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变迁的影响

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社会变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精神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生理、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身心理健康的基础。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个性特征、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抗挫能力等优秀的心理品质,都是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是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迁,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致使每一个家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案例综述

193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小城附近,发现了一对由母狼抚育的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取名卡玛拉;小的约两岁,取名阿玛拉。她们被送进了孤儿院。刚被发现时,她们的行动更像是狼,四肢行走,昼伏夜出,吃东西放在地上用牙撕咬,不会说话,叫起来声音如狼,不穿衣服,不让人给她们洗澡,也不喜欢与人接近。小阿玛拉被收养11个月后死亡,七八岁的卡玛拉智力水平只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长期训练两年后她才能直立,13岁才能独立行走,但在快跑时,还是用四肢,直到17岁时,仍然没有学会说完整的话,当时心理水平只相当于两岁儿童。无独有偶,在我国,六朝古都南京城里也发现了轰动全城的事件,马铃姐弟三人十多年来几乎一直被她们的父亲马超锁在阴暗的家中,其父患有严重的强迫症,怕孩子外出受人欺负,故孩子们只能从中央一条宽一厘米、长五厘米的门缝里看外面的世界。经专家测试表明:19岁的姐姐马铃智力不如5岁的孩童,15岁的妹妹马萍智力不低于3岁孩子,11岁的小弟马勤智力与1岁的婴儿差不多。

二、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化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可以事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以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的,也可以是在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社会化的影响源有很多。比如:文化、家庭的特殊作用、同辈群体、学校、媒体等。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家庭的特殊作用,因为,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第一课堂便是家庭,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三、家庭社会化的产物

所谓家庭社会化,便是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沟通模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化和社会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更大程度上,落后的状况居多。

以某中学学生为例,几年前,该学校还是一个位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拥有较少教学资源的普通中学,在这就读的学生大都是临近村民的孩子,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城区改建力度,该区开始大面积拆迁,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尤为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一夜暴富者,他们拥有很多的房产,当面对众多的金钱和诱惑时,他们选择的却是挥霍和享乐,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却跌落倒了谷底。他们在金钱中迷失自我,当然,这种迷失也会给正在成长的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中,他们不再关注学习,而是关注拆迁后谁家的房子多,谁家的条件好。攀比、奢侈之风盛行。最可怕的是,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导致的的校园暴力,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却不为所动。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仍然是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尽管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难以给予孩子最正确的知道,更有甚者,会在孩子原本善良、美好的生活中徒添丑陋。

并且,在家庭社会化过程中, 同步而生的还有亚社会认同,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可以是自己居住的社区,也可以是学校、工作单位等机构。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要求、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又被青少年所意识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青少年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通常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压力,因而青少年阶段更容易出现内心的重重矛盾。这种矛盾除身心发育自身的不平衡的作用外,外部社会的要求与其直接的群体环境不相一致也是重要原因。

四、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孩子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北京”(罗森堡、特纳,1992)。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背景、婚姻质量、子女人数等都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帕克(Pake,1999)认为,父母―儿童关系或父母的育儿风格仅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条途径,父母作为一个指导者、教育者或顾问的角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第二条途径。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与罗林斯发表了他们用元分析方法进行的有关亲子角色相互作用的研究报告。这一报告对亲子相互作用领域从1960―1974年的235篇重要实证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家庭中以父母为主导的亲子相互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想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是青少年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其生活的最贴近处―父母做起。在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在物质上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在精神和文化知识上努力前进,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杰.用精神哺育孩子成长――读陈模的长篇小说《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2]王德忠;浅谈家长对孩子心理因素的影响及培养[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

