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1
【关键词】数字媒体 人才 培养 困境 社会实用性
在当代,数字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收看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实况,或是国际象棋大师的博弈,又或者我们可以一边搭公交车一边利用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数字媒体真正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理念得以实现。当然,数字媒体这个传播载体的出现一方面使我们的传播途径得以丰富,但是另一方面又对我们社会现有的人才供应结构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数字媒体这一传播载体需要人才去使用它,发挥数字媒体的最大价值,这里就是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仅仅拥有好的千里马是不够的,而是要有懂得运用千里马的伯乐,把数字媒体这一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传播载体不断丰富起来。
当然,针对这一人才供需结构的新变化,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也渐渐出现了研究数字媒体这一传播载体的专业,并且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然而当代中国教育也遇到了一个瓶颈期,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培养出来的传播学人才竟然没有办法对数字媒体进行实际操作,完全失去了社会实用性价值。这样无论是对数字媒体本身的发展,还是对我们国家传播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阻碍。
因此,如何培养出一批能动手、懂理论、重实践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就成为了这个时代抛给我们的一个巨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这也是我们在这里着重探讨的内容。
一、数字媒体的含义与特性
数字媒体作为特殊的信息载体,存在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指这个数字媒体其本身通过动画、音乐、网站、论坛等模式存在,数字媒体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形式直接了解到数字媒体所承载的内容,这些被称为感觉形式。第二种形式是指编辑数字媒体各种感觉形式的二进制代码、编程等,这些被称为逻辑形式。第三种形式是指承载各种感觉形式的客户端,包括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这些被称为数字媒体的物质形式。
数字媒体的三种形式不可分割,因为数字媒体需要这三种形式共同构建,才能够形成有效传播。即使人们通常接触到的数字媒体主要都是指感觉形式下的数字媒体,但是这种数字媒体形式认识显然是很狭义的。我们如果要对数字媒体进行更大的发展推动,就需要对数字媒体的感觉形式、物质形式、逻辑形式都要有所发展才行。
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信息载体,数字媒体的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各种旧的传播媒体,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数字媒体的特性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精确性
数字媒体的精确性主要是指数字媒体在传播上会更多体现出它所要针对的特定对象,或者说数字媒体所服务的对象也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其所提供的服务都是非常精确的。与数字媒体的精确性相对比,旧的媒体形式传播形式没有明确的服务方向。虽然像报纸或者电视这类媒体尝试以不同类型的板块或者节目来增强其传播的针对性,但是它们依然没办法做到只向信息的需求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而是附带了很多其他的信息噪音,干扰了这些媒体与信息受众之间纯粹的信息交流。所以数字媒体的精确性,就是一个解决或者说降低信息噪音的方案,数字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更为直接,而不需要信息受众自行选择编排,像剪报一样把所需的信息汇集到一个本子里面。
(二)分众性
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社会化大分工也随之产生,每个人都细化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其从事的工作即便类似也有细微的差异,其所受教育的背景、经济条件与实力、精神心理的状况,都促使了人的异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不同也导致他们迅速地分层,成为很多个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所关注的东西或许相同,或许不同,但是对于信息载体的选择必然是不同的。因此,数字媒体比起其他的媒体更具备时代标志的特性就是分众,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然后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有的人喜欢阅读,但是有的人有文字疲劳的现象,希望阅读图片,这些在数字媒体中都可以通过搜索找到关于同一个信息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以往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所不能比拟的多元和深层次分众特性。
(三)互动性
这个特性也可以说是数字媒体为什么那么重要的原因,也是数字媒体最大的吸引力所在。数字媒体不同于以往的旧式媒体,其诞生的本质就是社会里虽然每个人千差万别,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话语权有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本质追求。话语权,简单地讲就是人们有想要说话的权利追求,而话语不能仅仅存在自言自语,因为话语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话语是具备社会性的。所以人们渴望跟不同的人,甚至是更多的人说话,数字媒体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给人们以说话的机会,可以展现自己对于这个信息的观点和看法。
互动不仅仅停留在信息的者和受众之间,也存在受众与受众之间,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这个平台,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不是像看报纸或者电视,对着屏幕和文字自言自语。所以这一种说话所产生的也让人们对数字媒体有一种更亲切的主观体验。
而互动性从本质上看,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提出一个社会流动理论,认为数字媒体是在信息传播领域提供了一个社会流动方案,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地使信息渗透到各个受众那里,这种互动也加速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人员社会位置的新陈代谢。
二、数字媒体所面临的人才困境
上文谈到了数字媒体的三大模式和三大特性,主要是为了分析当代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困境。高等教育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能一味指责高等教育的设置不当,而要探索社会的本质原因,看清楚其本质上产生这样一种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从而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其实,当代数字媒体所面临的最大的人才困境就是社会实用性的不足。
中国的数字媒体的发展过多地依赖外国技术的开发,像中国人普遍使用的视频分享网站、微博网站等这些数字媒体的感觉形式,有些都是在国外有先例,由中国的数字媒体人才稍加改造,然后形成中国的数字媒体表现形式。这种创新不足表面上是因为中国的数字媒体的技术不完善,但是本质上仍然是当代中国的数字媒体人才对于社会需求的脱节,理论学习虽然成绩优秀,然而缺乏深层次的社会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不能够针对社会的本质需求,提出更具备中国特色和中国社会属性的数字媒体形式。
人才困境除了上面讲到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本身的问题,当然也有数字媒体在高等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中国的传播学科开辟时间也比较晚,这导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步慢,比起外国已经有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传播学研究和关于媒体的钻研,中国的确任重而道远。社会化大分工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需要更为精确地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但是由于中国的传播学科发展迟缓,即使针对数字媒体方向进行培养,也只能主要依靠数字媒体学习者的自我探索,这种自我探索目的性虽然明确,但是很多东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熟的经验作为指引,往往走的弯路很多,导致这批人才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也就产生了供需的隐形失衡,表面看这类数字媒体的人才很多,但是他们并不完全具备社会的实用性。
三、数字媒体人才的社会实用性困境解决方法
既然我们明确了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所存在的人才困境,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解决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困境。
(一)充分完善数字媒体的传播理论体系
是针对数字媒体培养教学而言。以前对数字媒体的认识正如前文所讲,已经出现了一些狭隘的观点,仅仅看到数字媒体的感觉形式,而忽视了对数字媒体的逻辑形式和物质形式的开发。传播学本来就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其分支媒体传播的理论,也应该联合各种相关学科,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字媒体最易让人感受到的感觉形式上。数字媒体的理论体系拓展需要更多的学科专业人才共同开发。没有一个好的理论体系指导,那么数字媒体的人才培养发展还是需要耗费极长的时间。
(二)创新数字媒体的传播实践
从数字媒体的传播实践看,以前的数字媒体人才过分重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而忽视中国的特殊性,不能够结合中国实际来进行传播的实践。而且数字媒体人才还缺乏参与传播实践的勇气和创新的胆量,往往停留在前人的传播成功方案上,而不能够真正把社会作为一个大型的试验场,把自己一些全新的理念放进去,实体化为一个具体的数字媒体的传播模式。因此,作为数字媒体人才,应该重视传播实践的发展,把传播实践作为数字媒体的一种更为重要的自我培养过程。
