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知识

国际贸易知识范文1

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不能有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如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谈判筹码、市场竞争的手段以及垄断的工具。我们要改变“MADEINCHINA”地摊货的形象就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突出

(一)国际贸易中产权争议案件突出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滥用知识产权的问题并不鲜见。2009年6月15日,英力士荧石公司等两家原告在德克萨斯州南区联邦地区法院,中化宁波公司、中化厦门现代环境保护化学公司、太仓中化环境保护化学公司、美国中化公司等侵犯专利权。中化集团在宁波、厦门、太仓、美国等地区的下属环保制造企业还曾在2007年10月5日、2008年9月17日在美国法院被控专利侵权等。

(二)跨国公司产权滥用问题严重

目前,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角,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优势来加强竞争地位,各种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便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主要为:拒绝许可、搭售行为、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过高定价、知识产权交叉许可与联合经营。

(三)我国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问题不断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国门,面对着更复杂的形式和更激烈的竞争。2005年1月,国际巨头英特尔就中国某企业生产的语音卡侵犯其专利,不久日本三洋开始了与深圳比亚迪关于电池专利的纠纷。同年2月,美国电子娱乐协会向美国商务代表也提交了一份来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的报告指出:中国与马来西亚、俄罗斯成为全球游戏软件盗版最为严重的三个国家,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伪正版制造地、消费国和输出国。

(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遭到侵犯问题日显突出

近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原产地保护产品等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内外的商标抢注危机。每年商标国外抢注案件超过100起,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如:“海信”在德国被抢注、厦门节能灯商标“东林”在德国被抢注、“康佳”在美国被抢注、“科龙”在新加坡被抢注、河南白酒品牌“杜康”在日本被抢注、云南卷烟品牌“阿诗玛”、“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

三、国际贸易中中国面临知识产权纠纷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企业和个人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有数据表明,在中国大陆,90%以上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源于一种目光短浅的急功近利心理,很多企业觉得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且比较隐性的事业,不愿意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加大投入。

(二)我国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较少

知识产权危机影响中国企业全球化过程。据统计全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个人计算机每台平均利润不到5%;电视机平均每台纯利润已不到10元人民币。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各种成本。使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也受到影响。

(三)我国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不完善

现行的知识产权法立法种类繁多,分散杂乱。对有些现象重叠调整,而对有些现象却出现调整空白。因此,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有些案件不能直接援引法律条文进行解决;有些案件在审理中会因为不同法律条文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无法结案。在知识产权贸易的很多案件中,由于国内立法的空白或者不完善,造成了国外企业钻我国法律的空子,侵害我国方面的利益。

四、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纠纷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知识产权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而创造的财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加强知识产权的认识,将保护别人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义务,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只有人人都了解并尊重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自己的知识产权才不会受到侵害。

(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立足长远,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出口企业来讲,首先要充分认识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增强意识、注重投入,从多层面、多渠道形成企业的自我保护。

2、积极应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力度,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企业要想有实力、有底气应对贸易纠纷则必须修炼好内功,清楚的认识到与外国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企业产品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处于市场竞争中不断追求发展的企业来说,创新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只有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不断地提高生产工艺,生产出高端产品,才能培育出走向国际市场的新产品,避免在贸易争端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我们应提高产品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和产品质量,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大国内外专利保护力度,逐步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四)用法律维护企业权利

国际贸易知识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教师;素质

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早已成为当今“第二语言习得”,“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实践指导”等研究的重要课题(Ellis1994)。随着国际社会经贸金融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涉外企业的不断涌现,更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外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商务外贸运作知识、熟悉现代通信手段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于师资的素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已有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了研究:王春艳早在2007年就提出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堂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采用全英文授课并“规避单纯外语教学造成的理解缺失”和“引进业务模拟软件并建立模拟实验室”。周瑞琪等根据两组对比实验认为“学生还比较依赖老师以获取信息,对信息的过滤和感知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高静、尹来莹、赵丹和翁春颖、袁娅娅等分别采用案例互动法、项目式教学法、成果导向法、翻转课堂法探索商务英语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方法。但是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多样化,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来完成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的授课任务,因此需要对教师的素质进行分析,从作为教学对象、学习主体——学生的角度,探求商务英语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素质构成。