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2

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云南大理,1984年正式向外国人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理大力实施“以旅活市”战略,从一般“接待型”到“支柱产业型”转变升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伴随着大理旅游的深度开发,双廊镇的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发展契机。大理双廊镇是一个正在更新演变中的村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光资源,在大量个体投资者涌入的同时,也给民族地区妇女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观念、家庭结构和社会地位都带来了改变。少数民族妇女是民俗旅游业,特别是民俗客栈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是民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其发展问题已成为民俗旅游业开发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民俗客栈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发展问题是自然且是必要的,这不仅关系着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更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综述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女性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就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史密斯(Smith)在其1977年的著作《东道主和游客:旅游人类学》中,描述了旅游目的地社会中女性的角色。其他较多的研究集中于妇女的就业和妇女传统角色的变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深入和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我国掀起了女性和性别研究的热潮。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少数民族旅游地女性的研究,但多为女性旅游参与和女性角色变迁的简单阐述。杨丽琼(2011)探讨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角色变迁;金少萍(2003)探究了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模式。但是,探讨民俗客栈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的影响是一个尚未涉及的新课题。在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地位的影响是深刻、多样而又复杂的大背景下,我们将更加细化,着眼于民俗客栈发展中,探究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的规律。

二、双廊民俗客栈发展现状

双廊民俗客栈是大理旅游文化的延伸,毗邻洱海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沿海而建的双廊客栈既有和海岛酒店媲美的住宿环境,又有纯朴渔村风情的独特感受。双廊镇的客栈数量已达499家、餐饮店72家,还有一些开在旅游旺季的白族民居,民俗客栈高度发达。大理双廊客栈类型繁多,有最美海景视线海景别墅,如杨丽萍的太阳宫、青庐;有交通便利、风格兼具白族与现代的粉四酒店;也有海地生活、半岛63、云渡洱海等网络名气很大的客栈;还有风格清新小资或文艺复古的各色青年旅社,如海地生活、暖暖、春暖花开等。

近年来,随着民俗旅游的升温,民俗客栈的蓬勃发展,吸引着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居民在双廊修建客栈,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经营模式:当地人自建,当地人自己出资,使用自己的宅基地修建具有白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客栈或民居,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以及交通等服务,员工多为本地人;外地人租赁,外来投资者租赁当地农民宅基地,签署合同约定期限;当地人和外地人共同经营,当地人出宅基地,外地人出资建设,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大量客栈的兴建不仅为双廊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和纠纷。原本幽静的双廊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噪音和垃圾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双廊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外来游客的喜好影响,逐渐失去了传统白居风格,弱化了双廊民俗文化。

三、双廊白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调查与分析

少数民族妇女是民俗旅游业,特别是民俗客栈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是民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民俗客栈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发展问题是自然且是必要的,这不仅关系着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更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以大理双廊古镇白族妇女为研究对象,从她们的价值观念,社会地位,家庭分工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民俗客栈发展对白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规律。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访谈了当地旅游经营者10户,在调查中,针对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达80%。

(一)家庭观念

在80份有效问卷中在发展旅游前从事渔业的白族妇女有67人,占全部从事工作的83.75%,,年经济收入3000元以下占全部收入的37.5%,3000-5000元占11.25%,5000-10000元占8.75%,10000元-30000元占20%,30000元以上占22.5%年经济纯收入较低。民俗客栈发展后,年经济收入10000以下31人,10000-30000元28人,30000-50000元11人,50000元以上10人。民俗客栈的发展,使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加白族妇女的经济收入甚至超过了其丈夫的收入。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下,使少数民族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相对的独立。改变了传统白族妇女家庭地位低下,在家中没有话语权,只是男人的附庸物的局面。同时家庭中“男外女内”的角色悄然发生互换和转向,在一些家庭由于女性在外工作较忙,男性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开始呈现“女主外,男主内”的趋向。

(二)教育观念

旅游开发前,家庭经济条件差、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大多数白族女孩从小就失去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长大结婚后又忙于操持家务,没有机会和时间接受学校教育。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白族女性而言,学校教育是比较缺失的。目前双廊镇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完全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变了妇女目不识丁的文盲半文盲的局面。从参与旅游业的双廊镇白族妇女访谈得知,她们已有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其中,初中毕业者占70%~80%,高中毕业者占10%~2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们参与开发旅游的能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民俗客栈的发展,双廊镇白族妇女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83.33%的受访者近几年来参加过培训或进修。没有参加培训的妇女中的56.25%愿意接受第二次教育。

