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资源的内容

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1

目前的体系里的收益内容单纯的计量那些能够在市场中运作的,但是运行活动带来的生态等内容,不管是入或者是出都不能够得到有效地体现,就会使得单一收益和综合要素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林业运作机构实行的核算内容,是结合单位会计体系以及事业会计制度和基建会计制度分别设计的,其是用在专门的经济活动中的,重视到是各自使用,单独的设立账户,分别归集费用和计算成本,分别编制会计报表,从而使林业经营单位需分为基本业务、天保经费和公益林项目等3个方面独立核算,分别形成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报表体系,造成一个会计主体、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并存的局面。因为不具备中和的会计内容,导致林工单位在核算上存在非常大的区别,比如科目内容存在差别,处理措施存在差别,报表内容存在差别,造成会计政策和会计报告体系在不同林业企业之间不统一、不可比。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得知林业的会计核算在具体的运作中面临非常多的不利现象,导致的后果也是非常恶劣的。首先,消耗的森林资源价值不计入木材成本,一方面由于资源无价使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成本虚低,利润虚增。其次,用于弥补森林资源消耗的客观性成本补偿却要向国家寻求财政扶助得以解决。一头是总体财政不真实的提升,而另一头确实资源的不断降低。这实质上是混淆了作为补偿的物质消耗与新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得机构之间的利润分配无序,也导致了国家在宏观价格、财政、税收政策上的失误。第二,考虑收益的时候不分析其生态以及社会等内容,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不计成本。首先,林业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就会将产品等放到首要位置上考虑,进而忽略了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态等要素,这就会在无形中使得生态受到影响,而且环境也不断的变差。其次,林业生产者(单位)必然对经济效益低而生态社会效益高的营林生产活动以及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负效益问题无意顾及,由于资源不断不断的变少,许多生态等的问题就随即发生了,进而使得总体运作无序,整体效益变低,导致林业发展不合理。

通常是分成商品形式的以及公益性质的。它们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因此核算的时候要结合其独特性进行。第一种带给我们的是木材等物品,它们可以经由市场来体现出。而它们在砍伐之前的时候也相应的具备生态等效益,结合生态的思想,相关机构要保证维护生态合理的基础之下来确保产品充足,这主要是由于纵观林业的历程,由于其运作不合理而导致的恶劣的后果并不少见。这样对商品林的会计核算除了计量其产品货币收益、经济成本外,还应将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计入木材产品成本,同时计量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而其生态环境成本集中表现在环境破坏的损失上。而后一种属于不获利的,它有着非常显著地特征,它的产出被划在公用物品之中,而且它们以不可见的生态等要素贡献给我们。所以,它的价值是无法按照上述内容那样反映出的,应该经由政府活动进行反映。

以往的林业核算体系在运作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计算在市场上能够体现出的货币内容,不过像是运作内容带来的生态等效益其并未体现,对外在的内容不分析。因为生态效益远远的胜于其经济要素,更加凸显林业会计核算需要从生态理论角度考虑。林业的前进要想确保三要素的综合,就应该将生态当成是关键的内容,主要是由于只有必须确保生态合理有序,能够为我们带来非常洁净的气体,能够涵养水分,能够确保水土有效等等的一些功效,才可以确保其经济性等能够得以存在,假如生态发生了问题,那必然导致资源受到影响,此时经济以及社会要素该怎样的分析呢,所以对林业生态相关的要素都要放进核算内容里。(本文作者:孙春华 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财务部)

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2

以生态足迹模型技术为基础,对环境检测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1.1生态足迹模型定义

所谓生态足迹模型,就是在能够持续提供资源消费与消纳垃圾所需的生态生产能力的空间。一般在分析中,该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类所需要的自然资产,并与自然资源所产生的“利息”进行比较,判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同时,生态足迹模型能综合分享生物资源与能源的消费与供给情况,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处理方式,确定生物生产性面积与自然供给,最终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1.2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步骤

1.2.1生态足迹模型假定

在该模型分析过程中,其主要依据以下几个点进行分析:(1)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析能源、资源等实际数量;(2)所消耗的资源数量、所产生的垃圾等在一定程度上能转换为生产性土地面积;(3)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判断土地面积。

1.2.2生态足迹计算步骤

生态足迹模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判断一个区域内的生态承载能力、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等,以表格形式表述生态足迹计算的基本方法.

