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26-03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曾经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第一次提及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升级模式创新,这为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机会,使生态旅游成为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和文化生活的着力点,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因此,积极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面临的环境,寻找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意义重大。
一、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旅游的概念
经济新常态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而生态旅游是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概念,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的。
(一)经济新常态
经济的新常态,实际上就是在经济的增长趋势上打破原有的以成本为主导的持续性增长状态,转变成建立在经济对称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改变原有经济高速增长的速度,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结构上,不断的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改变原有经济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从原有的要素驱动转变成现在的创新驱动。
(二)生态旅游
最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它以旅游过程中游人以及开发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主要目的。因此生态旅游可以定义为: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以保护自然环境不被肆意破坏和开发为主要前提,以保证游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的旅游准则为主要依托的一种实现旅游与旅游经济均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对传统旅游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因此生态旅游应时而生,成为经济新常态要求下的新型的旅游发展的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旅游对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习惯的影响,我国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的矛盾
传统的旅游虽然有利于旅游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但是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再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新常态提出了“改变原有旅游行业的破坏性开采,要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于是生态旅游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旅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比传统旅游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在发展上还不成熟,使得生态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保护生态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导致旅游经济出现赤字。
(二)地区的差异,导致生态旅游的认证标准不统一
经济新常态推动了旅游行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也督促各地旅游景区积极改变传统旅游的模式,向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上转变。于是,不少专家投身到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上,以保证生态旅游能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中推广,这样有助于国家对生态旅游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但是随着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生态旅游的多样化,需要认证的数量和制定的标准也急剧增加,加之各个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们需求的不同,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认证和标准。
(三)忽略了对游客的环境伦理的教育
虽然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旅游的时期,但是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在游览中的表现来看,生态旅游对于游客而言,仅仅只是定义上的转变,无法落实到生态旅游以保护环境和生态景观上的实质中去。这主要是我国在推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忽略了对人们的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导致我国的生态旅游处于“保护与破坏”同在的尴尬境地。这种对旅游者环境伦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在旅游中依然存在破坏生态景观的举动;而是生态旅游景区并未在景区内放置环境教育的导游和标志。
(四)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景区所在地的政府、生态旅游开发和投资的企业、景区、生态旅游中的游客和其他构成生态旅游的相关者。只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的模式才能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新常态对旅游业的总体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来看,由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对生态旅游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建立还不成熟,因此无论是政府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保护和检测,还是对生态旅游策划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上都未建立完善的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无法适应经济新常态对旅游行业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目标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是国际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生态旅游是经济新常态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目标和实行措施,有助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
目前虽然流传着许多不同的关于生态旅游目标的版本,但是总体来说,生态旅游的目标不外乎以下几种:(1)维护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约束了景区开发者对景区的肆意开采和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约束了有人在游览的过程破坏环境的行为,保证了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2)保护景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景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景区可观赏性景观之一,但是很多景区的开发者却忽略对生态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最终由于景区的扩建,导致生态物种的种类减少。然而生态旅游注重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保存了物种的多样性。(3)增加了游客对旅游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有些景区在游客进入景区的岩土,都会放置环境保护的提示语,增加了游客对自然保护的意识,让游客自觉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政策之中,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经济新常态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因此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旅游业及当地经济的新常态。旅游景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当地居民能够自觉的参与到生态资源的保护中。
