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维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的维度

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1

关于文化的定义至今尚未得到统一,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需要,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各自的解释。不过文化在层次上往往可以分为:民族文化与组织文化。关于民族文化,Hofstede (1980)指出: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形式,渗透于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行为系统中,有效弥补正式制度在规制人类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不足。会计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信息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关于组织文化,Denison(1990)以四个文化特质(适应性、使命、一致性、参与性)来界定组织文化,并论证了其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会计都应提供相关的信息。而会计稳健性作为财务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Basu1997)和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Ball et al.,2000),在文化影响的会计时,势必也会影响会计稳健性。因此,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文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成果及不足进行简要的评论;第三部分,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议题。

二、文化与会计稳健性

(一)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伴随会计信息的生成而产生,其基本涵义是不预计任何不确定的收益,但预计所有可能的损失(Bliss,1924),包括无条件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 。前者是指为了减少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而事先采取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后者是当不利事件发生时为抑制管理层向上调盈余的机会主义行为而采取的事后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后者的经济后果更为突显,已有研究文献似乎更多地关注条件稳健性。如:Basu (1997)指出会计稳健性主要是指收入和损失确认的不对称性,因此它可以通过对好消息的确认比坏消息的确认需要更为严格的标准,从而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Watts (2002)指出会计稳健性具有保障企业契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但是,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由会计人员执行的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文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既包括对条件稳健性的影响,也包括无条件稳健性的影响。

(二)文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1.民族文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基于民族文化视角对会计稳健性研究可追溯至1988年Hofstede-Gray框架。Hofstede(1988)提出民族文化四个维度: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阴柔气质和阳刚气质、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1992年又加了一个维度: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其中权力距离指权力在组织中的不平等分配程度;不确定性规避指某个民族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感到的威胁程度;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在于各民族人们是关注个人利益较多还是集体利益较多;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使人更加自信、强硬和富有竞争性后者表现为使人更加关注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之后Salter and Niswander (1995) 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不确定性规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阳刚气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Sudarwan and Fogarty (1996)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会计稳健性与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显著正相关,与个人主义负相关。Schultz&Lopez (2001) 以法国德国美国为例,以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代表会计稳健性程度,得到了不确定性规避这一维度与会计稳健性成显著正的相关关系的结论; Kang等(2004) 通过研究发现长期导向这一维度与会计稳健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国内,胡本源(2013)运用Hofstede(1994) 的文化价值观问卷(VSM) 对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回族195名会计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三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随后研究会计人员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会计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关系,发现会计人员执行的确认和披露决策均会受到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其中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可以作为会计稳健性的替代变量。劳秦汉(2001) 在Hofstede-Gray框架的基础上,加入了 对知识和人才尊重度的高与低 和 会计信息质量 两个维度,并由此提出了 不同的文化环境 不同的会计人的塑造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会计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会计行为方式 的分析体系; 刘骏(2005) 通过分析文化对会计规则制定 会计规则执行及其监督的影响,研究了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2.组织文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由于会计在组织中得以执行,因此理论上组织文化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影响比民族文化对其的影响更为直接。然而组织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亚文化,更是纷繁复杂,因此研究较少。曹升元、赵周杰(2011)指出组织文化对会计行为的优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有助于会计行为价值导向的明晰。刘慧凤、袁明哲(2008)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了公司治理文化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反映公司治理的结果, 体现公司治理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反作用于公司治理。

(三)对已有文献的评论

1.虽然Hofstede的文化维度被学术界广泛引用,然而该文化维度的提出早在1980年,距今30多年,全球各国社、 经济、文化都已发生巨大变化,衡量文化维度的分值势必也将有所变化。并且经济全球化导致跨国企业成倍增长,国际间交流的增加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融合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因此,本文认为虽然Gray对会计亚文化的界定及其框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某些方面可能已无法准确反映现代国家文化和会计亚文化的核心特质。基于Hofstede-Gray框架的相关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差。

2.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西方文化对会计的影响,研究范围有待扩展。从上述文献综述中不难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西方国家文化为主,少数涉及亚洲地区的研究成果也未能深入剖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未对经济全球化所衍生的文化融合等现象及其对会计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学术界在东方文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研究还十分少见,研究范围有待扩展。

