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1

关键词:云计算;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53-03

云计算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出现后信息领域又一次改革,云计算的应用使各个企业能够对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更好更快的利用,能够降低企业前期的运营成本,将企业的可获利润最大化。但是云计算在给各行各业带来福利时,云计算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由云计算问题引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信任危机也愈演愈烈。如2011年3月大约有15万Goolge Gmail用户的邮件和聊天记录被删除和恶意使用,部分用户账户信息被重置;2011年8月Microsoft和Amazon在欧洲的云计算网络大规模停机,多家网站被同时关闭,数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这些云计算安全事故严重地影响了用户使用云服务的信心,据Morgan Stanley在2011年关于云计算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80%的用户对云服务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因此,在研究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面向社会服务模式的同时,也要从企业商业机密安全和网络用户私人信息安全角度,对云计算时代所面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和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1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1.1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的说法,能提供资源的网络即可称为“云”,过去在图形中往往用云来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抽象表示。云计算就是把所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都交给计算机网络来处理,有功能超级强大的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客户电脑上的一切数据任务,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数据中心同时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从而节省了企业的硬件资源,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云计算能够从各个方面确保服务的灵活性、高效性和精确性,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完美的网络体验,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1.2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步伐逐渐加快,计算机所需存储的数据和所需处理的数据也急剧增加,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飞快发展的需求。于是,在2007年,Goolge首次提出了云计算这个概念,这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使企业能够充分对数据资源进行研究,使得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云计算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地域的概念,使得资源可以跨地域存储。但是,目前各个公司所开发和运营的云计算业务还不够成熟稳定,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对于用户而言,就像一个黑匣子,用户不知道自己的私人信息到底存储在哪里以及将以何种方式进行处理,而且,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方式和效率相当不稳定,非常不可控,这对于数据私密性不强的用户而言算不上问题,但对那些数据私密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云计算频繁出现的安全问题,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和威胁。从目前云计算的发展情况来看,用户数据的安全、用户隐私的保护、数据的跨区域存储以及云计算本身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等诸多问题是影响云计算发展的重要阻碍,而且能不能保证用户的数据和隐私的安全,是用户是否选择云计算的重要前提条件。

2 云计算的服务系统架构

云计算及其发展而来的云安全就是云计算服务方式的改变,目前,国际大型IT公司已经陆续建立起自己的云计算服务终端以及向外提供各种云计算服务业务,如2011年7月,“盛大云”平台正式开放公测;2011年10月,在阿里巴巴开发者大会上,阿里云计算正式旗下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2012年初,华为cloud+个人云、HWcloud公有云服务开始测试等等,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计算机研究院的定义,当前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架构可以分为3个层次:1)基础管理层,基础管理层主要是解决计算机资源的共享问题,主要可以分为集群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网络计算、并行计算等几个方面,它们可以将IT基础设施以服务的形式供用户自由使用,主要包含服务器、数据存储和网络等资源,如Amazon的弹性计算云、IBM的蓝云等。2)应用接口层,应用接口层主要是解决以何种方式对外提供服务,包含网络接入、用户验证、权限管理等几个方面,是一种由云计算服务商集中部署的应用系统,客户进行互联网访问的一种服务接口,如公用API接口、应用软件、Web service等。3)访问层,访问层是指云计算所提供的一些具体的应用,它将满足某种应用需求的平台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如:个人空间服务、运营商空间租赁企事业单位或SMB实现数据备份、网络大容量在线存储等。

3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

云计算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拥有高可靠性、动态可扩展性、超强计算和存储、虚拟化技术和低成本等显著性的优点。然而任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云计算也不例外,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可以从传统安全问题和新出现的安全问题两大方面入手。

3.1 传统安全问题未能有效的解决

3.1.1 不安全的API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安全性是云计算保证用户数据安全的基本保障,通常云服务的安全性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与API的安全息相关,云计算服务商需要提供大量的网络接口和API来整合上下游、寻找业务伙伴,甚至直接提供业务,所以这些API接口的设计必须能够防御意外和恶意企图的信息泄露行为,以确保用户认证、加密和访问控制的有效性。然而传统API 的性能并不理想,在针对网络接口和API上都还不够成熟,在一些通常运行于后台相对安全环境的功能被开放出来之后,就会给云计算服务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3.1.2 审计功能不完备

传统服务提供商需要对用户信息进行外部审计和安全认证,但一些云计算提供商却拒绝接受这样的审计服务,而且,用户只需要提交自身原始数据,数据的运算过程全部由云计算服务器处理,最终结果也直接通过云计算服务器提供,用户无法参与数据运算过程也无法审计运算结果,使得原始数据提供者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使用云计算的用户对自己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负有最终的责任。这种审计功能的不完备性,使得用户要蒙受更多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用户对使用云计算服务的信心。

