,快速提高青年医生的手术技能。③3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治疗模式变成术前预演、术中实践、术后复查治疗模式,降低治疗盲目性,保证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创伤程度。④通过3D打印实物模型可以更好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和交流病情。三维模型可以很好地显示复杂病变的解剖形态,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使医生对病情有更直观、清楚的了解,并且在临床上还可用于与患者沟通谈话,使患者及其家属更易于理解病情、手术方式、并发症,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