(三)提升数字媒体的关联特征
数字媒体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因此数字媒体的多元性需要更进一步的拓展,数字媒体人才要兼顾到数字媒体与其他媒体、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把数字媒体变成一个更有社会意义的大平台,结合社会生活,拉动消费和生产的发展,使得数字媒体真正能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积极的效用。所以数字媒体人才应该重视强化自身的知识中的关联特征,促进数字媒体的社会应用发展,也就是数字媒体专业人才自身社会实用性的发展。
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媒体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有把握好数字媒体的人才的社会实用性,才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下,每个人都如同社会生产大机器中的零部件,其特征性明显,因此强化数字媒体人才的社会实用性特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学明.数字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宏.数字媒体解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2
1.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媒介现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在迎接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同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提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今天如果我们缺乏对媒介作用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对当前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文化特点乃至我们自己,甚至对现行的教育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2.未成年人离不开媒介。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是各家网络和网络商家的目标受众群。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2300万。从网民结构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4%;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了14.9%。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则有很大改变,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和学校,帮助完成这一社会化的过程。现在的孩童多数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近年人们对媒体给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忧心忡忡,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孩子出现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倾向,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网络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因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有效教育,从而患上了“道德缺血症”、“法律痴呆症”和“网络痴迷症”。面对这些顽症,治愈他们的有效方案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赋权于青少年,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有了较好的网络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有了网络素养,青少年好似穿上了“防弹衣”。它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网络素养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从而成为积极的网络使用者。
3.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于青少年对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理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判断能力,思考上也具有较大的非理性,因而会产生缺乏思考的肤浅行为和过激行为。比如:热衷于追逐新事物,沉湎于网络游戏、叛逆行为,与家长老师对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出现性道德滑坡走上犯罪道路。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的消费者,青年人面对媒介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的判断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二、关于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1.借鉴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践。加拿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各省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中。加拿大媒介素养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一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帮助他们区分虚拟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同时,还要增强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另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对未成年人要有科学准确的认识。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对他们有科学准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未成年人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儿童和青少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他们身上具有天然的发展性和进步性,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视角观察他们的特性、需求和问题。传统的观念对社会总体进行人群划分,一直将未成年人置于社会弱势群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少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惑、限制、压力和选择,缺乏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要赋权于他们,通过他们接触媒体、思考媒体、解读媒介讯息、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的实际经验,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3
关键词:报业;新媒体;转型;新闻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49-03
一、报业新媒体转型项目解析
2014年1月1日《新闻晚报》正式停刊,唱衰报业的声音不断,也因此激发很多报业开启加速转型之路,积极探索媒介融合趋势,广泛运用新媒介技术,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平台建设等。在过去近1年多时间里,部分报媒已实现了从内容生产、终端呈现到平台运营、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全面融入互联网。以下我们选取2014年10月在首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发展大会上颁出“2013-2014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1]”名单,管窥一下这些报业新媒体创新项目的共同点与创新点,藉此探寻其转型变革的方向与思路。
(一)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项目统计分析
表1 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项目统计表
通过对表1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其一,从项目分布及数量占比来看,全媒体平台运营或融媒展示类项目占到了1/4强。作为报媒转型的首选项目,报业希望藉此实现报道全面化、立体化;信息产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受众覆盖精确化、广泛化。
其二,从项目涉足的领域来看,报业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服务领地,从单纯的信息传播领域,过渡到出版、数据服务、电商、电影、演艺、线上社交平台、线下社区服务组织、物流配送等延伸行业,尽管报业跨界运营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早期多半是以投资实体产业的方式来运作,而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则是聚焦特定受众,更希望利用自身优质的数据信息资源独立运作更多的服务型项目。
其三,从项目的技术运用来看,当下热门的网络技术、微博、微信、移动App技术、二维码、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户外数字媒体、电子阅读器、移动采编系统等都在报业新媒体项目中有所体现。尽管有些技术应用还浮于表面,很多报业也会借用现有的商业技术平台进行新媒体运作,但这并不妨碍独立自主创新技术的探索与研发,比如人民网微博平台开发、广州日报自主研发的哇喔WOW平台,以及各种移动App开发,都是报业在技术领域的有益探索。
(二)报业创新项目的共性特征
这些创新项目既有理念的创新,也有内容层面及技术层面的创新,尽管创新点不同,但其创新背后所遵循的变革思路是共通的。
1.突出原创性与数据化