3.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文化这一层面,缺乏对不同文化层次对会计影响的研究,研究内容和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分为不同的层次,民族文化属于最高层次,下面包括行业文化、组织文化等不同层次。现有文献中,不论是对Hofstede-Gray框架的检验,还是以此框架为基础对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基本上以民族文化或国家文化这一层次为主,而缺少其他文化层次对会计影响的研究。实际上,在相同的国家文化和会计准则下,组织文化及公司治理文化对会计行为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明显。目前学术界在盈余管理行为等的研究中虽已将微观文化要素作为重要变量,但该层次文化对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尚未得到深入和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2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文化认同态度模式

作者简介:何蓓(1982-),女,回族,河北邢台人,西藏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马海林(1979-),男,回族,青海民和人,西藏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讲师。(西藏 拉萨 85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43-02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是指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1]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求符合社会标准与规范,而与社会环境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2]

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主要是指群体或个体在新环境中面临文化适应时所采取的策略。berry(l990,2001)认为,[3,4]少数民族或移民在新的环境下将面临两个主要的认同问题:(1)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2)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berry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

berry认为,根据文化适应中个体对两个维度的问题的积极或消

极的回答就会产生四种文化认同态度的模式:(1)整合(integration),

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2)同化(assimilation),个体绝大多数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3)分离(separation),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4)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

近年来,随着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往日益频繁,藏族成员也面临着文化认同与适应的考验,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文化认同远比其他民族复杂。因而在所有藏族成员中,适应的考验和认同的困境在他们身上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国内很多学者对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但是缺乏对文化认同和社会适应之间关系的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被试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在西藏某高校四个年级中用随机整群抽样的办法,共抽取藏族大学生320人,汉族大学生210人,发放问卷53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为516人,有效样本分布见表1。

2.研究工具

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采用方从慧(2008)编制的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调查问卷,[5]该量表由23个项目组成,采用五点评定量表记分,依次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太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整个量表分为五个维度,即学习适应维度、未来适应维度、环境适应维度、心理适应维度和人际适应维度。问卷着重评价大学生在学习、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所面临的社会适应困难。

文化认同态度量表,采用由张京玲(2008)编制的文化认同态度量表,[6]该量表由18个项目组成,采用五点评定量表记分,依次为:“非常不赞同”、“不赞同”、“有时赞同”、“赞同”、“非常赞同”,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整个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即整合维度,同化维度和分离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藏汉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对西藏汉族大学生和内地汉族大学生在社会适应各维度上的t检验发现(见表2),在学习适应(t(646)=-7.261,p<0.001)、未来适应(t(646)=-3.967,p<0.001)、环境适应(t(646)=-12.896,p<0.001)、心理适应(t(646)=-12.3418,p<0.001)及适应总分(t(646)=-4.677,p<0.00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适应维度上(t(646)=0.261,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对西藏藏族大学生和内地汉族大学生在社会适应各维度上的t检验发现,在学习适应(t(646)=-5.801,p<0.001)、环境适应(t(646)=-12.177,p<0.001)、心理适应(t(646)=-9.459,p<0.001)及适应总分(t(646)=-2.589,p<0.00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未来适应(t(646)=-0.905,p>0.05)和人际适应维度上(t(646)=-0.272,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

2.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的基本状况分析

对西藏藏族大学生和内地藏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的三个维度的t检验发现(见表3),在分离维度、整合维度、同化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501)=0.310,p>0.05;t(501)=0.311,p>0.05;

t(501)=1.555,p>0.05),这说明西藏藏族大学生与内地藏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所采取的策略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不会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转变而产生差异。

(内地藏族大学生数据来源:张京玲(2008).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西南大学)

3.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和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的三个维度和社会适应的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如表4),分离维度与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及人际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整合维度与学习适应、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同化维度与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4.藏族大学生社会适应在文化认同模式上的差异分析

将文化认同模式的三个维度,即分离、整合和同化维度分别将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25%、75%人数比例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依次进行方差分析。分离维度划分,其中高分组有99人、中间组有164人、低分组有51人;整合维度划分,其中高分组有117人、中间组有134人、低分组有63人;同化维度划分,其中高分组有96人、中间组有139人、低分组有79人。

(1)藏族大学生社会适应在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的分离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社会适应各维度在社会认同模式的分离维度的三个水平上的方差分析发现(如表5所示),未来适应和心理适应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适应、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在未来适应维度和心理适应维度上,分离维度得分是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中间组及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和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转贴于中国