(三)婚姻观念

过去,由于受时代、传统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婚姻、家庭等诸因素的制约,白族妇女的交往极其狭窄,平时多限于邻里及亲属之间,偶尔到附近乡村赶集或到附近邻村走亲访友。因此,缔结婚姻的圈子也极其狭小,多为父母包办。民俗旅游的发展让白族妇女走出家门,接触外部世界,接受外来文化,从而得以走出传统生活的狭小天地。她们与外村、外地、甚至外国人打起了交道,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婚姻的自主性。56.25%的白族妇女因自由恋爱而缔结婚姻;30%的白族妇女因朋友介绍缔结婚姻,13.75%的白族妇女由父母包办。

(四)价值观念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白族妇女对民俗客栈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对于民俗客栈工作带来的工资及福利11%的白族妇女认为非常满意,8%的白族妇女认为比较满意,77%的白族妇女认为一般满意,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为6%。因为大多数的白族妇女参与民俗客栈是以后勤、保洁等服务业为主,并没有上升到管理层的高度。30%的妇女认为客栈工作并没有发挥她们的特长及能力。这样的局面还有待改变,发掘民俗旅游的内涵,促进妇女自我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民俗旅游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妇女改变传统角色、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促进白族妇女朝着新新时代女性转变,对实现男女平等有着重要意义。

四、影响结论及发展建议

民俗客栈发展给云南大理世居白族妇女提供了许多接触外界,发挥自己特长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参与民俗客栈的运营和相关工作,少数民族妇女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获得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家庭决策权力明显提高。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民俗客栈地发展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很多工作机会,使少数民族妇女增强了就业能力,开阔了视野,体现了价值。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产生作用,这些作用会改善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的卫生条件、增强其生存意识及提高其文化水平,从而改良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天生不如男人”、“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好丈夫”等诸如此类的性别规范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少数民族妇女在民俗旅游业中的出色表现改变了人们“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女性的“自我发展意识”得到提升。

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社会变迁 心理适应 少数民族 海南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变迁的出现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它是一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使意识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然而,社会学研究者们常常过多地关注社会层面上的制度、结构、组织等诸要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忽略和淡化了民众的心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与大众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合拍,影响了社会变迁的进程及效能。

海南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本土居民以黎、苗、回等少数民族为主,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南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巨大变迁。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而要想圆满的达成这一规划,海南本土少数民族对这一社会变迁的认识高度、心理适应的契合度将极大制约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

看一个真实的例子,相距不到60 公里的海南三亚回族村与六盘黎族村,都拥有发展旅游经济的天时地利,但前者因积极参与旅游开发而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小康村,后者则在日益国际化的旅游业发展中逐渐被“边缘化”,居民生活水平相比旅游开发前几乎没有上升。这一现象可能在一些社会学研究者眼中被定义为是当地村委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不力或无力,但政策的执行者最终还是人,政策能否执行、执行力度如何受当地领导者的思想认识的影响,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地少数民族缺乏对于海南这一旅游岛建设社会变迁的愿望和诉求,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固守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所以,海南岛建设的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唤起当地少数民族的心理适应,使其能够转变认识,积极开拓当地特色旅游,形成全岛皆胜地的旅游模式。

重视海南本土少数民族的心理适应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社会变迁必然会引起其心理的变化。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社会变迁予以不断适应。社会变迁多来自两股力量:其一,执政党或政府颁布某项政策,推行相关措施。政策或制度的颁布实施,往往伴随着对旧有的社会或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或变革,这就必然对当地民众传统的生产方式模式带来影响。其二,产生于民众自身的全民诉求,这多是当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所自发产生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变迁。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可以说是两种力量的结合,一方面,国家结合海南省地理位置特色,制定出符合海南省省情省况的发展规划,即建设国际旅游岛。另一方面,该规划的提出也是海南省民众的普遍诉求,海南省建设旅游岛的方案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海南省人民也希望能够乘借国家大背景平稳快速发展的东风,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活,因此也迫切希望海南省经济能够取得发展,旅游正是海南省得天独厚的资源。

而无论哪种力量,它必然会引发海南本土少数民族心理的适应与转化,他们以自己特定的行为方式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顺应或抗拒。而这种社会心态势必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变迁的进程及效能。目前,海南当地少数民族的心理适应程度不一,海南职能部门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矫正,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保驾护航。