关于报媒是否要继续恪守“内容为王”曾引发广泛讨论,很多人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出要以“用户为王”、以“渠道为王”。但回顾过去一年新媒体转型较为成功的项目,我们发现“内容为王”仍是核心,比如报媒转型项目中的代表性产品上海观察及澎湃新闻、界面等都是以其原创高质量内容迅速切入市场并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的。另外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信息价值依赖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呈现。其中重庆商报社开创的“新财商指数研究院”就是一个以数据解析经济发展趋势的项目机构;另外证券时报社开辟的“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平台”,同样是基于数据监测、分析,为资本市场领域提供舆情研究服务。
2.突出融合性与多元化
融媒理念已成为报媒转型的核心理念,很多报媒纷纷从全媒体平台架构中寻求突破口。全媒体意味着资源的重新整合、工作流程的改变、报道方式的改变、传播渠道的改变,以及资本运营方式的改变等。正如我们随机应用一下报媒新媒体创新项目,会发现多半产品都是融媒化制作手法与多渠道产品输出。
3.突出移动化与社交化
报媒此轮激进式变革几乎全面转向移动端,在上述50强项目中有超过8成以上项目都是基于移动平台运作或利用移动端技术实现的。而移动化又带来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交互、分享、娱乐的需要,因此,很多报媒新媒体项目中都加大了产品的社交属性,丰富了社交化应用。仅以微信端项目为例,就包括新闻问答、粉丝社区、圈内活动、人才招聘、投稿等多种类型。
4.突出服务性与地域性
首先,服务性是这些创新项目中最典型的特征。比如现代快报官方微信项目、泰安日报社移动客户端“最泰安”等,这些项目都专注提供贴合用户生活需求、满足良好体验的服务内容。新媒体时代,用户是核心,做好用户的服务与开发是媒体转型的核心。其次,是突出地域性。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项目中多数来自地市级报刊,尽管有些项目平台运用相似,但产品仍各具特色,这主要得益于内容服务于当地百姓生活,突出地域化。比如深圳报业集团打造的社区系媒体系统,就是将资讯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地域性是作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报业新媒体产品的重要保证。
二、报业新媒体转型对新闻教学的启示
如果说报业变革是紧跟互联网步伐,那么高校新闻学科发展则是紧跟报业变革的步伐,当然这与报业过去十年的主场效应有关,但如今新媒体全面冲击媒体行业,高校新闻教育教学既要从报业变革中习得经验,获得启示,也要跳脱报媒看到整个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并以此指导新闻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层面的改革,以达到推进新闻人才适用性培养之目的。
(一)教学内容层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科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是目前高校新闻学教育急于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透过对此轮报业新媒体转型创新项目的内容分析及共性特征的把握,我们可以提炼几个核心关键词:原创性生产、数据化再现、逻辑化聚合、日常化互动。这几个词如落地于课堂,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新闻教育教学内容。
1.原创性生产
原创性内容的生产既是媒体的生存之本,也是新闻专业人才最核心的技能。因此,新闻课堂既要教给学生采写编评的业务技能,更要教给学生能够基于用户需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发现、新闻策划、跨界新闻生产及传播的能力。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微博中的微话题、社区论坛中的原创帖、以及微信圈中的热门分享等发现原创新闻线索,进行追踪采访,制作成横跨报媒、视频、移动端的多元产品,并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终端推送、分享新闻信息。
2.数据化再现
基于数据的价值发现与可视化呈现是目前报媒转型中着力发掘与打造的。这种能力包括四个层面:发现数据,解读数据,制造数据、可视化数据。在课堂上可通过多种任务来训练,比如对热点新闻事件背景数据的挖掘,利用各种统计数据来发现、解读事件,利用各种综合或垂直搜索引擎捕捉舆论走向、进行新闻议程设置,利用新媒体平台去调查问卷等,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可视化数据技术指导。
3.逻辑化聚合
信息逻辑化聚合已成为信息碎片化时代最急需的一种能力。报业新媒体创新项目中有很多产品内容,都是基于碎片化信息做的逻辑化聚合并输出的,包括微信项目中的新闻专题类产品、新闻评论类产品、以及各种特色服务性信息等。因此新闻课堂要教给学生如何在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中找到新闻价值所在,并运用因果、对比、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来有效聚合信息。
4.日常化互动
新媒体是社交全面融入媒体的时代,社交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常以分享个人日常生活为前提,通过这种随时随地的在场拉近距离,增进了解,藉此强化认同与归属。日常生活是最鲜活的新闻现场,新闻课堂要教给学生能够从中捕捉细节,发现个性化新闻;教给学生能够在这种日常生活的直播中敏感觉察群体性的生存状态,抽离共性的社会化心理;教给学生如何能够以日常化直播的手法呈现新闻事件;教给学生能够依靠个性化的表达聚合受众,实现用户化管理。
(二)教学方法层面
1.工作坊教学法
依循报纸、电视、杂志、新媒体等不同工作流程设立的工作坊,以其小而灵活的方式有效地满足了“理论+实践”的新闻教学要求,是目前国内外新闻院校广为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随着融媒趋势进一步发展,基于不同媒体平台设立的独立工作坊在培养全媒体人才方面开始出现瓶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我国较早推广职业新闻学教育,探索工作坊教学模式的高校之一。学院目前成立有清新时报工作坊、清新世界工作坊,一个专注于纸媒,一个专注于视频媒体,两个工作坊基本上是依托课程,外加社团管理等模式独立运作。尽管在融媒理念下,各工作坊在小范围内开始融媒实践,比如清新时报内容已由报端过渡到微博、微信端,但跨界视频及其他终端则较少。
当然平台是为教学服务,工作坊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还要充分考虑软硬件客观条件。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用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全媒体技能:一是“常规+机动”模式。平时采用分散而灵活的工作坊模式指导学生制作不同门类的新闻产品,而对于较为重大的新闻报道,则从各工作坊中机动调取人员,组建临时融媒团队,进行多元稿件的采制,多通道;二是工作坊轮岗制。工作坊成员间可以定期换岗、轮岗,已习得多元融媒技能;三是在各个工作坊之外,构建一个学习社区,不同工作坊成员间可以共享知识与技能,实现互助学习。
2.微传播教学法
在谈论这种教学法前,有一个现实需要正视,移动媒介使得媒介化生存变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逼真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们对移动媒介依赖成瘾,一旦离开就会出现焦躁、困惑、易怒、抑郁、孤独等情绪[3]。有人据此提出“去手机化”的理念,但现实证明不可行。尤其对于新闻专业学生,面对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的新媒体环境,更不能轻言弃之,而应思考如何善用。我们或可将手机全面引入新闻课堂,将课堂改造成一个可以实现“微传播”的媒介场域,而课堂中的师生则改造为一个媒介运营团队,而教与学的过程转变为直接的媒体传播过程。
我们以运营“课程微信公众号”作为举例,通过下图来看一下基于媒介运营的微传播教学如何组织与实施。之所以优先选择微信公号,因为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的社交媒体,学生全面介入可以先行保证公号的正常运维。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传播教学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部分主要包括微传播与微互动,教师将理论、技能知识,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典型错误问题等进行有效分割聚合,制作成适宜在微信端传播的图文、视频、语音等微内容。而学生一方面通过线上答题等方式进行微反馈,另一方面针对其他微信订阅者开展学术性、服务性以及娱乐性等信息推送,并通过开展分享、问答、抽奖、讨论等线上活动以增加订阅量及提高粘度。线下部分主要在教室完成,师生共同就线上运维进行延伸讨论,讨论的过程可以利用微信端进行现场直播,继续与其他订阅者分享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学生、其他订阅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开放式、共享式、互动式的微传播主体。另则,微传播教学法的效果评估可以直接利用微信平台提供的阅读数、点赞数以及订阅量来做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
除却微信平台,师生还可将微博或其他微传播平台,改造成一个以课程教育教学为主题内容的媒介运营平台,由师生共同运维,最终推进新闻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理念层面
除却教学内容、方法这些具象层面,报业新媒体转型对新闻教学启示可能是从根本上诉诸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层面上的转变。
早在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建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就提出“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4]。时至今日这一新闻教育理念仍指导着新闻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只是不同时期,对实践的内容有不同阐释。当下新媒体环境下,动手实践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扩充。
首先,动手实践不再局限于采写编评等业务技能的实践,而应包括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生产基于用户需求与体验的产品,对用户习惯的培养,以及实现对用户化的管理等;其次,动手实践不再局限于课内外,而应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广泛参与媒体实践,实现对各种渠道传播特性的了解;再次,动手实践还应包括基于媒体产业链延伸领域的实践锻炼,以实现对泛媒概念下产业融合的理解。
报媒是整个媒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单元,尽管当下报业新媒体转型还处于尝试与探索期,但一旦深入很多报媒依然能走在媒介发展的前沿。作为高校新闻学科要能够从中把握前瞻性的变化,并藉此思考更多适合新闻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2013-2014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出炉[EB/OL].温州网,http:///system/2014/10/16/104245254.shtml.