1研究目的和方法

据预测,英语类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外国语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和经管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都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重点有所差异,但基本都是必修课程。在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急需弥补相关人才供给空缺的背景下,首先需要考虑人才培养的供给站——师资的综合素质,本文以商务英语系的必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为例,探求复合社会需求、教育主体需求的师资素质。一方面可以满足要求不断提高的学生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与时俱进、寓教于乐。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5-2017年笔者所在学校的五个班级175名参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有56人刚刚毕业,其余62人现为大四学生、57人为大三学生;其中56人为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其余119人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调查问卷客观打分和主观意见的方式,围绕授课教师道德、教学态度、教师知识水平、教师语言水平、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展开。问卷根据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成等级,根据不同问题,问卷选项从“好”到“差”。在作统计分析时采用10分制让学生打分。在数据分析之前,对所有问卷选项进行量化并排序。然后运用SPSS16.0对问卷所得的量化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综合满意度调查

调查首先对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同大学英语其他课程进行了比较:平均满意度为80.1%,在全校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中排在第38.7位(1-100为最受欢迎到最不受欢迎)。有趣的是在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排序上有很大的不同:商务英语系的学生作为英语言专业的学生两项打分分别为92.3%和16.05,这是因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前两年语言学习的专业要求,更容易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产生尊重,也更容易对具有实用特点的学科产生兴趣,从而增加课程满意度和教师受欢迎程度;相反,非英语专业由于在大学第一年就开始接触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相对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因此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专业和语言的双重高要求,此外全英文授课容易让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出现课堂走神,从而造成满意度和受欢迎度的双向扣分。表1给出了两个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师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容忍性更高,给教师的打分普遍较高,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认为语言基础好是教授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不能否认英语好的教师还需要提高专业素质。其中个人魅力一项,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和谈吐较为重要,但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则更看重教师的幽默感和知识面。

2.2教师综合素质调查与分析

在第一步调查问卷的主客观答案基础上,同时根据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特点,汇总了教师素质的20个方面,然后让学生从15个方面分别给教师打分,每个方面最高10分、最低0分,权重结果对比见图1。图中横轴1至20分别代表教师素质的不同方面:兴趣激发、授课热情、教学方法、英语水平、知识拓展、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幽默感、外貌衣着、学历科研、性别性别、课堂互动、课下辅导、板书课件、语速语调、作业多少、作业反馈、课堂控制、材料选取和备课充分。纵轴为权重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商务英语专业和经管专业学生的反馈值。从数值来看,两个专业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授课教师的素质在总体趋势上呈现一致性:一方面,权重较高的都是知识拓展(5)、英语水平(4)、兴趣激发(1)、备课充分(20)和课堂互动(12)。这说明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首先是个专业人士,需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语言工具,这样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此外,国际贸易实务内容众多,英语专业术语非常专业,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英语口语、笔译能力是无法保证课堂正常教学的;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唯一传授知识的方式,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面临挑战,在倡导“以学生为导向”的授课理念下,老师只能起帮助、建议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兴趣激发是学生积极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这也印证了“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个道理;同时,教师的课前备课和课堂互动是保证学生充分、有效获取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条件。另一方面,权重最低的两个都是作业多少(16)和教师的性别与年龄(11),虽然学生选课会适当考虑教师的严厉性和作业量,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还是认为适量的作业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并不是教师素质的主要评价因素;教师的性别和年龄同时存在优势和劣势。从微观来看,数值有较大差异的依次是材料选取(19)、与时俱进(7)和外貌衣着(9)。Harmer认为“只有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才能确保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首先,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体系庞大,又要考虑知识传授、又要关注语言学习,而课堂时间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选取恰当合适材料,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有效完成,完成预定学习目标。同时,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性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增长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其次,世界经贸发展迅猛,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此,与时俱进性也是新时代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因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教师这两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商务英语系的学生来说,所有国际贸易知识都是全新的领域,学习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对教师这两点的要求有所降低;有趣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教师的外貌衣着有较高的要求,这和英语专业本身接触国际文化较多有关。

3总结

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多数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堂表示满意。其次,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差异性,但整体趋势呈现一致性。第三,学生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师的主要素质包括:知识拓展、英语水平、兴趣激发、备课充分和课堂互动。其中,教师的兴趣激发能力和个人魅力在学生的英语演练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静.案例互动与Simtrade平台融入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探索[J].经贸教育,2016(4):154-155.

[2]王春艳.《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三原则、三模块”教学思路浅议[J].今日科苑,2007(14):207-208.

[3]翁春颖,袁娅娅.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实践[J].海外英语,2016(6):36-37.