一般来说,当新的社会刺激出现后,少数民族会产生相应的应对心态和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制度的运行。而应对方式主要有两种:1)积极响应。社会变迁首先要求当地少数民族,要以新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来适应变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积极响应的应对方式就是要逐步舍弃固有的观念和心态,保持与社会的协调,并寻找机遇,取得发展;2)静观其变,被动适应。在海南,由于历史或人文原因,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与村落在面临海南旅游岛建设这一社会变迁时表现出以冷静甚至是冷漠的态度,默默观察、感受、审视着这一变迁。前文所举例子,正是这两种心理适应应对方式的写照。

很明显,被动适应的应对方式是不明智的,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海南省政府职能机构应该随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国家。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成亦是如此。

作为海南省居民的少数民族自身,应学会理智客观的审视社会变迁,对于好的社会变迁应该及时调整自身认知,积极的参与到旅游岛的建设中来。就少数民族个体而言,适应社会变迁,个体开始时常常面临冲突和犹豫。这时,作为社会的个体,不能以盲目的冲动面对现实,也不能无所作为,而是需要以冷静的心态辨析现实刺激,辨别是非真伪,做出明智的行为选择。一旦做出选择,便应克服传统生活方式的定势,主动参与,乘势利导,在海南社会发展变迁紧握发展机遇,紧跟时代潮流,获得发展收益。

总而言之,海南社会变迁过程中本土少数民族的心理适应不容忽视,这是促进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规划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蔡道成, 张侨. (2012).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10. 162-163.

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仪式;葬礼;社会变迁;社会分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79-02

一、人类学的仪式研究

对仪式的研究是人类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并产生了对社会学、人类学影响深远的成果。比如早期的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及图尔干,曾将仪式视为具有增强作用的集体情绪和社会整合现象。而以仪式研究著称的维克多·特纳则力图以象征本质和戏剧论来理解仪式。从功能意义上讲,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到仪式对社会的整合作用,而鲜有关注仪式对社会的分化作用。作为解释人类学代表人物的克利福德·格尔茨则从广义、深入的角度解释了仪式,他更为关注仪式在复杂社会中的存在和运用,关注了仪式行为、象征符号与政治和权利的关系;他尤其注意到仪式除具有整合、强固功能外,还具有瓦解、分化的作用,他的《仪式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则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葬礼仪式与社会的分化

在格尔茨《仪式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一文中,围绕着爪哇岛上一个10岁男孩派贾恩的葬礼仪式,分析其展现出的社会分化和冲突。格尔茨从葬礼所带来的社会冲突角度来区分了文化与社会,借此探讨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格尔茨认为,区别文化与社会的更有用的方法,是视前者为一个有序的意义与象征体系,社会的互动依据它而发生;而视后者为社会自身互动的模式本身。在《仪式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中,格尔茨围绕着派贾恩的葬礼仪式,来分析这一仪式所展现出的社会分化和冲突,区分文化与社会,并探讨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文中,格尔茨指出功能主义方法对社会变迁的研究缺乏说服力,指出功能理论难以解释变迁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它无法同等探讨社会过程与文化过程;二者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个被忽视或是简单地成为另一个的反映,即成为另一个的“镜像”。要么是文化被视为完全是社会组织形式的衍生物,要么是社会组织形式被视为文化模式在行为上的体现。在对宗教的分析中,人们倾向于强调宗教模式的和谐、整合及心理安慰方面,而不是分裂、瓦解及心理不安方面;倾向于揭示宗教保持社会与心理结构,而不是破坏或改变社会结构的方式。而爪哇岛葬礼的这一案例,由于文化模式不能与社会组织形式和谐一致,反映出仪式对社会的分裂方面。

