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理论知识范文1
关键词:水利 工程 施工 监理 质量控制
正文:
1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人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和施工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通过监理工程师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严格监控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顺利施工。
1.1 施工人员的因素。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参与工程的组织、施工和指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在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严格审查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和施工经验,监督施工人员按照程序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对在施工中有违章作业的施工要求禁止,对工作人员的资质条件进行认真的审查。
1.2 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用的材料有原材料、成品和配件等,建筑材料的好坏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1]。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严格地检查建筑材料,要抓好材料的试验和检查工作,严格检查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出场质量证明材料,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凡在检验中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或产品不得使用,施工材料验收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材料检验和使用标准,从材料上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1.3 机械设备因素
监理工程师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的条件和施工方式对拟投入的机械设备进行仔细的审查,禁止使用陈旧和淘汰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处于最佳使用状态,以防因为机械设备的不良运行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2]。
1.4 施工方式因素。
施工的方式应该有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等,施工的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施工方式不全影响工程质量和增加成本。因此,监理质量审查必须结合工程情况,对技术、管理、组织和操作进行全面的分析,严格审核和控制施工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
1.5 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如自然环境、管理制度和劳动环境等,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复杂性,如温度、湿度、季节等影响着工程质量[3]。因此,监理人员应监督和帮助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
2 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理控制的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通过施工把水利建设项目变成实体。施工阶段是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1)建立健全机构、人员、管理制度、技术资料及必须设备自身质量检查体系。2)对开工条件进行审查。施工合同签订后,对施工所需要求进行严格审查,核查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认证体系是否健全,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人员和设备的配备情况,劳动组织和施工人员的技工水平,遇到自然灾害时将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已经到场情况,施工图纸准备情况和技术交底情况等。3)对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图纸设计、划分工程项目,然后呈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4)做好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和规格的检查,对购买材料的检测报告、原始凭证和质量合格文件等进行核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工程材料、相关配件及工具禁止在工程中使用,并要求承包商及时运出施工现场。5)监理工程师依据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对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检查机械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要求当场报废和更换新设备。6)对水利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查看施工过程是否按照施工要求规范操作执行,检查一些隐蔽工程和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协助项目施工单位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有关的事宜。7)协助业主处理好在施工中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8)参与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撰写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书,在验收报告和验收证明上签证,行使工程质量监督的否决权。
3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监理工程师亲临现场查看施工全过程,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巡视,对施工完成的建筑实体进行检验。在项目建设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项目检查、监督和评估的方式,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领域、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重点阶段设置质量检查点或控制点,严格监控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检测的方法分为仪器测量法、直观法和实验法。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要求施工单位自身对施工程序和工程材料进行检验,然后质量监理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材料或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以便提高工程质量合格率。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单位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项目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客观、公正和合理的工作态度处理合同中发生的矛盾,既要保证合同施工的质量,又要适当的加快建设进度。在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全程施工控制,以施工中控制为重点,施工前期和施工后期控制为辅助,监理工程师通过施工材料、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对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进行事前预测,并对施工单位和人员进行指导性的质量保证培训。
4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严格做好事前技术报告审批关和开工条件审查关
在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应该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和质量保证书,查看施工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工程施工材料能否满足建设需要,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报告、施工方案、质量报告、施工图纸等,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保证。
4.2 建立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制度
建立工程申报制度,购买和验收建筑材料及设备制度,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质量检验制度,质量检验及缺陷处理制度,隐蔽工程和工程关键领域的监理制度,施工中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制度和工程施工及工程质量的检验制度等。
4.3 制订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程序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验必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质检和联检”。首先施工承包商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对不符合工程要求的建筑进行拆除和重新建设,并做好检测记录和填写《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通过自检合格以后,由监理人员协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对施工建筑进行二次检查,并评估工程质量的优劣和等级,对涉及重大隐患的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的标准目标质量执行。再由建设部门、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监理部门、项目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联合组成质量检查监督小组共同检查,并评定工程施工的质量等级。施工质量检查与评定程序和标准必须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和《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的有关条款和规定。
4.4 施工现场全程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从施工前期、施工中到施工后期对原材料、操作工序、操作规范和工程质量检查等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应该及时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提出,并要求立即改正,质量检查程序及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按照要求执行“三检制”情况。
4.5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在工程质量检验中,必须在上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以防止施工产生质量问题而无法解决。水利工程检查验收可分为阶段性施工验收、分阶段或工期工程验收、单位施工工程验收和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监理人员或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评定规程》复核工程质量,如果发现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工程,应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修补、返工或停止施工。
4.6 运用合同文件进行工程质量控制
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发现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时,应该以《现场指示》或《监理通知》的方式干涉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正确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实体给予拆除或修补。
4.7 利用支付控制手段对工程质量控制
监理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可以通过资金分段支付的方式来控制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检验并评定工程质量的等级之后,把业主赋予的支付控制权力予以实施,才能给施工单位支付项目资金,这样有利于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的保证。
5 结 论
水利工程是基础性工程,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利民富民工程。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劣质的工程将会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和威胁。由于工程质量所引起的工程事故逐年增加,国家对工程质量问题非常关注,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法律措施严格控制在工程项目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不存在问题,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工程。
参考文献:
[1]莫明海.浅析水利工程监理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35(03):88 - 90.
