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1

关键词:森林植被;恢复;措施

1 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的重要性

1.1 改善生态的必经之路 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是增加森林植被面积的重要条件,不仅可以将区域生态功能提高,还可以让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得到缓解。这其中,林下植被的恢复极为重要,对其质量进行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生态功能强化,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使森林在稳固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保持生态平衡。

1.2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 我国很大一部分森林资源地处偏僻,其周边大多有少数民族人群居住,由于他们的原始游牧习惯根深蒂固,其生产能力较差,当地经济发展的依赖性极强,气候变化势必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森林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自然依托,因此,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

1.3 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一般来说,森林周边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而森林植被又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因此,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可以促进周边的经济发展,使他们生活充裕、耕牧有条不紊、安居乐业,从而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并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同时对和谐新农村的构建意义重大。

2 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的困境溯源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快,导致人口密度逐日增加,草原地区的畜牧量急剧膨胀,因此,一些草原地区开始实行轮牧政策,将大量的牧业人口转移至林区,这导致大量的森林地下植被遭到破坏,大面积的林地遭到破坏。由于林下植被生长缓慢,这种情况导致天然幼苗存活率极低,造成森林植被逐渐呈单一化发展,形成良性的复层结构更加无从谈起。如果森林植被大面积的被破坏,就会永远消失,难以恢复。

3 森林植被恢复对策与保护措施

3.1 实施林业工程 国家要全面开展林业工程,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森林植被恢复费、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治理等工程,打破一切阻碍林业工程实施的障碍,将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并以长远战略目光制定长期规划目标,从资金上、规划上、力度上、贯彻落实上将林业工程的全面开展提上日程,并为其提供各种基础和保障,如此才能确保林业工程的全面实施,为森林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供基础条件。

3.2 加强林业保护措施 加强林业保护措施是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的有效手段,诸如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都是以人工控制的方式,对森林植被进行保护的行为,这些措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恢复,从而使森林植被长期的繁衍下去,保护了森林植被资源不受破坏,并可以永续利用,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和生态服务。

3.3 加大破坏森林资源的打击力度 加强综合执法,成立森林综合执法队伍,各级林政、森林公安、木材检查站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涉林案件,适时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乱挖乱采、乱征乱占、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3.4 调整牲畜结构 在牧民定居的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强化政策的调控手段,将小牲畜项目过渡到大牲畜项目并加以推广和倡导,从而实现牲畜规模化养殖。这些措施的实现首要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引导组织实施,将以往随意性、流动性较强的放牧形式彻底改变,并组建宣传小队,对当地的牧民进行教育开导,提倡先进的致富理念,从而减少当地牲畜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3.5 解决林农、林牧矛盾 林业与农业、林业与畜牧业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林区牧区之间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该问题自古就有,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愈演愈烈,对于此问题,解决方式是实施土壤改良,良种良法,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对农牧民进行疏通开导,普及法律知识,提倡先进的致富理念,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达到双赢的局面。

3.6 加快其他产业的发展 在森林的周边发展其他产业也是保护森林植被的有效手段,一些森林的周边地区水源丰富,这就可以大力建设水利设施,发展渔业;对于具备矿物储备资源的森林周边地区,要大力发展矿业,诸如此类,改变森林周边地区经济来源的单一化,使之呈多样化发展,这样就可以减轻森林植被的负担,使其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间接的恢复和保护了森林植被。

结论

森立植被对为人类提供着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和生态服务,保护着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对森林植被的恢复和保护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问题予以解决,从而针对性得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森林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2

[关键词]现代化林业,林业生产,林业保护,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S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308-01

前言:对于人类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协调保护与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摒弃掉传统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利用创新科技完善我国林业监管体系,促进我国林业系统合理完善的发展运行。森林生态系统就是现代化林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人们在保护客观世界的同时其实也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足以支撑人类社会物质,自然运行机制以及科学合理化的生态机制。总体来说,现代化生态保护就是说要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可持m发展的重要性