[2]胡国洪.新媒体语境下的内容生产[EB/OL].金华新闻网http://.cn/zt/2013-12/11/content_3036301.htm.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4
关键词 内容营销 社交媒体 传播内容 传播效果
一、内容营销的背景
社会化媒介时代传统营销方式遭遇壁垒。每一次新的传播平台、新的技术手段的更迭,都对企业传播带来深远影响。在信息垄断的年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对象无法回避营销信息只能被动接受,对于硬性广告,传播对象普遍存在着厌烦、抵触的情绪却又无计可施只能被迫接受。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泛滥成灾。在互联网上,只要你想了解,鼠标轻松一点,各种信息就会纷至沓来,因此新媒介时代传统传播效果开始失灵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众对营销内容的选择构成了三个防卫圈——通过插件等技术过滤营销内容、忽视营销内容、选择性遗忘营销内容,即:通过技术手段过滤硬广告,通过忽视或选择性遗忘过滤软广告。如何突破这三层壁垒,抓住用户眼球,进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是每个企业现如今面临的问题,因此企业唯有创作出满足受众需要的信息才能到达受众从而达到营销效果。
二、内容营销的定义
内容营销是不需要做广告或做推销就能使客户获得信息、了解信息、并促进信息交流的营销方式。它通过印刷品、数字、音视频或活动提供目标市场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依靠推销进行的营销活动。但凡以内容为主导,就常常被认为是内容营销。内容营销的营销目的与广告不同,并不追求短期或立即性的不理性的直接的行为改变,而是理性的、倾向长期的那些内容教育。内容营销可帮助企业达到“思想领导”的角色,扎实的提高品牌的忠诚度、黏度,人们的资讯来源愈来愈多样化,也促使人们一定要上网找遍资讯内容以货比三家,这更显得内容营销的重要性。
三、内容营销的优势
在社会化媒介时代,内容营销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互联网内容的延伸内涵、变化形式更多,品牌有更多机会通过消费者可接受且喜爱的内容,来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和互动。根据《2014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内容传播趋势与ROI效果评估》,中国的企业会越来越重视内容营销在移动媒体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近六成的企业表示将增加对“移动媒体/Apps”的使用,从2013年的45%,提高至2014年的56.6%,内容营销逐渐成社交媒体运营核心。
新媒介背景下,受众不再是信息的完全接受者,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行为,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信息随时随地可得,用户的选择权得到了颠覆性提升。内容营销的优点在于:对企业而言,投入成本低、能够产生更多的潜在客户、传播效果更好。对用户而言,能拒绝营销味十足的强制性广告,且能在加深对企业品牌等理解的同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这可谓是用户体验的极大提升。
四、影响企业内容营销效果的因素
内容营销的一个标志是创作的内容能够最终表达品牌的声音,并且能够在消费者寻求信息或购买过程中的各个节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量化表现为受众行为:即用户对营销内容的互动和反馈。本次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选择了教育、商业、服务三大行业中的若干微博大V,通过对其微博转发量、评论数、点赞数的统计,总结出传播效果好的营销内容有以下共性:
1、热点性内容
热点性内容即某段时间内搜索量迅速提高,人气关注度节节攀升的内容。合理利用热门事件能够迅速吸引受众眼球,达到营销目的。做营销的难题是如何在消费者有限的关注力上去吸引他们的眼球。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与其创造一个事件,不如去搭载一些热的话题或大事件,或者搭载一些平台,找到消费者的关注点。如利用世界杯的热门,啤酒企业做出的系列相关内容营销就达到了极高的人气。
2、及时性内容
及时性内容是指在特定的某段时间内具有最高价值的内容,重视及时性内容并且逐渐加以利用使其效益最大化,通过对及时性内容的迅速呈现或进一步加工都能在特定的时间段拥有一定的人气关注度,比较容易得到认可与支持。及时性内容带来的关注度和互动都远远大于转载或相同类型的营销内容。如郑州宝鸡等地的公交公司利用及时的路况信息赢得受众眼球。
3、持续性内容
持续性内容是指内容含金量不受时间变化而变化,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内容都不受时效性限制。持续性内容是企业在内容营销时必须关注的一部分,其所反应的企业的理念、价值、文化是企业内容营销的中流砥柱,持续性内容带来的价值是连续持久性的。对企业而言,持续性内容更能通过长久的积累塑造企业的品牌文化,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如星巴克一直推送的咖啡文化,杜蕾斯一直推送的性文化等。
4、情感性内容
从广告主和品牌的角度来看,不管借助哪种渠道来推广品牌,最主要的是要了解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然后才能够找到品牌推广理念和消费者的契合点。感性是受众对企业文化或品牌的认同,从情感上打动受众,能长久有效地维持用户黏性。因此,企业要在理清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从诉求点出发用感性的内容来打动消费者。
5、促销性内容
促销性内容即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促销活动从而产生的营销内容,促销性内容主要是营销者利用人们追求利益的需求心理而制定的方案内容。社交媒体的用户参与企业的促销活动所需付出的成本也十分低,仅需要动手转发或者回复,即有机会获得相关礼品或优惠,即使中奖机率有时并不高,但调研中发现促销类内容得到的反馈是最高的。一般而言企业会将促销性内容时间安排在节日前后,通过文案的编辑排版等在营销内容中充分体现优惠活动,从而提高受众参与度。促销性内容能使企业更加快速有效促销产品,提升企业形象,同时能积攒人气带来互动。
五、对企业内容营销实践的启发
在网络营销活动过程中,内容营销可以在动画、文字、视频、声音等各种介质中呈现出来,多媒体化的呈现形式让受众更喜闻乐见,但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企业在社交媒体上推送给受众的都是些空洞、雷同甚至是抄袭的内容,不但不能起到营销的效果,甚至会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降低对企业或品牌的认同。因此,企业内容营销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销内容目标明确
内容营销包括发现、组织、分享内容的过程,在整理好内容后找个平台。但是因为内容营销的“间接营销”性,企业所发的内容不如直接营销那么立竿见影,要让受众(潜在买家)受到引导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企业在策划内容营销时,内容营销推广的目标需明确,以此来指导营销内容的推送,并要坚持下去,切莫急功近利。
由于内容营销这种营销形式自身的制作周期较长,导致企业的战略周期也要相应延长,因此企业做内容营销前要明确:公司文化是什么?公司文化是怎么在服务和产品上体现的?公司内容营销方式是否和文化相契合?公司需要给用户提供什么内容?……在推送前分析用户购买时影响他们决定的因素并对症下药推出营销内容达到用户痛点,从而实现购买力的提高。
2、提供原创和高品质内容
堆砌段子忽略客户关系、盲目创作背离市场关键数据、观点中庸缺少原创个性见解、内容跟风损坏企业权威性、缺乏好的内容营销工具等是企业内容营销传播效果失灵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要注重营销内容的原创性和高品质,如内容专业、有趣,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优质内容,言之有物有意义;也可另辟蹊径,通过创意性的方式获得关注度,如挑起争议性话题,引导受众间的讨论等。
在营销内容中,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结合产品或企业文化,推送相关的内容,可以将受众本身写进微博,也可将受众的评论等反馈写进营销内容,社会化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意义上受众对产品反馈不足的缺憾,因此不能以拉动购买力为唯一目的,要切实将维护用户关系作为重要衡量指标。
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既然消费者寻找的是内容而不是广告,那身为广告主,与其付费买“内容”旁边的版位,还不如企业自己依循营销策划自主生产营销内容,成为内容本身。创造有吸引力的内容,在社会化网络中,让用户彼此去分享、谈论和推荐这些内容,从而让这些高质量、高相关度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品牌、产品、服务的曝光度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内容营销作为一种隐性的广告形式,已经成为显性传统广告的有力补充。内容营销所要传达的广告信息隐藏在看似非广告的营销内容之中,在潜移默化间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共鸣。优势和效果如此明显,企业在推送营销内容时定要朝着视觉化、人性化、即时化、互动化、社交化、移动化等趋势迅速进化。
参考文献
①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②李欣,《内容营销:消费者到底想看什么?》[J].《数字激荡》,2013(12)
③孔清溪,《隐性与显性的优势互补——内容营销与传统广告的全方位解析》[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2)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5
[關键词]移动学习;课程设计;学习理论;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4-0060-07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移动学习正在悄然改变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谷歌项目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在2012年移动世界大会上透露:每天大约有85万台Android设备被激活,迄今为止,共有3亿台设备搭载Android系统。同时,Android市场上为用户提供多达45万款不同类型的应用。据新东方在线统计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iPad国内占有率达79%,智能终端数量10月达2亿,半年内增长率为125%。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大量移动终端、手机新功能的闪亮登场,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出现。成就了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
可以说,移动学习已从探索阶段转入了如何真正对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阶段。当技术的支撑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如何使移动学习课程更有效地应用于教育和培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的移动学习课程更多的只是解决了“课堂搬家”,离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还有很大的距离。移动设备为丰富的多媒体学习提供了潜力。但是,使用和开发移动学习的模式仍有所欠缺。移动学习的主要挑战在于缺乏专为移动设备开发的学习内容。2004-2005年,荷兰开展了Manolo项目,该项目主要關注电子学习、无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集成。Manolo项目的评估者得出结论,移动学习只有在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和必要的服务时才有效。这条规则不仅适用于移动学习,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将网络上现有的纸质课程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于材料的质量或效果的影响甚微,除非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根据Wentzel等人的研究,荷兰开展的GIPSY和Manolo项目表明,仅仅通过另一种方式(移动设备)提供与网络上相同的数字化学习资料。其价值对于学生的教育经历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教学设计者面临着如何在学习应用中使用移动设备这些功能强大的新工具这一挑战。他们要做的不是期待下一个伟大的技术进步,而是致力于应用现有的工具合理地设计课程。在设计微型学习课程时,要为学习者设计,而不是为技术设计,在学习者的需求和技术手段发生冲突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学习者的使用环境、学习需求和经济能力等。为了有效地支持移动教育,要确定符合教学法的课程设计原则,并将这些原则灵活应用于教学设计中。为课程设计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他们能尽可能的适用于最广泛的学生群体,使微型学习从边缘走向主流。下文将对相關的学习理论、现有的设计原则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炼微型课程的设计原则,以为课程设计者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