系统理论知识范文2
如果你是一位监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总监理工程师,抑或是项目监理部一名普通的监理工程师,你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报告或资料.在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新员工加入组织.常因不能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而很难入手在项目运行中,员工需要向具有专长的专家咨询时,却发现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是企业在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管理过程,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企业员工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等手段便捷地获取、共享和重复使用企业的显性、隐性知识.最终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监理企业的知识是指从建设领域信息和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过滤、提炼及加工而得到的有用资料,一是显性知识,是指监理企业以管理制度汇编,台账.技术标准.项目档案等形式记载于文件、电脑等媒体中的知识.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二是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监理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创造性知识.是从长期的实践和观察中、从经验教训中积累得到的它只存在员工的大脑中不能直接输入到记载媒体中,属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内涵:其对象是组织及个人的知识,其工具是信息技术,其目标是利用获取的知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本质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本,并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其职能是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
2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型
日本著名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学术界极具影响力的知识转化SECI模型.系统阐述了知识转化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nralization)、整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nralization)等四个螺旋式的转换过程。这是目前知识管理研究比较权威的模型。SECI模型的实施步骤包括: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审核知识、知识、利用知识、更新知识、淘汰过时知识。基于以上的SECI模型.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可划分为以下模块。
2.1清点和编目
知识库中存储的是企业显性知识的载体——文档。因此考虑知识的分类时,实质是对知识载体的分类。知识清点和编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咨询专家.公司文档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
2.2知识的采集
知识的采集可以是显形知识的直接输入.也可以是隐形知识的转换。在系统中我们将知识的采集和项目管理充分结合起来,从项目管理的日常流程中直接提取知识,进而沉淀为企业知识库的一部分。
2.3知识的利用
与其他资产不同,知识不具独占性.知识同货币一样只有流动起来.才会不断丰富.才能使企业的知识增值。知识利用的方式有查询,邮件,推荐.网络刊物等形式。知识的搜索可采用全文检索的方式。将常用的知识作为索引保存起来,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的全文检索。
2.4知识的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持久的领先。员工论坛,内部黄页,企业群提供了一个让所有员工共同交流的网络空间。员工通过沟通,交流,辩论获得了从一般书本中得不到的知识。另外可提供在线音频视频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反馈,从员工中得到创新的知识。
2.5知识的保护
一个企业的知识库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对于知识要在充分共享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知识库的保护。通过权限验证的方式,分不同级别,不同的用户得到不同数量的知识。甚至可以对客户.竞争对手也提供分部门知识但是如果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知识.就需要通过购买等方式来实现,当然核心的知识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严格限制其流转。
3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构建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项目地域分散的问题.使项目部之间以及项目部与公司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更便捷可以在系统中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考评员工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进而完善激励机制:还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由员工自行选择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逐步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从而更好地实施建设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本文在参考SECI螺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建设监理咨询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当前企业信息平台开发的技术,提出适合监理企业现阶段需求的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此框架基于intemet/intranet,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无论员工在什么位置.使用何种上网终端.均可快速访问企业的知识资源并可相互交流。