[4]尹来莹.项目式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知识文库,2016(10):165-166.

[5]赵丹.成果导向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运用[J].教海探新,2016(20):116-118.

国际贸易知识范文3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的内容往往以教材所述和课堂所讲的知识点为主,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能力的形成。这样一来,课程考核就并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就被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际贸易 实务课程考核

一、现有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而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记忆程度,记忆性的题如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占了较大比重,分析性、应用性、综合性的题少;强调标准答案唯一性的题多,不定答案的题少;书面作答的多,动手操作的少;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此外,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方面也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平时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投入状态以及平时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往往以期末笔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的评价标准,最多也就是是把学生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如迟到、早退、旷课扣若干分这些纳入考核成绩里;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没有压力和动力,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每学期期末考试之前会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考试前学生往往会互相复印学习笔记以及老师画过的重点要考的题的答案,然后临时抱佛脚突击地把这些知识点背上十天八天基本上就可以过关,更有甚者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存在投机心理,不择手段地借助作弊侥幸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结果是导致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其在比较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却与那些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拉不开距离,从而在学校评奖、评优、以及就业时没有任何明显的优势。因此说,只是注重学生期末考试,其考试结果不能真正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检验不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不利于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的培养。另外,考试与社会生活相脱离,与社会相脱离,无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竞争需求,这样一来,课程考核就大大偏离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研究如何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模式就有了充分的必要性。

二、改革的举措

为了保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同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考核方式上,作者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提出了开放、全面的考核措施。

1.形式多样化。国际贸易实务考核形式包括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其中,平时考试方式主要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发言、小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思考问题等形式。随堂测验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讨论发言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时学生互相问答,包括分组讨论、自由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等多种形式;对平时作业、小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当尽量通过分解小项来进行量化处理,从而进一步可以使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合理。此外,每学期期末考试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包括题型和试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每套试卷至少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多种标准化题型,注重合理划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的同时要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合理搭配;另外期末笔试命题要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个部分:统一命题是是从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本学期所有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班级都要参加考试的共同部分,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知识点,分值可占卷面分值约60%;机动命题则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相关命题,通过这部分命题可以考察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并且要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以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互结合,分值约占卷面的40%。

2.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又是检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职业技能进行鉴定并让高职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强化实践教学,从而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导向性作用。可见,职业资格考核是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标志。针对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开展业务的基层人才十分缺乏的现状,我们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以证代考,以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并能具备较强的交易磋商、制单结汇、规避风险等三大关键能力,把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就业增添筹码。

3.加强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人工命题容易造成试题的知识点分布过于集中,题型不够丰富,以及试卷的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这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却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自己的试题库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拟制考核题目,并依据不同时期专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考核内容的重点,更新试题库,确保考核公平。这样,国际贸易实务考试便可以大胆突破教师讲授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方式,教师只负责按照教学大纲实施常规教学和平时考核,不负责期末试卷考核,期末考核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任意一套试卷, 彻底杜绝教师期末变相划定复习范围的现象, 同时也大大减少学生期末考核作弊的可能性,较好地满足了教考分离的要求,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年来试卷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掌握各课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调整授课内容,适应时展对人才的要求。

4.注重平时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完每章内容后给学生做做平时测验,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地学习和巩固每一章节的内容,从而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辅导。此外,还可以采取速测的方式,时间控制在10 分钟以内,试题形式可以为选择题,也可以为填空题,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最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在国外,没有哪一门课程会只以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平时测验的成绩做为这门课程期末总评的一部分。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而言,每学期的考试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平时到课堂,而更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的程度,这些都可以反映其学习态度。平时考核形式包括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作业、国际贸易案例(比如商务谈判)分析的作业等。然后在每个学期期末时也要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以上所有的要求及测验都做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当然不同的考核方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除期末考试重点灯对学生掌握的书本基础理论和要点的识记以外,其他考试形式的重点都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平时考核能让学生在整个学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不在心存侥幸心理,通过以上各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学生通过这种平时性测评,不再对考试产生惧怕心理,也不过分担忧和紧张,从而学生的考试心理也很健康。

5.借助软件考核。在国际贸易实习教学软件TMT平台进行模拟操作能力考核,以增强学生对业务的感性认识。每名参与TMT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TMT 外贸实习平台,对于学生的实习成果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法,其特有的评分机制,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分。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考核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TMT软件功不可没。