(一)相關学习理论
现有的几种学习理论可以作为制定移动课程设计原则的出发点。ArnediHo-S6nchez等人认为,许多现有的学习理论与移动学习具有相關性,可以作为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的依据。
Uden提出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可作为设计移动学习环境和移动学习活动的理论框架。他认为活动理论是一种包括意向、思考、历史、合作和发展这些理念在内的学习理论。它重点是通过利用包括主体、客体和工具在内的活动来理解人类活动和工作实践。在微型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和学习活动之间的互动可以作为一项活动,而移动设备就是工具。按照Uden的观点,活动理论的四个步骤可以用来有效地设计移动学习框架:(1)明确活动的目的;(2)分析学习和使用的情境;(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活动和其构成成分和行动;(4)寻找内部矛盾,即活动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创新和变化背后的驱动力量。
目前,许多远程教育研究者将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穆尔(Moore)博士提出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Transactional Distance Theory,简称TDT)”这一理论看作是理解远程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并用于指导远程教育的实践。穆尔等人以远程技术创新为前提建构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反映了后工业化时代的远程教育的核心本质。Park提出可以基于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开发一套移动教学设计指导原则。他应用这一理论将移动学习归为四类:(1)高度交互距离和社会化的移动学习活动(high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soci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2)高度交互距离和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活动(high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individu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3)低度交互距离和社会化的移动学习活动(low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soci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4)低度交互距离和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活动(low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individualiz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y)。Park认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证实,移动设备可以支持学习者在个性化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之间进行转换。
Ally提出,移动学习原则的设计需要利用认知学习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是内部过程,认为学习的数量取决于学习者的处理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花费的精力和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结构。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指出,以语言和视觉的形式呈现信息能够提高记忆水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析信息和世界,他们通过观察、处理和解析,然后将信息进行个性化,融入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当学习者将所学内容情境化时,取得的学习效果最好。移动学习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因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和合作)能使学习情境化。
Sharpies等人发现,移动学习与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vist)学习理论相匹配,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在一个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中进行实践来建构知识和技能的积极过程。
在支持移动学习情境的学习理论方面,专家们还尚未达成共识。而事实上,Kukulska-Hulme等人认为,任何单一的理论都无法全面地描述移动学习。Muyinda也认为现有的学习理论无法全面地考虑到移动学习情境的各种因素,但在移动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前,教学人员至少可以在移动学习情境中利用现有的学习理论。他提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协同学习理论、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理论都可以在教学人员设计移动学习内容时加以利用旧。Herrington等人建议教学人员采用基于设计的方法,着眼于改善学习经验,而不是证明某一理论优于另一理论。然而,很显然,我们需要评估现有的学习理论与移动学习的相關性,以便于教学设计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来促进移动学习的良好发展。
(二)相關的研究现状
在开发成人移动学习内容时,由于移动学习环境的独特性。需要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设计原则。而目前来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还没有形成特定的框架。但是,已有一些研究对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形成了一些受到广泛认可的设计原则,这些相關的研究成果对成人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Dillard认为,了解移动学习环境和其它学习环境之间的差异,可以为课程设计原则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表1中列出了移动学习的七大优势和五个相關的挑战。
移动学习环境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对教育进行重新设想的机会,并重新界定了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關系。基于以上所述的优势和挑战,Dillard提出了六条移动教学设计的原则(见表2)。
Mlearning提出移动设备屏幕尺寸较小,存储量和带宽也小,在学习过程中,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组织提出了移动学习设计的一些指导原则:(1)使用较小的文本块:由于移动设备屏幕尺寸小,在课程设计中文字越少越好。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比文字内容更加适合移动设备。最好使用概念图、可视化图形和声音而不是文字。(2)避免水平滚动:在一般的网上课程中也很少建议使用水平滚动,更不用说在移动设备的小屏幕上提供的课程了。在设计中,要减小图形的大小。以确保它正确地显示在尺寸最小的屏幕上。使用层级形式展现内容可以避免水平滚动。(3)避免使用资源时需要下载插件:学习者会极力避免下载或安装应用程序来访问课程。事实上。当需要安装一个插件来开展学习时,只有10%的学习者可能会这样做。
Gibbons等人认为移动学习原则应包括:(1)以学习者为中心;(2)促进自主学习;(3)学习内容有意义,便于记忆。
Sharpies,Taylor和Vavoula提出移动学习理论应以如下准则作为评估依据:(1)是否与现有的教室、工作场所或终身学习理论有显著不同;(2)是否考虑到了学习者的流动性;(3)是否同时涵盖了正式和非正式学习;(4)是否将学习作为一个建设性的和社会化的过程;(5)是否将学习作为一项以技术为依托的个性化的、情境化的活动。
Kineo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学习服务公司。该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流动通讯网络公司之一沃达丰公司、尼康、惠普、乐购、英国石油集团公司,以及目前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马莎百货公司都有过合作。它提出了设计移动学习的10条原则:(1)常问“为什么要移动?”,比如对于这个内容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吗?对于观看者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吗?从预算角度看是最佳的选择吗?(2)使用现成的信息和通讯应用程序;(3)吸引学习者参与非正式学习;(4)考虑到学习者不止是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学习,设计要吸引学习者注意并促使他们参与;(5)多种触摸操作;(6)物有所值,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地应用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信息简单易懂,并且学习经历简短而舒心;(7)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移动设备不同呈现方式和设计也应有所不同;(8)延长已有媒体资源的影响,如在已有的视频中插入音频驱动问题,并给学习者留有反思的时间;(9)考虑开发高效的设计模板;(10)找到合适的位置使用移动学习。
Ally提出,(1)因为人类短期记忆能力有限,信息应以有意义的序列的方式呈现。移动设备上的学习内容应由5-9个有意义的内容块组成,以弥补短期记忆能力和移动设备显示屏幕带来的限制。(2)信息应该以概念图或者网络而不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以表达重要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關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也可以要求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形成自己的概念图。Stoyanova和Kommers认为,概念图的产生需要批判性的反思,同时也是一种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外化,促进深加工的过程。作为一项高层次的协作活动,可以要求学习者在虚拟小组中合作完成概念图。并互相检查。此外,还应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鉴于大部分移动设备屏幕较小,应更多使用视频形式来设计学习内容。(3)应使用始前教学策略(Pre-instructional strategies)使学习者了解课程的框架:这将有助于他们了解课程的细节。以防止信息过载。这对于移动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在移动学习中信息是片断化的,学习者需要总体框架将信息进行集成。移动学习材料应有相应的预先说明(expository advance organizers),以让学习者了解课程的总体框架:并提供比较说明(comparative advance organizers)使学习者能够将新知识与现有的知识进行比较,使新知识在知识体系中产生意义。
