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1

1.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科学——应对复杂环境系统的挑战

2.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3.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4.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5.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构建

6.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

7.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8.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9.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11.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12.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镉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6.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7.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镉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21.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22.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23.贝叶斯最大熵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24.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5.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26.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7.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28.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29.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31.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32.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33.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5.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36.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37.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38.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

40.中学化学教师环境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4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43.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44.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45.EOS-MOD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46.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

47.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

48.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

49.我国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探讨

5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5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2.浑河上游(清原段)水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53.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研究

54.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 创建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5.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56.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57.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58.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59.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60.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

61.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污染特征

6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63.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64.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

65.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66.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67.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

68.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9.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

70.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71.“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72.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建立——环境科学在中国体制化的案例研究

73.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

74.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75.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76.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77.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78.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7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及其方法论

80.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平台研究

81.论图书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科学类图书为例

82.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8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8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以人为本的普世哲学

85.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86.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

87.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典型城市O_3来源识别

88.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89.关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任务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思考

90.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91.基于国际视野构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课程群——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92.基于本体元模型的环境科学知识库研究与构建

93.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影响下上海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

94.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95.分子环境科学与亚稳平衡吸附理论研究进展

96.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9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98.环境科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2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维吾尔传统人居文化研究方面,更需要从课题研究的高度来重视,通过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基本内容、创新价值等环节逐一实现。以便更好地对维吾尔传统人居文化和优秀的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既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文化传承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又是对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研究综述

多年以来,学界对新疆维吾尔族建筑、民居以及装饰艺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卓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前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对维吾尔传统村落的传承与更新需要借助于由多元因素构成的人居文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便于更科学合理,宜人宜居。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评述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城乡巨变的过程,城镇化问题也逐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不少学者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学者们开始对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Kirkby,1985),又如从经济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发展(Marton,2000;Cook,200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界遂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背景,试图概括和总结中国传统村落变迁的规律和模式。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农村社会与文化》(1956年)一书中提出在现代文明中,城市是“大传统”,农村是“小传统”,并且随着文明的发展,农村会不可避免地被城市所蚕食和同化。之后保罗•奥利弗(PaulOliver)在著作《房屋与社会》(1960年)中提出了被人忽视的乡土建筑不仅是当地而且还是其他地区建筑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泉。可以看出从麦吉的城乡一体化概念,到雷氏的地区性人居建筑文化研究,以及保罗的乡土建筑与文化等,都是尊重不同地区文化而进行比较研究,注重对地区性整体共性特征的分析,重视乡村人居环境中建筑的地位和价值。国内著名学者刘沛林(1998年)提出了建立系统的人居文化学的构想,认为真正的舒适宜人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人居文化思想作指导。院士王小东与其博士生宋辉(2013年)通过对新疆喀什老城改造与更新策略的回顾,发现在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现状环境和人文变迁,要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保留和重构城市整体风貌,使特色得以传承,风貌得以重塑。新疆师范大学李群、李文浩等(2010年)在进行鄯善县麻扎阿勒迪村规划设计实践时,认为生土民族建筑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建筑,代表着新疆典型的土性文化,承载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统文脉。闫飞(2012年)认为当前维吾尔族人居聚落"空间"模式已跨越了单纯的建筑功能划分,呈现出当地民族人居文化的演进,是区域性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类因子的综合体现。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学者们开始从百姓人居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但多数学者都只是从国家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并未重点关注现代化过程中村落人居文化变迁的问题。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要注重对百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居文化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基于此,本项目将以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为基础,通过对维吾尔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深入剖析现代化进程中百姓在劳作模式、生活方式、精神需求等人居文化生活方面的变迁,最终提出符合现代化新疆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选题的意义

本选题从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变迁视角入手,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田野研究来进一步加强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加对新疆乡土社会结构和地域文化的理解。虽然在城镇化背景下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民俗生活方式有了不少研究,但有关现代化建设与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现代化与传统村落人居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这也会为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新时期建设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铺垫性研究。主要陈述研究的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概述等。

第二部分:维吾尔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通过各个角度考察在现代生活中维吾尔传统村落百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其中主要包括在家务农、进程务工、农村帮工和换工习俗的变迁等问题的分析。