3.1.3 非法用户的侵入

云计算在给用户带来快捷运算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威胁。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用户信息被盗等这些不法行为也同样可以发生在云平台上,而且云平台相比传统互联网服务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所以其影响范围也将远远高于传统互联网,当云计算平台受到黑客攻击时将对所有的云服务产生影响,并且黑客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工具将攻击范围大大扩张。

3.2 云计算新出现的安全问题

3.2.1 业务定位模糊

云计算服务集成了互联网内容服务、数据存储、内容分发等业务,并扩大了经营范围。由于其庞大的服务范围和业务模式,所以根本无法简单的将云计算进行电信业务分类,就更谈不上与之相对应的业务服务体系和执行标准了。同时,当前云计算服务发展参差不齐,大到政府投资建设的、规模达数十亿的云计算中心,小到某一智能终端厂商开发的云计算软件商店,都没制定出相应的服务条例和管理规则,导致云计算服务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执行,这也大大增加了云计算服务出现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3.2.2 数据恢复难度大

云计算环境下,用户数据在众多“云”粒子终端运算,用户不知道数据存储的位置,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云服务商不能及时的告知用户他们所存储的数据遇到了怎样的情况,用户也就无法对所需运输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如:当用户的数据正在运算过程中,突然遭遇断电等突发事件,用户的数据将无法保证。由于数据存放地点不清楚,数据恢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也有可能被不法份子趁机盗取,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

3.2.3 复杂的合法规则性需求

云计算服务是面向全世界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服务,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云计算业务进行监督管理,而不同国家所制订和执行的法律之间,总会存在些许差异,这就对跨国运营的云计算提供商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使得云计算的跨国合作更加困难。

4 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实践的指导军师,所以必须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业务模式,尽快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使得云计算行业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和服务条例。如出台数据保护法、建立云计算平台网络安全防护制度与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等。

4.2 建设更有针对性的监控手段

云计算服务进一步降低了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和应用门槛,并为信息创造了更快捷、更廉价的传播渠道,这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福利。但是就是因为其有利可图,所以需配套建设有力的技术管控手段,来确保云计算服务行业的和谐与干净,如开发数据审计系统、违法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发现和过滤系统、用户信息验证系统等等

4.3 建立云计算服务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由于云计算服务范围空前的广泛,使得对其的管理难度也空前的巨大,但是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思想,将云计算服务按照使用对象、使用范围、业务模式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要求,如根据使用对象划分分为面向政府、企业和普通用户的云服务,根据使用范围划分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根据业务模式划分为提供信息、软件和基础设施资源的云服务,并根据每个等级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安全防护标准和等级保护制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诚实可信的第三方公共云服务平台,如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云服务平台、由政府独自开发的公共云服务平台等等。

4.4 积极自主研发新技术

我国对云计算的研究与应用要晚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云计算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也严重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较少,所以我国应该建立相应的云计算研究部门,自主开发研究云计算新技术,在一些重要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要尽量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才能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云计算服务安全性能更高,使国内用户能够放心地、乐意地使用云计算服务。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云计算将会越来越普及,云计算的安全也会越来越受重视,云计算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灵活、高效处理数据能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未知的安全威胁,对于服务商来说,如何保证用户的重要数据和私人信息的安全?对用户来说,如何相信云计算服务能够保证自身数据的安全?这两方面问题将是云计算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云计算不断的深入研究,尽快完善云计算各个方面,让云计算为我们提供高质量且稳定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钱煜明,陆平,赵培.云计算的开放架构设计[J].中兴通讯技术,2011(2).

[2] 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1).

[3] 韩勇刚.云安全与SaaS[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7).

[4] 陈尚义.云安全的本质和面临的挑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11).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2

【关键词】云计算 计算机网络 安全问题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网络隐患都浮出水面。其中基于云系统呈现出来的通讯上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商业信息的交流上,通过快捷便利的形式进行商业活动的筹备,或者通过相应的计算体系,来完成计算机服务方面的储存,但是安全银花仍旧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

1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

1.1 数据的储存安全隐患

在云计算的模式下,决定客户信息的安全问题,就取决于云计算的模型数据储存安全。因现在的云系统的最终安全就存在于其终端的IT设备上,对于资源的整合上,也会体现出其中的各种便利,这对于越来越多的数据来说,其依懒性也越发的明显。而一旦云端的数据出现了损坏或者丢失,那么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将是沉重的。所以在云计算的终端,其在储存系统的要求上也更严格。

1.2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的IDC中,都保存有大量的企业数据,而其中一些私密数据是代表了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存在,比如客户的信息以及财务方面的信息等,一旦流失,那么对于企业的生存方面,将造成沉重的打击。现在的企业数据存在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数据的网络传输中,进行加密,确保其数据不被黑客窃取;第二,加强云计算的服务商方面的数据保障,确保企业在进行数据传输和保存中,能够更好的确保其数据的安全;第三,通过云计算的服务处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则需要严格的进行全向方面进行合法的数据访问,保证其企业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够确保其自身的数据安全有效。