三、总结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该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都有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课程考核更切合实际,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6,13(27):52-54

国际贸易知识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 企业

一、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知识产权,主要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使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或拥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获得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保护这种排他独占权不受侵犯。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以三个特点: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

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已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不断地扩展电子、通讯、网络、生物领域的保护范围,如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国家都开办了基因专利授予业务,美国甚至将网络营销模式等理念都列入了专利保护范围。

(二)战略化

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已由过去的被动防御阶段转入主动进攻阶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知识产权运作策略。比如抢注商标专利,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现阶段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国家或企业并不实施这些专利,而是通过收集贸易目的国的经济信息,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采取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出口目的国进行权利诉讼,收取高额的知识产权利润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国际化

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趋势,各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先后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TRIPS协定》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世界性公约协定。各国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广泛开展多边合作,结成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以此获得国际合作保护。

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一)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WTO《TRIPS协定》的要求相符合,我国在2000年和2002年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几部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2004年4月,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增设了保护知识产权专章,旨在通过实施贸易措施,防止侵权产品进口和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

2008年7月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展露纲要》,逐步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09年10月1日起生效的新专利法,更是顺应WTO规则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的修改法案,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TRIPS规定》完全符合。

我国已加入大部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逐步与国际标准靠拢,所有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开展。

(二)企业、外贸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

我国企业、外贸经营者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从1985年4月—2010年4月,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6095949万件:其中。国内申请5134526万件,国外申请961423万件。且连年增长。商标方面,2002—2008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7年为世界第一。版权方面,2009年软件申请登记总量7.09万件,同比增长49.75%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量679万件,同比增长48.6%。可见我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有提高更加重视对自己无形资产的保护。

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滥用各类技术标准的防范制度

技术标准指对1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的必须要达到的水平以及为达到这一水平而实施的技术。但是当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技术标准涉及的技术被知识产权的方式合法控制时,任何人要使用标准化技术,就触及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此时,使用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以昂贵的代价使用他人享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化技术,生产标准化产品:要么因不甘心知识产权人的宰割而放弃市场。因为标准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条件,不按标准就不可能被市场接受,而采用标准就必然使用他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需要取得许可、支付报酬。我国由于存在严重的知识产权制度实施上的缺陷,在防范国外滥用各类技术标准方面,缺乏有力的武器。

(二)知识产权转化率有待提高

知识产权转化率就是指知识产权所有者通过自己实施,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以此来获取最大利益占知识产权研发所花费费用的总额。从授权数量来看,中国是知识产权大国;但就无形资产质量而言,中国远不是知识产权强国。

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5月27日报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说我国500余万项的专利成果实际转化率不足30%;在商标领域,在国际知名品牌的排行榜单上,中国企业商标无一进入100强,进入500强的只有12家。就外贸而言,中国企业出口200强,70%以上是定牌生产、加工贸易。在合资企业,90%以上是使用外国投资方的品牌。据统计,美国、日本的知识产权利用率高达95%。

只有当知识产权付诸生产时它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在获得了知识产权之后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使之转化为实质生产力并获取最大利益,实现由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这是中国企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且人才匮乏

首先,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从我国专利申请人前10名的分布情况来看,其中有30%是高校,60%是民营企业,作为占据大部分国家研发资金的国有企业仅占10%。

其次,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也离不开人才的储备。而我国知识产权的人才配备与发展需要不相符。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应按技术人员总数的4%比例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岗位:依此比例,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总需求量应该是8万人,我国现在所能培养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外,现在所培养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也缺乏必需的综合专业知识背景。如果牵连到知识产权争端,往往要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人员应诉,大大增加了外贸知识产权保护成本。

最后,中介市场也不完善。知识产权机构不仅可减少企业申请或注册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可抓住侵权行为的要害,收集有利证据打击侵权。目前,全国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已具规模,但在各地发展不平衡,且知识产权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相应需求。当企业遇到知识产权侵权诉讼问题时,往往因为不了解侵权所在国法律而导致诉讼失败。这就需要在全国各地形成有关专利、商标、版权和技术合同等的中介服务和保护网络。以此来满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

四、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同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鼓励创新,谴责剽窃、盗版和造假行为: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并依据法律对侵犯知识产权人员进行惩处。

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评议和制定工作。首先,要积极参与WTO与各种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评议工作,很好地利用我国加入WT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获得的发言权,避免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和在标准领域里的经验优势控制国际市场。其次,要在评议的基础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鼓励研究机构及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要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力争把我国的标准化意图和标准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再者,对标准技术性措施造成的贸易摩擦,要积极利用双边或多边协调机制加以解决。努力避免和化解贸易冲突。