第三部分: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变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来展示,维吾尔传统村落所处的环境、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形态、装饰艺术特色、营造方式、民俗文化等的变迁等等。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变迁的原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为充分了解村落人居文化变迁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需要以多个维吾尔传统村落为“点”,勾连成“面”来考察更广泛的区域,从而在更为全面而深入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形成科学理论。

第四部分: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中精神需求的变迁。通过对维吾尔传统村落里民间游戏娱乐习俗和习俗的田野调查,分析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对百姓精神需求和文化认同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以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需要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成果进行理论思考,与原有研究结论进行对话。从问题导向、理论与实践发展导向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界定出维吾尔族村落人居文化概念及内涵;从目标导向和人居文化要素把握入手,对维吾尔族传统村落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人居文化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著作研读和文献检索,查阅并认识己有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系统性梳理,从而明确合理地界定概念,解析其内涵,把握课题研究整体性,保证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2.调查研究。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及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参与考察、背景分析等方法,研究各地村民的行为模式,重点分析传统村落形成背景、形式、特征,传统民居文化及其本质。明确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变迁的内外因素及趋势。

3.多科学交叉综合分析。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村落发展现状,以研究目标导向和人居环境要素把握入手,运用社会学、民族学、设计学、建筑学等进行交叉综合研究,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变迁进行理论探讨,科学合理地提出建议和对策。

(四)主要观点

1.维吾尔传统村落在其生产生活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民俗规约性和社会秩序,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实行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进行流转,因此百姓的劳作模式发生了巨变,百姓在失去土地之后,通过打工和制作手工艺品维持生活,传统村落里百姓之间的帮工和换工习俗也逐渐被物质化了。

2.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与研究,使方法更科学,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为建设稳定、和谐、繁荣的现代化新疆做出应有贡献。

四、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一)理论创新

1.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法对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推动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2.拓展学术研究的空间,为新疆建设具有现代地域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提供创新性理论基础。

(二)应用价值

1.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建设中的比较有特点的维吾尔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为避免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生态破坏、发展趋同、场所精神缺失现象提供参考解决方案。

总之,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需要研究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院南疆住村工作组同志两年多以来的工作、生活、调研等对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王小冬 单位:昌吉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3]陈震东.新疆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美)阿莫斯•拉普波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M].商务印书馆,2012.

[6]杨公卫.村落终结与乡土重建[M].民族出版社,2012.

[7]左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化问题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2.

[8]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三联书店,1997.

[10]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1]李安宁.新疆民族民间美术[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群.新疆生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3]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新疆新型城镇化专题调研组.牛汝极.新疆“环塔”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与出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15]安瓦尔•买买提明.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16]李群.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3

【摘要】 本文探讨了农村公共综合体在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景观规划问题,提出了农村公共综合体的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案,对具体的景观规划内容和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综合体

城市的建设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我时常梦想着我们如何生活、工作和娱乐,90%的公共建筑来自于这些梦想,而专业化的建筑设计仅占10%。对于农村的建设来说,这更是个难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农村聚居环境自然生态、农业与生产和生活建筑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分析,探究农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的目标和意义,寻求人与景观协调稳定关系及发展的一种新途径。

(一)农村景观模式规划

在农村的景观规划中,除了景观网络,还应包括景观体,景观体可以定义为景观要素的空间组合,这种真实组合可以构成空间生态系统。农村景观至少是一个三维立体景观空间,例如村落形态、农村建筑景观的空间配置、自然天际线韵律的掌握、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等等。

(二)农村整体景观意象与景观规划

所谓的农村景观意象,是指人们在对农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从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根据景观意象的形成来源和过程,将农村景观意象划分为原生景观意象和引致景观意象两大类。原生农村景观意象是通过对农村的亲身感知后获得的景观意象:而引致景观意象是通过一切媒介所获得的景观意象。

农村景观意象具有以下特征:

1、农村景观意象的个性化;2.农村景观意象的地方性;3.农村景观意象的社会性。

(三)农村景观功能与土地利用

农村景观功能区是乡村景观评价成果的综合反映。农村整体景观规划是在农村景观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景观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分析为核心,以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系统为支撑,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农村景观环境进行规划,确定农村景观的总体特征、格局和发展方向。农村景观规划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农村的景观类型、价值、人类活动的特征、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方式、问题解决的途径、未来的演变趋势等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归并后,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景观资源基础、人类活动特征、景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未来景观的发展方向,以及具有共同景观价值一功能特征的景观类型在空间上进行归并,形成景观区域的过程即为景观区划。依据农村景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参照农村可持续景观体系的原则,我们可将农村景观划分为农村景观保护区、景观整治区、景观恢复区和景观建设区四大区域。从这四大景观区域的划分,了解人类活动对景观的不合理利用程度以及景观区域存在的主导矛盾,同时认识到景观区域在农村景观中的价值功能所在。

