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的建议

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它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成果为教育服务,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1 多媒体教学系统发展的时代背景

透过高等院校的实践,积极摸索如何应用计算机信息化这一大的技术环境下,提高招生的规模,提升办学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教育部以后又陆续批准了一些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使目前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高校达到了45所。但从前段时间高校试点的实践来看,人们对网络教育存在从认识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传统,轻网络。传统的学校教学手段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面授教学当先,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在同一个教室进行教与学,因此,当多数家长听到网络教育主要是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通过上网或在多媒体教室自学,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讲解和学习辅导时,都表示出怀疑进而拒绝的态度。这说明,传统的教育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

(2)重文凭,轻质量。绝大多数家长与学生咨询网络教育时,几乎都要问到同一个问题,网络教育的文凭是否与在校学生一样,是否加注“网络教育”字样,是否被电子注册和被国家承认,拿在手中是否理直气壮。他们不希望所拿的文凭是加注了“网络教育”的,觉得加了“网络教育”就低人一等,文凭就不硬。这种只注重学历证书的形式,不注重实际学习内容与培养质量的倾向是社会上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重文凭,轻能力,轻真才实学的产物,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3)重校内,轻校外。当家长与学生问清网络教育主要是在校外教学站点或在家里学习时,其热情马上减低了大半,甚至扭头就走。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校本部学习,即使校外教学站点建立在其他学校,收费也比校本部要低得多的情况下,哪怕多交钱,学生也愿意在校本部学习。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偏见。

人们之所以对网络教育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有这样或那样的怀疑甚至否定,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网络教育还没有被人们所接受。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人们对她都有一个认识、实践的过程,网络教育也不例外。二是对网络教育的政策没有充分了解。由于现行政策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和讲解,人们对网络教育的地位、作用、性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三是一些网络教育试点高校的办学秩序出现了混乱,损坏了网络教育的声誉,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也打着网络教育的幌子乱发招生广告,乱招生、乱办班、乱打学校招牌、乱收费,破坏了网络教育的办学秩序。四是网络教育目前还只是试点阶段,各试点高校使出浑身解数,所办的网络教育五花八门,模式各异,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网络教育不规范的印象;五是网络教育的招生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招多招少全凭试点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宣传工作的深入程度,招生规模随意性比较大,给人们造成网络教育非常不正规的感觉。

但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

随着对网络学校建设的不断探索,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必将彻底的改变了传统学校的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2 教学应用实践

网络教学系统应用于教学后,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扩大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改革。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材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字体清晰,具有变远为近、变大为小、变虚为实、化静为动等功能,能多层次、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教学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为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提供了必需的保证,也给传统的启发式、诱导式等教学方法增添了活力,使课堂教学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焕发了青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材文、图、声、像并茂,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学生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手、脑并用,双向交互,能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与其它教学手段相比,在同一时间内,一方面教师能将抽象的概念表达得更加准确、清楚、透彻,缩短了讲授时间,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理解、消化速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扩大教学规模。网络教学系统应用于教学后,突破了传统的有围墙的学校教育模式,使学生摆脱了学校课堂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网络上资源的共享,使网上学校成为现实,扩展了教学的时空范围,使更多的人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扩大教学规模。

四是:促进教育的改革。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需求, 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破除“千校一色,万人一书,一种进度,一个标准”的旧机制,有利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发展与应用,使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开创了教学手段的崭新局面,使教育技术从早期的视听教学发展到目前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大趋势。目前,随着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开发技术的出现,使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教学中得到迅速的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固 汪晓平.网络应用系统典型模块开发实例解析[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2月

[2]刘盛峰;“训导-自主”――安徽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观层面主导教学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张红霞;郑飞;文福安;刘建设;我国网络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5]晏素芹;多媒体教学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王卫华;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价值缺憾――基于传统教学理论的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环境;教育生态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73-0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是狭义上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群落的概念,它是以现代教育为目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集中协同控制多种现代视听设备,以及灯光幕布等环境设备,营造现场演示与实时交互的教学系统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和非教室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如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音乐厅、大礼堂等),本文讨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从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来阐述的。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本文把多媒体教学环境看着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提出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对策,期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供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存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与社会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体制有关,而且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再由于缺乏严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往往是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求来建设,而无整体统一的规划,再加上受到经费、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就能满足全校教学的需要,往往需要分期分批来实施,多媒体设备品种繁多,规格不一,导致设备的不兼容,而且多媒体设备可拓展性弱,只是满足基础性应用,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设计与规划。