1.3 数据的审计安全隐患

在云系统的环境下,云计算往往在提供商业情况下,针对其不受企业管理方面的数据计算,进行数据安全性和精确性进行审计,在实现企业的信息规范上,能够做到相应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在针对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上,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认证,确保其计算服务方面的数据提供,这对于整体的损害程度上,都应该针对客户的利益结构来进行企业的长期有效性发展,不仅在技术上确保其商务交付,对于安全潜在风险做最后的审计。

2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御策略

2.1 数据加密技术

在网路的安全保障中,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础的安全技术。其技术的本事是通过数据加密手段来将一些重要的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通过这些加密密文进行传送,当到达另一个数据终端之后,则可以利用有效的手段进行密文方面的还原。这对于数据的安全方面,都能够提供一个较之有效的安全保障。而加密不仅针对储存的云服务,对于传送中的客户数据,也具有同样的信息保障。所以说,在加密技术被广泛使用的过程中,云计算也为现代的数据传输和储存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2.2 安全储存技术

我们在实际的应用管理中,通过网路数据储存来完成其数据的存储位置和隔离任务,这对于整体中可能遇到的灾难性问题,都能够提供很好的云信息保障,对于整体的结构模式而言,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在进行云服务期间,供应商的数据,则可以通过独立的隔离,才能够更为有效的完成保障。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商所提供的数据服务是处于一种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这对于数据的加密技术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而伴随着云计算服务的广泛应用,对于储备措施方面,也应该更注重网络系统方面的保护,预先做好备份措施,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用数据是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完成的网络数据的有效保护。

2.3 安全认证

在进行网络云计算的客户保护中,对于强制性的用户信息保证,通常都是通过对方或用户方等得到了有效认证以后,才实施的服务款项,这对于整体的结构维护以及利益保障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数据,对于服务商方面的信息认证方面,也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在客户中,通过结合强制性的认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用户在应用的结构认证中,保护了整体的系统安全信息,同时也避免了用户的密码信息没有被泄露出去,而也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被恶意第三方产生步伐侵害。

2.4 对数据进行安全防护集中

在进行云计算的安全模型建设中,主要就是通过对边界进行防护,然后通过计算资源进行的高度整合,这对于用户的申请服务方面,也提供了缜密的逻辑计划分离,对于整体的物理结构方面,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也对整体的系统安全方面,提供了物理上的边界安全。如此对于整体的用户方面,也为其流量以及数据交流方面部署了独立的安全体系,对于整体的运转方面,也提供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3 结语

在信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即将面临的数据威胁方面,如何做到云计算的安全进行,已经成为各开发商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应对现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系统,其安全防御策略以及相应的手段,也成为了整体网络安全发展中的主要应用信息,对于整体的交换技术发展来看,对于人类在这方面的生活,以及对防护墙、防入侵系统乃至病毒检测系统等,都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我们通过制定相对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来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而在进行规范化的行使中,则通过进行计算机的网络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健康安全管理,通过科学的网络环境来进行计算事业的良性发展。而这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也具备了顺应时展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宋焱宏.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178-179.

[2]高银屏.浅析云计算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J].中国电子商务,2013,(7):143-143.

[3]张长河.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安全问题及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4,(6):178-178.

[4]何永峰,谈“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1):63-66.

[5]刘璇,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81-83.

作者简介

生(1963-),男,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南昌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3

一、关于管辖问题

管辖问题是法院受理此类案件首先遇到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八条对侵权行为地进行了解释: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因此,涉及网络的著作权纠纷,应该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权行为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人们对被告住所地的确定不存在争议,但对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如何界定存在争议。网络具有充分开放的特点,网络虚拟世界中并无国界,其覆盖的面非常之广,如有侵权行为,人们几乎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浏览到侵权品。但是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相对固定,因而结合网络的特点,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认定为侵权行为地。为了防止不当扩大原告住所地管辖范围,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结果地范围,应当予以一定的限制,即受害人与被诉侵权行为有交互式关联的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可以作为侵权结果地,即确定侵权行为结果地为管辖标准时,受害者(原告)不仅在某地浏览到侵权品,其还应该与该站点有一定的“交互”联系,该地才能构成结果地。所谓交互式联系,是指原告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在被告的网站上进行了订立合同、传递档案或下定单等互动行为。在级别管辖方面,有的观点认为,根据计算机网络案件的实际情况,应明确由中级法院进行管辖,以保证办案的质量。