(二)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是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旅游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新常态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改革目标。根据以上对生态旅游的目标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即实现旅游经济的新常态。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比较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是法制国家,国家利用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法律在公民的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西方的其他国家,很早就有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旨在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公民们已经习惯用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有利于在公民心中形成强烈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2.制定生态旅游的发展计划和战略。根据经济新常态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制定适应性较强的生态旅游发展计划,以便满足游客在生态旅游中的需求,使游客亲身体会到生态旅游的益处,自觉地遵守生态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要求,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能够保证生态旅游的顺利实施,能够让生态旅游的参与者更清楚生态旅游的真正目标,具有很强的可宣传性。因此,国家或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保证生态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3.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宣传是目前传播某种新思想和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制定吸引力较大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公益宣传广告。或是通过一些视频的制作,向人们讲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目前,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都针对生态旅游做出了不同的宣传广告和口号,比如英国的“绿色旅游业”和日本的“游客保护地球”的宣言。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可行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4.重视当地人的利益。有些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比如有些水边的旅游景区,他们水下生物的多种多样而闻名,但是当地的渔民却以他们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居民的大量捕捞就会造成水下生物种类的减少,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该注重当地居民的利益,积极的开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的项目和方法,以提高居民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会自觉的参与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的根本措施之一,比如每天限制游客进入景区的数量,这样就避免了景区因为客流量较大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加强景区的垃圾和污水的管理,能够加大对景区污染物的净化,保护景区的环境。景区可以对每一位进景区进行观光游玩的游客都免费赠送一本“生态旅游指导手册”,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游客加入到景区管理者的行列,以便于对景区的管理。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是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提倡的一种旅游形式,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资源有限,目前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原有的经济发展和旅游的模式,积极开展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张吉立.以大庆农科所为依托
发展大庆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以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J].江西农
业学报,2010,(8).
[2]刘美平.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乡的
生态消费[J].中州学刊,2015,(2)).
作者简介:嘉丹(1983-),女,四川广元人,助教,硕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
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2
一、对呼伦贝尔草原有效保护,实施生态移民的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著名的温带半湿润型草原,也是我国迄今保护相对完好、纬度最高的天然草地,被誉为“绿色净土”和“北国碧玉”。它已成为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确保华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安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临近省区生态安全线的起始点。
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及掠夺式经营,草原植被退化,载畜能力下降。目前,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状况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植被盖度降低10―20%,草层高度下降7―15cm,草地初级生产力下降28.84―48.19%。据统计,目前全市退化、沙化草原面积达5000多万亩,占全市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2.4%,其中严重退化、沙化草地2400多万亩;天然草原生产能力也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32.5公斤/亩下降到目前的90公斤/亩。因此,重视和保护呼伦贝尔草原刻不容缓。
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移民是从根本上遏制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退化的好办法。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呼伦贝尔市当地财政无力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筹措专项资金对呼伦贝尔市生态移民工作予以支持。
二、呼伦贝尔沙地治理问题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呼伦贝尔市自有治沙资金有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的2万亩的沙地治理任务与治理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沙地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为此建议:国家在启动第二批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时,将呼伦贝尔3660万亩沙地及其周边植被的保护纳入补偿范围;或将治理呼伦贝尔沙地启动的“樟子松行动”列入“三北四期”工程,在“三北四期”工程的封育和沙地治理方面,加大对呼伦贝尔的投入,使呼伦贝尔沙地尽快得到有效治理。
三、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成立驯鹿文化保护区问题
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是目前我国惟一的驯鹿饲养民族。驯鹿的饲养方式是野外放养,主要食物是苔藓和蘑菇,猎民也跟着驯鹿过着“逐藓而徙”的生活。目前,驯鹿活动范围在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内。多年来,由于驯鹿饲养回报低、猎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敖乡驯鹿种群发展缓慢,始终徘徊在800头左右。2005年,联合国下属的非政府组织“北方论坛”作出了“中国驯鹿濒临灭绝”的报告,呼吁实施抢救驯鹿行动,否则5―10年内中国驯鹿种群将灭绝。
在历史上,驯鹿驯化史和鄂温克族的民族史紧密地联在一起。在精神上,猎民与驯鹿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保护驯鹿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问题,也是与鄂温克民族息息相关的民族问题。另外,从生态角度看,森林中的苔藓等植物,只有驯鹿能有效利用,对苔藓群落的形成、保持具有特定的功效和作用,是森林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生物链组成部分。
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东经120度12分至122度55分、北纬50度20分至52度30分根河国有林区管护区内建立驯鹿保护区,使驯鹿处于自然放养状态。同时,加大投入,为驯鹿防疫、防自然灾害提供必要的物资。
四、呼伦贝尔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
呼伦贝尔市是典型的煤炭和森林工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满洲里市的扎赉诺尔矿区和鄂温克旗的巴雁镇,森林资源遍布牙克石市、根河市、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阿荣旗等地。目前,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根河市已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给予重点扶持。但从呼伦贝尔市整体看,其面临的城市转型问题十分迫切:林区旗市和企业已出现了主导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资源型城市矛盾积累多,下岗、失业问题凸显,生存条件差、生活困难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