2.设计方案问题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分期分批建设的,常常是每一次建设中标的都是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厂家理念不一样,其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功能也不尽相同,这样教师就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用,这让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物理环境、设备选型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由于无标准可依,建设方案工作组只能根据以往经验、调研情况以及知名厂家提供的设备与集成服务来制订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建设的兼容性。而厂家设备的生产也无统一的标准可依,厂家相互平台兼容性也不够,这也造成了后期建设的瓶颈问题。

3.系统集成问题

系统集成同样存在一个标准问题,各个施工厂家有各自的理念,系统提供的参数指标各不相同,提供的系统原理方框图、设备布局图、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接线图及说明文件也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就没有集成图纸,就简单配置与连接成型。

施工进场注意到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施工准备上也比较充分但在施工操作上,如辅材的质量、线缆的铺设、设备的安装、细节的处理等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各级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1.规划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划来看,首先缺少良性体制的支撑,现行的行政体制与现代教育的管理制度的冲突,采购与使用分离,行政力量参与较多,所以不可能做到系统的全面的顶层设计。其次是缺失动态平衡的观念,长远目标不明确,只是关注了前期设备简单的堆积,较少考虑后期的运维、应用与发展等,认为一旦软硬件到位,后续应用就会自然跟上,对应用规划和成本绩效没有做特别的设计和考虑,再加上对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的缺乏,前期工程与后期先进技术的衔接不合理。最后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观念,忽视把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顶层规划设计最基础性、最硬性、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依据,没有做到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体现更多的人性关怀;对教师来说,同样忽视把教师作为教育生态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教师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忽略了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管理者的人性关怀,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得不到解放,服务价值体现不了。正是缺少了这些生态观的考虑,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导致了系统在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方面出现的呆滞局面。

2.设计及系统集成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从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及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来看,首先是缺少顶层设计,导致“花盆效应”(也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没有详尽的长远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指导,缺少先进的发展的理念作为支撑,每次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的改革,缺乏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的设计思路,如果仅局限于满足目前的某一功能需求,脱离于校外多媒体环境的发展,还在最习惯、最容易的传统的建设中,会很容易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其次缺少标准,从基础教室条件到音视频技术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只是凭经验使然,更做不到互联互通。值得庆贺的是最近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给我们的后期的建设带来了福音。最后是缺少人性关怀,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实现自主发展,我们看到,教室的投影的亮度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投影幕的画面,座位的设计并不能排除视角的盲区,多媒体讲台的设计不能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更谈不上人性化。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本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依据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结合实际建设的需求和学校状况,从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生态化的角度去科学建设,不搞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将是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主要使命。

1.建立运行机制,保持政令通畅

要想突破体制制约,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必须将重要的决策权从行政管理转向学校管理,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科研、财务、基建、图书馆等的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按照学校的办学方针,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对信息化技术方案进行把关。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可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心领导兼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详细制定本校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学校信息化工作就会形成合力,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由此学校上下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职代会报告、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工作都有专门阐述,可见,组织的建立、完善机制的运行将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2.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战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中长期目标: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在设计时才能处处体现这一宗旨,然后细化分级目标,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根据自身的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调整,例如协作学习时设置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学习支持系统、远程学习时提供虚拟实验系统等等,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其次空间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性,空间、通风、采光、内部造型、色彩运用等都要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如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提高教学效率;教室墙壁和桌椅的颜色不能过于强烈和鲜艳,避免学生兴奋好动,分散注意力。再次要慎重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要多样,教学手段要可选,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的反馈与调控,整合课堂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还要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实施从以“物”为中心的低级态向以人为中心的高级态的战略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协调配置在以“人本”为核心的应用中使得整个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这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3.以应用为导向,科学论证方案

针对学校的基础情况、实际教学需求和经费能力,以应用为导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层次等做好决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学校委托的项目成立信息化建设监督小组,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确定项目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和责任人。监督小组组长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担任。