3.1文档管理
这里的文档管理是对规范化的文本文件和用文字表述的经验知识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显性知识的管理。它包括:程序性知识、科研性知识、监理项目知识、项目管理知识、法律规范性知识和行业技术动态等模块。同时还可以通过对隐性知识的载体——工程项目案例的管理,来部分实现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3.2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辅助员工进行快捷、准确知识定位的工具。快速搜索。对知识时所带的附件进行标题正文、附件进行全文搜索,可以搜索附件名称和附件内容.支持常见的office文档pdf等图文处理文档格并实现附件的html格式快照.打开快照可以预览附件的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搜索效率和搜索范围。(2)精确搜索。通过建立文档的摘要和索引信息,可以实现对早期纸质文档的搜索,同时根据索引信息搜索者还可以便捷地搜索到与此文档某个主题相近的文档。系统将按文件匹配程度向用户提供搜索结果.从而提高搜索大量知识库使用效率。
3.3信息交流
知识只有通过交流和共享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对于员工头脑中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尤为如此。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使隐性知识在企业中广泛传播,并不断完善优化,经过沉淀,最终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1)信息。可以使员工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企业的重要信息和最新信息,如会议通知,近期重大事项安排等。(2)知识论坛。信息交流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论坛功能.其拥有的电子社区、讨论群组、家园广播等功能可以在那些寻找知识和拥有知识或能够访问相应知识的人之间建立联系,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BBS上贴一个有谁知道的帖子,知道的人在回复时就完成了知识传递的任务。(3)网上调查。网上调查是企业与员工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及各个职能部门以便捷的方式了解员工对某个事件或某项提议的态度和意愿征求员工的反馈意见.为企业决策和判断提供理论依据。(4)知识问答。知识库中不可能存储全部所需知识.当用户遇到知识库中找不到的知识时,可通过积分悬赏问答的方式发起提问。在所有回复的答案中选择最佳答案.选择完成后可将该问答转化为知识纳入知识库,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挖掘。
3.4专家地图
对于一些隐性知识.有时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有效的方法是找到掌握这类知识的个人,进行直接交流这就将直接检索知识的问题转化为寻找掌握相应知识的个人的问题。通过对企业员工的专业背景、工程经历、专长等的确定.建立企业的专家数据库,使企业知识和个人相对应,方便员工按图索骥,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3.5培训考试
培训是企业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使组织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员工的个人知识。通过把过去培训的视频录像和PPT上传.开展网上教育培训。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知识的共享率,减少重复性工作,又能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网上培训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在线考试等功能模块.员工可以参照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进行网上培训,并在培训之后通过在线测试模块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6移动客户端
目前,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知识管理也不例外。更加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监理工作的特殊性,一线监理人员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工地,并无充裕的时间坐在电脑前访问PC版的知识管理系统,所以很有必要同步开发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移动客户端。本移动客户端基于HTML5CSS3和Ja~caScript等技术的HybridApp混合模式开发,具有开发速度快和运行速度快的特点,是目前流行的移动客户端开发技术。通过手机客户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浏览、信息、信息回复、收发站内信等基本的社区操作,以及知识推送及社区互动。手机客户端功能亮点在于现场拍照上传以及语音发帖等个性化服务.可帮助现场员工针对现场工程疑难问题随时拍照上传,通过语音发帖.寻求公司技术专家的解答.该功能有利于员工方便快速地获取现场监理所需知识。在流量上移动客户端是绝对的精简,对于图片进行压缩传输,方便用户在信号不好和节省流量的情况下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移动客户端版本能够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企业知识资源抢占用户的碎片时间;用户在现场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快速找到相关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增强用户的黏性.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培养用户协作和知识分享的理念。
4结语
系统理论知识范文3
关键词:管理系统化 内涵与要求 情势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55-02
一、管理系统化的内涵与要求
企业管理内容丰富,已构成一个大系统,包括管理基点、境界、定位、原则、准则、心态、需求、行为八个方面。