(2)藏族大学生社会适应在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的整合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社会适应各维度在社会认同模式的整合维度的三个水平上的方差分析发现(如表6所示),未来适应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适应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在未来适应维度上,整合维度得分是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及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和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

(3)藏族大学生社会适应在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的同化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社会适应各维度在社会认同模式的同化维度的三个水平上的方差分析发现(如表7所示),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适应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同化维度得分是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及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在环境适应维度上,同化维度得分是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和高分组及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论

1.西藏地区藏汉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总体分布

研究发现,在西藏的汉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未来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及适应总分上均显著低于内地的汉族大学生,说明在西藏的汉族大学生在不同的文化下出现了适应问题。同时,西藏藏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及适应总分上也显著低于内地汉族大学生的得分,说明藏族大学生也存在适应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西藏社会的快速发展,西藏地区的民族组成成分呈不断增加趋势,而不同民族成员势必会具有不同的文化,从而也使西藏地区的多元文化更加凸显。同时不同民族成员在交往时,总会基于已经固着的文化价值观去适社会现有状况。而作为对文化感知较为敏感的西藏藏汉大学生,这种对已经固着的文化态度的眷恋,势必会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中遭遇各种不适。

通过西藏藏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得分比较发现,藏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未来适应、心理适应三个维度及适应总分上均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说明不同文化的碰撞对汉族大学生的影响比藏族大学生更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对藏族大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的圈子主要还是以藏族成员为主,在与汉族大学生的交往中不必改变太多,但是对汉族大学生来说,需要多一些改变来适应与不同的人的交往。

2.西藏藏族大学生与内地藏族大学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西藏藏族大学生与内地藏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张京玲(2008)的研究为参照,发现西藏藏族大学生与内地藏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态度所采取的策略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各维度存在差异。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内地藏族大学生在赴内地求学之前其对文化的感知态度已经基本形成,这种态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二是这与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很大关系,我国实行相互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因而虽然在不同民族之间存有一定的偏见,但是汉族对藏族的歧视态度和排斥行为较少,致使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也能够保持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

3.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探讨

分离维度与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及人际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方差分析发现,在未来适应维度和心理适应维度上,分离维度得分为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中间组及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和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个体越是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那么他在未来适应和心理适应能力更强。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内地藏族大学生接触的文化更多是一种边缘文化,他们的社会角色更多是少数族群,而在西藏,藏族大学生是主流群体,藏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分离维度上得分高的大学生,更加认同本族文化,能够更好的在未来和心理上适应本民族地区,因此,这也就解释了他们更愿意生活在西藏地区的原因。

整合维度与学习适应、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方差分析发现,在未来适应维度上,整合维度得分是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及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和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反映了藏族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中,越是采取不同文化间的整合策略,这种人越能在学习、未来及心理方面更加适应。但是整合策略对大学生的人际和环境适应并没有帮助。

同化维度与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未来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方差分析发现,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同化维度得分是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及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在环境适应维度上,同化维度得分是高分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中间组的大学生得分和高分组及低分组的大学生得分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藏族大学生越是融入到主流社会,这样对他们学习和环境适应更有帮助。这是由于藏族大学生参加的学校社团活动,和其他汉族大学生同学建立的友谊等等都能够很好融入主流社会,提高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能力。在心理适应方面,本研究发现,同化和心理适应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张京玲(2008)的研究认为,采取同化态度的藏族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低,消极情绪高,持有违背本民族意愿的文化认同态度的个体可能经历着很大的压力:得不到本民族的支持,在心理上感觉到冲突与压力,消极情绪就高,积极情绪低,生活满意度也不高。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berry,j.w.(1990).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in j. berman(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i.37.1989: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s:201-234.

[4]berry,j.w..a 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1,(57):615-631.

[5]方从慧.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7]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

(责任编辑:苏宇嵬)

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3

【关键词】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8-01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艺术价值。而舞蹈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民间舞蹈素质,继承、发展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精髓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舞蹈教学法,有必要对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及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一、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的过程兼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民族舞蹈文化同样是时间和空间的共存艺术,兼有文化特质与传承的个性特征。民族舞蹈文化主要是某个民族在长期处于特定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劳动习作方式等生活环境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有别于我国其他民族审美特征、道德关键以及思维形态意识的民族舞蹈文化。可以说,民族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其存在以及传承的重要载体,且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舞蹈文化也相应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民族舞蹈“传承”就是其所赋存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过程。在此过程中,民族舞蹈文化的本体、传播与发展形成了文化发展的统一体,有利于民族舞蹈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促进文化的整合、积淀、增值和变迁。由于舞蹈是人类不同个体以及群体所共同构成的,所以其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文化特点以及文化艺术特征,涵盖了社会形态、历史背景、舞者技能知识与肢体动作、民俗风土、文化形态、意识行为、精神资源以及艺术特色等文化行为。因此,在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民族舞蹈文化的具体类型,切实做好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工作和发展工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工作,以便借此来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快速传承和发展。