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市场调查、询价等工作,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技术方案、招标采购建议书。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优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需经过项目工作小组充分调研、集体讨论形成。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或有多种选择的方案,应将不同意见或各种方案报中心领导,中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工作小组上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校领导和设备采购部门。

项目工作小组应对所需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技术参数、市场价格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根据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招标采购建议书,对拟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详细描述,提出建议。除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外,应推荐至少三个品牌的同类产品。项目工作小组应对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信誉和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查,择优选择至少3个单位,由中心向学校设备采购部门推荐。对企业信誉差、在我校既往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服务质量差、没有兑现合同或承诺的单位,亦应向设备采购部门说明,作为设备采购部门对投标单位的审查依据。

4.关注标准,以人为本,系统推进,体现教育公平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教育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绿色环保和无障碍设计。欧美许多政府机关、大学和企业都接受了一些绿色环保标准,例如能源和环境设计的领导力的论证(LEED)。LEED评估系统在五个方面关注人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能源利用率、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而言,往往需要考虑教室的节能、绿色、环保,使用的灯光的节能性,使用的油漆和涂料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性,课桌黑板使用材料的安全性等。无障碍设计也是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人性化特性表现,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智能无障碍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学习者的需求。

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人性化还应体现在未来课堂能充分解放教师被技术的束缚,更多地关注于教学过程本身。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在合适的情境中用手势或语言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投影、计算机、灯光等,将最适合的技术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人与物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本质上真正的“让技术回到教育的幕后”,让教师尽情地释放教学的激情。

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故障中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利用现有的场景去实践去练习实际任务。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适合情境学习。例如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声、光、电)及物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

5.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上升螺旋式的建设模型,强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余胜泉说,当技术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时,它必然会对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石产生一个革命性影响——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正从个体认知转变为分布式认知,即人与智能设备的协同认知,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这是现代人应对日益复杂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如多媒体、移动通信、电子白板、Weblog、云计算、物联网),人们总是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或作为教学内容,或作为教育环境中的装备,但是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并不是尖端的就是最好的,用技术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让学校成了新技术的实验场。

以应用为导向引领的思路则是先调研实践应用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确定目标,分析条件,制订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并建立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反馈、评价等制度。坚持以“人本”为核心,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协调配置各生态因子,科学的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模型。

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会将离散的设备打通,形成信息流,让不同系统、不同部分的信息流动起来,实现无缝对接。比如,物联网真正用于教学,信息流形成之后,当教师与学生进入课堂后,课堂的设备会根据身份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学设备会自动启动进入到待用状态,只要教师发出指令,播放一段视频,这时相应的各个设备系统就会自动运作,从待用状态进入服务状态,老师无须像以前手忙脚乱地打开计算机、投影机、投影幕等。

此模型在实践中促进信息流通,形成动态平衡:关注系统与人相连,系统自然地融合于建设业务之中,推进流程再造,有控制的打破旧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从关注眼前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融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活动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解决,螺旋式地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最终能够持续、深层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从生态的角度探寻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生态化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发展的基本路向。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处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多种环境因子下,由经费投入、教师能力、管理者能力、厂商技术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教学效益,使得这样的系统能动态、平衡、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及其优化配置研究”(10YJCZH150)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年度课题“基于B/S模式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3

Abstract: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focus on students to build self-learning situations. How to take instructional design approach used in teaching database construction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as put forward preliminary ideas, constructiv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by this paper and useful attempt was done so as to promot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database construction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instructional design;multimedia teaching;database construction

0引言

由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应用所引领的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是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革命。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开发正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悄然兴起,基于网络技术平台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如何构建多媒体网络资源库,本文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基于网络通讯模式构建进行系统开发,并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讨。

1确立网络通讯管理模式

1.1 基于B/S模式的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是网络教学和资源库建设的必由之路,基于Internet标准协议的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模式[1]。B/S模式是以Web为中心,客户通过客户端访问Web以及与Web相连的后台数据库,改变了文件共享模式,使信息共享度提高。基于B/S模式的系统结构具有使用简单、扩展性好、安全性能好、易于维护等特点。