一个基点。管理应以“人性管理”为基点,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人性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满足、尊重、肯定、实现人生价值。
两种境界。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舍,一种是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曾经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老板让手下的一个老木匠建造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想:反正是最后一栋了,随便应付下吧。房子建好后,老板对他说,你为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这栋房子就送给你吧,老木匠后悔莫及。所以,懂得舍与得,人生的运气就不会太差。
三层定位。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要有不同要求:高层管理者要求通才,有事业心;中层管理者要求专才,有进取心;基层管理者要求干才,有责任心。
掌握三层定位要避开三个盲区:茫—迷茫:无目标、无方向、无思想、无梦想;盲—眼瞎耳聋:不看,不听,自我封闭;忙—“心”忙:过于忙,心就会停止跳动。
四化原则。标准化,把重要事项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性;书面化,将标准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通过书面形式形成模板,便于记忆和沟通;透明化,形成各子公司、各部门、各层次员工充分透明的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简单化,把复杂事务和管理制度流程简单化,便于培训和操作。
五位准则。定位:管理者既要明确和摆正自己的位置,又要努力发挥个人专长,创造更多的价值。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做人、做事都要做到位,杜绝形式主义,每一次都要做好。补位:强调团队作战能力,而不是个人。若在团队中发现领导、同事或者下属的不足,要主动提醒或者配合,把事情做好。越位:强调两层管理:越位检查而不是指示;越位汇报而不是请示。换位: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他人。要学会包容和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
六种心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开放的心态:思想开放,心胸开放。正向的心态:做正确的事,做好事、做善事。正直的心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公司规定去做的必须要做,公司没有规定的尽管大胆去做。公平的心态:持平常心,做自在人。感恩的心态:感恩对你一生最重要的两个人:爱你的人和你的领导。对别人傲慢就是贬低自己。
七种人性需求。充分信任:信任既是一种感觉又是一种情感,更是对人的肯定。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交流需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没有尊重就没有包容。给予机会:成大事者,都是机会加能力,有了机会又有能力事业定能成功。懂得授权:授权不是放权,授权要进行监督。只有授权才能做出成绩。学会关怀:关怀是一种爱,也是一种美,关怀是对人的最高荣誉。实现公平:对管理者而言,公开、公平、公正三者之中,公平最重要,只有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下属才能形成有效指导。有效激励:激励是爱护下属、满足下属,有了激励,才有希望。
行为。一是认同文化:文化是思想的源泉,文化是发展的根本。二是充满激情:激情是做事的动力,有激情才能有发展。三是善于思考:人的成功85%靠智慧,15%靠技术和能力。四是以身作则:你想让下属怎么做,就必须先做给下属看,下属才会信服你,尊重你。五是计划明确:没有计划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行动的计划是无效的,一个好的计划是做事成功的一半。六是行动迅速:一个方案定下来即使是错的也要立刻执行,在执行中改进。在今天,时间是最大的成本,绝不能拖延。七是检查督导:在吩咐下属去做一件事后,必须要跟踪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结果的快速形成。八是激励下属:一流的激励出一流的成绩,同时,激励需要经常化。
二、管理者应具备辨别是非、控制情势、平衡协调能力
作为管理者,对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其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平衡情势的能力和平衡协调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保障作正确的事,控制情势的能力可以避免工作失去理性而导致失误,平衡协调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优势,把工作做的更好。
1.要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企业生产和生活中,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单从表面上看,有时并没有严格的明显分别,“是”有时隐藏在“非”中,“非”有时也似“非”而“是”;“对”有时与“错”交织,“错”有时也含有“对”的因素。有人为了作恶有时表面行善,有些善举一时也许不为人所知。种种类似的问题,在周围的生活中,都是经常存在着的。但是,无论表象多么华美,只要善于洞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就会尽可能避免被假象迷惑,尽可能多地辨别出是非、对错和善恶的区别,从而在对矛盾的判断中作出正确地抉择。作为企业干部,应该有这个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大家做正确的事,才能把正确的事做好。