Clark和Mayer提出了六条设计原则:(1)多媒体原则:创建内容时使用较小的文本块:使用弹出窗口呈现图片:尽量减少滚动条的使用。(2)形式原则:使用音频来替代文本;解说要尽量简短,以减少下载时间;为学习者提供耳机。(3)接近原则:使用Flash Lite或类似的技术来实现在图片上弹出文本;不要将具有相關性的内容分开。(4)冗余原则:避免出现重复的信息;在语言学习中进行重复叙述;在此原则中,他还提出了一个算法:
If there are graphics,then
Include narration;
Exclude text;
Else
If there are limited graphics,
OR content is technical,
OR the language is difficuh,then
Consider redundant text,
End if.
(5)连贯性原则:不要使用任何与学习内容和情境不相關的信息;不要添加插图,音乐,或环境噪音。(6)个性化原则:使用音频小助手,或在屏幕上放置一个小图标使学习者获得指导;与用户创建对话;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称的旁白或文字。
二、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原则
本文旨在提出一组适合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应对移动学习环境的独特之处。微型移动学习设计的概念性框架应该确保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高度情境感知、个性化和协同的移动学习,同时也为教育者提供理解和应对系统性挑战的能力,以实现高效率和有效的移动学习和教学。在制定框架时要将学习者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合作、沟通和批判的精神考虑在内,以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
(一)最小模块原则
移动设备上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微型化的,也就是说,要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足够小的模块。以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在繁忙的日程中开展学习,并成功地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微型移动课程设计在学习内容方面,应充分体现模块化的特征,以模块最小化为设计原则。每门课程应由5-9个有意义的内容块组成,以弥补短期记忆能力和移动设备显示屏幕带来的限制闭。以最小模块的形式提供的学习内容,更加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学习者在移动过程中,注意力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微小的学习模块能够将知识点拆解并细化,把课程分割成最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学习内容。短小的、模块化的课程也使学习者能够利用零碎的等待时间或空闲时间来学习。
然而,将某一主题的移动学习内容拆分成最小模块并不意味着使学习内容变得“零碎”。这里的“最小”意味着模块大小要符合学习者在零碎时间学习的需求,以实用短小的内容模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白包含的模块,以满足成人学习者短小、松散、实用的学习需求。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应针对知识点开展,一个学习模块涵盖一个知识点,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或者极小的知识点,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模块的安排要合理,信息分类要清晰,使一门课程的几个模块之间有一定的连续性,便于学习者清楚地了解课程的全貌以及前后的關联。
(二)多样化原则
课程设计的多样化原则应包括两方面:版本多样化以及内容多样化。
版本多样化是指针对不同移动设备的特性,设计同一内容、不同格式、能够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特性的学习内容。目前的移动学习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手机。Nielson又将手机分为了三大类:(1)功能手机(非智能手机):屏幕小、有数字键盘;(2)智能手机:中等大小的屏幕、A-Z全键盘;(3)触摸屏手机:屏幕覆盖几乎整个手机,可通过触摸激活。第二种是声音设备,如mp3/mp4播放器。第三种是轻便、易携带的电脑,如平板产品、平板电脑,上网本和小型笔记本电脑。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设备的范围与日俱增,设备也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能够支持发音、听、看、读、写、搜索信息、计算和玩游戏等。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因地点、学习任务等因素的不同对设备的选择也不同。青少年和年轻的成人学习者通常使用手机和个人媒体播放器。成熟的学习者可能因工作原因会有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些教育项目和应用还没有充分利用新型移动设备的独特优势,例如,使在特定地方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或让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收集数据等。微型移动学习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这种多样性的存在。
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还应注重学习内容的多样化。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为移动设备优化学习内容的创新尝试,但是这一过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肯定的是,大量的移动内容仍然是相当基本的,学习者通常可以下载到数字化的教学卡片与一些简单的教育游戏,但此类内容也为数不多。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和开发往往会受到移动设备本身的限制,目前提供的学习内容很多是为在旧手机上使用而设计的。总体而言,软件已难以跟上硬件的发展。学习内容也往往把重点放在某些学科上,例如,有许多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成绩的数学、英语移动学习应用程序,而人文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内容则少之又少。
(三)互动性原则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移动技术和无线技术为建构创造性的、协作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很多研究人员都指出了移动学习在提高学习协作性和互动性方面的能力。Zurita和Nussbaum在研究中证实,移动技术消除了在缺乏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出现的协调、沟通、组织、交互性和移动性方面的不足。同样,Naismith等人也指出了移动技术在提供共享的对话空间方面的强大能力。他们认为“当人们互相交谈,质问和分享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时,学习才更加有效”。Beale和Jones,McGovern和Gray。以及Field认为在混合学习环境中,移动技术有利于促进大学里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Divitini等人也探讨了移动技术在协调和沟通方面的“潜力”。UNESCO的报告指出,移动学习可以用来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对于社区建设和学习环境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Kukulska-Hulme等人对欧盟资助的移动学习项目开展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Manolo项目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就学习内容传播而言。移动技术似乎是沟通和协作的最有效工具。
在微型移动学习课程中设计互动性环节,有利于学习者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更具批判性、创造性和协作性,更善于沟通,且有利于知识的社会建构。学习者通过协作性地参与学习内容或游戏的创建,有助于他们与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学习者构建分布式的学习网络,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四)快乐体验原则
成人学习者大部分是在生活和工作甚至消遣之余,在开放的状态中,体验移动计算技术带来的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因此,为他们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微型移动学习体验中始终有一种自由、开放、快乐、愉悦的感觉,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针对学习者的及时需求提供相關的支持和信息,设计适合学习者需要的、有趣的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成人学习者在移动状态中,自身的学习动机不强烈,基本处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课程设计者应考虑不断给予可激发学习投入和持续的刺激与反馈。
其次,应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特性,并结合文字、声音、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针对不同的微型学习内容,进行不同的媒体设计。鉴于大多数移动设备屏幕较小的特点,应更多使用音频和视频的格式,而不是文本。
再次,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除了考虑课程内容的设计、媒体的设计之外,还要使课程符合一定的可用性设计原则,即从用户的角度对课程可用性进行设计。移动设备在微型移动学习中的使用使得用户体验有着更高的可用性要求,如界面应简单、一致,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轻松地学习如何使用:保持各级菜单显示格式和操作方式的一致性:保持图标指向意义的一致性:为了保持学习者的新鲜感。需要设计者在保持网站视觉形象一贯性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学习内容等等。
(五)个性化原则
Manolo项目的研究者认为,个性化对于移动学习非常重要,但在目前的设计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实现——这不是因为个性化工具不存在,而是因为很多课程具有整体性,这使得针对每个人的不同需求设计课程困难重重且费用颇高。
UNESCO的研究报告认为,移动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促进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收集学生反馈的过程。不像期末考试或在课程单元最后对学生进行评估的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估是在整个课程中定期开展,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进度和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形成性评价能让教师获得有關学生学习进度的、即时的、个性化的数据,并立即在教学中做出反应。如果学生对某一概念还不理解,教师可以为整个班级、某组学生或个别学生做出教学上的调整。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传作业,并告知第二天的教学计划。移动技术使教师能够迅速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开展个性化教育,选择最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和教学策略。