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3
关键词: 林业 分类经营 生态经济 协调发展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林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商品林,强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
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林业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林业问题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保护和发展林业已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1维持碳氧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该被森林吸收的CO2没有被吸收,地球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的20年中,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温室效应”使得自然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测定,1公顷的阔叶林在一天内能够吸收1吨的CO2。森林的存在,能够大大缓解“温室效应”。
1.1.2防风固沙,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后,由于阳光曝晒和雨水冲刷等因素的作用,土地逐渐荒漠化。实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根本在于发展林业。森林能够使风速、风力大大下降,在防风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时配合农业、水利等措施,风沙量将会逐年减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农业小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显著。
1.1.3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野生动物种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不仅与森林的面积有关,还与森林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1.2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是一个基础性产业部门。
1.2.1提供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外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产品的供应在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林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木材、林副产品等,既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原材料,又生产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1.2.2提供以木本粮油为主的非木质林产品,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服务。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能够提供各种林产品,还是人类未来营养食品和养殖业饲料供应的重要基地。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木本粮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计总产量折合成粮食达2千万吨。森林食品还能满足人们改善饮食结构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1.2.3提供就业机会。林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为促进社会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机会和有利条件。林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山区开发、林业产业发展、承包开发荒山、非公有制经济、劳务输出等。由此看来,林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能增加就业机会。
2.我国林业经营现状分析
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的客观局限性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与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和价值补偿等方面的差别,人们把林业只当作一般的产业来看待,没有真正引起对公益林业的重视,其结果是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没有缓解,林业经济处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3.我国林业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经营对策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既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寻找林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过程中,必须针对所遇到的难题,采取一定对策解决,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3.1分步骤、有层次地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林产品生产不能超过森林的再生能力,对森林资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种用途方面实行综合管理。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必须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定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按地域和环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经营规划;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林产品的市场需求,选择目的树种;从保护天然林逐步转向保护治理环境,从天然林的一般保护入手逐步转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护天然林,先从国有林区启动,逐步扩展到山区、农村等,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恢复与发展。
3.2加强科学研究,寻找和选择商品林树种。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商品林的建设是重点。在我国,目前商品林建设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方面,选择适合我国的商品林树种,另一方面,在商品林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就我国北方而言,落叶松虽易成活,早期生长快,但后期生长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面窄。因此,急需通过科学研究,寻找选择和培育一种或几种目的树种。过去我国比较注重选择针叶树种,但是大面积营造针叶林造成林地酸化,土壤肥力减退。我国现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针叶林,主要以第一代为主,第二代的很少。因此,针阔混交的营造林方式必须坚持,且需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
3.3构建适合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投资和技术体制。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投资要建立投资法人责任制及项目负责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制度约束责任人。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科学技术必须先行,目前,林业工作中在科学技术运用上有两个弊端:一是林业企业粗放经营,不重视科学技术,林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二是科研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实验的项目很少有推广见效的,企业极不愿意参加任何有价值的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这种状况不适应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需要。因此,必须构建灵活有效的技术体制,即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依靠科学技术,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3.4强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策略,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断被侵蚀的态势,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在生态位置重要的地段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确保林地作用;要坚决还林于山、还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统的生态作用,改变自然环境;要不断地扩大林地的面积,在森林母体的情况下,依据林木生物学特性,扩种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永顺.论林业分类经营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J].林业经济,1996,(5).