(四)以聚落为核心的景观规划

以聚落为核心的景观规划,主要包括农村聚落景观意象、性质和功能规划、土地利用景观规划与景观平衡、聚落形态及扩展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与功能区规划、聚落体系与农村聚落风貌塑造、农村道路系统与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环境建设规划、景观区划与区域景观控制规划、自然景观灾害控制等规划内容。由于农村聚落的大小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景观环境不同,因此规划的需求也就处在不同的规划阶段。现阶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景观规划的实际内容和技术标准,坚持保护历史风貌优先原则,与自然景观环境相适宜的原则,合理、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因地制宜、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功能突出与协调发展原则,以及改善农村人类聚居环境原则,由此来实现农村聚落景观的高度协调性。

(五)农村村落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学、环境学、人类学等理论的支撑下,根据当地环境容量对水、土地、空气、树木植被以及农田进行评估控制村落人口调整其发展规模,在对村落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的消耗与恢复之间达到生态平衡,以保证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吸取与借鉴国内外村庄建设的经验与总结,可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1、继承传统村落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环境的思维: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其基本在于重视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古人常常通过周密的考察,应用“风水”观,在村落选址、布局和房屋的建造中,把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体,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不轻易破坏自然景观,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这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国当代的农村建设的整体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村民对村庄建设与管理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观念,在人们心中形成节制与保护生态资源景观的意识,改善村镇中出现的混乱无序状态,改造村庄环境,恢复自然环境。中国传统生态村落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建造方法,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从文化或是生态的角度而言,对传统生态、可持续的设计方法的吸收与借鉴,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的节能,而且对于延续当地文化、习俗和认同感都是不可或缺的。

2、吸取国内外景观规划的先进理论与经验,乡村景观规划都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对于村镇的规划通过规划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领域的分析研究,综合考虑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对村落的规模、社区类型、村落空间以及交通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此外,通过结合先进的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理论与经验,重视村落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发展生态旅游、景观农业观光等产业,带动村落经济繁荣。利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先进、科学的起点,为新农村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

(六)村落人居环境设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措施,农村区域的生活、生产等活动内容,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分析。

交通体系:在农村地区,交通体系的规划应以人体尺度为标准来进行设计。根据科学依据,村落范围的直径通常不会超过1.5到2km,即每个人都能够在二十分钟内步行从一端到达另一端,或者驾驶汽车在五分钟内到达,通过公共小汽车可以到达稍远地方。村落内的道路系统鼓励以生态、健康的自行车或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解决机动车的污染、噪音以及交通问题,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人行道至少1.5m宽,在活动密集的公共区域应适当加宽。街道设计要结合树木植物,以改善空气

(上接第18页)

业与学校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在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下,企业一般都乐于接受学生实践。

3.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造景元素;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造景元素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不同于简单而狭义的“园林绿化”,造景元素是依据居住区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造景元素又称景观要素,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就是利用地形、植物、水体等自然要素和建筑、道路、景观小品等人工要素作为物质要素,将之抽象为形态、色彩、质地等艺术要素,并进行有机的组合,构成一定特点的景观形式,形成能表达某一性质、某一主题思想的景观作品。

2、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元素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即园林中写意化的自然美,也就是追求自然抒情的氛围,以人造景观引发人们自然、自在的雅逸情怀。

2.1掇石叠山

掇石叠山在我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文人对石的崇拜由来已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古典园林中山石的应用是利用艺术手法对自然山石景色的模仿,俗称为“假山”。与一般自然山石不同的是,园林山石不仅具备自然山石的形状,还更加体现造园者的精神与情操,令游园的人感悟到精神层面的享受。