3.充分行使海关的监管职能。有效利用打私和征税手段,控制非法贸易。加强对知识产权敏感商品的监控,坚决打击非法进出口行为。使得侵权行为在进出口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强化海关国际合作,使海关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对外贸经营者的建议

1.提高知识产权转化率。企业应及时将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并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使核心专利成为标准,取得有效保护。要以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措施体系。加大资本与人才投入,从小技术到大专利,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充分扩大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贸易量,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使知识产权进行最大化的实质生产力转化,创建和保护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产品。

2.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涉及到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问题,特别是知识产权的纠纷和诉讼都有很强的专业性。国家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并给他们充足的空间与资源,发挥其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造就一支包括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内的知识产权队伍,

国际贸易知识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

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这就对从事国际贸易往来等事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很多贸易公司从事此项工作的人为中职毕业进入的,在一定发展阶段内,他们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而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这些中职人员的问题则显现出来。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进步趋势,更好的完成工作中出现的任务和难题,必须改进中职教学的具体方法,逐渐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2.1项目教学法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实际去做一个外贸项目来完成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正真让学生们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真实的项目为教学基础,让学生们在做项目的同时学习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这样学生们就能迅速将学到的内容进行实践,从而获得非常良好的学习效果。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够让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明确项目任务、制定具体项目计划、执行项目计划、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及结果应用。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更好的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2.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人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很多的中职院校出来的学生还无法很好的胜任这项工作。这主要跟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中职院校应该积极进行项目教学法,这样才能让中职教育与社会进行接轨,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训练学生们的知识使用能力,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们的实践经验。这对学生们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还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就会对《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更多的思考,从而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设想,进而促进学生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3 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3.1合理选择教学项目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项目的选择。因为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老师们必须选择一个非常典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来当作教学项目。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老师在进行项目选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就是项目一定要与实际相连,最好选择一些进出口贸易公司经常做的项目。这样一是有利于学生们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二是能够让学生们迅速走入国际贸易这一工作领域中来。老师们应该避免选择一些冷门的项目来作为教学案例,因为一些不常见的项目可能无法有效的涵盖更多的教学内容,而那些典型的项目则能够涵盖更多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典型性。其次,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合理性,因为国际贸易的种类非常多,老师们应该选择合理的内容来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效果。

3.2严格按照项目的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

按照项目教学法来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的教学,就需要按照实际项目的操作流程来合理安排讲课内容。因为课本上的内容教学顺序肯定跟实际的项目操作顺序不一样,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项目操作的实际程序戆才攀诳文谌荨

首先,需要老师们帮助学生们明确项目内容,通过对项目的具体讲解,让学生们首先明白这个项目具体是做什么的。然后,在老师的指引下对整体项目进行划分,每一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内容。之后,就是具体的项目设计,让学生们根据不同子项目的要求来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再次,就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实践,老师们作为方案的评审员,严格监督学生们的每一个实施步骤。对不符合要求的步骤进行及时指正,让学生完整的去感受一遍项目。最后,就是老师们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价,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指出每个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让学根据具体的评价结果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3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实质就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操作来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及时记录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情况,这样才能最后对学生们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评价。

老师们在项目完成后,应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评价,然后根据老师们平常观查到的情况来对每个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这样可以帮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做项目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改正。同时采用这种方法还能够有效的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学生们能从老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去提升自己。因此老师们应该更加重视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评价中找到能提升自己的东西。

4 小结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95-97.

国际贸易知识范文6

汇款是指汇款人(债务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行,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产生最早、使用最简单的结算方式,也是其他各种结算方式的基础。

汇款按照使用的结算工具不同,可以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按货物、货款的运送及支付顺序不同,汇款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有两种运用方式: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其中,预付货款对于出口商而言较为有利:既可以降低货物出售的风险,同时减轻了资金负担;货到付款则对于进口商较为有利:既可降低资金风险,也能先收货后筹款,相当与得到资金融通。如付款的期限较长,甚至可以将货物售出后,用所售收入支付款项。因此,用汇款方式进行结算,风险承担和资金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不均衡。结算的风险(如货物运出后能否顺利收回货款以及货款付出后能否顺利地收到货物)和资金压力完全由一方承担,另一方则相对有利。