[2]侯元兆.林业分工论的经济学基础[J].世界林业研究,1998,(4).
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4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林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商品林,强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林业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林业问题己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保护和发展林业己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维持碳氮平衡,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从全球来看,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该被森林吸收的CO2没有被吸收,地球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的20年中,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温室效应使得自然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测定,lha的阔叶林在一天内能够吸收1000kg的CO2。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够大大缓解“温室效应”。
其次,防风固沙,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后,由于阳光爆晒和雨水冲刷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土地荒漠化。实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根本在于发展林业。森林能够使风速、风力大大下降,在防风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时配合农业、水利等措施,风沙量将会逐年减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农业小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显著。
最后,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野生动物种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不仅与森林的面积有关,还与森林植物种类组成及结构密切相关。
1.2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是一个基础性产业部门。
首先,提供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外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产品的供应在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林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着木材、林副产品等,既为工业发展提供着大量原材料,又生产着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其次,提供以木本粮油为主的非木质林产品,为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服务。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能够提供各种林产品,还是人类未来营养食品和养殖业饲料供应的重要基地。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木本粮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计总产量折合成粮食达200亿kg。森林食品还能满足人们改善饮食结构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最后,提供就业机会。林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为促进社会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机会和有利条件。林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山区开发、林业产业发展、承包开发荒山、非公有制经济、劳务输出等。由此看来,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也能增加就业机会。
2我国林业经营现状分析
以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生产方式,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大量破坏和消失,形成了贫困-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下面这一组数字或许能从某个侧面说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而木材蓄积量只占世界木材蓄积量的3%;森林面积122万km2,人均1000m2,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10;林业用地利用率低,有林地面积占43%,而发达国家是80%~90%;森林蓄积量95亿m3,人均8m3,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83m3的1/10,大约名列世界第120位之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林业的现状既难以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更难以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重任,林业生态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的客观局限性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与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补偿等方面的差别,使得人们不能很好地按照各自的不同特点和规律选择相适应的办法来经营管理和建设林业,而是采取同样的经营方式。也就是在木材永续利用理论指导下,把林业只当作一般的产业来看待,没有引起对公益林业的真正重视,其结果是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没有缓解,林业经济处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3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所遇到的难题
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战略。就我国当前的林业状况看,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将遇到如下的难题:
(1)规划中的难题。我国林业经济成份复杂,有国有林、集体所有林,也存在部分私有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需要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哪些是生态公益林,哪些是商品林,都要规划清楚。但在总体安排和规划中必然要涉及到部份总体规划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规划中要求建设生态公益林,而所有者从强调自身利益出发,强调建设商品林。因此,在林业多种经济成份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正确处理好规划需要与所有者利益要求的矛盾,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重要难题。