二、关于作品的数字化问题

我国的著作权法是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是1991年由国家版权局实施的,当时电子商务和作品的数字化问题没有提出来。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根据这一定义,只要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这两个实质要件的,即可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该规定对于作品的存在形式及载体并无任何要求。大多数法官和专家认为,数字化作品与传统作品的区别仅在于作品存在形式和载体的不同,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会因数字化而有丝毫改变,也不会因数字化而丧失“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因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数字化的网络信息,如具备作品实质要件的,应当认定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同时,传播数字化作品的著作邻接权也属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关于著作权法第三条所列举的8种具体形式的作品,大家认为应当理解为已经涵盖了其数字化形式。数字化作品既包括已有的被数字化后的作品,也包括直接以数字化形式创作的作品。既然现行法律并未把数字化作品排除在著作权客体之外,根据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作品的有关规定,数字化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是不言而喻的。

三、关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和权利内容

作品被数字化后,是否产生新的作品、出现新的著作权人?大家普遍认为,原作品被直接数字化后,改变的只是作品的存在形式,数字化过程本身并不具有独创性,不产生新的作品,因此,该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由原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对于直接以数字化形式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同传统作品一样,应当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确定。

关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权利内容,大家认为,应按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来确定,即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的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内容,同样适用于数字化作品。此外,由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作品使用方式具有了新的内容,直接体现为出现了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网络数字化传输方式,1996年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唱片条约》也增加了对公众传播权。虽然这两个条约尚未生效,但保护作品数字化后著作权已经成为各国的通例,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也未绝对排除一些新出现的作品使用方式,因此有必要将数字化传输认定为作品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八条的规定,向公众传播的权利(RightofCommunicationtothepublic)是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享有的、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的专有权利。

四、关于网络上的法定许可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作品(在报刊、杂志)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稿酬。著作权法该条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是否适用于网络的法定许可问题,是目前法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报刊、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使网络上这种无序的违法使用作品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考虑到网主转载他人作品前确也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取得许可并支付报酬的实际状况,以及促进方便网络信息传播,平衡当事民事主体间的权益等,在有关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将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扩大解释于网络环境,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应急措施。这样至少可以使著作权人的获酬权得以保障,但在适用时必须把握两点:一是网络上允许转载作品的范围不得超过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作品范围;二是应当注明出处。这种政策选择在法律未有明确规定和社会各界、当事人网络版权观念不强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侵权案件的大幅度增加。否则,法院一时不好承受,社会各界也一时不好适应。有的同志还提出,现在很多网站都没有专门的编辑力量和采访权,网络的特点就是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如果限制网站的转载权,对网络的发展极为不利,并且执行起来十分困难。既然作品已经发表,就允许公开传播,如果在传播过程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其他权益,可以进行赔偿,但仅仅是扩大了传播范围的,应视为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

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定许可不宜适用于网络。著作权法实施以来,该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得并不理想。目前,报刊的文摘版很多,绝大多数有文摘版的报刊转载时都不支付稿酬,著作权人因此而提起诉讼的很少。这一则是因为稿酬本身数额不大,诉讼标的小,二则是因为诉讼成本比较高,很可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因此,虽然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但很多人放弃了这一权利。如果再把法定许可扩大到网络上,危害比较大,如果口子一开,再收就比较困难。况且报刊转载本身就与伯尔尼公约、Trips等规定相悖,不能再将其扩大到网络环境下。此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六条对发行权所作的新规定,发行必须达到作品原件或复制件所有权的转移。在这一点上,报刊和网络是不同的,网络中不存在发行问题。简单地将报刊转载的法定许可扩大于网络环境是有失妥当的。因此,此种观点认为,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还有的观点认为,应由国家版权主管部门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该组织对作品的使用发放许可,并就使用报酬等有关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在与著作权人联系有困难的情况下,转载、摘编人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这样可以解决网主无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的实际困难,使得上述规定具有了可操作性。

与会者一致认为,无论法定许可是否扩大到网络上,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和计算机软件未经许可,都必须严格禁止上网。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制作,都需要著作权人投入很大的财力。允许计算机软件和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违法上网,会对上述作品的销售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极大危害,也影响到我们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

五、关于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问题

网络服务商,是指为个人计算机提供上网中介服务的服务提供者(InternetServiceProvider,简称ISP)。根据提供服务内容的不同,网络服务商可以分为提供连线服务的网络服务商和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网络侵权行为的实施离不开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因此必须规范网络服务商的行为,尽量明确网络服务商对著作权侵权的过错责任。既不使其轻易承担过重的责任,同时也对其行为作出约束。大家一致认为,在不同情形下,网络服务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相同的。