1.2 基于B/S模式的系统结构总体设计基于以上特点的B/S模式系统结构总体设计,是在基于Internet的校园网络控制中心,建立远程教学系统的Web服务中心站。校园网络各客户端或其它远程多媒体计算机客户端,通过网络通信及Internet的各种通信方式登陆中心网站,各客户端通过Internet网络系统授权验证后可登陆多媒体资源库,浏览和使用资源库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和服务。以下是网络资源库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上图为网络资源库总体结构图,它由资源库终端的客户终端通过交换机与系统集群服务器相连接,网络服务器与服务器、服务器与各客户端的地址、协议、应用等采用与Internet完全一致的系统结构,这种结构设计对提高网络处理能力效果极佳。针对远程学习特点采用客户端登录网络资源库平台,访问远程教学资源库,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资源库内容,全部操作功能均可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看到的均是HTML页面,系统无论如何升级和改动,客户端无需升级和变更,仅在需要扩充浏览器功能时,通过plugin插件下载等方式便可简便、快速完成。这一工作仅需在客户端点击主页面或相应的链接,下载和安装软件即可自行完成。

2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实施系统结构设计与开发

2.1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开发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和技能不是经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教师、同学及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自主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提倡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即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不是的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者与传输者;学生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加工者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再是通过外部刺激被灌输和被动接收的对象。传统教育理论与其相比有如下本质的区别。如表1所示。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情景,师生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本质区别,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遵守的原则是:①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周围的学习资源获取所需知识和能力,培养其提出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②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作用:学习者的学是与一定的文化氛围和场景密切相关的。③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作用:重视学习者之间及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能力的意义建构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④强调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必须搭建各种资源充足的信息资源平台。如:为学生的协作式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媒体资源等。⑤强调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者有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空间。⑥强调教学过程的归宿是完成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4

论文关健词:建构主义 资源学习模型 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资源和教师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学习平台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时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一、网络学习理论

网络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开展的远程自主学习行为,行为发生、发展以及变化均由学习者自己控制。控制能力的强弱通常受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重要的内部心理因素有:学习准备、学习动机、归因和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者所掌握的学习策略等;比较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学习材料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内容的组织结构、学习工具的易用性和支持系统的及时性、人性化等。

网络学习通常被称为“数字化学习”或“在线学习”,比较权威的欧洲委员会把网络学习定义为“通过促进利用资源与服务的机会以及远距离的交流与合作,用新的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改进学习的质量”。无论何种定义或解释都突出了网络学习需要以“技术”为基础这一显著特征。网络学习一方面需要技术“铺路架桥”,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掌握使用技术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技术支持不仅仅意味着给学习者提供计算机或帮助他们与因特网相连,更在于它使得学习者与一个充满学习资源的新世界相联系,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使其思想得以拓展的机遇,网络学习代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在于理解和运用知识,网络学习不仅在于个体学习,还在于社会集体学习,网络学习不仅是虚拟学习,也是真实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它为计算机辅助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理解是: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完成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教师则成为学习的指导者,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利用多媒体资源库,通过网络技术提供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协作”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所共享,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洲。“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适合用多媒体课件点播的实现,因为多媒体课件能提供图文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友好界面以及形象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件点播模型设计

针对传统的课件点播模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出课件点播模型如图1所示。在课件点播模型中,主体是学习者和教师,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客体是课件资源库,资源库通过课件点播系统进行整合。中介是情景、课件点播、交互、测试和协作等。目标是学习者达到知识的建构,学习水平的提高。

基于建构主义的点播系统模型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六个原则。

1.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师指导为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复杂的认知加工主体,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就需要在设计学习系统时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人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促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发展。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掌握了网络环境下高层次的学习模式,能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组织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辅导作用,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相关的论坛里发帖,教师或同学给予解答。

2.以学习者合作学习为导向

“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和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优学习效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弥补了个体自主学习中的不足。协作学习平台不但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更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平台。

3.以课件学习资源为支撑

课件学习资源是指能够应用于网络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且围绕主题的课件。学习资源库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有力的助学形式。丰富的课件学习资源是开展启发式学习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者自学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总结能力的有利支持。课件资源有许多格式,系统应该支持多种格式的课件播放。课件资源库的来源要丰富多彩一一包括教师制作的课件,同时包括网络上的优秀的课件,还包括名师的现场教学等课件。