二、民间舞蹈教学对策

(一)挖掘文化底蕴,探寻舞蹈动律

文化兼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既包含心理、制度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含人类精神活动及相关产品。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舞蹈文化总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生相应改变。通过挖掘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充分明确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及其动作规律,即便是舞蹈动作也会受到舞蹈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舞蹈历史文化中去找寻切入点,充分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和精髓,充分了解民族舞蹈文化与乡土特色,必要的时候需要顺应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接受这些民间舞蹈动作。

首先,在开展民间舞蹈学习之前,要以民族文化概述着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舞蹈文化的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以及美学特征等基本概念。其次,要深入实践来开展调查,搜集和掌握第一手舞蹈文化方面的资料,了解和体验原生态民间舞蹈表演神态、心理以及肢体动作,探索民间舞蹈同当地民族居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再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借助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明确民间舞的文化现象及具体成因,必要的时候可以从历史文化角度来探索动态舞蹈形象,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现象,使学生可以自行探索和掌握民间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最后,要鼓励学生多借鉴其他国家的舞蹈精髓和内涵,从而借助多元舞蹈文化来进一步推动民间舞蹈教育的发展。

(二)发散创作思维,传承民间文化

在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为了使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理念,需要以文化为舞蹈教学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舞蹈深层的文化内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独立的舞蹈创作意识,同时还要使他们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现代舞蹈动作的技术和风格,培养和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逐步促使民间舞蹈教学向创新教学方向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间舞蹈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下述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具体为:借助民族舞蹈文化遗产来激活民间舞蹈形象;通过对比舞蹈节奏来深化学生对于民间舞蹈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借助音乐情感来辅助学生构建民间舞蹈形象;通过富有动律的舞蹈风格来启发学生创作民间舞蹈形象的创作思维;借助情景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民间舞蹈形象,从而借此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为学生民间舞蹈技能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总之,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加快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此时为了进一步加快促进民间舞蹈文化及艺术的传承,就必须要创新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动态知识观来开展民间舞蹈教学,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4

[关键词]民族动画

交流品格 全球化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动画的美学特征是丰富而多彩的,有专家就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美术电影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它艺术作品更多地包含着本民族的艺术趣味和适应本民族的欣赏习惯,也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艺术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的美学原则”。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润泽,所以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具有民族艺术风格的动画作品。这些动画作品的产生和发展显示出独特而鲜明的民族个性和人文品质,具有着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征,所以才能走出国门而蜚声于国际动画影坛。中国民族动画的成熟及发展为当代中国动画艺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大量内容,尤其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民族动画的继承和发展再次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并给予了极大程度的提倡和宏扬。但是,中国动画创作的现状和受众对当前民族动画作品的认可,却和理论界的争鸣显示出大异其趣的表现形态,尽管动画界依然亦步亦趋地追随着民族的创作方向,依然以民族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情调来进行创作,但动画作品的认可度却仍然没有多少好转,面对理论与实际所产生的这个悖论问题,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7新的经济背景和文化景观下民族性的创作方向到底该如何选择?基于此问题本了一些理论层面上的思考。

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大量动画作品,都是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下产生的,并且在作品中凝结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以及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等,所以,中国动画中带有民族特性的动画作品,不论其动画形象本身还是故事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是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建构起来的,在其作品的深层价值结构中都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缩影。以60年代前后中国动画的辉煌成就为例,这一时期的动画创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朴素恬淡、计白当黑的笔墨情趣,而且可以感受到意境悠远、画面隽永的造境情调,以及可以品读到“中和之美”的创作审美指向和“团圆”轨迹的故事结构,等等,这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在动画的创作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赢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世界观众的褒扬。但是这里我们有必要进行思考,为什么当时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格调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现如今的动画创作尽管也依然沿用民族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法,乃至同样的表现题材和艺术元素,却创作不出享誉世界的优秀动画作品呢?