网络服务商通过网络参与他人著作权侵权行为,或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使用者实施著作权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属于共同侵权,应当与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网络服务商通过网络自行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其该侵权行为并不因网络服务商主体特殊而具有特殊性,应当等同于一般的网络使用者的侵权行为,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提供内容服务且对网络传输内容可以控制、监督、做增删编辑的网络服务商,有采取措施停止侵权内容传播的义务。在著作权人发现其权利被侵害而告知网络服务商采取措施停止侵权,网络服务商仍不采取措施的,属于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应当承担连带侵权责任。也有的观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服务商法律责任的确定,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使著作权人没有告知,如果网络服务商在主观状态上明知著作权人的权利正在被侵害,而不采取措施进行停止侵权,也应承担连带侵权责任。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商,有提供侵权人通讯资料等有关证据的义务。在明知用户通过网络传输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或者在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侵权警告后,网络服务商在技术可能、经济许可的范围内拒绝提供侵权人的通讯资料,拒绝移除侵权内容的,具有侵权的主观过错,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不作为侵权法律责任,著作权人必须提交证明其权利人身份及权利被侵犯事实情况等有关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著作权人发现网络上侵权内容向网络服务商提出警告时,应当出示权利人姓名、电话、电子邮件地址、通讯处、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内容等有关资料,如无正当理由不出示上述资料的,不能追究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但网络服务商在著作权人提出上述资料后仍不采取措施的,著作权人可以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申请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的先行裁定。

网络服务商应著作权人的要求采取移除等措施制止侵权行为的,是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合法行为,不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因申请人申请网络服务商采取措施停止侵权内容的传播而造成的损失,应由申请人承担责任,不应由网络服务商承担。

仅提供连线服务的网络服务商,由于其只是为作品在网络上的传输提供信息通道,并未直接或间接参与使用他人作品,因此并未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该类服务商对于使用者通过网络传输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该侵权的法律责任,应当由使用者本人承担。

六、关于涉及网络的著作权侵权案件侵权赔偿标准问题

大家普遍认为,关于网络作品使用支付报酬和侵权赔偿的数额标准,现行法律尚无明确的规定,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保证执法统一,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在目前的案件处理过程中,有的观点认为,为防止滥用诉权获得过高的赔偿额,人民法院在确定网络作品使用报酬和侵权赔偿数额时,还应当坚持实际损失赔偿原则,在计算支付报酬数额时,也可以比照国家著作权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传统作品的使用报酬支付标准执行,当然也不排除其他计算方法。

也有的观点认为,网络侵权的赔偿数额应高于报刊侵权的赔偿数额,特别是应规定一个最低赔偿数额标准,无论对著作权人造成多大的损失,都不应低于一定数额的赔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打击网络侵权。因为网络侵权与一般的报刊侵权不同,报刊侵权发生后,发现侵权人相对比较容易,而出现网络侵权后,著作权人寻找侵权人相当不容易。如果找到侵权行为人后,赔偿的数额很低,对网络侵权人形不成震慑,也不足以对其他侵权起到警戒作用。还有的观点认为,对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赔偿,不仅要进行财产权赔偿,而且要进行人身权赔偿,以体现对著作权人的充分保护。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势不可挡的袭来。大数据时代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速、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也衍生了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基于此,我们必须明确这些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期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大数据时代的积极影响。

1大数据时代下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1自由化趋势影响网络安全

大数据时代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计算机系统办公、学习、传输数据,这种自由化网络发展趋势带来便捷网络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比如数据信息安全性的筛选不到位,让不法分子抓住漏洞制造病毒,先侵入个人计算机系统,然后在互联网范围内大肆传播,导致计算机网络大面积瘫痪、无法正常使用。

1.2云数据经常受到黑客攻击

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的重大利好之一就是云数据,云数据的云端存储功能非常优越,既不占用系统内存,也可以一键下载和传输,还能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分类,给人们的网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正是因为云数据的功能优势,使它成为黑客的重点攻击目标,一点云端的安全防护被黑客攻陷,很多重要的数据信息就会遗失或外泄,如何避免云数据遭到黑客攻击,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1.3个人隐私信息得不到保障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基本普及,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办公、学习已经成为常态。人们想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软件,就必须输入个人信息才能注册、登陆,这些个人信息都得不到保护。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用户的Cookie浏览记录窃取个人信息,然后贩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非法盈利,相信很多人经常收到一些垃圾短信,这都是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导致的。

1.4网络消费存在安全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购物、缴纳各种生活费用,非常的方便。但是网络消费必然涉及到资金,这正是容易发生网络安全问题的重灾区。很多不法分子会侵入用户的消费账号窃取个人资料,甚至利用一些个人隐私信息入侵资金账号,比如转走资金账号中的钱或者盗刷银行卡等等,这些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都给人们的网络生活、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1.5供应链数据得不到有效防护

供应链将各个计算机网络用户紧密的联结在一起,这些用户有的是企业、有的是个人,他们通过供应链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数据资料的传输,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流转效率,也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的供应链数据缺乏可靠的防护,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企业机密的数据信息,在供应链传输过程中经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重要资料泄露、遗失,这不仅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而且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2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2.1利用防火墙构建基本的系统保护屏障