4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教学对学习的作用,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是知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习者丰富的想象力。创建问题情景,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探索、促进学生积极的意义建构。制作多媒体课件要尽量把学生带人学习环境中,在课件点播要给出课件学习的相关的情节、背景及连接等。

5.以课件刚试作为练习的主要形式

课件测试是学生学习课件后学习结果的测试,是一种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用和创新相结合的学习活动。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反馈的信息。

6.强调时学习效果和行为以及课件本身的评价

学习活动开始时,系统就对学生的行为和取向进行记录,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学习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向着预定的方面努力。课件评价给管理员处理课件提供处理依据,同时也能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管理员要及时删除或锁定那些质量不合格的课件,节省网络空间,优化网络环境,优先并处理优秀多媒体课件。 四、课件点播模型的实现

1.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实现

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必须依赖情景、协作和会话三个要素来支撑,在课件点播系统中当学习者通过注册进行登录后就可选择课程学习。学习前,可以选择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技能和网站等信息进行浏览,把学习者带入一个学习课件的情景中去。学生们在学习中或学习后,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论坛里提出问题,求助专家或同学来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帮助来解答,通过学习者和教师或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来达到意义的建构。

2.课件点播的实现

课件点播的实现是课件点播模型实现的关键,主要采用ERwin数据库建模,将数据库逻辑模型转化为SQL Server2000物理模型,软件采用Visual Studio 2005 .NET,在.NET2.0体系上建构。首先对课件的播放器进行初始化,主要对RM, Flash等格式进行初始化,然后上传课件,配置好资源服务器,设置各种课件参数,最后用户通过点播课件,直接调用课件服务器和播放器进行播放,资源点播系统实现主界面如图2所示。

3.课件资源库的实现

课件资源库主要包括课件来源、课件格式和课件管理(上传)的实现,通过全学校的教师制作课件,然后七传给服务器;通过网络下载优秀课件资源;通过网络直播教学录制课件。课件格式包括Flash, PPT, RM, ASF. Authorware等格式,一般课件点播系统只支持一个或其中的几种,本系统研究了能播放所有课件格式的方法,通过课件播放器初始化,把目前流行的课件格式都进行一次初始化,然后选择播放课件的协议或播放器类型,在课件点播时直接调用播放器和课件服务器进行点播。课件管理:通过前台显示和后台管理分开,管理员通过身份验证,对课件的专业、课件的基本参数等进行处理,同时对课件进行删除、修改、上锁和更新等操作。

4.课件评价的实现

从评价信息数据表中读取评价信息,采用模糊数学作为评价工具对评价的各个参数进行模糊数学处理,将得到的模糊评价结果写人数据库,包括具体一级和二级评价,以备查看课件的质量情况;把系统做出诊断性评价后的结果发送给教师,给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5.学习者行为和效果的实现

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5

但你也别想一毛不拔,妄想好处会从天而降。虽然多数社交媒体不需要收费,但肯定需要投资─你必须拥有经营的人才、技术、名声等各项要素。

目前市场有众多顾问可提供你技术与经费投资等意见,但创业专家Martin Zwilling建议,一切都先从网络的免费资源做起。

如何靠着社交媒体赚钱,他有以下几点建议:

利益与风险并存:活动发起之初,你得把握这次机会向大众塑造企业给人第一印象,若打响第一炮,后续利益可期。反之,若你在社交媒体中若品牌定位不佳、内容乏善可陈,客户服务内容不切实际,后续就难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评估自家产品或服务特性:如果你的商业模式为B2B (企业对企业透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那么社交媒体对你的帮助有限。若你的销售对象直接面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若无有效的社交媒体经营,企业生存将面临挑战。

吸引主要利益攸关者的灵敏度:对某些客户和众多投资人来说,把大部分的焦点放在社交网络与病毒式营销只会带来负面而非积极性效果,建议操作上请保持传统营销与社交媒体两者间的平衡。