林业肩负着很多重要的责任,在生态产品、生态文明以及生态建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担者,就必须承担起保护生态文明的责任。而林业又是生态建设的主要部分,肩负着植树造林,保护林地、湿地等重要任务。林业资源同时也承担着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历史使命,如建设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地生态系统。目前全球性环境危机已经逐步显露,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泥石流灾害、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近年来尤为严重的雾霾――空气污染。上述生态危机中,几乎全部都与林业有直接关系。因此,保护林业资源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林业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成果以及物质基础,我们需要努力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建立完善的林业保护措施,以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发展。

在林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林业资源的问题,无资源就谈不上生产。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林业的生产与保护应该同样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开拓进取,笔者认为创新理念林业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林地资源以及绿化带等资源,其主要作用就是确保可以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对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的制约,以及作为人类社会自然屏障的作用。如今,如何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资源包括森林资源及林地资源,同时,其最主要作用还是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平衡的自然屏障。

二、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潜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在林业保护措施方面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1.我国尚未树立林业保护措施,尤其是在相对比较落后的乡村,在这些地方根本没有法律意识,或者是法律政策施行的不顺利。人们一心关注如何致富,而不是关注如何通过改善林业生产促进生态平衡,没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意识。

2.林地被非法占用。由于我国相关政策不完善,林业管理过程中有很多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实行林业管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林地都被非法占用。

3.林业部门管理不善,导致一地多证的问题出现。在农村等地区,由于管理不当以及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人在使用林地时没有签订合同。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也存在很多非法占用林地的违法现象。

三、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就是林业,在我国林业又作为肩负着生态系统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等任务。因此,在推进现代化林业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宣传有关生态保护环境的知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林业保护方面。大力提高全民的林业保护意识,实施完善的林业保护措施,开展退耕还林、防止沙土等项目,切实保障林业生态系统建设。

2.推进林业生产,改革生产方式,尤其是林业生产方式。弘扬创新生态文化以及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大力开展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林业生态建设基础上出发,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发挥现代化林业建设。

3.完善关于林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措施,推进法律政策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律体系。大力推进法制建设,不断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积极完善和构建资源管理体系,防止某些人钻法律空子来满足私利。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体系的法律条令,做到依法治林,有法治林。

4.要严格对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强化监管机制。限制甚至是禁止滥砍乱伐等现象出现,并且施行措施,防护土地沙漠化等。强化预警机制,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火灾预警、面对火灾时的扑救能力,科学化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率。

5.增加林业生物防治的工作,科学研制药物降低林业遭受生物侵蚀的受灾率。提高森林自身防御能力,对保护林业资源的人员加强培训。构建一个完备的林业保护系统,来推进现代化林业的生产。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林业资源的生产与保护已经愈来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力,为切实保障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创新,拓宽管理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教训,推动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3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系统提升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以供相关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森林资源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层面的重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林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公益、环保事业,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及生态效益。

一、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下,生产对资源的需求及消耗日益加大,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资源的再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及后代子孙产生严重的影响,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迫切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鉴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少,生态环境基础较差,从历史和现实状况分析,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人类生存之本以及使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道路。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系统内的能力转化及循环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动态平衡,其主要目的是健全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以及系统循环等各种生态功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森林生态系统可产生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目前经济效益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方面,生态效益才是工作要点,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及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应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体系和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兼顾森林系统中的生态、经济等效益,科学合理利用、开发森林资源,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1.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目标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最终目标。森林资源状况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的发展状态始终在消长动态变化之中,为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监督尤为重要。

2.为发挥群众作用,竭力为群众创收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森林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当地农民参与产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为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国家及政府对生态森林建设密切关注。而退耕还林的本质是为农民创收、创造更为有利的林业种植环境,通过深入分析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调整原有森林环境模式,为森林资源的发展指明方向。耕地保护是发展地区经济的根本保证,要结合耕地保护工程实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保护策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快耕地保护生态化建设,才能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新时期国家对生态环境实施多项辅政策,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维持生态林业发展,从根本上助推了农民效益增收。

3.优化产业经济结构

森林保护属于林业经济的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产业结构规划与发展的不协调,林业经济发展存在众多问题,阻碍当地经济总体增长,从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需要正确的经济战略决策及对林业经济的调控和管理。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改革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不竭动力。这方面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阻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作调整,深化林权管理制度的改革。