(一)斯拉麦坦仪式与社会变迁

为了理解格尔茨的这一论述,我们来看看这一案例本身。1954年7月,卡姆彭社区中一位波迈成员卡曼的外甥派贾恩突然死去,得到消息后,社区里不同及玛斯尤米、波迈两个组织的成员都参加丧葬和斯拉麦坦仪式。这里,反常的是派贾恩的去世并不是采用爪哇通常那种匆匆举行的、感情克制而有条不紊的下葬程序,而是引发了一个时期明显的社会紧张与严重的心理紧张。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反常的下葬程序,是与近半个世纪来印度尼西亚社会所发生的广泛的社会变迁和政治运动紧密相关的。使其复杂的信仰和仪式,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突然间失去了惯有的效用。

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社会变迁;价值观;利益;理性化;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068-03

一、社会变迁理论的研究脉络

国外对社会变迁理论的研究,就社会转型道路而言,大致经历了一元论、怀疑一元论、多元论三个阶段。[1](P40-41)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进入到工业社会,人们开始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包括转型的道路、模式和机制等基础理论问题,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和摩尔根。他们倾向于类比生物体的进化,认为社会转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集中、从混沌到有序的上升运动;其转型道路是一元的,在不同社会只有快慢之分,没有因果序列之别,具有统一的转型模式;转型因素可以是宗教、道德或技术的,但最终社会发生整体、全方位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以后,斯宾格勒和汤因比认为每种文化类型各不相同,其转型道路也并非是一元的,对欧洲中心主义一元论提出挑战,建立了多元文化史观;另一方面,为了寻求对经典一元论的支持,怀特、斯图尔特、萨斯林和塞维斯试图在承认文化多元的前提下,寻求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研究转向了古人类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编纂学等实证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停滞和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转型的本质。史蒂文瓦戈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指出,变迁意味着某种特征的改变。汉斯·格兹和怀特·米尔斯认为,社会变迁是指一段时间内,角色、制度或组成一个社会结构的秩序的出现、发展和衰落方面所发生的任何事情。[2](P2,6,8-9)

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3](P32-33)可以看出马克思将社会结构的变动视为社会变迁的根本力量。

在国内,李培林较早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转型问题。[4]他认为,社会转型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型变动,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它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二是指它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阶段性特征;三是指它是一个数量关系的分析概念 [5](P42)陆学艺在总结西方学者有关社会转型理论的基础上,将我国社会转型概括为“六化”。一是经济转型即工业化;二是社会转型即城市化;三是政治转型即民主化;四是文化转型即世俗化;五是组织转型即科层制;六是观念转型即理性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动机受宗教或情感的因素支配转化为遵循普遍的理性原则。

二、价值观意义上的社会变迁

国内针对价值观问题,有两次集中的讨论。第一次在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座谈会,来自不同学科的40余位学者就目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变化之现状及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结构的整合、价值目标的内容及其确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次是在2007年,北京大学举办了一次盘点价值观30年变迁的研讨会,来自海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讨论,并出版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

社会变迁的影响范文6

【论文摘要】语言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英语的发展变迁中,英语词汇受到社会影响尤为突出。换言之,英语词汇的变化亦反映出了社会的变化。本文将从英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来探讨英语词汇的变迁,同时也对英语词汇反映的社会变化进行分析。由于英语的国际地位和全球语言性质,英语词汇不仅仅收英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世界潮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世界的发展变化。 

 

0.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社会的变化会引起语言以及相关因素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微小变化也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这种反映主要体现在语言词汇上;二是从语言及其各因素的变化中,去发现人类社会生活发生的改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社会也势必会对语言产生深刻影响。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对受人类社会变化的影响,以及其对全球生活的反映都比较突出,研究英语词汇的社会变迁,对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1.历史对英语词汇变迁的影响 

1.1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450-1150年) 

语言学家把这一时期又称为古英语时期。历史记载在公元449年,欧州大陆上的三个日耳曼部落即盎格鲁人(anglos)、撒克逊(saxons)和朱特人(jutes)侵犯不列颠。之后,这三个部落形成统一的英吉利民族,而与此同时,他们的方言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语言,即古英语。这时期的英语词汇富含日耳曼语族的特点,复合词的比例很大。据研究[1],在史诗《贝武尔夫》中有1 069个复合词。比如,有下面这些自我解释的复合词: 