2.要提升控制情势的能力。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面临着一个控制自我、控制情势的问题。管不好自己是废物,控制不住局面是庸才。一个人能控制住的自己情绪,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工作和自己周围方方面面的关系,就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良好的情商;一个人要控制住工作的局面,不使局面失控,就要学会把握全局、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控制与反控制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和谐的平衡点。企业干部,一言一行都事关自身形象,所以必须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工作局面,只有避免情势失控现象,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完善的人,对企业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3.要提升平衡协调的能力。平衡协调也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哲学概念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既包括由先进知识和技能武装的人,也包括掌握了先进技能的人。协调工作的前提是尊重人,尊重主导协调工作方向的人。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不厌其烦的说明情况,阐明事由。在协调进程中,力求以理服人,尽可能地让事实说话,用数据论证观点。协调工作的内功在平时,立足平时的交往和做人、做事,认真做好日常协调,关键时刻才能无往而不胜。准备充分是做好协调工作的基础。对要协调的问题,提前深思熟虑做好预案,有备协调,才能避免盲目。协调切忌高高在上、旁若无人,或者看不起他人,藐视协调各方,否则即使准备多日的协调也会付之东流。协调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但只要开动脑筋,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良华.成本管理.中信出版社,2006
2.戚安邦.项目成本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系统理论知识范文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以示范农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档村,于2013年10月引进以色列设备及技术,建成3500耐以上的玻璃温室大棚,建成投人使用1年来运行良好。现将该玻璃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于无土基质设施栽培的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自动化控制玻璃温室大棚系统设计
1.1玻璃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材料和结构
玻璃温室是以透明玻璃为覆盖材料的温室,透光率一般为60%一70%。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肩高约8ma大棚管理系统采用JPK-013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启电脑,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在桌面点击海峡农业示范园控制系统图标,点击特殊菜单,点击登录“开”,弹出对话框,再次输人另外一个用户名及密码,就可进行参数操作设计。设计结束后,下拉特殊菜单,点击退出“关”。把目标温度设计为300C,降温需求百分比为10%。
1.2系统功能及操作设计方案
1.2.1夏、秋季的操作设计方案根据南方夏、秋季需要降温的要求设计操作方案。
1.2.2冬、春季的操作设计方案根据南方冬、春季的气候特点设计保温操作方案。
2玻璃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管理要点
2.1水肥机一体化系统管理
水肥机由以色列Galcon公司提供。操作步骤:电脑开机一桌面一点击Client系统一点击Mixero
2.2分区设计管理
2.2.1水肥机一体化分区管理将整个温室分成6个水肥灌溉区域,即与电脑连接的6个水阀所控制的灌溉区域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区域布置见图to水肥机装肥料母液的肥料桶共7个桶,A,B液各3个桶,另外1个酸液桶,分为3个组别,酸液桶共用。针对不同作物,每组的肥料母液可以有所区别。A桶(Fert.1)和B桶(Fert.2)吸量都设为5.0L/m3,酸液(Fert.3)吸量设为3.5I}/m3。1区、2区种植瑞丰番茄,2014年5月31日移植;3区种植金玉满堂番茄,4区种植串串红铃番茄,3区、4区均为5月22日移植。从移植到7月2日每天灌溉1次,清晨5:00开始滴灌,时间为10mino7月2日开始增加为4次,每次3min。因为3区、4区结果多,植株细弱,7月6日再增加1次,即3区、4区结果期每天灌溉5次,每次3mino5区、6区分别种植金石王1号和金玉满堂番茄,2013年11月9日移植,前期灌溉同3区、4区,因结果盛期需肥水较多,增至每天7次(表3)。
2.2.2各区域的项目编号绑定及灌溉时间表(Irri-gationProgramNo.)设计各区域的电脑识别代码及灌溉时间表设计见表30
2.3灌溉时间等数据的设计及修改
在Mixer的图案里,点击IrrigationProgramNo.,在左上角白色框格里输入所要修改或设定的项目编号(ProgramNo.),回车,再在左上角白色框格的左边,点击锁匙(解锁),选择要修改的数据,输人要修改的数据,全部修改完毕,再次点击解锁,点击确定(sure)完成修改。其他项目的修改过程同样。
2.4所需EC,pH值的修改及其感应器校准
点击FertilizationPrograms,在肥料项目号7,8,9栏目内修改各种植区所需的灌溉水肥的EC,pH值。2014年种植番茄,1,2,3,4区的EC值设置为1.5ms/cm,爪6区盛果期设置为2.0ms/cm;pH值都设置为5.7。当发现水肥机上的EC,pH值有偏差时,要用标准液来进行校准。
2.5洗盐
点击右上角IrrigationPrograms进人操作界面,点击ProgramSettings进入灌水数据界面。程序号(Prog.No)要选择灌溉肥料没用过的空白号。优先权(PrioritySetup)选择low。灌溉间隔天数(Irri.Cycledays)选择1d,时间单位(Irri.Unit)为min;灌水量(Quantity)为持续灌水60min,肥料(Fert.Prog)填写0。开始(StartTime)写0:O1,结束写23;59;各区的间隔灌溉时间(Duratior)写250min(洗盐1轮60x4为240min,其间休息10min。这就是洗盐1d的循环模式。
2.6过滤器清洗
每个肥料母液桶下面都有1个过滤器,选择在没有灌溉的时间段里,关闭水肥母液桶的开关,把过滤器小心拧开,用清水冲洗过滤片,干净为止。然后在灌溉之前装回,打开水肥开关。水肥机后面也有1个过滤器。
2.7混合桶溢水问题的解决
灌溉是边混合水肥边进行灌溉,如果遇到突然停电,等来电时,电脑不知道混合桶的水肥该往哪个区走。因此,当看到混合桶溢水时,应立即手工把混合桶里的水肥舀出1/2。
3小结
系统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管理;控制;一体化模式