4.政府加强调控,完善法律

经济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发挥积极性的引导作用,针对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强调控职能,带领地区林业产业转型与升级,形成全面的经济战略体系,推动林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深化建设及改革,政府需着力完善资源管理法规政策建设,采用法律手段约束人员行为,促进资源管理保护水平的提高。

5.解决林地逆转和超额采伐问题,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明确落实责任。把地方各级主要领导作为林地保护和采伐限额的第一责任人。第二,加大对破坏森林行为(乱占林地,毁林开垦和超额采伐等行为)的执法力度。第三,落实林地保护及采伐限额管理各项制度。

6.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是强化林政管理的重要支撑

森林资源保护需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水平,利用GPS技术和电脑自动化处理软件技术,科学合理决策。

7.加强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森林资源将会遭受重大的损失,由于目前森林资源相对匮乏,而这无疑会成为森林资源保护的致命点,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现代化防火技术的应用,以起到火灾防控的作用。有效防火的关键就是明确森林发生火灾的原因,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森林资源的防火工作非常重要,是实现我国现代林业生产的核心内容。目前主要是通过行政措施和技术措施预防并控制火灾。预防火灾发生的关键就是要控制火源。行政措施主要是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的防火意识,建立一个健全的防火规章制度,“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技术措施包括设置防火沟和生土带、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预设防火线、建立化学灭火站、设置瞭望台、及时火险天气预报等等。

三、结语

总之,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主要是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为目标,工作重点是遏制林权逆转和超限额采伐,以深化改革、制度机制创新、科技进步为主要动力,以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为主战场,积极培育森林资源总量,为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小勇,魏高省.论述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2]贺鹏,甘世书,胡觉,肖前辉.我国热带林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点及发展保护对策探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S0)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4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 环境保护; 措施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ibet Linzhi River Xueka hydropower station in construction peri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implement effect introduced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V5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随着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日趋规范化、国际化,建筑环境保护成为水利水电建设的首要条件,2009年度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由于没有经过环境保护评估,被环保部叫停,由此可以看的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一票否决的坚定决心。下面将结合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环境保护工作介绍环境保护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1.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目的

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在查清工程影响区域环境影响状态,在分析评价待建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对策措施,把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并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使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使水利水电建设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不但为了满足社会用电的需求,一般还兼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功能。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进行破坏,则会影响到整个流域内的国计民生,因此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生产、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流域内特别是下游流域水质的影响十分巨大。

2.1.1对大气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大量的施工机械尾气排放和机械施工的灰尘、冬季施工、爆破等对大气的污染比较严重。

2.1.2对噪声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固定、连续性的噪声源。

(1)固体废渣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大量废渣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2)破坏土壤和植被

水利水电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对自然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设计要求落实施工环境保护计划和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防治由施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设计规划。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在可研阶段就由西北水电设计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人员考察施工现场,并同自治区环保部门共同对进行环保设计,针对高海拔地区生态脆弱的特点,指定了一套完整全面的环境保护措施。电力公司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特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专门的工程任务,率先引进环境保护监理,成立专门的部门对环境保护进行控制。

3.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保证环境保护的关键阶段,因此必须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环境最小程度的遭受破坏。

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位于自治区林芝地区,海拔3000~3500m,有大量的原始森林,但是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倘若遭受破坏,恢复难度比较大。电力公司与各个施工单位在开工前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并由环境保护监理部监督实施,各个施工单位均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由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

砂石骨料开采和筛分场地在规划时放弃了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场址,选择在距离施工现场较远(平均运距34km)的朱拉河料场,该料场场地开阔,修建了废水自然沉淀池,对于生活用水修建化粪池,经沉淀和消毒后排放,确保从料场排到朱拉河的水的质量;由于远离村庄,在砂石料开采和筛分过程中的噪声不会对当地居民产生影响。为了避免砂砾骨料的运输中产生大量的灰尘,对施工所用道路全面进行硬化处理,施工区的临时施工道路由施工单位派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料场至施工的道路及其周边区域由各单位抽派人员成立的环境工作队进行清扫和维护。