单纯从传统文化本身来讲,经过文化多年的积累和沉积,一个民族必然会形成稳定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活动取向。“一定的文化沉积层,是一个民族成熟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所以,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长期孕育下,必然会形成独特而鲜明的群体性的性格特征、价值追求、审美取向、情感方式等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方面的展现形态,各个层面又会不断影响和促成独特而稳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形成。这种文化及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着稳定的结构模式,无论从思想维度上、还是艺术追求或是审美理想上,都会以“典范”的姿态来形成一种文艺创作的范本模式。这种范本模式尽管在传承民族文化和展现民族艺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临范”创作方式的背面,也必然会遮蔽和压抑着创新和开拓的潜势。

以六十年代中国动画的代表作品《大闹天宫》为例,“1978年《大闹天宫》在伦敦电影节上取得的成就最为夺目。当时取得的奖项是‘最佳影片奖’。在电影节的纪念册中,影评人凯恩-拉斯金这样写道:‘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美联社在伦敦电影节上的报道表示了同样的尊敬:‘美国最感兴趣的是《大闹天宫》,因为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但比迪斯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英国一家杂志认为这部影片‘具有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芬兰报纸也说‘它把动画技术最杰出的特点和传统的东方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部影片创造了美术片输出的最高纪录,到目前为止,已在44个国家和地区映出。1983年6月,《大闹天宫》又轰动了巴黎,12家影院联合首映,仅一个月时间,观众已近10万人次,这在今天的巴黎,这样的成绩是令人惊叹的。《人道报》说,它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就象一组美妙的画面交响乐’。

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5

传媒对文化传播的技术支持改变了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方式和影响效应。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数字技术和卫星网络技术使传媒的触角伸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尽管在民主意义上未能实现,在媒介接触机会上确实是当今世界的真实写照。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在传媒的携带下,顺利地在世界各地游行,抹去了地区的差异、对立、悬殊、隔阂,从而得以形成一种共享文化。媒介常常通过细分受众市场、定位目标受众、迎合当地文化传统等传播策略争取更多的接受者,从而从能否接触上升到是否接受的层面,对接受者进行文化渗透。

中国传媒组织的文化目标

1.首先要建立和巩固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

我国的媒体在追求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运用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的符号使文化增殖。“传播带来的文化增殖现象是传媒媒介信息符号的放大作用,一方面表现为‘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质’的增殖。‘量’的放大主要指传播面的扩大,是同一信息的广泛散布;而‘质’的增殖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传播后的价值意义较之传播前的增加。” ①

在倡导和平和全球经济繁荣的今天,文化的力量显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影响力的重要标准。虽然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巩固有其自成一套的体系,但是拥有强大技术力量和政治阶层力量支撑的传媒显然在传播和普及文化价值观念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重视媒体对文化的构建和延伸功能是传媒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传媒应该具有一种维模功能。维模功能即模式的维护功能。“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原文化圈对外来文化的传播起到一种选择和自我保护作用。如果外来文化对原有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时,维模功能便会起到一个‘守门人’的作用,竭力阻止破坏性文化的侵入,从而中断了文化的传播。”②

2.借鉴外来文化,扩大对外传播

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传媒必然向世界开放。虽然中国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对内传播的实力还比较强,但是在国际传播方面还与西方的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仍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一方面,在国际重大新闻事件上,中国的主流媒体转载的美国主流媒体的消息随处可见。李希光教授就曾说:“由于全球媒体强大的新闻垄断和国内网络的畅通与发达,国际上的重大新闻的议题与框架设置权正悄悄地从和外交部转移到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媒体受众了。”另一方面,在娱乐性的软节目方面,国内媒体常常模仿国外当红节目的形式。如一些媒体的“脱口秀”、“真人秀”等节目明显带有西方媒体节目的影子。

事实上,从文化的积淀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民族在完成独自的成长蜕变后都需要融合、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其升华骤变。但是,在网络传播和各种信息异常活跃的今天,过分地被其他民族灌输有别于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将会造成本国文化信仰的塌陷。因此,中国传媒在引领和普及文化时必须先立足于本国文化的丰富繁荣并使之成为人们普遍价值观的来源和准则,才能对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进行吸收和利用。

中国传媒组织绩效考评文化维度的内容

1.传媒塑造国家国际形象的能力

我国的传媒在对内对外传播上都应该为塑造一个拥有良好印象的国家形象而努力。衡量一个媒体的文化绩效,既要看其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中是否发出声音及发出怎样的声音,又要看它的媒体形象是否有益于推动事件的发展和能推动多大程度的发展。