1 国内外一体化模式技术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90 年代后期, 国内电厂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来一些控制厂家已将其分散控制系统(Dist ributed Control System 简称DCS) 由原来的机组级发展为全厂级, 即在DCS 上扩展建立厂级通讯网络, 这为提高全厂的自动化水平, 满足高层次的生产管理需要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在基建阶段没有统一规划, 大部分电厂的MIS 基本上没有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 功能水平低下。尽管目前有的电厂在自行开发的MIS 与先进的DCS 之间设立了一些接口联系, 但这些接口完成的信息功能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DCS 和MIS 之间仍然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MIS 对DCS 干预太多, 则会影响自动控制的实时性和控制品质;反之DCS 中信息过多地进入MIS , 同样会使MIS 主次不分, 给管理决策带来困难甚至误导, 使得生产管理者不能实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电厂各机组的运行状况。总之国内这种实时控制与信息管理不能有机融合的现状己使得电厂管理水平低下, 生产效益停滞不前, 严重阻碍了电厂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当今在实时控制系统与MIS 之间建立起连接桥梁,去实现电厂实时控制和信息管理的一体化, 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一体化集成系统概述
从国内外一些现代化电厂的实验和运行经验来看, 当今在传统的DCS 与MIS 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个重要的管理控制一体化层面。该层面为电厂生产运营和实施提供一个内部的坚实而先进的平台, 这一带有战略意义的平台, 必将传统分离的管理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巧妙的集成在一起。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属于以实时监控为主, 同时兼有实时信息管理的作用。通过其计算机和通讯设施, 即实现了各个控制系统的互联, 汇集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实时数据和信息, 为各种优化和管理的需要提供了数据支撑, 又能在此基础上, 在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 开发适合自己的优化和管理系统。该层面类似于目前国内重点研究的热门课题―――电厂监控信息系统(SIS)。
3 一体化集成系统典型结构
该方案可以使中间的生产管理层的平台与过程控制层中的单元机组DCS 、公用DCS 和配电网络500 kV NCS (500 kV -network computer moni toringand cont rol system)实现双向通讯。在生产管理层的平台终端, 一方面用户可以获取DCS ,NCS 和公用DCS 系统的信息;另一方面上层的MIS 可以从该平台获取所有的机组的实时数据。另外中间层的平台还可以接受电网的预测负荷曲线, 经该平台优化后, 结合机组负荷响应性能, 去实现各机组的负荷最优分配, 以获取全厂最大的经济效益, 并可根据需要分别制定出实时优化、短期优化和中期优化。为保证实时系统的安全性, 电网调度系统来的负荷曲线指令、中间层的平台与上层的MIS 之间均采用单方向的数据通讯方式。同时,为了保障生产管理层中负荷经济分配系统实时安全性及其与NCS 通讯的可靠性, 其所需的来自MIS的数据, 以及与NCS 和DCS 通讯所需的重要过程参数均通过独立的I/O 接口实现。
这样在一个大的网络系统中, 每个子系统的原始及在线数据都可为大网络系统所用。因此也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一次元件和使在线数据公用化,也是各子系统的运行数据称为大系统中各子系统动态数据, 做到最优化的、动态快速运行及管理。
4 实现一体化集成系统的方案
4.1 硬件配置应考虑的原则及软件包设置方案
硬件配置应考虑的原则:由于其中间的一体化平台是全厂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的中心, 其安全性应放在首位, 建在该平台中的实时数据库容量要足够大, 同时还应冗余配置。除了对安全有较高的要求外, 对其与其它系统的通讯接口也要有较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整个系统有大量的信息交换, 为解决接口问题, 对于新建项目, 其设备均由同一制造商的设备, 由一定制造商统筹设计并供货为宜。优化软件包总的设置原则:机组的实时优化控制软件一般安装在DCS 的服务器或控制器上, 每台机组一套;优化管理软件包包括能量管理、性能计算、优化分析、设备管理软件、应安装在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层;而人事、财务、采购和办公自动化等软件安装在经营管理层。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层、经营管理层的软件包全厂只设一套。
4.2 国内的开况
国内电厂目前由于受投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建议现阶段最好是在自行开发的MIS 与先进的DCS 之间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控制一体化产品,从而形成全厂自动网络。但由于国外的大部分模块是根据具体某电厂的实际需求开发出来的, 有的还在不断的改进与发展, 若要移到其它电厂的机组上, 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且全部采用整套软件价格昂贵, 如贝利公司的DM2000 和MCM2000 价格分别为1 万美元和4 万美元左右。所以在引进时其合理的做法是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还要对需业主完成的工作进行充分的论证, 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此种方式的应用近几年在国内已有成功的经验。而从长远发展来看, 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由国内自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样既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又能满足电厂的实际需求。此种一体化方式近几年也有简单的成功实例, 尽管其自动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 但毕竟为今后更好的实现管理控制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5 结束语
由上不难看出, 由国内自行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实时控制系统进行接口的一体化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新建大型电厂可统一规划外, 已建电厂均可进一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实时控制系统的大量在线数据, 建立起适合本世纪信息化要求的一体化系统。
参考文献:
[1] 许继刚.电厂信息管理与自动控制的一体化[ J] .自动博览.1999 , 16 (3):35 ―38.