(2)树种选择上的难题。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既要满足社会对木材及林木产品的需求,又要满足对林业的多种效益的需求。用小面积的林地进行集约经营,培育出社会需要的木材及林木产品,在此基础上,培育和保护大面积天然林,以实现林业的多种效益,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重要原则。而要想在小面积上培育出大量的所需木材,树种选择极为重要。树种既要适于林地生长,又要生长快;既要适于培育,又要便于加工增值。因此,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目的树种,并满足商品林业的需要,则是一个主要的难题。
(3)林地使用上的难题。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一方面,保存现有天然林的面积,并提高其生长力;另一方面,就是拿出一部分林地,集约经营生产出社会所需的木材。而目前,在林地使用上,存在很多难题,一是森林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被蚕食,毁林开垦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林地和农田在使用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一些环境遭到破坏,林地生产力下降。因此,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如何使用好现有林地,保护住现有的森林面积,提高其生产力,同时,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扩大森林面积,也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然遇到的难题。
(4)投资体制上的难题。不同的所有制,在投资培育森林上有着不同的方式。国有林区在投资上可以形成规范的制度,而集体和私有开发投资就很难形成规范的制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投资的与否取决于所有者,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后,哪些天然林要保护经营好,哪些林地实施集约经营,要受到所有者利益的驱动,既便是造林成林的林地,也容易遭到破坏而挪做他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国家必须要有足够资金作保证。
4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我国林业分类经营对策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既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寻找林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过程中,必须针对所遇到的难题,采取一定对策解决,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4.1分步骤、有层次地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林产品生产不能超过森林的再生能力,要求对森林资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种用途方面实行综合管理。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必须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定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按地域和环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经营规划;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林产品的市场需求,选择目的树种;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先从保护天然林逐步转向保护治理环境,先从天然林的一般保护入手逐步转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护天然林,先从国有林区启动,逐步扩展到山区、农村等,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恢复与发展。
4.2加强科学研究,寻找和选择商品林树种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商品林的建设是重点。在我国,目前商品林建设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方面,选择适合我国的商品林树种,另一方面,在商品林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就我国北方而言,现在落叶松虽易成活,早期生长快,但后期生长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面窄。因此,极需通过科学研究,寻找选择和培育一种或几种目的树种。过去,我国比较注重选择针叶树种,但是大面积营造针叶林造成林地酸化,地力减退,我国现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针叶林,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的很少,地力减退也要引起注意,因此,针阔混交的营造林方式必须坚持,且需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
4.3构建适合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投资和技术体制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然要有大量的投资,投资不到位,投资使用效益差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投资要建立投资法人责任制及项目负责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制度约束责任人。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科学技术必须先行,目前,林业工作中就科学技术运用上有两个弊端,一是林业企业粗放经营不重视科学技术,林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二是科研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实验的项目很少有推广见效的,企业极不愿意参加任何有价值的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这种状况不适应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需要。因此,必须构建灵活有效的技术体制,即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依靠科学技术,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4.4强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林地的区划和林地利用的规划。但林地现存的问题也不能使林业分类经营更好地进行。因此,必须要加强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断被侵蚀的态势,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要对生态位置重要的地段,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确保林地作用;要坚决还林于山,还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统的生态作用,改变自然环境;要不断地扩大林地的面积,在森林母体的情况下,依据林木生物学特性,扩种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永顺.论林业分类经营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J].林业经济,1996(5)
2侯元兆.林业分工论的经济学基础[J].世界林业研究,1998(4)