虽然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但是对于应对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从本质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是不法分子运用网络技术去破坏计算机防护系统,那么想要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就必须从技术层面切入,不断强化计算机的系统防护能力。防火墙是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机防护技术,它既可以提高计算机的系统防护能力,也能满足多数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需求。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过程中,我们建议企业和个人都安装防火墙,一方面可以为计算机网络构建最基本的系统保护屏障,另一方面也能定期检测外部系统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将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隔绝在保护屏障之外。

2.2利用病毒检测技术消除病毒威胁

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病毒侵袭是最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病毒的类型不断增多、防护难度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加大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阻力。与其在计算机系统遭到病毒破坏之后再进行修补,不如在病毒入侵之前就采取杀毒措施,将病毒扼杀在萌芽状态。目前,我国的网络病毒检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检测并杀灭大部分常见的网络病毒。基于此,面对大数据时代频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倡导企业和个人积极运用病毒检测技术,一方面可以妥善消除病毒威胁,另一方面也能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比如,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利用杀毒软件的检测功能及时发现系统病毒,同时杀毒软件还可以对计算机系统的薄弱环节加强防护,一旦发现网络病毒的入侵痕迹,就会发出预警提醒并自动将其杀灭,使计算机网络免受病毒的侵扰,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3使用正确方法操控计算机,严防网络黑客

通常来讲,计算机网络系统如果安装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就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护能力,但世事无绝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人使用和操控,人的行为是不可控的,这种不可控性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置身于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用途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网络用户也在不断进行尝试和摸索,尝试的结果是未知的,摸索的过程也很容易碰壁,一旦触发了系统漏洞,就会给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并不是防护措施不到位,而是因为使用者采取的操控方法不当,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漏洞或者埋下安全隐患,进而为病毒入侵和黑客进攻提供了机会。面对这种不良局面,网络用户必须充分考虑到大数据时代的开发性和两面性,在开发和利用各种数据优势和软件功能时,认真阅读使用指导和注意事项,采取正确方法操控计算机,尽量不要涉足陌生的网络领域或者尝试使用冷门的操控手段,这样一方面可以严防网络黑客,使病毒和黑客没有可趁之机,另一方面也能妥善规避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风险,将安全问题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在具体的策略实施方面,对于目前大部分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用户来讲,如果因为操作方法不当造成系统漏洞,可以运用下载系统补丁的方法修补漏洞,从跟不上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解除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危机。除此之外,下载补丁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对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安全防护作用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特别是面对日益更新的系统病毒,有些系统漏洞一旦形成是无法修复的。基于此,网络用户除了要注重使用正确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之外,还应该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和病毒检测,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不断完善系统的保护屏障,增强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同时,也能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

2.4对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进行加密处理

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安全一直是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点和难点,想要避免重要的数据信息被不法分子破坏和盗取,采取有效的加密处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大部分网络用户都使用静态密码对数据信息加密,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容易被黑客破解。基于此,升级信息数据加密技术刻不容缓,在静态密码加密的基础上,我们建议网络用户叠加动态口令加密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让信息数据的加密数据得到升级,另一方面也能给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再增设一道安全屏障,从而使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5

关键词:云数据;虚拟化技术;入侵检测

1引言

云数据中心离不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支持[1],智能、高校、虚拟和融合的网络是云数据中心的主要特点。服务器的虚拟化被广泛应用到云数据中,云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的安全问题面临着挑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数据在云存储中数据的安全性问题[2]。因此,分析了云数据中心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2云数据中心网络概述

云数据中心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升级,它主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利用云计算、自动化技术提供各种云计算的新服务。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正将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3]。服务器的虚拟化被广泛应用到云数据中,该技术有效实现了底层物理设备和逻辑资源的去耦合。云数据中心网络的虚拟化感知能力可以实现资源的匹配和协调,还可以使一台物理主机承载数十台的虚拟机,同时提供多路径负载分担,从而实现高效的网络承载。随着高速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发展,相互独立的业务网络模式已不适应大规模、集约化数据中心的发展。在云数据中心中,网络融合、统一承载已成为一种趋势。

3云数据中心安全面临的挑战

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已经将网络安全问题上升到了国家高度。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应从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同时入手防护[4]。云数据中心的安全包括物理网络安全、虚拟网络安全、虚拟机防护安全以及虚拟安全域隔离等。

3.1物理网络安全问题

物理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通信过程中遭遇的DDoS攻击。由于云计算的处理瓶颈,云计算服务器收到了大量的DDoS请求,使得服务器超负荷运行,阻碍或延迟了正常访问请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此方式来监听或窃取用户数据,使用户个人信息受到安全威胁。

3.2虚拟网络安全问题

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传统防火墙模式,是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环境,因此不能有效保证云数据的网络安全。云计算环境下的用户都是按需调用资源,一个物理主机中可能创建多个虚拟服务器。在这种多用户环境下如果监管不到位,用户的数据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3.3虚拟机防护和虚拟安全域的隔离