2.2理水之术

自古山水是不分家的,只有水体与山石相映成趣,园林才有灵气与韵律。规模较小的园林常用集中式的理水方式,将水体集中于园林的中心,水池多以不规则的自然形态呈现。规模中型或大型的园林,如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由于场地开敞,水面空阔,则一般采用分散式的理水方法。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理水方式,水体一旦应用与园林中,定能达到“虽由人造,宛若天开”的意境。

2. 3花木配置

在大多数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遗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花木的运用在园林造景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许多景观的形成与命名都与花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古典造园的目的并不单单是视觉上的享受,文人们还更加注重听觉与嗅觉等器官的感受,花木的种植恰恰符合了这点。

3、现代景观造景元素在居住小区中的应用研究

景观从其形态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景观,如树木、水体、细雨、和风、阳光、天空等;另一类是硬质景观,如建筑、铺地、围墙、栏杆、山石等。居住景观设计的宗旨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和宜人的生存环境、居住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空间的界面则是构成景观的造景元素,界面与空间的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部分。

3.1植物

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绿化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种植几棵树或一片草坪,植物这一元素日益被人们重视和关注,设计风格与手法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许多艺术流派与科学理论参透到现代景观植物造景设计中,使之不断向前发展。以下分析植物造景的功能:

分隔、构成空间:就景观设计而言,空间指人们根据自然的地平面、垂直面及顶面单独或组合而成的实在或暗示性状态所建立的围合概念。在垂直面上植物对的空间界定更加明显,其中,直立于外部空间的树干易造成暗示性而非实体性的方式来限制空间。其次,植物的叶丛是影响空间围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夏季,树叶浓密度高,从而形成了较闭合的空间,给人一种强烈的私密感;而在冬季,同一个空间,由于落叶的关系,显得比夏季更开阔和明朗,人们的视线在这时可以延伸到更远的地方,阳光也可透过树干直射下来。因此,落叶植物在冬季形成以树干为主的暗示性空间而在夏季则是实体性的封闭空间。

美学、欣赏价值: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植物及水生植物等为题材创作的景观,组合方式有单一或多种搭配,设计者需从色彩丰富的自然植物群落中寻找灵感,将自然景观通过艺术手法转变为城市中的景观。

3.2水体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一般而言水景的形式应与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风格相统一。就北方地区而言,水资源匮乏,尤其在冬季水池干涸,水景便失去了其应用的表现力,因此在设置水景时必须考虑到各个季节的变化及应对措施。如,在缺水时可以利用丰富有趣的驳岸设计,水景内添置石头,在冬季产生一种类似“枯山水”的视觉效果,其次利用水景中的小品、雕塑、小桥等增添情趣。建议多使用旱喷,充分利用时空关系,达到无论有无水体都能形成景观的程度,延续水景景观的生命长度。

3.3山石

中国园林山石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已失去了原有的支配地位,而缩小成为了园林中的景观小品。居住区景观的属性决定了其单纯的功能,没有隐喻的含义,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单纯的休憩场所。面对忙碌的生活,人们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忘记劳累工作使身心得到放松的场所。因此居住区景观用石不再注重将情感寄予山石之间,而是更追求造型的视觉美和形式美。

3.4园路与场地

居住区内的道路一般有车行道与人行道两大类,在大多中高档居住小区中均实现了人车分行的居住区交通组织系统。休闲性的人行道、园路两侧的绿化种植极为重要,要尽量形成连续的绿茵带,以保障行人的舒适度,其次要与周围的景观绿化相联系互相辉映,形成有秩序感的空间环境,增添景观的层次感。因此一系列对于园路场地的装饰设计就发挥了其重要作用,我们常见的路面的铺装拼贴方式配合周围的绿化设计,形成完整的视觉效果。而在休闲场地内,可运用花坛、喷泉、水景、雕塑等其他造景元素对其进行美化。

3.5建筑小品

居住小区内的景观建筑与小品应更加考虑到尺度、适用及观赏性,其规划和设计都应充分结合小区内部的实际环境考虑。简单来说,要研究人们在小区内部环境里经行各种活动所需的尺度、空间大小、时间点与人流密度等,同时要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接受程度及社会文化背景程度等抽象因素。

4、结语

居住小区外环境不仅仅指绿色环境,而是指景观生态环境,包括到居住其中的人所将面对的各种因素,如空气、阳光、风、植物、山水、交通等等,同时改造环境中那些不利与于生态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因素,提高环境质量。对于景观元素的研究从根本上讲是对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研究,更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研究。人需要家园,家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一个生存空间,家园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就像植物不能没有根,建筑不可以没有基础一样,人居环境应该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在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 1 ]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199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5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以及生态城市规划常规内容以外,还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衍生问题