fair-pavedthe shepherd of evils 

bone-frame hand-gripe 

life-dayhall-guardscastle-dwellers 

在这一时期,英国还发生了两次对英语词汇有很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首先是基督教于公元597年传入英国。当时的英国还没有自己的宗教,作为传教工具的拉丁语就影响到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时期英语借入了大量的拉丁语词汇,比如: 

anthem赞美诗priest牧师nun修女 

disciple门徒 epistle使徒书alms施舍物 

alter祭坛angel天使abbot修道院院长 

这些借入的词汇主要反映了基督教及教会。另外,公元790年左右,英国遭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入侵,英国的大部分地区受到北欧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英语中的一些常用代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如:they,their,them,same,both等;英语的一些日常用词源于斯堪的纳维亚语,如:bank,gate,meek,wrong,give,rotten,happy,ill,birth,calf,lift,raise等;有些村庄的地名也受其影响,如:woodthorp,linthorp,rugby,allthorp,whitby,estoft等;还有人名也受其影响,如:jackson,johnson,thompson,stevenson,anderson等姓氏中-son便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 

1.2中古时期(1150-1500) 

在英国历史上,诺曼底公爵(william,the duke of normandy)为争王位于1066年从法国入侵英国,英军大败,公爵称王之后,法语单词开始渗入英语,并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许多英国本族没有的词汇大量地流入英语,及到政治、宗教、法律、军事、时尚、饮食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比如: 

government政府 state国家 chancellor大臣 

empire帝国religion宗教 theology神学 

bar法庭 suit诉讼 defence防御 

army军队 apparel服饰 cloak斗篷 

art艺术 sculpture雕刻prologue序曲 

1.3早期现代英国社会(1500-1700) 

在这段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同时,英国“圈地运动”的兴起以及欧州“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盛行。这些新思想、新事物的出现给已有的英语词汇带来了挑战,也对英语词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英国人又一次借来外族词汇来表达新生事物。例: 

拉丁词:allusion,denunciation,dexterity 

希班牙:potato,armada,hurricane,banana 

意大利:balcones,volcano,portico,violin 

希腊:anonymous,catastrophe,criterion 

法语:detail,dual,geuted,vogue 

这些外来词不但增加了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些词根还和英语单词组成新词作为扩大英语单词的一种重要手段。 

1.4现代英国社会(1700-20世纪初) 

自18世纪至20世纪,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所引发的新生事物都在英语词汇中得到体现。英语自身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出新词,尤其是一些科学技术词汇或者汽车、电影、广播等词汇,比如: 

atomic energy原子能deep space深层空间 

electron电子relativity相对论 

automobile汽车 spark plug火花塞 gear shift变速 

cinema电影院scenario电影剧本 microphore麦克电话筒 

2.现代社会对英语词汇变迁的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起重要作用,美国政治外交方面的变化在英语词汇上可以看出,比如: 

black power黑人权力 boycott静坐示威 

the lost generation迷茫的一代 

iron curtain铁幕developed countries发达国家 

shuttle diplomacy穿梭外交 

cold war冷战superpower超级大国 watergate水门事件 

desert storm沙漠风暴 

另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英语词汇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 

microwave oven微波炉 mobile phone移动电话 

digital camera数码相机 

the internet英特网 e-commerce电子商务virus病毒 

hacker黑客transgene转基因 dioxin二恶英 

mad cow disease疯牛病 

如今的英语已不再象中古英语时期那样大量引进外族词汇,而是在已有词汇基础上,通过外借、合成、旧词获新义等途径,或者通过前、后缀等构词方法组成新词来表达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下面这些词汇都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词汇: 

the european u-nion欧盟,the european currency欧元,texter发送手机短信的人 

mp3微型移动音乐播放器,mp4微型移动音乐电影播放器 

tsunami海啸,flash mob闪聚一族,metrosextual都市玉男 

street board街道滑板,realityshow真人秀,google谷歌搜索引擎,yahoo雅虎搜索引擎,surfing网络冲浪,bird’s nest鸟巢,water cube水立方 

3.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语言的词汇也会敏锐地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制度的变革或者科技的进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其词汇的社会变迁不仅反映出英国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当代英语词汇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潮流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俊.试论英语词汇的社会变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