很多人反对移动学习,因为他们认为移动学习内容的教育针对性不强。一些国家和公司最近正在开发高品质的数字资源,为移动设备优化教育内容。在亚洲,特别是韩国和新加坡的移动项目都在力求利用移动技术使教育更个性化,更具协作性。例如,韩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到2015年将纸质教材转化为数字教科书。政府希望能够在各种移动设备中获取教科书,包括大屏幕的平板电脑。并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兴趣和学习进度将数字教科书进行个性化。
三、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虽然目前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数量较多,支持移动学习的技术相当丰富,但是在课程设计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可用的内容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教学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做的并不在于提供多少数量的学习内容,而是在于提高其质量。尽管,仍有一些质疑移动学习的声浪,移动学习的风潮仍将继续延续并且逐渐普及。当网络基础设施和个人终端已经具备以后,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技术整合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未来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首先,微型移动学习课程将越来越重视互动性和个性化设计,以学习者为本的特性将愈加突出。目前,微型移动学习课程最为常见的设计就是课程内容的简单呈现加上死记硬背与重复的练习。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互动,但最多也就是告诉学习者他是否正确回答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新问题。此外,大部分在移动设备上提供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教师无法为学习者定制学习模块,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课程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这两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關注。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移动技术本身将越来越被淡化,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应用他们已有的移动设备来构建学习活动,设计课程,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世界将成为重中之重。
其次,为教学人员和学习者提供课程设计的简单方法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现成的学习内容,不如为其提供设计学习内容的方法。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项目开始着手优化微型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为教师提供相關的设计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智利的ViDHaC2项目(videoiuegos para el Desarrollo de Habilidades en Ciencia a trav6s de Celulares,or Video Games for Developing Science Skills through Mobile Phones)通过为教师提供在手机上定制科学视频游戏的机会,开辟了移动学习的新天地。理想情况下,这些方法将逐渐成为主流。由于教师更接近学习者,更了解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应该使得他们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微调,以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创造利益。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设计的难点。一般来说,技术挑战在于移动设备较难编程。因此,开发人员的工作就是让教育工作者在无需编写如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之类的代码的情况下,更简便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像Moodle这样的课堂管理平台在这方面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就在几年前,Moodle的诉求仅仅是专为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愿意使用复杂菜单的教师提供上传文件和对学生开展评估的机会。不过,渐渐的,这一开源软件变得越来越便于使用,而现在拥有计算机基础技能的教师也会觉得它很有用而且容易操作。移动设备上的教育内容也应该使教师能够进行同样的操作。
最后,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将在微型移动学习课程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關注。虽然在技术支持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但由于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尚未形成适合移动环境的综合性评价框架。随着微型移动学习的发展。也应有新的评价方式与该学习模式相适应。当前,移动设备和学习活动越来越个性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学习者将被鼓励开展自我评估(其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也鼓励这种做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将越来越多地嵌入反馈模块来促进学习者开展自我评估。
[作者简介]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范文6
为了更好地将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用于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学校鼓励各学院、各研究机构、各单位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该类文化素质公选课的开设有助于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表达沟通的能力、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特色,开设了《开放的学习世界》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一、课程筹划
1.缘起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对象是9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电子产品、网络应用、移动终端对于他们就好像空气和水一样的自然和普通,但有时茫茫数字海洋也会使其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同样需要70、80后的老师们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所以,从教育与技术的角度考虑,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一门探讨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学习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课程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数字时代的最新科技和给学习带来的支持、关于学习发生的奥秘、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化学习、驾驭资源获取的工具。
以此为目标,首先萌生的课程名称是《数字化前沿学习攻略》,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准备,我们觉得这个课程名不足以吸引90后的数字原住民们,苦苦思索,寻找另一个更好诠释整个课程内容的名称,直到我们读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柯蒂斯博士所著《世界是开放的》一书,给了我们灵感:在现在这样一个数字时代,网络技术极大的变革了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贡献和获取资源,无论你是南极科考船上的科学家,还是偏远乡村的女孩,通过互联网,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的内容。因此学习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到此课程名升华为《开放的学习世界》。
2.课程体系
《开放的学习世界》没有教材,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材,所以从课程体系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准备都是点滴积累,初步确定的课程体系包括4个方面:数字化学习、关于“学习”、资源检索、数字化学习环境,最终确定课程内容包括八个专题:开放的世界、关于“学习”、社会化学习、MOOC、资源检索、物联网、云计算、学习分享讨论会。同时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选课,留住学生上课,感染学生听课,对于每个专题的名字也是绞尽脑汁,进行了深度加工,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直击要点。例如,专题三:社会化学习――web2.0时代学习的新潮流;专题四:MOOC?硐?;专题五:资源检索――帮你大海捞针;专题六:物联网――感知世界;专题七:云计算――互联网时代的新动力。
3.教学对象分析
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非专业课,应该具备“公选”的普适性,该类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任何年级任何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选修,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集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和能力,希望选课的学生们,因为名字有趣而选课,更因为内容吸引而上课。
总之,作为一门文化、科学素质公共选修课,该课程不仅能传递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和敏锐洞察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改革实施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和课堂互动系统(投票表决器)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课程改革。尤其在课程考核方面,突出过程性评价,摒弃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
1.教学内容改革
自编教材,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相关书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碎片化知识的聚合,紧跟科技热点,紧扣数字化学习,教学内容每学期更新。《开放的学习世界》讲授部分为7个专题,力求将每个专题都雕琢成一场讲座,带领选课的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数字世界、了解学习的奥秘并驾驭资源获取的工具,从而能够实现更有效的学习。