系统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职业生涯 教育 职业性向 测评
课 题:本研究是2009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SC768)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黄伟慧。
一、职业性向测评
霍兰德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他和助手在几十年间经过一百多次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形成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学说。他于1959年首先提出职业性向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SDS,就是帮助被测试人找到人格与职业环境相匹配的职业方向。
以SDS为代表的测量方法在修订与更新过程中考虑了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中国广大学生和工作者的实际情况,适用于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适用于需发现和确定自己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的人群,也适用于职业指导、咨询以及培训机构的具体服务中。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性向测评现状
职业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提出,9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其主张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个人建立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并借助职业生涯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追寻实现与个人实际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旨在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存脱节问题,引导青少年朝向更个性化的职业发展。
作为一个能有效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储备良好的适应社会知识、良好的从业意识、良好的生存意识的教育手段,早在20世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就已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在各类教育中,并制定相应法案以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实施。其共同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自主的职业选择意识,教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技能并使他们了解技能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己确立合理目标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培养学生自我满足和独立生活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职业生涯教育成果显著。
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各方面的原因,其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近年来,职业生涯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从高校到职业学校,再到普通中小学校都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来看,他们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时期,更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逐步感知到哪种工作更适合自己。因此,在这个时期,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职业性向测试应提前进入学校,或者在初三后阶段就进行测评,使学生形成对职业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合理地进行人生规划,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从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明确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得学生能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增强他们的主动性。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套针对中等职业学生群体的职业性向测评方面的科学性、系统性的量表。只是一些零碎的测验题,不能构成测量体系。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与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职业性向测评体系。
三、学校职业性向测评的建立与完善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学校职业性向测评体系的建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以学生职业性向测评为主,使学生掌握自身职业兴趣、性格及与之匹配的职业
以心理测量为基本方法,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从入学到在校期间的多次测验,分析他们与职业选择相关的兴趣、价值观、个性等因素,并将其与各专业老师评估的职业特征结构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学生关于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性参数,进而帮助他们明确职业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以下测验对学生的职业选择状况进行全方位解析:
(1)以发掘“职业源动力”为目标的职业兴趣测验。职业兴趣是兴趣在职业选择活动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了职业与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对职业兴趣的分类测量,可将个体归属到某种职业兴趣类型中,从而便于找到其适合从事的职业。对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在开始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之前,要先进行职业兴趣测验,准确定位个人的职业方向,这将有助于今后的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规划的实施。测验包括专业兴趣测验和活动兴趣测验,前者用于剖析学生对于八种学科如语文、数学、化学、英语、生物、地理、政治、美术的兴趣高低程度并对文理选择提出建议;后者用于剖析学生对于九种活动类型如使用工具、感性创造、表现自己、控制与影响、帮助别人、计划与细节、挑战冒险、与人打交道以及喜欢钻研思考的兴趣高低程度,并对学生提出准确的建议。
(2)以探寻个人特质与职业匹配度为目标的职业性格测验。职业性格测验通过了解人的信息加工和行为活动的方式,了解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鉴别出多种人格风格,并据此确定各种人格风格的个体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从而确定可能适合的职业。解析学生最为稳定的一些性格特质,了解自己性格和行动的特点,有利于在选择职业时正确分析自己。同时,告知他们性格中所存在的优点、缺点或盲点,并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建议。