土石方开挖时采用湿法作业,并根据现场表层土的厚度,进行分序施工,杜绝大面积开挖,根据土质分别开挖和拉运,并在朱拉沟修建了表层土堆放场地,将施工开挖的表层土进行堆放,便于后期进行场地恢复时覆盖。施工机械所用燃油均由电力公司指定供应的0号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建设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各个施工单位成立有专门的医疗站,医疗站均配备足量的药品器材,并负责各个单位的施工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登记,并按季度分批到林芝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发现疫情隐患,防止疾病传播。

电力公司在弃料场附近修建垃圾场,对各个单位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然后协同当地环保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由于施工区周边均为林场,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并于所有的施工人员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采用明火登记制度,进入林区严禁携带火种,由专人对用火进行监督管理。

在施工后期,进行环境恢复工程招标,由专业的绿化单位对整个施工工区内的开挖边坡、生活营地及料场等施工迹地进行整治、覆土和绿化。

4.总结:

通过林芝巴河雪卡水电站的环境保护措施中不难看出,水利水电工程中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施工单位加强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虽然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从利国利民和全球经济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增长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必须不折不扣实施的。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5

关键词:植物; 多样性; 保护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7403

1引言

伴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森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功能日益凸显,健全的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1]。漕涧林场辖区地处被认为是世界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交汇带上,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马来的交汇带上[2],林区内山高谷深,坡度较陡,隐域环境众多,植物多样性丰富,还有许多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还未得到充分认识。为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对林区植物多样性进行深入调查和抢救性保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2研究地自然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漕涧林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西部云龙县境内,在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交界处,东经98°58′~99°15′,北25°29′~26°04′之间,林区最高海拔3655.9 m,最低海拔2300 m,辖国有林面积21731 hm2,是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带的边缘位置(图1),林区河谷切割深刻,全为山地,气候冷凉,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温度8.8℃,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 mm之间,属温凉性气候带,利于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84.85%。

2.2生态区位概况

漕涧林场林区位于横断山脉南缘滇西纵谷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末端,澜沧江和怒江的分水岭上。林区西隔怒江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望,东临澜沧江与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林区位置见图2,分属怒江和澜沧江流域,印度洋和太平洋水

系,处在喜马拉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印度―马来等3个被公认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带核心区,林区生态区位尤为重要,林分结构完整,植物种类丰富。

3植物多样性保护背景

3.1林区植物多样性现状

漕涧林场林区范围内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从海拔2300 m的集体林交界处到海拔3655.9 m的山顶,植被类型包括:Ⅰ暖性阔叶林(2300~3000 m)、Ⅱ暖性针叶林(2300~2800 m)、Ⅲ温凉性针叶林(2600~3000 m)、Ⅳ寒温性针叶林(3000~3655.9 m)、Ⅴ竹林(2500~3655.9 m)[3]。云南省范围内分布的野生植物种类中有1/3以上物种在林区内有天然分布,目前已查明的木本植物种类达74个科283种,其中大量分布的有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分布31个种、蔷薇科(Rosaceae)植物分布29个种、樟科(Lauraceae)植物分布17个种、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分布10个种、壳斗科(Fagaceae)植物分布9个种、山茶科(Theaceae)植物分布9个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分布8个种、松科(Pinaceae)植物分布8个种、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分布8个种、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分布8个种、冬青科(Aquifoliaceae)植物分布7个种、桑科(Moraceae)植物分布7个种。林区内分布有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bellii(Hook.f.et Thoms)D.L.Fu)、长喙厚朴(Magnolia rostrata W.W.Smith)、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云南榧木(Torreya fargesii Franch.var.yunnaneasis(Cheng et L.K.Fu)N.Kang)、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 Dunn.)、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 Hook.f.et Thoms)、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等多种国家Ⅰ、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其中被划入《中国植物红色名录》的受威胁植物种类在林区有40种之多[4],这些濒危物种在林区内均长势良好。漕涧林场林区位于世界杜鹃花科植物的中心分布区域,林区内集中分布有31个杜鹃花科植物品种,云南的名花,即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 、龙胆花、兰花、绿绒蒿,在林区内都能寻到踪迹。林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森林类型,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林区鸟兽资源较为丰富。