云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将带来网络边界的动态性,使得云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更加依赖于网络安全系统对流量的感知和安全策略的动态部署[5]。虚拟交换层是云数据中心在网络被虚拟化后增加的一个网络层次。由于虚拟交换层的出现,网络管理边界变得模糊化,虚拟服务器很难被原有的网络系统感知到,因此数据中心很难安全隔离租户的虚拟域。

4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是云计算应用的核心和关键。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必要采用建立数据中心安全系统、完善认证身份管理体系、对数据进行加密等技术。

4.1建立数据中心安全系统

确保数据安全是云计算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云中心的数据安全,首先应当建立安全的数据中心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再对数据进行有效、全面的控制。其次,加密方法的选择和策略规则的使用。用户需要对数据进行访问或修改时,在满足规则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4.2完善认证身份管理体系

完善身份管理体系是提高数据安全性、保密性的关键。用户可以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放宽条件,选择合适的身份,以达到更好的用户请求。身份管理体系的完善认证可以有效改善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提高云计算的安全性。

4.3对数据进行加密

数据加密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数据操作进行加密,主要体现在用户对数据的查询操作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匿名认证的方式,向服务器提出访问、查询、解密、观看明文等操作,进而达到加密目的。第二种是对数据的存储进行加密。在数据存储加密过程中,用户开展加密工作时,首先要利用初始算法得到密文,然后再通过匿名认证的方法,将加密后的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中,最后利用服务器对密文进行存储,从而达到理想的存储效果,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5云计算安全防护策略

云计算安全防护策略有很多,针对上述数据中心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提出了以下几项云数据安全防护策略。

5.1搭建算法可信的云架构

以服务角度来划分,目前云计算可分为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移动云和行业云。无论哪一种云服务被用户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都是必不可缺的。以互联网交易支付为例,为了加强传输的安全性,在HTTPS通道中加入SSL层,利用身份验证和加密通讯的提供,分析研究发现SSL私钥是HTTPS最重要的数据,如果泄露了私钥,整个通讯过程可能会被劫持,签名也可能被伪造,那么整个HTTPS传输过程就无安全可言。传统的私钥和应用程序被绑定在一起,把私钥部署在云端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在云端通过无密钥加载架构,迫使云端接触不到私钥,从而保证了用户私钥,减少了泄露的风险。

5.2加强云端安全管理

首先是对服务器安防的选择,必须建立严格的物理访问控制;其次是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要防雷、防水、防火、防静电;最后要确保通讯线路安全,防止云端服务器遭到内部破坏。

5.3加强威胁发现管理

互联网最常见的安全防护是通过防火墙措施,它会事先定制好规则,然后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数据进行一一比对,比对成功的则放行通过,对比失败的则认为是有害数据予以拦截,从而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但是,防火墙只能对来自外部的数据包进行检测和分析,对内部数据则束手无策。入侵检测系统则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保护云端数据安全。入侵检测系统先收集信息,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是否有恶意攻击的行为。由于传统的IDS对未知入侵行为检测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云端部署了IDS,让其与主机入侵检测相结合,形成一个新型分布式检测结构,以保障云计算的信息安全。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云计算的使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给环境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全面的云计算网络体系,向人们普及信息安全管理防范意识,从而确保了网络健康、数据安全运行以及业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鹏州.对云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服务架构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8):64-65.

[2]孙莉娜.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存储安全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2):77-78.

[3]张小梅,马铮,朱安南,等.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解决方案[J].邮电设计技术,2016(1):50-54.

云计算网络安全问题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大数据信息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同时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及可靠性。甚至很多非法人员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施网络犯罪,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因而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将互联网作为基础平台,应用其相关的管理技术使互联网信息进行安全可靠的传播,其具有信息的隐蔽性及准确性。大数据背景下使得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具有了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了隐患。因此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以及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特点分析

(1)计算能力有了提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更多领域的应用、更大规模的发展以及更高的计算能力,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将计算机网络所得信息数据通过云存储,利用云计算技术,使其终端使用者之间进行连接,让广大客户群体使用大数据信息服务时,可以和云计算中心进行连接,进而形成丰富的终端系统,可以进行大量的信息数据计算。这一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虚拟化,此设计降低了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成本,使用户通过购买硬件就可以获取到丰富的信息数据。

(2)安全性能有了提升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云端设备,使得相关的客户可以将信息进行云存储,进而对信息进行操作管理。这样的技术和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相比,可以使数据信息得到更好的管理,使信息数据更加集中、隐秘,重要的是,信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泄露问题仍然存在,只不过通过相关调研可以看到,其信息的危险性有了较为明显的降低,因而提高了信息数据的网络安全性,使得人们的信息数据在存储、传播过程中更具可靠性,减少了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信息数据具有共享特性大数据信息技术中心的云存储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效性,经过权限设定之后,用户群体可以使用任何终端设备与云数据信息中心取得连接,使用相关的信息数据,这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范围,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即使原始数据发生了丢失和损坏等列问题,存储在云端的信息数据仍可提供相应服务。而传统形式下的数据存储方式必须要依赖相关的物理设备进行连接,才可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传输及共享,且速度慢,信息泄露问题常发,甚至还面临着网络病毒侵犯的威胁。