2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以我国南方某城市为例,对生态足迹模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确定消费项目

根据该地区统计年鉴,确定消费项目内容:(1)生物资源消费:包括农产品、水产品、水果等;(2)能源消耗项目:包括电力、煤炭、石油等。

2.1.2数据处理

一般在生态足迹数据处理中,需要结合当时相关资源的实际生产量,与当地相同资源的生产量,将其转化为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再确定历年生物资源消费足迹。同时,统计不同时间(多以年为单位)的消费足迹结果,进行消费足迹比较。

2.2生态供给分析

总结该地区多个时间段内人均生态承载力数据发现,该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渐减小趋势,说明该地区主要资源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后经实际考察发现,该地区的水域、草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开发程度加大与城市人口增加。

2.3生态赤字分析

分别对比该地区近10年的生态赤字情况,发现其呈动态变化趋势。从类型结构来看,草地、林地、水域等一直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由于其本身所占比例较小,难以改变整体上的生态赤字状态。导致该地区出现生态赤字的原因主要为:(1)人口增加。人口增加进一步带动社会需求,导致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下降;(2)资源利用率低下,能源密集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多,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2.4对策与建议

2.4.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考虑到该城市平面少、山地多,因此其能有效利用的土地较少。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会加快城市扩展,也会占用大量土地。以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树立积极的土地资源保护观念,以学校、社区、企业三方面入手,开展本市生态环境讲座,充分告知居民、学生等当前本市土地资源的严峻性,要求其树立科学的土地资源观念,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2)协调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优化之间的关系,根据本市发展要求,规划不同企业、社区的建筑用地范围,通过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协调土地利用效率。例如,在工矿区、产业区等土地规划中,可将其集中在一起,通过实现布局集中分布,最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4.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表现就是“绿色”,主要指低耗能、高效率、低排放等。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生态环境建设建议:(1)重视树木引入,适当增加乔木、灌木在城市绿化中的比例;(2)针对城市周边存在的废弃工业用地,可将其再利用,通过建立草场、林场等,在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也能增加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加快建立新型城市经济体系;(3)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与城市宏观调控之间的作用,在充分尊重市场需求的同时,对其进行引导,加快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转变居民消费策略。针对当前该市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需要及时转变居民的消费观点,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费现象,以控制生态赤字现象;(5)最后,结合本市的区位优势,以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带动第二产业优化,最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结束语

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3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加强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坚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从满足人们这些需要出发甚至是从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出发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人和社会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发展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当物的增长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发展现实决定了当前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生态文明抓好了,既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证,又可以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强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已经着;力实施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的命题和任务,作为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来建设,将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大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基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明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这不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离开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我们实现的小康社会也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不完善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子目标的集合系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恰是生态文明建没的实现内容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就很难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地方的生态灾难,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支撑,“四大文明”统一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因此,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其他三大文明建设同样的高度,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实现这些目标是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享有洁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天然权力,也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自然空间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在理论上,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互相包含,直接相通。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一自然一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在实践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中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强调要维护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予以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增长,造成河流变黑、天空变暗、草原退化、土地荒芜,经验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使人明智,实践使人清醒,提醒人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秀美山川,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只有把生态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显著改善,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环境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也才能让社会真正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这对我国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生态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结构调整,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保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生态生产、文明生产,通过生态文明发展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在“四大文明”协同发展中,加快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97-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生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步入了稳定发展期。

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资源环境、自然地理、生态学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类知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市政、规划、环保、能源、旅游、国土资源、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与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生态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如何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和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尝试解决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定位

“生态学概论”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生态因子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明确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意义及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体现生态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治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环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日后从事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工作作铺垫。[3]

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生态学概论”课程相较于其他一些传统专业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科内容中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内容具备了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比如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等,需要具备生物、化学、化工、物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更新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另外,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在测绘学院,课程设置也向测绘类课程倾斜,因此在“生态学概论”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将测绘知识运用到生态环境实践中,体现多学科的交叉性。

3.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

相较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生态学概论”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较为紧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群落生态、种群生态等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都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设计等紧密相关。此外,当前社会生活中经常报道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其本质和机理都与教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相联系。[4]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笔者所在专业的“生态学概论”课程设置为32个课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而言,相对较少。如果在这样的课时安排内进行通篇讲述并且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目的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上寻找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课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社会热点的课堂结合引导式教学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科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授课选用的教材在原则上是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固定性的,不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实现年年翻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把一些和课本基础内容相关的新的热点研究成果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发展现状,反映生态学的时代性与变化特征。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定义及相关公约外,还应着重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以及近年来灭绝的野生生物进行举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真实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材料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这些前沿性和热点研究的知识点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上和课下的资料搜索也可以扩大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基础。