专题一《开放的世界》,向学生介绍数字时代的最新科技和给学习带来的支持。在这里能了解 “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3D/4D打印”、“智能识别技术”等当前的最新科技;了解技术带给学习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解读新媒体联盟每年最新的《地平线报告》。
专题二《关于“学习”》,带领学生了解学习、解码学习、管理学习。通过了解大脑发育与学习的关系来了解学习;通过“巴普洛夫与他的狗”、“桑代克与他的猫”、“斯金纳和小白鼠”、“苛勒和黑猩猩”等教育学故事生动形象地解码学习;从资源管理、时间管理、认知管理帮学生们管理学习。最后从心理效应出发,破窗理论让你成为“引爆点”,鲶鱼效应告诉你竞争的优势,蝴蝶效应让你明白“微小”不可忽视,木桶理论告诫你短板决定高度,皮格马利翁效应让你懂得“期许”明天会更好。
专题三《社会化学习》,为学生们带来web2.0时代学习的新潮流。从Web2.0的发展脉络,网络学习面临的问题:知识碎片和信息超载,到应对的学习策略,途径解析,延伸到自媒体的特征以及网络学习的思考。
专题四《MOOC》带你走进世界名校大师的课堂。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最早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再到远程教育引出MOOC的概念,MOOC的三大平台得出MOOC的特点,最后教给大家MOOC平台使用的方法,同时辩证地提出探究式问题“MOOC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中国?”“MOOC为高等教育将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专题五《资源检索》帮你大海捞针,教会学生们如何遨游信息海洋,从不同的搜索引擎出发,介绍其存在的差异和相关的搜索技巧、搜索命令,通过搜索工具让搜索事半功倍,快速准确获取资源。同时介绍中国知网等文献检索数据库,助力学习和科研。
专题六《云计算》和专题七《物联网》以通俗易懂的表达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带给学生们“云里云计算,物里物联网”的科技盛宴。
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一直在探索,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了教学相长。在课程内容准备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包括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专题一《开放的世界》包括视频、图片等数字化资源30余条。专题二《关于“学习”》,认真研读了《当代教育心理学》、《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两本书,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专题三《社会化学习》先后参考了《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和《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这两本书,每学期的内容都会参考最新出版的书籍;专题四《MOOC》,专门注册了几个著名的MOOC学习网站,了解其学习的特色和方法;在准备专题五《资源检索》时,参加图书馆关于文献数据库使用方法2个课时的讲座,了解不同文献数据库的最新功能,学校购买?^的特色服务等,并参考中国大学MOOC《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完成了 7个课时在线学习。为了讲好《云计算》,注册和试用过微云、百度云,自建华为桌面云。
对于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还有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就是关于广度和深度,作为“普适类”课程,不易过深,但浅又寡淡无味;不易过广,但窄又黯然失色。本课程在广度方面容纳了教育、技术、教育学和心理学,且每个章节的信息量都非常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足够多新、奇、实用的知识;在深度方面每个专题都会加入适当的互动和探讨,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深层次探究。
2.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不同专题特色,运用课堂互动系统(投票表决器)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实践小组研讨、协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分组研讨。本课程共8次课,开展三次研讨和一次期末汇报,均以小组形式开展,所以本课程设计在第二次课分组,限定每组10人以内,便于研讨和交流,分组采取自愿组合,同时结合异质分组原则教师适当干预。
(2)教学效果即时反馈。利用投票表决器进行课堂小测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及时诊断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
(3)开辟网络学习空间。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建设《开放的学习世界》学习网站,作为学生网络学习阵地,开展浏览课件、拓展学习、线上作业、互动答疑等网络教学活动。
3.评价方式改革
评价方式改革是本课程改革实践的重点,强调突出过程性评价,变考核注重结果为更加关注过程,探索和实践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多元、多次考核综合评价方式。
从评价的作用来说,过程性评价不同于总结性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引导教师、学生对教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全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一种倾向于“过程”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是一种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促进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相融合的评价理念[1]。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总成绩的评定上,突破传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比,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50%和期末成绩占50%组成。(具体评分细则见表1)其中,平时成绩的评价组织形式以“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以小组汇报展示的方式进行,期末成绩评定的组织形式以“组内评价”、“组间互评” 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以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考勤”、“讨论”、“课堂小测验”为主,在评价上充分发挥学生自评的“反省”作用,教师评价的“诊断”作用。
1)开展网络作业。在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建设习题库,作为“作业”的储备,阶段性学习结束布置一次作业,客观题系统自动判卷给分,主观题由教师圈阅完成。成绩时每个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单以及教师的评语,并且每次阶段性作业后,教师都将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客观题作为“课堂小测验”。精心编制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课堂小测验,借助投票表决器进行即时反馈,通过随堂测试,一方面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教师能知道学生的整体情况,便于发现教学的死角和盲区。
3)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讨论题,带领学生们分组研讨、深入探究。在分组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会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进行10-15分钟的研讨,包括学生自学研究:查阅资料,列出观点;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观点,梳理思路;汇报展示:选定汇报人将小组观点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给予及时点评,肯定观点、找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给出得分,小组得分即每个组员的得分。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以小组汇报展示的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协作精神、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在评价上,将“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组内评价中的“监督”作用、组间互评中的“借鉴”作用和教师评价中的“诊断”作用。
其中组内评价由每个小组的打分员根据每个组员的贡献值打分,打分过程由组长监督。通过组内评价的方式客观公平地体现了每个组员的贡献值,调动学生们参与本组成果的积极性,也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那些不积极主动参与、贡献较少的组员。
组间互评是在期末汇报过程中,一个小组汇报成果之后,接受所有学生评价,按照事先给定的评分标准(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借助投票表决器,现场打分,每个学生都有打分资格,每个学生都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充分体现公平性,使学生从评价体系的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同时得分情况即时得出,及时反馈增强参与感和现场竞争的气氛。通过组间互评,让学生充分借鉴他人之长,接受他人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品质和能力的形成[1]。
在组间互评后,教师会根据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对优秀成果与优秀发言人充分肯定,对汇报过程中提到的优秀观点适当补充,对发言人提出的疑惑及时解答,最后依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给出客观得分。通过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对组内评价和组间互评的有利补充,使评价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通过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对自己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沟通。
三、改革成效
针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从“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以上数据是学生对教学方式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的客观评价,从“认知、行为、情感”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四、关于文化素质公共选修课教学模式的总结
1.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展,将网络上、书本中最新的碎片化知识重构,再与个人经历相结合,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度延伸,讲“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