3陈国明.浅议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认依据[J].林业经济,1996(5)
4刘伟平.林业分类经营:概念与问题[J].林业经济,1998
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5
生态文明的主要原则就是结合自然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最终目的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将形成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社会形态作为基本奋斗目标。设计艺术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生产活动都根据先进的设计艺术而展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包装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内涵,还要考虑设计材料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在资源储备量越来越少的现代社会,怎样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已经成了时代对各个领域的要求,包装领域尤为明显。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我国是一个生产大国,生产的产品越多,需要包装的材料也会越多。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外观设计形象,更注重选择一些包装较为时尚的产品,因势所驱,商家对产品包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产品在出售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例如过度包装、包装不到位等问题,产品包装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对资源造成了极大地浪费。所以,就更迫切地需要树立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将产品包装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资料表明,每年我国会消耗大约三千多吨的包装材料,在消耗的这些包装材料之中有大约一半以上的材料都变成了废弃物,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大多数包装很少考虑商品的类别和种类,很多都是为了包装而包装,花费大量的包装材料,最后变成垃圾,最终导致对环境造成破坏。根据产品特点设计绿色环保的包装是方便运输,减少废弃物和垃圾的根本措施。
二、绿色生态包装设计
1、设计由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装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而存在,由于具有非常强烈的历史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代社会的消费者消费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体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反映出了人类对于社会,对于未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真思考与积极探索。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范围不是特别大,但是在商品包装方面、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比较多,以减量化作为设计宗旨,把再利用,再循环、作为设计基础,把可降解作为设计目标是这种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需要做好处理的位置通常是将包装进行循环使用的处理位置,这种做法很难将生态系统进行有效地结合,达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以前生态设计在室内装修、室内设计上体现的较为突出,也被广泛利用在这两个方面,将增大能源利用率,增强环境承受率作为设计目标,将材料的可持续利用作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生态包装设计的基本理念来源。目的是实现生态保护。
2、设计内涵
绿色生态包装设计有五个基本内涵,第一个基本内涵是消耗低,包装要适度、合理,这样才能减少对材料的消耗,必须禁止过度包装。第二个基本内涵是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即使用过的包装还可以经过一些处理步骤进行再次利用。第三个基本内涵是包装必须可回收。即对已经重复利用过的包装要进行再一次的回收,争取处理好,防止其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第四个基本内涵,即包装要尽量能进行循环利用,被回收处理的包装材料可以在其他不同的领域进行再次使用,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第五个基本内涵即包装材料必须可降解,一些无法进行再利用或者无法回收的材料必须可降解,可以通过自然地过程迅速进行分化、腐烂,使其无法成为永久垃圾,持续污染环境。
3、设计理念
生态、环保的包装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设计理念,首先要尽量做好对材料的节约。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华丽地、包装结构更加完整的产品更受人们的青睐,因为这会让消费者产生包装越华丽,产品越高档的非正常消费观念。节约型设计理念是时代对产品包装的要求,这种理念既保留了包装产品的包装功能,又减少了对产品包装材料的浪费,在节约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适度包装的理念是必须得到鼓励与发展的,减少了包装材料的使用数量才能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使材料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将包装产品的废弃物的产量降到最低。这种设计既简单朴实又美观大方,值得推广和应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做到了对外包装进行环保化的设计。第二个设计理念就是在选择包装材料之时尽量多使用、有效使用天然生物,天然植物不仅仅指木头、竹子、农作物茎秆,好包括一些树木的茎叶,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清新地、与大自然相处和谐的感觉,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第三种设计理念即,把对可降解和可再生材料的利用率进行有效提高。
三、绿色生态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包装主旨
以人为本是绿色包装的集中体现,绿色包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不仅要在外形上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还要在色彩上、与产品的搭配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大量吸引消费者的消费目光。在设计中大量注入生态、环保的理念才能体现出绿色设计的初衷。绿色包装设计不仅要结合自身理念和相对应的产品特点,还要在设计过程中将绿色消费理念实施的不露痕迹。现在很多的手机包装的色调都比较暖,旨在给人们带去温馨的感觉,在包装上都注明包装材料的使用内容,这是吸引手机消费者的一大途径。
2、包装潮流
就现在来看,很多消费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于自然地颜色即绿色元素的偏爱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设计师选择颜色和选择方案造成相应影响,促使他们设计绿色元素,更进一步推广绿色元素。包装潮流不仅体现在手机的包装上,电脑包装、保健品包装、日用品的包装都体现着人们对包装潮流的推崇。
3、包装图形