2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问题分析

(1)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不高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加之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能较好,因而使得很多用户群体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其实不同的用户群体在进行数据信息使用的操作过程中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比如使用了带有病毒的硬件传输设备等,都有可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影响。

(2)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造成安全威胁网络漏洞是因为技术人员进行代码编写过程中存在错误而造成的,它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安全系数,使得安全问题频出。同时,因为漏洞问题还可能造成一些重要信息数据的丢失或者错误,从而降低了网络的可靠性。

(3)工作人员造成的人为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在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其失误性操作引起安全问题,这种失误又存在无意和恶意之分。计算机网络在今天可以说遍布于各个办公场所,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对其所进行的操作使用并不专业,且缺乏安全意识,给恶意人员有机可乘,造成了信息数据的泄露或信息的非法利用等现象。

(4)病毒和黑客造成网络安全隐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病毒和黑客的攻击技术也有了发展,使得其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攻击能力变强,造成了互联网环境的破坏,最终导致用户的信息数据不断遭受破坏,企业或相关单位甚至遭受巨大损失,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系统的瘫痪。

(5)权限设定管理混乱造成安全隐患权限设定是为了提升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比如防火墙的设置可以阻止非法访问,但是因为权限设定在现阶段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性。比如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共享之特性,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不仅窃取重要信息,还可散布虚假消息。

(6)计算机网络维护缺乏有效管理很多客户群体对于技术及网络的维护工作缺乏有效管理,甚至存在部分用户未安装任何的杀毒软件,使得其网络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如果用户缺乏网络维护意识,就可能存在相关个人、单位等重要性、隐蔽性信息泄露和被盗取的风险。

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探析

(1)提高用户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不只是计算机自身的问题和隐患,更与广大用户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加,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及管控迫在眉睫。严格控制数据传输硬件的使用,禁止随意下载无关文件,禁止浏览不正规的网站信息,并设置相关的防护密码,尽可能避免网络漏洞的发生,减少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对已经出现的网络系统漏洞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防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应当注意的是,在进行相关软件的下载过程中,各用户群体不可直接选择高速下载,以避免网络信息数据的泄露。在进行某些软件的安装或者卸载过程中,各用户群体还要特别留意是否存在其他的推广软件,尽可能不选择一键安装,否则可能会无故增加很多木马软件。

(2)加强网络安全相关检测系统的应用计算机的相关安全监测系统均是经过多方专业机构共同研发而成的,是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因此可以给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大数据背景下通过使用相关的安全监测系统或者防火墙等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防火墙,网络内部系统可以存储用户所需的相关信息,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广大用户群体自身信息安全的提升。防火墙不仅可以对内外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实时监测,减少网络系统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防御网络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危险。由此可见,防火墙的安装对于预防和解决网络安全隐患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网络数据信息加密技术的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相关科技的支持,为了提高网络信息数据的存储安全,使其可以进行更加安全的传播,网络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计加密的方法,来对相关信息数据实施加密措施,以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网络数据自身的安全性。加密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起到防范网络不法分子的侵入作用,通过加密技术减少或杜绝用户信息数据的泄露、丢失或盗取,因而更好地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安全。

(4)加强网络安全杀毒软件的升级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阶段处速发展时期,但是网络病毒的存在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应对现状,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不断展开研究工作,很多科研企业相继推出了一些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并开发出了相应的安全软件,例如金山卫士等,这些安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同时促进了检测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广大用户群体可以使用相应的病毒查杀软件,并进行及时更新,以提升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5)加强网络数据信息访问权限的管理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实施相应的措施可以提升其安全防范能力,减少或者杜绝不法人员的非法入侵行为,进而有效制止被损害事件的发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有控制入网访问、权限设定及属性设定等。当有人进行入网访问时,需要联系实际确定合理方法,并对计算机自身的网络功能进行精准标识。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一定的标识和管理,进而确定相关接口,最后可将计算机所用系统与权限相组合。

(6)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和力度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各用户群体缺乏网络安全管理意识,未进行定期的管理工作,会使计算机在应用一段时间之后,存在较多的系统漏洞,进而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非法入侵的机会,可能造成相关信息数据的丢失,产生严重的损失和危害。因此无论是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还是用户,都要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做好相应管理工作。用户需要在使用计算机时,依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信息数据的管理工作,并加强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提升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营造安全的虚拟社会,以更好地促进网络信息数据的利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