(3)以测查学生自身优势为目标的专业适合度测验。根据职业学生发展的阶段,将适合度测验分为针对新生的专业门类适合度测验和针对高一级学生的专业选择的专业适合度测验。其中,专业门类适合度测验要根据新生的个人特点,应用科学方法计算出学生学习各个专业门类的适合度高低。具体做法是研究学习各种专业门类所需要的特质,找寻该类学生与其他兴趣较相同者适合学习专业的种类,从许多种专业中,直接为学生提供数量化的适合专业排行,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将来适合学习工作的领域。
(4)以全面了解学生为目标的学生背景信息收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个人经历、各学科考试成绩、自我评价、父母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他人评价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多渠道的了解,为后续培养提供第一手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两套测评方案,即新生时的“了解与选择篇”与一年级时的“规划篇”。“了解与选择篇”目的在于帮助高一学生客观了解“我是怎样一个人?”、“我需要的是什么?”、“什么适合我?”等,并帮助其选择符合自身职业兴趣的专业。“规划篇”根据已有的职业选择和近一年来专业的学习,在一年级后期,结合专业实训的要求和实习前的准备,逐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2.在职业选择测评系统的基础上,全方位诊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
(1)建立网络化的以职业性向为核心的测评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联结学生、家长的开放式的测评网络系统。一方面,在形式上职业选择评估测评系统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测评项目放置于网络节点即服务器上,学生与家长均可登录,并从这一网络系统中分门别类地获得学生测评结果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学生职业性向的基本资料。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学校可以以网络为平台,对新生入学前职业性向测验的结果,给出专业选择方面的相关意见,以便学生能从个人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更科学地选择职业。
(2)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学生职业性向进行分析诊断,形成个性化的职业选择分析报告,具体做法如下:
①在学生入校第一个月里,初步计划“了解篇”测验施测,收集学生的信息和职业性向资料。
②利用职业选择评估系统,同时结合访谈学生家长,观察课堂内外表现等方法,并运用分析、推论、假设等手段对其发展给予判定,形成个性化的职业选择分析报告。
③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职业性向分析报告,让学生与家长在更全面地了解个人特点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职业选择。
3.以职业性向为核心,开发更具实效性的职业生涯课程
在上述诊断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特点,设计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教育校本课程,对原有的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培养新模式,具体工作如下: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综合性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具体工作包括:
①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关职业生涯的知识,以增进学生认知,了解有关职业生涯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内容将涉及社会角色理论、社会职业分类、求职技巧、职业与人生、幸福的涵义等方面。
②开设以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为主的团体辅导课程。此类课程主要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潜能,以专业化咨询、拓展训练等方式,满足学生进行自我探讨、追求自我发展的需求。如开展决策能力辅导、人际沟通辅导、职业价值观心理辅导等活动。
③结合实训,开设活动体验课,主要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的开展,模拟情景,让学生感悟工作。或者创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体验工作,借此加深对生涯的认知,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培养相关的职业素养。这是普通高中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最直观、最有效的模式,主要模式有角色扮演、演讲与讨论、挂职锻炼等。
(2)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设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由于学生在兴趣、能力、个性等内部因素以及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等外部条件的差异,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具备各自独特的需求,因此培训模式将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
①开设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咨询。培训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协助学生深入透彻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以明确学习动机为途径,主动寻求方法解决人生规划、学习压力、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困惑。主要采用面对面咨询,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利用各种咨询方式如心理测验、行为训练、认知转变、角色扮演等,对学生的各类与生涯规划有关的问题现场提出指导性建议,进而帮助特殊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掘自身潜力、明确人生方向,最终设计出合理的高考志愿的选择方案。
②小组化的团体职业辅导。根据学生人生规划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经过多次团体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支持鼓励,使学生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生涯问题的心理,从而深化自我认识,明确学习动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团体辅导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温暖的团体气氛,使学生可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在学生职业辅导中,团体辅导与咨询有其独特的作用,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职业咨询,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在利用职业选择评估系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自身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实践、职业个别咨询以及团体职业辅导等多种培训方式的有机整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动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萍.职业生涯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07.
[2]黄伟慧.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