城市设计的行为虽然延续了两千年,但是概念却是上世纪40年代才提出的,迄今为止仍有不同的解释。但总的概括可把城市设计理解为“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物化地说,城市设计是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但融进了人的因素,成为以人的行为心理为基础的物化组合。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城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如果我们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尽管任重而道远,面对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参考文献: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6

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年

改革开放**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宁波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实现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的跨越。全市生产总值从****年的20亿元增加到****年的343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437元增加到61032元;财政收入从5亿元增加到724亿元。宁波以浙江省10%左右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20%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城市10强,所辖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并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港口发展实现从区域内河小港到国际深水大港的跨越。****年,宁波港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的国际深水中转港。**年来,宁波港实现了从内河港到河口港再到海港的“三级跳”,成为我国四大国际性深水枢纽港之一。****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4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居世界第十一位。

城市发展实现从浙东商埠小城到现代化港城的跨越。随着市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宁波的城镇化加速推进,城市布局逐步跳出“三江口”,形成了组团式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框架。目前,宁波城镇化率已达到63%,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221平方公里。近年来,宁波还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获得了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

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宽裕型小康的跨越。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6元增加到****年的2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222元增加到****年的****元,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3%。

深入实践党的科学理论的**年

改革开放**年来,宁波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中央和省委精神与宁波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实践党的科学理论方面走在前列。

坚持多轮驱动,把发展扎根于广大民众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宁波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通过兴办乡镇企业、建设要素市场、推进乡镇企业转制、深化国有及集体企业产权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创业和发展环境,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互动、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目前,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控股、股份制、私营、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9.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5%、研发投入的80%、经济总量的80%来自民营经济。

坚持开放带动,使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也是宁波文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引进来、走出去,逐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年,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1118亿美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565亿元;**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宁波,累计设立750家境外企业和机构。

坚持港桥海联动,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宁波以港口为龙头、大桥为加速器、海洋为新增长点,推动港桥海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在港口经济方面,发挥港口大吞大吐的优势,发展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临港工业;在大桥经济方面,紧紧抓住****湾跨海大桥带来的发展机遇,推进大桥南岸的****湾新区、余姚工业园区、慈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建设,着力打造“大桥经济圈”;在海洋经济方面,发挥港口和大桥的带动功能,大力实施“海洋振兴计划”,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坚持城乡互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坚持城市与农村两幅蓝图一起绘,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编制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和六个专项规划。组织开展“联镇带村”、“村企结对”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目前,宁波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均居浙江省首位。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层次向中高端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宁波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品牌经济”销售额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总额的比重超过40%。****年,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第二位,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居浙江省第一位;完成高技术产业产值6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改革发展新突破

目前,宁波已进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最根本的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建设创新型城市。高起点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建设,加快集聚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力争成为长三角南翼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和高新产业的示范区。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和中小企业联合成长“两大计划”,推进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构筑科技创新、科技孵化、科技合作、科技投融资“四大平台”,推动“品牌之都”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弘扬宁波精神中的创新文化因子,切实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

在构筑特色产业优势上取得新突破。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板块”,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石化、钢铁、能源等临港工业建设,打造一批集约集聚发展、比较优势突出、成长性强的产业链,加快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会展经济、现代商贸和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宁波对内对外开放的优势,放大****湾跨海大桥的带动作用,积极构建“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国内外”的大开放格局。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国际贸易平台建设,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推进产业链招商和服务业选资,引进一批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营销中心,形成一批以外资大项目、外资高科技项目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推进重点开发区“二次创业”,努力使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高产田”、“种子田”、“实验田”。积极支持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推进境外投资和经贸合作基地建设。抓住和用好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全方位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把****湾跨海大桥打造成“经济物流走廊”、“人才信息走廊”、“文化旅游走廊”。

在建设现代化一流大港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步伐,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建设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积极推动全省港口联盟建设,扩大与周边地区的港口合作,共同打造浙江港口航运品牌。建设大通关,延伸无水港,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海公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的运输网络,力争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加快梅山保税港区建设,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保税港”、“生态岛”和“临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