3.2林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漕涧林场林区与被誉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一江之隔,由于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林区内物种分布的奇特布局,各种珍稀濒危植物在林区呈“斑块状”分布在林区各个位置,形成各自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火灾频发和交通便利,林区人为活动频繁,畜害严重等各种因素,导致部份物种出现分布范围缩小,自然更新困难,群落逐渐衰退的趋势。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对林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还是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的前提,也是林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4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方法和保护措施

4.1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方法和关键步骤

4.1.1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区内对林分群落结构和植物种类进行样地调查,在每个林班内沿海拔梯度选择样地,每100 m海拔区间内设3个样地,针对乔木群:在20 m×25 m样地内设置5个2 m×2 m灌木样方和5个1 m×1 m草本样方;针对灌木群落:在10 m×10 m样地内设置5个2 m×2 m灌木样方和5个1 m×1 m草本样方;针对草本群落:在10 m×10 m样地内设置5个1 m×1 m样方做草本调查[5];灌木和草本样方位置均设置在样地4角和中心位置。通过群落调查,对样地中乔木进行每木检尺,详细记录乔、灌、草种类和数量,以重要值为基础,计算出各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相对多度=(一个种的个体数量/全部种的个体数量)×100%,

频度=(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全部种的频度之和)×100%,

相对优势度=(一个种的基面积之和/全部种的基面积之和)×100%,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6],

多样性指数: S=出现在样地的物种数,

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J=(-∑PilogPi)/logS,

Simpson指数(优势度指数):D=1-∑〔Ni(Ni-1)/N(N-1)〕,

Shannon-Weiner指数(H′):H′=-∑PilogPi。

式中,Ni为第i个物种的重要值,N为群落(样地)中所有物种重要值之和,S为物种i所在样方的物种总数,既丰富度指数。运用Sigmaplot软件对多样性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分析植物种类及分布范围,找出种群分布及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导致种群退化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保护。不同种群保护方法见表1。

4.1.2植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步骤

第一步:设施和硬件配置。要更好的保护好林区植物多样性,对珍稀植物的跟踪观测和苗木扩繁培育必不可少,配备相关的观测设备和育苗设施等硬件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

第二步: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热爱林业工作,有多样性保护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关键。

第三步: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规划。对林区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并合理规划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是做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

第四步:构建植物多样性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建设是系统开展遗传、物种、生态及景观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也是实现植物多样性规划与保护的重要途径[7]。

4.2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4.2.1种质资源保存

采集种子对植物遗传资源进行存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对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采集植物种子,依托设施齐备的科研院所进行种子保存,是植物多样性保护最经济最直接的方法。

4.2.2加强宣传教育

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全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科普活动,宣传植物多样性保护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群众的保护意识。加强监督和法律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让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扎根在群众心中。

4.2.3就地封育保护

针对林区范围内更新情况正常,种群生长稳定的珍稀保护树种,通过封山育林和划定保护区域的方式,采取就地保护,主要植物种类包括:滇藏木兰、贡山厚朴、水青树、十齿花、领春木、小果垂枝柏、苍山冷杉、云龙箭竹和槭树科、杜鹃花科等植物种群。

4.2.4建园迁地保护

针对林区内种群数量较少,易遭受人、畜破坏的珍稀植物种群,以及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较高,易遭到人为采挖的植物,结合林场管护站点分散在林区的便利条件,采取建园迁地保护的方法,通过育苗种植扩大种群数量,在分布区管护站附近集中建园进行迁地保护。主要植物种类包括:云南黄连、延龄草、云南大百合、绿绒蒿、黄花独蒜兰等植物种群。

4.2.5濒危植物人工繁育保护

针对林区内野外种群数量稀少、更新困难的濒危植物种群,通过人工育苗繁殖,进行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种植,扩大野外种群数量,提高种群稳定性,主要植物种类包括;红豆杉、榧树等保护等级较高的植物。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5结语

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植物多样性自身面临的生存危机,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中,植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根据林场多年来的保护经验和成效分析:加强基础调查数据收集、建立植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林区环境特征采取常规方法和探索新技术相结合的保护方法,针对林区植物多样性动态跟踪分析和濒危物种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是做好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改变观念、细化责任、强化落实,才能推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才能最终抓好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志勇,季孔庶.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2(4):2.