托收是指由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行或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货款或劳务价值的一种结算方式。虽然托收与贸易汇款都属于商业信用基础,但是跟单托收通过用单据代表货物控制货物所有权,从而将结算风险及资金负担在进出口双方之间进行了平衡。对于出口商来说,出口商通过控制货权单据来控制货物,不付款或承兑就不会交单。一般不会受到"银货两空"的损失,比赊销安全。对于进口商来说,只要付款或承兑,马上就能取得单据,从而得到货物的所有权,比预付货款方式安全。

在贸易实务中,托收按照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对不附有全套货运单据的款项的托收称为光票托收;对附有全套货运单据的款项的托收称为跟单托收。其中,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跟单托收可分为D/P(付款交单)和D/A(承兑交单)。D/P(付款交单)按照付款的时间不同又可以分为D/P即期和D/P远期。不同的托收方式中存在的结算风险也有所不同。在D/P条件下,代收行在买方支付了全部票据金额以后才能将有关票据交给买方,这样卖方的货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在D/A下,代收行在买方承兑有关汇票后就可以将有关单据交付买方,这时卖方已经交出了货物的物权凭证,一旦买方的信用出现危机,到期不付款,卖方手中仅有一张已承兑汇票能约束买方的义务,仍可能遭受钱、货两空的损失,对于出口商来说选用D/A一定要慎重。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信用证(L/C)是开证行根据买方(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这种方式把应由买方承担的付款义务转化为银行的付款义务,从而加入了银行信用,由于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有审单的义务,使得结算的程序更为严格、规范,对于买卖双方而言,结算的风险进一步得到控制;资金融通也更为便利。因此,该种方式被贸易各方广泛接受。

二、选择支付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客户信用等级的高低。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很一般或是贸易双方是首次进行交易,应该选用L/C的方式;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较高,可以选用D/P,既可以达到即节省开证费的目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物权凭证的安全性;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非常高,就可以选用D/A甚至是直接T/T的方式。

2.货物供求状况不同。如果是畅销的货品,卖方可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支付方式,如要求用L/C进行结算,甚至要求买方预付货款。如果是滞销的货品,则所选择的支付方式可能会有利于进口商,如D/A,甚至可以货到付款。

3.选用的贸易术语和合同金额的高低。不同的贸易术语对于买卖双方的责任规定以及风险分担有所不同,因此也应根据贸易术语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对于象征货组中的CIF和CFR,就可以选用托收和L/C的方式;而对于FXW和实际交货的D组术语,一般就不会采取托收的形式进行结算;对于FOB和FCA等术语,由于运输的事宜是由买方安排的,出口人很难控制货物,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选择托收的方式。另外,合同金额如果不大,则可以考虑选择速度较快、费用低廉的T/T方式或光票托收方式。

选择支付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尽量降低结算的成本,分散结算的风险,促使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以上所列举的各个因素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具体客观情况而对货款的支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正确选用支付方式的建议

从国际贸易实践情况来看,单纯某一种结算方式总是不能满易各方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有必要采用综合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1.汇款和托收相结合。如:先采取T/T的形式预付定金10%,在装船后T/T合同款的40%,,剩余的50%采用D/P即期付款的形式。这种选择既能保证供货方及时履行发货的义务,又能约束进口人及时付款,同时节省了更多银行费用的支出,也节约了宝贵的贸易时间。

2.汇款和信用证相结合。如:定金的部分以T/T办理;主要的货款采用L/C的方式进行支付;至于一些余款,以T/T的方式进行。

3.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这样的组合既可尽量地避兔不必要的开支,也能对作为物权凭证的单据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将D/A和信用证和银行保函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要求使用由代收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原来的商业信用就被转变为银行信用,将出口商的风险转嫁给银行。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支付方式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导致出口人是否能够安全、快捷地得到货款。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风险,也要考虑对方的成本,力图达到双赢的日标。所以,要根据对方的资信等级、货物的供求状况、合同金额的高低、运输方式和种类、财务结算成本高低等因素来决定。同时,灵活运用组合的、综合的支付方式来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以分散结算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立武.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与风险.中外企业文化,2004(1).

[2]高增安.国际贸易出口方支付方式的理性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2(4).

[3]任晓燕,任哓鸿.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商场现代化,2007(9).

[4]危英.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最佳选择.求索,2004(11).

[5]余文华.进出口贸易中非信用证支付方式的运用模式.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人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