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范文6
【关键词】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本站无公害茶园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今无公害茶园面积100多公顷,带动周边大面积茶园向无公害方向发展。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总结出一套适合桂西南地区茶叶无公害生产的技术,应用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茶园,科学田问管理,改善制茶环境,提高制茶水平。
1.无公害茶园建设
1.1新园建设
新建茶园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地域,与交通干线、工厂、城镇等污染源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为确保无公害茶叶产品质量,要进行大气、水质、土壤和茶树的监测,各项污染物含量必须低于国家规定的无公害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方可作为无公害茶园基地。茶园初垦深度40cm,暴晒数后翻埋杂草,平整地面。大行距120cm,小行距40cm种植,种植深度30cm,每667rn2植茶苗6000株左右,当年种植当年摘收。
1.2旧园改造
旧园改造,采取“三改换种”综合技术措施改造现有茶园。重点采取重修剪技术复壮树冠,对衰老茶树与低产劣种进行换种改植。我站云大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研究项目成效显著,实现了当年嫁接当年有产量。整修梯坎改造成外高内低的等高梯层茶园。修建横沟设施,缓坡道路,改“三跑”茶园为“三保”茶园。加大基肥和茶叶专用肥投入。改良土壤环境。同时在茶园周围建防护林,把现有茶园改造建成无公害生态茶园。
2.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2.1土壤管理
水肥条件丰富的土壤是实现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桂西南茶区多为山地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全年降雨多集中在6~8月,夏季利用稻杆,冬季利用甘蔗叶铺盖茶行,覆盖厚度4.5cm,每公顷铺盖15000kg,可保蓄土壤水分抑制生长、稳定土壤温度、增加有机质。
2.2科学平衡施肥
茶叶的采收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要保证无公害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施肥。无公害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基肥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冬季开沟深施,大行距间开沟20cm,一般每667m2用饼肥20400kg或农家肥(如羊粪)800~1500kg复混肥40kg。追肥应结合茶树生育特点少量多次进行,适时适量施用化肥。在茶叶开采前15~开、沟施化肥10kg(N:P:K=3:2:1),10cm左右,年最高用量不超过40kg,施肥后及盖土。雨后土层湿透,于茶行间撒施尿素提供茶树生长所需氮,每667mz每次施用量(纯氮)不超过3.5kg,一年控制在3次以内。喷施叶面肥可快速高效地补充茶树营养,促进早出芽、增产、提质。施用的叶面肥应选用经农业部登记的,在采摘10d前进行。对1~2年生幼龄茶园选用矮生、匍匐型的绿肥套种,如伏花生、绿豆等,提高土壤肥力。
2.3综合防治病虫害
减少茶叶农药残留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遵循“预防为上,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采用农业、生物及化学防治措施,尽量禁止使用人工化学合成农药及增效剂,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之内。农业防治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根本措施,也是创建无公害茶叶基地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性的优良品种。
合理搭配茶树品种,新引进的品种要经过检疫。其次,加强茶园管理,实行秋季深耕。将表土和落叶层的越冬害虫(如茶尺蠖、茶叶象甲等)以及各种病原菌深埋土中杀死,使深土层中的害虫(如地老虎等)暴露土表而死亡。冬季要实行清园,剪去病虫瘦弱枝,这对消灭越冬病虫,减少来年病虫发生基数均有良好效果。再次,分批及时采摘,对栖活在茶树表面上的病虫如小绿叶蝉、螨类等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从而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基数在经济阈值以内。生物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瓢虫、蜘蛛、步甲、寄生蟑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可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如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GV),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化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针对防治对象,适期喷药,交替轮换用药,改进喷药技术。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如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杀螨剂有:克螨特、灭螨杀,菌剂:百磷钾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有机茶园与AA级绿色食品基地茶园病虫害防治禁止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增效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中喷药后必须经过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后采茶。
3.改善制茶环境,提高加工水平
茶叶加工厂的环境条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与公路、城镇、垃圾堆(场)、公厕等污染源间隔一定距离。制茶工人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进入车间前更衣消毒。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香料、色素和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行业加工的有关标准。无公害茶叶加工过程中只允许使用机械、物理和自然发酵的加工,禁止使用和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色素等有害物质。加工过程中要防止二次污染,若烧煤和柴,要求制茶车间与煤灶问严密隔离,防止茶叶串味污染。制茶机械和制茶车间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卫生。茶叶包装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ll680、《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等有关标准要求。成品茶使用保鲜库低温冷藏保存,仓库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元异味、远离污染源,延长与保持无公害茶叶的优良品质。无公害茶叶加工后的副产品要经无害化处理(堆制、高温发酵等)后作茶园肥料。
【参考文献】
[1]朱大金,彭爱玲,张小敏.苏南丘陵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7.
[2]钱亚芳.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上海农业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