为您的企业选择正确的平台:每个社交有各自的特性,例如LinkedIn切合商务人士需求、Facebook则是社会大众主流的使用平台。

必备良好沟通与写作能力:除了加强新闻写作与说故事能力,你还需要敏感的商业嗅觉、战略思维与规划,另外,影音制作也是一项加分的元素。

社交媒体战略规划:启动营销战略整合,透过网络与非网络的全面性品牌经营规划,增加与顾客的紧密接触与营销。

社交媒体的建议范文6

SNS的核心概念

随着开心网的火爆,SNS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SNS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服务) 或Social Network Site (社交网站),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网络平台的设计理念与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密切相关,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人的社交范围都可以不断扩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在SNS网站上,与用户进行互动的不是机器,而是另外的用户,用户的线下人际关系得以向线上转移,再通过与他人的关系网交互而可能进一步扩展。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决定了人与信息的关系为人找信息,在信息足够膨胀的情况下,互联网的发展向着人找人的方向发展,SNS的成功就是在人找人这个新的用户需求基础上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广告主来说,社交网站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用户,从来没有媒体能够像社交网站那样获取用户完全立体化、交错式的信息体系,它可以知道受众的性别、年龄、地域、职业等基本信息,更善于获取用户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甚至是朋友圈的信息,这对于广告主来说无疑像磁铁一样具备极强的吸引力,如何在隐私权限范围内深挖并“变现”这些用户的信息,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商业兴奋点。

对于用户来说,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即为人际关系,不管是网页游戏还是插件应用,用户最关心的不是网络服务本身,而是通过使用该服务与好友产生的互动带来的乐趣。这种用户间的关系,也是社交网站的重要价值。艾瑞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身边朋友的推荐是影响用户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当你看见你的好友都点击了某些广告,并且不止一个好友点击过这些广告时,你就很难不产生兴趣,这就是口碑的力量。SNS是整个互联网发展下的一种创新的模式。第一代是传统的门户网站,第二代是搜索引擎和博客,SNS应属于第三代的领域。它的核心理念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网站一对多用户的模式,每一个用户不是孤立地面对这个平台的提供者,而是和自己的好友之间产生互动,形成了一张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这是一种真正的网络化概念。

SNS的用户体验

开心网从2008年2月开始,经过口碑传播成长迅速,在互联网和广告界都拥有非常多的用户。开心网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希望用户在看到所有的广告时,不会产生不快的感觉,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广告,也是开心网组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植入式广告是从“争车位”这个组件开始的,所有的车型都设计得很漂亮,用户非常乐意去尝试这些组件,不仅不反感,反而提高了用户对品牌的体验,这是一个广告主、用户、社交网站三赢的结果。开心网还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组件,用户可以在上面做些内容分享和比较轻松的互动,用这种方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星巴克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性零售商,其在提供咖啡产品的同时,更多的溢价能力在于它的服务,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改善提高,2008年3月,星巴克推出了公司的第一个社会化媒体网站――省略 (MSI),其共有四个部分组成:share (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人分享)、vote (对各种建议进行投票评选)、discuss (和其他阅读者进行在线讨论)、see (可以看到星巴克对一些建议的采纳实施情况)。从创建之日起网站就形成了巨大的流量,在创建的前6个月,MSI网站共收到了约75000项建议,很多建议后面都有成千上万的相关评论。对于星巴克来说,公司由此从消费者那里获得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设想和创意,用来开发新的饮品、改进服务体验和提高公司的经营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MSI网站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强化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一些老顾客与星巴克的关系和归属感,提高了星巴克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关注消费者需求和悉心倾听消费者心声的形象。

SNS的未来发展

SNS的网络广告营销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实际的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广告效果的监测,以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新形式社区广告,暂时没有形成业内普遍认可的监测方式,影响广告主对SNS的广告投放,但一些社交网站已经在尝试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另一个是缺乏行业标准,营销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社交网站层出不穷的新形式广告,在广告创意、植入方式、互动元素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尚未建立一种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导致许多SNS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为广告主提供的服务和质量也有很大差异。随着SNS的不断发展和积累,相信这些问题会不断得到解决。

根据《iResearch: 2008~2009中国社交网站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最新研究指出,到2012年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清晰,中国的社交网站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SNS生态圈,包括综合的大型社交网站、细分领域的垂直SNS网站、其他网站的SNS板块等各种类型的社交网络。中国的SNS营销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量,在未来SNS用户量大增的影响和推动下,势必在本质上改变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沟通行为。这种由真实好友关系放大形成的营销价值深受广告主的追捧。相信中国的SNS营销会在与国外SNS模式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中国的SNS特色营销模式,为互联网SNS营销带来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广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