2.紧扣知识点的扩展式视频教学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已由传统的板书授课改为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原先无法在板书上进行展示的一些图片、动画等资料很好地呈现在课堂上,有效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实现讲授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放映一些与课程某专题相关的视频可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并且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会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海洋生态系统时,首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一部生态纪录片“海洋”,然后再进行课程讲述,此时会发现学生能够主动结合视频中的内容来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都保持兴奋状态,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由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认知,切实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案例与专题报告式教学

生态学的知识内容应用非常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案例和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听“故事”、看“故事”轻松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内容。

三、增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开展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搜集和相关实验。笔者所在专业在此方面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开展教学实践给予支持。

1.校内实践安排

可以结合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地理学”等课程,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并且无条件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和实验考证;同时,要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按照不同的专题研究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课题小组,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学校旁边的城中村―吊庄)进行初步的认知、调查,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汇报PPT,之后利用2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该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科研业务能力。

2.校外实践安排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澄合矿务局签订了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由澄合矿务局提供实践场地,在暑假期间由专业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利用矿区的煤矸石进行生态恢复利用的实验研究。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将他们视为教学的“主体”之一,针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充分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述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的兴趣,拉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意识,注重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的学生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工作及市场的需求,在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中也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木壮,林媚珍,谢献春.基于创新理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2-123.

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5

1、生态作文教学基本理论

1.1、核心理论

多维多参数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理论,重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只有将上述三种核心理论巧妙的运用到初中作文体系中,才能为初中作文体系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完善更新初中作文内容,呈现新的景象。

1.2、核心要素

生态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平衡、发展为核心要素,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以核心要素进行分析,以此来解决在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核心要素的含义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初中作文课堂一般呈现动态平衡的特征,以平衡为核心要素的生态作文教学旨在要在动态平衡中寻求统一,保证作文的稳定性。以发展为核心要素要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

1.3、核心资源

在生态学视角下,会看到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看到的作文资源,所以要抓住时机,不断挖掘新的作文资源,丰富作文素材,提高初中作文文学功底,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生态学视角下,作文资源呈现多元性,多层次全方面的展现了各种作文资源,要对作文资源不断开发,深度挖掘蕴含在作文资源中的丰富内涵,并将所开发出的资源进行创造,生成新的资源。

2、生态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1、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作文教学迎合了新课改的需求,在新课改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基本掌握,更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自成体系。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了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训练和指导,引导学生自成作文体系,顺应了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同时,生态作文教学也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善初中作文体系。

2.2、是教学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感受生活的深刻含义,在生态化教学理念中顺应自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将生态化理念渗入到初中作文中,使学生真正能够融入到生活里,将生活中的点滴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教师教学平衡结构向生态化平衡结构的转变,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理念。

3、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基本框架

3.1、教学导语

教学导语是实现生态作文教学的前提。生态化教学中导语的设置及其关键,只有通过设置导语,学生才会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核心进行了解,提升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导语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单元素导语、多元素导语、评论式导语等形式。

老师在设置教学导语时,需要灵活运用生态作文教学的核心观念、核心要素及核心资源,通过运用上述内容拉近教学导语与课堂内容的距离。导语要对教学内容充分概括,充分反映教学主题,真正发挥导语的作用。也要对导语进行实时更新,使导语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最后,在设计导语时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新颖有创造力的导语,激发学生对生态化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形成良好的生态化教学氛围。

3.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根据上述所形成的教学导语制定教学目标,以此来开展生态化作文教学活动,是生态化教学的总纲领。并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作文与应试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与方式比较死板,学生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而在生态化教学视角下,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形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初中作文的要求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表达情感与交流的能力,所以在生态化教学中,让学生不仅有应对应试教育的能力,又有情感表达的能力。

另一方面,生态化视角下的初中作文要注意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初中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常面临无事可写等问题,主要由于老师在讲课时没有将作文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作文脱离了实际生活,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格外注意要将写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提升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3.3、教学小组

教学小组是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老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分组,但在分组之前老师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会有不同的教学任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对该小组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当然在分组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分完小组后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作文学习的重要性,以此增强小组的团队意识。最后,老师要对小组进行指导,并让小组进行明确分工,每位同学完成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在生态化视角下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

生态资源的内容范文6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论文摘要:伴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失衡等生态学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让生态意识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结合书本一些知识带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某些具体工作,如带学生参观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化工厂等企业了解治污措施;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和护林宣传和实践活动。另外,还要提醒学生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