我国的媒体不仅要做到上传民意下达政令,还要将民族文化传达到世界各地。因此,要将我国真实的形象传递给世界人民,一方面要做一些有利于树立形象、传达价值文化观念的事情。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作为民族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形象也对塑造国家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媒有良好的形象,在传播信息时更有说服力,发出的声音也更加强大。

2.传媒产品内容来源和制作的独立性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信息传播的不平衡,与强势的西方全球传媒体系尤其是美国的传媒体系相比,我国的传播实力还相距甚远。我国的媒体要成为世界强势传媒中的一员,必须要在世界新闻话语权体系中拥有自己的姿态和理念。

在娱乐性的节目上,具有独创性的、能体现中国特色、宣传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节目少之又少。对美国的娱乐节目蔚然成风地模仿使一些美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不加借鉴地在我国盛行,不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冲击,一些不良现象也开始蔓延。韩剧更是将韩国文化传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青少年受其影响更严重。作为承担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应该更多地创作能够传播中国价值的节目、符合中国受众需求的内容产品,而不必一味地模仿引进国外节目,为他国文化侵入我国做“敲门砖”。

3.传媒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

媒体要有文化效益当然不仅仅是在对外上做出努力,在建立和巩固民族文化方面也应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氛围,建立起独特而震撼的文化品牌。

在媒体需要商业化运作自力更生的今天,中国传媒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常常会因为某个“卖点”而趋之若鹜,引起文化的颠覆、道德的沦丧、价值的贬低。最明显的就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戏说甚至恶搞。这样的文化产品只会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堕落,中国受众的品位愈发低下,更容易使外民族文化乘虚而入。

一个拥有良好文化效益的媒体,应该是拥有自身文化品牌,能够制作出为受众带来文化享受、文化乐趣的内容产品,能够提高受众文化品位的媒体。只有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台上传播媒介产品,才能使中国的文化受到人民的尊敬、尊崇、信服;只有中国的文化能够林立于世界文化之圈,才能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势文化内涵的强国大国。

注释:

民族文化的维度范文6

一、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依托生活环境不断调整适应,使得民族文化也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焕发出无穷魅力。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出于海拔、地形等因素,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并不频繁,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了独特性。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抛开文化这一要素,文化给旅游赋予了精神意涵。但利益至上、竭泽而渔的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保留区的原始风貌产生负面影响。一味追求现代化,使原始景观没有了变幻莫测的神秘感和自然天工造诣的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景观,经济效益取代了外来者的审美效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原本是外来者眼中最美丽神秘的,最具有跨文化体验价值的。以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评判,越原始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越是靠近现在备受推崇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然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甚至连民族文化符号都不再常见,自然美的景观变成了普及率极高的人造景观。因此,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尽量挖掘文化的差异性,尽力避免差异的无效性。有差异才有魅力,避免审美疲劳。

二、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路径

(一)文化资源题材整合

文化资源题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注重民族特色与差异化。文化题材的移植、拓展与整合,将相同文化区域的文化移植,得到借鉴、丰富、深化的目的。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景区,应避免呆板的文化展示,避免违背美学。例如人间天堂九寨沟风景区,本身的自然风光已经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这类景区开发就应突出它的自然风光,一切景区内的设施只是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游览,适当的挖掘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给它赋予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一般这种景区生态比较脆弱,游人的往来难免增加其生态系统的压力,为了更好的经营和宣传,一定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

(二)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传统项目的创新需加强。若进行文化堆积式的开发利用,缺少层次细分,易忽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原始风貌才能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与当代工业文明找到契合点,便于旅游者进行跨文化体验,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使静态与动态旅游展示相结合。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包括原生态民俗民居、民族文化馆、家庭文化馆;动态的游览项目主要突出其生动性,真人文化展演、文化体验参与、数字化展演等。注重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这也是旅游产业口碑宣传的关键。

(三)旅游空间整合与聚合创新

在旅游空间的维度上,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俗村寨最能够体现文化与旅游开发空间的聚合性,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展示之间的聚合。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切地点场所和物质承担者。民族文化的仪式、节庆、生活起居、手工艺传承等都依托于这一固定场所,也是外来者进行跨文化体验的最佳场所。在民族村寨,日常生活起居与居住环境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传承。注重空间的聚合与创新,可以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给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新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