[2]陈丽,董洪进,彭华.云南省高等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状况[J].林业科技开发,2013,21(3):359~363.

[3]庞承昭,瞿仰全,吴健全.云龙县漕涧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R].云龙:云龙县林业局,1989.

[4]孙卫邦,文香英,周元,等.云志本山常见植物(国际合作)[R].云龙:云龙县林业局,2009.

对森林的保护措施范文6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31

1 林业生态功能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林业生态功能分析

森林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空气净化站,它对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涵养水源、储存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能将大气中一部分降水截留,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及侵蚀,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林木的根系相对于其他的植物而言是相对发达的,树木的根系根植于土壤之中,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森林起着屏障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沙对农田、村庄及城市的侵袭,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森林能促进气候的调节,降低工业废气对空气的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能降低太阳的辐射,加大空气湿度,同样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气候温差,改善水分循环和气候条件,形成区域性的降水,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轻污染。

1.2 林业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资源的耗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人口与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成为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方面,人们呼吸道疾病频发,大气污染形式日趋严峻;林地被占用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锐减,作物产量也不断减少,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是一项基础产业,恶劣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生态林业建设对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生态林业的功能及建设意义

林业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态林业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林业建设能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生态环境地和谐。传统林业向现代化生态林业的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木的砍伐及生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经济效益,但长久的利用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林业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整体。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民生相结合,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应用。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林业建设能稳固生态经济的平衡、多样化发展,在和谐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生态化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并完善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建设平衡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作为环境资源,能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资源,为科技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林业建设还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重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粗放式资源耗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以仿生学方式对传统材料进行设计,是科技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

2.2 生态林业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资源的使用及保护是否达到平衡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在遵循生态建设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林业系统的建设为环境及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使对生产力的保护及发展,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及目标,突出的反映了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生态林业建设能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我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我国的少数地区的农村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的耕种方式,为了更多的获取粮食,农民开垦森林,但由于靠天吃饭的特征,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更加趋于恶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化发展一体化。

3 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探析

3.1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在制度和法律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对林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落实责任到人,明确组织机构的划分及管理原则,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实施有效的管理。根据不同林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可以建立起林业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外来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并做好登记,防止外来人员对林业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3.2 采取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及破坏,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保护作用,固定水土资源不被流失的措施主要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政府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森林再造过程中加强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根据不同林木生长特征,积极改善其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在必要时进行封林,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为给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条件,一些林木在造林后需进行封林养护,同时还要加强对林木保护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土壤条件及气候环境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林木品种,因地制宜。

3.3 保证充足的资金的供给,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及必须的机械设施配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人才的建设及机械设备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对水平流失、大气污染等治理问题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成果收效甚微,在治理效果上依然不是很理想,我国的林木生态资源保护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整顿。

明确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让人们在思想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视,凸显出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林木对防止大气污染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房间都具有优势,传统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林木的保护、培育,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体制,这对当前及今后的环境保护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3.4 加强林木种植的数量及质量,建立有效的循环机制

林木的种植及保护是林业生态资源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一些林木贫乏的地区适当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利用荒地开展造林活动,提倡退耕还林;政府要制定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征林审批制度,保护生态林,向人们推广林木栽培技术,有必要时封山育林,同时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严格杜绝森林火灾,保护与种植并行。

建立良性且有效的循环机制是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林木的生长速度高于林木的消亡速度才能算得上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的循环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将林木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工作状况对其进行负责人员进行奖惩,深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好的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社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养成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创设科学、统一的机制,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充足的资金供给,国家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严格的规范制度,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种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改善林木种植结构,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是兼具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生态价值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5(01):117-118.

[2]唐晓华.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J]. 科技风,2015(17):84.

[3]吴俊亮.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 吉林农业,2013(03):186-187.

[4]赵宇翔. 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